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

合集下载

污染辐射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污染辐射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污染辐射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染辐射对人类健康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种类的污染辐射以及它们对人体的影响。

一、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指由电磁波产生的能量传播。

它的主要来源包括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及高压电线等。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如下:1. 健康问题:长期暴露于电磁辐射可能引起头痛、疲劳、失眠等身体不适,甚至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2. 生殖问题:一些研究表明,持续暴露于电磁辐射会影响男性精子质量和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

二、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超过了一定浓度,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室内污染等。

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如下: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2. 心血管疾病:空气污染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增加有关。

三、水污染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使其无法满足人类需求的情况。

水污染的主要源头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等。

水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如下:1. 水源污染:受污染的水源可能会引发肠胃疾病,如腹泻、痢疾等。

2. 水中重金属:某些污染物质如重金属,如铅和汞,会在水中蓄积并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

四、噪音污染噪音污染是指环境中高分贝的声音超出人体耐受程度,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噪音污染的主要源头包括交通、工厂和建筑工地等。

噪音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如下:1. 听力损伤:长期暴露于高分贝的噪音中可能会导致听力丧失或损坏。

2. 心理问题:噪音污染也会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五、地球辐射地球辐射是指地球表面发出的热能和辐射物质,如紫外线和地壳辐射等。

地球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如下:1. 紫外线辐射: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增加皮肤癌和晶状体混浊的风险。

2. 放射性物质:地球表面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如铀、钍等,可能会引发放射线污染,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电磁辐射的概念、危害及防护技术(图文)

电磁辐射的概念、危害及防护技术(图文)

电磁辐射的概念、危害及防护技术(图文)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

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

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一.电磁辐射的若干基本概念1.常见的电磁辐射源一般来说,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

2.电磁辐射场区的划分电磁辐射场区一般分为远区场和近区场。

2.1近区场及特点以场源为中心,在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通常称为近区场,也可称为感应场。

近区场通常具有如下特点:近区场内,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比例关系。

即:E¹377H。

一般情况下,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的模具),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

近区场的电磁场强度比远区场大得多。

从这个角度上说,电磁防护的重点应该在近区场。

近区场的电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变化比较快,在此空间内的不均匀度较大。

2.2远区场及特点在以场源为中心,半径为一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称为远区场,也可称为辐射场。

远区场的主要特点如下:在远区场中,所有的电磁能量基本上均以电磁波形式辐射传播,这种场辐射强度的衰减要比感应场慢得多。

在远区场,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有如下关系:在国际单位制中,E=377H,电场与磁场的运行方向互相垂直,并都垂直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

2.3近区场与远区场划分的意义通常,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近区场辐射的电磁场强度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格外注意对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

物理性污染控制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性污染控制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性污染控制期末考试试卷第⼀套:1.物理性污染的特点为局部性和⽆后效性。

2.声波的基本物理量包括:频率、波长和声速。

3.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向和固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波。

4.吸声控制能使室内噪声降低约3-5 dB(A),使噪声严重的车间降噪6-10 dB(A)。

5.室内声场按声场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由声源直接到达听者的直达声场,是⾃由声场;另⼀部分是经过壁⾯⼀次或多次反射的混响声场。

6.孔隙对隔声的影响,与隔声墙板的厚度有关,墙板越厚,孔隙对隔声性能的影响越⼩。

7.⼀个有源控制系统包括两个部分:控制器和电声部分。

8.振动污染源可分为⾃然振源和⼈为振源。

9.当激振⼒的频率与机械或构筑物的固有频率⼀致时,就会发⽣共振。

10.⼀般在坚硬的基础上存在表⾯层时,瑞利波的速度受到频率的影响,那么这种现象称为频散。

11.以场源为零点或中⼼,在1/6波长范围之内的区域称为近区场。

12.电场的⽔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差90°或270°时为圆极化波。

13.埋置接地铜板分为竖⽴埋、横⽴埋和平埋三种。

14.电离辐射对⼈体辐射的⽣物效应可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15.放射性寿命长短的区分按半衰期30年为限。

16.光环境包括室内光环境和室外光环境。

17.放射性废⽓中主要的挥发性放射性核素碘同位素采⽤活性炭吸附器进⾏处理。

18.《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为造成的环境⽔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温升≤1 ;周平均最⼤温降≤2 。

第⼆套:1.列声波始终以相反相位到达,两列相⼲波声波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涉现象;驻波是其特例。

2.当声场处于稳态时,若⽣源停⽌发声,室内声能密度逐渐减弱,直⾄完全消失的过程称为混响过程。

3.在声源与接收点之间设置挡板,阻断_直达声_的传播,这样的结构叫隔声屏或声屏障。

4.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这两种系统的控制器分别由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组成。

电磁辐射污染类型

电磁辐射污染类型

电磁辐射污染类型电磁辐射污染是从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觉电磁感应现象之后,人类开头探究电磁辐射的应用开头的。

