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方的定义

合集下载

乘方(第1课时 乘方的概念及计算)课件(共34张PPT)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乘方(第1课时 乘方的概念及计算)课件(共34张PPT)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 − 中-10 叫做什么数?8 叫做什么数? − 是正数
还是负数?
解:(1)-7是底数;8是指数
(2)-10是底数,8是指数, − 是正数
课本练习
2.计算:
(1) −
;(2)

(7) −
(8)

解:(1)1;(2)-1

(3)512;(4)-125



解: 根据题意得,第1次截去后剩下的绳子长为128× 米,第2
次截去后剩下的绳子长为128×
去后剩下的绳子长为128×




米……依此类推,第7次截

=128×

=1(米).
分层练习-巩固
14. x 是有理数,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C
)
A. (- x )2=- x2
B. (- x )3= x3
.

②已知(-3)3=-27,那么(-30)3= -27 000
(-0.3)3= -0.027
.



.

(2)观察上述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①当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每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
数点向左(右)移动
两 位.
②当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每移动一位,立方数的小
数点向左(右)移动
三 位.
19. 【新视角·规律探究题】(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填“>”“=”
并让他自己提要求,发明者指着棋盘对国王说:“那就在棋盘的第一格中放入
一粒麦粒,第二格中放入二粒麦粒,第三格中放入四粒麦粒,第四格中放入八
粒麦粒……按这样的规律放满64格.”
国王反对说:“不、不、这么一点麦子算不上什么奖赏.”但发明者坚持如此.

七年级下册数学幂的乘方

七年级下册数学幂的乘方

七年级下册数学幂的乘方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关于幂和乘方的内容主要包括幂的概念、幂的运算规律以及乘方的定义和性质等。

首先,幂的概念指的是将一个数用另一个数连乘多次,其中第一个数称为底数,第二个数称为指数。

例如,a^n就表示将底数a连乘n次。

底数a是一个确定的数,指数n可以是任意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在幂的运算规律方面,有以下几条:
1.相同底数的幂相乘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a^m * a^n = a^(m+n)。

2.幂的乘方,指数相乘。

即(a^m)^n = a^(m*n)。

3.幂的除法,指数相减。

即a^m / a^n = a^(m-n)。

4.对于一个数的零次幂,结果为1。

即a^0 = 1。

5.对于任意非零数a,a的负整数幂的结果是1除以a的正整数幂。

即a^(-n) = 1 / a^n。

而乘方的定义是一种特殊的幂运算,表示一个数连乘自己若干次。

例如,a^3表示将底数a连乘3次,即a * a * a。

关于幂的乘方,在学习中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和应用。

同时,在实际问题中,幂和乘方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在科学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提高)知识讲解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提高)知识讲解

