卫生资源配置

合集下载

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

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

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引言卫生市场资源配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人们的健康和福祉。

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然而,在现实中存在着卫生市场资源不均衡、分配不公等问题,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从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背景、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制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卫生市场资源包括医疗设备、药品、医务人员等。

在一些地区和群体中,这些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下降,增加了人们就医的难度和成本。

原因分析1.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人口流动等原因,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导致了地区间和城乡间卫生服务能力差异较大。

2.医务人员分布不均:由于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原因,医务人员更倾向于选择在大城市工作,导致了医疗资源在地理上的不均衡分布。

3.药品价格过高:一些药品的价格过高,使得一些人因为经济原因无法获得必要的药品,影响了他们的健康。

对策制定为了解决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基层医疗服务是保障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可以提高人民就医的便利性和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 -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药品。

-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医疗工作。

- 加强基层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和合作,提供及时有效的转诊服务。

引导医务人员流动为了解决医务人员集中在大城市工作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引导他们流动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

具体措施包括: - 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的投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

- 实行差别化的薪酬政策,给予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医务人员一定的奖励和补贴。

- 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控制药品价格为了解决药品价格过高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控制药品价格,使得药品更加平价。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与方式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与方式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与方式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与方式为标题,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社会中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医疗和卫生需求。

一、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1. 公平原则: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医疗和卫生服务。

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健康权益。

2. 需求导向原则:卫生资源的配置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不同地区和人口的需求,合理分配医疗设备、人力和药品等资源。

3. 效率原则: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时,要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4. 可持续性原则: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应该考虑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

通过投资和创新,建立健康体系,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

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方式1. 区域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和卫生需求,制定卫生资源的区域规划。

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增加医疗机构和卫生服务设施,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

2. 人力资源培养: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和分配。

通过培养更多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

同时,根据人员的专业背景和技能,合理分配到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

3. 资金投入:增加对卫生资源的投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

政府应该增加对卫生事业的经费支持,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

4. 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卫生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效率。

通过建立电子健康记录和在线医疗平台,方便人们就医和获取健康信息。

5. 预防为主: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医疗需求。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案例分析1. 中国的卫生资源配置:中国政府通过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在农村地区建立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

在城市地区增加医疗机构和卫生服务设施,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

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卫生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效率。

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开展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

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开展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

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开展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社区卫生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卫生资源配置与管理责任。

他们的工作不仅关乎社区居民的健康,还涉及到社区整体的卫生环境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从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管理卫生资源两方面,分析社区卫生工作者应该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一、合理配置卫生资源1. 资源评估社区卫生工作者首先要进行资源评估,了解社区内可用的卫生资源种类、数量和质量。

他们可以与政府卫生部门合作,调查社区的医疗设施、卫生用品供应以及医疗人力资源等情况。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2. 确定需求社区卫生工作者要与居民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卫生需求和意见。

可以通过组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居民对卫生资源的看法和建议。

在确定需求的基础上,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方案。

3. 合理分配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是社区卫生工作者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他们可以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资源的优先级,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

例如,可以将医疗设施分布在社区中心地带,以方便居民就医;卫生用品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分类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产品。

二、管理卫生资源1. 资源监管社区卫生工作者要负责对卫生资源的监管,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利用。

他们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资源使用的标准和规范,定期进行资源的巡查和维护。

同时,还要加强对医疗设备和卫生用品的管理,包括清洁消毒、库存管理等,确保资源的质量和安全。

2. 资源更新社区卫生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卫生资源的更新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

他们可以与供应商和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医疗技术和卫生用品,确保社区居民得到最好的服务和产品。

3. 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卫生工作者还要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工作。

他们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争取经费和支持,对医疗设施进行维修和升级,扩大社区的医疗服务范围。

同时,还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促进卫生设施的规范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条件。