电磁辐射污染按照其污染来源可分为自然型电磁辐射污染和人为型电磁辐射污染。

一、自然型电磁辐射污染自然型电磁辐射污染来源于某些自然界的自然现象,比如太阳热辐射、地球热辐射、宇宙射线、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

其中最常见、最突出的是雷电现象产生的电磁辐射,这种电磁辐射可引致火花放电,产生极宽的放电频率(几千一几百兆赫兹),对电气设备、飞机、建造等挺直造成危害,还会产生严峻的电磁干扰,主要是对短波通信造成干扰。

自然型电磁辐射污染种类及来源:大气与空电杂波污染——自然界的火花放电:雷电、台风、高寒地区飘雪、火山喷发等;太阳杂波污染——太阳黑子活动与黑体发射(磁暴);宇宙电磁杂波污染——银河系恒星爆发、宇宙间电子移动、宇宙射线等。

二、人为型电磁辐射污染人为型电磁辐射污染,即是普通说的环境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来源于人工创造的若干系统、电子设备与电气装置等,当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泄漏的电磁能量超出环境本底值,而使其辐射范围内的人类或生态环境受到伤害,即形成了人为型电磁辐射污染。

人为型电磁辐射污染的其次种分类办法是按频率分类。

人为型电磁辐射污染的另一种分类办法是按照辐射场源的规模大小分为城市杂波辐射污染、建造物杂波污染与单一杂波辐射污染。

本节主要按照这种分类办法对人为型电磁辐射污染举行介绍。

1.城市杂波辐射污染人为型电磁辐射污染往往是指城市杂波辐射污染,所以我国把城市杂波辐射作为城市规划与治理评价中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城市杂波辐射污染包罗万象,来源于人工创造的若干系统,即各类电子设备及电气装置,如广播、电视、雷达、通信基站以及电磁能在工业、科学、医疗和生活中的应用设备。

城市杂波辐射污染与各辐射源电波波形和产生机构等方面的关系不大,但却与城市规模和利用电器的文化活动、生产服务以及家用电器等因素成正比例关系。

电磁环境及电磁污染途径

电磁环境及电磁污染途径

电磁环境及电磁污染途径一、电磁环境概述电磁环境是指由电磁场构成的环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磁场是一种物理场,是由电磁波和电磁辐射共同构成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电磁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能源传输、医疗设备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电磁污染途径1. 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是指由电磁设备发出的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大量的无线电、微波、雷达等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电磁辐射成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污染源。

电磁辐射会对生物细胞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生理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受损等问题。

2. 电磁干扰污染电磁干扰污染是指由电磁场对其他设备或系统正常工作造成的干扰。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广泛,电磁场的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

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通信设备、传感器等系统失效,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3. 电磁噪声污染电磁噪声污染是指由电磁设备发出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使用频率增加,电磁噪声也成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

电磁噪声会影响人类健康,干扰睡眠、导致神经系统紊乱等问题。

三、电磁污染的防治措施1. 控制电磁辐射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减少电磁辐射的对外辐射;规范电磁设备的使用标准,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规范。

2. 提高电磁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加强对电磁干扰的防范,提高设备本身的抗干扰能力,减少电磁干扰对系统正常工作的影响。

3. 优化电磁设备设计优化电磁设备的设计结构,减少电磁噪声的产生;合理安排设备布局,减少电磁波的辐射范围。

结语电磁环境及电磁污染途径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广泛关注。

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强对电磁污染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希望通过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有效降低电磁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共同建设清洁、健康的电磁环境。

电磁辐射污染现状

电磁辐射污染现状

电磁辐射污染现状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

适量的电磁辐射能促进生物生长,给生态以平衡,给人体以健康,造福于文明世界;超量的电磁辐射则会破坏生态的平衡,有损人体健康。

而如今电磁辐射污染越来越严重,那么电磁污染辐射的现状是怎样的呢?电磁辐射污染的现状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可分为天然电磁辐射和人为电磁辐射,过量的天然电磁辐射和人为电磁辐射均会造成电磁辐射污染。

一般而言,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指人为电磁辐射污染,按照电磁波频率的大小,人为电磁辐射源又可分为工频辐射源和射频辐射源,其中射频辐射源释放的电磁波的频率较高且频谱范围较宽,其电磁辐射的影响范围也较大。

现在输电、通信、武器发射、交通等系统和领域都会产生大量的电磁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通信行业的基石发展迅速,在市郊地区会安装很多大功率的电磁波的发射基站,这种基站在接受和发射信号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波。

为了方便城市居民的通讯需要,作为通信基础设施的基站在城市中非常常见,若城市基站的安装位置不合理就会对基站附近的居民造成严重的电磁波的污染。

在城市和农村都能随处可见高压输电的设备,这些高密度的设备也会加大电磁辐射的污染程度。

为了便于交流文化和信息工作,很多地区安装了发射系统,如果这些发射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不符合要求,就会严重干扰附近区域的居民和其他发射系统。

目前交通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铁、飞机等交通提高了居民的出行效率,但是这些交通工具严重干扰着广电设备和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

