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经典用药
二甲双胍功效与作用

二甲双胍功效与作用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多种机制来控制糖尿病。
二甲双胍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等方面。
二甲双胍降低血糖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肝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过程来降低血糖水平。
它可以抑制糖异生关键酶磷酸化酶,从而降低糖异生的速率。
此外,二甲双胍还能通过抑制肝脏合成葡萄糖的酶活性来减少血糖的产生。
2. 提高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可以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效应。
它可增加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速率,并减少胰岛素抵抗。
通过这种方式,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的病情。
3. 减少胰岛素分泌:二甲双胍还可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是一种促使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激素,高胰岛素水平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特征。
通过减少胰岛素的分泌,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并减轻胰岛素过多产生对胰岛细胞的负担。
二甲双胍除了降低血糖的作用外,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作用:1. 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二甲双胍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它可以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二甲双胍还能减少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保护肾脏功能。
2. 减轻体重:二甲双胍可以减轻体重,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超重和肥胖的人群特别适用。
它通过抑制食欲、减少胃肠吸收葡萄糖和脂肪的摄取,以及促进葡萄糖的利用,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3. 提供抗氧化作用:二甲双胍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细胞对自由基损伤的敏感性,对预防糖尿病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总体而言,二甲双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
它通过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等多种机制来控制糖尿病,并具有减轻体重和抗氧化等额外的效果。
2型糖尿病的治疗先锋——二甲双胍

本文链接:/Periodical_tnbtd201110011.aspx
二甲双胍的安全性
二甲双胍降糖作用机制较多,包括抑制肝脏的 糖原异生,延缓葡萄糖由胃肠道摄取.提高外周组
因此,二甲双胍不愧誉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先锋。醢
万方数据
2型糖尿病的治疗先锋——二甲双胍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刘先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Diabetes World 2011(10)
缓释二甲双胍更经济.更安全、更有效
目前,我国医药市场上二甲双胍主要剂型有普 通剂型和缓释剂型。普通剂型的二甲双胍极易溶于 水,口服后药物迅速溶出,导致消化道内局部药物 浓度超过饱和浓度,刺激胃肠道黏膜,从而腹泻、 恶心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高。此外,普通 剂型需要一天服药三次,很容易产生漏服现象,影 响患者的血糖控制.服药依从性差。缓释剂型的二 甲双胍,由于加入了缓释技术,使药物缓慢释放. 每天服药一次。便能满足患者控制全天血糖的需 求.服药方便,能够很好避免漏服现象。此外,由 于缓释作用,药物对消化道刺激很小,不容易引起 消化道不良反应。由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等医疗单 位所做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甲双胍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大量的医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在 控制体重.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 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水平).控制血压.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活 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以及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和 改善血管舒张功能等方面均能够使患者获益,从而 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 生风险。
