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小说中幽默风格的研究
浅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

浅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马克吐温,这位独特的美国作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美国式幽默,让读者在欢笑中领略到了美国的独特文化。
本文将通过分析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带领大家深入了解这种幽默风格的内涵与表现。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独特的讽刺手法。
他常常通过夸大、夸张、巧妙的语言技巧来展示人性的种种缺陷,从而让读者在欢笑中认识到社会的种种问题。
例如,在《百万富翁》中,马克吐温通过一个突然变得富有的穷人的故事,揭示了金钱、权力对人的异化,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虚伪。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还体现在他善于捕捉和描绘细节上。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中。
例如,在《淘金热》中,马克吐温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疯狂淘金的状态,以及因此引发的种种社会乱象。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述不仅令人捧腹大笑,同时也暴露了人性的贪婪和盲目。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既是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也是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
他通过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种种问题,让读者在欢笑中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这种幽默风格也成为了马克吐温作品中最具魅力和最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
通过马克吐温的作品,我们也能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的文学和文化,以及隐藏在这种幽默背后的美国式价值观。
马克吐温,这位著名作家、演讲家和,以其独特的讽刺和幽默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马克吐温的几篇作品入手,探讨他在讽刺和幽默方面的表现。
在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中,《百万英镑》和《镀金时代》以其轻松的幽默吸引了无数读者。
让我们以《百万英镑》中的一段经典段落为例:亨利·亚当斯,一位普通的美国年轻人,因为偶然的机会被卷入了一场英国贵族的无聊赌局。
他被赠予了一张价值百万英镑的支票。
支票的持有者是一对富有的兄弟,他们为了解决一个争论,想看看一个普通人如何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
不朽的马克·吐温——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共3篇

不朽的马克·吐温——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共3篇不朽的马克·吐温——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1不朽的马克·吐温——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演讲家以及幽默家。
他的作品充满了讽刺和幽默,以及深刻的思想和观点。
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幽默家之一”。
本文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以了解他不朽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一、马克·吐温的讽刺马克·吐温的讽刺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的批评和揭露之中。
他通过揭示名利场上的虚伪和人际关系上的矛盾,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黑暗面。
例如,在《拍卖公主》一文中,他以扭曲的形式描绘了以财富和美貌作为交易筹码的世界,讽刺了财富与自由和人权之间的矛盾。
他深刻揭示了社会虚假与道德沦丧的丑恶现象。
马克·吐温的讽刺也体现在他对政治和官僚主义的批评上。
他认为政治是一桩闹剧,政府则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存在。
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他对奴隶制度以及政府无所作为的批评讽刺,直接批判了当时的政治现状。
他以富有幽默感的方式,揭示当时的政治沦为了官僚主义和腐败。
二、马克·吐温的幽默马克·吐温的幽默不仅限于单纯的娱乐,更多地是通过幽默的方式传递他的思想和观点。
他的幽默跟社会现实相关,通过描绘人物、场景、对话等多种方式,揭示了社会的弱点和不平等。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他以温馨的幽默描绘了两个孩子的冒险,不仅让读者笑声连连,更重要的是传递了教育价值。
马克·吐温的幽默富有批评性,他常常以逆向思考的方式,打开人们的思路,让人在笑声中思考。
例如,在《百万英镑的笔记》中,他通过诡计,让人们看到了金钱的虚弱性和道德的崩坏。
他的幽默往往以解构的方式,揭示了现实的弱点和矛盾。
论马克·吐温的幽默及技巧运用