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提高)责编:杜少波【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2. 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并能熟练进行乘方运算;3.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有理数的乘方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即有:n a a a a n ⋅⋅⋅=个.在na 中,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要点诠释: (1)乘方与幂不同,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2)底数一定是相同的因数,当底数不是单纯的一个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要点二、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4)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要点诠释:(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应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2)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 【高清课堂: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 35684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点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要点诠释:(1)有理数运算分三级,并且从高级到低级进行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以后学习)是第三级运算;(2)在含有多重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有时根据式子特点也可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顺序进行.(3)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算律的运用. 【典型例题】类型一、有理数的乘方1.(2016•虞城县一模)下列各数:①﹣12;②﹣(﹣1)2;③﹣13;④(﹣1)2,其中结果等于﹣1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思路点拨】原式各项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答案】A .【解析】解:①﹣12=﹣1,符合题意;②﹣(﹣1)2=﹣1,符合题意;③﹣13=﹣1,符合题意;④(﹣1)2=1,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总结升华】注意()n a -与na -的意义的区别.22()n n a a -=(n 为正整数),2121()n n a a ++-=-(n 为正整数). 举一反三:【变式1】比较(-5)3与-53的异同.【答案】相同点:它们的结果相同,指数相同;不同点:(-5)3表示-5的3次方,即(-5)×(-5)×(-5)=-125,而-53表示5的3次方的相反数,即-53=-(5×5×5).因此,它们的底数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 【变式2】(2015•杭州模拟)若n 为正整数,(﹣1)2n=( ) A .1 B . ﹣1 C . 2n D . 不确定【答案】A .因为n 为正整数,2n 一定是偶数,所以(﹣1)2n=1.类型二、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2.不做运算,判断下列各运算结果的符号.(-2)7,(-3)24,(-1.0009)2009,553⎛⎫ ⎪⎝⎭,-(-2)2010【答案与解析】根据乘方的符号法则判断可得:(-2)7运算的结果是负;(-3)24运算的结果为正;(-1.0009)2009运算的结果是负;553⎛⎫⎪⎝⎭运算的结果是正;-(-2)2010运算的结果是负. 【总结升华】 “一看底数,二看指数”,当底数是正数时,结果为正;当底数是0,指数不为0时,结果是0;当底数是负数时,再看指数,若指数为偶数,结果为正;若指数是奇数,结果为负. 举一反三:【变式】当n 为奇数时,()()()1111144n n n n ++--+--= .【答案】0类型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计算:(1)-(-3)2+(-2)3÷[(-3)-(-5)](2)[73-6×(-7)2-(-1)10]÷(-214-24+214)(3)3112222233⎛⎫⎛⎫-+⨯-- ⎪ ⎪⎝⎭⎝⎭;(4)()2311113121121324424340.2⎛⎫⎛⎫⎛⎫÷-++-⨯- ⎪ ⎪ ⎪⎝⎭⎝⎭⎝⎭- 【答案与解析】(1)-(-3)2+(-2)3÷[(-3)-(-5)]=-9+(-8)÷(-3+5) =-9+(-8)÷2 =-9+(-4)=-13(2) [73-6×(-7)2-(-1)10]÷(-214-24+214)=(7×72-6×72-1)÷(-214+214-24)=[72×(7-6)-1]÷(-24) =(49-1)÷(-24) =-2(3)有绝对值的先去掉绝对值,然后再按混合运算.原式11221111[(2)]82338324=-+⨯--=--=- (4)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小数化为分数后再进行运算.()23311113121121324424340.215457551()()241162434()5125724241251652313960561251204040⎛⎫⎛⎫⎛⎫÷-++-⨯- ⎪ ⎪ ⎪⎝⎭⎝⎭⎝⎭-=÷-++-⨯--=-⨯-⨯+⨯+=--++=【总结升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确定运算顺序是关键,细心计算是运算正确的前提.举一反三:【高清课堂: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 356849 典型例题1】【变式】计算:(1)()⎡⎤⎛⎫⎡⎤⎪⎢⎥⎣⎦⎝⎭⎣⎦211-1-0.5××2--33(2)()⎡⎤⎣⎦341-1-×2--36(3)3201111(1+-2.75)×(-24)+(-1)--238(4)33211-+|-2-3|(-0.1)(-0.2)【答案】(1)原式()7651-⨯⎪⎭⎫⎝⎛-=()=1×-767=-6或原式=(1-1+1123⨯)(2-9)()1=×-76 (2)原式()=⎡⎤⎣⎦1-1-×2--276=1-1-×296=35-6(3) 原式=4111(+-)×(-24)-1-8384=-32-3+66-9=22 (4) 原式=11-+|-8-3|-0.0010.04=-1000-25+11=-10144.计算:20112012(2)2-+ 【答案与解析】逆用分配律可得:2011201220112012201120112011(2)2222(12)122-+=-+=-+=⋅=【总结升华】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另外有212222121222;222n n n n n n +---=-=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201918171643222222...2222--------- 【答案】原式=191817164321817164322222...2222222...2222--------=-------2...222==-=【变式2】计算:7734()()43-⨯-【答案】7773434()()[()()]14343-⨯-=-⨯-=类型四、探索规律5.(2015•滕州市校级二模)求1+2+22+23+…+22013的值,可令S=1+2+22+23+…+22013,则2S=2+22+23+…+22014,因此2S ﹣S=22014﹣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5+52+53+…+52014= . 【答案】解:设S=1+5+52+53+…+52014,则5S=5+52+53+…+52015,5S ﹣S=(5+52+53+…+52015)﹣(1+5+52+53+…+52014)=52015﹣1, 所以,S=.7=-6【总结升华】根据题目信息,设S=1+5+52+53+…+52014,表示出5S=5+52+53+…+52015,然后相减求出S即可.举一反三:【变式】观察下面三行数:①-3,9,-27,81,-243,729,…②0,12,-24,84,-240,732,…③-1,3,-9,27,-81,243,…(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答案】 (1)第①行数的规律是:-3,(-3)2,(-3)3,(-3)4,…;(2)第②行数是第①行数相应的数加3,即:-3+3,(-3)2+3,(-3)3+3,(-3)4+3,…;第③行数是第①行数相应的数的13,即133-⨯,21(3)3-⨯,31(3)3-⨯,41(3)3-⨯,…;(3)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1010101(3)[(3)3](3)3-+-++-⨯=59049+59052+19683=137784.。

