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

合集下载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组成]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用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功用]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 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病机分析] 梅核气以咽中有异物感,梗阻不适,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饮食吞咽并无妨碍为特征。

多由七情郁结,痰气凝滞而致。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脾胃主运化转输水津,肺主宣降,司通调水道之职。

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司,津液不得正常输布,聚而成痰,痰气相搏,阻于咽喉,则咽中如有物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气机郁滞,故胸膈满闷;痰气上逆,肺失宣降,则见咳嗽,胃失和降,则见呕吐;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均为气滞痰凝之征。

[配伍意义] 梅核气的病机主要为痰气互结咽喉,痰阻可加重气滞,气滞会促使痰凝,此时气不行则郁难开,痰不化则结难散,治当行气与化痰兼顾。

方中半夏、厚朴均为苦辛温燥之品,前者属祛痰药,功擅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后者属理气药,长于行气开郁,下气除满。

半夏之散结降逆,有助于厚朴理气;厚朴之理气燥湿,有助于半夏化痰,两者相配,痰气并治,共为君药。

臣以茯苓渗湿健脾,俾脾运湿去,则痰无由生,从而增强半夏化痰之力。

用苏叶者,一则取其芳香行气,协厚朴开郁散结;再则梅核气的病位主要在咽喉,喉为肺系,苏叶质轻人肺,除可宣肺外,尚能引药上行以达病所,是臣药又兼使药之职。

佐以生姜之辛温,散郁结,降逆气,消痰涎,助半夏化痰散结,和胃止呕,并解半夏之毒。

《本经逢原》卷3云其“解半夏毒”,“止呕吐,化痰涎,消胀满......散郁结”。

上述诸药以辛、苦者居多,辛可行气散结,苦能燥湿降逆,合而成方,散结行滞,降逆化痰,故为治疗痰气互结之梅核气的良剂。

全方五味药,可大致分为两部分。

其一为半夏、生姜、茯苓,重在化痰。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半夏厚朴汤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半夏厚朴汤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半夏厚朴汤古代治疗咽中异物感的专方,有理气除胀、化痰利咽的功效,适用于以咽喉异物感乃至躯体感觉异常、腹胀、恶心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金匮要略》)【常用剂量】姜制半夏20g,茯苓20g,川朴15g,苏梗15g,生姜15g。

【煎服法】以水13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450ml,分3~4次温服。

【经典方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二十二)【体质要求】营养状况较好,目睛大而明亮,有光彩,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

形体中等,肥胖者居多。

主诉较多而怪异,表情丰富,情绪化倾向,多疑多虑,经常反复询问。

易于精神紧张,眼神飘忽不定,情感丰富而起伏较大。

平时易惊,有恐惧感,易患白大衣性高血压、恐高、晕车等。

易于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黏痰等。

如刷牙或看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出现恶心。

易于头痛头晕,易于失眠,夜间多梦,尤其是多噩梦。

容易心悸,容易肢体麻木疼痛等。

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

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黏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

【适用疾病】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癔症、抑郁症、焦虑症、咽炎、扁桃体炎、喉源性咳嗽、声带水肿、声带麻痹、食道炎、食道狭窄、食道痉挛、急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小儿哮喘、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厌食、婴幼儿营养不良、夏秋季感冒、急性肾炎等。

【加减法】痰多呕甚或惊恐、焦虑、失眠严重者,重用半夏、生姜;眩、悸、小便不利或水肿,或胃内振水音者,重用茯苓;胸闷、腹胀、舌苔厚腻者,重用厚朴;胸闷、腹胀、四肢冷、便秘者,合四逆散;失眠、眩悸者,合温胆汤;虚烦不得眠者,合酸枣仁汤;腹痛腹泻者,合黄芩汤;焦虑失眠、腹胀满者,合栀子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就可治愈您的慢性咽喉炎

半夏厚朴汤就可治愈您的慢性咽喉炎

半夏厚朴汤就可治愈您的慢性咽喉炎半夏厚朴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常常会感到喉咙痒、疼痛和干燥。