在马克·吐温的许多作品当中,作者都喜爱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这样使用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修辞学家W·C·布斯在他的《小说修辞学》中这样说道:“将在小说里承担叙述功能的一个人物称为戏剧化的叙述,就是把叙述者完全戏剧化,把他们变成与其所讲述的人物同样生动的人物。”《车上人吃人纪闻》中的这个“我”既是作者本人,但又超乎其上。“我”作为一个参加者,每一个行动、每一次的讲话都是面对读者“现身说法”,从整体上直接影响着故事的进程;同时,“我”又作为一个旁观者,对故事中人物和事件常常作出道德品评,以批评与鉴赏的眼光来摄取整个西部画面传达给读者。
我们知道幽默通常是引人发笑的,但马克·吐温决不让读者仅停留在笑上。他的目的在于通过幽默可笑的人和事的描写来反映深刻重大的社会内容,给予人们以人生的警觉和启迪。他在《自传》中曾说过:“有人说小说应当是一部纯粹的艺术作品,不应当在其中进行言传或说教,也许小说可以这样,但幽默却不能。幽默不应该公开声称要教训人,要进行宣传,但它如果想不朽就得这样做……”
3.对比
妥善地运用对比,总能给艺术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曾有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手段和目的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思维和方式之间的不和谐,此外,伟大的令人尊敬的、豪华的、壮丽的事物和无价值的、卑鄙的、低微的事物之间的对比,都是可笑的。”在《车上人吃人纪闻》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撑起车座的靠背,搭起临时的饭桌,然后各自就位,大家满怀感激的心情,面对着那一顿在痛苦难熬的七天里只有美梦时能看到的最精美的晚餐。跟短短几小时以前的处境相比,瞧我们现在的情况改变了多少啊!记得前几天是饥饿,是愁人绝望的痛苦,是忧心如焚的焦急,是无法摆脱的困境;而现在呢,是感激的心情,是宁静的气氛,是无法尽情表达的喜悦。我知道,那是我纷纷扰扰一生最为欢欣的时刻。风呼号着,那雪在我们的牢笼四周猛烈地吹着,但是它再也不能给我们带来烦苦了。我很喜欢哈里斯,也许他可以被整得更好一些,但是,我可以说一句,再没谁比哈里斯更配我的胃口,再没谁比他更使我感到满意了。梅西克也很好,虽然香料放得太浓了些;但是,讲到真正营养丰富,肌理细腻,我还是更喜欢哈里斯。梅西克自有他的优点———这一点我并不试图否认,也根本无意加以否认———但是,先生,如果就着他吃稀饭,那他并不比一具木乃伊更好———一点也不比它更好。”
马克吐温代表性短篇小说中幽默的语用分析

目录
01 一、幽默语用的特点
02 二、幽默语用的类型
03 三、幽默语用的作用
四、从文本和历史角
04 度解读马克吐温的幽 默语用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马克吐温代表性短篇小说中的幽 默语用分析
马克吐温(Mark Twn)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和幽默大师,他的短篇小 说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而著称。在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中,幽 默语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次演示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马克吐温代表性短篇 小说中的幽默语用特点、类型、作用等,并探讨其反映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
五、结论
马克吐温代表性短篇小说中的幽默语用是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通过 独特的幽默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个荒诞而又真实的情境中,让人们在欢笑中 领悟到作品的深刻内涵。幽默的语用不仅为作品增色不少,还反映了当时美国社 会的文化特点和现实问题。因此,马克吐温的幽默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 有社会意义和启示作用。
然而,随着马克吐温个人经历的转变和他对社会的深入观察,他的幽默风格 也发生了变化。在经历了多次挫折和磨难之后,马克吐温逐渐成为了黑色幽默的 代表人物。这种幽默以悲观、讽刺和荒诞为主,与传统的幽默风格有着明显的区 别。在黑色幽默中,马克吐温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不公。
例如,在《百万英镑》中,马克吐温通过一个普通人在意外得到一张价值百 万英镑的支票后,被整个社会疯狂追逐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金钱和权力的腐蚀 作用。而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他则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绘了社会的 虚伪和残酷。这些作品充满了讽刺和荒诞,让读者在痛苦和哀笑中反思人性和社 会。
3、性格幽默
马克吐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常常通过性格特点来表现幽默。在《百万 英镑》中,亚当斯的朋友们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时的种种反应,让人捧腹大笑。
浅析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中的黑色幽默[权威资料]
![浅析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中的黑色幽默[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2ade10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d.png)
浅析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中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一种绝望的幽默,它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
“黑色”代表死亡,是可怕滑稽的现实,“幽默”是有意志的个体对这种现实的嘲讽态度。
幽默加上黑色,就成了绝望的幽默。
黑色幽默后来成为一种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
