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北师大版生物上册实验报告DOC

八级北师大版生物上册实验报告DOC
八级北师大版生物上册实验报告DOC

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

【活动原理】在农村,如果跟在水牛的后面,看水牛慢步前进,可发现它后脚往前踩的地方,总是前脚的脚印。在草原上,你骑在马背上能体验骏马飞奔带来的愉悦和刺激。在城市中,你可以去水族馆欣赏海豚和鱼类的游泳,或者去动物园欣赏猛兽的漫步闲游……课堂上我们怎样观察动物的运动呢?

【活动目标】

1.学会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

2.初步判断动物的运动方式;

3.认识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材料器具】

相关的动物运动的视频资料、饲养或捕捉的蜗牛、玻璃板、线、直尺、墨水等。

【方法步骤】

1.观察蜗牛的运动

(1)把一只蜗牛放在透明的玻璃板上,将玻璃板举起或竖起,观察蜗牛运动时足部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的情况。

(2)在足部肌肉上滴一小滴墨水,观察足部肌肉收缩的动向会更清楚。

(3)观察蜗牛运动后在玻璃板上留下的痕迹,想一想这种物质有什么作用?

(4)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蜗牛运动的方式()。

(5)尝试用简笔画表示蜗牛的运动,画两个图分别表示足部肌肉的收缩动态。

(6)测量蜗牛运动的速度。你测量的方法是:();你的测量结果是:()。

2.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观察龟、鳖、扬子鳄、蟾蜍、壁虎等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运动的特点:()。

3.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观察哺乳动物的行走、奔跑和跳跃,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讨论】

1.蜗牛运动时,足部肌肉总是一部分固定一部分伸展运动。根据你们的观察,蜗牛是以足部肌肉伸长的部分固定,还是以足部肌肉收缩的部分固定的?2.蜗牛运动时,足部分泌的黏液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龟、鳖等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速度较慢?

4.行走、奔跑和跳跃都是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思考】

1.不同环境中动物运动的方式不同,请举例说明各种环境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蝗虫、青蛙、袋鼠等都是善于跳跃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与这种运动方式相适应?

制作并观察纸飞机的落地

【活动原理】飞行是动物在空中运动的主要方式,能够飞行的动物主要有昆虫、鸟类和蝙蝠。飞机实现了人类像鸟类一样在空中飞行的梦想,通过折纸飞机,你可以感受体形与飞行运动的关系。

【活动目标】

1.用纸折成一只飞机,观察纸飞机的落地情况;

2.分析纸飞机形状与运动的关系。

【材料器具】

纸、剪刀等。

【方法步骤】

1.站在高处将一张纸顺风释放,观察纸下落的状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是:()。

2.将纸折成一只飞机形状,顺风释放纸飞机,观察纸飞机下落的状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是:()。

注意:纸飞机不要随便丢弃,以保护环境卫生。

【讨论】

1.一张纸和纸飞机的落地状态有什么不同?2.要提高纸飞机的飞行水平,应该怎样改进?

制作伸肘和屈肘的模

【活动原理】人体的伸肘和屈肘动作的发生,揭示出运动是骨、关节和肌肉之间协调作用的结果,也揭示了相关肌群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制作伸肘和屈肘动作的模型,体验骨、关节、骨骼肌之间的协调作用;

2.认识在伸肘和屈肘动作中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之间的关系。

【材料器具】

薄的硬纸板、胶带、固定螺钉、剪刀、皮筋等。

【方法步骤】

1.参照教材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图,制作伸肘和屈肘动作的模型。用硬纸板剪成上臂骨和前臂骨的形状,用皮筋代替骨骼肌,胶带代替肌腱,螺钉作为关节。(提示:用皮筋代替骨骼肌时,长短要合适,以使关节能够运动。)

2.在上臂与肩部结合部(胶带)的正下方,捏住作为肱二头肌的皮筋,轻轻拉动,观察前臂的位置变化;徐徐放开此线,但不要使前臂位置完全复原。

3.捏住作为肱三头肌的皮筋,轻轻拉动,你又看到什么现象?

【讨论】

1.人体的许多肌肉是成对工作的,这些肌肉中有些称为屈肌,有些称为伸肌。在伸肘和屈肘运动的形成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2.在伸肘和屈肘运动的形成中,成对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如何引起运动的

【思考】

1.举例说出人体还有哪个部位的关节活动是靠成对的肌肉来牵动的。 2.试说明假如没有屈肌或伸肌之一方,是否能够产生伸肘和屈肘动作?

3.你们制作的模型能否很好地演示伸肘和屈肘运动的形成,提出改进的建议。

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活动原理】成年人的股骨能承受250~400kg的压力,肱骨能承受174~276kg 的压力。骨的这种特性与骨的成分有密切关系。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探究骨的成分;

2.对探究骨成分实验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

3.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的骨质特性作出科学的解释。

【材料器具】

羊或鲤鱼的肋骨、碳酸钙粉末、稀盐酸、解剖盘、镊子、酒精灯等。

【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

从解剖盘中取一根羊或鲤鱼的肋骨,用双手轻轻地将肋骨弯曲,你会感觉到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骨为什么有这种物理特性呢?本组同学讨论后,提出的探究性问题是:()。

2.作出假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各种动物的骨研磨成骨粉,骨粉含有丰富的钙质。骨也可以熬制骨胶,骨胶的黏合力很强。依据这些事实你组作出的假设是:骨的成分中可能有:()。

3.制定计划

(1)同学们曾经用燃烧法鉴定种子的某种成分,能否借鉴燃烧法鉴定骨中是否含有这种成分?