《卫生经济学》7-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经济学》7-卫生资源配置
政府主导的卫生资源配置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对卫生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强调 公平和普遍性原则,注重保障基本卫生服务;资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可能存在资源浪费和过度使用 的情况。
市场主导的卫生资源配置
市场主导的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市场机 制在卫生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卫 生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主要由市场供求 关系决定。
卫生资源总量不足
01
我国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
高。
地区间配置不均衡
02
卫生资源配置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城乡之间、东部与西部
地区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
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
03
虽然我国已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但医疗保障水平仍需提高,医
保报销比例、报销范围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限制。
技术因素
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卫生资源配置 的影响日益显著。新的医疗技术 和设备的出现和应用,可以提高 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影 响卫生资源的配置。
02
CHAPTER
卫生资源配置的模式与机制
政府主导的卫生资源配置
政府主导的卫生资源配置是指政府作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主体,通过制定卫生政策、规划、标准和监管 等方式,对卫生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
集中指数
比较不同地区或人群的卫生资源分配差异,数值越接近0表示公平性越高。
洛伦兹曲线
绘制卫生资源分配与人口累积百分比的关系曲线,评估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泰尔指数
综合考虑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的卫生资源配置差异,评估整体公平性。
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性的途径
加强卫生服务需求评估
了解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偏好,优化资源配置以满足实际需求。
卫生经济学-卫生资源配置

简述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

简述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

简述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
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包括公平性、经济效益、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1. 公平性:卫生资源应当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所有需要的人群,不分贫富、地区、种族等因素。

公平性原则要求避免不平等和歧视现象,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卫生资源。

2. 经济效益:卫生资源配置应当以经济效益为导向,最大程度地提供福利。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卫生资源,保证资源的最佳利用,提高整体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 合理性:卫生资源配置应当基于科学、价值和实践的理性分析,遵循医学、卫生学的规范和标准,确保资源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可持续性:卫生资源配置应当注重长期发展和稳定性,避免过度集中资源和过度依赖某一方面的资源。

保持卫生资源的平衡和持续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此外,还应加强对卫生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配置策略,以保证其持续有效的运行。

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资源配置应回答的问题

应该生产什么类别和组合的

医疗服务或产品


在用于生产医疗服务和产品

时需要哪些类别的卫生资源



谁应该得到这些服务和产品
卫生资源 优化配置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 概念
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区域内全部卫生资源在总量、 结构与分布上与居民的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相适
应的组合状态。
卫生资源
• 卫生总费用指标分类
筹资来源法 1政府预算卫生支出 2社会卫生支出 3居民个人卫生支出
机构流向法
1医院费用 2门诊机构费用 3药品零售机构费用 4公共卫生机构费用 5卫生行政和医疗保 险管理机构费用 6其他卫生费用
实际使用法
1个人医疗费用 2公共卫生费用 3卫生发展费用 4其他卫生费用
• 卫生信息 • 卫生技术
卫生资源
• 讨论: • 卫生信息、卫生技术都有哪些?如何衡量?
卫生资源配置(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 概念
指政府或市场如何使卫生资源公平且有效率地在不同 的领域、地区、部门、项目、人群中分配,从而实现 卫生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 原则
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兼顾公平与效率 重点倾斜兼顾全局 坚持按投入产出原则配置卫生资源
2007 年度
北疆, 71.9%
2003-2007南北疆每千人口医生数
北疆
南疆
3.5 2.85
3
3.06
2.75
2.94
2.94
2.5
2
1.6
1.53
1.52

卫生资源配置09

卫生资源配置09

区域卫生规划
(一)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 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 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 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 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 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 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 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卫生资源配置理论
(一)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 (二)公平与效率
公平的概念
公平的定义 公平(Equity)是一种公正、无偏的状 态、质量或者理想。对于不同领域的公 平,往往都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和评价方 法。 “公平”是以某种假设和社会理念为基础 的一种分配状况,是为了实现某种社会 价值而进行的一种分配方式。
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资源配置的概念
1.卫生资源: 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占用或消耗 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和 1) 硬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2)软件资源 卫生信息、卫生技术、卫生管理