这派作家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艺术手法,将周围的世界和自我的滑稽、丑恶、畸形、阴暗等放大、扭曲,使其更加荒诞不经。
“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小说是“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小说家突出描写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不协调,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并把这种不协调和异化现象加以放大扭曲,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马克・吐温的《他是否还在人间》就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
按小说所叙,米勒在年轻时空怀一身技艺,却穷困潦倒。
其所创名画《晚祷》索价8法郎,买主仅愿出价5法郎,买卖未成,米勒还后悔不迭。
正当米勒与其他穷画家朋友一筹莫展之际,朋友中一位名叫卡尔的画家发现了一条定律:每个无名艺术家在他死后总会被人赏识,而且一定要等他死后才行,那时候他的画也就身价百倍。
于是他们抽签决定由谁来装死,中签者正是米勒。
在假死之前,米勒以每天50余张的速度做画,他的朋友们则用尽手段拉拢记者,为米勒“死后”造势。
果不其然,这一招竟然奏效。
米勒迅速成为艺术市场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作品的卖价青云直上。
最后,米勒的同伴宣布了他的死亡,并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米勒本人还充当了自己棺材的扛夫。
在他“死”后,其大师资格更是毋庸置疑了。
外国文学欣赏马克吐温作品赏析

哈克的意义
哈克是一个现代流浪儿典型。哈克在密 西西比河上流浪,他是一个现代流浪儿, 和传统流浪汉不同的是,他的旅行冒险 不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是为了追求 自由,表现出文明的倾向。他不愿做虚 伪的“文明人”,宁愿下地狱。他帮助 黑奴隶吉姆逃跑,反对种族歧视。
哈克是一个逃离的人。他的整个旅行是 不断的“逃离”,从家中逃离,从文明 社会逃离,从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前 逃离。
“全部现在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 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 所有的书里最好的一本。所有的美国作品都从 它而来,在它之前什么也没有,自它以来也没 有像它那样的作品出现。”
——海明威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插图
1、人物情节
哈克贝利·费恩 汤姆 吉姆
道格拉斯寡妇 华森小姐 ”国王“与”公爵 “ 莎莉姨妈
哈克的意义
哈克具有世界意义。T•S•艾略特说: “哈克是那些永恒的小说象征性人物形 象中的一个,把他拿来与尤利西斯、浮 士德、堂吉诃德、唐璜、哈姆莱特以及 许许多多经典的人物形象相提并论,也 绝不是不合适的。”
3、人物塑造
吉姆的形象:吉姆是一个忠厚能干而且敢于反 抗不幸命运的黑人。
他的不幸命运是广大黑奴悲苦人生的真实写照。 值得肯定的是,他不再像斯托夫人笔下的汤姆 叔叔那样,面对迫害逆来顺受,而是采取了出 逃的对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要算是力 所能及的反抗了。
吉姆的形象
吉姆还是一个具有人的正常情感的富有“人性”的人。 在南北战争爆发之前,实行蓄奴制的南方社会特别是 上层社会是不把奴隶当“人”看的,只是当作可以驱 使的毫无情感的活的工具。小说真则有意识的表现了 吉姆对妻子女儿的深深思念。
他更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人。在大河上漂 流时,他处处照顾哈克,尽可能不让孩子受惊受苦; 当汤姆中弹受伤时,他不顾自己的安危,留在危险区 域协助医生救护孩子。
马克·吐温的幽默与讽刺:通过《汤姆·索亚历险记》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荒诞与人的愚蠢

马克·吐温的幽默与讽刺马克·吐温(Mark Twain)是一位美国作家和幽默家,以他独特的幽默风格和对社会荒诞与人类愚蠢的洞察而闻名。
其中,《汤姆·索亚历险记》(Adventures of Tom Sawyer)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和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通过《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探讨马克·吐温如何运用幽默与讽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荒谬与人类的愚蠢。
1. 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马克·吐温以他独特而生动的幽默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善于运用夸张、讽刺和调侃等手法来揭示现实中的荒谬和虚伪,并用令人捧腹笑的方式向读者传达他对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的观察。
2. 历险记中暴露社会荒谬《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小说,但它并不仅仅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
通过描述主人公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马克·吐温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中的许多问题。
a. 教育制度的荒谬在小说中,马克·吐温对当时美国教育制度进行了讽刺。
他通过描绘陈旧、僵化的学校教育和严厉、虚伪的教师形象,暴露了这种制度对孩子们成长与创造力发展的抑制。
