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生态护坡设计
河道护坡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河道护坡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一、工程概况本次河道护坡工程施工方案设计针对我国某城市一期工程一标一工段,河道长度为885米,宽度为60米。
河底高程为-1.0米,设计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河道护坡、防洪墙(砌石护脚、挡墙、护坡)等。
二、护坡工程施工目标1. 确保河道护坡工程的安全稳定,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
2. 提高河道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平衡。
3. 提高河道的美观度,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护坡工程施工方法1. 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勘察:了解河道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环境等情况,为施工方案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准备护坡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如砌石、砼、砂石等。
(3)施工设备准备:确保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搅拌站等设备齐全且正常运行。
2. 施工工艺(1)砌石护坡施工:先铺砂石垫层(厚度100mm),后摆砌块石。
先砌面石,再砌腹石。
石块间缝距为80~100mm,腹石要求大面朝下,面石要求大面朝上。
砌体表面平整,砌体之间采用砼灌注法连接。
(2)砼护坡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在现场设置搅拌站,拌制砼。
采用泵车将砼浇筑到施工现场,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动密实。
砼养护时间为7天,养护期间禁止行人及车辆通行。
(3)绿化施工:在护坡工程完成后,进行绿化施工。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进行种植。
绿化施工要注意植物之间的间距,确保植物生长良好。
3. 施工组织与管理(1)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2)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目标。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文明施工。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护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确保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3.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施工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关于河道治理生态护坡分析与设计

关于河道治理生态护坡分析与设计摘要:生态护岸是指以治河工程学为基础,融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园林学和景观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型河道护岸技术。
生态护岸是治河工程学科发展到相对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人渴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
生态型护岸既源于传统型护岸,也有别于传统型护岸。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态环境意识增强,传统型护岸必然向生态型护岸方向发展。
关键词:生态护岸;治河工程;传统型护岸1引言2011年4月,上海市水务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河道生态治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暂行)》(沪水务〔2011〕265号),对河道生态的治理目标和实施原则进行了明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主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为本的治河理念已深入人心。
河道生态化应该是通过人工物化,使治理后的河道能够贴近自然原生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逐步形成草木丰茂、生物多样、自然野趣、水质改善、物种种群相互依存,并能达到自我净化、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水利工程[1]。
在建设生态河道的过程中,河道护岸是否符合生态的要求,是否能够提供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是否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是需要首要考虑的事情。
生态护岸应该是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与土工材料的结合,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侵蚀,同时能够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具有净化功能、可自由呼吸的水工结构[2]。
2传统河道护岸结构型式传统的河道护岸在材质方面大多采用混凝土及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整个护岸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犹如给河道穿上了一层盔甲,只考虑了河道的安全性,却忽视了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及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3]。
