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经验治疗共51页

合集下载

治疗真菌小偏方

治疗真菌小偏方

真菌在侵入人体后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如足癣,灰指甲和股癣,阴道酵母菌感染,念珠菌病等。

以下一些偏方能有效预防和摧毁体内真菌感染。

如何杀死结肠内的真菌?使用抗生素会给结肠内的友好细菌和酵母菌平衡带来负面影响。

而包含嗜酸或其他益生菌的营养品可以替代抗生素更安全的控制有害细菌生长。

例如,吃包含活性益生菌的酸奶就能给结肠带来更多友好细菌,促进身体健康平衡。

真菌感染以糖和碳水化合物为食,因此在抵御真菌感染时还应减少精制食品消费量。

如何杀死外部真菌?皮肤上的真菌感染往往涉及癣菌,股癣和足癣等。

这些受影响部位应使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然后拍干。

保持感染部位干燥很重要,因为潮湿环境有助于真菌繁殖和扩散。

茶树油是极好的抗真菌剂,在很多药店可以买到。

将这种油直接涂抹在患处即可。

如果真菌感染影响的是腹股沟,还应确保穿着棉质宽松内裤。

另一个治疗脚部真菌感染的偏方是用添加苹果醋的温水泡脚。

在一加仑温水中加入四分之一杯苹果醋就足以杀死导致足癣的真菌。

苹果醋也是治疗脚趾和手指真菌的好方法,但要确保浸泡后保持干燥,然后用棉签蘸过氧化氢涂抹在指甲上,让空气风干。

阴道真菌感染可以用无糖纯酸奶直接塞入阴道加以治疗。

此外,大蒜也是值得考虑的抗菌剂,因此将一瓣大蒜塞入阴道也是一种可选自然疗法。

但由于一些人对大蒜油敏感,因此应该谨慎使用。

大蒜用棉纱布包裹好,然后插入阴道适当位置,在第二天早上取出。

如果上述家庭疗法没有效果,最好是及时看医生寻找其他更有效治疗措施。

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课件内容概述
真菌感染基本知识:介绍真菌的生物学 特性、感染途径、易感人群等相关知识 。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希望医务人 员能够更好地掌握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 疗技能,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真菌感染防控与护理:阐述真菌感染的 预防措施、医院感染控制、患者护理等 方面的内容。
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详细介绍真菌感 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 查等诊断方法。
个人防护措施
鼓励居民养成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减 少真菌感染的风险。
全球真菌感防控现状和未来展望
1 2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各国应加强真菌感染防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研究和应对真菌感染的挑战。
研发创新
加大投入,推动抗真菌药物和诊断技术的研发创 新,提高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和防控水平。
实验室诊断
01
02
03
标本采集
根据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 标本,如痰液、血液、皮 肤组织等,进行真菌培养 。
真菌培养
将标本接种于适宜的培养 基上,观察真菌的生长情 况,鉴定真菌种类。
抗原检测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标本 中的真菌抗原,提高诊断 的敏感性。
影像学诊断
X线检查
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X线检 查,观察肺部病变情况, 如肺纹理增多、肺实变等 。
医护人员防护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应穿戴防护服、手套等个人 防护用品,减少接触传播的风险。
医疗器械管理
严格管理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确 保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社区感染控制措施
卫生宣传教育
加强真菌感染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个人 卫生习惯。
环境卫生改善
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的整治,减少垃圾堆积、潮湿环境等真菌滋生的 条件。

