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蓝海战略四要素:确定竞争对手借势超越

合集下载

关于蓝海战略

关于蓝海战略

关于蓝海战略一、什么是蓝海战略2005年由[韩]W.钱.金和[美]勒妮.莫博涅共著的《蓝海战略》一书风靡全球。

该书提出:现代企业的市场天地由两种海洋构成——红海和蓝海。

“红海”代表当前业已存在的所有行业和市场,是已知的市场空间。

在已知的市场空间里,按既定的游戏规则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获得发展,便被称为“红海战略”。

“蓝海”代表当前还不存在的产业,是未知的市场空间。

超越产业竞争,开拓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便被称为“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是企业通过开创新的、未被竞争对手重视的市场领域以达到扩张目的一种战略。

蓝海战略要求企业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从与对手的竞争转向为客户提供价值的飞跃;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以及将不同市场的客户价值元素筛选与重新排序,企业就将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从而摆脱“红海”的血腥竞争,开创“蓝海”,实现同时追求“差异化”和“成本领先”。

二、蓝海战略的主要内容(一)蓝海战略的理论基石蓝海战略的理论基石是价值创新,价值创新力图使客户和企业的价值都出现飞跃,由此开辟一个全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

蓝海战略的价值创新内涵是一种集成创新, 它不拘泥于某个要素的创新, 不局限于本行业的规则, 不只为满足现有顾客的需求而生产或服务。

蓝海战略的创新, 要求企业重塑行业规则, 甚至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行业, 一旦被创造出来, 也随之开发出一系列的消费者需求, 从而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 蓝海战略是以战略行动为分析单位, 随着其他企业的跟随战略, 蓝海也会慢慢变成红海, 于是行动也要随之改变, 也就是随着市场或行业的成熟,蓝海的战略行动也要一步步升级, 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蓝海战略的管理方法蓝海战略承袭前人的思路,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分析框架,首先聚焦于客户价值,再通过一系列规定动作完成对客户价值的排列组合,最终形成全新的业务战略。

蓝海战略概述讲解

蓝海战略概述讲解

蓝海战略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蓝海战略概述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是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W. Chan Kim)和莫博涅(Mauborgne)提出的。

蓝海战略认为,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土地上求胜,却否认了商业世界开创新市场的可能。

运用蓝海战略,视线将超越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

蓝海以战略行动(Strategic Move)作为分析单位,战略行动包含开辟市场的主要业务项目所涉及的一整套管理动作和决定,在研究1880年~2000年30多个产业150次战略行动的基础上,指出价值创新(Value Innovation)是蓝海战略的基石。

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不是比照现有产业最佳实践去赶超对手,而是改变产业景框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不是瞄准现有市场“高端”或“低端”顾客,而是面向潜在需求的买方大众;不是一味细分市场满足顾客偏好,而是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需求。

一个典型的蓝海战略例子是太阳马戏团,在传统马戏团受制于“动物保护”、“马戏明星供方侃价”和“家庭娱乐竞争买方侃价”而萎缩的马戏业中,从传统马戏的儿童观众转向成年人和商界人士,以马戏的形式来表达戏剧的情节,吸引人们以高于传统马戏数倍的门票来享受这项前所未见的娱乐。

如何构思蓝海战略构思蓝海的战略布局需要回答四个问题:•哪些被产业认定为理所当然的元素需要剔除?这个问题剔除产业中企业竞争攀比的元素,这些元素经常被认为理所当然,虽然他们不再具有价值。

•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减少到产业标准之下?这个问题促使作出决定,看看现有产品或服务是否在功能上设计过头,只为竞比和打败竞争对手,企业所给超过顾客所需并徒然增加成本。

竞争性蓝海战略四要素:确定竞争对手借势超越

竞争性蓝海战略四要素:确定竞争对手借势超越

松下集团曾经搞过一次招聘活动,拟招聘1名高管。

在众多竞争者中有3名综合能力最强的人脱颖而出。

最终的考试由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亲自出题目:将3位后选人派遣到广岛,用一天的时间,看他们分别可以赚多少钱,赚钱最多的人将被录用。

