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
导游基础知识第八章知识点:中国风味特色菜

一、仿古风味菜肴(一)宫廷菜(御膳)宫廷菜原指历代皇宫内由御厨制作的专供皇帝、后妃们食用的菜肴。
由于明朝以前的宫廷菜我们只能见到一些零星的文字记载,真正流传至今的可谓凤毛麟角,唯有清代的宫廷菜较为完整地流传下来。
清官菜以满族食风为主,既有山东、江南、四川等各地方的风味,也包括蒙、回各民族的风味,制作精致,色形美观,擅长熘、炒、蒸、炸,以清、鲜、酥、嫩著称。
清代宫廷菜有熘鸡脯、凤凰扒窝、燕窝贺字锅烧鸭子、荷包里脊、鱼藏剑、炸佛手卷、龙须驼掌、炒豆腐脑、烧鹿箭、抓炒鱼片、金银鹿肉、雪花桃泥、荷花鱼丝、罗汉菜心、炒胡萝卜酱等。
仿宫廷菜(仿膳)是指仿制历代帝王皇宫内御膳房由御厨制作的专供皇帝、后妃等用膳的菜肴,为仿古菜之首。
清亡后,原清官御膳房中的几位老御厨走出紫禁城,于1925年在北海公园内开设了“仿膳斋”(即仿膳饭庄的前身),专门经营仿清官风味。
现在西安、开封、杭州等地在挖掘试制仿唐菜和仿宋菜。
(二)官府菜官府菜是古代官宦之家所制的馔肴。
以清淡、精致、用料讲究闻名,过去北京官府多,府中讲求美食,并各有拿手好菜,以招待同僚或比自己职位高的官员。
1.孔府菜孔府菜又称府菜,是山东曲阜县孔府里的菜肴,是经干百年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典型的官府菜。
孔府菜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衍圣公及其府内家人日常饮食的菜肴,由“内厨”负责烹制,称为家常菜;二是为来孔府之帝王、贵胄、名族、官宦祭孔、因拜访而举办的各种宴请活动的菜肴,由“外厨”负责烹制。
孔府正席菜具有制作精细、注重营养、豪华奢侈、讲究礼仪等特点。
孔府的日常饮食肴馔,选料精而广,技法多而巧,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孔府的名菜名点繁多,数以千百计。
如筵席菜有孔府一品锅、燕菜一品锅、白扒通天翅子、八仙过海闹罗汉、奶汤燕菜、把儿鱼翅、把儿海参、红扒熊掌、糟烧海参、奶汤鹿筋、烤乳猪、烤鸭子、八仙鸭子、神仙鸭子、三套鸭子等。
孔府点心也有特色。
用各种花卉为料制作馅心的桂花饼、荷花饼、菊花饼、薄荷饼、百合酥、玫瑰粽子以及各式风味点心,均花样精巧,味美可口。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一、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主要内容。
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b.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及其代表性内容。
c.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二、第二章: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及其特点。
2. 教学内容: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墨家思想。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b. 分析道家思想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c. 比较佛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的不同之处。
三、第三章: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2. 教学内容: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绘画、书法、音乐。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作品鉴赏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中国传统的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b. 分析中国传统的小说和戏曲的形式及魅力。
c. 欣赏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和音乐之美。
四、第四章: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2. 教学内容: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及意义。
b. 探讨端午节和中秋节的由来、庆祝方式及文化内涵。
c. 分析清明节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及其传承。
五、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 教学内容:孝道、礼仪、诚信、仁爱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b. 分析中国传统礼仪的种类和作用。
c. 探讨诚信和仁爱等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2024年CHINA英语教案

2024年CHINA英语教案第一章:中国的地理与文化简介1.1 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1.2 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如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等1.3 阐述中国的文化特点,如书法、绘画、传统节日等1.4 分析中国方言的种类及分布情况第二章:中国的历史演变2.1 讲述中国的古代历史,如夏商周、秦汉、唐宋等2.2 介绍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2.3 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影响第三章: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制度3.1 讲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等3.2 阐述中国的国家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3.3 介绍中国的法律体系及其发展历程3.4 分析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和挑战第四章:中国的经济概况4.1 介绍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等4.2 讲解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如中美贸易战等4.3 阐述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化进程4.4 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第五章:中国的社会与教育5.1 介绍中国的社会结构,如城乡、民族、宗教等5.2 讲解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5.3 