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分级制度(全)
波尔多梅多克酒庄分级

波尔多梅多克酒庄分级一、1855波尔多左岸梅多克列级酒庄分级制1855年,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行。
来自法国各省和世界各地的名优产品云集一堂。
当时,法国正值拿破仑三世当政,三世国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向全世界推广波尔多的葡萄酒,而且想让全国的葡萄酒都来参展。
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一个展览会来介绍波尔多葡萄酒,并对波尔多酒庄进行分级。
这可无异于去捅一个马蜂窝,因为那些酒庄个个都很“自以为是”,然而博览会的胜出者只能有一个。
于是波尔多商会责成葡萄酒经纪人公会制定分级表,将所有酒庄分为五级。
该分级是基于每个酒庄每款葡萄酒多年来的表现而确定的,只有那些质量长期稳定、有能力长期稳定地酿制顶级葡萄酒、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长期被认可,才有机会入围。
这份列级表从一级到五级总共有58家列级酒庄,57个来自梅铎区,只有奥比昂(红颜容庄园Chateau Haut-Brion)来自嘉芙区(Graves)。
这排名在长达150多年的历史里有一些细微的变化:1,1855年佳得美庄园(CH. Cantemerle)补选五级酒庄;2,1973年木桐庄(武当王庄园CH. Mouton Rothschild)晋级一级酒庄;3,二级酒庄CH. Rauzan 分成了鲁臣世家(CH. Rauzan-Segla)与露仙歌(CH. Rauzan-Gassies)两家;二级酒庄Chateau Leville分成了雄狮(CH. Leoville Las Cases)和乐夫普勒(CH. Leoville-Poyferre)以及巴顿(CH. Leoville-Barton)三家;二级酒庄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分成了男爵古堡(CH.Pichon Baron)和女爵古堡(CH. Pichon Lalande);三级酒庄Chateau Boyd分成了贝卡塔纳(CH. Boyd-Cantenc)和布朗康田(CH. Cantenc-Brown);五级酒庄Chateau Batailley 分成了巴特利(CH.Batailley)和奥巴特利(CH.Haut-Batailley);四级酒庄Chateau Poujet-Lassale已经由于历史性因数不复存在了。
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

1855 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作者:德维·马卡姆(小)《1855-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史》1855 年酒庄分级体制是波尔多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
这份葡萄酒目录不仅表现了波尔多葡萄园的等级划分,还反映出了本地区的历史渊源、葡萄酒贸易及酒庄情况。
受其地理位置决定,波尔多很早就与贸易结下了不解之缘。
波尔多城始建于加龙河岸边,早在古罗马时期,这里就成为将内陆葡萄酒销往意大利的海运集散地。
后来,当波尔多地区大面积栽种葡萄并成为葡萄酒的重要产地后,葡萄酒贸易继续进行,并以海运对外销售为主。
一个原因是其国内销售不堪重税:在法国,高品质葡萄酒的消费者都是生活在巴黎和宫廷的王公贵族,而波尔多葡萄酒在运往巴黎的长途旅行中要经历重重关卡,多次上税;那些离巴黎较近的葡萄产地,如勃艮第或香槟省,那里出产的酒路途近,上税少,价格便于接受。
因此,波尔多葡萄酒从一开始就是面向国际市场的。
在17 世纪,其买主主要是荷兰人和英国人,他们都要求波尔多葡萄酒要具有个性和高品质,但方式不同。
荷兰人要求葡萄酒的价钱要好,质量位居其次。
因为他们购买葡萄酒主要是为了转手运往海外殖民地,精致细腻的酒不易完好无损地运抵目的地。
为了使葡萄酒在长途运输中得到很好保存,并使其成熟得恰如其分,荷兰商人采用了一些技术手段,例如,装酒前先在储酒桶内燃烧硫磺,起到灭菌作用,防止葡萄酒变质,这比巴斯德发现细菌还要早几百年。
