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弹力与重力

合集下载

2024年初升高物理无忧衔接衔接点13 重力与弹力(解析版)

2024年初升高物理无忧衔接衔接点13 重力与弹力(解析版)

衔接点13重力与弹力课程标准初中 1.通过实例和实验,认识重力和弹力。

2.会用测力计测力和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3.知道二力平衡高中 1.理解重力及重心概念,会用二力平衡知识确定重心。

2.知道形变的概念及产生弹力的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

4.理解胡克定律,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异同点重力重力初高中物理对重力的产生、大小、方向和重心的认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在高中物理中对于重力的方向重点强调了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也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但垂直于水平面,这一点在初中物理中不会有太多强调;同时,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也在高中物理中有了进一步说明。

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初中物理只是要求会画力的示意图,并不要求画力的图示,但高中物理要求会画力的图示。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力的图示需要画图前先要选好多长的线段代表多大的力,也就是说需要先选择线段和力的“标度”。

当然在高中物理实际的应用中主要画力的示意图。

弹力弹力初高中物理对于弹力的定义和条件是一样的,但在高中物理中对于弹力方向的认识,所涉及的情况要比初中物理的多,主要涉及到面、绳、杆三大类,同时要求会判断弹力有无的问题和弹力大小的求解。

弹簧弹力胡克定律初中物理只是涉及到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弹力的大小,定性的说明了弹簧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但高中物理中通过胡克定律明确了弹簧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且还通过F-x 图像更加形象直观的反映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画力的示意图方法:(1)确定受力物体;(2)在受力物体上找好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3)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4)标出力的大小和单位。

二、重力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初中物理重力与弹力说课稿

初中物理重力与弹力说课稿

初中物理重力与弹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重力与弹力”这一单元。

本单元是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首次接触到力的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并能够通过实验测定物体的重力;了解弹力的定义及其产生的条件,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重力和弹力。

1. 重力部分:介绍重力的定义、方向、作用点,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如何测量物体的重力,并探讨重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弹力部分:解释弹力的产生原因、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弹力现象,并学会如何测量弹力的大小。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3. 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苹果落地、跳跃时地面的支撑等,引出重力的概念。

2. 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质量物体的重力,验证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重力的定义、方向、作用点,以及重力的计算公式。

4. 实验操作:通过弹力球、弹簧等实验器材,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弹力现象。

5. 拓展应用:讨论重力和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桥梁的建设、跳高等。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重力和弹力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力的分类与作用归纳

初中物理力的分类与作用归纳

初中物理力的分类与作用归纳力是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的物理量,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力。

初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力的知识,包括力的分类和力的作用。

本文将简要总结初中物理力的分类与作用。

一、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力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接触力:接触力是物体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力。

当我们站在地面上时,地面对我们产生支持力,当我们推动物体时,手对物体产生推力,这些都属于接触力的范畴。

2. 弹力: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状改变而产生的力。

当我们拉伸或压缩弹簧时,弹簧对我们产生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成正比,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3.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重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一种力,它决定了物体的重量。

4.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的粘连力。

当我们推动物体时,物体与地面之间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粗糙程度、压力以及摩擦系数等因素有关。

5. 浮力: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浸的一种向上的力。

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其产生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除液体的重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二、力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力在物理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是力在物理中的主要作用:1. 支持力:支持力是地面对我们的身体产生的力。

在行走、站立和跳跃等活动中,地面对我们的支持力能够保持我们的身体平衡和稳定。

2. 推力:推力是一种使物体沿着特定方向移动的力。

它可以用于推动电动车、使物体加速或改变运动方向等。

3. 引力:引力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地球对物体的重力就是一种引力。

它决定了我们在地球上的重量,使得物体能够保持在地球的表面。

4. 摩擦力:摩擦力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

当我们推动一个物体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会产生阻力,使得物体的运动速度减慢。

5. 浮力: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向上的支持力。

它使得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或者气球能够漂浮在空中。

初中物理弹力重力教案

初中物理弹力重力教案

初中物理弹力重力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2. 掌握重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和重力方向。

3. 能够区分弹力和重力,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2. 重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和重力方向。

教学难点:1. 弹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2. 重力的测量工具——重力计的使用。

教学准备:1. 弹簧、纸条、刻度尺、木板等教具。

2. 弹簧测力计、重力计。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与弹力相关的现象,如拉弹簧、拍打物体等。

