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控制
平面控制方案

平面控制方案在实施平面控制方案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组织结构、技术能力等。
一个成功的平面控制方案应该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满足客户需求,保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以下是一个平面控制方案的示例。
一、方案背景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求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我们制定了以下平面控制方案。
二、目标设定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规划生产流程,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成本:通过精细控制原材料使用和减少人力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严格控制每个生产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满足客户需求。
4. 增加市场份额:通过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争取更多客户,并增加市场份额。
三、方案实施1. 生产流程规划在制定平面控制方案时,我们需要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规划,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例如,可以采取流水线生产模式,将各个生产环节合理组织起来,减少转移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资源管理合理管理和利用资源对于平面控制方案的实施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类型,合理配置生产资料和设备,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从而降低成本。
3. 质量控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
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过程的监控,再到最终产品的检验与测试,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4. 员工培训为了保证平面控制方案的有效实施,员工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们将组织相关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适应并贯彻平面控制方案。
五、监控与评估为了确保平面控制方案的效果,我们将建立监控和评估系统。
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各项指标和数据,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以实现持续改进。
六、总结平面控制方案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增加市场份额。
通过合理规划生产流程、优化资源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和员工培训,企业可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取得可持续发展。
建筑测量中的平面控制点设置和平差处理方法

建筑测量中的平面控制点设置和平差处理方法在建筑测量过程中,平面控制点的设置和平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平面控制点的准确设置和合理处理,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本文将探讨建筑测量中平面控制点设置和平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一、平面控制点的设置平面控制点的设置是建筑测量中最基础的环节之一,它确定了测量网络的框架,是实际测量的基准。
平面控制点的设置应当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测量任务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平面控制点的设置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形式和特点,合理选择控制点的数量和布局。
2. 控制点的设置应尽量避免误差的积累,尽可能选择较为稳定的地形或建筑物作为控制点。
3. 控制点的设置应分散布置,以确保整个测量区域都有足够的控制点支持。
4. 控制点的设置应与建筑物相关,可以与其它测量项目相配合,提高工作的综合效益。
平面控制点的设置影响了整个建筑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要充分考虑控制点的数量、精度和分布,以满足具体项目的需求,并避免误差的积累与成倍增加。
二、平差处理方法平差处理是建筑测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用于处理测量数据的平差和改正,使得数据更加精确和可靠。
下面我们将介绍常用的平差处理方法。
1. 最小二乘法平差处理方法最小二乘法平差处理方法是建筑测量中最常用的平差方法之一。
它通过最小化测量残差的平方和,来估计未知数的值。
最小二乘法平差处理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测量项目中。
2. 导线平差处理方法导线平差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建筑测量中的距离测量。
它通过考虑导线的伸缩性和缓倾性,来进行距离测量数据的平差和改正。
导线平差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距离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3. 角度平差处理方法角度平差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建筑测量中的角度测量。
它通过考虑观测角度的误差和仪器误差等因素,来进行角度测量数据的平差和改正。
角度平差处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角度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

1.公路平面控制测量,包括路线、桥梁、隧道及其它大型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
2.路线平面控制网是公路平面控制测量的主控制网,沿线各种工点平面控制网应联系于主控制网上,主控制网宜全线贯通,统一平差。
3.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当采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时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小三角;当采用导线测量时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导线。
4.各级公路、桥梁、隧道及其它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表4.1.15.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的确定,宜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