有理数的乘方-初中数学知识点

有理数的乘方-初中数学知识点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乘方
(1)有理数乘方的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n 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n a读作a的n次方.(将n a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2)乘方的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3)方法指引:
①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要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②由于乘方运算比乘除运算又高一级,所以有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应先算乘方,再做乘除,最后做加减.
1 / 1。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方的定义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方的定义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方的定义,欢迎大家参考!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
a2+|b|=0a=0,b=0;(4)据规律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相信上面对七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方的定义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好好学习哦!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七年级上册数学乘方

七年级上册数学乘方

七年级上册数学乘方
乘方是一种数学运算,它是指将一个数字或一组数字相乘若干次的计算过程。

在七年级数学中,乘方的定义为: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

当底数是分数时,需要将这个分数加上括号,再写指数,否则这个底
的平方表示是数就不是分数。

例如,2的平方可以表示为2²,而1
2
)²。

(1
2
七年级上册数学乘方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
2. 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入乘方的概念。

2. 讲解乘方的相关概念:包括底数、指数、幂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

4. 讲解乘方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学生对乘方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专题1.20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讲解)-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专题1.20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讲解)-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专题1.20 有理数的乘方(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并能熟练进行乘方运算;3.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有理数的乘方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即有:.在中,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特别说明:(1)乘方与幂不同,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2)底数一定是相同的因数,当底数不是单纯的一个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2. 性质:要点二、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4)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 .特别说明:(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应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2)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 要点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特别说明:(1)有理数运算分三级,并且从高级到低级进行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以后学习)是第三级运算;(2)在含有多重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有时根据式子特点也可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顺序进行.(3)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算律的运用. 【典型例题】类型一、有理数的幂的概念的理解1.填表: 乘方65(-5)43(12)- -27na a a a n ⋅⋅⋅=个na a【分析】根据有理数乘方的定义解答即可.解:填表如下:【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乘方的定义,属于应知应会题型,熟知概念是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把下列各式用幂的形式表示,并说出底数和指数:(1)(﹣3)×(﹣3)×(﹣3);(2)2222 ()()()() 5555+⨯+⨯+⨯+.