(2)取少许白色的碳酸钙粉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内,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请同学们思考和讨论:若用稀盐酸浸泡鱼骨,将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3)制定探究骨成分的实验计划时,是否有设置对照的必要性?

(4)将本组计划选用的实验材料、实验用具和药品试剂列出清单,并按照清单检查实验台上是否有必要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4.执行计划

(1)小组内做好明确分工。

(2)参考下列表格,记录本组的实验现象。

注意:

(1)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2)用稀盐酸浸泡过的骨,要用镊子夹取,用清水冲洗后再观察。

5.交流与评价

【讨论】

1.骨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

2.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

3.骨浸泡在稀盐酸中,被溶解的成分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

4.骨浸泡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思考】

1.骨为什么既坚硬又有弹性?

2.青少年为什么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应该有哪些正确姿势?3.老年人为什么易骨折?为防止老年人骨折,我们能够做什么?

4.为什么说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青少年、老年人为什么需要补钙?

体验人体关节的运动方向

【活动原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关节由于适应不同的功能,能够在多少个平面上转动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活动,你将体验到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转动方向。

【活动目标】

1.体验人体的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在转动方向上的异同;

2.理解关节结构的牢固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方法步骤】

1.单腿站立,另一条腿做前后、左右、旋转运动,记录大腿活动的不同方向。想一想,主要是哪一个关节参与大腿运动?

2.坐在座位上,大腿部位不动,小腿进行前后、左右、旋转运动,记录小腿活动的不同方向。想一想,主要是哪一个关节参与小腿运动?

3.站起来,体验上臂运动的方向。

4.上臂不动,体验前臂运动的方向。

5.将有关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讨论】

1.比较大腿运动与上臂运动的平面数目和运动幅度,哪个运动更灵活?为什么?

2.比较小腿运动与前臂运动的平面数目和运动幅度,哪个活动更灵活?为什么?

【思考】

关节的哪些结构与其灵活性和牢固性相适应?

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

【活动原理】动物和人的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和腓骨都属于长骨。人体运动时,长骨起着支持和杠杆作用。

【活动目标】

1.解剖观察长骨的主要结构;

2.认识长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材料器具】

哺乳动物的长骨、解剖盘、解剖刀、镊子等。

【方法步骤】

1.取一块新鲜的长骨,放入解剖盘里,用手触摸骨表面,体验它的特点。

2.用解剖刀剥离骨表面局部的一层膜,观察膜上分布的神经和血管。

3.观察已纵向剖开的长骨,比较骨干与骺端两部分骨组织的致密程度得知:骨干外周部骨组织的分布特点是(),称为();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状,称为()。

4.观察骨干中腔内物质,该物质呈()色。

5.长骨一般由几个部分构成?画出你看到的长骨形态和结构,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讨论】

1.长骨各部分的重要功能是什么?

2.骨膜上的神经和血管各有什么作用?

【思考】

1.为什么长骨既牢固又轻便?

2.说出与骨的长长和长粗相关的结构。

3.除长骨外,人和动物体还有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如果有可能,请你观察之后再回答。

【活动原理】法布尔主要用观察法研究昆虫,这种方法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的行为时,不能对动物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在精确、仔细、真实的反复观察中,要认真地做好记录。而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则是在对研究对象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后,再观察动物的行为变化,这些研究方法属于实验法。在这个活动中,你将尝试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探究蚂蚁的行为。

【活动目标】

1.观察蚂蚁的各种行为,体验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的基本要求;

2.实验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体验用实验法研究动物行为的基本要求。

【材料器具】

透明可乐瓶、纱布或玻璃板、放大镜、砂糖、面包屑等。

【方法步骤】

1.利用观察法研究蚂蚁的行为

(1)在校园或其他便利的地方寻找一个蚂蚁窝。

(2)不要干扰蚂蚁的活动,用放大镜观察每只蚂蚁的行为。连续观察1星期,每天可以观察2~3次,将观察到的蚂蚁行为都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利用实验法探究蚂蚁的行为

(1)剪去可乐瓶的上半段,装入一些干湿适当的土壤,再取一些蚁穴土壤覆盖在上面。捕捉10只蚂蚁及其蚁卵和幼虫(最好有蚁后),放置在上述的装置中,盖上两层纱布或玻璃板,置于暗处饲养。注意保持土壤合适的湿度。

【活动原理】(2)提出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例如“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或“蚂蚁是怎样捕食的”等。你们组提出的问题是:()。

(3)作出假设

针对你们要研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4)制定计划

你组需要的实验材料有:();在实验中设置的对照是:();实验中寻找的事实证据有:()。

(5)执行计划

小组内做好明确分工。请根据你们的实验设计表格,记录本组的实验现象。

(6)表达与交流

将你们小组得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讨论】

1.在自然观察中,你组观察到蚂蚁的哪些行为?这些行为对蚂蚁的生活有何意义?

2.通过探究,你组认为蚂蚁的食性有什么特点?

3.通过实验观察,你认为蚂蚁是怎样捕食的?

【思考】

1.你还对蚂蚁的哪些行为感兴趣?请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探究这些行为。

2.蚂蚁与人类的生活有何关系?

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

【活动原理】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也来源于食物,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中,有绿色植物、动物和真菌等,可见,人的食性属于杂食性。那么,我们与食物中的动植物,以及这些动植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营养联系呢?