荷兰人虽然不知道其科学依据,但在实践中发现硫磺可以抗菌,有助于葡萄酒的保存。
多亏了这些技术手段,荷兰人向我们揭示了波尔多葡萄酒不必在浅龄时饮用,恰恰相反,待其成熟后效果更佳。
英国人是波尔多葡萄酒的另一批爱好者,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需求。
英国人买酒是为了自己消费,船运也很快捷,因此,英国人需要的是高品质葡萄酒。
波尔多葡萄酒在英国上流社会成为时尚,以至于酒价不断攀升。
在17 世纪40 年代,客户只需订购梅多克产区(Medoc)的葡萄酒就能得到高品质的保证,当时的葡萄酒价目单显示,波尔多酒已经按其几大产区来划分了。
葡萄酒波尔多分级

在法国波尔多地区,在AOC基础上还有细分地方性AOC有(也可以说省级酒,为AOC中最低级)Bordeaux roséBordeaux clairetCrémant de BordeauxBordeauxBordeaux SupérieurPremiéres Côtes de BlayeBourg or Côtes de BourgBordeaux —Côtes de FrancsCôtes de CastillonGraves de VayresPremières Côtes de BordeauxSainte-Foy BordeauxPremières Côtes de BlayeCôtes de BourgBordeaux-Côtes de FrancsCôtes de BlayeGraves de VayresBordeauxSauvignon de BordeauxCrémant de BordeauxEntre-deux-MersEntre-deux-Mers Haut-BenaugeBordeaux Haut-BenaugeBlayaisBordeaux SupérieurPremières Côtes de BordeauxCôtes de Bordeaux — Saint MacaireSainte-Foy Bordeaux地区性(大区级,也可以说县级酒,为AOC中中级酒)MédocHaut-MédocGraves村庄级(也可以说村庄级酒,为AOC中最高级)Margaux (Medoc)Moulis (Medoc)Saint-Julien (Medoc)Pauillac (Medoc)Saint-Estèphe (Medoc)Pessac-LéognanSaint-Emilion (Saint-Emilion)Saint-Emilion Grand Cru (Saint-Emilion)Lussac — Saint-Emilion (Saint-Emilion) Montagne — Saint-Emilion (Saint-Emilion) Puisseguin — Saint-Emilion (Saint-Emilion) Saint Georges — Saint-Emilion (Saint-Emilion) Pomerol (Saint-Emilion)Lalande-de-Pomerol (Saint-Emilion)Fronsac (Fronsac)Canon-Fronsac(Fronsac) Pessac-Léognan (Fronsac) Listrac-Médoc (Medoc)甜白葡萄酒AOC(贵腐酒)SauternesBarsacCéronsCadillacLoupiacSainte-Croix-du-Mont。
波尔多红酒等级划分

波尔多红酒等级划分波尔多红酒等级划分法国波尔多红酒分级法国波尔多红酒可以分为4大类型,分别是法定产区葡萄酒(AOC)、优良地区餐酒(VDQS)、地区餐酒(VDP)和日常餐酒(VDT),其中是法定产区葡萄酒(AOC)又可以细分为列级酒庄、中级酒庄、村庄级AOC、产区级AOC、超级波尔多AOC、波尔多AOC六大类。
波尔多列级酒庄红酒分级波尔多列级酒庄红酒有四大分级体系,分别是1855年梅多克分级、1855年苏玳和巴萨克分级、1959年格拉夫分级和2012年圣埃美隆分级,其中最广为人知又最具有影响力就是1855年梅多克分级体系。
1855年梅多克分级体系共分为了五个级别,一共有61家酒庄。
一级酒庄有五家,二级酒庄有十四家,三级酒庄同样有十四家,四级酒庄有十家,而五级酒庄最多,有十八家。
法国波尔多AOC的.细分总之可以这么说,一般情况下葡萄酒产区名标明的产地越是小的酒越好,价格也越贵。
大家以后再看到卖家拿波尔多、拿AOC说事儿,就不至于那么茫然了。
