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综合接地(2014531)
铁路项目隧道工程隧道综合接地技术交底(详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新建黔张常铁路项目部二分部技术交底编号:003d.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e.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⑵.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段,除接触网吊柱基础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⑶.线路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3.隧道综合接地设置3.1隧道接地极设置对于一般拱墙设防水板的衬砌隧道应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钢架、钢筋网或底板钢筋.⑴.Ⅱ级围岩有底板钢筋的隧道段,利用隧道底板下层的结构钢筋做为接地极,有仰拱的Ⅱ级围岩按照Ⅲ级围岩接地施工.⑵.Ⅲ级围岩隧道段,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做为接地极.⑶.Ⅳ、Ⅴ级围岩隧道段,利用锚杆、钢拱架(或钢筋网片)做为接地极.⑷.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米间隔选用底板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米×1米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形焊接,其它节点绑扎;底板接地极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⑸.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位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 ;接地锚杆与钢筋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3.2接地钢筋间的连接隧道内的锚杆接地极、底板接地极和二次衬砌内的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均应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3.3接地端子设置⑴.隧道内接地装置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⑵.从隧道进口2米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米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⑶.从隧道进口2米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米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⑷.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设备、设施接地.⑸.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⑹.当接触网槽道基础采用预埋方式时,需将基础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当基础采用后植入安装方式时,需在安装基础的位置预埋接地端子,并与二次衬砌内的环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4.工艺要求4.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砼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5%、米o≥2%、 C≤0.08%,如GB00Cr17Ni14米o2.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米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4.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二个配套的防盗螺栓(每隔螺栓上应配一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圈)组成.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米米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积不小于200米米2(Ik>25KA)或5.1隧道Ⅳ、Ⅴ级围岩,利用锚杆、钢拱架(或钢筋网片)做为接地极,Ⅲ级围岩隧道段,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极.5.2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 ;接地锚杆与钢筋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5.3每个台车位的隧道段接地极均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5.4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结构物种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6.1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6.2二次衬砌有结构钢筋的隧道地段设置:⑴.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钢筋、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⑵.接触网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米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⑶.上述投影两侧各1.5米外的其他位置,以1米为间隔,选择纵向钢筋作为接地钢筋.⑷.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⑸.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6.3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除接触网基础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8.隧道Ⅱ级围岩综合接地8.1隧道Ⅱ级围岩有底板钢筋及明洞地段,利用隧道底板下层的结果钢筋作为接地极.8.2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米间隔选用底板底层的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米×1米的单层接地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形焊接,其他节点绑扎.8.3底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8.4隧道底板接地极均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8.5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9.隧道Ⅲ、Ⅳ、Ⅴ级围岩综合接地9.1隧道内的锚杆接地极、、底板接地极、和二次衬砌内的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均应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9.2隧道接地极均以台车位为单元;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书,以便于11.隧道洞室接地端子11.1隧道综合洞室接地端子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11.2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设施接地.11.3洞室内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11.4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各工点施工时应根据的钢筋配置,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12.隧道斜切式明洞综合接地。
