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课的课堂互动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互动论文

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互动探讨【摘要】英语精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低年级期间的核心课程,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至关重要,为其在高年级期间进一步学习英语各种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但是,现阶段的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最明显的表现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欠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精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问题和障碍,以找出加强课堂互动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互动策略传统的大学专业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仅仅是听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底下,知识运用不熟练,而学生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下,逐渐放弃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从而使课堂教学互动更加艰难,形成恶性循环。
而英语精读作为英语学习的核心课程,更应该重视英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的作用,要使这门交际工具得到很好的运用,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模拟,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尤为重要,师生之间在课堂上运动语言进行信息、思想、感情的交流联系,不仅仅是被动的运用语言符号,更多的是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练习中建立用英语交流的信心、兴趣和主动交流的愿望。
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互动策略的研究,探讨如何促进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
一、课堂互动的理论基础课堂互动理论的提出,基于两种理论:心理语言互动和社会互动理论。
心里语言互动理论是指在新语言习得过程中,要经过对语言的输入,理解,并且对输入的语言进行整合调整,在互动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和过滤,促进语言的内化。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
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
论大学英语课堂的互动式教学

外 语 教 学 在 我 国 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地
一
个社 会 过程 , 同 样 需 经 历 最 近 发 展 区
在互动课 堂上 , 学 生 不 再 是 被 动 的 接
通 过 在 社 会 情 境 中 与 他 人 的 交 流 受 者 , 位, 随 着 中 国 与 世 界 的 交 流 日益 增 强 , 外 阶 段 , 因为话柄权 落到学 生的手 中, 学 生 语 交 际 的 功 能 已成 为 外 语 教 学 的 首 要 目 是 课 堂 活 而 习得( We r t s c h, 1 9 9 1 ) 。 美 国 著 名 语 言 成 为 课 堂 活 动 的 中 心 和 主 体 , 的。 但是 , 这 几 年 我 国 的 英 语 教 学 的 现 状 学 家 道 格 拉 斯 ・ 拥 有 语 言 运 用 和 实 布朗 在他 的 语 言 教 学 原 动 的 积 极 的 参 与 者 , 是学 生 学 习英 语 近 十 年 , 却无法在 1 3 头 或 则 》 一 书 中说 : “ 语 言 的 最 高 境 界 不 只 是 践的机 会。 学 生对 自己的学 习更加 负责 ,
2 0 1 3 NO 0 2
Ch J n a Ed uc at l on I n n ov at I o n Her aI d
理 论 前 沿
论大学英语课堂的互动式教学
闰 缜
( 辽宁 师范 大学外 国语学 院 辽宁大连 ¨ 6 0 2 9 )
摘 要 :目前 , 在 大学英语课 堂上 , 师生之 间的互动交流明显不够 , 然而, 互动是英语 学习过程 中必不可少的活动 。 本文首先介 绍 了互动式 教 学的概 念 , 理论 基础和 原 则。 由此 可见, 教 师必 须把 师生互动 纳入 到教 学中去 。 接着, 本文分析 了在 互动教 学中师生 角色的转 变, 井提 出 了五 类互 动式教 学 的形式 。 如 果教 师充分地 发挥 互动的作 用, 设 计合 理的课 堂互 动活 动,学生的听说读 写译 能 力一 定会提 高。 教 师要 在 实际教 学过程 中, 探 索 出 更 多切 实 有效 的 互 动教 学 方 法 。 关键 词 : 大 学 英语 互 动 式 教 学 师生 角 色 互 动 活 动 中图分类 号 : G4 2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0 1 ( b ) -0 1 0 6 —0 2
大学英语精读课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论文

大学英语精读课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摘要:英语精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无疑师生的互动性及其对策研究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方向。
本文从互动教学的角度,讨论了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组织教学,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最终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专业英语;互动教学;方法大学英语精读课堂需要师生互动。
课堂上进行积极充分的师生互动,学生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主动地听并且独立思考,积极地表达,以口头和笔头的形式输出英语。