这些现象都与弹力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弹力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1. 弹力:(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3)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重力:(1)概念: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2)产生原因:地球的质量和物体与地球的距离。

(3)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三、课堂演示实验1. 弹力实验:(1)拉弹簧:用手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和弹力。

(2)压尺子:用手压尺子,观察尺子的形变和弹力。

2. 重力实验:(1)悬挂重物:用重力计悬挂不同质量的重物,观察重力计的示数。

(2)放置重物:将重物放在水平面上,用重力计测量重物的重力。

四、学生实验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个弹簧、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张纸条和一把刻度尺。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测量弹簧在不同拉伸程度下的弹力,并将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3.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弹力与拉伸程度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1. 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2. 重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和重力方向。

六、作业布置1. 完成弹力和重力的相关习题。

2. 调查生活中与弹力和重力相关的现象,并进行简要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弹力和重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学生在实验中掌握了弹簧测力计和重力计的使用方法,能够区分弹力和重力,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讲解

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讲解

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讲解
弹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弹力
是一种力,它是由物体相互之间的形变或位移所引起的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发生形变,这种形变会导致物体内部产生弹力,使物体恢复原状。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成正比,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力的
大小可以用胡克定律来描述,胡克定律的公式为F=kx,其中F是弹力的大小,k
是弹簧的弹簧系数,x是形变的距离。

弹簧是常见的弹力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弹簧的形变来研究弹力的性质。

弹簧
的弹簧系数是一个物理量,它描述了弹簧的刚度,弹簧系数越大,弹簧的刚度越大,弹力也越大。

弹簧的弹簧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通常使用弹簧的弹性形变与受力的关系
来确定弹簧系数。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受力的大小,测量弹簧的形变,从而得到弹簧系数的数值。

弹力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弹簧秤就是利用弹簧的弹力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簧的弹力还可以用来制作弹簧振子,弹簧减震器等。

弹簧的弹力还可以应用在弹簧门,弹簧床等实际生活中的物品中。

总的来说,弹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
的应用。

弹力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力学性质,还可以促进我们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解,你对弹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初中物理弹力定义

初中物理弹力定义

初中物理弹力定义初中物理弹力学习指南一、弹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弹力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当外力撤去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发生形变并且在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

例如:蹦床运动员在跳水时,由于蹦床的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使得运动员能够进行各种空中动作。

二、弹力的类型及性质1.支持力:支持力属于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支持面,作用于被支持的物体上。

例如,书放在桌子上,桌面由于受到书的压力而产生微小形变,恢复原状时对书产生向上的支持力。

2.拉力:拉力也属于弹力,其方向沿着绳子或链条,作用于被拉伸的物体上。

例如,用手拉橡皮筋,橡皮筋由于受到拉力而伸长,恢复原状时对手产生向外的拉力。

三、弹力大小与方向的计算方法弹力的大小可以根据胡克定律来计算,即弹力的大小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的乘积。

在同一直线上,弹力的方向与施加外力的方向相反,或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例如:一个弹簧秤受到向右的外力作用,弹簧秤的指针将向左偏转。

这是因为外力使弹簧伸长,恢复原状时产生向右的弹力,与外力的方向相反。

四、应用实例和现象解释1.测力计:利用弹簧的伸缩测量力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日常生活。

2.弓箭:弓箭的弹性使箭在射出时获得速度和方向,准确命中目标。

五、与其他力的区别和联系1.摩擦力:摩擦力与弹力不同,它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而弹力则产生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其作用是使物体恢复原状。

2.重力与弹力的关系:在地球上,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也会对支撑物产生压力(弹力的一种)。

例如,在蹦床上跳水时,运动员除了受到重力作用外,还会受到蹦床产生的弹力作用。

六、学习提高建议及学习方法1.理解概念: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弹力的基本概念和产生原因。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现象,加深对弹力的认识。

2.掌握计算方法:熟悉并掌握胡克定律等计算方法,以便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练习实例分析:多做练习题和实例分析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中考必备)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中考必备)

