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背景介绍:中国是乳腺癌高发国家,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十分困难且具有挑战性。

为了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中国乳腺癌专家和学术团队联合发布了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旨在给予医生和患者关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最新建议和指导。

诊疗指南内容:1.诊断和分期:指南明确了晚期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和分期方法,包括理论和临床应用。

患者的病理检查和医学影像学评估应该包括乳房组织活检、CT、MRI等,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分期。

2.综合治疗:指南推荐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并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和荷尔蒙受体状态等因素进行定制。

3.手术治疗:对于可手术切除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指南推荐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全乳房切除手术。

对于乳房保留手术后需要辅助放疗或化疗的患者,也应该考虑其他可能的手术选择。

4.放疗:放疗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放疗可以帮助患者剩余的肿瘤细胞得到彻底清除,并减少复发的风险。

指南推荐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进行辅助放疗,并详细说明了剂量、持续时间和区域等放疗治疗的具体事项。

5.化疗:化疗是晚期乳腺癌治疗的常规治疗方式之一、指南建议根据乳腺癌的细胞学类型、分子亚型和敏感性对化疗方案进行个体化调整。

对于HER2阳性患者,指南推荐使用靶向治疗,并注重监测心脏功能。

6.靶向治疗:指南明确了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应用靶向药物的条件和选择。

HER2阳性的病例应该考虑使用曲妥珠单抗等HER2靶向药物治疗。

此外,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内分泌治疗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与化疗或靶向治疗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7.疗效评估和监测:指南强调了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估和监测的重要性。

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和肿瘤标志物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疾病进展,有助于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结语: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权威的治疗建议和指导,帮助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乳腺疾病诊疗指南

乳腺疾病诊疗指南

乳腺疾病诊疗指南急性乳腺炎和乳腺脓肿【病史采集】1.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2.乳腺红、肿,病变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伴明显触痛;3.严重者可有发热、头痛甚至畏寒、寒颤。

【体格检查】1.病灶表浅者,在乳腺病变处有浸润性肿块,有红肿热痛;2.脓肿形成后局部可有波动感;3.患侧腋窝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并伴触痛。

【辅助检查】1.普外科术前常规检查;2.B超检查:脓肿形成后,可见液平段;3.穿刺乳腺脓肿可抽出脓液。

【诊断】1.产后数周内的哺乳期妇女出现乳房的肿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2.体格检查患侧乳房呈现红、肿,病变局部皮温升高,伴有明显触痛,部分病人可查出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3.患侧腋窝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并伴有触痛。

【鉴别诊断】1.炎性乳腺癌;2.慢性乳腺炎及脓肿形成。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1)使用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的抗生素;(2)局部热敷或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病变的吸收消散;(3)保持患乳乳汁引流,严重病例则停止泌乳。

2.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证:对乳腺脓肿已形成者,应尽早切开引流;(2)手术方式:1)乳晕范围脓肿可沿皮肤与乳晕交界线作环状切开:2)较深的脓肿,以乳头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口;必要时可做两个切口作对口引流以保证引流通畅;3)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

【疗效标准】1.治愈: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消失,或手术治疗切口愈合;2.好转:症状减轻、或引流脓液减少;3.末愈:末治疗者。

【出院标准】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疗效者。

乳腺囊性增生病【病史采集】1.多为育龄期妇女发病;2.乳房胀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3.疼痛与月经有关,经前明显,经后减轻,多数具有明显周期性;4.肿块可为双侧性也可为单侧性,可多发也可单发;5.偶有浆液性乳头溢液。

【体格检查】1.乳房外观正常;2.在疼痛部位可触及乳腺增厚,一个或多个界限不清硬结,质地韧实,有轻压痛,可被推动,肿块可出现于乳房一侧或双侧;3.腋窝淋巴结不大。