(商品名卜可,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总结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总结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60余年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为全球防控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临床地位和临床疗效1、临床地位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首选药物和全程药物,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
2、治疗糖尿病二甲双胍可降低T2DM患者的FPG(空腹血糖)及PPG(餐后血糖),可使HbA1c下降1.0%~2.0%。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作为一线治疗相比,以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加用第2种口服降糖药或需要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时间最晚。
3、预防糖尿病二甲双胍能够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850mg,2次/d)治疗,3年内T2DM的发生率分别降低58%和31%。
特别提醒:目前我国尚未批准二甲双胍用于预防糖尿病。
4、减重效果中国新诊断T2DM患者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16周,正常、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分别下降1.47kg、2.81kg、2.92kg。
磺脲类、胰岛素等药物的使用可增加患者体重,联合二甲双胍可减轻上述药物对体重增加的影响。
与单用胰岛素治疗相比,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体重少增加2.28~3.85kg。
5、降糖机制作用于肝脏,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作用于肌肉、脂肪: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作用于肠道: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提高GLP‐1水平;激活AMPK,改善肌肉、脂肪、肝脏的能量代谢。
降糖外作用1、改善血脂的作用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浆TG、LDL‐C及TC水平,但对HDL‐C改变不明显。
2、心血管保护作用二甲双胍通过有效改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降低基础和负荷后胰岛素水平,起直接或间接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3、使用二甲双胍的肥胖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对下降35%、心肌梗死风险下降39%。
4、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二甲双胍可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提高雌二醇水平,改善PCOS患者的多毛症,使月经规律、诱导排卵。
二甲双胍——糖尿病的诊疗基石与老年病新秀

二甲双胍——糖尿病的诊疗基石与老年病新秀发布时间:2021-03-29T12:20:15.02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6期作者:李家桂[导读]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居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今天,李家桂云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云南昆明 650032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居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今天,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对居民所产生的威胁正在日渐上升,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了四千万人左右,我国已经成为了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二甲双弧是糖尿病诊疗之中的首选药物。
糖尿病病患在患病之后会由于疾病的影响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等诸多症状。
糖尿病的诊疗非常漫长,目前在临床医学针对糖尿病尚未研发出彻底的治愈方案,在诊疗糖尿病病患的过程中,诊疗方式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
本次研究将以糖尿病病患的诊疗方案作为主要依据,探究二甲双胍这一药物对于糖尿病诊疗工作所产生的意义。