根据测区所处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可按下列方法选择坐标系:1)当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2)特殊情况下,当投影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采用:①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②投影于 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椭球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3)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4)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独立桥梁、隧道等,可采用假定坐标系。
6.大型构造物控制网与国家或路线控制网进行联系且其等级高于国家或路线控制网时,应保持其本身的精度。
7.采用GPS测量平面控制网时,应符合《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066)的规定。
4.1.2 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表4.1.22.各等级控制网应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三角形内角一般不小于30°,受限制时亦不应小于25°。
3.加密网可采用插点的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课件

对土地进行定期的平面控制测量,有助于监测土地利用变化 和非法占用情况。
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
矿产资源勘探
平面控制测量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高精度的定位和测量数据,有助于发现潜在 的矿产资源。
矿产开发
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平面控制测量用于指导矿井、采场的精确施工和资源合理开 发。
水利水电工程
水库建设
04
平面控制测量的应用领 域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
平面控制测量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精确的空间数据,有助于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 功能分区。
城市建设
在城市建设中,平面控制测量用于确保各项设施的准确布局和定位,如道路、 桥梁、建筑物等。
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
土地资源调查
通过平面控制测量,可以精确测定土地的边界、面积等数据 ,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准。
02
平面控制测量的技术方 法
三角测量法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03 适用范围
04 优点
05 缺点
通过使用三角函数和已知 点之间的距离来计算未知 点的位置。
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利用三 角函数和已知点之间的距 离来计算未知点位置的方 法。它通常需要使用全站 仪或经纬仪等测量仪器, 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来确 定点的平面坐标。
目的
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满 足各种工程建设和地理信息采集的需 求。
平面控制测量的分类
根制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 。
可分为常规控制测量和GPS控制测量 。
根据坐标系统
可分为绝对控制测量和相对控制测量 。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
精度要求
根据不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 的测量方法和精度等级,确保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 地形和气候条件,具有 全球覆盖能力。
平面控制测量步骤

平面控制测量步骤介绍平面控制测量是地质调查和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某个点在给定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位置。
本文将详细介绍平面控制测量的步骤,并提供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步骤一:确定控制测点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前,首先需要确定控制测点。
控制测点是已知坐标的点,用于建立平面坐标系。
通常选择基准点作为控制测点,基准点坐标可以通过全站仪、GPS等测量设备获取。
步骤二:建立平面坐标系根据确定的控制测点,在测区内建立平面坐标系。
平面坐标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投影方式,常见的有高斯投影、UTM投影等。
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步骤三:设置测量仪器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前,需要设置测量仪器。
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设备,并进行仪器校准和参数设置。
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步骤四:测量控制点根据控制点坐标和仪器参数设置,在测区内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稳定、准星对准和读数准确。
记录每个控制点的测量数据,包括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信息。
测量控制点的具体操作方法1.将测量设备安放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准星对准和调整。
2.通过仪器的观测功能,获取每个控制点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数据。
3.确保每次测量的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进行多次观测并取平均值。
步骤五:计算测量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和控制点坐标,计算出其他待测点在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位置。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三角测量法、坐标转换法等。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坐标计算的具体步骤1.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测量数据,建立测量方程组。
2.对测量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其他待测点的坐标结果。
3.对计算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判断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步骤六:检查和验证在完成测量计算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和验证。