阐述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如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5.4 分析中国社会和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第六章:中国的科技创新6.1 介绍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历程6.2 讲解中国在、5G通信、航天等领域的最新进展6.3 阐述中国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和国际影响6.4 分析中国科技创新的优势与挑战第七章: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7.1 讲述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诗词、戏曲、书画等7.2 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审美观念7.3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7.4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第八章:中国的饮食文化8.1 介绍中国的饮食习惯、食材和烹饪方法8.2 讲解中国主要菜系的特点和代表菜品8.3 阐述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和传统节日食品8.4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和现代变迁第九章: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9.1 讲述中国的主要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9.2 讲解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如儒家、道家、墨家等9.3 阐述中国宗教和哲学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和现代价值9.4 分析中国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多元共存与融合第十章: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10.1 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10.2 讲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合作10.3 阐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10.4 分析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一章:中国的民俗风情与传统节日11.1 介绍中国的民俗风情,如婚嫁习俗、节日庆典等11.2 讲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11.3 阐述中国民俗风情和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11.4 分析中国民俗风情和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和现代变迁第十二章: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2.1 介绍中国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12.2 讲解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如生态文明建设等12.3 阐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成果,如绿色能源、节能减排等12.4 分析中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前景第十三章:中国的体育事业13.1 讲述中国的体育发展历程,如奥运会、亚运会等赛事的成绩13.2 讲解中国的体育政策和体育产业的发展13.3 阐述中国体育事业对国民健康和社会的影响13.4 分析中国体育事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第十四章:中国的影视与流行文化14.1 介绍中国的电影、电视剧和音乐等流行文化形式14.2 讲解中国影视作品的特色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14.3 阐述中国流行文化中的偶像团体、网络红人等现象14.4 分析中国影视和流行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趋势第十五章:中国的未来展望15.1 讲述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15.2 讲解中国在全球治理、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布局15.3 阐述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贡献15.4 分析中国发展的内外部挑战与机遇,展望中国的未来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2024年的中国,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科技、文化、饮食、宗教、外交等多个方面。
中国文化要义每章要点总结

中国文化要义每章要点总结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复杂的文化之一,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语言、宗教、哲学、艺术、音乐、戏剧、文学、建筑、服饰、食物等。
本文将对中国文化的要义进行总结,并按照章节进行拓展。
第一章:语言文化要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众多的方言和语言。
汉字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文字系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具有独特的象形意义。
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包括了丰富多样的口头语言、成语、俚语等。
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沟通交流的工具,也是民族认同的象征。
第二章:宗教文化要义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中国的宗教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支持和道德指导的作用。
第三章:哲学文化要义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等。
这些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生活和社会治理的智慧。