【答案】(1)(﹣3)3,底数为﹣3,指数为3;(2)(+25)4,底数为+25,指数为4.【分析】(1)(2)都是相同的几个数字相乘,根据乘方的定义即可解答.解:(1)(﹣3)×(﹣3)×(﹣3)=(﹣3)3,底数为﹣3,指数为3;(2)22225555⎛⎫⎛⎫⎛⎫⎛⎫+⨯+⨯+⨯+⎪ ⎪ ⎪ ⎪⎝⎭⎝⎭⎝⎭⎝⎭=25⎛⎫+⎪⎝⎭4, 底数为+25,指数为4.【点拨】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记作a n,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变式2】小明学习了“第八章幂的运算”后做这样一道题:若(2x﹣3)x+3=1,求x的值,他解出来的结果为x=2,老师说小明考虑问题不全面,聪明的你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小明解答过程如下:解:因为1的任何次幂为1,所以2x﹣3=1,x=2.且2+3=5故(2x﹣3)x+3=(2×2﹣3)2+3=15=1,所以x=2你的解答是:【答案】x=2或3或1.【解析】试题分析:分别从底数等于1,底数等于- 1且指数为偶数,指数等于0且底数不等于0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①①1的任何次幂为1,所以2x- 3=1,x=2.且2+3=5,①(2x - 3)x+3=(2×2 - 3)2+3=15=1,①x=2;①① - 1的任何偶次幂也都是1,①2x - 3= - 1,且x+3为偶数,①x=1,当x=1时,x+3=4是偶数,①x=1;①①任何不是0的数的0次幂也是1,①x+3=0,2x - 3≠0,解得:x= - 3,综上:x=2或3或1.【点拨】此题考查了零指数幂的性质与有理数的乘方.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类型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计算:(﹣48)÷(﹣2)3﹣(﹣25)×(﹣4)+(﹣2)2.【答案】- 90.【分析】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计算即可.. 原式=﹣48÷(﹣8)﹣100+4=6﹣100+4=﹣90.【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力. 注意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32+[9﹣(﹣6)×2]÷(﹣3)【答案】- 16.【分析】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括号内及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解:原式=﹣9+(9+12)÷(﹣3)=﹣9+21÷(﹣3) =﹣9+(﹣7) =﹣16.【点拨】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变式2】 小明做了这样一道题,他的方法如下:1110101010111111133313333333⎛⎫⎛⎫⎛⎫⨯=⨯⨯=⨯⨯=⨯= ⎪ ⎪ ⎪⎝⎭⎝⎭⎝⎭.请你用他的方法解下面题目.设201420151(2013)2013M ⎛⎫=-⨯ ⎪⎝⎭,1010111(5)(6)200830N ⎛⎫=-⨯-⨯-- ⎪⎝⎭,求2019()M N +的值. 【答案】 - 1【分析】先根据小明的方法求出M ,N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去接即可;解:①20142014201511(2013)20132013201320132013M ⎛⎫⎛⎫=-⨯=-⨯⨯= ⎪ ⎪⎝⎭⎝⎭,1010111(5)(6)200830N ⎛⎫=-⨯-⨯--=⎪⎝⎭101(5)(6)(6)200830⎡⎤⎛⎫-⨯-⨯-⨯--= ⎪⎢⎥⎝⎭⎣⎦ 620082014--=-.①20192019()(20132014)1M N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三、有理数乘方的逆运算3、若6x =,24y =,且x <y ,求:x y -的值.【答案】 - 8或 - 4.【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和有理数的乘方求出x 、y ,再判断出x 、y 的对应情况,然后相减计算即可得解.解:①|x |=6,y 2=4,①x=±6,y=±2, ①x<y , ①x=−6,y=±2,当y=2时,x - y= - 6 - 2= - 8, 当y=−2时,x−y= - 6 - ( - 2)= - 4, 故x y -的值.为 - 8或者 - 4.【点拨】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减法,绝对值方程,有理数的乘方.能求出x 和y 的值并根据不等关系分情况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若点M 、点N 在数轴表示的数分别是x 、y ,223x +=,225y =(0)y <,求点M 、点N 两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123或233【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乘方运算得到x 和y 值,再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得到结果. 解:①223x +=,225y =(0)y <, ①x+2=23,y= - 5, ①x= - 223=223-或113-,①点M 、点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23- - ( - 5)=123或113- - ( - 5)=233. 【点拨】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意义和乘方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分类讨论.【变式2】()()2016920171122⎛⎫-⨯-⨯- ⎪⎝⎭.【答案】2.【分析】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和乘方逆运算,再计算有理数的乘法即可得.