【活动目标】

1.列举你的食物种类,并依据其来源建立有关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

2.认识绿色植物和动物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作用。

【材料器具】

记录本和笔。

【方法步骤】

1.在记录本上或下面的空白处,写出你今天早餐或午餐时吃的所有食品。

2.根据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来源,将所有食品分成植物和动物两大类,并注明食品来自哪种植物或动物。例如:早餐吃了蛋糕,就应写出:面粉――植物、小麦;糖――植物、甜菜或甘蔗;鸡蛋――动物、鸡。

3.对于食品成分中涉及的每种动物,再写出它的食物。例如,前面的“鸡”,要写出鸡的食物:草、玉米和植食性昆虫。

如:面粉――植物、小麦

鸡蛋――动物、鸡――植物、草和玉米

动物、植食性昆虫――植物、草

表食物及来源

4.在下面的空白处,把你分析得知的所有植物名称写成一行。在这一行的上面,再写出一行植食性动物的名称。然后,用短线将每种动物与其摄食的植物之间连接起来,并用箭头表示彼此间捕食与被食的关系。

5.在植食性动物的上面,再写出一行食肉动物的名称,同样,用短线和箭头表示每种食肉动物与植食动物之间的营养联系。

食肉动物

植食动物

植物

表食物链和食物网

【思考】

1.在你所建立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这个食物链中共有()个环节。

2.从食物网中分析,人类食物的最终来源是什么?

3.你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动物,人类的食物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活动原理】微生物个体微小,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如果制作一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生活提供需要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会迅速繁殖和生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落。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着微生物。

【问题】

组内围绕“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的主题,进行充分讨论后提出一个进行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我们组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假设是:()。

【材料器具】

根据我们组的实验假设,需要的实验材料是:();需要的实验器具是:()。

【方法步骤】

我们组实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

【实验预期与结果】

我们组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我们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

我们组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的结论是:()。

【思考】

1.本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的预期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全班交流了各组得出的实验结论后,你对身边微生物的分布状况有哪些新的认识?

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原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在我们生活中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请你变换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想象为某种动物,思考这种动物对人类生活的价值,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目标】

1.收集资料,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进行角色扮演,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材料器具】

记录本和笔。

【方法步骤】

1.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在生物科代表的协调下,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角色。你们组选择的动物角色是:()。

2.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本组扮演的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资料,用第一人称编写出表演剧本。

3.全班召开研讨会,每组推选代表进行表演。

4.对本组和其他组的扮演动物及表演进行评价。

【思考】

1.通过表演和观看表演,对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哪些新的认识?

2.哪些精彩的扮演动物及表演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

探究动物对植物的积极作用

【活动原理】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与其栖息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尤其是对植物生活有着积极作用。动物对植物的生活有哪些积极作用呢?这就是探究的课题。

【作出假设】

动物对环境的作用是通过新陈代谢及其各种行为而实现的,例如,动物的摄食行为既对植物产生消极的影响,又对植物产生积极的影响。动物的其他代谢活动和行为,是否也对植物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呢?根据上述启发,本组作出的假设是:()。

【材料器具】

根据我们组的实验假设,我们所需要的实验材料是:()。

我们所需要的实验器具是:()。

【方法步骤】

我们组实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

自制泡菜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西餐泡菜也被西方人誉为饮食中的“小香槟”和“小夜曲”。你组也可以按照下列的配料和泡制方法尝试制作西餐泡菜。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泡菜,认识微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2.通过制作泡菜,认识微生物的生活条件。

【材料器具】

甘蓝(圆白菜)500g、胡萝卜100g、洋葱100g、黄瓜100g、花椰菜(菜花)100g、芹菜50g、青椒50g、白砂糖300g、白醋70g、食盐15g、干辣椒30g、桂皮25g、丁香5g、白胡椒3g。

【方法步骤】

1.将洗净的甘蓝切成3cm2的片;将花椰菜洗净去梗,切成小朵;将洗净的芹菜切成小段;将青椒除去种子,洗净后切成小片;将洗净的黄瓜切成2cm小段,再切成细条;将洗净的洋葱切成2cm2的片。

2.将甘蓝片放入沸水中,上下翻两次后迅速地捞出浸入冷水里,稍后捞出置于笊篱内沥水;然后,依次将胡萝卜、花椰菜朵、青椒、芹菜、黄瓜和洋葱放入沸水中,反复上下翻动几次;当水即将沸腾时,迅速地捞出浸泡在冷水里,待冷却后捞出沥水。

3.将切碎的干辣椒、桂皮、丁香、白胡椒放入1500mL沸水中,小火继续煮沸20min;然后,加入其余的配料,搅拌均匀,待冷却后滤去残渣制成料液。

4.将上述处理的菜蔬掺合在一起,装入泡菜坛内;把料液注入泡菜坛内,料液应将菜蔬完全淹没;然后,将泡菜坛口密封起来。泡制3天即可食用。

【思考】

1.你制成泡菜了吗?分析一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2.制作泡菜时主要是哪种微生物起作用?这种微生物来源于哪里?

3.配料中为什么要加入相当数量的白砂糖?

4.注入的料液为什么应淹没菜蔬并将泡菜坛密封起来?

观察和识别人的生殖系统

【活动原理】【活动目标】

认识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思考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材料器具】

男女生殖系统结构的模型或模式图。

【方法步骤】

1.观察男性生殖系统的模型或模式图(或教材图),识别各个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标注下图中主要生殖器官的名称,并思考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

2.观察女性生殖系统的模型或模式图(或教材图),识别各个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标注下图中主要生殖器官的名称,并思考各个生殖器官的主要功能。

【讨论】

在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哪些器官产生或输送生殖细胞?

【思考】

上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哪些在你身上已经发生?

