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空气氧气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教学设计第1讲空气成分空气污染及防治

1. 减少污染物排放
2. 加强环保监管
3. 发展清洁能源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六、环保行动倡议
1. 绿色出行
2. 节约能源
3. 垃圾分类
4. 植树造林
十.重点题型整理
1. 空气的组成成分
题目:请列举出空气中的主要组成成分。
答案: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和稀有气体组成。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和稀有气体等占较小比例。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空气污染?”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能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化学反应等。此外,学生还应该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空气成分的基本概念。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主要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空气中的氧气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呼吸至关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空气污染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某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1讲 空气 氧气

饱和NaCl溶液
浓H2SO4
课后思考
小明说:若把课本实验集气瓶中的水改成 其他物质,可以用硫或木炭代替红磷来测 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 小芳经思考后认为:可以用硫,用木炭可 能有实验误差。 请你猜想小芳的根据是什么?
碱性 }
讨论
请根据下列资料设计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的装置。 1)氯气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 2)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其水溶液呈酸性。 3)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 水成盐酸; 4)氯气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Cl2 NaOH溶液
A
B
C
D
物 质 白 磷 红 磷
E
F
着 火 点
40 ℃
240 ℃
G
H
制取氧气
一、工业制取氧气:
氮气(-1960C): 先
降-1830C): 后
注:工业制取氧气又叫分离液态空气法。
制取氧气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药品: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
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固固加热型
欢迎指导
广西贵港市河面学校 黄 路
重点问题、易错问题评析
第1讲 空气 氧气
教学目标
1、回顾有关空气、氧气的基础知识,发现 知识漏洞。 2、评析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室制 取氧气两大实验的易错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测定
课本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 在密闭容器里红磷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 成固体小颗粒,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水 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就是空 气中氧气的体积。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 白烟,放出大量的热。②打开弹簧夹后, 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体 积的1/5。 实验结论: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体 积的1/5。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基础第1讲 空气、氧气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空气、氧气1.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 体积 计算,大约是 氮气 占78%, 氧气 占21%, 二氧化碳 占0.03%, 稀有气体 占0.94%、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所以说空气是一种 混合物 。
2.氮气化学性质 不活泼 ,常作 保护气 ,如制造氮肥和硝酸的原料、食品防腐等(利用其 化学性质 )。
氧气可 供给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等;可 支持燃烧 ,如炼钢、气焊、航天等(利用其 化学性质 )。
稀有气体是 氦 、 氖 、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稀有气体常被称为惰性气体,常作 保护气 (利用其 化学性质 )和制作霓虹灯(利用其 物理性质 )。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反应原理: 4P +5O 2=====点燃2P 2O 5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装置(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 大量白烟 ,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原容器且水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 1/5 。
(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该实验还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使用的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集气瓶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观察 。
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红磷点燃后,伸入过慢;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 。
(6)实验室不能用木炭、硫、铁丝等代替红磷,因为 木炭、硫 燃烧后生成气体,不会造成压强差;而 铁丝 在空气中不燃烧。
4.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无色 、 无味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大 , 不易 溶于水。
液态时为 淡蓝色 ,固态时为淡蓝色雪花状。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助燃性工业上主要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沸点 不同,通过 分离液态空气法 制得,属于 物理 变化。
注意:不是分解反应。
6.实验室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 4=====△K 2MnO 4+MnO 2+O 2↑ ; 2KClO 3=====MnO 2△2KCl +3O 2↑ ;2H 2O 2=====MnO 22H 2O +O 2↑ 。
2022年中考化学第一部分知识梳理第1讲空气氧气课件