2.卫生资源配置 是决定在何处筹集、组织和消耗卫生 资源的一种决策过程。也是卫生资源在 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 三要素:筹资,组合,产出 卫生资源配置应包含: 1)增量配置 2)存量调整 一般情况下,先考虑存量配置,再考 虑资源的增量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方法
一.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方法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 高医疗需要 低医疗需要 卫生服务利用——————————— ———————————— 高资源 低资源 高资源 低资源 —————————————————————————————— A型 B型 E型 F型 高 平衡型 资源分配适宜 资源利用率高 过度利用 资源利用率高

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资源配置

(2)卫生物力资源
• 指医疗部门的基本建设、卫生装备、药品 与卫生材料等物质材料。
– 2007年底,全国卫生机构数达31.5万个,其中: 医院19900个、卫生院4.0万个、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站)2.4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07 个。与2003年比较,卫生机构增加2.4万个,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监督机构 和医院有所增加,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变动不大,乡镇卫生院随着乡镇调整继 续减少 。
卫生部门医院、卫生院病床使用率(%)
医院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口腔医院 肿瘤医院 妇产(科)医院 儿童医院 精神病医院 传染病医院 结核病医院
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
1985 87.9 87.0 83.9 … 86.2 … 91.6 98.2 76.9 94.0 46.0 46.0
1990 85.6 85.7 73.6 … 96.8 … 88.1 95.3 83.4 86.3 43.4 43.4
内蒙古 Inn Mongolia 120575 102336 50409 27601 2.15 1.18
辽 宁 Liaonin
273374 216457 94321 76796 2.24 1.83
黑龙江 Helongjiang 191945 151916 64895 45542 1.72 1.21
上 海 Shanghai
– 区域卫生服务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一定限度的 动态平衡。
– 卫生资源配置的优化。区域内卫生资源的组合 与分配,达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卫生 服务产出和最高的健康收益的状态。
(二)卫生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 “资源稀缺”与“选择” •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资源分配问题 •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 • 应该生产什么类别和组合的医疗服务或产品? • 在用于生产医疗服务和产品时需要哪些类别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卫生资源属于经济资源,如何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从而提高其合理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是我国现今共同关心的战略性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卫生事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卫生资源量与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拓宽卫生资源的筹资渠道,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需求。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卫生资源;现状;改革AbstractHealth resources belong to the economic resources, how rational allocation and effective use of health resources, so as to improve its rationality, fairness and effectiveness is a strategic problem of common concern in China today. In recent years, construction of health service in our country achievement be obvious to peopl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resources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s growing health care demand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which requires us to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of the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structure, optimizing health resource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rate, thus maximum limit satisfy people's demand for health care. Therefore, we need the status of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of China's understanding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olutions.Key Words:Health resources; current situation; reform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引言 . (1)第1章卫生资源及配置概述 (2)1.1基本概念 (2)1.2卫生资源的基本形式 (2)1.3卫生资源配置的内容 (3)第2章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 (3)2.1 在医疗机构数量方面 (4)2.2 在医疗机构床位数方面 (4)2.3 在卫生人力总量方面 (4)2.4 在医疗设备方面 (4)2.5 在卫生资金投入方面 (4)第3章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5)3.1政府卫生支出不足 (5)3.2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6)第4章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构想 (6)4.1 强化政府监督,逐步改变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布局 (7)4.2 转变传统观念,重视疾病控制体系建设 (7)4.3 完善保健服务,关注流动人口健康 (8)4.4 打破利益格局,推进公办医疗机构改革 (8)4.5 实施重心下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8)参考文献 (10)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居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但是随着经济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作用下产生了许多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为居民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卫生服务,是当前政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配置,与政府医疗卫生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卫生政策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

2009年4月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区域卫生规划,明确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

在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2009年8月26日,卫生部发布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规定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重新合理配置、调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因此,卫生资源配置是医疗体制改革中不可回避的主题,政府必须主动参与卫生资源配置的过程,承担维护卫生资源配置公平和有效利用的责任。

第1章卫生资源及配置概述1.1基本概念(1)卫生资源是指满足人们健康需要的各种医疗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总和是指用于卫生服务的卫生人力、卫生物力以及卫生财力等有形资源和与其相匹配的信息、技术、管理、服务能力及卫生政策法规等无形资源。