2024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2024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年版•乳腺癌概述•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病理学检查与分子分型•乳腺癌治疗原则与策略选择目•内科治疗:药物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进展•康复期管理与随访监测计划制定录乳腺癌概述定义与发病率定义发病率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生育因素病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分型根据组织学类型,乳腺癌可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大类。

其中浸润性癌又可分为多种亚型,如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

诊断标准及流程诊断标准诊断流程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X线摄影技术乳腺X线摄影用于检测乳腺内的钙化、肿块及结构扭曲等异常表现。

乳腺钼靶X线摄影利用低剂量X线照射乳腺,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采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超声检查技术乳腺超声检查0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02超声弹性成像03MRI在乳腺癌诊断中价值乳腺MRI检查动态增强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CT检查乳腺核素显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乳腺热图检查病理学检查与分子分型组织学类型和分级系统组织学类型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等多种。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最为常见,占乳腺癌的70%~80%。

分级系统乳腺癌的分级系统主要根据腺管形成的程度、细胞核的多形性以及核分裂计数等因素进行划分,通常分为I、II、III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免疫组化指标解读及意义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 和/或PR 阳性,HER2阴性,Ki-67低表达,预后较好,对内分泌治疗敏感。

Luminal A 型Luminal B 型HER2型Basal-like 型ER 和/或PR 阳性,HER2阴性但Ki-67高表达或HER2阳性,预后中等,需要内分泌治疗并考虑靶向治疗。

ER 和PR 阴性,HER2阳性,预后较差,需要靶向治疗。

ER 、PR 和HER2均阴性,预后最差,缺乏特异性治疗靶点。

中医外科乳房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外科乳房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乳房疾病乳房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包括感染性、增生性、导管性、肿瘤性以及其他一些疾病。

由于女性生理上的特点,其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

乳房与经络的关系甚为密切。

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

冲任两脉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故中医学认为“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所以乳房疾病与肝、胃、肾经和冲、任两脉有密切关系。

又因乳汁为脾胃水谷之精微所化生。

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行为乳,下行为经。

乳汁的分泌与调控与肝木之气也有关。

因此,女子乳汁的分泌、质量的调摄等与脾胃、肝、冲任二脉有关。

乳房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气郁结,或胃热壅滞,或肝肾不足,或痰瘀凝结,或乳汁蓄积,或外邪侵袭,或七情内郁等因素,影响肝、肾、脾、胃的生理功能,抑或冲任失调而产生病变。

乳房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四诊得出判断。

必要时可借助其他检查方法,如铜靶X 线摄片、CT检查、B超、红外热图像、针吸细胞学检查、活组织检查等。

还要求对病史(包括过去史、家族史)、乳房的肿块等都要有详细的询问与检查。

如乳房有疼痛,应问清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痛点是否移动、疼痛与月经有无关系等。

如有肿块,则应问肿块的发生时间、大小、活动度、与月经的关系(如有的肿块经前较硬,经后则变软)。

月经史包括询问初潮年龄和绝经的年龄、周期是否正常、有无紫血块、量的多少、有无痛经等,孕史中应问有无流产,分娩史中有无自己哺乳等,既往史中有无纤维瘤手术史,家族史中有无母系乳腺癌史等。

