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美德论文

合集下载

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精选5篇)

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精选5篇)

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精选5篇)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我们应该怎么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篇1众所周知,文化兴,民族兴;文化衰,民族衰。

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遵循这么一个定律,一个民族的兴盛,必定是从文化的繁荣开始的;一个民族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而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有许多东西都化为乌有的时候,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着。

这便是文化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的灵魂作用。

随着传统的民俗活动等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京剧等优秀剧种在流行音乐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势头中濒临危机,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因后继无人逐渐衰落,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它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影射了传统民族精神的逐渐缺失。

因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

那么,谁来承担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呢?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不能因为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

我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也有着自己应尽的责任。

当本民族的艺术精品被外来的泡沫文化所淹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想不仅仅是记于心中那么简单。

我们要守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血脉,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一直发光发亮的遗产。

譬如,国粹京剧,诗词歌赋,我们的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传统美德,各类传统节日等等。

这是在我们华夏子女血脉里流淌的使命,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忽略它放弃它呢?也许,我们无法杜绝外来快餐文化的侵略,但是民族使命要求我们记得在情人节送玫瑰的同时,也必须记得七夕时牛郎织女的相会,我们知道在感恩节吃火鸡的同时,也必须不忘元宵时的汤圆,我们必须记得每个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意义,这代表了中国,代表了中国文化,代表了我们没有忘记,我们在走着自己的文化之旅,我们欣赏国外的很多风景,但我们绝不摒弃我们的文化大餐,我们在学习,我们在传承,我们在进步。

传承优秀文化议论文10篇

传承优秀文化议论文10篇

传承优秀文化议论文10篇传承优秀文化议论文10篇历史沉淀千年,在岁月打磨下愈发厚重。

文化传承千年,在世代的进步中更具新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承优秀文化议论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传承优秀文化议论文【篇1】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

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

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

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

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

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800字【三篇】

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800字【三篇】

【导语】传承传统⽂化要分清传统的精华和糟粕。

只有优秀的传统⽂化才值得我们去传承。

为⼤家提供《关于传承传统⽂化的议论⽂800字【三篇】》,欢迎阅读。

【篇⼀】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个⽂明古国有着深厚的⽂化底蕴。

中国的⽂字也历时久远。

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的“敏⽽好学,不耻下问。

”孟⼦的“⽣于忧患,死于安乐。

”⼜经过李⽩的“君不见黄河之⽔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中华⽂化。

中华⽂化渊源流长,⾃然是学养深厚。

相传,伯⽛善弹琴,钟⼦期善听琴。

伯⽛弹到志在⾼⼭的曲调时,钟⼦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弹到志在流⽔的曲调时,钟⼦期⼜说“洋洋兮若江河”。

钟⼦期死后,伯⽛不再弹琴,因为没有⼈能像钟⼦期那样懂得⾃⼰的⾳志。

后遂以“知⾳”⽐喻对⾃⼰⾮常了解的⼈。

⼀个“知⾳”⾥,就有这样⼀个动⼈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词语中,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化。

“愿得⼀⼼⼈,⽩⾸不相离。

”希望能有⼀个⼀⼼⼀意的⼈,就这样,和他⼀起⾛到⽩头也不分离。

这样⼀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却扣⼈⼼弦,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那么说起美德,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相继的传统美德。

⽗母给了我们⽣命,教育我们长⼤,不知付出了多少⼼⾎。

我们应当感谢,应当报答。

⼀篇⼴告,⾄今让我记忆犹新“⼀个⼩男孩吃⼒地端着⼀⼤盆⽔,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洗脚!’”让我记忆犹新的,不仅仅是那个⼩男孩的乖巧,还有他那份发⾃内⼼的感谢和⾄深的爱。

他给了我们⼀个典范,⼀个让年幼的孩⼦尚有这样的感恩之⼼,我们⼜该怎样做呢? ⼤家应该听过这样⼀个故事“⼀个⼈⼤学毕业,到⼀个公司应聘。

他⾛进⼤厅,看见地上有⼀张纸屑,来应聘的⼈很多,却都只顾着⾃⼰的事,没有⼀个⼈捡起那张纸屑。

于是,他⾛过去捡起纸屑,扔进垃圾桶⾥。

就是这样⼀个举动,改变了他的命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13篇范文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13篇范文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13篇范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篇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10月20日上午,文学院_级第四团支部走进闽侯县蔗洲小学,带领一年级(1)班全体同学诵读《论语》,朗朗的读书声引来老师驻足观看。

此次《论语》诵读以弘扬孝道为主,共分为两个环节:分发《论语》读本、宣讲孝道故事。

首先,由团支书蓝晓娟带领全体同学齐声朗诵《论语》,同学们十分活跃,整齐而有力的读书声让在场班主任喜笑颜开。

支部成员还就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与同学们交流,鼓励坚持晨起读论语,继承传统文化精神。

