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渗流试验作业指导书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目录1 目的2 适用范围3 引用标准4 检测准备4.1 工艺准备4.2 检测作业人员4.3 检测设备与器材4.4 作业条件5 检测实施5.1 检测控制流程图5.2工艺参数5.3检测操作5.4 缺陷评定5.5 例外情况的处理方法6 质量检查6.1 质量检查要求和方法6.2 质量检验标准6.3 质量控制点6.4 质量记录6.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7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1 目的本作业指导书主要是为了检出检验非铁磁性材料及其焊缝表面的开口缺陷,以及对缺陷的大小、性质进行等级评定而编制。
为了规范渗透检测工作,保证渗透检测的工作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2.1本作业指导书包括开口性缺陷的检测及渗透探伤中着色剂的去除方法及缺陷指示的分级。
2.2 本作业指导书包含材料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液体渗透检测。
(铁磁性和非铁磁性材料)2.3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非多孔性材料的船舶、管道、结构件及其他设备的原材料及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
2.3 本作业指导书与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有抵触时,应以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为准。
3 引用标准JB4730-2005.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渗透检测)JB/T 6062-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JB/T 9218-2007《无损检测渗透检测》2008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规范》4 检测准备4.1 工艺准备4.1.1 渗透检测方案大型检测项目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以及本工艺规程未包括的渗透检测项目应单独编制渗透检测方案(或包含在无损检测方案中)。
渗透检测方案由PT-Ⅱ级以上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4.1.2 渗透检测工艺卡渗透检测前应编制渗透检测工艺卡。
渗透检测工艺卡由PT-Ⅱ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现场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批准。
4.2 检测作业人员4.2 检测作业人员4.2.1从事渗透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或者与之相等的检测机构规定的按NDT人员资格认证的程序认可的人员。
混凝土渗水高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渗水高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试验方法:GBJ 82-85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通过给定时间和水压力而出现的混凝土的渗水高度,相对地比较混凝土的密实性,也可用于比较混凝土的抗渗性,适用于室内试验。
二、仪器设备
1、混凝土渗透仪、试模
2、压力机、烘箱
3、电炉、浅盘、铁锅、钢丝刷
4、密封材料、石蜡、内掺松香约2%
5、梯形玻璃板,画有十条等间距,垂直于上下端的直线,亦可采用尺寸约为200×200mm的玻璃板,将图形画在上面。
三、试验操作
1、试件的成型、养护、端面处理、封蜡、密封与《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相同。
2、比较水泥品种不同的混凝土时,试件养护至28d比较水泥品种相同的混凝土时,试件可养护至14d。
3、试验时,水压控制恒定为1.2±0.05Mpa,24h后停止试验,取出试件,将试件放在压力机上,沿纵断面将试件劈裂成两半,待看清水痕后(约过2-3min)用墨汁描出水痕,
即为渗水轮廓,笔迹不宜太粗。
4、将梯形玻璃板放在试件劈裂面上,用尺测量十条线的渗水高度(精确至1mm)。
四、结果分析
1、以十个测点处渗水高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渗水高度,然后再计算六个试件的渗水高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平均渗水高度。