隧道综合接地

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广元至重庆段LYS-12标段第三分部隧道综合接地技术交底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三分部二〇一〇年四月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技术交底一、隧道综合接地总体技术要求1、贯通地线的设置应便于设备就近链接和工程实施。
2、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衬砌内的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
3、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4、衬砌内的接地钢筋应充分利用其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并在衬砌内预埋外连接接地端子,接地装置应与贯通地线可靠链接。
5、隧道内兼有接地功能(含链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钢筋界面不小于200mm2或者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6、隧道内接地钢筋之间均要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
二、隧道内综合接地设置1、隧道二次衬砌内接地钢筋设置:A、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见图1)(1)、利用二衬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钢筋。
(2)、接触网线垂直向上的拱部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三根纵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3)、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4)、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各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距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B、二衬无结构钢筋的隧道,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见图2)C、线路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
2、隧道接地极设置(见图3、4、5)(1)、ⅣⅤ级围岩隧道,利用系统锚杆、钢拱架(或钢筋网)作为接地极。
(2)、Ⅲ级围岩隧道,利用系统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级。
(3)、Ⅱ级围岩隧道,利用隧道地板的下层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
(4)、锚杆接地极以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筋网、钢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再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施工方案】高铁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高铁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方案关键信息项:1、工程概述:包括隧道长度、地质条件等。
2、接地施工标准及规范。
3、施工准备:材料、设备、人员等。
4、施工工艺流程。
5、质量控制要点。
6、安全保障措施。
7、环境保护要求。
1、工程概述11 本高铁隧道工程的基本情况,如隧道的长度、走向、穿越的地质构造等。
111 详细阐述隧道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包括土壤电阻率、地下水位等相关信息。
112 说明隧道综合接地施工在整个高铁项目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接地施工标准及规范21 明确遵循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接地施工标准,如《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
211 列出具体的技术指标和参数要求,包括接地电阻值、接地材料的规格等。
212 强调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施工准备31 施工材料准备311 确定所需的接地材料种类,如接地扁钢、接地铜线、接地极等,并明确其规格、型号和质量要求。
312 制定材料采购计划,确保材料按时供应,且质量符合要求。
32 施工设备准备321 列举施工所需的主要设备,如钻孔机、电焊机、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322 对设备进行检查、调试和维护,保证设备在施工期间正常运行。
33 施工人员准备331 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
332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4、施工工艺流程41 接地极安装411 根据设计要求,在指定位置进行接地极的钻孔和安装。
412 确保接地极与周围土壤接触良好,接地极的深度和间距符合设计标准。
42 接地扁钢敷设421 按照设计路线,敷设接地扁钢,并进行固定和连接。
422 保证接地扁钢的焊接质量,焊接处应进行防腐处理。
43 接地铜线连接431 将接地扁钢与接地铜线进行可靠连接,连接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
432 对连接处进行检查,确保电气导通性能良好。
44 综合接地系统测试441 施工完成后,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综合接地系统进行测试。
隧道综合接地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成贵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三分部编号:工程名称文阁隧道出口工程部位综合接地施工里程主要内容隧道综合接地技术交底一、交底目的明确隧道综合接地的过程,使工序简单明了,施工人员明确施工要点和重点,提高施工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交底适用于中交一公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Ⅳ标第三项目分部隧道的综合接地施工。
三、隧道综合接地设置(一)隧道洞身综合接地1.隧道初期支护接地1)Ⅲa、Ⅲb级围岩①隧道左右两侧通信电缆槽中各设贯通地线,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②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此钢筋确保每100m断开一次,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
③利用Φ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与隧道系统锚杆牢固连接作为接地极,环向接地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牢固;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具体见下图。
④自隧道洞口2m开始,两侧每个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100m 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⑤自隧道洞口2m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靠线路侧壁上电缆槽外缘每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接地锚杆与Φ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应保证焊接质量,施工时对接地锚杆与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做出标识,便于检查。
