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艺术美学思想中的真善美

合集下载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摘要】黑格尔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形式,是思想和感性的统一体现。

在他看来,艺术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从具体形式到抽象形式的过程,最终达到哲学的高度。

黑格尔认为,当艺术达到哲学的境界时,艺术就会终结,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这种艺术终结论引起了许多讨论和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对艺术的贬低,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对艺术的赞美。

无论如何,黑格尔的美学终结论在后来的美学理论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艺术与哲学关系的思考。

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虽然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但其对艺术的评价和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讨论。

【关键词】引言、黑格尔、美学、艺术、历史发展、终结论、评价、影响、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人类思想史上,黑格尔被誉为近代哲学的巨匠,其思想影响深远,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美学。

在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中,他对艺术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关于艺术终结论的观点。

通过分析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黑格尔对艺术的认识、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的阐述,对艺术终结论的评价以及美学终结论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呈现出黑格尔美学中关于艺术终结论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对读者们加深对美学理论的理解和思考提供一定的启发。

2. 正文2.1 黑格尔对艺术的认识黑格尔认为艺术是表现自由精神的一种形式,是人类抽象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

他将艺术视为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认为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传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

黑格尔指出,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精神的外在表现,是思想和形象的结合体。

他强调艺术的重要性,认为艺术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形式。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达,是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的方式。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与观众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的核心,它们代表了文学作品所要追求的高尚境界和终极目标:
1.真(Truth):真指作品反映了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的真实
性和真理性。

作品应该追求真实还原生活的本质、探索人
类的存在和内在世界,以及揭示人性、社会和历史的真相。

作品通过真实性,使读者能够在其创作中感受到人类经验
的共性和价值,并引起共鸣。

2.善(Goodness):善指作品体现了道德和伦理的规范和价
值。

作品应该通过创作形象、情节和主题,探讨伦理和道
德问题,呈现出人类美好的一面。

作品可以启发人们思考
善良、正义、友善、关爱等道德价值观,并传递积极向上
的情感和信念。

3.美(Beauty):美是文学作品所要追求的最直观和核心的
审美价值。

美指作品在形式、结构、语言、艺术构思等方
面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作品通过其美感,给读者带来审美
的享受,触动情感、激发想象力,使人感受到美的力量和
魅力。

"真、善、美"的统一是指在文学创作中,这三个价值维度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并统一于作品中。

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真实性、善良性和美感,通过表达真实与真理塑造出良好而美丽的形象和情节,引发读者思考、
体验和欣赏。

通过追求"真、善、美",文学创造可以成为人们探索和了解生活、人性和社会的途径,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感和思索意识,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道德和精神境界。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审美的价值追求,提升了作品的内在意义和文化价值。

真、善、美的统一

真、善、美的统一

当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不断升 华,达到审美境界(冯友兰 称为“天地境界”)这一最 高层面时,那他的人生境界, 也就显现为“真”、“善”、 “美”的统一。
谢谢观看!
对外汉语111班 21 方真真
“美”和“善”也是相反的,因为“善”往往是和热情 的克制相符合的,而“美”是我们一切热情的基础,也 就是说“美”引起热情,而“善”克制热情。所以我们 越是醉心于“美”,我们就和“善”离得越远。 所以“真”的概念与“善”、“美”的概念并不符合。
不 赞 同 真 善 美 三 者 可 以 统 一 的 思 想 家
当前对真善美三者统一的看法
“美”是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 个有意味、有情趣的生活世界(人生),这是存在的本来面 貌,即中国人说的“自然”。这是“真”,但它不是逻辑的 “真”,而是存在的“真”。这就是我们理解的“美”与 “真”的统一。这个意象世界没有直接的功利的效用,所以 它没有直接功利的“善”。但是,在美感中,当意象世界照 亮我们这个有意味、有情趣的人生(存在的本来面貌)时, 就会给我们一种爱的体验,感恩的体验,激励我们去追求自 身的高尚情操,激励我们去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这是“美” 与“善”的统一。 这就是我们理解的“真”、“善”、“美”的统一,这个统 一只能在审美活动中实现。
真、善、美的统一
Hale Waihona Puke 对外汉语111班 21真、善、美的统一问题,在 哲学史和美学史上是很多人 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列夫· 托尔斯泰:“善”是我们生活中永久的、最高的目 的。 “美”只不过是使我们感到快适的东西。 “真”只是指事物的表达或事物的定义与它的实质相符 合。
“真”可以是达到“善”的手段,但是对一些不必要的 东西的“真”的认识是和“善”不相调和的。 “真”大都是和“美”相反的:“真”揭穿诈伪,这样 就破坏了“美”的主要条件—幻想。