但是如何辨别一款波尔多酒是属于大区AOC、优级AOC、区域级AOC、村庄级AOC、中级酒庄、列级名庄AOC 中哪一个AOC级别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也不难解释。
以下所有前提都基于买到的酒是真正的进口酒哦,如果不是真酒,标上写再好也没意义。
1)波尔多大区AOC:所有波尔多地区产的,只要符合波尔多葡萄酒的种植、酿造法律规定,都可以打波尔多AOC。
具体在正标体现为如下字样:“AppellationBordeauxControllee”所以看到有酒标上标个大大的“Bordeaux”,其实该款酒只是波尔多产区很一般的酒。
2)波尔多优级AOC(也叫波尔多超级AOC):该等级酒也是产于波尔多产区,只是会比波尔多大区AOC等级的酒在酿酒规定上更严格,具体为:1)每亩地葡萄年产量要更少;2)葡萄成熟时要求葡萄内糖分要更高。
具体在正标体现为如下字样:“AppellationBordeauxSuperieurControllee”。
波尔多等级详解:

波尔多等级详解:波尔多等级详解来源:《美食与美酒》 2007-12-04 作者:赵凡采访 Arcy 摄影索克古镇煌 Kevin 波尔多最好的酒出自哪个酒庄? 聪明的波尔多人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所有酒划分了级别。
五级中,最高的一级庄(5个)自然被认为最好,因为最贵。
用侯门深似海形容五家一级庄的复杂家族谱系并不为过。
以国人最熟悉的五名庄之一的Lafite为例,喝明白Lafite、Château Lafite de Rothschild、Domaine Baron de Rothschild、Lafite副牌酒和Lafite品牌酒的人,寥寥无几。
不可小视的La Massion Haut Brion 分清藏家级庄园酒和超市级贴牌酒 在17世纪中期,Château Haut Brion是第一个使用自己的名称销售葡萄酒的波尔多酒庄。
当时,他们在英国开了销售“庄园葡萄酒”的先河,并使用自己的商标。
当时的创新,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此前,售卖到英国乃至其他地方的波尔多葡萄酒都是整桶运到目的地,也无商标和品牌,大家都叫一个名字,即“Claret”,本意为淡红色,也指波尔多的干红葡萄酒。
正是从Haut Brion开始,波尔多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酒庄和庄园葡萄酒。
然而,随着人们需求越来越大,产量有限的庄园葡萄酒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便诞生了所谓的品牌酒。
到这里,我们必须得分清庄园酒(有正、副牌之分)和品牌酒的区别。
用来酿造庄园酒的葡萄是来自酒庄自己的葡萄园,并且从种植到酿造都由酒庄来管控,而品牌酒更像我们常说的贴牌,而这种贴牌是建立在酒庄对原浆酒进行个性化的技术调配之上的。
也就是说,品牌酒的葡萄不是自己种的,酒也不是自己酿的,而是买酿好的不同葡萄园的酒,拿回来进行调配。
在推出“品牌葡萄酒”方面,五大酒庄各有各的算盘。
最先推出品牌酒的是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和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当这两家将“品牌葡萄酒”销往世界各地的时候,Château Latour依旧坚持不做批发商生意,而Château Margaux自家已经控股法国最大的葡萄酒连锁零售商Nicolas,对此也不感兴趣。
波尔多列级酒庄名录

Chateau Lascombes, Margaux
Chateau Leoville-Barton, Saint-Julien
Chateau Leoville-Las-Cases, Saint-Julien
Chateau Leoville-Poyferre, Saint-Julien
Chateau La Tour Figeac
Chateau Lamarzelle
Chateau Laniote
Chateau Larcis Ducasse
Chateau Larmande
Chateau Laroque
Chateau Laroze
Chateau Le Prieure
Chateau Les Grandes Murailles
Chateau La Tour-Carnet, Haut-Medoc