G= mg
P=F/S p = ρgh
1/2
1.浮力的大小
第十章 浮力
2.物体的浮沉条件及 应用
1.功
2.功率
第十一 功和机械能
3.动能和势能
4.机械能及其转化 1.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2.定滑轮、动滑轮、 滑轮组
3.机械效率
⑴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 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原理也适 用于气体,阿基米德原理 ⑴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液体对它的浮 力,如果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如果浮力等于 重力,物体悬浮在液体内;如果浮力小于重力,物 体下沉。 ⑵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 大小相等。 ⑶气球和飞艇在空气中也遵循相同的浮沉条件。 ⑴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 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 功。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 W= Fs。 ⑴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叫做功率,即 P=W/t。 功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 间内所做的功。 ⑴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 量。 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质 量越大、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在地球 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 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 位置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由于发生弹性 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 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⑴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 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 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 ⑴杠杆平衡时,其动力 F1、动力臂 l1,和阻力 F2、阻力臂 l2 之间满足关系 F1 l1= F2 l2。 ⑴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 离;使用滑轮组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⑵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 担物重,绳端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初中物理的八种力的作用方式

初中物理的八种力的作用方式

初中物理的八种力的作用方式在物理中,力(force)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初中生研究的力主要有八种,分别是重力、弹力、弹簧力、浮力、摩擦力、牛顿定律中的作用力、反作用力和离心力。

1. 重力:地球对任何物体都会产生吸引力,称为重力。

造成物体的质量对地球的吸引力,即物体的重量。

2. 弹力: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会产生回复撤销拉或压力的力,称为弹力。

弹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变形程度有关。

3. 弹簧力:弹簧是一种特殊的器件,它具有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回复力,称为弹簧力。

由于物体的弹性系数不同,弹簧力也不同。

4. 浮力: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不同而产生。

密度越大的物体浮力越小。

5. 摩擦力:物体在相互接触的表面上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有两种,一种是静摩擦力,一种是动摩擦力。

6. 牛顿定律中的作用力: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即F=m*a,其中F为作用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7. 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表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如跳跃时的落地反弹。

8. 离心力:物体在转动时,由于离心作用力的效果,物体会向远离旋转中心的方向运动,这就是离心力。

例如过山车上的体验较明显。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八种力及其作用方式。

通过掌握物理学中的各种力,能更好地解释周围发生的各种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组长审核:1、弹力;(月考必考点)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月考必考点)3、重力概念及其测量;(月考必考点)4、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月考必考点)中考大数据分析(2014-2018 年,共5年):15年13题(2分)、17题(2分),16年16题(2分)、20题(2分),18年15题(2分)(二)引入1. 弹力、重力(三)授新课:弹力与重力考点一:弹力例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B.我们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C.在一定范围内,同一个物体发生的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产生弹力弹性形变:物体变形后可以恢复原状的形变。

塑性形变: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力——是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1、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2、弹力由物体的形变产生,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与其接触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3、弹力的大小跟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巩固题1、(☆)(2014年四中期中,12)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2、(☆)(2016年19中第一次月考,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A: 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B: 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C: 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3、(2015,浙江杭州)(☆☆)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4、(2014,湖北宜昌)(☆☆)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考点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例1、(☆)(2013年四中第一次月考,3)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测力计,它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2)认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3)校正零点。

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不在,应调零。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的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2. 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口诀:弹簧测力计用之前:看量程、看分度、要校零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顺拉、不摩擦、不猛拉;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巩固题1、(☆☆)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各加8N的拉力,则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是()A.8NB.0NC.4ND.16N2、(☆☆)(2013年四中第一次月考,18)如图所示,一只弹簧测力计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测力计外壳质量不能忽略,弹簧及挂钩质量不计,现对弹簧测力计施加水平方向的力F1、F2,且F1>F2,则( )A. 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F1B. 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F2C. 弹簧测力计向右运动,读数为F2D. 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F1和F2之间的某一数值6、(☆☆)(2015年四中第一次月考,2)一根弹簧长为10cm,在2N的拉力作用下长为12cm,在6N的拉力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为 cm;在2N的压力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为 cm.7、(☆☆)(2014年19中第一次月考,1)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N,分度值是 ,所测拉力F的大小是.8、(☆☆)(2014年一中第一次月考,3)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的大小的仪器,它是利用弹簧在一定范围内受到的拉力 ,弹簧的就越长的性质制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符号为。