2、如试件的渗水高度均匀(三个试件渗水高度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大于三个数的平均值的30%)时,允许以六个试件中先取三个试件进行试验,其渗水高度取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
3、根据试验所得渗水高度大小,相对比较混凝土的密实性。
渗流力学试验

六.注意事项
1.实验时,如发现每根测压管高度不相等,可能是气泡堵塞,此 时应将气泡排出,另一种可能是测压管本身刻度不一样,此时应 将实验前的读数记录下来,供数据处理用。
2.每次改变流量后,不能马上测定数据,稳定后才能进行。 3. 供水阀不能开得过大或过小,整个实验过程中,保证有少量的水
从溢流管中流出。 4. 注意单位换算。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验证生产井井底附近压力分布呈“压降漏斗” 形 ; 2.验证流量与压差呈线性变化; 3. 测定并计算模型的渗透率。
二.实验原理
用实验模型(物理)来模拟圆形地层中心一口井 生产时沿径向流动的渗流规律。
Q 20kh(Pe Pw ) k Q ln(Re / Rw器安装连接好。 3. 打开供水阀,供水入水箱,水量大小以溢流管中有少量水流出
为宜。 4. 排除模型中的气泡,使每根测压管的高度都与水箱溢流面相平。 5. 打开模型出水阀,当测压管中的水位稳定不变后,读出每根测压
管中水的高度,并测出此时的流量。 6. 依次调节出水阀的大小,每次调节后测压管中水位均不变化后,
ln(Re / Rw )
20h(Pe Pw )
三.实验仪器及流程
1.实验仪器:径向流测定仪、10ml的量杯一个、 游标卡尺、秒表等。
2.实验流程:
四.实验步骤
1.测定出模拟油层的厚度、供给半径、井半径、各测压管之间的
距离。 2.将仪器安装连接好。 3. 打开供水阀,供水入水箱,待水位稳定溢流面相等时,读出初
二.实验原理
用实验模型将单向流的情况再现,称单向稳定渗 流模拟,利用模型可观察和测定出单向流的特征和一 系列参数。
渗流速度为:
v k P
L
渗水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实验中心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S/SCUWRH04-010第1页共3页010渗水试验作业指导书(中心统一编号)第A版第0次修订颁布日期:20xx年xx月xx日1 •目的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试验要求,对水文地质参数测定试验操作做出规定,保证水文地质参数试验的正确性和冇效性,使成果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
2 •范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一般的渗水试验。
3职责3.1试验室负责人应为试验提供相应的试验条件(试验间、试验规程规范、试验人员、试验表格、试验仪器及其检定等),并对岀具的试验报告签字负责。
3.2试验专业负责人应对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试验数据进行检查校核,并签字负责;根据试验数据出具试验成杲报告。
3.3试验人员必须经过操作培训。
试验过程中必须按试验规程、规范进行操作, 详细记录试验屮的各种情况,对试验数据进行规定的计算。
按要求填写试验原始记录,并签字对试验数据负责。
4 •渗水试验作业程序测试包气带非饱和岩层(砂层)垂向渗透系数。
4. 1渗水试验依据的规范和标准:[1]水文地质手册(第三版)[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卜'水环境HJ610-2011[3]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4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5]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 10049-2004[6]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DL/T 5034-2006[7]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 373-2007[8]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 16-19884.3试验原理、步骤4.2试验仪器双环入渗仪(1套),铁锹(2把),小铲了(2个), 刻度尺(1把)水桶(2个),秒表(1个)。
431试验原理双环法是试坑底嵌入两个铁环,外环直径和内环直径分别为60.96cm 和30.48cmo 实验时往铁环内注水,控制外环和内环的水柱都保持在同一个高度上(如10cm )o 根据内环所取得的资料依据达四渗透定律计算岀渗透系数K 。
05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控制页:*注:班组工程师负责每项目上交一本已执行完成的、并经过完善有完整签名的作业指导书。