院内真菌感染的治疗

院内真菌感染的治疗

根据其在组织及培养基中的繁殖方式和菌落形态,深部真菌可分为:酵母菌、类酵母菌、双相真菌及霉菌。
深部真菌分类
根据其在组织及培养基中的繁殖方式和菌落形态,深部真菌可分为:酵母菌、类酵母菌、双相真菌及霉菌。 (1) 酵母菌(yeasts):在组织和培养基中由母细胞以出芽方式繁殖,不产生菌丝,菌落形态与细菌菌落相似的一类真菌,如隐球菌属; (2) 类酵母菌:在组织和培养基中也是母细胞以出芽方式繁殖,但有由不脱离母细胞的延长芽体组成的假菌丝(pseudohypha),它们的菌落形态与酵母菌的菌落相似,但在菌落表面除有生芽细胞外,还有伸长的生芽细胞所组成的假菌丝伸入培养基中,如假丝酵母属(念珠菌属); (3) 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us):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这种形态可随生长条件改变而相互变更的一类真菌。大多数致病性真菌均属双相型真菌,如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 霉菌(mold):指在组织和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长的一类真菌,如曲霉、毛霉菌等。
04
次要: CNS其它病原体的培养,镜检或找肿瘤
05
细胞阴性
06
局灶神经症状和体征(包括局灶性癫痫,
07
偏瘫和颅神经瘫痪)
08
神志改变
09
脑膜刺激征
10
CNS生化和细胞数异常
临床标准
无法解释的丘疹或结节样皮肤损害
血源性真菌感染引起脉络膜视网膜病或内眼炎
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
CT或MRI扫描示肝和/或脾内小的边缘的靶样脓肿
毛霉菌病
根霉菌属 毛霉菌属
rhizopus mucor
条致病菌
青霉菌病
马尼菲青霉菌
penicillium marneffei

肺部真菌(念珠菌)感染预见or遇见

肺部真菌(念珠菌)感染预见or遇见

定植菌的致病性是相对的, 临床上无法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经验诊断至属或种, 实验
室亦无法单纯依赖培养鉴定技术确定其是感染病原菌还是定植菌。
通常来说, 念珠菌定植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先兆。
口腔
呼吸道和肺
烧伤伤口
皮肤和血管
腹腔内
生殖系统
泌尿道与导管
现朱在迎是钢30,页瞿\一介共明有.中51国页呼\编吸辑与于危星重期监四护杂志.2011;9(10):421-423.
病患者中预示侵袭性念珠菌病(IC)
多部位定植
现在是31页\一共有51页\编辑于星期四
在多个部位检出定植
当患者存在免疫力低下等高危因素时,应立即开始抗真 菌治疗
真菌定植影响细菌的生理状态
真菌可以影响细菌的行为能力和生存状态1。
细菌或真菌的毒力作用受到多重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影响。例如,分泌型生物分子(如
现在是8页\一共有51页\编辑于星期四
同一部位反复培养显示白念珠菌检出率增加
• 研究结果:血培养≥3次,白念珠菌的检出率高
• 如果要求检出率>99%,血培养应尽可能达到4次
100%
80% 60%
40% 20%
0%
60% 1
培养4次
95% 85%
2
3
血培养次数
血培养累计检出率(%)
现An在d是re9w页L\e一e, 共et a有l. J5O1U页RN\编AL辑O于F 星CL期I四NICAL MICROBIOLOGY.
100% 4
多部位检出念珠菌的意义特异性更高
• 一项为期6个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外科ICU和新生儿ICU患者
念珠菌属定植部位数量 2个部位 >2个部位 3个部位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ppt课件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21
3项国际关于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权威研究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G
研究简介
• 3项研究汇总 •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 传统两性霉素BVS脂质体两性霉素B – 伏立康唑VS脂质体两性霉素B – 卡泊芬净VS脂质体两性霉素B
研究对象: • 中性粒细胞减少(<500)伴发热患者经抗细菌
6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一般程序:
(1)治疗前的病人危险度评估、感染的判断;
(2)治疗前相关感染病原学诊断所需样品的收集和送检;
(3)确定初始治疗方案;
(4)初始治疗开始后首次(多次)疗效评估以及病原学评估;
(5)依据(4)的评估结果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6)重复(4)和(5),直至感染得以控制;
(7)确定抗感染治疗的持续时间以及原发病治疗与抗感染治疗
ppt课件
12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开始前的工作:
4.对发热病人来说,胸部X线平片总是必要的,即使病人 5天前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前作过该项检查;如果是初 诊病人,即使没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仍然应该作胸部X 线平片检查; 5.血常规、尿常规、BUN、Cr和血电解质必不可少,而且 抗真菌治疗前、治疗期间最好每3天复查1次;肝功能也 属必须; 6.肝脏和脾脏B超声检查(治疗前后)。
344
343 422 539
415
556
总有效率
49.4
50.1 30.6 33.7
26.0
33.9
退热
58.1
58.0 36.5 41.4
32.5
41.2
预防突破感染 89.2
90.1 95.0 95.5