三个人到了广岛后,发现这里的商业竞争非常激烈,很难找到能在一天内赚很多钱的生意。

于是,第一个人买了一把旧吉他,一副墨镜,到广岛最繁华的街心广场冒充盲人弹吉他卖艺,围观的人纷纷施舍。

第二个人做了一只木箱,上面写着:“纪念广岛核爆30周年,维护世界和平,远离核武器”他也来到这个最繁华的广场,进行募捐活动,捐赠的人非常多。

到了傍晚,两个人见已经赚了不少钱,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治安巡查员拦住了去路:“有人举报你们在进行诈骗活动,交出所有诈骗财物,马上离开广岛……”两位应聘者交出所有赚到的钱,狼狈的跑回了松下公司,而此时那位“治安巡查员”正悠闲地坐在公司接待室里喝着茶。

原来那个治安巡查员是第三位应聘者装扮的,他先是观察另两个对手在做什么,当了解清楚后轻松的离开,找了一家饭店美餐了一顿。

等到下午,买了一套治安巡查员的服装、帽子和假胡须,冒充治安巡查员把另两位应聘者的钱骗来,这样一来他赚的钱最多,成功通过了考试。

反思蓝海欧洲工商管理学家W·钱·金(W. Chan Kim)博士和莫博涅(Mauborgne)博士提出了蓝海战略,即将视线由竞争对手转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以价值创新思想发现需求、创造需求,开创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回避现有市场激烈竞争的一种营销理论。

现在很多企业对这种蓝海理论趋之若骛,都在试图发现或创造这样一片蓝海,可是这片蓝海不是像宝藏那样难以寻找,就是刚刚倾注心血开创了蓝海就被众多竞争对手所抢占,迅速变成红海,该理论提出的防止竞争对手跟进的办法显得毫无作用。

市场实践中发现,传统意义上的蓝海战略并不那么有效,就连蓝海战略中提到的那个经典——太阳马戏团,也难逃很快即被模仿的命运。

什么是蓝海战略蓝海战略的原则

什么是蓝海战略蓝海战略的原则

什么是蓝海战略蓝海战略的原则 蓝海战略是开创⽆⼈争抢的市场空间,超越竞争的思想范围,开创新的市场需求,开创新的市场空间,经由价值创新来获得新的空间。

那么你对蓝海战略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蓝海战略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蓝海战略的构思 构思蓝海的战略布局需要回答四个问题: 哪些被产业认定为理所当然的元素需要剔除 这个问题剔除产业中企业竞争攀⽐的元素,这些元素经常被认为理所当然,虽然他们不再具有价值。

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减少到产业标准之下 这个问题促使作出决定,看看现有产品或服务是否在功能上设计过头,只为竞⽐和打败竞争对⼿,企业所给超过顾客所需并徒然增加成本。

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增加到产业标准之上 这个问题促使去发掘产业中消费者不得不作出的妥协。

哪些产业从未有过的元素需要创造 这个问题帮助发现买⽅价值的全新源泉,以创造新需求改变产业战略定价标准。

蓝海战略的应⽤ 买⽅效⽤ 即产品和服务要有令⼈信服的理由促使买⽅购买。

要创造杰出的买⽅效⽤,⾸先要了解买⽅体验周期,这⼀周期涵盖了从购买到处置的六个买⽅体验环节:购买、陪送、使⽤、补充、维护、处置,然后⽤横穿买⽅体验各阶段的效⽤杠杆(包括顾客⽣产率杠杆、简单性杠杆、⽅便性杠杆、风险性杠杆、趣味和形象杠杆、环保型杠杆)来进⾏测试。

战略价格 战略定价的⽬标是创造新需求,不仅仅要赢得产业内部的顾客,还要将其他产业的顾客吸引过来,这就需要企业超越产业现有的定价规范,列出他择性产品或服务找出⼤众价格⾛廊,在价格⾛廊内考虑法律、资源保护、模仿程度确定价格⾛廊的上中下三段定价。

规划成本⽬标 完成战略定价之后,下⼀步是⽬标成本规划。

企业应该从战略定价开始,从价格推演出所希望获得的利润率,以做出⽬标成本规划,⽽不是由成本得出定价,要达到⽬标成本,需要运⽤简化运营、寻找合作伙伴和改变产业定价模式这三个杠杆。