b. 社会道德腐败的揭示马克·吐温通过《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塑造出的一系列角色和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道德腐败和虚伪现象。
他用幽默的方式讽刺那些只注重外表、表面功夫却没有真正品德与价值观念的人们。
c. 种族歧视与奴隶制度批判《汤姆·索亚历险记》也涉及到对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的批判。
作者以黑人角色吉姆为例,通过他的形象来呈现并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肤色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问题。
3. 幽默与讽刺表达的意义马克·吐温运用幽默与讽刺的手法,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读者,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社会上存在的荒谬与人类愚蠢,让人们反思并意识到自己身处的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种唤醒人们思考和行动的力量使他成为一个伟大而具有影响力的作家。
谈谈马克吐温的幽默

谈谈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篇一:马克·吐温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幽默风格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他的幽默充满了智慧、讽刺、反思和调侃,常常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人生的深刻意义。
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有很多特点,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讽刺和反讽。
他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和人类弱点,让人在笑声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例如,他曾经说过:“人类是一种有缺陷的动物,他们的缺点在于他们总是从错误中学习。
”这句话既有调侃的意味,又有深刻的道理。
此外,马克·吐温的幽默也常常来自于他对语言和词汇的巧妙运用。
他善于用词语的多义性和双关语来制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他曾经说过:“当我年轻的时候,我认为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现在我老了,我知道了这一点。
”这个笑话的效果正是来自于“重要”的双重含义。
除此之外,马克·吐温的幽默也常常来自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善于用幽默来表达人类情感和行为的复杂性,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人类的共性和独特性。
例如,他曾经说过:“婚姻是一个美好的机构,但是不适合每个人,就像长袜子一样。
”这个笑话既有幽默的效果,又展现了婚姻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
总之,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是富有思想性和智慧性的。
他的幽默不仅仅是为了逗笑,更是为了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
他的作品不仅为人们带来欢乐,也为人们带来思考和启示。
篇二:马克吐温是一位被誉为世界幽默大师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作为一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独具特色,其幽默智慧与机智让人无不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自带讽刺与反讽的元素。
他常常使用夸张和反讽的手法,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进行嘲笑和批判。
例如,他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描述的南方农村社会的种种荒谬现象,令人深思,同时也充满着幽默诙谐。
马克吐温的幽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用幽默的方式批判社会的不公和虚伪,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批判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吐温小说中幽默风格的研究
作者:梁益建
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17期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坛中杰出的文学巨匠、幽默大师,被尊称为美国文学之父。
幽默风趣是他文笔比较突出的特点,与此同时,他还比较善于运用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来揭露美国最真实的社会现象。
本文主要对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幽默风格进行讲解和分析。
作者将会以马克·吐温的经典作品《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来具体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幽默艺术气息,从而让更多爱好者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他的写作风格。
一、马克吐温小说中幽默风格的来源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家,也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从小受生活环境的严重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转变,他的主题思想和创作风格都遭受到很大的改变,他的笔风从以前的轻松、幽默风格逐渐转变为讽刺、悲观的风格。