可以选择测量点的回测方法,即重新测量已知控制点,比较测量结果和已知坐标的差异。
如果差异较大,则需要重新检查和调整测量数据。
工程施工平面控制要点包括

工程施工平面控制要点包括在工程施工中,平面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平面控制是指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平面的控制,确保工程平面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平面控制包括土地平整、道路修建、建筑物修建等各个方面。
在进行平面控制时,需要考虑到各种施工条件和要求,保证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下面对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的要点进行详细阐述:一、土地平整土地平整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主要包括对工程用地进行平整、夯实、填筑等工作。
土地平整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需求,提供一个稳固的施工基础。
在进行土地平整时,要考虑到土壤的类型、地形地势、土地承载力等因素,确保土地平整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要点:1. 土地勘察:对工程用地进行勘察,了解土壤的类型、地形地势等情况,为土地平整工作提供依据。
2. 土地平整设计:根据土地勘察结果和工程设计要求,制定土地平整的施工方案和控制措施。
3. 土地平整施工:根据土地平整设计要求,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进行土地平整工作。
4. 土地平整检查:对土地平整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土地平整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道路修建道路修建是工程施工中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它主要包括对工程道路进行铺设、翻修、维护等工作。
道路修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工程运输和施工需求,提供一个安全、顺畅的交通道路。
在进行道路修建时,要考虑到道路的用途、交通量、环境要求等因素,确保道路修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要点:1. 道路勘察:对工程道路进行勘察,了解道路的用途、交通量、环境要求等情况,为道路修建工作提供依据。
2. 道路设计:根据道路勘察结果和工程设计要求,制定道路修建的施工方案和控制措施。
3. 道路施工:根据道路设计要求,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进行道路修建工作。
4. 道路检查:对道路修建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道路修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建筑物修建建筑物修建是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工作。
它主要包括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施工、装修、验收等工作。
平面控制测量操作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操作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是指通过一系列控制测量点来保证建筑物或道路等建筑结构的平面度、垂直度和水平度。
下面是平面控制测量的操作方法:
1.测量前,应调查控制点周围的地形,确定测量区域的边界。
2.根据需要建立控制测量基准点,确定各控制测量点的坐标,测量点可采用钉桩、地标等方式标定。
3.确定控制测量点的观测方位,选择适合的观测仪器进行测量,如全站仪、自动水平仪等。
4.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观测,遵守精密测量的操作规程,记录仪器刻度值或读取数据,注明测量点的编号和观测时间。
5.计算各控制测量点的坐标,进行误差调整和精度评定。
根据需要,制作控制测量图,标明建筑物或道路等建筑结构的平面度、垂直度和水平度。
6.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按照控制测量图进行实际测量并进行调整,确保建筑结构的准确平面度、垂直度和水平度。
7.最后,进行控制测量成果的归档和保存,在下次测量前进行检查和验证。
平面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平面控制测量注意事项一、引言平面控制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
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平面控制测量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二、选择适当的控制点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控制点。
控制点应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要能够准确地代表所测区域的特征。
控制点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测量任务的要求、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测量设备的精度等因素。
三、合理布设控制网控制网的布设是平面控制测量的关键环节。
在布设控制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网的形状应合理,可以选择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等形状,以保证控制点之间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 控制网的密度应适当,过高的密度会增加测量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过低的密度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 控制网的布设应考虑测量任务的要求和地形地貌特征,合理选择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
四、确保测量设备的精度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时,测量设备的精度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确保其精度符合测量任务的要求。
2. 在使用测量设备之前,需要进行校准和检查,以确保其工作正常并具备准确度。
3.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温度变化、振动干扰等因素对测量设备的影响。
五、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平面控制测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如全站仪法、电子经纬仪法等。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2. 考虑测量方法的精度、可靠性以及对测量环境的适应性等因素。
3. 在使用测量方法之前,要对其进行充分了解和熟悉,确保能正确操作和处理测量数据。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平面控制测量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在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和筛选,排除异常值和误差。