中国哲学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艺术文化要义中国艺术文化包括绘画、书法、音乐、戏剧、舞蹈等多个方面。
中国绘画和书法强调意境和笔墨的韵律美,音乐和戏剧强调和谐与平衡。
中国艺术注重表达内在的情感和精神,以及对自然和人类世界的观察和表现。
第五章:文学文化要义中国文学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的文学之一。
中国文学以古诗词、古文、小说等形式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文学强调意境和修辞的运用,善于通过文字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哲理。
第六章:建筑文化要义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对称和平衡。
中国古代建筑以宫殿、庙宇、园林等为代表,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宇宙秩序的理解。
第七章:服饰文化要义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
传统的中国服饰注重色彩、纹样和细节的设计,反映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等。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3.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介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鉴赏经典古典诗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 通过例诗,讲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章:中国书画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 欣赏著名书画作品。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通过示范,讲解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书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第四章:中国传统戏曲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剧种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剧种和特点。
3. 欣赏著名戏曲选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 通过视频,展示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剧种和特点。
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答案

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一、判断题(对的请标注“A”。
错的请标注“B”)1.川菜调味多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豆瓣酱等,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
( A )2.历代宫廷肴馔的风味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华贵珍奇、配菜讲究典式规格。
( A )3.官府菜在规格上一般不低于宫廷菜,而又与庶民菜有极大的差别。
( B )4.由于谭家菜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尤其重刀功和调味,因而深受各界食客的赞赏与推崇。
( B )5.中国的素菜源远流长,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
( B ) 6.小吃,是指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统称,如年糕、粽子、元宵、油茶等食品。
( A )7.豌豆黄,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
( B )8.棋子烧饼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名点,因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
( B ) 9.茶叶按初加工方式可以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六大类毛茶。
( A )10.啤酒是一种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二氧化碳的饮料酒。
( A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1.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特殊风味的菜系是( B )。
A.鲁菜 B.川菜 C.苏菜 D.粤菜2.用清汤和奶汤增鲜的菜系是( C )。
A.川菜 B.粤菜 c.鲁菜 D.沪菜3.谭家菜的代表名菜是( A )。
A.清汤燕窝 B.蟹酿橙 C.东坡脯 D.莲花鸡签4.下列属于粤菜代表菜的是( A )。
A.白云猪手 B.九转大肠 C.盐水鸭 D.宫保鸡丁5.下列属于苏菜代表菜的是( B )。
A.油爆双脆 B.松鼠鳜鱼 C.太爷鸡 D.麻婆豆腐6.广东的风味小吃是( C )。
A.豌豆黄 B.蚝仔煎 C.娥姐粉果 D.刀削面7.杭州的仿宋菜是( B )。
A.两色腰子 B.蟹酿橙 C.怀抱鲤 D.一品锅8.四川的风味小吃是( B )。
第八章 中国饮食民俗文化教案

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第八章中国饮食民俗文化(一)岁时节日食俗、人生礼仪食俗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俗饮食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岁时节日食俗、交际食俗、寿诞食俗2.过程与方法:由合适的图片和案例引起学生对该专业课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专业技能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感受专业课的严谨性,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热爱,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岁时节日食俗、交际食俗、寿诞食俗教学难点:岁时节日食俗、交际食俗、寿诞食俗授课方法: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发展思维为主旨”的“四主”原则.以恰当的问题为纽带,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饮食文化参考书、多媒体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教学内容备注导入新课提问学生“汉族在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时,都要吃哪些特殊的食品呢?”新课讲授一、饮食民俗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饮食民俗,也称饮食风俗、食俗,是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2、意义:(1)发掘优秀文化遗产(2)传统教育(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4)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友谊(5)饮食科学化二、岁时节日食俗(一)历代春节的食俗1、汉代:子孙给长辈敬“椒柏酒”2、南朝:按长幼顺序拜贺,吃胶牙糖、五辛盘,饮椒柏酒、屠苏酒3、宋代:开封一带吃元阳脔(大块肉)、丝饼、饮屠苏酒4、清代:北京人吃米糕、汤点,寓意一年顺利,与人无口角之争北方人:除夕包饺子,子时吃饺子,寓意“岁更交子”,元宝形的饺子象征团圆、发财吉利。