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

1. 药物治疗:
- 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抗真菌药物。

根据真菌种类和感染部位的不同,可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伏立康唑等,或者内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在选择抗真菌药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药物的疗效和药物相互作用等综合考虑。

- 抗生素治疗:部分真菌感染可合并细菌感染,需要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 免疫调节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通过应用免疫调节剂,如伽玛球蛋白、白细胞介素等,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治疗真菌感染。

2. 辅助治疗:
- 保持局部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患部,保持干燥和清洁的环境,有助于减少真菌的繁殖和传播。

- 改善免疫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如避免熬夜、均衡饮食、适度锻炼等。

- 避免潮湿环境: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避免穿湿漉漉的鞋袜和紧身衣物,保持皮肤干燥。

- 避免接触传染源:避免与患有真菌感染的个体接触或使用感染源的物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真菌感染时,应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坚持用药规定的
疗程。

同时,遵循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真菌感染的风险。

真菌的治疗方法

真菌的治疗方法

真菌的治疗方法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影响皮肤、指甲、呼吸道和其他部位。

治疗真菌感染的方法通常取决于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真菌感染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皮肤和指甲真菌感染,局部治疗是常见的方法。

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使用抗真菌药膏、喷雾或乳霜来治疗感染部位。

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施用于受感染的皮肤或指甲,有助于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此外,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和干燥也是治疗的重要部分。

其次,对于呼吸道真菌感染,口服抗真菌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途径进入人体,对内部真菌感染起到治疗作用。

在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治疗。

此外,对于严重的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或播散性真菌感染,静脉注射抗真菌药物可能是必要的。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在医院进行,需要医生严密监控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一些辅助疗法也可以帮助治疗真菌感染。

例如,局部热敷可以缓解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瘙痒和不适感。

另外,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真菌感染。

总的来说,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多样,可以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接受治疗时,患者应密切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中断治疗。

此外,预防真菌感染同样重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接触真菌源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祝您健康!。

真菌感染与治疗ppt课件

真菌感染与治疗ppt课件
27
肺曲菌球由于药物治疗效果 不佳,一般不主张全身性应用 AmB,手术切除是惟一效果理想 的治疗方法,尤其是伴有大咯血 的患者。 伏立康唑体外抗曲霉菌活性 较AmB、伊曲康唑更强。
28
肺隐球菌病
由吸人被新型隐球菌污染的 尘土所获得的感染,可引起自限 性的肺部感染也可播散到脑膜。 影像学表现为单发下叶小空洞。 孤立性肺隐球菌病,在免疫功能 正常者,如无症状可不治疗,密 切随访;如症状明显、多发病灶、 有播散可能、病变有进展,可予 氟康唑治疗。
26
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治疗以 AmB为首选,建议剂量为一日 0.5~1.0mg/kg,静脉滴注, 总量1.0-2.0g。静脉注射伊曲康唑 对曲霉菌感染具有和AmB同等的 疗效,可给予伊曲康唑静脉注射 一日200mg(第1~2天负荷剂量 200mg),分2次,使用2-3周后序 贯给予伊曲康唑口服液一日 200mg,分2次。
21
卡泊芬净对曲霉属、白色念珠菌(包 括氟康唑、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耐药 株)、非白色念珠菌如热带、光滑、近平 滑、克柔、葡萄牙念珠菌等均有良好抗 菌作用,对卡氏肺孢菌亦有作用,对于 一些二相真菌如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 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但是对于新型隐球菌、镰刀菌、毛霉菌、 接合菌和白吉利丝孢酵母等无抑制活性。
29
氟康唑 200~400mg/日,疗程6~12月 两性霉素B 0.5~1mg/kg/日,总量1.5~2g 重症隐球菌感染 氟康唑 200~400mg/日,5-FC 100 mg/kg/日,2天后单用氟康唑200~ 400mg/日或加用两性霉素B0.7~ 1mg/kg/日,至少10周。
30
肺毛霉病药物 治疗首选静脉滴注 AmB,一日1次 0.5-1.0mg/kg, 总量2.5-3.0g 。 肺孢子菌病复方新诺明(SMZco)是 肺孢子茵肺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肺组织胞浆菌病伊曲康唑、AmB 或AmB的脂类复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