解:原式201620161(1)(2)(2)2⎡⎤⎛⎫=-⨯-⨯-⨯-⎢⎥ ⎪⎝⎭⎢⎥⎣⎦,()20161222⎡⎤⎛⎫=⨯-⨯- ⎪⎢⎥⎝⎭⎣⎦,201621=⨯,21=⨯, 2=.【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和乘方逆运算、有理数的乘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类型四、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4、计算:(1)()110.51 3.75542⎛⎫---+⎛⎫ ⎪⎝⎭-+ ⎪⎝⎭ (2)()()()20220358624361⎛⎫- ⎪-⨯+----⎝⎭÷【答案】(1)1-;(2)6- 【分析】(1)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把同号的两个数相加,即可得到答案;(2)先计算绝对值,乘方运算,再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解:(1)原式0.5 1.25 3.75 5.5=-++-()()0.5 5.5 1.25 3.75=--++.65=-+1=-.(2)原式()353684146⎛⎫=⨯-+-÷-⎪⎝⎭ 273021=---6=-【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乘方符号的确定,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与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如果|m ﹣5|+(n +6)2=0,求(m +n )2020+m 3的值. 【答案】126【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平方非负的性质求出m ,n 的值,代入所求的代数式计算即可. 解:①m ,n 满足|m ﹣5|+(n +6)2=0,①m ﹣5=0,n +6=0, 即:m =5,n =﹣6,①(m +n )2020+m3=(5﹣6)2020+53=1+125=126.【点拨】本题考查的非负数的性质,掌握绝对值和平方非负的性质,理解当这几个非负式子相加为0时,这个式子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 记a 1=﹣2,a 2=(﹣2)×(﹣2),a 3=(﹣2)×(﹣2)×(﹣2),……a n =n 个 - 2相乘.(1)填空:a4= ,a23是一个 (填“正”或“负”); (2)计算:a5+a6;(3)请直接写出2020an+1010an+1的值. 【答案】(1)16,负;(2)32;(3)0. 【分析】(1)探究规律,利用规律即可解决问题; (2)利用规律计算即可;(3)对原式进行变形,得出与规律有关的式子,即可得出结果. 解:(1)根据规律可知:a 4=(﹣2)×(﹣2)×(﹣2)×(﹣2)=16,a 23是23个﹣2相乘,是负数; (2)由规律可总结出:()2nn a =-,()()565622326432a a ∴+=-+-=-+=;(3)120201010n n a a ++=()110102n n a a ++ =()()12221010nn +⨯-+-⎡⎤⎣⎦=()()()22211020n n⨯-+-⨯-⎡⎤⎣⎦=10100⨯ =0【点拨】本题考查规律型:数字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类型五、有理数乘方的应用5、(1)若|2x +6|+(y ﹣2)2=0,求y 2﹣x 的值.(2)|a |=8,|b |=3,且|a ﹣b |=b ﹣a ,求a +b 的值.【答案】(1)7;(2)﹣11【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 与y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2)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a 与b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1)∵|2x+6|+(y ﹣2)2=0,∴2x+6=0且y ﹣2=0, 解得:x =﹣3,y =2, 则原式=4+3=7;(2)∵|a|=8,|b|=3,且|a ﹣b|=b ﹣a , ∴a =±8,b =±3,a ﹣b <0,即a <b ,当a =﹣8,b =3时,a+b =﹣5;当a =﹣8,b =﹣3时,a+b =﹣11.【点拨】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①非负数有最小值是零;②有限个非负数之和仍然是非负数;③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初中范围内的非负数有: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和偶次方.也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 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327x =,216y =,求2x y +. 【答案】11【解析】根据乘方的意义求出x ,y 的值,代入2x y +计算即可. 解:①327x =,216y =,①3x =,4y =①232411x y +=+⨯=.【点拨】本题考查了乘方的意义及求代数式的值,根据乘方的意义求出x ,y 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2】已知51381x -=,求()345x -的值. 【答案】 - 1【解析】把原式变形为51433x -=,列出关于x 的方程求解即可.解:①5143813x -==,① 514x -=, 解得1x =,把1x =代入()345x -,得 原式=(4 - 5)31=-.【点拨】本题考查了乘方的意义及求代数式的值,根据乘方的意义求出x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类型六、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6、计算:(1)-4+2×|-3|-(-5); (2)-3×(-4)+(-2)3÷(-2)2-(-1)2 018. 【答案】(1)7;(2)9 【分析】(1)注意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减法变为加法;(2)注意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注意()201811-=,1-的偶次方为1,奇次方为1-.