在望诊中应注意双侧乳房有无大小不均、乳头指向如何、有无乳头凹陷、乳晕部有无湿疹、乳房皮肤有无橘皮样改变和有无凹陷等。

扪诊时的体位,应根据需要,坐位与卧位相结合。

检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经后7~10天。

因为,此阶段为乳房生理最平稳时期,容易发现病变。

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乳房。

《2023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心理干预策略
提供个体化和团体心理干预,包括认 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等,以减轻焦 虑和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
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制定 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疼痛管理、睡 眠改善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舒适度 。
营养支持与运动康复建议
营养支持方案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包括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诊疗技术挑战
同时,乳腺癌诊疗也面临着一些 挑战,如肿瘤异质性、耐药性、 复发转移等问题,需要不断探索 和创新。
指南更新目的与意义
指南更新目的
随着乳腺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 床经验的积累,指南需要不断更新以 适应新的诊疗需求,提高诊疗水平和 效果。
指南更新意义
指南的更新对于规范乳腺癌的诊疗行 为、提高诊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具 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临床医生提供 了更为科学、实用的诊疗参考。
《2023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11
目录
• 指南更新背景与意义 • 诊断方法与标准更新 • 治疗策略调整及依据 • 患者管理与康复支持 • 指南实施中注意事项及挑战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更新背景与意义
乳腺癌流行病学现状
01
02
03
乳腺癌发病率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是 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发病率逐年上升。
乳腺癌死亡率
虽然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 ,乳腺癌死亡率有所下降 ,但仍是女性癌症死亡的 主要原因之一。
乳腺癌危险因素
包括遗传、生殖、激素、 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对 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预防 具有重要意义。
诊疗技术发展及挑战
诊疗技术进展

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

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

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1. 介绍1.1 背景和目的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乳腺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的背景,并说明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全面的临床诊疗指南。

1.2 定义和分类这里将对乳腺癌进行定义并根据不同因素(如组织学类型、TNM 分期等)进行详尽分类。

2. 筛查与预防在此章节中,我们会讨论关于针对高风险人群以及普通人群实施有效筛查方法。

同时也包括了相关预防措施。

3. 初步评估与确诊此处描述初步评估所需考虑到的各种检测手段, 并解释确定是否患有乳房异常或者可能是其他良性/恶性情况.4.治疗方案选择根据个体化特点制定合理可行计划: 手术方式(保留还是摘除);辅助放化药物治; 冷链技术应用等都需要列出来.5.手术干预描述具体的手术方式, 以及如何进行切除,淋巴结清扫等操作. 同时也要考虑到保乳和重建方案.6.辅助放化药物治疗根据不同阶段、类型制定合理用药计划。

包括了具体使用剂量、给予周期和联合应用情况。

7.内分泌治疗阐述激素受体阳性肿瘤与抢占位点竞争或者降低雄激素水平对于预后影响8. 放射治疗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讨论适应证以及放射线在乳腺癌管理中的作用,并提供详细信息关于技术选择、剂量规范等。

9. 转移期/复发期处理描述转移期(远处)诊断方法并针对各种可能出现问题解决措施.10. 进展监测与随访讲述恰当时间间隔下做什么样子检查来评估效果;同时还需要明确相关指标变动所代表意义11 .心理支持恶性肿胸园地里面最为常见需求之一就是精神支持,这里需要明确如何提供心理咨询和相关辅导.12. 附件在此处列出与本文档有关的所有附加文件、图表或其他参考资料。

13. 法律名词及注释- TNM 分期:肿瘤(Tumor)、淋巴结(Node)和远处转移(Metastasis)是乳腺癌分期系统中常用的指标。

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一、乳腺癌筛查乳腺癌筛查是指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在无症状妇女中识别和发现具有进展潜能的癌前病变患者以及早期浸润性癌患者,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筛查分为群体筛查和机会性筛查。

群体筛查是指在辖区或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适龄妇女进行筛查;机会性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结合门诊常规工作提供乳腺癌筛查服务。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50岁开始,目前国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一)一般风险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策略。

1.20~39岁(1)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2)每1~3年1次临床检查。

2.40~69岁(1)适合机会性筛查和群体性筛查。

(2)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和/或乳腺超声。

(3)对条件不具备的地区或致密型乳腺(腺体为C型或D型),可首选乳腺超声检查。

(4)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5)每年1次临床检查。

3.70岁以上(1)机会性筛查(有症状或可疑体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2)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3)每年1次临床检查。

(二)高危人群乳腺癌筛查策略。

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小于40岁),筛查间期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整体原则应联合乳腺X线检查和乳腺超声,必要时还可以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乳腺癌高危人群符合以下3个条件,即:1.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见下段基因检测标准);2.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LCIS)的患者;3.既往行胸部放疗。