传统河道护岸结构型式存在的以下缺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河岸衬砌硬化,面目全非,土体与水体关系相割裂,隔断了水中的生物、微生物与陆域的接触,自然生存环境恶化。
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堤岸护坡后,河流失去原生态功能,滨水环境改变,人们失去了自然野趣的亲水、休闲和娱乐场所。
河道护坡工程方案

河道护坡工程方案一、工程概况河道护坡工程是为了加固河道两岸的护坡结构,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河岸,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和沿岸居民安全的一项重要工程。
本文将针对某河道护坡工程提出详细的工程方案。
二、工程地点本次工程地点位于某省某市的X河,全长约20公里。
由于该河道两岸护坡结构老化严重,加之水流冲刷和河水侵蚀,已经出现了多处塌方和开裂现象,严重影响了河道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安全。
三、工程目标1. 加固河道两岸的护坡结构,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2. 减少河道水流冲刷和侵蚀对河道和周边土地的影响,保护河道生态环境;3. 创建优美的河道景观,提高河道的观赏价值;4. 保障沿岸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四、工程内容本次河道护坡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护坡材料选取:根据河道地质条件和护坡工程要求,选取适合的护坡材料;2. 护坡结构设计:根据河道两岸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护坡结构,满足护坡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3. 护坡施工工艺:根据护坡结构设计方案,确定合适的护坡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4. 护坡工程监测:对护坡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5. 护坡工程验收:对完成的护坡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五、工程方案1. 护坡材料选取根据河道地质条件和护坡工程要求,选择石子、沙土等适合的护坡材料。
其中,石子用作护坡结构的基础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沙土用作覆盖层,能够增加护坡结构的坡度并保护其表面不受水流冲刷。
2. 护坡结构设计根据河道两岸的实际情况,设计护坡结构为“石子加沙土覆盖”的形式。
其中,石子基础层为主要支撑体系,通过合理的排列和堆垛,形成坚固的护坡基础;沙土覆盖层则起到保护作用,形成平整的坡面,防止水流侵蚀。
3. 护坡施工工艺护坡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准备:清理河道两岸的杂草和垃圾,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整洁;(2)基础层施工:将石子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排列和堆垛,形成坚固的护坡基础;(3)覆盖层施工:将沙土均匀地覆盖在石子基础层上,形成平整的坡面;(4)边坡整理:对护坡结构的侧面进行整理,确保护坡结构的稳固性和美观性;(5)尾水处理:在施工完成后,对地面进行清洁和固定,防止尾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河道植被护坡方案

河道植被护坡方案1. 引言河道护坡是一种常见的防止河道水流冲刷河岸、崩塌的措施。
传统的护坡方式通常使用砌石或混凝土来构建护坡结构,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成本高、环境生态破坏等。
而河道植被护坡方案则通过植被的生长来巩固河岸,起到了美化环境、防护冲刷等作用。
本文将介绍河道植被护坡方案的设计原理、施工步骤和效果评估等内容。
2. 设计原理河道植被护坡方案的设计原理基于植被的根系能够在土壤中生长并形成稳定的根系结构,从而抵抗河道水流的冲刷。
植被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有效防止河岸的崩塌。
此外,植被还可以吸收水分,减少地表径流的速度,起到了减缓水流冲刷的作用。
为了保证植被能够生长良好并发挥稳定作用,设计方案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植被的选择:选择适合生长在河道环境中的植被,如杨树、草本植物等。
•栽植密度:根据河道的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植被的栽植密度,一般情况下,栽植密度越高,护坡效果越好。
•根系结构:植被的根系结构需要具有较强的涵土能力和抗剪强度,从而能够稳固土壤。
3. 施工步骤河道植被护坡方案的施工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3.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和评估,确定植被的种类和栽植密度等设计参数。
同时,需要对施工地块的土壤进行测试,了解土壤的性质和抗剪强度等指标,从而确定适合的植被类型。
3.2. 栽植准备在栽植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地表上的杂物和杂草。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栽植的位置和密度,进行标识和准备工作。
3.3. 栽植工作根据植被的生长方式和根系特点,选择合适的栽植方法,如直播、移栽等。
在栽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植被的根系接触到土壤,并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施肥,促进植物的生长。
3.4. 养护管理栽植后,需要进行养护管理工作,包括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等。
养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植被的生长良好,形成稳定的根系结构,从而发挥护坡效果。