美学 黑格尔摘抄

美学 黑格尔摘抄

美学黑格尔摘抄
以下是几段黑格尔关于美学的摘抄:
1. "艺术是美的展现。

艺术通过自己的材料和手段形成了一个独立于自然和思维的王国。

它是精神的表露,将感性和理性的元素结合在一起,以创造出真正的美。

"
2. "美是无限的形式化。

艺术作品通过其形式和结构传达出一种无穷无尽的意义和表达。

它超越了个体的感知和理解,使我们能够体验到无限的美的境界。

"
3. "美是自由的表现。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

美就是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能够激发我们的情感和思考,给予我们内心深处的满足和享受。

"
4. "美是独特的。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它们之间不能被彼此取代或比较。

艺术的美不仅仅存在于艺术品本身,也存在于观众与艺术品的互动之中,因为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同的。

"
这些摘抄揭示了黑格尔对于美学的一些核心观点,包括艺术的本质、美的无限性、自由创作和独特性等。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美学和艺术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黑格尔美学读后感

黑格尔美学读后感

黑格尔美学读后感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是德国哲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美学理论中,美是绝对精神的表现,是自由的表现,是普遍的表现。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的学习,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美的本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精神的表现。

在他看来,美是精神的表现形式,是精神活动的产物。

美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思维和感性的统一,是精神活动的具体表现。

通过美,人们可以感受到精神的存在和活动,可以感受到精神的内在世界。

这种对美的理解,使我对美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使我对美的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黑格尔认为美是自由的表现。

在他看来,美是自由的表现形式,是自由的具体体现。

美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模仿,更是对自由的表达,是对自由的具体化。

通过美,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由的存在和活动,可以感受到自由的内在世界。

这种对美的理解,使我对美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使我对美的价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黑格尔认为美是普遍的表现。

在他看来,美是普遍的表现形式,是普遍的具体体现。

美不仅仅是个别的表现,更是普遍的表达,是普遍的具体化。

通过美,人们可以感受到普遍的存在和活动,可以感受到普遍的内在世界。

这种对美的理解,使我对美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使我对美的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的学习,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美的本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美是绝对精神的表现,是自由的表现,是普遍的表现。

美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思维和感性的统一,是精神活动的具体表现。

美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模仿,更是对自由的表达,是对自由的具体化。

美不仅仅是个别的表现,更是普遍的表达,是普遍的具体化。

这种对美的理解,使我对美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使我对美的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更加注重对美的体验和领悟,更加注重对美的表现和实践。

轻谈黑格尔之美学

轻谈黑格尔之美学

《美学》——轻谈黑格尔之艺术美黑格尔——德国伟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黑格尔并没有亲自动手写这本书,只是在大学的讲坛上讲授这门课。

,他逝世后,他的历届学生把自己的听课笔记聚集在一起,编辑成了《美学讲演录》在,后来黑格尔的儿子又进行了重编。

这本书中,显现出黑格尔浓厚的唯心主义观点。

《美学》中,黑格尔的重要观点:人的精神包含了神性,艺术家寻找的便是这种神性,艺术品之美,乃是神性之美。

神性作为一种普遍价值,在大地上的存在,需需要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来呈现,这也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存在的最高道理。

1、自然美是无用的,艺术美是神的代言人。

(关键词:艺术美,神)黑格尔把美学这门学科称呼为“艺术哲学”。

美学排除了自然美,至于山川、河流、花卉、天空、动物花斑、黄昏的美等等,他的理由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艺术作品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价值。