五级酒庄Cinquième Crus
Chateau Batailley, Pauillac
Chateau Belgrave, Haut-Medoc
Chateau Camensac, Haut-Medoc
Chateau Cantemerle, Haut-Medoc
Chateau Clerc-Milon, Pauillac
Chateau Cos-Labory, Saint-Estephe
Chateau Croizet-Bages, Pauillac
Chateau D’Armailhac, Pauillac
Chateau Dauzac, Labarde
一级酒庄Premiers Crus
法国波尔多1855年分级

1855年那些事——法国波尔多1855分级1855年(咸丰五年)正月至四月,太平天国北伐以失败告终。
同年8月,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北岸铜瓦厢决口,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完成了黄河大改道。
而对于葡萄酒,1855年,同样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距中国几万里之遥的法国波尔多,完成了葡萄酒分级制度,以至于后来其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被视为圣经,许多葡萄酒的爱好者对波尔多酒庄的认识都以此为参照物。
1855年,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行。
来自法国各省和世界各地的名优产品云集一堂。
当时,法国正值拿破仑三世当政,三世国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向全世界推广波尔多的葡萄酒,而且想让全国的葡萄酒都来参展。
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一个展览会来介绍波尔多葡萄酒,并对波尔多酒庄进行分级。
这可无异于去捅一个马蜂窝,因为那些酒庄个个都很“自以为是”,然而博览会的胜出者只能有一个。
于是波尔多商会责成葡萄酒经纪人公会制定分级表,将所有酒庄分为五级。
两周后,葡萄酒经纪人公会拿出了他们的分级,分级制度于是产生。
一级酒庄比二级酒庄好,二级酒庄比三级酒庄好……以此类推,但同级中的酒庄便不再做排名。
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等级园均来自梅多克,而且所有评出的酒庄全部集中在波尔多左岸地区,这不得不说是这次分级制度的很大的一个局限性,以至于后来波尔多右岸又弄了一套自己的分级制度。
现在名列分级制度的等级园内的有61个酒庄。
自从1855年后,酒庄的名称、所有者、葡萄园甚至葡萄酒的质量都有很多变化。
当然即便是酒庄更名易主,如果其历史上是等级园,他还将保持等级园的位置。
唯一的一次变动就是1973年,木桐酒庄由二级酒庄升级为一级酒庄,从而形成了现在世所共知的“五大名庄”。
关于1855年分级的争论也有许多,有人认为应该对这个分级进行更新,有人甚至认为这个制度在建立的时候就是不科学的,应该废除这个分级制度。
但不管怎样,1855年分级是波尔多葡萄酒发展史的一面镜子,不仅表现了波尔多葡萄园的等级划分,还反映出了本地区的历史渊源、葡萄酒贸易及酒庄情况,其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当中已经根深蒂固。
法国葡萄酒系统分级

法国葡萄酒系统分级波尔多分级系统:一、地区的分级系统:波尔多地域辽阔,约有13万公顷葡萄园,年产8亿瓶葡萄酒,共分为57个AOC法定产区,占法国AOC产量的1/4。
从大产区到著名的村庄,产地越小,出产的酒品质就越高,这些AOC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大区级:这是波尔多最普通的级别,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
生产各种葡萄酒,包括红酒、白酒、桃红、起泡。
最常见的就是波尔多(Bordeaux)和超级波尔多(Bordeaux Superieur),葡萄酒可以产自波尔多的任何地方,其中超级波尔多整体品质要高一些。