9、(☆☆)(2016年19中第一次月考,3)一个弹簧长200mm,下端挂5N物体时长250mm,挂2N的物体时,弹簧伸长 mm,当弹簧长245m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N.10、(☆☆)(2013年期中,2)一根轻弹簧两端受到大小各为800N的拉力时,弹簧的弹力为。

11、(☆☆)(2014年期中,2)在实验中学联合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 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1所示的图象。

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 ___,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填“A”或“B”)12、(☆☆)(2014年期末,27)刘佳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胡萝卜,刘佳捡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11所示)。

胡萝卜重为 N,如果在系线处将胡萝卜切成两段,则G A_______G 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考点三:重力的概念例1:(☆)(2013年四中第一次月考,12)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及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的C. 1Kg=9.8ND.重力的大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改变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作用: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

就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产生的重力的作用,能把它们拉向地面。

方法: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只要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2、重力是非接触力,在空中和在地面所受重力是相等的1. 区分重量与质量:(1)两者定义不同。

重量是表示物体所受到重力的大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两者单位不同。

重量的单位是牛顿,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2. 不能说“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重力的变化而变化。

巩固题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上升的物体不受重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D.重力是由于地球受到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2、(☆☆)(2014年期中,4)足球被踢起后,由于_____仍然前进。

由于受到_____的作用,它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做曲线运动3、(☆☆)(2015年期中,12)假如没有重力,你认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河水不流动B. 物体没有质量C. 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D. 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考点四: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例1、(☆☆)(2015年期中,24)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G/m)/(N/kg)比值G/m的平均值/(N/kg)物体1 0.1 0.99 9.9物体2 0.2 1.96 9.8物体3 0.3 2.91 9.7(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和。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m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方法:1、测量工具:天平、弹簧测力计2、重力和质量成正比:G=mg 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为常数3、常数g的物理意义: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也可以取10N/kg巩固题1、(☆☆)(2013年期中,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无关B、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C、9.8N=1kgD、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2、(☆☆)(2014年19中第一次月考,12)对于g=9.8N/kg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力是9.8NB. 受力为9.8N的物体其质量一定是1kgC. 1kg=9.8ND. 在地面附近,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9.8N3、(☆)(2014年四中期中,24)如表中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

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

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 。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 。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_____ 。

考点五:画重力的方向和重心方法: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也不是垂直于物体表面,而是始终指向地球中心。

)2、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3、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在几何中心;外形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悬挂法或支撑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圆环巩固题1.(☆☆)(2011年期中,20)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它受到的重力的图示.2.(☆☆)(2011年期中,21)如图,一球体从空中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3N,已知小球受到的合力为9N,请用力的图示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3.(☆☆)(2013年四中第一次月考,12)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及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的C. 1Kg=9.8ND.重力的大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改变4.(☆☆)(2016年19中第一次月考,2)如图所示,是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它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的原理;此时说明桌面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面较高。

5.(☆☆☆)(2014,贵州)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A B C D6.(☆☆)(2015年四中第一次月考,19)如图8所示,一个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向下做减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G和弹力f.考点六:重力的计算例1:(☆☆)(2013年四中第一次月考,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例2:(☆☆)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关系表达式为,一个质量为30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只熊猫的重力是490N,它的质量是。

方法:1、确定题设条件m或G2、根据公式G=mg计算巩固题1.(☆☆☆)(2015年四中第一次月考,17)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发射成功,并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假设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有约23.3kgB.“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既可以用电磁波,也可以用次声波C.制造“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D.“玉兔”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60N,在月球上重为10N2.(☆☆)(2014年期中,3)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则他们的体重之比是______,若甲同学的体重是490N,则乙同学的体重为______N3.(☆☆☆)(2015年四中第一次月考,24)一根绳子所能承受的拉力是2.0 ×104 N,能不能用它一次提起10块长2cm,宽1cm,厚1cm的钢板?(钢板密度:7.8 ×103kg/m3)4.(☆☆☆)(2014年19中第一次月考,26)降落伞下悬挂一质量为54kg的铝球,恰能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g=10N/kg.求:(1)铝球的重力G;(2)降落伞所受的空气阻力f(忽略伞的重力)5.(19中第一次月考)(☆☆)(2016年19中第一次月考,25)如图所示,在兰州银行某营业大厅智能服务机器人“兰兰”为客户办理业务查询、新业务推广、语音服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