扫除接受障碍 ⾸先要明确,⾃⼰的产品或服务要进⼊市场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接受上的障碍,然后通过教育雇员、商业伙伴和⼴⼤公众,开诚布公讨论为什么要推出这样的产品或服务,从⽽解决接受障碍。

蓝海战略六项原则

蓝海战略六项原则

蓝海战略共提出六项原则,四项战略制定原则: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超越现有需求、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和两项战略执行原则:克服关键组织障碍、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

蓝海战略原则之一:重建市场边界从硬碰硬的竞争到开创蓝海,使用六条路径重建市场边界。

1、产业:跨越他择产业看市场红海思维:人云亦云为产业定界,并一心成为其中最优。

蓝海观点:一家企业不仅与自身产业对手竞争,而且与他择(Alternatives)产品或服务的产业对手竞争。

实例: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于1999年推出i-mode手机一键上网,将只使用语音服务的顾客变为使用语音和数据服务(音乐、图片、资讯)的顾客。

2、战略集团:跨越产业内不同的战略集团看市场红海思维:受制广为接受的战略集团概念(例如豪华车、经济型车、家庭车),并努力在集团中技压群雄。

蓝海观点:突破狭窄视野,搞清楚什么因素决定顾客选择,例如高档和低档消费品的选择。

实例:曲线美健身俱乐部专为女性服务,剔除奢华设施,小型化社区布点,会员依次使用一组器械,每周三次,每次半小时完成,每月只需30美元。

3、买方群体:重新界定产业的买方群体红海思维:只关注单一买方,不关注最终用户。

蓝海观点:买方是由购买者、使用者和施加影响者共同组成的买方链条。

实例:诺和诺德公司是一家胰岛素厂商,将胰岛素和注射笔整合创造出NovoLet注射装置,便于病人随身携带使用。

4、产品或服务范围:跨越互补性产品和服务看市场红海思维:雷同方式为产品服务的范围定界。

蓝海观点:互补性产品或服务蕴含着未经发掘的需求,简单方法是分析顾客在使用产品之前、之中、之后都有哪些需要。

实例:北客公司发现市政府并非关注公交车本身价格而是维护费用,通过使用玻璃纤维车身,提高车价却降低维护成本,创造了与市政府的双赢。

5、功能情感导向:跨越针对卖方的产业功能与情感导向红海思维:接受现有产业固化的功能情感导向。

蓝海观点:市场调查反馈的往往是产业教育的结果,企业挑战现有功能与情感导向能发现新空间,如果在情感层竞争,可否去除哪些元素使之功能化?反之亦然。

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最近,一本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所著的《蓝海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

该书自2005年2月出版后,很快获得了“《华尔街日报》畅销书”、“全美畅销书”、“全球畅销书”等称号,并译成24种文字,打破了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有史以来出售国际版权的纪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蓝海战略》热。

在《蓝海战略》一书中,作者将企业以及市场上的“竞争”—分为二,提出了别出心裁的“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

“红海战略”是指在已有的市场空间中生产力的竞争,而“蓝海战略”是指开创新的需求和市场,通过价值创新来获得新的空间。

也就是说,奉行“红海战略”的企业等,意味着要与对手展开短兵相接的拼杀,争夺有限和不变的一片土地。

而“蓝海战略”则要求跨越现有竞争对手,改变市场竞争规则,重新整合市场竞争元素,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新的市场潜在需求,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可以说,“蓝海战略”更多的是为新的、发展中的企业指出了一条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成长路线。

书中所举的成功案例,大多也是一些发展中的企业,它们通过寻找到属于自身的“蓝海”而快速成长,甚至打败了许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成为世界知名企业。

蓝海战略:通过技术优势,营销战略开辟新市场,迅速占领并不断地保持领先,开辟新市场占领新市场。

——爆冷门、出奇制胜、另辟蹊径红海战略:在传统竞争环境中保持领先占领市场。

蓝海战略:只有技术创新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保持优势,持续领先,开拓市场。

运用到商业经营——A新产品的开发,技术创新(产品开发);B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生产);C新领域的开发,新市场的占领(市场开发);D新的管理思想,理念引入(管理)。

锦州石化的顺丁橡胶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如何占领了美国市场——1、口感:涩-----甜2、包装:全英文,简洁明了,袋鼠图案、商标清晰醒目运用到国家——国家的战略规划,优势的利用,弱势的改进,发展,保持,比如既成事实的占领,中国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争端,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苏黑瞎子岛之争。