2P2O5
7.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
。
8.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9.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S+O2 点燃 SO2
C+O2 点燃 CO2
。
。
点燃
2C+O
2CO 。
10.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
返回子目录
(二)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1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2H2+O2 点燃 2H2O
电光源,是因为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而不是由于化学性质稳定。
返回子目录
考点 2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一氧化碳(或CO)
、
二氧化硫(或SO2) 、 二氧化氮(或NO2)、可吸入颗粒物和 臭氧(或O3) 等。
2.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1)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植被破坏引起的沙尘;露天焚烧秸秆和
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2)可吸入颗粒物(微粒直径在 10 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10,又称飘尘),
我国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 浓度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
中微粒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
返回子目录
考点 3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详见“中考实验剖析”)
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C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的排放
返回子目录
11.(2013·河北,8)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下列做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讲 空气 氧气

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讲空气氧气命题点1空气的成分和用途1.(2017·山西)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侯德榜C.门捷列夫D.道尔顿2.(2017·郴州)空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气体是()A.N2B.CO2C.稀有气体D.O23.(2017·呼和浩特)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C.氮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命题点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2017·邵阳)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5.(2017·徐州)磷的燃烧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幕弹。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
他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燃烧结束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命题点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6.(2017·天津)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7.(2017·青岛)“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8.(2017·山西)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3章 第1节 空气与氧气(教师版)

第1节 空气与氧气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2.了解空气(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的利用,认识空气对入类的重要作用。
3.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用途。
4.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5.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及其主要用途,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物质反应的条件、现象及特征等。
6.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能正确判断两种反应。
解读1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原理,了解各成分的用途,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小。
解读2 :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难度较小。
解读3 :会判断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知道氧化物的组成,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
解读4: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
知识点01 空气的成分(一)空气组成成分的探究 (1)探究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①试剂:澄清石灰水。
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③实验过程: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澄清石灰水中。
④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变浑浊的速度较慢。
⑤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但含量较少。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2)探究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①实验用品:小木条。
②实验过程:取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将一根燃着的小木条先后插入两个集气瓶中。
③实验现象:燃着的小木条在空气中继续安静地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更旺。
④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低。
(3)探究空气中是否含有水蒸气①试剂:无水硫酸铜粉末。
②实验过程:取一烧杯,里面装上冰块,烧杯上放一个装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表面皿。
③实验现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
④结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烧杯中冰块的作用是使无水硫酸铜的温度低于空气温度,从而使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在硫酸铜表面液化,进而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第一节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教学课件共18张PPT

生成一种具有_______气味的气体,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氧气的
用途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 如: 颜色,气味,味道,状态,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物质需要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的性 质。(如能燃烧就是一种化学性质)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在铺有细砂的燃烧匙里
生成一种___ 色的固体放入少量的硫,在酒精灯火
颜色,气味,味道,状态,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等。
焰上加热,直至燃烧,观察 有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其现象并将结果填在表中。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
氧 化
硫 + 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物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三、氧化物
有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O2 P2O5 SO2 Fe3O4
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B ) A.用火柴去点燃 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闻氧气的气味
如何检验氧气?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 里,观察产生的现象。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复__燃
你能得出了氧气又具有什么性质?是物理 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氧气支持燃烧 (助燃性) 化学性质
如何观察化学反应? 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是怎样的? 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 反应过程中有哪些现象? 反应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又是怎样的?
反应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又是怎样的?
2020长春化学中考调研大一轮(课件):1.第1课时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点六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物 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臭氧等。 2.防治方法 (1)加强空气的监测; (2)消除污染源,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等; (3)治理废气,如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等; (4)积极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等。
6.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 氢气 。
(2)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 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
(4)还原性:CO与Fe2O3反应: Fe2O3+3CO=高=温=2Fe+3CO。2
3.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之间的转化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点燃
① 2C+O2 === 2CO ;
② C+O2 =点=燃= CO2 ;
或
2CuO+C
高温
===2Cu+ຫໍສະໝຸດ O2;↑③CO2+C
高温
===
2CO
;
④
(3)如果实验完毕发现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少于1/5,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读数 (列举两点)。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氮气 ,该气体 不支持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对应训练 5.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