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古汉语形近字举例

常见古汉语形近字举例
常见古汉语形近字举例

常见古汉语形近字举例

[ 2003-5-11 11:14:00 | By: 王寿波 ]

2

推荐

常见古汉语形近字举例

河北省景县梁集中学王寿波

縻(mí)羁绊、束缚。如:“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谋攻》)

靡(mí)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众。”(《论积贮疏》)

糜(mí)烂到难以收拾。如:“国家之事糜烂至此。”(《左忠毅公逸事》)

麋(mí)兽名,又叫驼鹿。如:“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殽之战》)

徼(jiào)巡察。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檄(xī)古代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书。如:“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指南录后序》)

皦(jiǎo)光明显耀的样子。如:“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五人墓碑记》)

躈(qiào)口。如:牛羊蹄躈各千计。(《促织》)

羸(léi)瘦弱。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

赢(yíng)余利、利润。如:“操其奇赢。”(《论贵粟疏》)

嬴(yíng)秦王的姓。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瀛(yíng)大海。如:“海客谈瀛洲。”(《梦游天姥吟留别》)

屐(jī)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象拖鞋。如:“脚著谢公屐。”(《梦游天姥吟留别》)履(lǚ)践踏、踩。如:“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

屣(xǐ)鞋。如:“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屦(jù)用麻、葛制成的鞋。如:“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左忠毅公逸事》)

掇(duō)拾取。如:“成益惊喜,掇置笼中。”(《促织》)

惙(chuò)疲乏、微弱。如:“近抚之,气息惙然。“(《促织》)

啜(c huò)饮、喝。如:“何不餔其糟啜其醴。”(《屈原列传》)

辍(chuò)停止、废止。如:“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荀子·天论》)

瞻(zhān)往上或往前看。如:“惟徬徨瞻顾,寻所逐者。“(《促织》)

赡(shàn)足够。如:“此惟救死而恐不赡。”(《齐恒晋文之事》)

澹(dàn)水波动的样子。如:“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

檐(yán)房顶伸出来的边沿。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阿房宫赋》)

喘(chuǎn)呼吸急促。如: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林黛玉进贾府》)

惴(zhuì)忧愁,恐惧。如:“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湍(tuān)急流的水。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揣(chuǎi)忖度。如:“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柳敬亭传》)

赖(lài)无赖。如:“犷悍无赖。”(《柳敬亭传》)

懒(lǎn)不愿劳动。如:“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林黛玉进贾府》)

癞(lài)表皮凹凸不平或有斑点的。如:“一癞头蟆猝然跃去。”(《促织》)

籁(lài)泛指声音。如:“冥然兀坐,万籁有声。”(《项脊轩志》)

缘(yuán)原因、机会。如:“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篆(zhuàn)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如:“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椽(chuán)椽子,放在檀上架着层顶的圆木条。如:“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蠡(lí)瓠瓢。在课文中是地名。如:“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

赉(lài)赏赐。如:“抚军亦厚赉成。”(《促织》)

赍(jī)赠送。如:“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孔雀东南飞》)

赀(zī)财物。如:“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眥(zì)此指眼睑。如:“乃奋臂以指拨眥。”(《左忠毅公逸事》)