这样有利于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推进英语教学活动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互动式教学,又称交互式教学,它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理念。
它主张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它倡导采用各种活动形式,鼓励学生体验和参与英语学习实践。
它主张抛弃机械灌输的教育方法,提倡启发式、教练式的教学方法。
它反对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倡导发现性、批判性、创造性的学习。
它反对刻板地教授语法和书面翻译,主张在设定情景中由学习者根据交际需求、在无主观意识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语言包括犯语言错误的过程,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
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转变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更好地促进互动课堂的开展。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1.在“听”方面的训练,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除了平时课上的纠音外,可以叫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和问题,对照一些标准录音进行练习,再把自己的音录下来,和标准录音进行对照,逐步改正不足。
针对许多同学语音基础不好,地方音教重的情况,老师可以让班上同学结成互助对子,请语音好的同学来指正错误,效果较好。
除了每次上课听课文录音外,教师应该准备其他各种形式的资料,包括影视英文歌曲、英文短剧、情景录音带、录像带、多媒体教学课件、用于阅读讨论的诗歌、杂文、新闻片段等内容丰富的材料,定期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题材的听力资源,使他们更好的熟悉语言环境。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互动课堂探究

教学弊端更 加明显
维普资讯
第 5卷 第 2期 20 年 3 月 06
襄樊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u a fX a ga c t n l n e h ia olg o r l in fnVo ai a dT c nc lC l e n o o a e
理 论 的核 心 观 点 : 调学 习 的社会 环 境 , 强 以及 教 师 、 生 、 学
随着 大学英 语新 一轮 课程 改革 的逐 步实施 . 素质 教育 的呼声一浪 高过一浪 , 改进传 统的教学 方式 和学 习方 式 . 构
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 倡导多维互动课堂已提上议程。《 国 家英语 课程标 准》 明确指 出 : 也 此次英 语课 程改革 的重点就
生们 去探 究 。 学 习理论 奠基 人 让 ・ 亚杰 (enPae) 其 皮 Ja i t g 指
出: 知识 既不 是 客观 的 东西 ( 验 论 ) 也 不是 主 观 的 东西 经 ,
课 堂 上 . 生 之 问 、 生 之 间 应 进 行 多 维互 动 , 过 去 静 师 生 把 态 课堂 变为 动 态课 堂 。本 文拟 以互动 阅读课 堂理论 为 依 据 。 点探 讨要 使 英语 阅 读 教学 真 正进 入 互 的 主体 性 、 与 性 与合 作 性 . 现 一 种 “ 向交 参 呈 单
流 ” o e w yc rn net n (n - a om u iai )的趋 势 。以英 语阅读课 堂为 o
浅谈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互动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 目标 区别于 中学 , 主要 目标为提高大学生的语 言综 合运用能力 , 而师生互 动教 学模 式是实现教学 目标的一种有 效手段 。 目前大学 已经实现全面 网络信息化教学 , 大学教师应该 紧跟 时代发展 步伐 , 重新定位 自己教师 角色 , 发展 新型 的师 生关 系, 构建一个 良性 的师生互 动教学课 堂。文章研究 主 旨是分析大 学英 语课堂 中师生互动 的现状 , 阐释师生互 动模式 的意 义 , 并 提 出构建对 策。 1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互动教学 的主体是 教师与学生 , 互动 的 目标是使师 生在课 堂 中沟通顺 畅 , 调动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 ,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 引导 学生 开动脑筋 , 主动思考 , 大胆质疑 , 勤于讨论 和发言 , 全面提 高 学生 的语 言运用 和表达能力 。现阶段实 现课 堂互 动教 学还存在 以下障碍 。 1 . 1 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 中不被重视 教学 , 简化 之“ 教” 与“ 学” , 教师与学生分 别是 “ 教” 与“ 学” 的 主体 , 二 者缺 一不可 , 相辅相成 , 都是师生互动 的重要主题 。不过 传统教学模 式主要采 取“ 填 鸭式” , 由教 师讲整堂课 , 学 生只负责 听和记 , 根本 没有任何 主体 性可言 , 参与程度 很低 。这 种被动 的 填、 灌学 习方式 , 无法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位 , 导致教师无法全面准 确 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 学生也丧失了勤于思考 、 积极参 与、 乐于 学 习的主动性 , 形成 了“ 师重生轻 ” 的关系格局 , 很不协调 , 很不 自 然, 因而达不 到理想 的教学 效果 。 1 . 2 师 生在 教学活动中缺乏动态沟通 网络信息化是现代大学教学发展 的必然 , 在全 国得到贯彻实 施, 这也引发社会对新 型大学师 生关 系的关 注。这种发展在某种 程度上 改善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然而 , “ 教” 与“ 学” 还是存 在很 明显 的脱 节状况 , 不管是 在情景教学 、 句 型教 学还是语 法翻 译、 交 际教学 中 , 教师 在课 堂 中只 “ 教” , 完后 给学 生布 置作 业 , “ 教” 与“ 学” 被分开 , 缺乏有机 的联系与必要 的互动 , 各 自孤 立且 带有一定盲 目性 。师生双方缺乏一种动态 的交流和沟通 , 只限于 静态交 流 , 这种方式缺点是教师不能将学生 的兴趣 与个 性融人到 教学 当中 , 很难培养 学生真正 的学 习能力 , 而学生 不能完全 清楚 教学意 图。 2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 的优势 互 动教学模式 有其非 常明显 的教 学优 势 。首先 可 以充分发 挥和调动师生双方 的主观能动性 , 良好 的互动行为 可以让师 生处 于相对 平等 的地位 , 可以像朋友一 样 自由对话 和沟通 , 讨论 与交 流, 寓教 于乐 , 寓学于乐 , 相互促进 , 共 同提高和发展 。互动教学 模式 的核心就是 以学生 为中心 , 保证学生在教学 中可 以发挥 主观 能动性 , 学好 英语 , 掌握综合运用 与交 际的能力。其次 , 良好 的师 生互动 与沟通 , 可 以让课 堂变 的活泼 、 有趣 、 生动, 塑造 丰富 的教 学环境 , 学生 在宽松 的学习环境里 可以大胆用英 语交流和讨 论 , 提高实 践英语交 际的能力 , 培养学 习英 语 的主动 性 。再次 , 通过 师生 的互 动和沟通 , 师 生能更好 的了解 彼此 , 教师能 了解学生 的