它抓住时间、个别人物、行动以及其转变的旨趣来实现这一目的。

艺术使世界变得更加纯粹,更加鲜明。

而自然风景却没有经任何心灵渗透,给大家展示的仅仅是原始的状态。

黑格尔认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是神的产品,是按照神的美德和智慧创造出来的。

人虽然不是神创造的,但是神正是通过人显现他的威力。

从心灵所创造的东西与从自然所生成和形成的东西,两者都包含了神的光荣,而神在后者得到的光荣更高。

因为黑格尔认为,神就是心灵,只有在人身上,神性自由才是灵动的,而在自然这种媒介中,神性只存在于无意识的感性的外在事物中,这在价值上就远逊于人的意识。

问题:美是什么?“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就是审美意象,就是广义的美。

意象世界显现的是人与万物一体的活动世界,在这个生活世界中,世界万物与人的生存和命运是不可分离的。

这是最原本的世界,是原初的经验世界。

因此当意象世界在人的审美观照中涌现出来时,必然含有人的情感。

也就是说意象世界必定是带有情感性质的世界。

”我的观点:美出现在能牵动人类心灵,与人产生共鸣的一切外在事物身上。

美没有歧视。

艺术中的真善美原则

艺术中的真善美原则

真善美的原则是艺术中重要的价值观,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艺术的核心。

"真"指的是真实性,即艺术作品要真实地反映现实或表达艺术家的真实感受。

艺术作品应该基于真实的观察和体验,而不是虚构或幻想。

通过真实的表达,艺术作品能够打动观众的心弦,引起共鸣。

"善"强调的是道德和伦理价值,即艺术作品应该传达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艺术可以通过描绘善良、正义、友爱等美好的品质,启发观众思考和反思,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

"美"则关注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即作品的形式、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美感。

美可以通过艺术家的技巧和创造力来实现,它使作品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给观众带来愉悦和享受。

真善美原则在艺术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一个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同时具备真实性、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通过真实而美好的表达,艺术作品可以触动观众的内心,引发思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

《西方美学史》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西方美学史》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西方美学史》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朱光潜黑格尔的全部美学思想都是从一个中心思想生发出来的,这就是他的美学定义:真,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

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

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学》第一卷第138页理念就是绝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又把它叫做“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等。

这就是艺术的内容。

就内容说,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表现绝对精神或“真实”的;三者的不同只在于表现的形式。

艺术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直接的,它用的是感性事物的具体形象;哲学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间接的,即从感性事物上升到普遍概念,它用的是抽象思维;至于宗教介乎二者之间,它所借以表现绝对精神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图像思维,例如用父子的图像来表现神与基督一体,是用既含有个别形象又含有普遍概念的东西来表现普遍真理。

美的定义中所说的“显现”有“现外形”和“放光辉”的意思,它与“存在”是对立的。

比方说画马只取马的外在形象,不把马当作实际存在的可骑行的东西来看待。

如果舍形象而穷究“存在”的实质,那就成为哲学的抽象思考,就失去艺术所必有的“直接性”了。

这种“显现”就是一种自否定即自生发的辩证过程。

“显现”的结果就是一件艺术作品。

在艺术作品中,人从一种有限事物的感性形象直接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

人们常说,艺术寓无限于有限。

这种说法其实就是黑格尔的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说法。

黑格尔的定义肯定了艺术要有感性因素,又肯定了艺术要有理性因素,最重要的是二者还必须结成契合无间的统一体。

拿我们中国目前文艺为例来说,大多数文艺作品都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黑格尔所理解的“理念”或理性内容,这普遍的理性内容体现于不同作品的不同的感性形象。

每一部成功的作品都是这个理念(总路线精神)的具体的感性显现,都是理性与感性的辩证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格尔艺术美的功能——真善美
黑格尔提出,以认识功能为中心的真、善、美的统一是艺术美的功用和目的。

这一艺术目的说是针对当时流行的一些片面观点而言的。

黑格尔说:“艺术有它自己的目的,这目的就是这里所说的显现和表现”,也即“绝对本身的感性表现”,“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

对此的解释是,黑格尔认为艺术美的本质既是绝对理性的感性显现,,艺术的根本目的是把“供直接观照”感性显现“还原”到绝对理念,即帮助人们通过对感性形象的观照去认识形象背后的真理和真实。