形近字 形近字组词大全已经打印

形近字组词大全 肖(生肖)消(消失)霄(云霄)销(销售)削(削皮)逍(逍遥)锁(开锁)峻(峻峭)董(古董)懂(懂事)重(重量) 虾(虾米)吓(吓唬) 驴(毛驴)户(户口)护(护士)驭(神驭)妒(妒嫉)炉(炉火) 渊(深渊)洲(亚洲) 旨(圣旨)脂(胭脂)指(手指) 缩(缩小)宿(住宿) 蚕(蚕蚁)吞(吞咽)蛮(野蛮)舌(舌头)蚤(跳蚤) 搅(翻搅)觉(睡觉)捎(捎信) 嘉(嘉年华)喜(喜欢)熹(熹微)鼓(鼓励) 基(基地)箕(簸箕)其(其他)甚(甚至) 坝(大坝)观(观看)则(原则)狈(狼狈)财(财宝)败(失败) 喷(喷涌)愤(气愤) 旭()旮(旮旯)尬(尴尬) 略(策略)备(备课)咯(咯噔)胳(胳膊)格(田字格)络(网络)洛() 谛(真谛)帝(帝王)啼(啼叫)缔(缔造)嗷(嗷嗷叫) 履(步履)覆(覆盖) 宴(宴会)晏(晏子使楚) 斩(斩断)崭(崭新)轨(铁轨)软(柔软)轮(车轮)轻(轻重)惭(惭愧)暂(暂时)拆(拆开)渐(逐渐)折(打折) 凯(凯旋)铠(铠甲)嵌(嵌入)改(改正)皑(皑皑白雪) 岳(岳父)丘(土丘)兵(士兵)乒(乒乓)宾(男宾) 穆(肃穆)慕(羡慕)稼(庄稼)移(移动) 戚(亲戚)威(威力)成(成功)武(武术)咸(咸盐) 绪(情绪)靠(依靠)啡(咖啡)悲(悲惨) 刊(刊物)刑(刑法)到(到来)形(形状)判(审判)汗(汗水)则(法则) 侣(伴侣)吕(姓吕)宫(宫廷)官(长官) 娱(娱乐)误(误会)蜈(蜈蚣) 糕(糕点)羔(羊羔)精(精典)糊(糊涂)粮(粮食)糟(糟糕) 趟(赶趟)尚(尚且)趋(趋势)超(超过)躺(躺下)倘(倘若)绱(绱鞋) 黯(黯淡)暗(黑暗)默(沉默) 垫(垫子)热(热气)执(执著)势(势力)誓(誓言) 杠(双杠)工(工人)扛(扛抢)功(成功)贡(贡献)杆(木杆)红(红色)虹(彩虹)江(长江) 摄(摄影)蹑(蹑手蹑脚)撮(一撮毛) 纠(纠纷)叫(叫声)收(收获) 愈(愈合)愉(愉快)喻(比喻)偷(小偷)输(输赢)态(态度) 绩(成绩)责(责任)渍(油渍)债(欠债) 糊(糊涂)湖(湖水)蝴(蝴蝶)胡(二胡) 沮(沮丧)咀(咀嚼)且(并且)阻(阻拦)祖(祖国)组(小组)姐(姐姐)泪(眼泪)助(帮助)租(出租) 檐(屋檐)赡(赡养)瞻(观瞻)

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词

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词 (括号外为使用正确的词) 1 草菅(管)人命打蜡(腊)啰(罗)唆改弦更张(章) 2 萎靡(糜)不振脉搏(博)猩(腥)红寸草春晖(辉) 3 滥竽(芋)充数追溯(朔)赃(脏)款洁白无瑕(暇) 4 床笫(第)之私杀戮(戳)旋(弦)律趋之若鹜(骛) 5 甘拜(败)下风沉湎(缅)青(亲)睐再接再厉(励) 6 一筹(愁)莫展迁徙(徒)宣(渲)泄悬梁刺股(骨) 7 鼎力(立)相助九霄(宵)平(凭)添竭泽而渔(鱼) 8 出其(奇)不意松弛(驰)赝(膺)品天翻地覆(复) 9 饮鸩(鸠)止渴气概(慨)蘸(醮)水不能自已(己) 10 有恃(持)无恐粗犷(旷)蛰(蜇)伏微言大义(意) 11 额手(首)称庆发轫(韧)妨(防)碍川(穿)流不息 12 不胫(径)而走精粹(萃)瘙(搔)痒病炙(灸)手可热 13 走投(头)无路凑合(和)坐(做)月子刎(吻)颈之交 14 一鼓(股)作气寒暄(喧)度(渡)假村矫(娇)揉造作 15 美轮(仑)美奂修葺(茸)舶(泊)来品脍(烩)炙人口 16 旁征(证)博引膨胀(涨)明(名)信片疾(急)风劲草 17 迫不及(急)待编纂(篡)流线型(形)呕(沤)心沥血 18 金榜题(提)名装帧(祯)挖墙脚(角)墨(默)守成规18 食不果(裹)腹坐镇(阵)捉迷(谜)藏罄(磬)竹难书 20 不落窠(巢)臼浩渺(缈)老两(俩)口一如既(继)往 21 蛛丝马(蚂)迹痉挛(孪)大拇(姆)指理屈词(辞)穷 22 名门望(旺)族水龙(笼)头声名鹊(雀)起人情世(事)故