分析人出生后发育的资料

【活动原理】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同学,其身高、体重、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结合自身的发育现状,通过分析出生后发育的资料,你可以体会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活动目标】

通过分析有关人体生长发育的数据和图片,认识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材料器具】

教材中出示的资料。

【方法步骤】

1.分析教材中男女平均身高的增长曲线,找出他们身高生长迅速、生长缓慢、基本停止的年龄段。其中,男性身高迅速增长的年龄段是(),女性则是()。

2.分析教材中身体不同部位的生长速度曲线,概述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征。即身体生长的两个高峰发生在()和()年龄段,大脑发育基本完成的阶段是(),生殖器官迅速发育的阶段是()。

3.比较分析新生儿、青春期男孩与女孩的身体比例可知:新生儿的身体比例是(),进入青春期的身体比例变化是()。

4.分析青春期男孩与女孩的体型差异。女孩的体型与男孩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讨论】

1.说出青春期身高与体重变化的特征。

2.根据青春期大脑发育的特征,怎样使自己变得更聪明?

3?鼻啻浩谀泻⒑团?孩的形体变化与生殖腺有关吗?试说出理由。

【思考】

也许你正处于青春期,你有哪些感到疑惑的问题吗?能与老师、父母或你的好朋友进行交流吗?交流将使你觉得自己突然懂事和长大了。

观察蝗虫及其生活史的标本

【活动原理】蝗虫是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昆虫,通过观察蝗虫及其生活史标本,你将会了解蝗虫等昆虫是如何生长和繁育的。

【活动目标】

观察蝗虫及其生活史标本,认识蝗虫生长发育的过程。

【材料器具】

蝗虫生活史标本或图解。

【方法步骤】

观察蝗虫及其生活史标本,识别蝗虫生长发育的阶段。

【讨论】

1.比较说出蝗虫成虫和幼虫的差异。

2.蝗虫的生长发育经过哪几个时期?【思考】

查阅有关蝗虫生活和虫情动态的资料,了解生产上采取哪些措施减轻蝗虫对作物的危害。

饲养家蚕

【活动原理】家蚕的生活史与蝗虫有差异,亲自饲养家蚕将使你了解它的生长发育过程。

【活动目标】

1.参加饲养家蚕的活动,认识其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

2.学会观察和记录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

【材料器具】

纸盒、蚕种、桑叶、软纸、毛笔等。

【方法步骤】

1.绘制一张观察记录表

请查阅有关家蚕生殖和发育的资料,根据家蚕的生活史确定观察和记录的时间、内容和方式,绘制一张用于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下列信息可作为你绘制观察记录表的参考:

2.家蚕的饲养方法

(1)蚕种孵化准备一个带盖的纸盒,底部铺一层卫生纸,盒盖上扎些小孔通气。纸盒中放入蚕种数枚,将纸盒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每天观察蚕卵色泽变化,当蚕卵出现一个黑点,或者蚕卵从灰褐、灰绿变为青灰色,预示着两、三天之内将孵出幼虫。

(2)收集蚁蚕刚孵化的家蚕幼虫称为蚁蚕。收集蚁蚕前1~2h打开盒盖,使蚁蚕接受光刺激而孵出。此时,将两层绵纸覆盖在孵化蚕卵的上面,绵纸上面撒一薄层切的桑叶碎片。经过10~15min,嗅到桑叶气味的蚁蚕会爬到上面一层纸的背面,将上层绵纸连同桑叶取出,翻转有蚁蚕的绵纸,背面朝上平铺在纸盒内。

(3)饲养与观察每天要采摘鲜嫩桑叶饲养家蚕,清理纸盒内的桑叶琐屑和蚕沙(蚕粪便),观察并记录家蚕生长状况。当家蚕作茧后,选取一只蚕茧,用剪刀剪开,观察内部的蚕蛹形态。准备另一个铺有白纸的纸盒,当蚕蛹羽化为蛾时,将每对雌雄蛾放入纸盒内,观察它们彼此靠近、交配和产卵等行为,然后将蚕种用纸包好,放在通风干燥处,备用。

3?痹诮淌Φ闹傅枷滦闯鏊茄?和观察家蚕生殖和发育的报告。

【讨论】

1.说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蚕卵孵化出蚁蚕的大致时间。

2.描述蚁蚕的形体特征,说出从蚁蚕孵出到化蛹的大致时间。

3.描述刚羽化的雄蛾和雌蛾的活动特点,你推断一下身体肥大、基本不动的蚕蛾是雌性还是雄性?说出雄蛾与雌蛾的交尾姿势。

4.比较家蚕发育的过程与蝗虫的异同。【思考】

在你和家人的生活中,哪些生活用品或食品与家蚕有关?

观察霉菌的孢子生殖【活动原理】霉菌的部分菌丝体,可以产生大量的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孢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新菌体。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霉菌孢子和菌丝的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的菌丝、孢子囊和孢子,认识霉菌的无性生殖方式。

【材料器具】

面包片(或馒头)、培养皿、剪刀、镊子、透明胶条、载玻片、盖玻片、甘油、显微镜。

【方法步骤】

1.培养霉菌

(1)将一片面包放入培养皿中,上面滴少量的水,让其暴露30 min。

(2)盖上培养皿,在温暖、黑暗环境中放置几天,面包片上会生长黑色、青色、黄色等不同的霉菌。

2.制作霉菌的临时装片

(1)剪取一小块透明胶条,用镊子夹住胶条,在长有黑色菌丝的部位轻轻地涂一下,然后将黏着孢子囊的胶条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这种霉菌的孢子囊和孢子。

(2)用镊子夹取部分长有菌丝的面包屑,放置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甘油后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菌丝的形态。