解:(1) 原式=-4+2×3+5=-4+6+5 =7;(2) 原式=12+(-8)÷4-1=12-2-1 =9.【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即乘方运算叫做三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二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一级运算.在混合运算中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先三级,后二级,再一级;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举一反三: 【变式1】计算:(1)3.47( 2.7)( 3.47)( 2.3)+-+-+- (2)(32)17(65)5----+(3)111(12)234⎛⎫+-⨯-⎪⎝⎭(4)4211[2(3)]6--⨯--【答案】(1) - 5;(2)21;(3) - 7;(4)16【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计算;(2)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3)利用乘法分配率计算即可;(4)先算乘方,再算括号内的,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解:解:(1)3.47( 2.7)( 3.47)( 2.3)+-+-+-=3.47 - 2.7 - 3.47 - 2.3 = - 5;(2)(32)17(65)5----+= - 32 - 17+65+5 =21; (3)111(12)234⎛⎫+-⨯-⎪⎝⎭ =()()()111121212234⨯-+⨯--⨯- =643--+ = - 7; (4)4211[2(3)]6--⨯-- =()11296--⨯-=716-+=16【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变式2】计算:(1)251(24)386⎛⎫-+-⨯- ⎪⎝⎭; (2)43116(2)|31|-+÷-⨯--; 【答案】(1)5;(2) - 9.【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法;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绝对值,要先做绝对值内的运算.解:(1)(–23+58–16)×(–24)=–23×(–24)+58×(–24)–16×(–24)=16–15+4=5;(2)–14+16÷(–2)3×|–3–1|=–1+16÷(–8)×4=–1–8=–9.【点拨】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类型七、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运用7、-22-(-3)3×(-1)4-(-1)5【答案】24【分析】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一是要注意运算顺序,先算高一级的运算,再算低一级的运算,即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解:原式= - 4 - ( - 27)×1+1= - 4+27+1=24【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至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1)3557212212⎛⎫--+- ⎪⎝⎭(2)111(370)0.2524.55424⎛⎫⎛⎫⎛⎫-⨯-+⨯+-⨯- ⎪ ⎪ ⎪⎝⎭⎝⎭⎝⎭(3)17111236329126⎡⎤⎛⎫--+⨯÷ ⎪⎢⎥⎝⎭⎣⎦【答案】(1)2-;(2)100;(3)12【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求解即可; (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直接进行求解即可;(3)先算括号里的,然后再由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求解即可.解:(1)原式=3557+=112221212⎛⎫----=- ⎪⎝⎭; (2)原式=()11370+24.5+5.5=400=10044⨯⨯; (3)原式=171111112363636322833629126232⎛⎫⎛⎫-⨯+⨯-⨯÷=-+-⨯= ⎪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有个写运算符号的游戏:在“3□(2□3)□43□2” 中的每个□内,填入+, - ,×,÷中的某一个(可重复使用),然后计算结果. (1)请计算琪琪填入符号后得到的算式:()2432323⨯÷-÷; (2)嘉嘉填入符号后得到的算式是()43233÷⨯⨯□22,一不小心擦掉了□里的运算符号,但她知道结果是103-,请推算□内的符号. 【答案】(1)53;(2)□里应是“-”号.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题目中式子的结果,可以得到□内的符号; 解:(1) ()2432323⨯÷-÷=2413334⨯-⨯ =123-=53; (2) ()43233÷⨯⨯=4363÷⨯=1423⨯ =23, 因为23□22=103-,即23□4=103-所以23-123=103- 所以“□”里应是“-”号.【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得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类型八、程序流程图与有理数运算8、根据下边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54后,得到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2)如果输出的结果34,请推测输入的数可能是那些?并写出结果. 【答案】(1)14(2)512或2512【分析】(1)根据流程图直接进行列式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一是大于23输出的结果,二是小于或等于23输出的结果,然后分别求解即可.