1.哀(唉)声叹气 2.按(安)装 3.金壁(碧)辉煌 4.针贬(砭) 5.惨(残)忍 6.璀灿(璨) 7.检察(查)作业 8.为人所不耻(齿) 9.一愁(筹)莫展 10.精萃(粹) 11.看的(得)上眼12.提心掉(吊)胆13.迭(跌)宕起伏 14.重迭(叠) 15.渡(度)假村16.防犯(范) 17.防(妨)碍 18.入不付(敷)出19.扶(抚)慰20.一幅(副)对联21.重蹈复(覆)辙 22.竹杆(竿) 23.卑恭(躬)屈膝24.鬼斧神功(工) 25.勾(沟)通信息 26.悬梁刺骨(股) 27.全神灌(贯)注28.贵(桂)冠29.貌和(合)神离 30.迫不急(及)待31.挖墙角(脚) 32.不径(胫)而走33.巨(剧)烈 34.中恳(肯) 35.馈(匮)乏36.兰(蓝)天37.泛烂(滥)成灾38.发楞(愣) 39.变本加利(厉) 40.再接再励(厉) 41.鼎立(力)相助42.权利(力)斗争 43.厉(利)害关系44.姐妹俩(两)个45.了(瞭)望46.假期邻(临)近 47.另(零)乱48.年令(龄) 49.罗(啰)唆50.蛛丝蚂(马)迹 51.揭开迷(谜)底52.神密(秘) 53.观摹(摩) 54.磨(摩)肩接踵 55.买那(哪)个好呢56.批(披)露57.水蒸汽(气) 58.欠(歉)收 59.亲(青)睐60.一肚子委曲(屈) 61.鸦鹊(雀)无声62.冰雪熔(融)化 63.水乳交溶(融) 64.垂头伤(丧)气65.善(擅)自处理66.伸(申)请 67.出身(生)在晚上68.寻物启示(事) 69.受(授)予奖状70.金榜提(题)名 71.品位(味)老师的话72.情况相象(像) 73.肖(萧)条74.歪风斜(邪)气 75.模形(型) 76.反醒(省) 77.生活必须(需)品78.弦(旋)律79.眩(炫)耀 80.报仇血(雪)恨81.循(徇)私舞弊82.天崖(涯)海角83.沿(延)伸 84.流光异(溢)彩85.心心相映(印) 86.反应(映)意见87.生死悠(攸)关 88.记忆尤(犹)新89.怨天忧(尤)人90.始终不逾(渝) 91.世外桃园(源) 92.渊(源)远流长93.震(振)奋人心94.截止(至)年底95.因地治(制)宜 96.置(质)疑的勇气97.德高望众(重) 98.九洲(州)大地 99.化妆(装)成乞丐100.乘座(坐)火车

古代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

古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 1.襁褓:婴儿的被子,也指背负婴儿的布带和布兜,后用以表示一个人的婴儿时期。王充《论衡·初禀》:“昌在襁褓之中。”(昌,指周文王姬昌。) 2.弱息: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之为“年少”;息,释之为“子女”。《触龙说赵太后》中也说:“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孝。”“年少”的“子女”,犹言“小儿”“小女”。《聊斋志异·婴宁》:“弱息反存,亦为庶产。” 3.总角:古代未成年人把头发扎成髻,文人墨客借以代指人处幼年。《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后成为“幼年”的代称。《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幼学:表示10岁。《礼记·曲礼上》孙颖达疏注:“今云十年(10岁)曰幼学。” 6.束发:古代男孩15岁开始束发为髻,借指男孩15岁。《大戴礼·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六艺焉。” 7.志学:表示男孩年满15岁。如孙过庭《书谱》:“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 8.及笄:指女子15岁。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所用的簪子。及笄,女子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即成年。 玄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9.待字:指女子成年(满15岁)待嫁。因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10.中丁:表示青年。(中:16岁;丁:17岁)白居易《东南行》:“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投殳。” 11.冠、弱冠、弱岁: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这三个词都指男子20岁。韩愈《送杨少君序》:“初冠学于乡。”;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崔垂林传》:“弱岁,名升于甲乙。” 12.而立:指30岁。《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 13.不惑:指4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陶潜《饮酒》:“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捂成。” 14.知天命:指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韩军《洒向学生都是爱》:“我已届‘知天命’之年了,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拼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5.耳顺:指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白居易《序洛诗序》:“今寿过耳顺,幸无病苦。” 16.花甲:亦指60岁。古代以干支纪年,六十年一个花甲子。常言“年逾花甲”。 17.古稀:指70岁。古人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医疗不发达,寿命一般不长,活到70岁的很少,所以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8.从心:亦指70岁。《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太平广记·辛夤逊》:

常见的形近字组词

常见的形近字组词

常见的形近字组词 A 蓑 su ō 蓑衣 哀 āi 悲哀 哀伤 哀悼 衷 zh ?ng 苦衷 衷情 衷心 衰 shu āi 衰退 衰弱 衰败 熬áo 煎熬 熬药 熬粥 傲 ào 骄傲 傲慢 傲气 B 拔 b á 挺 拔 坚忍不拔 拨 b? 拨 款 拨乱反正 班 b ān 班长 班组 班车 斑 b ān 斑马 斑点 斑痕 帮 b ān ɡ 帮助 帮忙 帮凶 绑 b ǎn ɡ 绑架 捆绑 绑定 伴 b àn 伙伴 伴随 伴奏 拌 b àn 拌和 搅拌 拌匀 傍 b àn ɡ 傍晚 依山傍 水 膀 b ǎn ɡ 肩膀 膀 子 榜 b ǎn ɡ 榜样 光荣榜 磅 b àn ɡ 磅秤 过 磅 抱 b ào 拥抱 抱歉 抱怨 饱 b ǎo 饱满 吃饱 饱 和 胞 b āo 同胞 细胞 刨 b āo 刨花 刨 刀 暴 b ào 暴动 暴露 暴发 爆 b ào 爆发 爆炸 爆竹 瀑 p ù 瀑布 被 b èi 被子 被迫 被动 玻 b ? 玻