随后,支部成员轮流上台讲述孝道故事。

以“孔融让梨”的故事为引子,教导同学们懂得谦让;通过“游子吟”的讲解分析,进一步让大家体会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最后在支部成员精心安排的小游戏中,此次蔗洲行圆满结束。

班长邵园春介绍道:“此次团日活动只是开头,将以弘扬国学精髓、关爱农村孩子为目的.,到更多农村小学开展活动。

”农村孩子有着质朴、勤奋的美德,父母的辛劳让他们明白要积极进取,孝敬长辈。

该支部结合文学院特色,用准教师的责任,走进孩子们,播撒下爱的种子,让爱的教育促进孩子们茁壮成长。

同时弘扬国学经典,让经典走进孩子们的生命中。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篇2)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中医药文化则如同这片土地上生长着的草木。

土地肥沃,营养丰富,草木自然而然就会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如果土地贫瘠,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吧!谈到中草药,我想大多数人首先联想到的应该是一碗黑不溜秋,散发着一股股难以名状的古怪草药味,喝下去时可以让舌头难受好一阵子的不明液体,难怪有些尝试过中药的人会戏谑:“说看看人家西药片子,外面都裹着一层糖衣呢,就是炮弹也愿意吃啊,中药呢,一个比一个苦”。

西药真有那么好?中药就那么不堪?可在我对中药的认知里,中医药学彰显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

是从古至今勤劳的中华民族儿女不断实践的经验,更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民族文明宝库的金钥匙。

传统美德论文(5篇)

传统美德论文(5篇)

传统美德论文(5篇)传统美德论文(5篇)传统美德论文范文第1篇学校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同学学会做人,因此,从当今新的历史时代动身仔细总结、讨论中国古代道德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推动学校思想品德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传统美德?今日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争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

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文化为我们供应了很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

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做人之本。

其中强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柔、友爱、忠厚、和善。

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

另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

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

这种谦和、和善的人伦思想,正是我们今日待人处世、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其次,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

对己严、对人宽始终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做人要虚心、谨慎,不能傲慢自满。

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缘由。

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容,不苛求于人。

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

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

今日,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己参加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别的意义。

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敞,能与人合作。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十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十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十篇仁爱,爱国,好学,清廉,中华民族竞如此多的优良传统。

古人都能做到,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就更应学习弘扬祖国优良的文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十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范文一没有土地的滋养,就没有了参天大树,没有底层坚固的地基,就没有那高楼大厦,没有中华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近年来,有不少学生利用其寒假时间去参加传统文化培训班,他们的这一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俗话说人不能忘本,我们现在所学文化,其根源都来自于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世界上的每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的文化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中有优秀的也有其不好的,部分,我们应该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继承并发展下去,作为学生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只有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古文,让我们领略了古人的风采,学习历史,让我们了解了古人的伟大成就,古人们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它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发展传统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沉淀下来的,有其独特性区域性,21世纪的现在,倡导和平与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是促进国与国之间进步的一个途径,所以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广阔,更长远,既要借鉴各国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争做中外友好关系的使者,中华文化有其固有的包容性,兼收并蓄,所以我们更加要不断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立足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也是其中的变化因素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传统文化的根,在其基础之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其顺应时代潮流,现在传统文化的气息还随处可见,春节贴春联,守岁等悉数已深深烙在人们的心里,在其基础上,人们也在不断的革新,让新年更加的热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魂,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社会文化的繁荣,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传统文化这个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议论文4篇

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议论文4篇

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议论文4篇在各领域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议论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议论文4篇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传数千载,是德育工作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

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自身的繁衍、兴衰、发展中所形成的带有跨时代性的诸中美好情操和品德的统称。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强不息”的思想。

《老子三十三章》说“自胜者强”。

自强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

自强的规范要求自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充分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

自信的人才能自主,才不对别人抱有幻想,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人。

信心就是力量,力量来源于信心。

人因为失去信心而自我委缩,人也因怀有信心而自立自强。

怀有自信心的人,才会坚持自主意见,坚持对自身潜力的开发。

自强规范依赖自信心的支持,自信心是自强规范的必备要素。

自强规范必然要求自勉,自己勉励自己,自己鼓舞自己。

也就是凝发自己的积极性,自己作为自己的动力源,自己开动自己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议论文4篇2阳春三月,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个季节的我们,也特别的活泼好动。

然而,我们在活泼好动之余,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的言谈举止,文明了吗?礼貌了吗?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文明礼貌也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像阵阵微风,吹进人们的心田。

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文明之花常开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但是在我们的校园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