关键词:双甲二呱;糖尿病;应用;诊疗效果引言: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具有多样性,根据各项临床资料的不同,目前临床将糖尿病主要分为四个类型,分别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1]。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妊娠期病患体内的激素出现了变化。
1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壮年人群,病患的年龄通常低于30岁。
病患在发病之后会出现明显的消瘦症状,1型糖尿病病患的首发症状为酮症酸中毒。
2型糖尿病的常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群,自身存在肥胖这一问题的中老年人群患有2型糖尿病的概率显著高于体型正常的中老年人群,大部分2型糖尿病病患自身同时还会存在高血压疾病,动脉硬化等问题[2]。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诊疗药物,同时也是目前糖尿病诊疗之中认可度最高的药物[3]。
1二甲双胍的研发史二甲双胍这一药物最早出现是在1927年的法国,当时的研究学家从山羊豆中提取出山羊豆碱并展开了相关的实验,这一研究发现山羊豆碱能够让实验体产生类似低血糖的症状,但是这一研究并未受到市场的重视。
糖尿病用药指南

糖尿病用药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它会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血液糖调节功能。
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时,会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从而引发高血糖等一系列危害人体健康的症状。
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会考虑给患者使用药物,下面是一份糖尿病用药指南。
一、口服药物1. 口服药物之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口服药物,它能够增强肝脏对葡萄糖的敏感度,抑制葡萄糖的合成,增强GLP-1的分泌量,降低胰岛素抵抗性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从而可以改善血糖水平。
这种药物不能引起低血糖,而且还能降低体重,因此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 口服药物之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者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这种药物主要用于轻度或中度的糖尿病。
3. 葡萄糖酰胺葡萄糖酰胺是通过促进GLP-1的分泌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这种药物可以有效提高DPP-4的活性,但不能引起低血糖。
二、注射治疗药物1. 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通过注射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能够直接参与人体的血液糖调节机制,帮助将血液中的葡萄糖分解吸收利用。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胰岛素可分为长效胰岛素、快速胰岛素和中等速度胰岛素等种类。
这些药物可以让患者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合适的血糖控制水平。
2. 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注射类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通过提高血液中GLP-1的浓度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缓胃肠道的进食速度,从而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这种药物主要适用于慢性肾病或有心血管病患者。
三、其他辅助性治疗1. 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是一类可以抑制人体内的脂肪合成酶活性的药物,它可以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性,从而改善血糖控制能力。
2. α-糖酶抑制剂α-糖酶抑制剂是一种可以抑制肠道内α-糖酶的活性,从而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血液中的糖含量的药物。
带你认识糖尿病常用药--“二甲双胍”

带你认识糖尿病常用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在国内外多个治疗指南中被列为一线降糖药物。
该药物有降糖作用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价格较低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
早在中世纪,欧洲传统医学便发现紫丁香(山羊豆)可以缓解患者尿多的症状并可减少尿糖。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从这一植物中分离得到了胍类化合物,希望能以此类化合物作为武器让人类从糖尿病中“解放”出来。
随后,科学家陆续合成一系列具有降糖功效的胍类衍生物,尤其是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双胍类化合物,降糖效果更优。
然而,胰岛素在当时的风靡让双胍类化合物“生不逢时”。
在双胍类化合物还未推向市场之前,胰岛素便已问世,并以其确切的作用、快速的疗效使很多糖尿病患者获益,迅速成为明星药品。