璃 彼bǐ彼此 彼 岸 坡pā坡 度 上 坡 山 坡 破pò破 除 破 坏 破 灭 披pī披 露 披 靡 披 着 辟bì复辟 臂bì臂膀 胳 臂 壁bì墙 壁 峭 壁 壁 虎 璧bì璧 玉完璧归赵 避bì避 雨 逃 避 避 暑 蔽bì遮 蔽 躲 避 逃 避 编biān 编 辑 编 者 编 导 骗piàn 欺 骗 骗 子 哄 骗 篇piān 篇 幅 篇 章 诗 篇 遍biàn 遍 布 遍 地 遍 及 匾biǎn 匾 额 挂 匾 红 匾 兵bīnɡ 兵 力 士 兵 当 兵 乒pīnɡ乒乓 球 乓bānɡ 乒 乓 辩biàn 辩 护 辩 论 辩 证 辨biàn 辨 别 辨 识 分 辨 辫biàn 辫 子 小 辫 瓣bàn 两 瓣 花 瓣 脖bó 脖 子 勃bó 蓬 勃勃勃生机 膊bó 胳 膊赤膊上阵 搏bó 搏 斗 搏 击 脉 搏 博bó 渊 博 博 士 博 大 哺bǔ 哺 育 哺 乳 捕bǔ 逮 捕 捕 获 捕 捉 脯pú 胸 脯 蒲pú 香 蒲 蒲 草 铺pū铺铺

古汉语常见实词解析

古汉语常见实词(4) 1.讳 ①讳莫如深隐瞒 ②世皆誉之,人皆讳之,惑也。《吕氏春秋·当务》回避,顾忌。 ③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姚敬恒先生事略》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 2.过 ①过秦论过失,指出过失 ②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责备 ③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过错;犯错误 ④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看望,拜访 ⑤每日朗诵《大学》一过《姚敬恒先生事略》遍 3.雅 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平素,一向 ②潜斋(人名)雅爱之《姚敬恒先生事略》很,非常 ③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陈子昂别传》很,非常 4.延 ①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曹操《苦寒行》伸长,延长 ②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姚敬恒先生事略》邀请 ③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迎击 5.摭 复摭拾其事以传之《姚敬恒先生事略》拾取 6.距、禽 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杜慧度传》距:通“拒”,抗拒,抵御。禽:捕捉,捉住。后作“擒”。 7.淫 ①禁断淫祀《杜慧度传》过度、多分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惑乱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长久 ④耳不乐逸声,目不淫于色。《国语·楚语》沉溺 8.沾 ①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沈约《新安江水》洗 ②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杜慧度传》恩惠施与,德泽所及。沾洽:雨水遍及;恩德普施;学识广博 9.被 ①丰名乃被于吴越邪?“李丰”遍及 ②被八创。《荆轲刺秦王》受,遭受 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顾亭怀古》介词,表被动

④被坚执锐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⑤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贾生列传》披散,散开 10.尚 ①丰子韬以选尚公主“李丰”匹配,多指高攀婚姻 ②尚武崇尚 11.比 ①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李丰”近来 ②比长,益自策励。《金履祥传》到,等到 ③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勾结 ④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战国策》比照 ⑤天涯若比邻并排、并列 12.委 ①委命下吏《过秦论》交付,托付 ②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舍弃,丢弃 ③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李丰”放置 ④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王裒传》推卸 ⑤乐天委命,以至百年。陶渊明《自祭文》安 ⑥委实确实 13.双音节词 ①乃受业 ..于应先生潜斋《姚敬恒先生事略》从师学习;另有:传授学业 ②一言一行,服膺 ..师说《姚敬恒先生事略》牢记在心中 ③晚年以非罪陷缧绁 ..《姚敬恒先生事略》监狱;另有:捆绑犯人的绳索 ④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杜慧度传》水陆要冲;另有:比喻重要职位;关键,要点 ⑤始为白衣 ..时,年十八“李丰”平民,老百姓;另有:白色的衣服;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 ⑥海内翕然 ..“李丰”安定的样子;另有:一样的样子;鸟飞起的样子 ⑦初,明帝在东宫 ..“李丰”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另有:汉代长乐宫称东宫,太后所居,借指太后 ⑧江东闻中国 ..名士为谁?“李丰”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另有:京城,国都。 ⑨平居独处,终日俨然 ..《金履祥传》庄重的样子;另有:整齐的样子;仿佛、好象。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背诵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完整word版)最全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最全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停留、过了.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