【讨论】

1.通过观察霉菌孢子的数量,你认为孢子生殖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霉菌易于传播?【思考】面包上的霉菌是由面包变成的,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观察鸡卵的结构【活动原理】鸟类为陆生动物,其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鸟卵的形态结构有哪些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的特

【活动目标】

识别鸡卵的形态结构,认识鸟卵与其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材料器具】

鸡卵、培养皿。

【方法步骤】

1.取一个种鸡蛋,将蛋壳磕打一条裂缝后掰开,轻轻地将蛋清和蛋黄倒入容器里。

2.对照教材图,观察识别鸡蛋的主要结构。

【讨论】

1.描述鸡卵形态,标注鸡卵的下列结2.雏鸡是由鸡蛋的哪部分结构发育成的?哪部

分结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3.判断你所观察的鸡蛋能否孵出雏鸡,说出理由。【思考】

家庭养鸡为获得鸡蛋应饲养母鸡,但为什么至少要饲养一只公鸡呢?

植物的营养繁殖

【活动原理】植物不仅靠种子进行有性生殖,而且还依赖其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生殖,即营养繁殖。人工的营养繁殖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等。

【活动目标】

学会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方法。

【材料器具】

用储藏器官繁殖的植物,如马铃薯、姜、水仙、大蒜等;用扦插繁殖的植物,如葡萄、月季、秋海棠、非洲紫罗兰、月季、仙人掌等;用压条繁殖的植物,如夹竹桃、桂花等;用于嫁接的接穗和砧木。枝剪,嫁接刀,麻绳或塑料条、花盆、土壤等。

【方法步骤】

1.选一种储藏器官进行营养繁殖。

(1) 你所选定的材料为:()。

(2) 用选定材料进行营养繁殖的方法是:()。

(3) 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2.选择一种植物用扦插或压条方法进行营养繁殖。

(1) 你所选定的材料为:()。

(2) 你进行扦插或压条的操作过程是:()。

(3) 将插条或压条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3.尝试木本植物的芽接

(1)夏末秋初,选取适宜的果树或月季、玫瑰等嫩枝进行芽接实验。

(2)嫁接前准备好接穗和砧木。用作接穗的枝条源于优质果树或名贵花卉植株。方法是:选取枝芽健壮的枝条,剪掉上面的叶片,留下叶柄;在叶腋处用嫁接刀将枝芽连同树皮一起削下来,剥离伤口处木质部,露出形成层。备好的接穗要防止水分散失。在作为砧木的树皮上,用嫁接刀切一个“T”形切口,深度以接近木质部为准。从T形切口轻轻剥开树皮,露出形成层。你所选用的接穗是()。你所选用的砧木是()。

(3)把接穗嵌入砧木的“T”形切口里,使接穗的横切口与砧木的切口吻合,两者的形成层贴紧,然后用麻绳或塑料条将切口处的树皮扎紧。

(4)观察记录嫁接芽的生长状况,写出嫁接和培育的实验报告。

4.尝试仙人球的嫁接

(1)选取砧木和接穗。嫁接仙人球时,可选取龙神木、三棱剑、宝剑等做砧木,它们的根系发达,针刺较少,造型美观。接穗应选自然滋生的组织充实、形态美观的小仙人球。你所选用的接穗和砧木是()。

(2)切削砧木和接穗。在砧木的适当高度用嫁接刀沿着水平方向横切,然后在接穗下部也沿着水平方向横切。两者的切口大小,要尽量一致。

(3)接穗与砧木嫁接。把接穗的切口平放在砧木的切口上,用塑料条将两者捆绑在一起,最好在接穗顶部施加一定压力,使切口紧密相接。

(4)嫁接植株的培育。将嫁接植株放在背阴处,罩上塑料袋以便保温和保湿。5~7天后,松开塑料绳,放在阳光处,使其制造养分。

5.观察和记录嫁接植株的生长情况,按照下表内容写出嫁接和栽培的实验报告。

【讨论】

1.植物的营养繁殖与种子繁殖有何不同?

2.生产上怎样利用植物营养繁殖的优势?

【思考】

预测你利用营养繁殖培育的植株性状表现将会是怎样的。

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活动原理】在适宜的条件下,酵母菌可进行出芽生殖,迅速产生大量的新个体。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蔗糖溶液培养酵母菌的方法;

2.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材料器具】

鲜酵母或发面用面肥和干酵母粉,锥形瓶、清水、蔗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镊子、亚甲基蓝、滤纸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方法步骤】

1.培养酵母菌

(1)将100mL清水倒入锥形瓶中,再加入5g蔗糖,用酒精灯煮沸后冷却。

(2)将一小块鲜酵母(或发面用面肥、少量酵母粉)置于蔗糖溶液中,用棉塞塞好锥形瓶口。

(3)将接种过酵母菌的锥形瓶,放到35℃左右条件下培养2~3天。如果接种的是干酵母,则需要培养5~6天。

2.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1)用吸管吸取少量的酵母菌液,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酵母菌液,然后,滴一滴亚甲基蓝染液,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除多余的液体。

(2)将酵母菌的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酵母菌出芽生殖形成的菌群,再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细胞的结构,以及芽体与母体的形态差异,并画出酵母菌出芽生殖图。

【讨论】

1.说出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要求的适宜条件。2.描述酵母菌芽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思考】

比较酵母菌的出芽生殖与变形虫的分裂生殖的异同。

观看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录像

【活动原理】青蛙和蟾蜍为两栖动物,通过观看有关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录像,你将认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活动目标】

观看有关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录像资料,认识两栖类动物的受精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方法步骤】

观看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录像资料,记录两栖类生殖和发育的主要过程。

【讨论】

1.描述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大体过程。

2.在两栖动物的繁殖季节里,雌雄抱对行为有什么意义?