4. 效果评估河道植被护坡方案的效果评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衡量:•河道岸边的稳定性:通过观察河道岸边的变化情况,如是否有崩塌、塌方等现象,评估护坡效果。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设计_2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设计发布时间:2023-03-16T00:35:38.371Z 来源:《城镇建设》2023年1期作者:汪家鹏[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汪家鹏浙江四维水利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温州市325100摘要:现如今,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河道整治是影响整个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传统护坡采用混凝土结构护坡,其破坏生态环境,从而也就影响了生态建设。
因此,必须采用生态护坡结构,既可以防止河流滑坡,还可以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又可以改善河流水质。
近些年来,人们对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城市河道边坡防护设计与建设。
城市河道护坡多为混凝土结构,容易对生态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针对生态护坡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河道建设的良性发展。
基于此,文章就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设计工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设计引言当前,连锁护坡砖、生态混凝土、土工格室及传统护坡砖等生态护坡技术使用较为广泛,主要原因在于此类生态护坡技术施工简便、造价低、开孔率高,但是此类生态护坡却存在较大的土壤流失弊端。
在全面分析现有生态护坡技术优劣势的基础上,受到水平条、山区梯田等工程形式的启发,通过“坡改平”技术将水利工程坡面划分成若干水平面,在保证护坡工程土壤稳定的同时,有效控制坡面土壤流失。
1水利工程中生态化护坡设计的重要作用降低环境与水利工程之间的矛盾。
通过生态化的护坡设计,能够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满足水利工程建设和后期维护需求,并在施工结束后,让周围生态环境中的植被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尽快恢复,美化周围环境。
减少施工成本。
生态护坡设计的诞生,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有效降低工程中的施工成本。
同时植被还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缓冲与截流作用,通过生态化的设计方法,能够在原有施工基础上,降低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水流对于土壤的侵蚀与冲刷。
河道边坡护坡工程施工方案

河道边坡护坡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河道边坡护坡工程,位于某城市下游河道段,河道全长约5公里。
工程主要内容包括:边坡稳定性治理、边坡绿化、河道疏浚、护坡施工等。
工程旨在提高河道边坡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升河道景观质量。
二、施工资源配置1. 人工资源: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适量的人工进行施工。
其中包括专业护坡施工人员、绿化种植人员、疏浚作业人员等。
2. 材料资源:根据设计要求,采购符合规格的护坡材料、绿化植物、疏浚材料等。
3. 设备资源:配置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喷锚机、绿化喷灌设备等。
三、施工组织方案1. 施工顺序:先进行河道疏浚,再进行边坡稳定性治理,最后进行护坡绿化。
2. 施工分区:将河道边坡分为若干施工区,每个施工区安排专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3. 施工流程:(1)河道疏浚: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进行河道清淤,疏浚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边坡稳定性治理:采用喷锚加固、排水等措施进行边坡稳定性治理。
(3)护坡绿化:采用种植草皮、树木等绿化植物进行护坡,同时设置喷灌系统进行浇水养护。
四、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1. 河道疏浚: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进行河道清淤,将淤泥清除至河道两岸,以便进行后续施工。
2. 边坡稳定性治理:采用喷锚加固法进行边坡稳定性治理。
首先进行喷锚孔钻孔,然后安装喷锚钢筋,最后进行喷浆作业。
同时,设置排水设施,防止水分渗入边坡内部,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
3. 护坡绿化:采用种植草皮、树木等绿化植物进行护坡。
首先进行土地整理,然后铺设草皮或种植树木。
同时,设置喷灌系统,定期进行浇水养护,确保绿化植物的生长。
五、质量安全控制措施1.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对关键工序进行质量验收,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及时整改。
2. 安全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河道治理护坡绿化工程方案

河道治理护坡绿化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河道的环境治理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河道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改善城市河道环境,保护自然生态,提高城市环境品质,本项目拟对城市河道进行护坡绿化工程,对河道周边进行环境治理。