2024版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晚期乳腺癌治疗更新

2024版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晚期乳腺癌治疗更新

2024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晚期乳腺癌治疗更新2024全国乳腺癌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年会千2024年4月12-13日在北京盛大召开。

万众瞩目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后简称“《指南》“)于会议期间重磅发布。

本次2024版《指南》更新依旧坚持“基千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药物可及性和医保因素、结合中国专家意见“原则,对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三阴性乳腺癌三大分子分型的早期新辅助、辅助治疗及晚期治疗均进行了全面升级。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更新亮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德曲妥珠单抗(T-DXd)“取代'恩美曲妥珠单抗T-D M1Y'成为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唯一I级推荐的ADC药怓1A),·三阴性晚期乳腺癌:原解救治疗推荐表格调整为解救化疗和解救免疫治疗两个表格,将免疫联合方案进行单独推荐。

•HR阳性晚期乳腺癌:国内已获批CDK4/6抑制剂(CDK4/6i)全部纳入了一线治疗的1级推荐,同时新增“AKT抑制剂(AKTi)+内分泌作为CDK4/6i治疗失败患者的III级治疗推荐。

·新增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章节对千HR阳也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德曲妥珠单抗'作为CDK4/6i经治患者的首选II级推荐方案1A1 对千HR阴性/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线治疗失败后应首选ADC药物治疗,可以选择德曲妥珠单抗'或'戈沙妥珠单抗'0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持续追求精准治疗,德曲妥珠单抗成曲妥珠单抗失败后首选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仍强调基千既往治疗方案进行精准分层,分为H治疗敏感'、“H治疗失败”、“TKI治疗失败“分别推荐方案,以追求更精准治疗模式。

对千曲妥珠单抗治疗敏感的患者,基千临床需求和产品可及性,在新版《指南》中曲帕双靶推荐新增皮下制剂。

对千曲妥珠单抗治疗耐药的患者,“德曲妥珠单抗(T-DXd),取代'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成为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唯一I级推荐的ADC药物(1A),该项更新基千D EST I NY-Breast03研究中的突破性成果,德曲妥珠单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前所未有的28.8个月,同时近80%患者实现肿瘤缓解,21%患者实现肿瘤完全缓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
一.概述:
由于这类疾病的表现形态复杂多样,未找到一个合适的、能全面正确地反映该病变本质的命名,目前多认为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较为适宜。

本病本质是乳腺实质的各种形态不一的良性增生,其病理形态复杂,增生可发生于终末导管小叶单元,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腺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良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

病因:本病系体内激素水平的不平衡所致
1.体内女性激素代谢障碍,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导致乳腺实质增生过
度。

2.部分乳腺实质成分中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使乳腺各部分的增生程度
不一致。

二.诊断要点:
突出的临床表现是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周期性乳房疼痛和肿块,月经前加重,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疼痛性质为胀痛、刺痛、隐痛或钝痛,部位常较弥散,痛点不明确,可放射至同侧腋、肩背部甚至上臂。

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尤其是育龄期妇女。

体检可发现乳腺组织的增厚成块伴压痛,增厚的组织质实、韧,表面为结节状,大小不一。

病变可局限于一个部分也可弥散分布。

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解不明显,偶可见浆液性或浑浊的乳头溢液。

彩超多显示腺体增厚、回声杂乱,可见无回声占位(囊肿)或/和扩张导管。

钼靶X线摄片多显示腺体密度增高。

三.主要辅助检查:
1.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排除多数肿瘤性占位,为必查项目。

2.乳腺钼靶摄片:40岁以上的患者应该给予。

3.穿刺活检:较明显的局限性腺体增厚,应予活检排除肿瘤。

四.主要鉴别诊断:
局限性的乳腺增生易与不典型的乳腺癌混淆。

1、不典型乳腺癌:增厚块一般持续存在、无周期性疼痛和压痛,彩超可见回声
紊乱、减弱或点状强回声,钼靶摄片可见局部结构紊乱、密度增高、细小成簇钙化等,药物治疗一般无效。