室外电磁污染非常严重,但是室内的电磁辐射的污染也不容忽视,一些依照电磁工作原理的产品正在源源不断的进入居民的生活之中,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随着而来的电磁辐射污染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问题构成严重的威胁。

随着电磁辐射的污染逐步加剧,大众对电磁辐射的污染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高,更加关注如何防止电磁辐射对居民带来的危害。

电磁辐射,放射性,光污染

电磁辐射,放射性,光污染

3.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1)能广泛分布于人体器官的放射性核素 比易于积聚于单一器官的核素危害性小。 (2)半衰期愈长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愈大。
(3)滞留于人体内时间愈长的放射性核素 危害性愈大。
三光污染及其防治
光污染按波 长划分,可分 为可见光﹑红 外线和紫外线 污染三种。另 外还有人工白 昼以及彩光污 染
光污染的防治
1 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改善工厂照明条 件。 2 对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采取 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对于从事电焊﹑玻璃加工﹑冶炼等产生 强烈眩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工作人员, 应十分重视个人防护工作,应佩带个人防 护眼镜和面罩,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4 加强绿化和恰当的美化。
环境保护基础教学专题
主讲人:
其它公害防治技术
一、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二、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 三、 光污染及其防治
一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1.电磁污染概述 当电荷﹑电流随时间变化时,他们的周围就激励 起电磁波。在电磁波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会有部 分电磁能量输送出去,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波的辐 射。
2.电磁污染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害
3.电磁污染的防治
电磁辐射防护可分为两大类: (1).是对辐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设备电磁 场能量的泄漏; (2).是对工作人员和工作环境采取保护措施。 控制电磁辐射污染,还应采取综合性防止对策。
食物防辐射
美国太空辐射实验室的科学 家们经研究证明,食用草莓 能帮助宇航员免遭宇宙射线 的辐射。在每100克草莓中, 含有50―100毫克维生素C, 比苹果、葡萄等水果高10倍 以上。草莓中还含有大量的 维生素E以及多酚类抗氧化物 质。这些营养物质都可以抵 御高强度的辐射,减缓紫外 线辐射对皮肤造成的损伤, 比如皮肤发生脂质氧化,出 现干燥、红斑等现象。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带来的辐射,包括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等。

虽然电磁辐射在现代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过度暴露于电磁辐射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并提供一些相关的防护措施。

首先,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电磁辐射可能对动植物的行为、繁殖和迁移等方面产生影响。

例如,鸟类的迁徙路径可能会被干扰,导致鸟类无法正常迁徙;一些昆虫的生长和发育也可能受到电磁辐射的干扰,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气候变化:电磁辐射产生的热能可能会对地球的气候系统产生影响。

尤其是大规模的电磁辐射排放,例如无线电波塔和通信设备等,可能导致能量的过度释放,从而对气候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健康风险:长时间的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头痛、失眠、疲劳等。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电磁辐射与癌症、生殖系统问题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为了减少及防护电磁辐射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控制辐射源:严格控制电磁波发射源的功率和辐射范围,确保其满足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

对于高强度电磁波辐射源,可以采取屏蔽措施,减少电磁辐射的扩散。

2.合理布局设备:在设计和布局无线电波塔、通信设备等时,应避免将其设置在人口密集区或生态环境敏感区附近,减少对居民和自然生态的影响。

3.室内防护:在家庭和办公场所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防护措施,例如使用电磁辐射屏蔽材料、合理布置电子设备,远离辐射源等。

4.科学研究和监测: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关的安全标准和防护措施。

同时,建立电磁辐射的监测系统,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测和预警。

5.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对电磁辐射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公众科学使用电子设备,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电磁辐射的暴露。

综上所述,电磁辐射对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

而电磁污染,近几年已经成为了我国大众最为关心的污染之一,那么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呢?让这里所谓对健康影响,是指从对人体生理影响到急性病、慢性病以及更为严重乃至死亡的广泛范围的影响。

那么,问题是:是不是所有会向外发射电磁波的物体,都产生了电磁污染并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相应频率下,我国目前采用的低频高频电磁场公众暴露限值为,低频:磁感应强度100微特斯拉、电场强度4000伏/米;高频:功率密度40微瓦/平方厘米。

按照
2、家庭中的辐射源:电视0.4微特斯拉、电磁炉0.5微特斯拉、电脑0.3微特斯拉、跑步机0.08微特斯拉、微波炉100微瓦/平方厘米。

3、工作环境中的辐射源:复印机0.1微特斯拉。

手机(接通瞬间)1000微瓦/平方厘米,手机接通后80微瓦/平方厘米,充电时无变化,接通瞬间辐射最大,电量多少影响不大,信号弱时拨打辐射陡增。

总结:近几年人们对电磁辐射造成的污染越来越重视,防护措施越来越到位。

但是,因为造成电磁辐射的源仍然在增加,所以对电磁辐射造成的污染决不可忽视。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辐射对人体有多大危害相关环境污染小知识,可以到来查询搜索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