蓝海战略的制定原则

蓝海战略的制定原则
成本
价值 创新
买方价值 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
2022/3/22
27
蓝海战略的理论成就总结
• 蓝海战略成功地整合了客户价值、顾客导向、项目管 理、新业务开发、竞争战略、价值链、核心竞争力、 企业增长理论、营销理论等多个理论的内核,形成了 一个突破性业务增长和战略性新业务开发的可操作的 战略管理系统。
在这个时代,成功的企业要解决两个问题: 找到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把办公室与教室合二为一
2022/3/22
3
希望达到的效果
• 深入理解钱.金教授《蓝海战略》的思想 精髓;
• 理解并学会《蓝海战略》的分析工具和 框架;
• 理解制订蓝海战略的四项原则和执行蓝 海战略的两项原则;
• 理解《蓝海战略》与波特《竞争战略》 的关系。
2022/3/22
22
蓝海战略的思想核心
• 《蓝海战略》三大要义概述
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一片蓝海”
新的战略思考范式:从“企业”和“产业” 到“战略行动”,从竞争对手到顾客价值
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
• 两类战略的差异:蓝海战略与红海战略的比较
• 蓝海战略的理论基础:重建主义与结构主义的 比较
2022/3/22
2022/3/22
4
引导我们思考
❖ 没有永远卓越的公司,也没有永远繁荣的行业。如何检查避免企业陷入 红海竞争?
❖ 为什么总有像三星、华为以及很多中小企业找到蓝海而突然崛起,他们 的战略思维是什么?以中国为主的世界经济、产业链和消费者发生了彻 底的改变,各个代表性公司的战略思维有何变化?
❖ 蓝海战略必须符合国家的经济趋势和企业的竞争形态,如何把握国家第 十一五规划的政策蓝海?如何构建共同利益体与竞争对手竞争?

蓝海战略解读

蓝海战略解读

2020/3/18
16
重建市场边界: 从肉搏式竞争到蓝海战略
肉搏式竞争
开创蓝海战略
产业 战略集团
买方群体
产品或服务范围
功能导向和情感导 向
时间
关注产业内的竞争者
专注于战略集团内部中的 竞争地位
专注于更好地为买方群体 服务
专注于在产业边界内将产 品或服务的价值最大 化
专注于产业既定功能-情 感导向下性价比的改 善
并且为如何寻找突破口提供了六大具体方法:放眼替 代性行业、放眼行业内的不同战略类型、放眼客户链、 放眼客户细分假设、放眼客户的功能性或情感性诉求、 放眼未来趋势。从而从整体行业假设、行业细分假设、 客户细分假设、产品定义假设、产品品牌定位假设、 竞争对抗性假设六大方面系统地突破了传统战略思维 框架。
到“战略行动”,从竞争对手到顾客价值 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
两类战略的差异:蓝海战略与红海战略的比较 蓝海战略的理论基础:重建主义与结构主义的
比较
2020/3/18
3
How to Create Uncontested Market Space and Make the Competition Irrelevant?(英文原版 副标题)
2020/3/18
8
蓝海战略在对市场的分析、战略突破口的选择、突破 性业务增长、战略性新业务开发等战略关键点上深化 了研究,取得了切实的理论成果。
尤其是“非顾客”概念在战略突破上的作用,的确具 有非常明显的战略创新价值,这种符合市场导向、顾 客价值理论的理论创新为一些正在苦苦寻找突破的企 业指明了方向。
低 价格
酒品宣传中使 用酿酒工艺述 语并罗列奖项
高投入的 市场营销
陈酿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下集团曾经搞过一次招聘活动,拟招聘1名高管。

在众多竞争者中有3名综合能力最强的人脱颖而出。

最终的考试由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亲自出题目:将3位后选人派遣到广岛,用一天的时间,看他们分别可以赚多少钱,赚钱最多的人将被录用。