3500个常用字中易混易错的字。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个汉字 常用字(2500字) 一画 一乙 二画 二十丁厂七卜人入八九几儿了力乃刀又 三画 三于干亏士工土才寸下大丈与万上小 口巾山千乞川亿个勺久凡及夕丸么广 亡门义之尸弓己已子卫也女飞刃习叉 马乡 四画 丰王井开夫天无元专云扎艺木五支厅 不太犬区历尤友匹车巨牙屯比互切瓦 止少日中冈贝内水见午牛手毛气升长 仁什片仆化仇币仍仅斤爪反介父从今 凶分乏公仓月氏勿欠风丹匀乌凤勾文 六方火为斗忆订计户认心尺引丑巴孔 队办以允予劝双书幻 五画 玉刊示末未击打巧正扑扒功扔去甘世 古节本术可丙左厉右石布龙平灭轧东 卡北占业旧帅归且旦目叶甲申叮电号 田由史只央兄叼叫另叨叹四生失禾丘 付仗代仙们仪白仔他斥瓜乎丛令用甩 印乐句匆册犯外处冬鸟务包饥主市立 闪兰半汁汇头汉宁穴它讨写让礼训必 议讯记永司尼民出辽奶奴加召皮边发 孕圣对台矛纠母幼丝 六画 式刑动扛寺吉扣考托老执巩圾扩扫地 扬场耳共芒亚芝朽朴机权过臣再协西 压厌在有百存而页匠夸夺灰达列死成 夹轨邪划迈毕至此贞师尘尖劣光当早 吐吓虫曲团同吊吃因吸吗屿帆岁回岂 刚则肉网年朱先丢舌竹迁乔伟传乒乓 休伍伏优伐延件任伤价份华仰仿伙伪 自血向似后行舟全会杀合兆企众爷伞 创肌朵杂危旬旨负各名多争色壮冲冰 庄庆亦刘齐交次衣产决充妄闭问闯羊 并关米灯州汗污江池汤忙兴宇守宅字 安讲军许论农讽设访寻那迅尽导异孙 阵阳收阶阴防奸如妇好她妈戏羽观欢 买红纤级约纪驰巡 七画 寿弄麦形进戒吞远违运扶抚坛技坏扰 拒找批扯址走抄坝贡攻赤折抓扮抢孝

均抛投坟抗坑坊抖护壳志扭块声把报却劫芽花芹芬苍芳严芦劳克苏杆杠杜材村杏极李杨求更束豆两丽医辰励否还歼来连步坚旱盯呈时吴助县里呆园旷围呀吨足邮男困吵串员听吩吹呜吧吼别岗帐财针钉告我乱利秃秀私每兵估体何但伸作伯伶佣低你住位伴身皂佛近彻役返余希坐谷妥含邻岔肝肚肠龟免狂犹角删条卵岛迎饭饮系言冻状亩况床库疗应冷这序辛弃冶忘闲间闷判灶灿弟汪沙汽沃泛沟没沈沉怀忧快完宋宏牢究穷灾良证启评补初社识诉诊词译君灵即层尿尾迟局改张忌际陆阿陈阻附妙妖妨努忍劲鸡驱纯纱纳纲驳纵纷纸纹纺驴纽 八画 奉玩环武青责现表规抹拢拔拣担坦押抽拐拖拍者顶拆拥抵拘势抱垃拉拦拌幸招坡披拨择抬其取苦若茂苹苗英范直茄茎茅林枝杯柜析板松枪构杰述枕丧或画卧事刺枣雨卖矿码厕奔奇奋态欧垄妻轰顷转斩轮软到非叔肯齿些虎虏肾贤尚旺具果味昆国昌畅明易昂典固忠咐呼鸣咏呢岸岩帖罗帜岭凯败贩购图钓制知垂牧物乖刮秆和季委佳侍供使例版侄侦侧凭侨佩货依的迫质欣征往爬彼径所舍金命斧爸采受乳贪念贫肤肺肢肿胀朋股肥服胁周昏鱼兔狐忽狗备饰饱饲变京享店夜庙府底剂郊废净盲放刻育闸闹郑券卷单炒炊炕炎炉沫浅法泄河沾泪油泊沿泡注泻泳泥沸波泼泽治怖性怕怜怪学宝宗定宜审宙官空帘实试郎诗肩房诚衬衫视话诞询该详建肃录隶居届刷屈弦承孟孤陕降限妹姑姐姓始驾参艰线练组细驶织终驻驼绍经贯 九画 奏春帮珍玻毒型挂封持项垮挎城挠政赴赵挡挺括拴拾挑指垫挣挤拼挖按挥挪某甚革荐巷带草茧茶荒茫荡荣故胡南药标枯柄栋相查柏柳柱柿栏树要咸威歪研砖厘厚砌砍面耐耍牵残殃轻鸦皆背战点临览竖省削尝是盼眨哄显哑冒映星昨畏趴胃贵界虹虾蚁思蚂虽品咽骂哗咱响哈咬咳哪炭峡罚贱贴骨钞钟钢钥钩卸缸拜看矩怎牲选适秒香种秋科重复竿段便俩贷顺修保促侮俭俗俘信皇泉鬼侵追俊盾待律很须叙剑逃食盆胆胜胞胖脉勉狭狮独狡狱狠贸怨急饶蚀饺饼弯将奖哀亭亮度迹庭疮疯疫疤姿亲音帝施闻阀阁差养美姜叛送