此外大区还包括布拉伊(Blaye)和布尔格(Bourg),值得一提的是卡斯蒂永丘(Cotes de Castillon),随着附近更多精英酒庄的投入,该地区的葡萄酒品质提升很快,大有小圣爱美容的风格,是大区级里面非常超值的选择。
地区级:特指某一较小地区出产的葡萄酒,品质也会更好一些,风格也更加明显,例如土壤和气候更优越的梅多克(Medoc)、上梅多克(Haut-Medoc)和格拉夫(Grave)地区。
村庄级:这些产区以当地闻名的村庄命名,例如闻名遐迩的玛歌( Margaux ) 、波亚克(Paulliac),大多数顶级葡萄酒都来自于这个级别。
二、酒庄分级系统:产区分级对于名酒林立的波尔多来说,只是一个粗略的分级,光一个波亚克村就有十几家全球闻名的顶级酒庄。
因此,波尔多根据每个地区的不同,还有一个在AOC分级之上,更为严格的地区分级系统,其中以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最为有名,下面则是当时分级的情况:梅多克和苏玳分级:1855年,巴黎世博会,组委会要求波尔多工商会提供一份区内优质葡萄酒的排名,波尔多葡萄酒经纪人根据当时酒庄的声誉和交易的价格,拿出了一份78家著名城堡的名单,其中红酒部分有57家入选,虽然这是针对波尔多所有葡萄酒的排名,但由于入选的酒庄几乎全是梅多克的酒庄(除位于格拉夫地区的奥比良堡以外),于是就以其为梅多克酒庄的正式排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我们所说的左岸与右岸是指多尔多河以东的称为右岸,在加伦河以西的,称为左岸。
还有就是在两条河的交汇处有一块平地称为两海之间(Entre-deux-Mess)。
左岸包括:梅多克产区(Medoc)、格拉芙产区(Graves)、索甸(Sauternes)和巴萨克产区(Barsac),当然最能代表波尔多左岸的还是梅多克产区。
梅多克区自1855年始创名庄分级制度成为后来法国各名区分级制度的典范。
梅多克区有61个列级名庄,分为5个级别,其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5大名庄中的四个就在这儿。
梅多克区下辖圣爱斯台夫(Saint Estaphe)、波亚克(Pauillac)、玛歌村(Margaux)等著名的村庄生产着顶尖的葡萄酒美酒, 5大名庄有3个在波亚克,他们是:拉菲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图庄(Chateau Latour),木桐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一个在玛歌村(Margaux),即玛歌庄(Chateau Margaux)。
加上格拉芙区的奥比昂庄(Chateau Haut-Brion)就组成了最早被世人所知的波尔多5大名庄。
梅多克产区的主要种植品种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种植比例达到了52%(但是在酿造红葡萄酒的时候勾兑比例不一样了,因为这儿说的是种植比例,包括酿造白葡萄酒的品种),梅多克产区整体位于纪隆德河口的低洼之中,按道理说,葡萄树不适合种植在这种地理位置上,但是遍地撒满了砾石的土地酿就世界顶级佳酿,我们无话可说,这就要全归功于这片砾石土地,它有着自己的土地特点,贫脊、排水性好等完全适合赤霞珠的大面积种植,它在这儿能滋生出颜色深黑、口感丰厚、单宁紧密浓郁的红葡萄酒,通常会添加一点口感肥美、果味香浓的梅洛(Merlot)来柔化它那坚实、刚硬的单宁所产生的涩味。
在酿造葡萄酒的风格上,我们也一直在讨论,是不是要有所革新,但是我们看到和喝到的是比较保守和传统,和一河之隔的右岸有截然不同的景象(包括庄园的风格)。
格拉芙产区(Graves),位于波尔多市的南边,出产的红葡萄酒也是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主,但是在和梅洛(Merlot)葡萄的勾兑比例上和梅多克产区有所区别,这就是我们喝格拉芙产区的葡萄酒时感觉到柔和,细腻但不失厚重,显得比梅多克的葡萄酒要平易近人些,而且也可以在较早的时间享用,在这儿除了上佳的红酒之外还有绝妙的白葡萄酒,也是全波尔多最精彩的干白葡萄酒,主要是由塞美隆(Semillon)和白索维浓(Sauvignon Blanc)这两个经典的品种混合酿造而成;索甸(Sauternes)和巴萨克产区(Barsac),就是世界最顶级的贵腐甜白酒所产地。