重要工序过程监控表作业指导书(技术措施)修改意见征集表回收签名(日期):目录1 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 (1)2 工程概况及施工范围 (1)2.1工程概况 (1)2.2施工范围 (1)3.施工作业人员配备与人员资格及职责分工 (1)4.施工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安全防护用品配备 (2)5.施工条件及施工前准备工作 (2)6.作业程序、方法及要求 (2)6.1作业程序流程 (2)6.2作业方法及要求 (3)7.质量控制及质量验收 (4)7.1质量控制标准 (4)7.2中间控制见证点设置 (4)7.3中间工序交接点设置 (4)7.4工艺纪律及质量保证措施 (5)8.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要求和措施 (5)表8-1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RCP) (6)表8-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表 (7)9.附录 (8)表9-1强制性条文控制表 (8)1 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1.1 GB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及验收规范》1.2 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1.3 DL 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1.4 厂家图纸及设计图纸1.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1.6 公司《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1.7 科信检测有限公司管理制度1.8 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天山铝工业园电源项目二期6×360MW机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 工程概况及施工范围2.1工程概况新疆石河子天山铝工业园电源项目二期6×360MW机组工程#10机组,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超临界、变压运行,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不带启动循环泵内置式启动系统、全钢构架、紧身封闭、全悬吊结构Π型布置、倒U型全露天布置的燃煤直流炉。
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360MW超临界空冷机组,冷却介质为空气,冷却设备为直接空冷凝汽器。
达西渗流实验

达西渗流实验1实验目的(1) 通过稳定流条件下的渗流实验,进一步理解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2) 加深理解渗透流速、水力梯度、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
2实验内容图1 达西仪装置图1—达西仪;2—进水开关;3—出水管;4—测压管;5仪器架(1) 了解达西实验装置。
(2) 根据达西公式I K LH k Q ωω=∆= 测定不同试样的渗透系数K 。
式中:Q —渗透流量;ω—过水断面面积;H ∆—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差;L —渗透途径;I —水力梯度。
3实验仪器及用品(1)达西仪(图1),分别装有不同粒径的均质试样:1)砾石<粒径5—10mm>;a c b231 4 52)粗砂<粒径0.6—0.9mm>;3)砂砾混合<1)和2)的混合样>。
(2)秒表。
(3)量筒<100ml ,500ml 各一个>。
(4)直尺。
(5)方格纸<20*40cm>。
(6)计算器。
4实验步骤(1)测量仪器的几何侧参数分别测量过水断面面积(ω)、测压管a 、b 、c 的间距或渗透途径(L )。
(2)调试仪器打开进水开关2,待水缓慢充满整个试样,且出水管有水流出,慢慢拧动开关2,调节进水量,使a 、c 两测压管读数之差最大。
同时注意打开排气口排尽试样中的气泡,使测压管a 、b 的水头与测压管b 、c 的水头差相等。
(3) 测定水头待a 、b 、c 三个测压管的水位稳定后,读出个测压管的水头值。
(4) 测定流量在进行步骤(3)的同时,利用秒表和量筒测量t 时间内水管流出水的体积,及时计算流量Q 。
连测两次,使流量的相对误差小于5%[相对误差()%1002/1212⨯+-=Q Q Q Q δ],取平均值。
(5) 由大往小调节进水量,改变a 、b 、c 三个测压管的读数,重复步骤(3) 和(4)。
(6) 重复步骤(5)1到3次。
即完成3—5次实验,取的3—5组实验数据。
混凝土抗水渗透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抗水渗透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检验工程中砼试块的抗渗等级是否符合设计抗渗等级。
2、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所用普通抗渗砼试块。