2. 选择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如最小二乘法、平均值法等,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水平角观测
一般规定观测左角。闭合导线中,导线 点按逆时针编号,左角即是内角。
比例尺
仪器
测回数
测角中 误差
半测回 差
测回差
角度闭 合差
1︰500~ 1︰2000
DJ6
1︰5000~ 1︰10000
DJ6
2
±30″ ±36″ ±24″ 60± n
3、计算步骤和方法(四步)
闭 ③坐标增量计算及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
合
• 坐标增量Βιβλιοθήκη 算导△xi=Di×cos △Yi=Di×sin
线 点 的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fx= ∑△Xi
fy= ∑△Yi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 f
f
2 x
f
2 y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f / D
坐 •若K > K允,检查后,重测边长。
4
D
(5)C
闭 1、计算目的
合
利用已知数据和外业观测成果,计算导
导 线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Y)。
线 点
独立导线
5
的
A
坐
标
B1
非独立导线
5
4
B 1
4
计
3
算
2
2
3
2、计算思路
闭
5 A
合
X2=X1+△X12=X1+D12×COSα12 B 1
4
导
Y2=Y1+△Y12=Y1+D12×SINα12
3
线 点 βi 的
一等精度最高,低一级控制网是在高 一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的。
三、城市和工程控制网
1 城市控制网:根据城市规模在国家不同等级的基本
控制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一般大城市以国家二、三等网作为首级控制,中小
城市以三、四等网作为首级控制。 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小三
角(或小三边)或一、二、三级导线。
标
角,再计算改正后角值
计 算
检核: ∑(i + V i ) = (n - 2)×180°
闭 3、计算步骤和方法(四步)
合 ② 导线边方位角计算
导
i i+1 = i-1 i +180° + i左
线
i i+1 = i-1 i +180° - i右
点
5
的
A
坐
B1
4
标
计
3 2
算
检核: 12 = 51 + 180° + 左
与国家网比较:边长较短,形状类似。
2 工程控制网:为各类工程建设、施工放样、安全监
测等布设的控制网。 根据需要布设控制网,精度要求也不一样。
四、图根控制网
为满足地形测绘需要而建立的控制网。 根据测图比例尺不同,测图控制点的密度也有要求, 进而需在国家控制网上加密控制点建立图根控制网。一 般布设成图根小三角、导线、交会定点、自由设站等。
后△X、△Y要改正
闭 3、计算步骤和方法(四步)
合 ① 角度闭合差计算和调整
导
f =∑测 -∑理 =∑ 测 - (n - 2) ×180°
线
f允=±60″
点 的 坐
若f > f允,不合格,检查后,重测。 f < f允,合格可进行角度调整
角即度:调闭整合:差V反号i =平- f均β/ 分n 配至每个观测
测图控制点密度表
测图比例尺
每平方公里的控制点数
每幅图的控制点数
1∶5000
4
20
1∶2000
15
15
1∶1000
40
10
1∶500
120
8
控制测量过程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定进行。 步骤:
㈠控制网的布设 ㈡编写工作大纲 ㈢踏勘选点、埋石、点之记 ㈣外业观测(程序规范、满足限差) ㈤数据处理 ㈥技术总结
αi i+1
2
△Xi i+1=Di i+1×COSαi i+1
△Yi i+1=Di i+1×COSαi i+1
Xi Yi
坐 应满足内角和条件: 标 ∑βi- (n -2) 180°≠0 =f 计 f 满足限差后βi要改正 算
应满足坐标条件:
∑△X≠0=fx ∑△Y≠0=fy 计算f、K,K满足限差
测量工作基本原则
进行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必须 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 则,采用“先控制,后碎部” 的工作步骤。
测量工作步骤
地形测绘
控制测量
碎部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一、目 的
目的:提供控制基础和起算基准
实质:测定具有较高精度的平面坐 标和高程的点位控制点
二、分 类
▪ 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测量:一、二、三、四等 测图与测设平面控制:导线,小三角 ▪ 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测量:一、二、三、四等 测图与测设高程控制:等外水准,三角高程
标
K < K允,合格可进行调整
计
改正数计算Vxi
fx D
Di
Vy i
fy D
Di
算
检核: fx= -∑v△xi fy=- ∑v△Yi
§6.3 导线测量
单一导线布设方式
5
• 闭合导线 A
B
4
(1)
• 附合导线
2
3
A
2
B(1)
3
4
D
(5)C
实地选点注意事项
1. 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广阔,便于测碎部点 的地方。
2. 相邻点必须通视。 3. 点均匀分布,相邻边长度相差不宜过大。 4. 点应选在不易被行人车马触动,土质坚
实便于安置仪器的地方。
一、选点
1 (100.0,200.0)
2 3
7 6
4 5
二、平面控制测量
确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X,Y)
1、外业工作
①导线边长度测量
②测量水平角
③测量连接角
2、内业计算
①角度闭合差计算和调整 ②导线边方位角计算 ③坐标增量计算及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 ④坐标计算
1、导线边长测定方法
①钢尺量距:往返丈量相对中误差 <1/2000 或1/1000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一、计算前的准备工作
1、全面检核外业原始观测数据记录、计算 是否齐全、正确、限差是否合格。
2、抄录已知数据(已知高级点坐标,方位 角等)。
3、绘导线略图(注明点、角度、边长)。 4、准备应用的计算表格。
单一导线布设方式
5
• 闭合导线 A
B
4
(1)
• 附合导线
2
3
A
2
B(1)
3
§6-1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一、控制网
在测区范围内选定若干个测量控制点 而构成的几何图形。
❖平面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
➢三角测量: ➢导线测量: ➢GPS测量:
二、国家等级平面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内由三 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或GPS测量建立的控 制网,按精度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 等级。
2
±20″ ±36″ ±24″ 40± n
3 测定方位角或连接角
A
2
B(1)
3
4
D
(5)C
外业注意:
在内业计算之前应仔细检查所有外 业记录,计算是否正确,各项误差是否 在限差之内,以保证原始数据的正确性。
同时绘制导线略图,注明点号和相 应的角度和边长,以及已知点坐标和起 始方位角等,以便进行导线的坐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