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 做更好的自己 学科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做更好的自己课程课时:1课时教材内容分析:“做更好的自己”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内容。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
本部分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发挥自身优势,激发潜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成长中的挑战,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课标目标:1.成长中的我: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积极接纳自己,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2.我与他人和集体: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在集体中共同成长,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接纳自己。
学会欣赏自己。
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接纳、欣赏自己与做更好的自己之间的关系。
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新授课。
主要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活动体验法。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学环节:视频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成长与进步的励志视频,然后提问:“同学们,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后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如看到了努力奋斗可以带来改变,感受到每个人都有潜力变得更好等。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引出做更好的自己的主题。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被视频吸引,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初步思考做更好的自己的意义。
2.案例分析(10分钟)教学环节:案例展示。
教师活动:展示几个关于学生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成就更好自己的案例,如小明从胆小内向变得勇敢自信,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小红克服学习困难,成绩不断提高等。
“请同学们分析这些案例,思考他们是如何做到更好的自己的?”学生活动:学生甲:“小明勇敢地挑战自己,走出舒适区,所以变得更好了。
”学生乙:“小红努力学习,不放弃,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做更好的自己的过程和方法,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2.2做更好的自己(教学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个人成长计划的短文,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形成全面的自我评价。他们学会了自我观察和反思的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地认识自我,为个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6.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了利用课程资源、信息化手段等辅助学习。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主动探索新知识,拓宽视野。
7.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学生敢于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发展了创新思维。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寻求新颖的解决方案。
8.情感态度的积极转变:通过学习,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以乐观、向上的心态迎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成长的故事》系列丛书,选取与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相关的篇章,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视频资源:精选与个人成长、自我完善相关的教育纪录片,展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背景下的人物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提升。
2.2做更好的自己(教学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2.2做更好的自己》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个重要章节,统编版2024。本章节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他们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主动改进、全面发展的积极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制定个人成长目标,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成为更好的自己奠定基础。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对接,为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2《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2《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做更好的自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努力可以做得更好。
教材通过案例、讨论、反思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动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处于一个重要阶段。
他们有一定的自我认知,但还不够全面客观;有一定的自我提升意识,但还需要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3.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能完美。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3.自我反思法: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的文章,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
3.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你能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案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他如何通过努力做得更好?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3.操练(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请你们小组成员互相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然后选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教师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的文章,要求字数在100字左右。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2024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做更好的自己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本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
教材首先通过“运用你的经验”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如何才能飞得更高,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接着从接纳与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两个方面展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课标目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欣赏自己,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符合课标的要求。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学环节:播放视频《破茧成蝶》。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呢?视频中的蝴蝶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破茧成蝶,实现了自我的蜕变。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像这只蝴蝶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做更好的自己》。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后,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被视频吸引,积极参与讨论,对本节课的主题产生兴趣。
2.讲授新课认识自己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方法,那么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对自己的认识有哪些?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自己的?学生活动: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分享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认识自己的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认识自己的理解。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认识自己的方式。
2.2 做更好的自己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年版)

2.2《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标依据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框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健全人格”中的“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
”学习主题“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内容要求”: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学业质量中的“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定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做更好的自己》,教材先提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接着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欣赏自己的独特和接纳自己的全部,其一,学会欣赏自己。
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欣赏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坚持不懈的精神等。
其二,学会接纳自己。
一是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对自己满意的部分和不满意的部分。
二是接纳自己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完善自己、改正缺点和激发自己的潜能等方法去做更好的自己。
具体分为:其三,不断完善自己,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主动改正缺点,弥补不足。
我们要向他人、书本、社会学习。
其四,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活动、与他人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时明确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
做更好的自己,不仅是初中阶段的成长要求,而且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的人生课题。
(三)学情分析正值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自己,但由于受到自身认识发展规律的限制,在自我认识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而自我认识的偏差必然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
由此本节课基于以上学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和掌握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是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成就,在知识的体系上有承上的作用。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3.2《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3.2《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3.2《做更好的自己》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和法治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做更好的自己,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关注自我,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逐渐成熟。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定的自我认知偏差,容易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忽视自己的优点。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克服自我认知偏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感悟道德与法治知识。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呈现教材内容,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其他材料,如卡片、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图片内容为学生身边的优秀人物。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人物,找出他们的优点和特点。
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2《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2《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框是对于上一框的承接,从题目“做更好的自己”本身看,“做”即要学会方法,学以致用,将所学落到实处,能够知道自己的生活实践。
“更好”,相较于已有的表现,强调在成长过程中适当激发潜能,学会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自己”,应该包含两个维度,一是从个体上看,认识到自己生命的独特,接纳、欣赏自我;二是从群体上讲,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相联系要体现出社会价值,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进而做更好的自己。
2.【学情分析】中学阶段,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有所不同,学生有探究自我的兴趣与需要。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初中生与他人作比较时易羡慕他人长处,难以接受自己的不足、缺点,有时因此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故而要教会学生接纳和欣赏自己,接着悦纳自己后怎么进步,理想自我如何达到?要继续完善自己、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福祉,在此过程中体会如何做更好自己。
3.【教学目标】道德修养:通过分析马龙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怀疑”,学会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健全人格:通过分析马龙“六边形战士”炼成的关键词,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责任意识:通过分析马龙“六边形战士”炼成的关键词,努力做到完善自我,开发自身潜能,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履行社会责任。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做更好的自己的做法。
教学难点:做更好的自己的做法;做更好的自己的原因。
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启发法6.【设计思路】本课以“奥运旗手、国乒队长马龙”作为主线人物,聚焦马龙深海潜行,历经风雨的成长之路,设置一个总议题: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下设两个子议题,子议题1:明—为何要做更好的自己?子议题2:知—如何去做更好的自己?将马龙的“自我怀疑”和“六边形战士”炼成关键词作为议学情境,并且结合学生自身设置议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上一课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继续完善自己、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福祉,在此过程中体会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做更好的自己》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做更好的自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提升来实现这一目标。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做更好的自己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做更好的自己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2.自我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看待自己。
3.自我提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锻炼、反思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往往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过于关注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素质的培养。
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自我提升的意识非常重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做更好的自己的意义。
2.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锻炼、反思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
四. 教学重难点1.做更好的自己的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3.如何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动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做更好的自己的意义。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
3.实践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不断提升自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制定实践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为什么说做更好的自己很重要?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来做更好的自己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们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如何通过自我提升来做更好的自己?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总结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义市白碗窑镇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
班级:七(2)(5)班授课教师:刘金智
备注:
1、复习 (习题) 课要有课题、教学目标、范围、重难点、过程、总结、反思等,要对复习内容进行归类整理,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2、讲评课(试卷、作业)要有课题、教学目标、讲评重点和过程,过程包括:
a、分析试卷(题)错误原因。
b、根据学生错误情况进行分类讲评。
c、结合讲评效果,再次安排练习。
3、作文讲评课包括讲评目的、作文情况综述、针对性范文讲评,引导学生修改完善,启发学生写作思维等。
4、实验课包括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器材准备、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作业布置及教学反思,并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安全防范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