右岸最著名的产区要数圣艾米隆(St-Emilion)和庞马鲁(Pomerol)这两个经典的产区了,圣艾米隆较靠近内陆的红酒产区,种植梅洛(Merlot)的比例较高,比梅多克的圆润可口,产区范围大,分成一般的St. Emilion和较佳的St. Emilion grand cru,后者还分三级,最佳的是St. Emilion 1er grand cru classé,属久存型的名酿,区内葡萄园达5千多公顷,拥有酒庄近一千二百个。
其中以欧颂庄(Chateau Ausone )和白马庄(Chateau Cheval Blanc)等级最高。
庞马鲁(Pomerol)与圣艾米隆(St-Emilion)隔邻,只产红酒,以高比例的梅洛(Merlot)葡萄着称,强劲浓烈,却有较圆润肥美的口感,较早成熟,但亦耐久存,常带有动物性酒香混合红果及菌菇的丰富香气。
因产区小(波尔多生产红酒上好产区中面积最小的),它的产酒量只有St-Emilion 产量的15%,导致酒不但罕见且昂贵。
虽没正式分等系统,此区列级酒庄大约有十三家,但一直未有完整法定分级制度将它列出。
最出名的是全波尔多价格最贵的酒王之王彼特鲁庄园(Chateau Petrus),其次还有里鹏(Le Pin),卓龙(Tr-otanoy)等名庄。
右岸还有其他几个著名的产区如:弗朗萨克(Fronsac)、卡农弗朗萨克(Canon Fronsac)、卡斯提雍丘(Cotes De Castillon)以及圣艾米隆产区(St-Emilion)和庞马鲁(Pomerol)的卫星区.在1855年的波尔多列级酒庄名单里面并没有任何波尔多右岸的酒庄被选用,但是这并不代表波尔多右岸的葡萄酒在当时不如波尔多的梅多克红葡萄酒,其实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主要原因在于地缘关系。
因为当时右岸的产区像圣艾米隆和庞马鲁所出产的葡萄酒,是不经过波尔多城里的经销商的(酒商和中介)销售的,而是通过右岸的利布恩城(Libourne)里的酒商和中介商销售到世界各地的,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右岸滋生的Vin de garage(车库酒庄),有很多酒庄在这一轮的掏沙中受益非浅,酒价一路飙升,有点赶超“五大”的趋势,也在一方面表现为媒体的推波助浪,如现在大名鼎鼎的位于庞马鲁区的Le Pin,就是一个例子,这些车库酒庄所酿制的葡萄酒,尽量迎合在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酒评家的评价标准。
无论是颜色,还是浓度、单宁、香味等都要达到指标。
颜色要多深有多深,酒质要多浓烈有多浓烈,单宁要多强硬有多强硬,香味要多香有多香,只希望得到酒评家的几句美言,借此打开市场,卖个好价钱。
因为车库酒庄规模小,产量有限,难免故意摆出“物以稀为贵”的姿态,价格也叫得特别高。
很多的葡萄酒杂志及其业内权威的葡萄酒网站上给出了很多负面的报道,这种依靠酒评家的单一举荐,这样挑畔波尔多传统的酿酒方式与市场推广方式对于整个波尔多是一次历史的洗礼,我们也看到,在右岸的葡萄园主们比起左岸的葡萄园主们要显得精致(小)很多,在梅多克有很多都是上百公顷的葡萄名园,例如一级酒庄lafite,光是葡萄园就有100多公顷,面积甚至超过了很多著名产区数以十家的酒庄总和,而在右岸呢,他们是比较传统的家族经营的酒庄,大部分的酒庄城堡其实都是些农舍,酒庄的面积很小,但是这也正是右岸的特色,没有太大的管理成本,组织力比较强,个性十足,这也正是车库酒庄流行的一个必然趋势,我们现在也接受了右岸,颠覆传统的右岸。
右岸的葡萄酒特色主要来自于土地和葡萄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梅洛(Merlot),达到了68%,因为右岸的环境适合梅洛葡萄的生长,黏土和石灰石地块基本都集中在山坡上。
右岸是梅洛葡萄的天堂,香醇汁浓,肥美柔和构成了右岸葡萄酒的招牌风味。
还有品丽珠在此产区也有极佳的表现,特别是在圣艾米隆(St-Emilion)地区,结合梅洛混合后可以得到坚实雄厚而且香气迷人多变,陈年能力强的顶尖葡萄酒,而且在右岸,大多的葡萄酒可以更快的成熟。
波尔多酒庄分级和酒庄名录到目前为止,波尔多有四个产区针对酒庄做出分级排名。
其中又以1855年巴黎万国博览会所做的城堡酒庄排名最为著名。
1855年,法国正值拿破仑三世当政。
三世国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向全世界推广波尔多的葡萄酒,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一个展览会来介绍波尔多葡萄酒,并对酒庄进行分级。