3.在青蛙或蟾蜍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哪些事件必须在水中进行?

【思考】

为什么蛙、蟾蜍属于两栖生物?

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活动原理】人或其他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总称为性状。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人体的性状有成百上千种,我们选择其中的8种性状进行观察比较,以了解性状、相对性状的含义,以及生物个体间性状的差异。

【活动目标】

1.辨别本活动列举的8种性状;

2.检查自己的性状表现,并和同学进行比较;

3.分析全班这8种性状完全相同的有几人,以了解个体间性状的差异。

【材料器具】

镜子、纸笔等文具。

【方法步骤】

1.对照下列8种性状,进行自我检查,将检查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在相应的栏目中打“√”)。

2.自我检查完毕,教师指导全班同学起立,请班长或自愿者逐项报告自己检查的结果。

3.报告者逐项报告检查结果时,每报告一项,请和报告者本项特征不一样者坐下。

4.最后统计和报告者一起站立的同学有多少。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 物。 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概念图

概念图:“课标”第2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6个重要概念的综合概念图:生物体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构成 分为 生物 个体 包括 通过 细胞 分裂 细胞 分化 完成 完成 生长 发育 生殖细胞核 单细胞 生物体 多细胞 生物体 植物细胞结构 包括 线粒体 细胞质 结构 包括 动物 细胞 结构 层次是 特殊结构 包括细胞膜 细 胞 组 织 器 官 系 统 个 体细胞壁 叶绿体 1“课标”第3主题“生物与环境”中第1、4(部分)、5个概念的综合概念图: 相互依赖 生物环境 相互作用 组成 食物链 生物圈是最 大的生态系统 主要 结构有 组成 主要功能有 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的是 渠道 2“课标”第3主题“生物与环境”中第2、3个概念的综合概念图:

生态系统 的组成 包括 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包括 主要包括包括各种包括各种 阳光温 度 水 分 空 气 土 壤 绿色植物动物 腐生微生 物 例如 包括主要有 略 草食杂食肉食腐生的细 动物动物动物菌和真菌 例如例如例如 例如 略略略略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生态系统的 主要功能 有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构成统一整体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于的传递效率是 的部分渠道是 绿色植物的起始于 的 渠 道 是 的特点是 的特点是 10%~20% 逐级递减 物质指的是 的 特 点 是 是物质在 组成生物 体的物质 物质往返 循环运动 太阳能 食物链 光合作用 食物链单向流动 生物与无 机环境之 间循环 4.光合作用

光能叶绿体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的过程 的条件 包括 包括 储存能量二氧化碳 的有机物 的原料包括光合作用 的产物 包括 水氧气 的意义是 为植物自身为动物和人维持大气中 提供营养以及其他氧气和二氧 物质和能量生物提供化碳的含量 食物和能量相对稳定

2016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 2013年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单元 1.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 生物圈的含义: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8.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指水、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2)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之间主要有捕食、竞争、合作等关系。 捕食关系:指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如蜜蜂采花蜜等。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 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

北师大版_初中生物总复习提纲

第1单元认识生命 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 备考目标 网络导图 考点扫描 1.生物多样性、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特征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验法研究生物的一般步骤 4.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变量的控制 考点梳理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生物可分为细菌、植物、动物、真菌、病毒等几大类。 2.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二、生物的特征 生命现象生物的特征特征解读 朵朵葵花向太阳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幼苗长成大树生长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环境因素类型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生物因素(1)同种生物之间有互助、相互斗争关系等 (2)不同种生物之间有捕食、互惠互利关系等 事例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等【点睛】 (1)适应的相对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2)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时,生物若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就会被淘汰。 四、探索生命 1.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林奈与生物分类、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2.实验法研究生物的重要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核心要点 一、图解生物的特征 1.图示 2.解读 (1)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他生命现象都是建立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 (2)应激性使生物趋利避害,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3)繁殖是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成为一个成熟个体后具有的能力和行为。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繁衍种族的基 【点睛】 1.应激性≠反射应激性是生物共有的特征,反射只是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所具有的特征。 2.不要误认为生物只有四大特征,除上述特征外,还有遗传、变异、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特征。