高中语文教师必备的古汉语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教师必备的古汉语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大纲中,没有对学生作语法的要求,但是,无论现代阅读中对于字词句篇的把握还是文言学习中对于实词虚词的理解、特殊句式的把握、句子的理解翻译等等,哪一个知识点的积累、掌握和运用,不需要从语法的高度去理解把握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惟其这样,才能从浩瀚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把握语言规律,真正的学好文言文。笔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整理编辑本文的。本资料供高三语文第一轮文言文复习备课参考。 全文的大纲: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三、古书中的用字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 五、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六、同义词的辨析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八、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九、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十、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十一、代词 十二、副词 十三、介词和连词 十四、语气词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

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

小学生常见多音字与形近字

页眉内容 1 多音字组词语 曲 q ǔ曲子 歌曲 曲调 乐曲 q ū弯曲 弯弯曲曲 曲折 还h ái 还有 还是 还能 Hu án 还书 还家 还给 漂pi āo 漂浮 漂流 p i ào 漂亮 背b èi 背上 背书 背后 背包 B ēi 背书包 背上 兴x ìng 高兴 高高兴兴 兴趣 x īng 兴奋 兴旺 复兴 兴中华 都d ōu 都是 全都 都有 d ū都市 首都 都城 成都 为w éi 成为 以为 认为 为难 w èi 为了 为什么 因为 转zhu ǎn 转身 转过 转弯 转向 zhu àn 转圈 转动 打转 旋转 中zh ōng 中间 中央 当中 中学 zh òng 打中 中弹 奔b èn 奔向 嫦娥奔月 b ēn 奔跑 飞奔 没m éi 没有 没来 没了 m ò沉没 淹没 没收 分f ēn 得分 分数 十分 分享 f èn 分量 当d āng 当时 当心 当地 当然 d àng 当作 当成 好h ǎo 好人 好事 真好 h ào 喜好 爱好 好学 好动 扎z ā扎起来 扎头发 zh ā扎实 zh á挣扎 重zh òng 重要 重视 很重 ch óng 重新 重写 重来 倒d ào 倒车 倒水 倒退 d ǎo 摔倒 倒下 只zh ī一只 zh ǐ只有 只好 只能 长ch áng 长江 长城 长发 zh ǎng 长大 成长 长高 乐l è快乐 欢乐 乐趣 yu è音乐 乐器 乐谱

“ABB”式 白乎乎、白花花、白茫茫、白生生、沉甸甸、干巴巴、光闪闪、光秃秃。黑乎乎、黑压压、灰溜溜、红扑扑、红通通、红彤彤、红艳艳、黄澄澄、黄乎乎、黄灿灿、活生生、金晃晃、金闪闪、金灿灿、急冲冲、急匆匆、假惺惺、娇滴滴、娇嫩嫩、静悄悄、空荡荡、空洞洞、空旷旷、蓝闪闪、蓝晶晶、蓝盈盈、乐呵呵、乐悠悠、乐滋滋、乐陶陶、乐融融、泪涟涟、泪汪汪、冷冰冰、冷清清、冷森森、冷丝丝、凉丝丝、凉苏苏、亮光光、亮闪闪、亮晶晶、亮堂堂、绿葱葱、绿茸茸、绿生生、绿油油、乱哄哄、乱乎乎、乱蓬蓬、乱腾腾、乱糟糟。满当当、慢腾腾、慢吞吞、慢悠悠、毛糙糙、毛烘烘、毛乎乎、毛茸茸、美丝丝、美滋滋、密麻麻、明晃晃、明亮亮、明闪闪、明皎皎、木呆呆。闹哄哄、粘乎乎、暖融融、暖洋洋、胖乎乎、蓬松松、平稳稳、气昂昂、气冲冲、气喘喘、气鼓鼓、气哼哼、气乎乎、气吁吁、怯生生、清凌凌、清幽幽、清粼粼、青幽幽、轻悄悄、轻飘飘、轻悠悠、晴朗朗、穷光光。软和和、软绵绵、热辣辣、热乎乎、热腾腾、热呼呼。傻乎乎、湿淋淋、湿漉漉、水灵灵、水汪汪、顺当当、甜蜜蜜、甜丝丝、雾蒙蒙、雾沉沉、雾茫茫、文绉绉、稳当当、乌溜溜、哇啦啦。喜洋洋、咸乎乎、香喷喷、香扑扑、响当当、笑哈哈、笑呵呵、笑眯眯、笑嘻嘻、笑吟吟、笑盈盈、血乎乎、血淋淋、兴冲冲、羞答答、虚飘飘、雄赳赳、眼巴巴、眼睁睁、硬梆梆、油光光、油乎乎、油花花、油腻腻、圆滚滚、圆乎乎、圆溜溜、圆鼓鼓、晕乎乎、阴森森、阴沉沉。脏乎乎、脏兮兮、贼溜溜、直盯盯、直勾勾、直溜