本项目位于某市的城市地区内,主要任务是对城市内的河道进行环境治理和绿化工程。
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城市河道环境,减轻城市雨水排放压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二、项目内容及范围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城市河道进行护坡工程和绿化工程。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对河道两岸的护坡进行加固和修建,加强护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2. 在河道两岸进行绿化,种植各类植物,改善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
3. 完善雨水管网,引导雨水进入河道,减少城市雨水排放。
本项目的工程范围包括某市的几条主要城市河道,涵盖了河道护坡和绿化工程所需的全部施工范围。
三、工程实施方案1. 护坡工程方案为了加强河道两岸的护坡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本项目拟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护坡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岩石、植被等,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护坡材料的使用比例。
(2)设置适当的护坡结构,包括挡土墙、护坡梯田、护坡网、草坪等,以增强护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3)对河道两岸进行地质勘察和抗震评价,确定河道两岸的地质条件和抗震需求,为护坡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绿化工程方案为了改善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本项目拟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根据河道周边的环境条件和土壤条件确定植物种类和种植密度。
(2)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水性,为绿化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3)设置合适的护坡绿化结构,包括护坡绿化带、景观步道、观景平台等,提高河道周边的景观品质。
3. 雨水管网改善方案为了减少城市雨水排放,本项目拟采取以下措施:(1)在城市河道周边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引导雨水进入河道,减少城市雨水排放压力。
浅谈河道生态护岸及植物护坡设计

坡的稳定性进行保证 ,不能影 响河道 的水力特性 。 其次,要遵循生态和谐 的设计原则 。植物护坡 的设 计要遵循生态和谐的原则 ,不对 当地 的生态环境造 成破坏,这也是植物护坡设计的核心和 本质。最后 , 要 遵 循 因 地 制 宜 的 设 计 原 则 。在 设 计 植 物 护 坡 时 要 注重两个方面的和谐 。第一是植被要和河坡保持和 谐。 在设计 当中要对河坡的 自然 特性进 行充分考虑 ,
【 Ke y wo r d s J i f v e r ,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v e t me n t , v e g e t a t i o n s l o p e p r o t ・
e ti c o n , n a t u r l a e n v i r o n me n t , d e s i n g
一 龚建达 邱姬矗 ■ Go n g J i a n d a Qi u J i y a o
【 摘 要】当前,在治理城市河道 以及边坡 的过程 中,河道生 。本文就对 河道生态护岸 及植物护坡设计做 一些研 究与探讨 。
善。
【 关键词 】 河道 生态护岸 植物护坡 自然环境 设计
【 Ab s t r a c t 】At p r e s e n t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g o v e r n i n g c i t y iv f e r
a n d s l o p e s , i f v e r e  ̄l o ic g l a e r v e t m e n t nd a p l a n t s l o p e p r o t e c t -
护 岸 的 施 工 条 件 以及 植 物 的生 长 条件 都 要 好 很 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河道生态护坡设计
作者:陈恩光陈敏娇王筱俊
来源:《硅谷》2009年第19期
[摘要]整理分析我国在生态护坡建设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进行生态护坡设计的主要原则,探讨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发展及设计动向,在吸收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整治及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经验的基础上,以汉阳地区的汤山渠为例,进行生态护坡设计,并提出景观规划构思。
[关键词]生态护坡滨水景观汤山渠堤岸
中图分类号:TV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010112—01
滨水地区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每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地的水系紧密相关。
历史上它们具有防御、运输、防洪、防火和清洁城市等功能,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滨水区已成了城市发展的牺牲品。
如何把这一拥有高品质自然资源的“失落的城市空间”,更新塑造成充满活力与繁荣的城市滨水新形象,在城市滨水区的更新中,只有在生态整治的同时,对河道周围的空间形态加以整治才能真正发挥其生态、经济、社会以及都市形式各个层面的意义。
一、我国城市河道生态护坡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河道护坡的类型。