大学英语精读课上的互动模式探究

( ) 读 前 : 题 导 入 。教 师 应 结 合 课 文 主 题 , 密 联 系 1阅 问 紧 学 生 生 活 , 到二 者 的结 合 点 , 动 学 生 的 内 在 学 习 动 机 。例 找 调 如 : 新 视 野 大 学 英 语 》 第 二 版 ) 二 册 第 七 单 元 “ ih n 《 ( 第 Lgt e Y u o da dS v 0 r i ” o r a n a eY u L f .课 文 的 主 题 是 生 活 压 力 问题 , L e 是 学 生 有 深 刻 切 身 体 会 的 问 题 。恰 当 的 问题 设 计 能 激 发 学 生 的 共 鸣 , 导 更 多 的学 生 参 与 讨 论 。 笔 者 设 计 了 三个 相 关 的 引 4评 估 和 修 订 训 练 内容 。经 过 策 略培 训 , 生 们普 遍 反 映 . 学 提 高 了策 略 的意 识 .开 始 使 用 学 习 策 略 并 能 迁 移 到 语 言 学 习 的 四 大 方 面 : 、 、 、 , 据 教 师 的 要 求 制 定 自己 的 学 习 听 说 读 写 根 计 采 用 “ 授 式 ” “ 输 式 ” 单 向 教 讲 、灌 的 学模 式 , 教 师 为 中 心 , 生 成 为 消 极 被 动 的 接 受 者 。 学 生 被 以 学 剥夺 了语 言 表 达 和 运 用 的机 会 , 致语 言交 际 能 力 低 下 。 随 导 而 着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社 会 越 来 越 需 要 具 备 英 语 表 达 能 力 的 人 才 。修 订 版 的 《 大学 英 语 教 学 大 纲 》 明 确 要求 把培 养 学 生 使 已 用 英 语 交 流 信 息 的 能 力 作 为 英语 教 学 目标 。课 堂 上应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 过 师 生及 生 生 互 动 , 造 英 语 表 达 氛 周 , 学 生 创 通 营 为 造 更 多使 用 语 言 的 机会 。
如何实现英语课堂深层互动

如何实现英语课堂深层互动作者:娄立国叶晓芳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23期[摘要]课堂互动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十分关注的课题之一。
本文讨论了两个层次的英语课堂互动,即表层互动和深层互动,分析了深层互动的要求以及无法实现深层互动的原因,并在结论部分点明了深层互动的实质。
[关键词]英语课堂深层互动质量形式本文所讨论的互动主要指英语阅读课中的互动与传统外语教学方法相比,现代外语教学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而课堂互动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
尽管我们深谙课堂互动的重要意义,我们对“互动”的真正涵义并未给予足够的注意,对真正互动(深层互动)的要领把握不准。
一、两种层次的外语课堂互动我们可以将外语课堂互动活动分为两个层次:浅层互动(surface level interaction)和深层互动(in-depth interaction)。
浅层互动是指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参与课堂任务而没有沉默不语的互动,其主要特征是学生“Yes/No”式的简短回答和教师“Ok/That’s right”式的机械式评价。
深层互动意味着内心感受或反思在两颗心灵之间的交流,一般而言,它以就相关话题或问题而展开的不停的追问和激烈的争论为特征。
深层互动对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增强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师生的互动总是停留在表层互动水平上,必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丧失,师生关系也会疏远。
只有深层互动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这样的互动通常会激发讲话者将一个观点或其立场阐述得更清楚、更有力的欲望,从而会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
二、无法实现深层互动的两种情形2007年上半年,笔者观摩了 16位教师的大学英语课,由于每位教师都精心备课,这16节公开课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同时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其中有一条不足之处是大部分教师所共有的,即只实现了表层互动,满足于让学生站起来回答一些“Yes/No”式的简短回答问题,或让学生说出事先已经背诵下来的答案,然后给予学生一些最简单的反馈。
大学英语阅读互动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大学英语阅读互动模 式的探索与研究
程 娇 赵 丹
摘要 : 针对大学英语 阅读教 学的现状,本文在回顾 自 上而下、 自 下而上和互动三种英语阅读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 出大学英语
阅读教 学的基 本互动模 式及对 外语 教 学的启 示。
关键 词 : 大学英语 ; 阅读模式 ; 互动 作者 简介 : 程娇 (9 4 ) 18- ,女,回族 ,山西长治人 ,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外语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过程之中才能建构 自己的意义 。
为 阅读理 解不仅是语言 文字 的加工过程,也是读者对 已有背景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 阅读理论 的研 究获得 了巨 知识的运用过程,阅读过程 的各 个层 次之 间存在交 互作用,因 厂
大发 展 。 在 国 际上较 有 影 响 的 Ru la t 7 代 提 出了 “ meh r 在 0年 交 而才 能达到最 终正确全面的理解效 果。互动不仅仅只在人与人 引 蜥 动 互 式 阅 读 理 论 ” (nea t e Re dn ) Itr ci a ig ,指 出 其 实 际 上 是 “ 之 间 发 生 , 阅读 者 和 阅 读 材 料 的 关 系 也 是 双 向的 ,两 者 之 间 也 v 自