这种汤剂通过调节体内的平衡,缓解症状,提供一种自然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半夏厚朴汤的成分和作用机制。

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枳实、生姜和甘草组成。

这些草药都具有消炎、止痛和抗过敏的作用。

半夏厚朴汤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利湿化痰和调理胃气。

它可以消炎、祛痰、润喉、抗过敏,从而改善咽喉部位的不适感。

具体来说,半夏厚朴汤对慢性咽喉炎的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清热解毒:慢性咽喉炎通常是由于热毒引起的。

半夏厚朴汤中的半夏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减少炎症的程度,缓解咽喉部位的不适感。

2. 利湿化痰:慢性咽喉炎的患者常常会有痰多、咳嗽、咯痰等症状。

半夏厚朴汤中的厚朴和枳实都具有利湿化痰的作用,可以减少痰液的分泌,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3. 调理胃气:中医认为胃与咽喉有着密切的关系。

胃气的失调会引起喉咙的不适感。

半夏厚朴汤中的生姜和甘草具有调理胃气的作用,可以改善胃气的紊乱,从而减轻咽喉部位的不适。

半夏厚朴汤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

一般情况下,每天服用2-3次,每次服用10-20克的药物。

将药物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直到剩下一半到三分之一的药液。

然后将药液过滤,加入适量的温水调匀,分次饮用。

虽然半夏厚朴汤在治疗慢性咽喉炎方面表现出色,但并不适用于每个人。

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一些特定的体质薄弱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除了半夏厚朴汤,其他一些中药也可以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

例如,桔梗汤、黄连汤和连翘汤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选择合适的中药还需要医生的指导,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不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半夏厚朴汤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对慢性咽喉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它通过清热解毒、利湿化痰和调理胃气的作用,缓解炎症、促进痰液排出和改善胃气紊乱,从而减轻喉咙部位的不适感。

《伤寒论》之半夏厚朴汤辩证与应用

《伤寒论》之半夏厚朴汤辩证与应用

半夏厚朴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厚朴苏叶)
【方剂组成】半夏12 克,厚朴10 克,茯苓12 克,生姜12 克,干苏叶 6 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小半夏加茯苓汤更加厚朴、苏叶消胀行气之品,故治小半夏加茯苓汤证而满闷气结者。

如以苏子代苏叶更良。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 5 条: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注解:咽中如有炙脔,指咽中如有炙肉粘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即自觉的一种神经症,为痰气郁滞所致,故以半夏厚朴汤主之。

按:此证不限妇人,男人亦多有,但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此证。

若以咽中不利和胸闷满为目的,可活用于不定的神经证均有良效。

曾治一年老妇人,经常冒眩,发则但卧不能起,胸闷咽塞,不进饮食,口舌干燥,与本方加生石膏获速愈。

又本方开胃进食、消胀止呕,用于胃病的机会亦多。

他如伤风、咳嗽适证加桑白皮,栝蒌、橘皮、杏仁之属亦有捷效。

【辨证要点】痰饮气结所致胸满,咽堵,咳逆者。

【验案】黄某,女性,38 岁,病历号67951,1966 年2 月12 日初诊。

一周来咳嗽,吐白痰,咽痒胸闷,口干不欲饮,两胁胀,服汤药数剂而不效,苔白厚腻,脉滑细。

证属痰饮上犯,肺气失宣,治以化饮宣肺降逆,与半夏厚朴汤:半夏12 克,厚朴10 克,茯苓12 克,苏子10 克,橘皮15 克,杏仁10 克,桔梗10 克,生姜10 克结果:上药服二剂,咳即止。

半夏厚朴汤的功能主治

半夏厚朴汤的功能主治

半夏厚朴汤的功能主治1. 半夏厚朴汤的简介半夏厚朴汤是一种古代中医药方,由半夏和厚朴为主要药材,结合其他辅助药材煎煮而成。

它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好的疗效,并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2. 半夏厚朴汤的药物组成半夏厚朴汤的主要药物组成包括:•半夏:有化痰止呕、祛湿安胎的功效;•厚朴:有祛湿健脾、止呕化湿的作用;•干姜: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的作用。