于是波尔多商会把责任委托给一个葡萄酒批发商的组织Syndicat of Courtiers。
1855年4月18日,Syndicat of Courtiers根据当时波尔多各个酒庄的声望和各酒庄葡萄酒的价格,确定了58个酒庄,命名为列级酒庄(Grand Cru Classe),分为五级,其中有4个一等酒庄(First Growths、Premier Grand Cru Classe或Premiers Crus),分别为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Chateau Latour, Chateau Haut-Brion, Chateau Margaux。
12个二等酒庄(Second Growths或Deuxiemes Crus),14个三等酒庄(Third Growths或Troisiemes Crus),11个四等酒庄(Fourth Growths或Quatriemes Crus)和17个五等酒庄(Fifth Growths或Cinquiemes Crus)。
这个分级里面只包括梅多克地区的酒庄,唯一例外是格拉芙地区的酒庄Chateau Haut-Brion,名列列级一等酒庄的行列。
在确定等级酒庄名单之初,同一等级内的酒庄也是有先后之分,但是这个做法遭到了广泛的批评。
不得以在1855年的9月,Syndicat of Courtiers给波尔多葡萄酒商会去了一封信,说明在同一等级内没有先后之分,商会于是对名单进行了修改,同一级酒庄内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才将此事平息。
自从1855年后截止2001年,酒庄的名称、所有者、葡萄园甚至葡萄酒的质量都有很多变化,有的酒庄被分割,有的酒庄被合并,而定级从来没有做过相应的修订。
1973年,终于对等级酒庄进行了一次修订,无论酒庄是否更名易主,分割或合并,均保持最初评定的等级,唯一的例外是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在主人菲利浦男爵几十年的努力下,从原来的二等酒庄晋升为一等酒庄。
此时,一等酒庄的数量增加到5个,这5个一等酒庄就是人们常说的“波尔多五大酒庄”。
其他的由于分家的关系,二级酒庄Chateau Rauzan 分成了Chateau Rauzan-Segla 与Chateau Rauzan-Gassies两家;二级酒庄Chateau Leville分成了Chateau Leoville LasCases和Chateau Leoville-Poyferre以及Chateau Leoville-Barton三家;还有二级酒庄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分成了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和ChateauPichon-Longueville-Comtesse de Lalande;三级酒庄Chateau Boyd分成了Chateau Boyd-Cantenc和Chateau Cantenc-Brown;很遗憾的是四级酒庄Chateau Poujet-Lassale已经由于历史性因数不复成在了;五级酒庄Chateau Batailley 分成了Chateau Batailley 和Chateau Haut-Batailley 。
此时的等级酒庄已经增加到61个,其中一等列级酒庄5个,二等列级酒庄14个,三等列级酒庄14个,四等列级酒庄10个,五等列级酒庄18个,而这其中又以Margaux区有21个酒庄在列级名单里面排在第一,Pauillac有18个,St. Julien有11 个,St- Estèphe有5 个和Haut Medoc区也有5个,其次就是那个例外的Graves区的Haut-Brion;还有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的很多酒庄名称和1855年时定级的时候有少许的改变,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五级酒庄Pauillac产区的Chateau Lynch现在的名字是Chateau Lynch-Bage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