三个人到了广岛后,发现这里的商业竞争非常激烈,很难找到能在一天内赚很多钱的生意。

于是,第一个人买了一把旧吉他,一副墨镜,到广岛最繁华的街心广场冒充盲人弹吉他卖艺,围观的人纷纷施舍。

第二个人做了一只木箱,上面写着:“纪念广岛核爆30周年,维护世界和平,远离核武器”他也来到这个最繁华的广场,进行募捐活动,捐赠的人非常多。

到了傍晚,两个人见已经赚了不少钱,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治安巡查员拦住了去路:“有人举报你们在进行诈骗活动,交出所有诈骗财物,马上离开广岛……”两位应聘者交出所有赚到的钱,狼狈的跑回了松下公司,而此时那位“治安巡查员”正悠闲地坐在公司接待室里喝着茶。

原来那个治安巡查员是第三位应聘者装扮的,他先是观察另两个对手在做什么,当了解清楚后轻松的离开,找了一家饭店美餐了一顿。

等到下午,买了一套治安巡查员的服装、帽子和假胡须,冒充治安巡查员把另两位应聘者的钱骗来,这样一来他赚的钱最多,成功通过了考试。

反思蓝海
欧洲工商管理学家W·钱·金(W. Chan Kim)博士和莫博涅(Mauborgne)博士提出了蓝海战略,即将视线由竞争对手转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以价值创新思想发现需求、创造需求,开创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回避现有市场激烈竞争的一种营销理论。

现在很多企业对这种蓝海理论趋之若骛,都在试图发现或创造这样一片蓝海,可是这片蓝海不是像宝藏那样难以寻找,就是刚刚倾注心血开创了蓝海就被众多竞争对手所抢占,迅速变成红海,该理论提出的防止竞争对手跟进的办法显得毫无作用。

市场实践中发现,传统意义上的蓝海战略并不那么有效,就连蓝海战略中提到的那个经典——太阳马戏团,也难逃很快即被模仿的命运。

传统蓝海战略忽视了红海(现有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与其对蓝海(新开发的无竞争市场环境)的不断影响,相对孤立地把创造顾客需求,开辟新市场空间作为营销重点。

于是企业搅尽脑汁想着怎么来创造顾客的需求,而这个时候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市场因素——竞争对手的动向。

就像开始讲的那个故事一样,费尽心思从顾客手里赚到的钱却被竞争对手夺去。

过分关注消费者而忽视竞争对手容易在市场格局发生改变及对手发动进攻的时候措手不及,失去快速反应与对抗能力。

发现或创造需求是对的,可以回避激烈的竞争,但问题是首先自身有没有这个能力,即使有,能否设置有效的壁垒去守护它。

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表明,开创蓝海基本成了行业领导者或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开创蓝海不是实力不够就是刚刚开创出蓝海就被大量涌入的众多竞争对手所淹没。

即使是行业领导者若不顺势而为,而是逆水行舟,强推市场的话,也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

市场竞争就像一场你追我赶的赛跑,创造顾客的需求则像是开辟一条捷径,当开拓者把这条路上的石头与荆棘都清理走,坑洼添平的时候,身后养精蓄锐,静观其变的竞争对手都会冲上来,而此时筋疲力尽的开拓者已经没有力气去参加追逐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成为了这条路的开拓者,却不是受益者,即使有收益也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当年VCD市场的倡导者,因为条件不成熟,花费了大量投入来培育市场,当市场形成之后,自身却因为将资源全部消耗在前期的市场培育中,没能力与后进入者对抗竞争,在市场前景蒸蒸日上的时候自己却倒下了。

保暖内衣市场的开拓者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开创出了一片蓝海——一个几百亿消费空间的保暖内衣市场。

待其将市场教育成形后,其它厂家一哄而上,而这时这个市场的开拓者却无力与众多精力充沛的对手竞争,白白为别人做了嫁衣。

今天在保暖内衣市场很难再见到这位开山鼻祖的身影。

在今天这个全球一体化,信息畅通,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即使开创了新的蓝海,也很难设置长期的进入壁垒,除非拥有垄断特权或专利技术。

垄断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律,迟早必将会被打破;专利技术也可以被改良后合法地使用甚至替代原有技术。

当这些问题不断出现时,我们有理由怀疑,至少在中国,传统蓝海理论的有效性。

竞争性蓝海战略
传统的蓝海战略主张回避竞争,而笔者以为,真正的蓝海恰恰由竞争而来。

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特质,是不可回避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只要参与市场活动,只要你享有着相对丰厚的利润,即使你想回避竞争,可竞争会迅速找到你。