L2L系统锚杆环向专用接地筋"L"筋连接2)Ⅲc、IV、V级围岩①隧道左右两侧通信电缆槽中各设贯通地线,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②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此钢筋确保每100m断开一次,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
③利用钢架格、栅钢架与隧道系统锚杆牢固连接作为接地极,钢架格、栅钢架与电缆槽外缘纵向接地钢筋连接牢固;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度。
高铁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方案

高铁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方案目录一、准备的依据和原则1二、实施范围1三项总体实施方案1(一世)综合接地的总则原则1(二)主要材料选择及说明2㈢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3(四)桥梁综合接地技术要求8(五)隧道综合接地技术要求11(六)施工注意事项14四、质量安全环保措施14(一世)质量措施14(二)安全措施14㈢环保措施15隧道综合接地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和原则1.1 铁路工程建设总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证号[2009]9301)。
1.2 西城客运专线前接口工程施工图技术交底。
二、实施范围DgK281+156.33~DgK278+523段综合接地工程。
三、总体实施方案(一)全面接地的总体原则(1)混凝土浇筑前,桥梁各部分的接地连接、接地极处理等综合接地系统的实施,以及直通线的敷设、连接等综合接地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应有监督工程师确认质量,监督侧站并保存证书,并检查批准。
反映在。
⑵综合接地系统主要由贯通地线、接地体、水平连接线、分支引出线和接地端子组成。
(3)综合接地系统采用沿全线及沿线敷设两根直通地线的方法。
穿地线采用耐腐蚀、符合环保要求的铜截面为70mm 2的导电聚合物铜电缆。
穿线地线敷设在走线槽内时,必须采取防沙措施。
⑷贯穿地线全程电气连接,保证贯穿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桥段接地体按照“所涉及的接地极、接地钢筋和连接钢筋应充分利用桥内非预应力结构钢筋”的原则设置,并连接贯通地桥内采用非预应力结构钢筋。
,达到良好的接地效果。
当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时,应另设接地极。
⑸为防止对预应力钢筋的影响,预应力钢筋不宜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⑹距离接触网带电体5m内的金属构件、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线路两侧20m内的铁路机房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二)主要材料的选择和说明1、通过地线:⑴环保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土壤环境质量规定的要求。
⑵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安全性。
设计截面积70mm 2 对应的电阻值应符合《电缆导体》(GB/T3956)的相关规定。
综合接地

基础、建筑物等自然接地体作为综合接地一部分。
二、培训目的
由于综合接地系统是在站前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在高 速铁路建设之前,施工单位很少接触过综合接地系统,也 很少在站前施工中对站后的设施及系统进行过预埋,再加 上专业上的区别,一般情况是很难理解综合接地系统的重 要性及要求。施工单位中施工一线的人员尽快掌握综合接 地施工技术,并真正理解综合接地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重 要意义。作为高速铁路中一个重要的接口工作,各方应该 允分发动起来,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以确保综合接地在 站前施工中圆满地完成。为站后施工,高速铁路开通运行 ,列车正常运行,人生财产的安全创造条件。
•
2、桥梁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1)贯通地线敷设于电力电缆槽中。 (2)无砟轨道桥梁接地设置要求:应在梁体上表层(或保护 层)设纵向接地钢筋,分别设于两侧防护墙下部及上、下行无 砟轨道底座板间的1/3和2/3处,并纵向贯通整片梁;轨道底座 板间的纵向接地钢筋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小于100mm。纵向 接地钢筋与梁端的横向结构钢筋连接,实现两侧贯通地线的横 连。 (3)桩基础桥墩接地设置:在每根桩中应有一根通长接地钢 筋,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桥墩中应有二根接地钢 筋,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 子相连。
三、主要内容
• 综合接地系统概述
• 桥梁综合接地
• 隧道综合接地
• • • • •
路基综合接地 车站综合接地 无砟轨道综合接地 接地连接及施工工艺 过轨管线施工
一、综合接地系统概述
• 1、综合接地系统定义 综合接地系统是将铁路沿线的牵引供电回流系统、电力供 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及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建筑物、道床 、站台、桥梁、隧道、声屏障等需接地的装置通过贯通地线连 成一体的接地系统。
隧道综合接地及相关接口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3)2.编制范围 (3)3.编制原则 (3)4.工程概括 (3)4.1线路概况 (3)4.2水文地质条件 (4)4.3技术标准 (4)5. 施工准备 (4)6. 技术标准要求 (4)7.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5)7.1综合接地 (5)7.1.1设计及施工原则 (5)7.1.2 Ⅱ、Ⅲ带底板衬砌地段隧道综合接地 (7)7.1.3 Ⅳ、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 (8)7.1.4 综合洞室综合接地 (9)7.1.5 隧道二衬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9)7.1.6 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注意事项 (10)7.2过轨管线 (11)7.2.1 设备洞室电力、信息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 (11)7.2.2 横洞段落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 (13)7.2.3通信设备洞室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 (14)7.2.4洞口信息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 (15)7.2.5接触网过轨管设置(具体布设见下图) (17)7.3接触网槽道预埋 (18)7.3.1槽道预埋施工方法 (18)7.3.2接触网专业的防闪络接地 (19)8、保证措施 (22)8.1安全保证措施 (22)8.2质量保证措施 (22)8.3施工注意要点 (23)9、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3)9.1文明施工措施 (23)9.2环境保护措施 (24)9.3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24)安德隧道综合接地及相关接口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6.《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7.《隧道设备洞室、过轨设计参考图》(太焦铁路施隧参14);8.《隧道内预埋接触网槽道通用图》太焦铁路施网-隧通-100。
铁路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综合接地

❖ 6、站场
❖ (1)路基型接地端子:通信信号槽侧壁每50m两侧 分别计列2个,进站、出站信号机位置附近处的电 力槽侧壁计列2个。
❖ (2)热镀锌扁钢:每个站台计列1根;侧线股道间 的热镀锌扁钢具体数量按需确定。
❖ (3)站场路基地段贯通地线、横向连接线、分支 引接线预埋的开槽、回填、防护人工工作量,计列 数量同路基段长度。
三、主要技术要求