北师大版全4册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知识总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生物圈是由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是基础,是核心)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3、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既可以适应环境,也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如:保护色(如:蜥蜴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拟态(如:竹节虫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如:林奈“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2)进化性生物学阶段:如: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3)实验生物学阶段:如: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4)分子生物学阶段:美国的沃森与英国的克里克发现了DNA 双螺旋结构。 2、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3、实验法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第三章、细胞 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显微镜的结构:注意看书P34 目镜:放大物像;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粗准焦螺旋:调焦距(调节范围大);细准焦螺旋:调焦距(调节范围小);转换器:调换物镜;物镜:放大物像;镜臂:提握镜身;压片夹:固定玻片;载物台:放玻片;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通光孔:光线通过;反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调节光线强弱);镜柱:支持镜身;镜座:稳定镜身。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①取镜安放—②对光—③放置玻片标本—④观察—⑤收放[练习使用显微镜注意看书:P34-35]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就越少,细胞个体越大;视野越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就越多,细胞个体越小;视野越亮。 光线强时,用 小光圈或 平面镜(反光镜) 光线弱时,用 大光圈或 凹面镜(反光镜) 5、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与实际物体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显微镜下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 6.分析视野中的污点: 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 玻片标本 上;若不动, 说明污点在 物镜上, 注意: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7、高倍镜的使用:先在低倍镜下把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再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若视野暗就用较大的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先低倍镜后高倍镜,高倍镜下不准使用粗准焦螺旋) 8、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①擦片→②滴水(动物:生理盐水;植物:清水)→③放标本材料→⑥盖片→⑦染色(一般用碘液)[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注意看书P36—P40。] 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大小不一,细胞中间不透明,形状不规则,大小差不多)。 9、防止细胞重叠的方法:①将材料展平;②将材料涂抹均匀。 7、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液泡、线粒体。(加粗的为植物所特有) 8、细胞结构各自的功能: 细胞膜:①保护,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壁:①保护作用和②支持作用。 细胞需要的物质有无机物和有机物。它们分别是: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细胞质:内有能量转换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除了线粒体外,还有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核:①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②储存遗传物质。液泡:含有细胞液,含有不同的味道和色素,储存营养。 9、细胞分裂: (1)较大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小,较小细胞的表面积则相对较大,更易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分裂规律:一个细胞经过n 次分裂以后,产生的细胞个数为2n 个。 (3)分裂的特点: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动物:核裂→细胞膜凹陷→质裂→两个新细胞 (4)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分裂 植物:核裂→新细胞膜→质裂→新细胞壁→两个新细胞 相同点:都是先核裂,后质裂。不同点:动物细胞形成了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了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5)细胞分裂的意义:繁殖新个体、使个体长大、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 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分化: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2、人体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2)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3)结缔组织: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等功能;(分布最广泛的组织) (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 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4、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具有分强的分生能力。分布:嫩芽和根尖。 (2)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细胞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如:番茄果肉;叶肉。 (3)保护组织:能减少植物失去水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如:洋葱表皮、叶表皮 (4)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5、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如:心脏、眼、耳、肺、肾、肝、胃等是动物体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种是植物体的器官。 6、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7、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态系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物成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组织 植物体 细胞 器官

最完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汇总(超详细)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第1 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1. 生物家族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 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 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植物光合作用、运动后出汗 第2 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 (如: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 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 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箭蛙、胡蜂、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 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1 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1、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林奈――“ 分类学之父”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物种起源 哈维(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血液循环 沃森和克里克――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 2、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命现象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 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第2 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020年整理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最详细版本).pdf

人体知识提纲 专题一:生物圈中的人 1、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2、人的由来 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睾丸,作用是①产生精子、②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卵巢,作用是①产生卵细胞、②分泌雌性激素。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1)、描述受精过程 ﹡受精卵在输卵管处形成,再形成胚泡,移动到子宫里发育。第二个月末呈现人的形态,称为胎儿。在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养料氧气、排出废物,胚胎期约280天。 (2)、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青春期特点:①身高突增(显著特点);②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增强;③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3、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了解维生素的作用。 ﹡六类营养物质:人类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前三者为有机物)水分、无机盐、维生素(后三者为无机物)。

糖类:①人体主要供能物质。(来源:主要从谷类和薯类食物中获得)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来源:主要从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获得)脂肪:①作为备用能源贮存、②分解放能。(来源: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等食物中获得)水:细胞主要组成成分。 (2)、消化和吸收(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消化系统: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 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胃腺——胃蛋白酶 胰腺、肠腺——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口腔开始消化)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小肠开始消化) 蛋白质→氨基酸(胃开始消化) ﹡吸收过程:口、咽、食道无吸收作用,胃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大部分物质被小肠吸收(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其特点:①长:5~6米长、②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增大面积、③绒毛壁、毛细血管壁薄、④有肠腺分泌肠液)。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能把合理营养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说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 园、一座城市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呼吸、排尿等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 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 人)、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 草履虫的竞争) 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 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 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 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中考提纲(详细版)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包括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课标诠释】 本专题的内容包括动物与细菌、真菌两部分,其中动物部分与原教材相比变化最大,这部分内容不再是按动物的进化顺序逐门逐纲讲解各类群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是把动物放在它生活的环境中,按其生活环境分为三种:即水中生活的,陆上生活的,空中飞行的三类讲解。讲解时着重讲解动物与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关于动物的类群重点阐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要求。在讲解动物的运动及行为时,着重讲解动物的运动及行为的结构基础或形成的机制,以及动物运动及行为的适应意义,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讲解细菌和真菌时教材内容既包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又包括课程标准中“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内容: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以及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本专题的能力要求有以下几个特点:加大了科学探究的力度,并注意安排合理的梯队,对探究实验重在探究方案的设计;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让学生知道即使地球上没有人类,每种生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也有着独特的贡献,具有独立的价值;认识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本专题的重点是:鱼类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蚯蚓与在土壤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兔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分;细菌与真菌的形态结构与营养和生殖特点。 难点是: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分。 考点是:各种鱼鳍的作用;鳃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蚯蚓的运动;兔的形态结构;鸟的形态结构;鱼类、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分;细菌与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殖与营养;动物、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梳理】本栏目主要按专题对知识进行梳理,把知识要点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能从整体上更系统、方便地掌握本专题中的基础知识。内容处理上尽可能体现出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系统。本专题一定要对学科知识按照知识版块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提炼,加深各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运用,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鱼靠游泳获取食物的器官是鳍,分为:背鳍(保持鱼体平衡,防止鱼体侧翻)、胸鳍(保持鱼体平衡,防止左右摇摆;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腹鳍(保持鱼体平衡,防止左右摇摆)、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还可以控制运动的方向)、臀鳍。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

北师大版 生物中考复习资料大全 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 生物圈的含义: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 8. (1)非生物因素:主要指水、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2 (3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 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

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 3、显微镜的使用原理: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 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1、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撕→浸→展→盖→染”。 擦: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撕取一小片洋葱上表皮。 浸:将表皮浸入清水滴中。 展: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水滴上。 染:即染色,在盖玻片一侧边缘滴一滴稀碘液,然后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玻片标本。 3、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与洋葱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一样,但是在“滴”这一步骤时要用生理盐水。 三、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1、一般要用3H铅笔画图。 2、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 四、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1、生物大多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5 都有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有液泡和叶绿体等,动物细胞则没有。 6 7 8 9(进行物质交换) 1 2 现一个新的细胞核,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出现新的细胞壁。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实验报告单学生用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实验报告单(学生用)

————————————————————————————————作者:————————————————————————————————日期: ?