譬如,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与我们美丽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总能听到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总能目睹到同学之间不该发生的指责与大骂的“唇枪舌战”。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10篇范文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10篇范文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10篇范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篇1)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神往已久的敦煌。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的西北部,妈妈告诉我,敦煌是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文化交汇的地方,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圣地。

敦煌有一座鸣沙山。

因为山上风吹沙子发出沙沙的声音,所以人们叫这座沙山为鸣沙山。

鸣沙山脚下有一湾清澈的泉水,叫月牙泉。

它的样子像弯弯的月亮。

月牙泉很神奇,它的水从不干涸,也不会被沙子掩埋。

我骑着一匹骆驼爬山鸣沙山,从山顶上滑着沙子下来,好玩极了。

鸣沙山附近有莫高窟。

她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我们参观了很多洞窟,里面有很多精美的壁画和佛像。

这些大多都是唐代的作品。

我们还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方向游览了阳关和玉门关。

祖国辽阔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真让我感动骄傲。

我喜欢敦煌,我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议论文(篇2)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文化。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一座巨大的宝库,宝库里有着许多的“宝藏”。

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等;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闹花灯等……但是,我对民族艺术国画情有独钟。

《上河图》是一幅水墨画,也是一幅名扬中外的国画,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画的。

这幅画很长,有528厘米呢!它宽24。

8厘米。

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清明上河图》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安然无恙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呢!张择端画这幅画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撑着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摆小摊的摊贩,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画上了。

那里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各样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里面热闹极了。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小毛驴,有的小孩在欢快地放风筝,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那时的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街头溜达……画面上的人有的还不到一寸,但我们能看清楚人们都在干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刘瑞雪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乐观进取精神。

可以说,中华传统美德早已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

流年岁月,轻轻的翻开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点点滴滴的文字,绘声绘色的画面,交织成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岁月,勾勒出中华民族久经不衰的历史。

翻看史册,阅览了三国两晋时不尽的剑影刀光;阅览了五代十国时繁荣的景象;享受了大唐盛世和平富饶的生活;欣赏了
宋元明清殿前宏伟的琉璃。

岁月,就在朝代的周而复始一点点流逝。

它时刻警示着“龙的传人”,让我们挺起脊梁,团结一致,奋发向上。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在前进道路上的方向。

从当初的元谋人时代到现在的小康时代,这质的飞跃是靠我们的先祖用双手拼搏出来的,在无道暴戾的时代,炎黄子孙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开创新的幸福时代,多次出现盛世时期,但是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光有民族经历的荣盛之巅,还有让很多笔黑暗与耻辱的划痕。

清初,统治者固步自封,重本抑末,自认为天朝无需与外国交流,便闭关锁国。

19世纪上半期,鸦片大量流入中国,外国商人疯狂肆虐,牟取暴利,使许多白银外流。

爱国义臣林则徐于虎门销烟,后爆发鸦片战争,由于中国落后签订《南京条约》,后外国列强发动多次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于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签订《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些条约加剧了中国的贫弱,还令我们丧失了园林瑰宝——圆明园,并且丧权辱国,有义士云:“一撮历史渣滓,玷污纯洁清白,留下铁的罪证,教育我们认识江山如此多娇,原沃一腔碧血.勿忘过去岁月。

”而后在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无耻的预谋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令人伤痛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四个多月,因重庆置之不理,使东北三省沦陷,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而后又有了血染卢沟桥,南京大屠杀,其中还有可恶的百人大屠杀比赛,731细菌武器研究所等,他们就像一把把盐巴散在中国这块受伤的宝地上。

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台湾也重回祖国的怀抱。

但是这次胜利是有多少血肉筑成,用多少条人命铺垫的呢?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要记住在逆境中崛起,回首历史岁月,在绝境中也有很多英雄人才涌现,乱世也能出英雄:衰而有林则徐硝烟,败而有邓世昌沉船,耻才有左宗棠收地,辱才现谭嗣同殉国…所以当我们当我们身处逆境时,要勇敢面对,努力征服。

最近,中日双方于钓鱼岛事件上争论不休,引起了多方面焦点关注,日本想借钓鱼岛事件挑起事端,引发战争,钓鱼岛一直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我们决不会割让,而日本非法扣留我国渔船船长是违背道德的,我们应该为维护正义而战斗。

不能让屈辱的历史重演。

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漫漫的文化长廊中,一直都是一颗神秘璀璨的东方明珠,一幅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无论历史的车轮怎样的前进,人类社会怎样的变迁,都不能使它暗淡无光,相反它会慢慢沉淀下来熔铸成龙的脊梁,使龙的传人更加儒雅,更加睿智。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和根本,丢弃民族精神就会迷失方向、丧失自我、甚至亡国灭种。

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我们是80后的一代,更应该自强,铭记耻辱,正如:“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这一代龙的传人更应该挺起我们的脊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振兴中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生代将塑造一个“可爱的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