南方人:吃年糕,寓意“年年高”——来年更上一层楼(二)元宵节食俗1、汉代:元宵节定形,汉代人在这一夜吃“牢丸”2、唐代:有一种叫“面玺”的食品,即用面做成官印形状的馍,吃到以后以比官位大小取乐。
8.5中国的名茶与名酒(课件)——《导游基础知识》(高教版)同步教学课件

| 中国的名茶与名酒
(二)红茶
红茶起源于中国,属于全发酵茶类,是 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 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PART 05 \ \ \
| 中国的名茶与名酒
1. 祁红
2. 蚵仔煎
PART 05 \ \ \
(三)青茶(乌龙茶)
青茶也称乌龙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 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 龙茶是经过杀青、萎凋、摇青、半发酵、 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也称蜜香型,以桂林三花为代表。
| 中国的名茶与名酒
2. 浓香型酒
也称窖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 为代表。
4. 清香型酒
也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为 代表。
1. 酱香型酒
也称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 最为著名。
5. 兼香型酒
又称复香型、混合型,以贵州 遵义董酒、陕西西凤酒为代表。
PART 05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中国的名茶与名酒
08
第八章 中国饮食文化
ZHONGGUOYINSHIWENHUA
05
中国的名茶与名酒
P
A
R
T
F
I
V
E
PART 05 \ \ \
一、名茶
| 中国的名茶与名酒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发现茶叶功效的也 是中国人。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 品,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 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 化的贡献。
(二)黄酒
黄酒也称米酒,是一类以稻米、黍米、 玉米、小米、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过 蒸煮、加酒曲、糖化、发酵、压榨、过 滤、煎酒、贮存、勾兑而成的酿造酒。
PART 05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导游资格统一考试知识点
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
菜系
宫廷菜:
北京仿清代:凤尾鱼翅、金蟾玉鲍、一品官燕
清代宫廷菜风味:山东、满族、苏杭三种风味
开封仿宋:两色腰子、东华鲊(zha)、水晶脍(kuai)
杭州仿宋:蟹酿橙
官府菜:
①用料广博益寿②制作奇巧精致③味道中庸平和
④菜名典雅得趣⑤筵席名目繁多⑥用餐环境古朴高贵
官府菜在规格上不得超过宫廷菜,与庶民菜有极大差别。
代表名菜:
孔府菜:诗礼银杏、怀抱鲤鱼、八仙过海(传承时间最长的典型官府菜)
鲁菜:糖醋鲤鱼、九转大肠、德州扒鸡;
油爆双脆、原壳鲍鱼、海米珍珠笋(我国北方历史悠久,影响最大的菜系,
用清汤和奶汤增鲜)
谭家菜(以鱼翅、燕窝的烹制最为有名重火功):清汤燕窝
随园菜:素燕鱼翅、鳆鱼炖鸭、白玉虾圆、雪梨鸡片
苏菜(淮扬菜):清炖蟹粉狮子头、羊方藏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霸王别姬川菜: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麻婆豆腐、怪味鸡
川菜特点:
①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之说
②尤以味型多样,变化巧妙而著称
③用料广博,味道多样,菜肴适应面广
④主要有蓉派、渝派、盐帮菜三类
川菜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特殊风味
粤菜:(对蛇制作有独到之处)白云猪手、脆皮乳猪
粤菜(发源于珠江流域):
①选料广博奇杂,菜肴新颖奇异
②汲取了外来各种烹饪原料和烹饪技艺
③口味清淡、重汤菜
素菜(享有盛誉):杭州灵隐寺、成都宝光寺、湖北武当山、上海玉佛寺、厦门南普陀寺(素菜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素菜派别:寺院素食、宫廷素食、民间素食
素菜特点:
①原料全素、时鲜为主,清爽素净
②营养独特,健身疗疾
③模仿荤菜,形态逼真,口味相似
素餐馆:上海功德林、北京功德林、天津真素园
西汉:铁烹时期
叫花鸡(苏菜)太子鸡(粤菜)辣子鸡(川菜)
汉代利用发酵技术蒸馒头
小吃
台湾:凤梨酥、太阳饼、度小月担仔面
陕西:牛羊肉泡馍、臊子面、酿皮子、水晶柿子饼
上海:南翔小笼包、排骨年糕、蟹壳黄
山西:刀削面、拨鱼儿
北京:小窝头、豌豆黄、豆面糕(又叫驴打滚,北京小吃中古老品种之一)、茯苓夹饼、都一处烧卖
四川:担担面、龙抄手、赖汤圆、钟水饺
广东:娥姐粉果
河北:棋子烧饼(河北唐山)、藁(gao)城宫面
补充:
天津:狗不理包子、桂发祥大麻花
内蒙:奶皮子
辽宁:老边饺子
吉林:李连贵熏肉大饼、朝鲜冷面、打糕
茶
初加工方式可以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
黑茶:普洱茶
青茶(乌龙茶):铁观音
绿茶:太湖碧螺春
西湖龙井: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
酒
浓香型酒:泸州老窖特区、贵阳大曲、习水大曲、洋河大曲
兼香型:西凤酒
酱香型:茅台(国酒、外交酒)
啤酒(饮料酒):含有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二氧化碳
绍兴加饭酒(黄酒):色泽橙黄清澈,气香芬芳浓郁,滋味鲜甜醇厚,越陈越香,
久藏不坏
葡萄酒(果酒):
①按糖量:干红、半干红、半甜红、甜红
②按色泽:红、白、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