生物实验报告单 姓名时间班级七年级班实验内容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目的说出普通显微镜主要构件的名称和用途;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实验用材显微镜、写有“上或e”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实验过程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练习使用显微镜 ①取镜安放 ②对光 ③放置玻片标本 ④观察 ⑤收放 实验结果基本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学会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分析讨论1、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哪些步骤?使用过程中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视野中“上”字是否倒置,其物象比实际 大小放大了多少倍? 3、若视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样操作 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实 验 成 绩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实验教师:_______________ 生物实验报告单 姓名时间班级七年级班实验内容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目的练习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实验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碘液、镊子、滴管、消毒牙签、擦镜纸、纱布、吸水纸、其他动物永久玻片 实验过程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①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食物碎屑。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④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⑤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液滴上。盖片时要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 ⑥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 2、过程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 3、过程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结构。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精华75791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基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北师大版生物实验计划上学期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从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生物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实验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课程理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生物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目的 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五、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2.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六、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65393

课题 第一章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 写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 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 动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 以要示教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 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约200 多万种,其中70%动物,22% 植物和真菌,5%单细胞生物(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 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的。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 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什么的世界 1、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薄层包括:大气圈、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城代谢 4、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5、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6、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帮互助、竞争。 7、非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竞争,捕食、互惠互利、寄生。 8、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9、地球之肾是“湿地” ,地球之肺是“森林” 。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19 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 3、瑞典科学家林奈对生物进行分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4、英国科学家创立“进化学说” 。 5、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 6、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7、生物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观察、收集生物的科学事实。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实验法的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第三章细胞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衣藻、草履虫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3、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大多数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4、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物镜、转换器、载物台、遮光器、通光孔、反射镜、镜柱、镜座。 5、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标本;(4)观察并记录;(5)收放。 6、对光:转动物镜,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在一条线上,看到白光。 7、观察:先使用低倍物镜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看清细胞。 8、物象在视野边缘,要调节到中间,把标本往物象的一边移动。 9、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10、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需用生理盐水浸泡细胞,保护细胞。染色时,用碘液进行染色。 11、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学生姓名实验内容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目的说出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名称和用途。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实验器材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实验过程讨论分析 1、取镜安放 取显微镜时,左手握住,右手 托住。安放显微镜应略偏。 显微镜是贵重仪器,双手取镜是为了。 安放显微镜略偏左的目的是: 。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 孔。 当外界光源暗时,应选用光圈对准通光孔,同时选用反 光镜。 3、放置玻片 标本 把要观察的玻片放在上,尽量 使要观察的标本正对中央。 尽量使要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央,这样物像容易 在中找到。 4、观察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 降,直至为止,眼睛应从侧面注 视。 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 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 转动 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的目的是:避免 。 镜筒上升切忌太快,因为只有在 位置上,物象才清晰。若镜筒上升太快,极易错过焦距。 要将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推移装片的 方向是。 “上”字装片在显微镜下呈图像。说明显微镜成像是。 5、收放 实验后,把显微镜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镜筒降 至处,反光镜放在 结论 实 验 成 绩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教师: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班级学生姓名实验内容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目的学会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0.9%生理盐水、碘液、滴管、消毒牙签、纱布、吸水纸、其他动物细胞的永久装片。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实验过程讨论分析 1、制作人口腔 上皮细胞临时装 片。 ①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浓度一般是。 ③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 侧壁轻刮几下。 ④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 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涂抹几下。 ⑤盖上盖玻片。 ⑥在盖玻片一侧加在另一侧用 吸水纸吸。 为什么要用清水漱口? 。 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水滴中涂 抹要均匀,其目的是 。 避免产生气泡的方法是: 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是: 2、是微镜观察 人口腔上皮细胞 结论按生物绘图要求,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实 验 成 绩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教师: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学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使用显微镜 (课时:1) 一、教学目标 立足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关于“说出显微镜的基本作用和构造、正确使用显微镜、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要求,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本人制定的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仔细观察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能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实验探究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放大的倒像),知道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放大倍数与视野明暗及细胞数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及“小先生”地引导进行实验探究,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在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逐步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能力、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初步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逐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名称:学习使用显微镜 2、实验器材:显微镜(图片见附一)、擦镜纸、纱布、玻片标本。 3、实验材料的准备:准备显微镜(12台),并逐个检查;两种标本(写有“A”和“B”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各12片),写有数字“7”的不透明纸(12片);培养皿(12个,将其中放入所要观察的标本及写有数字“7 ”的不透明纸各一份);擦镜纸,纱布等。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以上所用实验材料;课件;课前每班培训两名“小先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2、学生准备:将学生分成四人每组,对号入座,并实行组长负责制。 四、实验设计思路: 立足《课标》对本课时“说出显微镜的基本作用和构造、正确使用显微镜、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要求,我设计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初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 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学观点为指导,以分组实验为主要的课堂活动形式并融合比较归纳等多种科学方法。通过问题引领、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策略,力求“让学生学会思维”(美杜威),努力打造互动高效的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以分组实验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