蓝海永远不是一片独立的、开阔的海域,它仅存在于红海的周围,它与红海只有半步之遥,是以红海为基础,以竞争为导向的,必须不断根据红海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做一个红海的开拓者。

因为红海会不断扩大,吞噬蓝海,只有主动的,不断拓展红海的边界,在超越对手与自我超越的过程中获得并持续拥有蓝海优势。

笔者称之为“竞争性蓝海战略”
所谓竞争性蓝海战略是把目光从过度的关注消费者转回到竞争者身上,通过超越竞争对手,获得因没有对手比肩而形成的蓝海。

一个企业的失败多是失败在竞争层面,而非消费者层面,只要紧盯你的竞争对手,就可以在防范竞争对手的同时伺机超越对手,当你领先对手的时候你就同时拥有了顾客。

汉堡不是麦当劳发明的,咖啡也不是星巴克发明的,他们所处的行业竞争也不可谓不激烈,而他们却成功了,原因就是他们持续比竞争对手做的更好。

顾客永远只选择能为其提供更多、更好价值的商品,而所谓的忠诚也是相对而言的。

MP3播放器的行业领导者,拥有大量高满意度,忠诚度的顾客,但当其对手推出MP4的时候,这些高忠诚度的消费者并没有等待这家企业生产出MP4后在购买,而是马上把消费转移到那家最先推出MP4的企业。

因为消费者和企业非亲非故,为什么要对其忠诚呢。

市场交易中顾客的忠诚其前提是谁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价值,因此,现在的满意与忠诚并不代表将来也会满意与忠诚,只有你持续比对手做的更好,保持领先的位置没有其他竞争对手,消费者没有比选择你的商品更好的选择时才是忠诚的,而这个时间,这个空间就是蓝海。

但这个时间与空间是根据对手变化而在不停运动的,只有不断超越对手与自我超越,才能获得持续的蓝海优势。

格兰仕在成本上不断超越对手与自我超越,其微波炉产能为160万台时,把出厂价格定在80万台的成本价,产能330万台时把出厂价定到160台的成本价,当产能到1600万台的时候,出厂价格就定在了800万台的成本价,使对手望尘莫及。

虽然微波炉行业竞争激烈,但其却可以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与利润;电子、通讯、IT等行业竞争同样非常激烈,三星、飞利浦、微软等企在产品上不断超越对手与自我超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然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可口可乐不是差异化的产品,碳酸饮料市场也不是蓝海,但通过不断塑造、提高品牌形象,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与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海尔所在的家电行业可谓是战火如荼,竞争惨烈,而海尔却通过不断提供更好的服务获得了丰厚的产品溢价及竞争优势;传统的蓝海战略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渠道。

无论你如何创新或开创什么样的蓝海,都无法回避商品传递这一环节,再好的产品若没有有利的渠道推广,无法送达到消费者面前,也是无济于事。

我国很多企业其产品、价格、品牌、服务均无建树,但却掌控着强大的渠道资源,依然可以获得很好的销量与利润。

很多企业认识到了渠道的价值后,开始不断强化这个几乎无法替代与超越的优势。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些获得丰厚利润与市场优势的企业所在的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即所谓典型的红海。

而产品也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些企业比对手做的更好,为顾客提了更多的价值。

竞争性蓝海战略的核心与基础是以商品为载体,比对手为顾客提供更好、更多的价值。

所以,并非是抛开顾客的需求,而是把竞争对手也列为重要的思考要素,从竞争性的角度考虑如何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

当视角从单纯创造、满足顾客需求转变为从竞争的角度创造、满足顾客需求时,营销的战略及战术就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其结果也截然不同。

韩国三星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竞争性蓝海战略的四要素
一、确定竞争对手
竞争性蓝海策略首先是要确定外部的竞争对手——根据市场定位、战略意图等因素,以为顾客所提供的商品为核心,确定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可以细化到某个具体商品。

而后对对手及其为消费者所提供的商品进行整体的研究。

三星电子就是根据自己不同的商品确定了如摩托罗拉、LG、新立等品牌旗下具体的商品为竞争对手,由此针对性地制定竞争策略。

二、借助市场与对手的势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