3. 半夏厚朴汤的功能主治半夏厚朴汤具有以下功能主治:3.1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半夏厚朴汤可以止泻,具有收敛肠胃、调整肠道功能的作用;•呕吐:半夏厚朴汤具有止呕、化湿的功效,对于呕吐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胃脘疼痛:半夏厚朴汤能够温中止痛,对于胃脘疼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2 缓解胃肠道炎症•胃炎:半夏厚朴汤具有抗炎消炎的作用,对于胃炎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肠炎:半夏厚朴汤能够调整肠道的湿热状况,缓解肠炎症状,减轻腹痛、腹泻等症状。

3.3 减轻咳嗽与呼吸道相关疾病•咳嗽:半夏厚朴汤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对于咳嗽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支气管炎:半夏厚朴汤能够缓解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胸闷等症状;•咽炎:半夏厚朴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咽炎引起的咳嗽、喉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4 调节情绪与神经系统•情绪不稳:半夏厚朴汤具有平肝安神、调节情绪的功效,对于情绪不稳定、易怒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失眠:半夏厚朴汤能够安神助眠,对于失眠引起的睡眠障碍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将半夏厚朴汤冲服,每日2-3次,每次饭后服用;•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过敏体质慎用,慎用于消化道溃疡患者。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半夏厚朴汤具有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缓解胃肠道炎症、减轻咳嗽与呼吸道相关疾病以及调节情绪与神经系统的功效。

在使用半夏厚朴汤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该中药方。

半夏厚朴汤颗粒的功能主治

半夏厚朴汤颗粒的功能主治

半夏厚朴汤颗粒的功能主治引言半夏厚朴汤颗粒是一种中药颗粒剂,由半夏、厚朴和生姜等多种药材配制而成。

半夏厚朴汤是传统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功能主治半夏厚朴汤颗粒具有以下主要的功能和主治:1.化湿行痰半夏厚朴汤可通过激活体内的湿气排出机制,起到化湿的作用。

湿气是中医中常见的病理因素之一,可导致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问题。

半夏厚朴汤颗粒中的半夏成分可刺激胃部的蠕动,促进湿气的排出,从而改善消化功能。

2.平喘化痰半夏厚朴汤颗粒还具有平喘化痰的作用。

喘息是由于痰湿阻碍气流引起的,常见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半夏厚朴汤颗粒中的半夏和厚朴成分能够调节体内的平喘机制,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喘息症状。

3.止呕降逆半夏厚朴汤颗粒还具有止呕降逆的作用。

呕吐和胃痛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如胃炎、胃溃疡等。

半夏厚朴汤颗粒中的生姜成分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可舒缓胃部痉挛,减轻胃痛和呕吐情况。

4.疏肝理气半夏厚朴汤颗粒还可以疏肝理气,缓解胸腹部的不适感。

肝气郁结是中医常见的病理状态,其症状包括胸闷、胁肋胀痛等。

半夏厚朴汤颗粒中的厚朴和生姜成分可促进肝气的疏通,减轻胸腹部的不适感。

适用症状半夏厚朴汤颗粒适用于以下症状:•湿阻化痰:痰多、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

•食滞胀满:食欲不振、胃胀、嗳气等症状。

•呕吐泄泻: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肝气郁结:胸闷、胁肋胀痛、烦躁等症状。

用法用量半夏厚朴汤颗粒的用法用量一般为口服,常见的剂量为每次一袋,每日2-3次。

具体用法用量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在使用半夏厚朴汤颗粒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对半夏厚朴汤颗粒过敏者禁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4.请勿超出推荐的用量和使用时间。