所谓护坡就是用于保护河岸和堤防免受河水冲刷作用的建筑物,它由坡面被覆工程,基础工程和锚固工程组成。
目前在我国城市河道护坡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模式;
1,直立式生态护坡。
材料一般为石驳或混凝土,一道岸墙形成了河岸,绿化也以岸堤种植为主,形式较简单。
2,斜式生态护坡。
这种护坡相对于直立式护坡来说,容易使人接触到水面,但适于这种护坡设计的地方必须有足够的空间。
3,台阶式生态护坡。
比之前两种护坡,这种护坡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可坐在台阶上眺望水面。
4,复合式生态护坡。
既把以上中的某几种融合在一起。
是我国城市河道护坡中最常见的一种。
(二)我国城市河道护坡的不足。
我国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研究还尚在起步阶段,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具有示范性的实例都十分的匮乏,这也使得我国在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方面出现了许多的不足。
1,河道断面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注重河道本身的功能,如行洪、排涝等,因此河道断面型式单一,走向笔直,单调雷同,空间乏味,缺少个性。
2,护坡材料和结构呆板。
近几年在城市化进程中,从防洪安全方面考虑。
由于考虑的多是河道的行洪速度、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我国的河道护坡大量使用强度和施工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砌块等)。
3,易造成水质污染,破坏河道的生态系统。
现在我国采用的许多护坡材料及添加剂在水中发生水化反应,炭化反应等对水质和水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不利于人类和水的亲密接触,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
在目前我国的河道护坡的保护下,人们看到的是被禁锢在水泥槽中的人工水,而不是自然的活水,很少能直接感受到水的温暖、清澈、纯净。
二、城市河道生态护坡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在城市河道生态护坡设计中,应遵循实用性原则、亲水性原则、保护生态原则、个性化原则、协调性原则、耐久性原则等。
三、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发展及设计动向
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人们要求的不再是单纯的混凝土式护坡型式,而是开始研究具有环境、生态保护功能和造景功能的护坡型式,主要从下面几种方面着手:
、
1,河道断面多样化。
在设计时,摆脱了传统单一的矩形或梯形的自然河道断面。
现在国外的不少生态护坡的设计都强调了“亲水性”的概念,这个主要通过河道断面结构的改善来实现。
2,护坡结构方面。
原有的护坡和护岸结构对河道被面采取了封闭的形式,河道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
而现在的生态护坡设计中往往在护坡的上下坎间用混凝土浇筑或砌成成网格状的护坡板,在板槽中填土、种植,这样生物与微生物都能照样生存。
3,材料技术方面。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必将作为我们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攻造的主要源泉,在国内和国外相继出现了一批用于生态方面的材料和技术。
例如土工材料绿化网、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等。
四、规划实例分析
汉阳地区新开的汤山渠北起龙阳湖,南与墨竹港汇合,一同流入三角湖,全长2.3Km。
为达净化水质的目的,计划在汤山渠的上游建一个生态滤池。
滤池上方考虑建设湿地系统。
可以以健身和休闲为主题布置河道环境,强调私密性和舒适性,以营造休闲空间为主,花草树木、桌椅凉亭一应俱全,空间尺度尊重人们对安全、满足、交往等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创造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氛围。
汤山渠全长2.3Km,河道横断面设计参数:底宽20米,日常水深1.8米,渠深4米。
根据水利部门资料显示季节性流量变化大,并考虑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亲水机会,在河道护坡中设立亲水平台,平台宽2米,距河底高2米。
平台以下边坡1:2.5,之上为1;1.5。
亲水平台拟采用小卵石铺砌,可以配合河道的弯曲情况进行一些凹凸变化。
在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坡面设置鱼巢结构和块砌石结构,创造适合各种各样鱼类、水生昆虫的生活环境以及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鱼巢结构为鱼类的繁殖、栖息、避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水生昆虫提供隐蔽的场所。
砌石构造历来可保证“河流和大地”之间的水循环。
石砌结构应有尽可能多的缝隙,保证水的渗透顺畅。
这样不仅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水边的昆虫也能很好的栖息,这也有助于水温的稳定变化。
同时,可以通过石材加工方法和砌筑方法不同来表达景观的细微变化、地区性和风土性等。
在亲水平台之上拟建草皮护坡,并可有计划地种植一些低矮灌木。
根据需要每隔100-200米设立台阶。
可以在台阶两侧种植不同的植物类型。
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草坪上修建一些雕塑类的构筑物。
滨水区的复兴依赖于滨水公共生活的回归,文化休闲设施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沿河而建的公园、休闲广场、游乐场等设施都可以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滨水环境景观布置中,绿化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
它能增加景观层次,丰富环境色彩。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