2010届高考语文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二. 教学重、难点 文言句式和用法 (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 1.“者也”表判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环村居者皆猎户 3. 动词“为”“是”表判断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予非文人画士 (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 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 1.“为所”表被动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为”表被动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于”表被动 (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2)而君幸于赵王 (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4.“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见、于”表被动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7. 意念被动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 (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 (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 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 [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 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 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 注意: 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②“相”和“见”经常用在宾语前置句中。 2.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汉语中常见疑问代词] 何、谁、孰、曷、安、胡、奚、焉、恶 3. 介词(多为“以”)宾语前置句 (1)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2)一言以蔽之 (3)夜以继日静以修身一以贯之 (4)是以(因此)何以(凭什么) 4.“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唯余马首是瞻 (3)无乃尔是过与? (4)唯弈秋之为听。 (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四)定语后置句(置定语于中心语后) 模式:名词+(之+)……(者) [中心语] [定语]

常见的形近字组词

常见的形近字组词A 蓑suō蓑衣 哀āi 悲哀哀 伤 哀 悼 衷zh?ng 苦衷衷 情 衷 心 衰shuāi 衰退衰 弱 衰 败 熬áo煎熬熬 药 熬 粥 傲ào骄傲傲 慢 傲 气 B 拔bá挺拔坚忍不拔拨b?拨款拨乱反正 班bān班长班 组 班 车 斑bān斑马斑 点 斑 痕 帮bānɡ帮助帮 忙 帮 凶 绑bǎnɡ绑架捆 绑 绑 定 伴bàn伙伴伴 随 伴 奏 拌bàn拌和搅 拌 拌 匀 傍bànɡ傍晚依山傍水 膀bǎnɡ肩膀膀子 榜bǎnɡ榜样光荣榜 磅bànɡ磅秤过磅 抱bào拥抱抱 歉 抱 怨 饱bǎo饱满吃 饱 饱 和 胞bāo同胞细 胞 刨bāo 刨花 刨 刀 暴bào暴动 暴 露 暴 发 爆bào爆发 爆 炸 爆 竹 瀑pù瀑布 被bèi 被子 被 迫 被 动 玻b?玻璃 彼bǐ彼此 彼 岸 坡pā坡度 上 坡 山 坡 破pò破除 破 坏 破 灭 披pī披露 披 靡 披 着 辟bì复辟 臂bì臂膀 胳 臂 壁bì墙壁 峭 壁 壁 虎 璧bì璧玉完璧归赵 避bì避雨 逃 避 避 暑 蔽bì遮蔽 躲 避 逃 避 编biān 编辑 编 者 编 导 骗piàn 欺骗 骗 子 哄 骗 篇piān 篇幅 篇 章 诗 篇 遍biàn 遍布 遍 地 遍 及 匾biǎn 匾额 挂 匾 红 匾 兵bīnɡ兵力 士 兵 当 兵 乒pīnɡ乒乓球 乓bānɡ乒乓 辩biàn 辩护 辩 论 辩 证 辨biàn 辨别 辨 识 分 辨 辫biàn 辫子 小 辫 瓣bàn 两瓣 花 瓣 脖bó脖子 勃bó蓬勃勃勃生机 膊bó胳膊赤膊上阵 搏bó搏斗 搏 击 脉 搏 博bó渊博 博 士 博 大 哺bǔ哺育 哺 乳 捕bǔ逮捕 捕 获 捕 捉 脯pú胸脯 蒲pú香蒲 蒲 草 铺pū铺床 铺 上 部bù部队 部 署 部 门 陪péi 陪同 陪 衬 陪 伴 培péi 培养 栽 培 培 育 赔péi 赔偿 索 赔 理 赔 倍bèi 倍数 加 倍 C 采cǎi 采取 采 购 采 访 彩cǎi 彩霞 彩 虹 彩 电