阅 读
互 动 模 式
并不如想象中乐观 。此模 式是阅读材料和阅读者间的单 向沟通 , 容易导致读者被动地接受 阅读,缺少主动 的宏观分析篇章意义
或结 构 ; 另外 ,还有耗 时长、速度 慢的缺点。
2 “ 下而上”模 式 .自
“ 自下 而上” 式是与‘ 模 自上而下” 模式刚好相反的阅读过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增刊 河池学院学报 Vo.l30Suppl e m entary Issue 2010年8月J OURNAL OF HEC H IUN I VERSI T Y A ug.2010 大学英语阅读课的课堂互动朱静华(河池学院 外语系,广西 宜州 546300)[摘 要] 尽管课堂互动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日渐得到重视,但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却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时,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更长时间记住它,并喜欢他们所学的课程。
要使学生课堂学习主动化,教师的单一讲解的模式显然要被打破。
[关键词] 课堂互动;问题;讨论;主动学习[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021(2010)S-0139-02[作者简介] 朱静华(1964-),女,广西宜州人,河池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
课堂互动教学又称主动学习,在大学课堂里表示让任何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思考。
主动学习还可以定义为让学生通过交谈、听、写、阅读和思考等投入学习内容的活动。
主动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从互动讲座模式,到角色表演,结对活动,小组活动,讨论,辩论,游戏等等。
这些活动能为课堂创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尽管课堂互动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日益得到重视,但是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却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大多数教师还是面对全班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讲解句子和词汇,而学生则是采取听和记的方式来吸收教学内容,较少使用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这些强调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
我们通常会听到教师的抱怨:班级人数多,一旦展开讨论活动便很难控制,等等。
而且,学生成绩、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都有相当的差异性,面对老师的问题,许多学生更加愿意被动地听老师的答案。
另外,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迫使每节课必须覆盖大量的教学内容,而课堂上的各种讨论活动要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
以上种种都是阻碍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互动学习的不利因素。
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时,他们就能够更容易理解学习内容,更长时间记住它。
因此,要使学生课堂学习主动化,教师的单一讲解的模式显然要被打破,互动教学对大学英语课堂学习利大于弊。
一、介绍与导入这一阶段教学目的是调动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对材料中的主要思想进行初步讨论,使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课文题目建立联系,并且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
老师可以利用po w er po i n t打出课文的名字,根据课文主要内容设计一些图片,在图片的下方列出一组单词,让学生根据屏幕显示,推测哪些词汇会出现在课文中;或以课文的主题为基础,设计一系列和学生现实生活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回答,比如课文是关于压力和健康方面问题的,那么可以提问 H o w do people get sick?W hat w ill you do if you get si c k?H o w can you keep healt h y? W ha tm akes you fee l stressf u?l W hat do you do to re lieve stress?等等,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活动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这个目的可以经过细心安排的讨论来完成。
老师准备的问题是学生能够展开积极有效讨论的关键。
首先,老师可以针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意义,把问题分为事实类问题、诠释类问题和评论类问题。
事实类问题要求学生提供作者的陈述或选材的内容。
比如 W hat e m otional factors are m enti o ned in the tex?t W hat is the functi o n o f our i m m une sys te m? According to the author,in what w ay w illw e do our shopp i n g i n the f u t u re?等,让学生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诠释类问题是让学生通过材料中特别的词、句或段落探讨作者所表达的信息或意图,找出阅读中出现的思想,行为和表达之间的关系。
这139类问题要求学生的结论必须有选材所提供的事实作依据。
如我们可以问 W hy does the author say F i n land is a此而!super b laboratory∀fo r m obile phones? Can you support your v i e w w ith the ev i dence fro m the tex?t H o w can you te ll that fl o w ers have great sign ificance to the narrator∀s fa m ily? Can you tellm e the i n ten ti o n o f t h e speaker?W hy do you t h i n k so?A re t h ere any ev i d ences?等来推动学生思考,并从课文中找到证据。