解:(1)由流程图可得:533=454⨯, 3243>, ∴311424-=; 故答案为14;(2)①当输出的结果是由大于23计算而得的,则有: 31325+=42512⎛⎫÷ ⎪⎝⎭; ①当输出的结果是由小于或等于23计算而得的,则有: 3135=42512⎛⎫-÷ ⎪⎝⎭; 答:输入的数可能是512或2512.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李海在自学了简单的电脑编程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程序,他若输入的数是2,那么执行了程序后,输出的数是多少?若开始输的是-4呢?【答案】若输入的数是2,则输出的数是-558;若输入的数是-4,则输出的数是-108.【分析】根据题意,把2输入,得(2 - 8)×9= - 54,其绝对值小于100,所以再把- 54从头输入,计算输出的数.根据题意,把- 4输入,得(- 4 - 8)×9= - 108,其绝对值大于100,所以- 108就是输出的数.解:把2输入,得(2 - 8)×9= - 54,①| - 54|<100,①再把- 54从头输入,得(- 54 - 8)×9= - 558,①| - 558|>100,①输出- 558.若输入的数是-4,得到(- 4 - 8)×9= - 12×9= - 108,因为| - 108|>100,①输出- 108.答:若输入的数是2,则输出的数是-558;若输入的数是-4,则输出的数是-108.【点拨】本题考查程序框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变式2】如图,按程序框图中的顺序计算,当运算结果小于或等于100时,则将此时的值返回第一步重新运箅,直至运算结果大于100才输出最后的结果.若输入的初始值为1,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多少?【答案】256【分析】把1代入依次计算,当结果大于100时输出.解:1×12÷(-14)= - 2<100;- 2×12÷(-14)=4<100;4×12÷(-14)= - 8<100;- 8×12÷(-14)=16<100;16×12÷(-14)= - 32<100;- 32×12÷(-14)=64<100;64×12÷(-14)= - 128<100;- 128×12÷(-14)=256>100;故输出为256.【点拨】本题考查循环结构,通过运算规则求解最后运算结果,是算法中一种常见的题型.类型九、“24”点运算9、暖羊羊有5张写着不同数字的卡片,请你按要求选择卡片,完成下列各问题:(1)从中选择两张卡片,使这两张卡片上数字的乘积最大.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分别是,积为_.(2)从中选择两张卡片,使这两张卡片上数字相除的商最小.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分别是,商为.(3)从中选择4张卡片,每张卡片上的数字只能用一次,选择加、减、乘、除中的适当方法(可加括号),使其运算结果为24,写出运算式子.(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5和-3,15 ;(2) -5和+3,53-;(3)3[5(3)]0-⨯--++(答案不唯一)【分析】(1)要想乘积最大,必须积为正数才有最大值,也就是必须选择同号的两个数相乘,然后取积最大的两个卡片即可.(2)要想商最小,必须商为负数才最小值,也就是必须选择异号的两个数相除且被除数的绝对值要大于除数的绝对值,然后选择商最小的两个卡片即可.(3)把24分解因数,可得到2×12=24,3×8=24,4×6=24,然后找到合适的卡片能够通过运算得到24的因数即可.解:(1)要想乘积最大,必须积为正数才有最大值,选择同号的两个数相乘则有(+3)×(+4)=12,(- 5)×(- 3)=15积最大为15,所以选择卡片- 5和卡片- 3(2) 要想商最小,必须商为负数才最小值,选择异号的两个数相除且被除数的绝对值要大于除数的绝对值.则有( - 5)÷3=53-,( - 5)÷4=54-,4÷(- 3)=43-商最小为53-,所选择卡片- 5和卡片+3(3) 把24分解因数,可得到2×12=24,3×8=24,4×6=24等形式.当2×12=24时,2=(- 3)-(- 5),12=3×4则[( - 3) - ( - 5)]×3×4=12故选择卡片数字为:- 3,- 5,+3,+4当3×8=24时,可得- 3×(- 8)=24,则- 8=(- 5)- 3则- 3×[( - 5) - 3]=24.同理可继续推导.故答案为(1)-5和-3,15 ;(2) -5和+353-;(3)3[5(3)]0-⨯--++(答案不唯一)【点拨】本题综合性的考察了有理数的计算,因为正数大于负数,所以在本题中务必理解两个数乘积最大值只有在正数里面选择,两数商最小值,只有在负数里面选择.举一反三:【变式1】做游戏:24点游戏是利用扑克牌中的52张(去掉大王、小王),任意抽取4张,利用混合运算,可以是加、减、乘、除法,也可以是乘方(底数、指数均是这4个数之中的),只要结果得到24即可.(每个数都要用且只能用一次)【答案】[5÷(- 5)+9]×3=24.(答案不唯一)【分析】假设抽取的4张扑克:黑桃3,梅花5,红桃5,黑桃9;首先用5除以- 5,构造出- 1;然后用- 1加上9,构造出8,再用8乘3,即可使其结果等于24.解:解:抽取的4张扑克:黑桃3,梅花5,红桃5,黑桃9.[5÷(- 5)+9]×3=24.故答案为:[5÷(- 5)+9]×3=24.(答案不唯一)【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变式2】如图,现有5张写着不同数的卡片,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从中任选2张卡片,使这2张卡片上的数的乘积最大,则该乘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2)从中任选4张卡片,用卡片上的数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用括号,每个数都要用且只能用一次)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每个算式可选用不同的卡片),使其计算结果为24.【答案】(1)18;(2)()()536324⨯----=(答案不唯一) 【分析】(1)观察这五个数,要找乘积最大的就要找符号相同且绝对值最大的数,所以选−6和−3; (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即可求解. 解:解:(1)依题意选−6和−3 (−6)×(−3)=18, ①此时乘积的最大值为18;(2)答案不唯一:如()()536324⨯----=;()()336524----⨯=.