直到21世纪,胰岛素一直站在糖尿病药物治疗舞台的中央,相关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相比之下,二甲双胍却是命运多舛,被发明之后沉寂了近30年。
直至20世纪中叶,其作用机制被逐步了解,并开始应用于临床。
但很快又被发现可能导致危险的不良反应——乳酸性酸中毒。
二甲双胍再度遇冷。
近些年,对胰岛素非注射给药方面的研发并不顺利,二甲双胍作为口服药,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其安全性被反复证实,并被认为是能使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
其降糖机制主要有三点:一是能促进周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二是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异生作用,减少肝糖原输出;三是能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
多个世界权威机构、组织指出,二甲双胍具有确切的降糖作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除非存在特殊禁忌,否则药物治疗均应从使用二甲双胍开始,且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也应包括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俨然成了降糖领域的“明星”。
那么二甲双胍是否可以用来减肥呢?事实上,该药的减肥效果视不同人群而定。
临床上,肥胖人群可分为糖尿病肥胖人群和正常无糖尿病肥胖人群。
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研究小组(DPP)针对2型糖尿病人群进行的大样本、长期研究显示,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不仅能降低血糖,还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二甲双胍:经典传承,历久弥珍

志》、 《 实 用 内科 杂 志 》 副
总 编 ,《药 品评 价 》 主 编 ;
美 国糖 尿 病学 会( A me r i c a n Di a b e t e s 者 多 尿 症状 ,减 少尿 糖 的作 用 。随
As s o c i a t i o n ,A D A ) 、美 国 临床 内分 后 ,研 究者 发 现 山羊 豆 含有 山羊 豆
摘 要 二甲双胍 自1 9 5 7 年被应 用于临床 以来 因降糖 疗效确切 .具 有可靠的安 全性和耐 受性 .在 糖 尿病管理 中的地位不 断上升 被 多家指南推荐 为2 型糖 尿病治疗 的一线用药 。为了在临床 管理中 更好地 发挥 二 甲双胍 的疗效 本 文将对二 甲双胍 的作用机 制、疗效 以及 注意事项作 简要 概述 。
先 后 承 担 国 家 科 技 部 重 大
专项和 “ 8 6 5 ” 项 目2 项、
国 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4 项 和 全 军 “ 杰 出人 才 基 金 ” 。
4 药品评价 2 0 1 j 年第1 2 卷第1 期
药物s临床 D r u g s a n dC l i n i c硼
合 物 降糖 效 果进 行 了深入 探索 ,其5 0 余 年 的临 床应 用 1 . 二 甲双胍具 有可靠 的降糖 效应 ,且不受体 质指数影响 经 验充 分证 明了二 甲双 胍 在糖 尿病 治 疗过 程 中的重要 地 位 ,并证 明二 甲双胍 是T 2 D M 的一 线首选 用 二 甲双 胍 的作 用机 制
二 甲双胍作 为T 2 DM的一 线 、全 程和 甲双 胍 因其 很 少 发生 乳 酸酸 中毒 而 基 础治疗 药物 ,这 亦 证 明 了 二 甲 进 一 步被 临床使 用 。 双胍 在 T 2 DM 治 疗 中 举 足 轻 重 的 作用 。 二 甲双胍 自1 9 5 7 年首 次 在 临床 上 使 用 以来 ,大 量研 究对 双 胍类 化
2型糖尿病一线核心治疗药物——二甲双胍

另有研究表 明,二 甲双 胍能增加
胰 高血糖 素样多肽一 GL - )的分 1( P 1
泌 ,GL -可促进2 P1 型糖尿病患者葡萄 糖介导 的胰 岛素分泌 ,抑制胰 高血 糖 素分泌 ,促进 肝糖原合成和 降低 肝糖
其后不久 ,与双胍类 药物治疗相关的乳酸酸 中毒开始受到 关注 ,16 年 , 98 美国大学糖尿病研究 ( DP UG )报告苯乙双 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 ,双胍类
可抑制线粒体呼 吸链 ,增加胰 岛素受 体酪氨酸激酶 活性 ,激 活单磷酸腺苷 ( AMP )蛋 白激酶等 ,增加细胞膜流
动性 。
的药物在2 世纪5 年代后期推 出,主要 为苯乙双胍和 二 甲双胍 。1 5 年二 甲双 0 0 97
胍在法 国正式上 市,尽管此前胰 岛素 已被应用三十余年 ,磺脲类药物也 在稍早 上市并被较为广泛地 使用 ,但 由于双胍 类药物 良好 的治疗 作用 ,护作用 ,
多个 国家 的指 南 自此开始确认二 甲双 胍 为2 型糖 尿病治 疗的一 线用药核 心
地位 。
00 ) ,心 肌梗死 发生率 降低3 % ( .1 3 P=00 5 ,全 因死亡率 降低2 % ( .0 ) 7 P=
002 . )。 0
胖患者外 ,正 常体 重患者也 可选择 二
甲双胍作 为一线用 药。2 0 年 ,I 05 DF 全球2 型糖 尿病 指南 推荐 ,除非有 肾
损 伤 证 据 或 风 险 , 否 N 2 糖 尿 病 患 型
2 %,P=00 5 8 .0 )、心肌梗死 ( 校正后风险 降低6 %,P=00 2 9 . )以及全 因死 亡 0