3、执行标准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试验方法4、仪器设备混凝土抗渗仪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抗渗仪》JG/T 249的规定,并应能使水压按规定的制度稳定地作用在试件上,抗渗仪施加水压力范围应为(0.1~2)MPa。
5、操作规程5.1抗水渗透试验应以6个试件为一组。
5.2试件拆模后应用钢丝刷刷去两端面的水泥浆膜,并应立即将试件送入标准养护室进行标养。
5.3抗水渗透试验的期龄宜为28d。
应在到达试验龄期的前一天,从养护室取出试件,并擦拭干净、待试件表面晾干后,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试件密封:5.3.1当用石蜡密封时,应在试件侧面裹涂一层熔化的内加少量松香的石蜡。
然后应用螺旋加压器将试件压入经过烘箱或电炉预热过的试模中,使试件与试模底平齐,并应在试模变冷后解除压力。
试模的预热温度,应以石蜡接触试模,即缓慢熔化,但不流淌为准。
5.3.2用水泥加黄油密封时,其质量比应为(2.5-3)∶1。
应用三角刀将密封材料均匀地刮涂在试件侧面上,厚度应为(1-2)mm。
应套上试模并将试件压入,应使试件与试模齐平。
5.3.3试件密封也可以采取其他更可靠的密封方式。
5.4 试件准备好后,启动抗渗仪,并开通6个试位下的阀门,使水从6个孔中渗出,水应充满试位坑,在关闭6个试位下的阀门后应将密封好的试件安装在抗渗仪上。
5.5试件安装好后,应立即开通6个试位下的阀门,使水压在24h内恒定控制在(1.2±0.05)MPa,且加压过程不应大于5min,应以达到稳定压力的时间作为试验记录起始时间(精确到1min)。
试验时,水压应从0.1MPa,以后每隔8h增加0.1MPa水压,并应随时观察试件端面渗水情况。
当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出现渗水时,或加至规定压力在8h内6个试件中表面渗水试件少于3个时,可停止试验,记录此时的水压力。
渗水试验规范

渗水试验规范篇一:注水法试验规范压力管道水压试验一、水压试验前,施工单位应编制的试验方案,其内容应包括:1、后背及堵板的设计;2、进水管路、排气孔及排水孔的设计;3、加压设备、压力计的选择及安装的设计;4、排水疏导措施;5、升压分级的划分及观测制度的规定;6、试验管段的稳定措施和安全措施。
二、试验管段的后背应符合下列规定:1、后背应设在原状土及人工后背土上,土质松软时应采取加固措施;2、后背墙面应平整并与管道轴线垂直。
三、采用钢管、化学建材管的压力管道,管道中最后一个焊接接口完毕一个小时以上方可进行水压试验。
四、水压试验管道内径大于或等于600mm时,试验管段端部的第一个接口应采用柔性接口,或采用特制的柔性接口堵板。
五、水压试验采用的设备、仪表规格及其安装应符合一步下列规定:1、采用弹簧压力计时,精度不低于1.5级,最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1.3~1.5倍,表壳的公称直径不宜小于150mm,使用前经校正并具有符合规定的检定证书;2、水泵、压力计应安装的试验段的两端部与管道轴线相垂直的支管上。
六、开槽施工管道试验前,附属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隐蔽管道的固定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安装合格;2、管道附属设备已按要求坚固、锚固合格;3、管件的支墩、锚固设施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4、未设置支墩、锚固设施的管件,应采取加固措施并检查合格。
七、水压试验前,管道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安装检查合格后,应按本规范第4.5.1条第1款的规定回填土;2、管道顶部回填土宜留出接口位置以便检查渗漏处。
八、水压试验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2、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做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等附件;3、水压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
九、试验管段注满水后,宜在不大于工作压力条件下充分浸泡后再进行水压试验,浸泡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浸泡时间十、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压力应按表2-1选择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依据标准
《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CECS55∶9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 5178-2003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94
《土工试验仪器岩土工程仪器振弦式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3606-2007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扬压力、渗透压力、孔隙水压力、地下水水位、渗流量的检测。