美国文学史上,他是唯一一个在作品中使用完全、纯粹口语的小说家,鲜明的主题思想蕴藏在他的作品中,通过使用幽默、滑稽和诙谐的语言,揭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很多矛盾与问题,并将血肉模糊的残酷现实展现在世人面前。
只要是读过他的作品,你就不难发现,马克吐温的大部分作品都难以抹去幽默的痕迹。
然而,在幽默的背后,你肯定会发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他那幽默的写作风格肯定不只是为了博得读者们的微微一笑,更多的是对那些令人心酸幽默背后所隐含的讽刺与无奈应该都会有所领悟。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几个充满幽默感的人,也许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开心果类似的人,如果在进行创作时能把幽默作为一种写作风格,一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作品中的幽默不能只是让笑笑就够了,,而是要让人们通过这个幽默看到真正的内涵所在,并能够对此有所领会和感悟。
二、透过《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分析其中的幽默艺术
马克·吐温,作为世界闻名的幽默大师,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经常会运用的语言风格主要是以幽默为主,当然还有讽刺意味存在。
相比于传统文学作品,他的文学作品摆脱了传统文学语言模式的限制,他经常会在他的作品中恰当地加入部分美国俚语以及地方性方言等口语化内容,极大地提升了文学作品的幽默感。
马克·吐温的小说作品中,幽默技巧具有多种表达方式,对比、夸张、比喻和双关的修辞手法是他使用相当普遍的,借这些手法来营造和烘托幽默氛围。
首先,对比是可以对比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在这种强烈的反差下,营造了一种幽默感,缓解紧张情绪和压力,让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能达到放松的目的。
然后,夸张的这种修辞手法,对马克·吐温而言,是他非常偏爱的一种修辞手法,幽默的效果就通过夸张人物语言或者作品情节来达到。
还有一种飞白的修辞手法,它主要是采用一些效仿手法或者故意的语病来营造幽默的氛围。
通过从文字、修辞和写作方式等多个方面,他的作品受到了全世界许多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充满了幽默是人们喜欢并追捧的主要原因,因为他的作品能让人们在纷乱繁琐、枯燥无味的生活中找寻到一些另外的快乐,并且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易懂,就凭这
一个特点就已经非常受广大读者阅读了。
马克·吐温创作作品的这些特点早就让人们对他的作品爱不释手,我们经常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总是想憋足一口气把他的经典作品拜读完。
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这部作品中,马克·吐温借助主人公哈克之口将断枝比作为被砍成两半的呼吸。
我们都知道呼吸是不会被砍成两半的,看到这个地方,我们都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来,因为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主人公哈克独自一人在孤岛上,那种草木皆兵的恐惧之感,就是通过上面的那么多生动形象地描述。
他的作品中最为明显的特点之一是幽默,当你每次都细细研读起来,你会发现马克吐温在创作中的幽默表达方式好像是和美国境内文化一密西西比流域的文学特点十分相似的,但是与传统的欧洲文学则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渲染和当时的气氛都是他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幽默小句所表现的,于是,广大读者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他的作品深深地吸引。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幽默本身的秘密来源不是快活,而是悲伤,而这悲则是来自残酷的现实、无奈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不愉快、充满悲伤意味的事情倒是经历了很多,但是马克·吐温就通过在作品加入幽默的语言和含有讽刺含义的写作手法将心中的痛苦与伤心表现出来,让人们愉快的阅读环境中还能领悟到他的真正用意,从而了解到更多、更深层次的含义,最终让人们回归现实生活中进行思考和反思。
现在已经成为一本经典之作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为什么它就能成为经典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马克·吐温对男主人公哈克这一男孩形象的成功塑造,读者们通过阅这一部作品,不仅能让人们哈哈大笑,还能在哈哈大笑之后看到一个民族的本质与灵魂。
三、结束语
马克·吐温,一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中,多数都结合了他的经历以及生活经验,他的作品在美国文学的发展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如此卓越的贡献,马克·吐温也因此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与崇敬,与此同时,他就奠定了在美国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马克·吐温在作品创作时把传统的幽默进行了升华,慢慢地就变成了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幽默,马克·吐温写作时的写作风格就这样逐渐形成,随着后来的发展,这种具有讽刺甚至是悲伤意味的幽默在文学创作风格中就开始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