者应开始就使用二 甲双胍治疗 ,且联 合治疗方案 中都应包括二 甲双胍 。同 年 IF D 西太平洋 区2 型糖尿病指南也推 荐 二 甲双胍在正常体重患者 中是首选 药物之 一。2 0 年 ,AD / AS 08 A E D最新 2 型糖尿病治疗专 家共识推 荐 ,2 型糖 尿病一 经诊断 ,就应采用生活方式干 预, _ 甲双胍治疗 ,并且在糖尿病治 g- n 疗路径中 ,贯穿治疗始终 。 参 照其 他指 南 ,2 0 年 ,我国正 07 式 颁布 了最新 中 国2 糖尿病 防治 型 指南》 ,强调 二甲双 胍与生活方式 干 预 同时进行 ,二甲双胍是超重及肥胖 2 型糖 尿病患 者的惟 一一线 药物 ,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为 了增 进 大 家对 二 甲双 胍 的 认 素血 症或 体 重 增加 。双胍 类 的 非降
Hale Waihona Puke 位 委 员会 学科 评 议 组 成 员 ,
识
中 华 医 学 会 骨 质 疏 松 与 骨 矿 盐 疾 病 分 会 副 主 委 和 后
一
,
,
①抑制 肝 糖 产 生和 输 进 行教 育 和 生活 方 式 干预 .无效 日 寸 出 ②促 进 外 周组 织 利 用 葡萄 糖 即可 接 受 口服 降 糖 药物 治 疗 。在 这 加 速葡 萄糖 的氧 化代 谢 降 低 血 些 药 物 中 ,无 论 对 于 超 重 还 是 正 糖 ③抑 制脂 肪 分 解 降低 极 低 密 常 体 重 的 患 者 ,除 非 存 在 双 胍 类 度脂 蛋 白 胆 固醇 ( DL C) VL — 、低 密 药 物 的禁 忌 证 ,患 者 从起 始 就应 使 度脂 蛋 白 胆 固醇 ( LDL C) - 、甘 油三 用 。2 0 0 6年 .欧 洲 糖 尿 病 研 究 学
, 、
。
,
是
学会 常 务理 事 、 内 分 泌 学 专
业 委 员会 主委 , 中 南 大 学 学 术 委 员会 委 员, 《 尿 病 之 糖 友 》 杂 志主 编 , 《 华 内 分 中 泌 代谢 杂 志》 、 《 中华 糖尿 病 杂 志 》 、 《中 国 糖 尿 病 杂 志》 、 《 国骨质 疏 松 杂 中 志》 编委 。
磷 酸腺 苷 ( AMP 激活 的 蛋 白激 ) 2 0 年 发 表 的 国 际糖 尿 病 联 05 酶( AMP ) K AMP 参 与体 内很 多 盟 (DF 全 球 T DM临床 指 南 中推 K I ) 2 代谢过程 并 且 在很 多环 节 上都 发 荐 ,新诊 断 的T DM患 者 第一 步 应 2 挥重要作用
:
,
, , 一 一
1 2
专 导 Gui d a ng 题 读 de Re di
第 步
会 ( ASD 和美 国糖 尿病 学会 ( E ) ADA) 同发 布 了T DM 共 2 胍 / 列 本 脲 复合 剂 为初 始 治 疗 ,在 治 疗2 周 后 ,不 格 0 治 疗 共识 ,将 二 甲双 胍 的使 用 时间 进一 步提 前 ,建议 仅 获 得 比单 药 治疗 者更 好 的血 糖 控 制 而 且 B 胞 的 细 新 确诊 的糖尿 病 患者 应 当在 采取 生 活方 式 干预 的 同 时 第 一 时相 和 第二 时相 胰 岛素 分泌 均 较单 药治 疗者 有 显
应 用 二 甲双胍 。 除 了具 有 良好 的降 糖作 用外 ,二 甲双 著 提 高 提 示联合 用 药 对胰 岛功 能 有更 好 的作 用 。对 胍 的 最大 的 优势 在 于 降{ 2  ̄T DM患 者心 血 管 并 发症 。 磺脲类 、 一 葡萄 糖 苷 酶 抑 制 剂 或胰 岛素 治 疗 效 果不
用 于肥 胖T2 DM患 者 经饮 食 、运 动 治疗 后 .血糖 控 制 应 。 除 了偶 尔引起 乳酸 性酸 中毒 外 ,应避 免应 用于酮
不住 者 ,可 作 为首选 药 物 。 非肥 胖T DM患 者 与磺 脲 症 酸 中毒 、非酮 症 高渗 昏迷 、乳 酸 酸 中毒 、严 重肝 肾 2 类 或 一 萄 糖 苷 酶 抑 制 剂 合 用可 增 强 降 糖 效 果 ,而 功能 不全 者 ,严 重贫 血 、缺 氧 、心 力衰 竭 、酗 酒 、感 葡 接 受胰 岛 素治 疗 的糖 尿病 患 者( 包括 T 1 DM、T DMg 染 、手术 、严 重 高血 压 、明显视 网膜病 .进 食 过少 和 2 D
一
甲双 胍 于 1 5 年 首次 用 酯 ( G) 游 离脂 肪 酸 ( F ) ④ 减 97 T 和 F A
一
于 临床 ,以 其 卓 越 的 降 轻胰 岛 素抵 抗 (R) ⑤抑 制 食 欲 和 I
廖 二 元 教 授 ,主 任 医
师 , 博 士 生 导 师 。 国 务 院 学
裾 1 搜 市 对 曼 芏 乍用 曰 l 医 芋 界 认 减 少 肠 遁对 裙 的 吸收 。 二 双 胍 芏破
心肌 梗 死 风险 ? 4 %的卒 中风 险 。 二 甲双胍 可 以减 轻 合 征伴 有 I D 激 素增 多者 月经 恢 复正 常 。 D1 Rg 雄
体重 ,改 善胰 岛素 敏 感性 。 因此 ,双 胍 类药 物 主要 适 随 着 二 甲双 胍 的 广 泛 使 用 ,需 要 知 晓 其 不 良反
Gui d ad ng 专 导 de Re i 题 读
e omi te aioaa t ibt t r n h s lnia ei f : b c r d c
du rg
二 甲双胍 治疗糖 尿病 的经典用药
中 南大 学湘雅 二 医院代谢 内分泌研 究所 廖 二 元
中图分类号 关键 词 57 1 8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7 —2 0 (0 10 — 0 2 2 89 21 )1 0 1 6 2 0 糖 尿病 二 甲双胍 ,起始 治疗
在 UKPDS 验 中 接 受 二 甲双 胍 强化 治 疗 的 患者 除 佳 的糖 尿 病患 者 加 用 二 甲双 胍 可取 得 满意 疗效 。与 试 了降 低 4 %的 糖 尿 病 相 关 死 亡 外 .还 可 降 低 3 % 的 克 罗米 芬(lmih n ) 用 ,可使 9 %的 多囊 卵巢综 2 9 co p e e合 O
任 主 委 , 中 华 医 学 会 内 分
泌 学 分 会 副 主 委 , 湖 南 医
我 们 邀 请 了 国 内几位 著 名 专 家 糖 作 用 ,如 抗动 脉 粥 样硬 化 和抗 血 ( 石福 彦 袁 群 、 陈丽 、杨 晓 晖 等 ) 栓 、改善 血 脂 谱异 常 、抗 氧 化 、降 对该 药进 行 了评 述 与综述 低 血压 与心 率 、控 制 多囊 卵 巢综 合 二 甲双 胍 作 用的 分子 靶 点 主要 征等 很 值 得我 们 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