古代常用词语大全

古代词语汇编 鏖战áozhàn指激烈的战斗,苦战。 败北bàiběi战败,败逃。后引申为竞赛中失利。 班师bānshī 调回出征军队。后引申为军队凯旋,参赛胜利归来。 鼻祖bí zǔ 始祖。后引申为创始人。 睥睨pì nì 也作“俾倪”,斜着眼睛看。有从容、不理不睬之态。 彪炳biāobǐnɡ 光辉闪烁。后引申为功绩卓着。 不齿bù chǐ 不准收录,不与同列。后引申为瞧 不起,鄙视。 不啻bù chì 不止,不仅,不但。后引申为如同,无异于。 不佞bù nìnɡ 无口才,不善言谈。后引申为不才(表自谦)。 不虞bù yú 意料不到,没有想到。后引申为不忧虑。

城府chénɡ fǔ 城市和官府。引申为心机隐深难测。 赤子chì zǐ 婴儿。后引申为百姓,喻真诚、纯洁。 丹青dānqīnɡ 绘画用的颜料,后引申指绘画。丹,丹砂;青,青色土。 饿莩è piǎo也作“饿殍”,指饿死的人。 粉黛fěndài泛指妇女的化妆用品。后引申为专指美女。 冯妇fénɡ fù 古代搏虎名士。后引申为重操旧业者。 斧钺fǔyuè 古代两种形状相似的兵器。后引申为刑罚、杀戮。 腹诽fù fěi也作“腹非”,在心里诽谤。 付梓fù zǐ 稿件交付印刷。 高堂ɡāotánɡ 高大的厅堂。后引申指父母。 高足ɡāozú 良马。后引申为品德、学识最优秀的弟子。

乖戾ɡuāilì 抵触,相背。后引申为怪僻,言行不合情理,粗暴,急躁。 挂冠ɡuà ɡuān将帽子挂在城门上。后引申为辞职、弃官。 管窥ɡuǎnkuī 也作“管”,从管中看物。后引申为所见片面,见识狭小。 圭臬ɡuī niè 古代天文仪器。后引申为标准、法度。 国殇ɡuó shānɡ 《楚辞》篇名,屈原所作《九歌》之一。 归省ɡuī xǐnɡ 回家探亲。今沿用此义。 翰墨hànmò 笔墨。后引申为诗文,也指书画。 沆瀣hànɡ xiè 夜间的露水。屈原:“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阴而含朝霞。”意为:吞食天地之气,渴饮夜间淆露,沐浴朝霞,吸收正气。唐以后因崔沆主考,崔瀣应考之事,就有了“座主门生,沆瀣一气”之传言。后引申指臭味相投,相互勾结。

(完整版)《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1.中国无偿捐赠给海地、智利的救灾物资是商品。(×)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也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救灾物资是无偿捐赠的,没有用于交换。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既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用于交换。) 2.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 (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3.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7.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8.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9.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 (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 10、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量。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发行量,缩减银行信贷规模。通货紧缩时相反。 11.通货膨胀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紧缩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12.外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3.2007月8年24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756.91,2008年4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98.36(注:人民币外汇牌价的标价方法为人民币/100外币)。这一变化表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贬值,美元汇率下跌,有利于我国进口,公民出国留学、旅游的成本降低,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不利于吸引外国旅游者等。(√) 14.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时涨时落,但是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 15.“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 16.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7.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8.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汇总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 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

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括号外为使用正确的词)

高考必备通假字: 1\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3\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5\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7\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8\杯: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9\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0\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11\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12\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13\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14\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15\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16\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17\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8\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19\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20\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21\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22\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高考语文最常见的15个多音字 1.暴 [暴bào]暴动、暴怒;暴君、暴殄天物;暴躁、暴跳如雷;自暴自弃;暴虎冯河。 [曝(暴)pù]曝晒、一曝十寒、曝露。 2.辟 [辟pì]开天辟地、另辟蹊径;辟除、辟谣;精辟、透辟。大辟(古代指死刑)、辟言不信(不听信合乎法度的话)。 [辟bì]复辟;辟邪。 3.裨 [裨bì]裨补、大有裨益、无裨于事。 [裨pí]偏裨、裨将。 4.背 [背bai]舌背;手背、墨透纸背、背水一战、背井离乡、背诵、背叛、背道而驰;背时、背静、耳背。 [背bēi]背负、背枪、背篓、背小孩;背债、背包袱、背黑锅。 5.艾 [艾ài]方兴未艾;少艾(年轻漂亮的人)。 [艾yì]自怨自艾;惩艾。 6.拗 [拗niù]执拗、拗脾气。[拗ào]违拗、拗口令。 [拗ǎo]拗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