【点拨】此题实际上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逆运算,先给你数,让你列混合运算的式子,所以学生平时要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能力. 类型十、含乘方的有理数运算10、计算:43116(2)31-+÷-⨯--. 【答案】 - 9.【分析】原式先计算乘方及绝对值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解:原式()11684189=-+÷-⨯=--=-.【点拨】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1】计算:(1)(-1)2×5+(-2)3÷4; (2)52()83-⨯24+14÷3(12)-+|-22|【答案】(1)3;(2)19 【解析】试题分析:(1)按照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计算;(2)按照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计算,522483⎛⎫-⨯⎪⎝⎭部分可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解:(1)(-1)2×5+(-2)3÷4=1×5+( - 8) ×14=5 - 2 =3 ;(2)3521124228342⎛⎫⎛⎫-⨯+÷-+- ⎪ ⎪⎝⎭⎝⎭ =52112424228348⎛⎫⨯-⨯+÷-+ ⎪⎝⎭=()115168224-+⨯-+ =15 - 16 - 2+22 =19.【变式2】计算:()()213142--+÷-⨯.【答案】 - 5【分析】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213142--+÷-⨯()1932=+÷-⨯ 132=-⨯()16=+-5=-.【点拨】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类型十一、计算器 - 有理数1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24.12×2+3.452×4.2;(精确到0.1);(2)(2.42- 1.32)×3.1+4.13;(精确到0.01)【答案】(1)1161.62;(2)81.538.【解析】试题分析:先计算,再四舍五入.≈.(1) 24.12×2+3.452×4.2= 1211.61051211.6≈(2) (2.42 - 1.32)×3.1+4.13=81.53881.54举一反三:【变式1】利用计算器计算( - 8.9)×( - 11.2)【答案】99.68【解析】试题分析:利用计算器计算即可,注意按键顺序.试题解析:先输入—8.9,然后输入乘号,最后输入—11.2,即可得答案是99.68.【变式2】有一张厚度是0.1mm的纸,假设我们能将它连续对折30次,这时它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4.43m)吗?请用计数器帮你得出答案.【答案】能,107374.1824m【分析】每对折一次即扩大1倍,对折30次相当于扩大230倍.解:0.1×230=107374182.4mm=107374.1824m>8845m.答:将一张厚度是0.1mm的纸,连续对折30次后,它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5米)【点拨】此题考查计算器—有理数,解题关键在于熟练运用计算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1.5.1 乘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1.5.1 乘方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注意
乘方就是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因此可以利用有理 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乘方运算.根据乘方的意义可 知,我们现在所学的乘方中,其指数都是正整数.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例1 填空: (1)(-9)7的底数是__-_9____,指数是___7____,可读作 ___-_9_的__7_次__方____或__-9_的__7__次__幂_____,它表示 __7_个__-_9_相__乘_____,-97的底数是___9____,指数是 ___7____,可读作__9_的__7_次__方__的__相__反__数_____,它表示 _(-_(_2_)9_×_把_9_×2__9_×2__9_×2__9_×2__9写_×__成9_×_乘_9_方)__的. 形式为___72__4 __.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乘方运算的 先根据乘方的符号法则确定乘方的符号;
一般步骤
计算乘方的绝对值
首页
末页
目录
教材全面解读
易错易混警示
重点题型剖析
中考教材对接
(1)任何非零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奇 次幂没有这样的性质.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非零数的同一奇次 幂仍互为相反数,同一偶次幂相等. (3)1的任何次幂都是1,-1的偶次幂是1, -1的奇次幂是-1.



3 5

=

27 125
.
(3)-(-4)3=-[(-4)×(-4)×(-4)]=64.
(4) 33 = 3 3 3 = 27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方的定义,欢迎大家参考!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a=0,b=0;(4)据规律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相信上面对七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方的定义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好好学习哦!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