穿刺或切除活检可确诊。

2、处于发育期和孕期的乳房:详细询问病史,月经史,妊娠实验。

五.治疗指南:
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可试用中药调理,调整卵巢功能、疏肝理气。

症状体征严重者可短期应用竞争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10mg bid。

若肿块无明显消除者,应积极活检排除肿瘤。

由于本病是由女性激素紊乱所致,应尽可能查找激素紊乱的原因。

六.死亡率
本病一般不会直接致死。

对本病有无恶变可能尚有争论。

伴有导管上皮增生活跃及乳头状增生者有一定恶变的风险。

七.随访及健康教育要点:
1.无症状者,不给予处理,6-12个月随访。

2.症状体征明显者,应给予药物治疗。

3.症状体征明显,治疗有效,但有乳腺癌危险因素者,3-6月密切随访。

4.药物治疗无效,应活检。

男性乳腺发育症(gynecomastia,GM)
一.概述:
又称男性乳房肥大症。

男性乳腺发育症的组织学特点为男性乳房腺体组织的良性增殖,病理表现为腺管增生而无腺泡增生。

是男性乳房最常见的临床与病理学上的异常。

初始多以乳晕区的疼痛为症状,多为双侧。

严重者临床上表现为可触及或可见的乳房膨大。

分类:
1、生理性:生理性男性乳腺发育常见于婴儿期、青春期和老年期。

前二者多会自行消退。

2、病理性:药物所致的乳腺发育。

很多药物会导致男性乳腺发育,如生长激素、异烟肼、酮康唑、甲硝唑、西咪替丁、烷化剂、地高辛、地西泮、螺内酯,甚至包括青霉素和茶碱。

许多会导致体内性激素改变的疾病也会导致男性乳腺发育,如两性畸形、先天性无睾畸形、严重的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特发性:找不出致病原因者,约占25%。

二.诊断要点:
大多数男性乳腺发育患者是无症状的。

1.乳头乳晕的疼痛伴或不伴硬结。

2.乳房明显长大,或两侧乳房不对称。

3.乳房区域可扪及质韧的包块。

三.主要辅助检查:
1.彩色超声:为临床最为常用且价廉的一种检查手段,可见乳头深面弱回声结构;
2.钼靶摄片:对确定真性或假性乳腺发育(脂肪堆积)意义较大,真性者可见乳房内高密度均质腺体影像。

怀疑恶性者必须检查。

3.局部包块的穿刺活检,对疑似恶性者可作为一种鉴别诊断手段。

4.性激素的检测,可对病因及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主要鉴别诊断:
1.假性乳腺发育:假性乳腺发育主要是脂肪堆积所致,查体及钼靶镍片即可明确。

2.乳房肿瘤:彩超及针吸活检有助于鉴别。

3.外伤所致的包块(机化血肿、脂肪坏死等):病史、针吸活检可区分。

五.治疗指南:
1、年老的时间较长的无症状男性乳腺发育症无需处理;
2、有症状患者可考虑应用甲基睾丸素5mg tid,可连用1个月;他莫昔芬和克罗米芬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有明显疗效,但应注意最好不要超过6个月。

3、药物治疗无效,外形明显异常者要考虑手术治疗。

4、25岁以上有症状的男性乳腺发育症常提示有严重的潜在疾病或是对激素或其他药物的一种反应,应进一步深入检查。

手术治疗:
经乳晕切口乳腺皮下切除为主或腔镜下乳腺皮下单纯切除术。

注意事项:
1、因主要是解决心理影响,所以要注意切口的隐蔽及美容。

2、本病不会导致死亡,对青少年主要是产生心理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闭,所以应积极处理,同时辅以心理疏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