评论类问题要求学生从自身知识和经验来思考课文,判断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或在多大程度上课文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启发。
这类问题的讨论使得学生能把阅读材料的理解运用于现实生活。
例如阅读材料 A Pro m ise of F l o wers中可以提这样的问题: W hich is m ore i m portant to fa m ily relati o nship,to be ro m antic or to be practica?l W hat ro l e do flo w ers play i n your life? W ill you behave i n the si m ilar way as the narrator if you are no t so w e ll-of?f其次,老师还应准备一些辅助性问题和补充性问题,以帮助讨论顺利进展和深入下去。
比如辅助性问题:当学生不能对某个诠释类或评论类问题做出解答时,老师通过转向对该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努力领悟材料,从而达到引导学生逐渐回答出整个问题的目的。
老师不应满足于学生的表面性或敷衍了事的回答,可以以他们的答案为基础进一步提问,使学生超越表面的理解进入深刻的思考。
补充性问题主要帮助学生阐明思想,论证评述,调动其他学生参与并且使讨论焦点保持在阅读材料中。
另外像 Does anyone else see it t h at w ay? C an anyone find so m et h i n g i n t h e text t h atw ill he l p her m ake her po i n?t之类问题可用来邀请其他同学加入讨论。
为使学生更容易理清思路,老师可以按篇章的结构对各部分作简要陈述,每一部分陈述完后再提问讨论。
先给学生时间思考答案,再让他们和同桌相互讨论答案。
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思考和表达。
三、读后任务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对课文的主题给与更多的思考和表达。
老师可以要求同学之间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就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进行辩论,也可以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写一份读书心得。
活动之后,应给学生提供一些上讲台表演或陈述的机会,并允许其他同学向他们提出相关问题。
这一阶段活动的目的是回顾课堂所学到的东西。
老师可以让学生从课文的主题思想、语言点和课堂讨论等方面写出几点他们的收获,教师简单总结并适当布置一些书面练习。
四、结论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表面上可以让学生学到大量东西,但实际上老师或课本上讲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接受和消化。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较难让学生学得投入。
互动教学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但大学英语阅读课堂班级大,学习任务重,使得互动教学难以在课堂顺利进行。
本文介绍的互动技巧把教师的讲解和课堂互动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不仅能有效控制教学的进度,也能引导好整个班的互动活动。
老师在备课中应抓住重点,对重要的内容在讲解中进行提问、讨论,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性。
班级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课堂更有必要避免使用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法。
一旦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心,对学习有了积极的态度,他们就不仅仅只是理解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而会努力思考,以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且,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学生们对阅读选材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在互动中可以检查到学生的语言和认知的错误,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进而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当然,互动教学也会受到下面的因素的影响。
首先,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
有些学生喜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喜欢和老师、同学沟通,而另一些学生则更愿先对问题充分思考,待有足够的把握后才回答问题,否则宁愿不说出来。
所以,老师要了解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给课堂创造一个友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这样的课堂环境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其次,学生已形成的课堂学习习惯和对课堂学习的认识。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有些学生在互动教学课堂里仍然消极对待课堂活动,对互动教学缺乏认识。
因此,老师要向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课堂中承担的主动角色。
如果老师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向学生说明主动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主动学习的方法,那么以后的互动教学就能较好地进行。
收稿日期 2010-06-20[责任编辑 贺卫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