❖ 1、综合接地系统应遵循等电位连接的原则,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接触网支柱、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m范围内的 金属结构物和电气设备必须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 (2)距贯通地线20m范围以内的铁路建筑物构筑 物的接地位置应与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
❖ 2、贯通地线敷设应平顺,不得形成环状;外护套 无损伤、变形。贯通地线连接处应采用防腐措施, 可缠绕防腐胶带处理。
❖ (2)构筑物内兼作接地或连接功能的结构钢筋及 专用接地钢筋应涂刷有色漆进行标识。
四、维护要求
❖ 1、定期检查贯通地线、接地连接线、螺栓等是否 缺失。
❖ 2、定期维护检查接地端子上的螺栓是否紧固。
❖ 3、定期测试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电气完整
性。
五、主要工程量统计原则
❖ 下列数量无特别说明,均安双线原则进行统计
计列2根,450m站台(不含高架站台)计列10根, 550m站台(不含高架站台)计列12根。
❖ (4)L形连接件:每个接触网支柱基础和T梁上的 每根分支引接线分别计列1个,桥梁、隧道与路基 过渡段计列2个,450m站台(不含高架站台)计列 15个,550m站台(不含高架站台)计列18根。
❖ (5)C形压接件:贯通地线连接处,每正线公里计 列4个,贯通地线横向连接处,每正线公里计列4个, 每根分支引接线计列2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2、隧道仰拱接地极设置
⑴、暗洞内仰拱接地极
①.在仰拱填充层内间 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 处钢筋网作为隧道接 地极。 ②.接地钢筋网按照一 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 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 一处。
③.每个台车位的隧道 接地极均通过连接钢 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 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隧道综合接地及防闪络接地钢筋的接续采用搭接焊,接地端子与接地钢 筋连接采用搭接,纵横向钢筋的连接采用φ 16钢筋“L”焊接,单面焊缝长 度不小于200mm,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要求焊 缝饱满无夹渣。
Φ 16L形钢筋
≥200mm
纵向接地钢筋
≥210mm
≥200mm
≥200mm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3、二次衬砌接地 Ⅳ、Ⅴ级围岩地段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3、Ⅲ、Ⅳ、Ⅴ级围岩隧道综合 接地
⑴.隧道内锚杆接地级、底板接 地级和二衬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 均应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 靠线路外侧的纵向接地钢筋联接。
⑵.隧道接地极以台车为单元; 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做出标示, 便于检查;所有接地钢筋的连接 均应保证焊接质量。
隧道综合接地施工技术交底
2014年5月31日 中铁十九局集团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
contents
编制依据 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接地钢筋的焊接 接地电阻的检测
一、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 (2009)9301;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 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
2、隧道仰拱接地极设置
⑴、暗洞内仰拱接地极设置
⑴、暗洞内仰拱接地极
接地极按照1m×1m的单层钢筋网 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 上的网格节点施以“L”形焊接,其 它节点绑扎。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3、二次衬砌接地
⑴、利用二衬的内层纵、环向 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 钢筋。
参见《铁路综合接地系 统Ⅲ、Ⅳ、Ⅴ级围岩隧道综 合接地连接示意图》(通号 (2009)9301-20g)
每百米断开一次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4、综合洞室接地端子设置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4、综合洞室接地端子设置
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 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 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三、接地钢筋的焊接
⑵、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 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 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 地钢筋。 ⑶、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 外的其它位置,以1m为间隔, 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为接地钢 筋。
⑷、在每个台车位中部选一 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 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 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 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三、接地钢筋的焊接
做为接地极的钢拱架除按设计要求采用螺栓连接,连接板 之间加垫橡胶板,为保证钢架之间的可靠接地连接,两钢架之 间采用直径φ 16弓形钢筋连接,焊缝长度满足规定要求。
钢架
接地锚杆 型钢筋
钢架接头
弓形钢筋
弓形钢筋 弓形钢筋
四、接地电阻的检测
隧道综合接地及防闪络接地中每个接地极接地电阻≤10Ω,综合 贯通地线上任一点的接地电阻≤1Ω,贯通性≤0.1Ω。每个部位混凝 土浇筑前、浇筑后,量测接地电阻、贯通性电阻值并做好记录。
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壁 上,每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1、初期支护综合接地示意图
⑴、Ⅳ、Ⅴ级以上围岩隧道, 利用锚杆、钢拱架(钢网片) 作为接地极。
⑵、Ⅲ级围岩隧道,利用锚 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 接地极。
⑶、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 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 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 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 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 地钢筋可靠焊接。
接地钢筋
L形钢筋焊接一
≥200mm
Φ 16L形钢筋
L形钢筋焊接二
纵向接地钢筋
纵向接地钢筋焊接
三、接地钢筋的焊接
做为接地极的环向锚杆和钢拱架除按结构要求焊接牢固外,还要 通过直径φ 16的L形钢筋与钢拱架进行有效连接,焊缝长度满足规定 要求,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200mm,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
Thank Yo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