(2)卫生资源配置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如何将筹集到的卫生资源公平且有效率地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地区、部门、项目和人群中去。

从定义可以看出,国家或政府在卫生资源配置中具有重要的责任。

1.2卫生资源的基本形式(1)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中极为重要的资源,对于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卫生人力资源是指以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具体是指那些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专业卫生技术教育和训练,因而具有或即将具有某项卫生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人员。

卫生人力资源作为医院医疗卫生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知识技术、经验和道德情操直接决定着医院的质量和效果。

(2)卫生物力资源:是卫生服务生产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资料的总称,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直接或间接)过程中需要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包括医疗卫生部门的基本建设、器材设备、药品及卫生材料等,是卫生机构从事卫生活动的物质保证。

(3)卫生财力资源:是指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为达到防病治病、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在卫生保健领域所投入的经济资源。

卫生财力资源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经济资源,通常以卫生总费用来表示。

按卫生投入渠道划分,卫生总费用包括政府卫生投入、企业的卫生投入、居民个人的卫生投入及海外侨胞的捐赠和投资、世界银行的援助资金。

按卫生投入类别划分,卫生总费用包括卫生基建投资、卫生事业费、医疗保障经费、医学教育和科研经费以及卫生行政机关经费等。

充足的财力资源可以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提供可靠的保证。

因此,逐步增加卫生投入,提高总卫生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对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4)卫生技术资源:是卫生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的总称,在医疗卫生领域,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资源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5)卫生信息资源:充分、准确的信息资源,是保证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是卫生事业制订计划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协调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有效手段。

此外,卫生资源的形式还有卫生管理、卫生服务能力、卫生政策及卫生法规等无形资源。

目前,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所讨论的卫生资源主要指的是卫生人力资源、卫生物力资源和卫生财力资源,较少涉及信息等资源。

1.3卫生资源配置的内容(1)卫生资源的增量配置:又称为卫生资源的初配置,如当年计划投入的卫生经费、计划购进的新诊疗设备、计划新建房屋、计划引进的卫生人力和技术等。

(2)卫生资源的存量配置:又称卫生资源的存量再分配,是指通过对原有卫生资源的重新分配,改变分配不合理的现状,达到优化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卫生资源配置应首先考虑资源的存量配置,再考虑资源的增量配置。

讨论卫生资源的配置,需关注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卫生资源的配置总量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要;二是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是否合理;三是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公平与质量分析。

从政府角度,应考虑医疗、预防、妇幼、医学教育、计划生育等专业的资源配置,同时还应考虑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卫生资源的分配,应注重对弱势群体(如老师、小孩、妇女、残疾人、低收入者)的优先照顾。

第2章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我国对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97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和1999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掀起了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高潮,各省市对卫生资源的研究全面展开。

卫生部分别于1993年、1998年和2003年开展了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了客观依据。

总体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大,卫生资源具有一定的规模,人民的健康有了基本的保障。

2.1 在医疗机构数量方面1980—2006年,全国的医疗机构数从180553个增长到308969个。

至2007年末,全国卫生机构总数近29.9万个。

注册的医疗机构(不含村卫生室)29万个,其中,医院198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万多个,乡镇卫生院4万多个。

与2006年比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妇幼保健院(所、站)、门诊部数有所增加。

2.2 在医疗机构床位数方面2007年末,全国医疗机构床位370.1万张,其中,医院床位约267.5万张(占72.3%),卫生院床位76.3万多张(占20.6%)。

与2006年比较,医疗机构床位增加18.9万张,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由2006年的2.53张增加到2007年的2.63张。

2.3 在卫生人力总量方面卫生人力总量即卫生人员总数与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之和。

2007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590.4万人。

2007年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生201.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64.4万人),注册护士154.3万人。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由1.54人增加到1.5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由1.10人增加到1.17人。

与此同时,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和职称方面,高学历和高级职称的比例不渐增大,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2.4 在医疗设备方面医用设备升级换代,大型设备普及率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