这个认识真实的功能是艺术的根本作用。

这一艺术目的说,强调了艺术的真,强调了真善美的统一。

他说“真正美的东西”“就是绝对心灵,也就是真实本身”。

所以,在他看来,真决定了美,美由真而生,又为认识真而服务。

在艺术的真(认识)、善(伦理)、美(审美)三功能中,认识功能是最根本的,三者统一于真。

下面就三者的的关系进行辨析:黑格尔在肯定艺术认识功能的同时,并没有否定艺术的伦理教育作用与审美娱乐作用。

他否认将艺术作为单纯的愉悦工具,也不认为艺术的“快感、娱乐、消遣”作用是本身无关重要的东西,而认为这种审美作用是与道德教益相并列的艺术功用之一。

同时,他认为艺术在原则上不应该追求不道德和提倡不道德的内容,这一观点强调了艺术的伦理功用。

黑格尔关于艺术的伦理教益和审美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论言,主要体现在他论戏剧艺术时的观念。

他在讲到从阿里斯托芬到伏尔泰、莱辛、歌德等大师都曾有意识把戏剧作为传播、宣扬他们的伦理观念、政治主张的工具之后说:“如果诗人自己个人的观念确实是站在一个较高的立场上,而不是越出所写动作情节之外的独立意图,即不是把动作情节降低为工具,这对于艺术就没有什么损害。

但是诗的自由如果受到损害,他所表现的倾向本身尽管是正确的,但是与艺术作品毫不相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艺术的伦理功用要通过审美作用、结合着审美作用显现出来,要符合艺术自身的规律。

如果把艺术的审美作用降低为伦理作用的附庸,或让伦理目的任意越出审美的范围,那么艺术就不能称其为艺术了。

黑格尔在这里强调了善与美的辩证统一,并突出了审美功能。

善必须依附于美,于此才是艺术。

然而,黑格尔绝对不是唯美主义或艺术至上论者,在他看来,审美愉悦并非艺术自身的目的。

我们了解艺术目的论得知,黑格尔美学思想中,艺术自身以内的目的,就是“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示真实”,帮助人们认识真理。

即,艺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审美作用实现认识功能,在这过程中也就自然地包含或体现出伦理教育作用。

以上便是黑格尔的以认识为功能的真、善、美三种功能的统一说。

这一见解显示了黑格尔美学的理性主义特色和对艺术、审美规律的重视,同时又具有浓烈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色彩。

关于艺术本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艺术既然以表现真实为目的,那么什么事艺术的真实?它与自然的真实是什么关系?关于这个问题,黑格尔的提问是:“艺术究竟根据现前的外在形状照实描绘呢,还是要对自然现象加以提炼和改造呢?”这是针对十九世纪初德国文艺界流行着“追求理想”与“妙肖自然”两种对立观点的思考。

黑格尔对这两种极端的观念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有两种“自然”,或两种“真实”。

一种是未经艺术提炼加工过的、生糙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现实生活),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生活真实”;另一种是艺术作品中观念了的“自然”,即“艺术真实”。

两者的关系是,艺术作品中的“观念和语言都自然而然地要用
相应的符号,来作为自然存在事物的无穷缩写,但是这里所谓的‘自然’在性质上是和‘妙肖自然’的‘自然’直接对立的,是对它加以否定的。


黑格尔认为,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艺术美高于现实美。

这一理论需从两个方面来阐释:
第一,“艺术作品具有完全形式的观念性”。

现实生活是直接的自然存在,而艺术真实是把自然形式观念化、心灵化了的。

就是这种观念性的再造,把原本没有价值的事物提高了,也正是这种再造,将自然界本应是消逝无常的东西,使之成为永恒。

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算是征服了自然。

黑格尔认为,这是在形式方面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之处。

第二,艺术还具有内容的心灵性(理念性)与普遍性。

黑格尔认为,自然存在只是个别、分立的特殊事物,而艺术作为心灵化或意识形态化了的“观念”,虽也须取个别、特殊事物的感性形态,但它本身就具有普遍性。

他甚至说,艺术作品的任务就在于抓住事物的普遍性,而且把这普遍性表现为外在现象之中,把对于内容的表现完全是外在的无关重要的东西一起抛弃。

在他看来,艺术虽然离不开自然,但是他只把外在自然作为表现普遍观念的手段,只从外在自然中提取适合于表现普通观念的现象。

这是从内容表现方面来阐释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

黑格尔就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论证了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的观点,是对其前述艺术美本质和功用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补充。

从而更清楚地理解黑格尔关于艺术真善美三种功能的辩证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