3职责
水工结构所是本作业指导书的负责部门,所室负责人负责试验工作的整体安排。
中心站主任或授权签字人批准试验报告。
审核人审核试验资料。
校核人校核试验报告。
试验人主持完成试验工作,编制试验报告;确认仪器设备的检验校准及保养结论。
4仪器设备
JTM-V3000F型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
JTM-V3000C型渗压计
JTM-900型钢尺水位计
量水堰(现场建造)
JTM-V10A型频率式读数仪
5检测方法
扬压力、渗透压力、孔隙水压力检测方法
5.1.1埋设与安装
5.1.1.1开箱验收JTM-V3000F型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 JTM-V3000C 型渗压计、JTM-V10A型频率式读数仪,检查仪器数量与装箱清单是否相符。
5.1.1.2按照设计施工要求采用专用电缆将仪器电缆接长,同时做好仪器的编号和检查工作。
5.1.1.3安装埋设前孔隙水压力计计端部的透水部件必须驱除空气。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透水部件从渗压计主体上卸下,然后将透水部件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排除透水石中的气泡,使其充分饱和。
最后将渗压计主体和透水部件浸没在水中重新装配起来。
排除透水石中气泡的最好做法是:先将透水部件放入沸水中煮透,然后将用于煮透水部件的少量热水连同透水部件一同倒入盛有冷水和渗压计主体的容器内组装。
5.1.1.4在坝内埋设时,当坝面填筑高程超出测点埋设高程约0.3米时,在测点挖坑坑深约0.4米,采用砂包裹体的方法,将渗压计在坑内就地埋设。
砂包裹体由中粗砂组成,并以水饱和。
然后采用薄层辅料、专门压实的方法,回填原开挖料。
埋设后的渗压计,其上的填方安全覆盖厚度应不小于1米。
5.1.1.5 JTM-V3000C型渗压计与JTM-V3000F型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埋设安装方法相同,扬压力检测方法与渗透压力相同。
5.1.2量测
5.1.2.1将JTM-V3000F型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测量电缆与JTM-V10A
型频率式读数仪测量接线柱相连。
5.1.2.2按下读数仪面板上的“开”键启动JTM-V10A型频率式读数仪,仪器进行自检。
5.1.2.3仪器自检通过后,显示屏上即显示为量测状态。
显示出当前被测传感器的频模值、频率值、温度值、孔隙水压力(渗透压力)值,记录下来。
5.1.2.4按下读数仪面板上的“关”键,关闭JTM-V10A 型频率式读数仪,检测完毕。
5.1.2.5 JTM-V3000C 型渗压计与JTM-V3000F 型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量测方法相同,扬压力检测方法与渗透压力相同。
5.1.3试验结果处理
2200()()i i P K f f b T T =-+-
式中:P-孔隙水压力(渗透压力,扬压力)(MPa);
K-仪器标定系数,(MPa/Hz 2)
i f -孔隙水压力计(渗压计)的实时频率(Hz);
0f -孔隙水压力计(渗压计)的初始频率(Hz);
b-孔隙水压力计(渗压计)温度修正系数(MPa/℃);
i
T -孔隙水压力计(渗压计)实时温度值(℃); 0
T -孔隙水压力计(渗压计)初始温度值(℃).
地下水水位检测方法
5.2.1测量时,拧松绕线盘后面的止紧螺丝,让绕线盘自由转动后,按下电源按钮(电源指示灯亮),把测头放入水位管内,手拿钢尺电缆,让测头缓慢地向下移动,当测头的触点接触到水面时,接收系统的音响器便会发出连续不断的蜂鸣声,此时读写出钢尺电缆在管口处的深度尺寸,即为地下水位离管口的距离。
5.2.2若是在噪声比较大的环境中测量时,蜂鸣声听不见,可改用峰值指示,只要把仪器面板上的选择开关拨至电压档即可,测量方法同上,此时的测量精度与音响器测得的精度相同。
5.2.3将JTM-900型水位计测量电缆与JTM-V10A型频率式读数仪测量接线柱相连。
5.2.4按下读数仪面板上的“开”键启动JTM-V10A型频率式读数仪,仪器进行自检。
5.2.5仪器自检通过后,显示屏上即显示为量测状态。
显示出当前被测传感器的频模值、频率值、温度值、孔隙水压力(渗透压力)值,记录下来。
5.2.6按下读数仪面板上的“关”键,关闭JTM-V10A型频率式读数仪,检测完毕。
渗流量检测方法
现场在土石坝下游建造量水堰,用量筒、秒表等工具测量渗流量。
6记录
孔隙水压力(渗透压力,扬压力)试验记录
孔隙水压力(渗透压力、扬压力)试验记录委托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委托日期
工程部位实验日期
试验:校核:审核:
地下水水位试验记录
委托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委托日期
工程部位实验日期
试验:校核:审核:
渗流量试验记录
委托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委托日期
工程部位实验日期
试验:校核: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