5.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关于半夏厚朴汤颗粒的详细信息。

结论半夏厚朴汤颗粒是一种具有化湿行痰、平喘化痰、止呕降逆、疏肝理气等功能的中药颗粒剂。

半夏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我们都知道半夏厚朴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半夏厚朴汤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对的话,是不能让这种方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红花5厘,苏木5厘,吴茱萸1分,干生姜1分,黄连1分,木香2分,青皮2分,肉桂3分,苍术3分,白茯苓3分,泽泻3分,柴胡3分,陈皮3分,生黄芩3分,草豆蔻仁3分,生甘草3分,京三棱4分,当归梢4分,猪苓4分,升麻4分,神曲6分,厚朴8分,半夏1钱,桃仁7个,昆布少许。

【功能主治】消胀化积。

主中满腹胀,内有积聚,坚硬如石,其形如盘,令人不能坐卧,大小便涩滞,上喘气促,面色萎黄,通身虚肿。

【用法用量】服广茂溃坚汤二服之后,中满减半,止有积不消,再服此药。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别名】厚朴汤、大七气汤、四七汤、厚朴半夏汤、七气汤、四七饮【处方】半夏1升,厚朴3两,茯苓4两,生姜5两,干苏叶2两。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降逆化痰。

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厚朴汤(《圣济总录》卷一二四)、大七气汤(《三因》卷八)、四七汤、厚朴半夏汤(《易简方》)、七气汤(《直指》卷五)、四七饮(《杏苑》卷四)。

【各家论述】1.《金鉴》: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

【临床应用】1.梅核气:张某,女,52岁、半年来咽部似有所塞,犹如梅核,如絮如膜。

咽不下,咯不出,腹部作胀,有气攻冲,大便秘结,得矢气则舒,苔薄腻,脉沉弦。

气机失畅,痰凝气滞,化痰导滞为主,半夏厚朴汤加枳实9g、姜竹茹9g、莱菔子9g、全瓜蒌12g、生甘草1.5g,2剂后咽部阻塞感消失,精神好转。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
云茯苓 10g,老苏梗 10g、珍珠母(先煎)30g、双钩藤(后入)15g、代赭石(先煎)
15g、广皮 5g、炒苍术 10g、建泽泻 10g,5 剂。服 3 剂后,自觉眩晕好转,能进些
饮食,5 剂毕,行动自如。 药理作用主要有镇静,抗过敏,镇呕止吐,增进肠道功能等作用。 1.镇静
半夏厚朴汤 4g/kg 给小鼠连续服用 6 日,可显著抑制自发运动,尤在暗活动期作用更
原方加竹茹 3 钱,红枣 4 枚,2 剂后愈。
3.眩晕:徐某,男,46 岁,头晕,目眩,耳鸣,作泛呕吐 2 天,视物旋转,头不能转 侧,动则眩晕更甚,不思食,食入作泛呕吐。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中医会诊, 除上述症状外,观形体稍胖,闭目怕睁,时有干恶,苔白腻,舌质稍胖淡,脉弦滑。拟 下气消痰,降逆和胃,佐平肝熄风。取半夏厚朴汤加减:制半夏 10g、川厚朴 10g、
日 1 剂水煎服。治疗期间不用其它任何辅助药物。对照组给予镇静剂及维生素类药物。 治疗咽异感症,治疗组 34 例,其中男性 10 例,女性 24 例;年龄 20-62 岁。对照组 36 例,其中男性 11 例,女性 25 例;年龄 19-60 岁。根据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完 全消失,l 年以上无复发者;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复发者;有效:症状得到控 制,易复发;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 8 例,显效 20 例, 有效 4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4.1%。对照组治愈 2 例,显效 8 例,有效 16 例, 无效 10 例;总有效率为 69%。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X2=24.9,P<0.01)。 疗程:治疗组平均治疗天数 8.88±2.27 日,对照经平均治疗天数 12:03±2.62 日,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 4.急性肠炎 用本方加减:半夏、厚朴、苏梗、苍术各 6g,茯苓 9g,甘草 3g,腹胀 痞满加藿香;苔厚腻加草蔻。水煎服。脱水严重辅助输液。治疗急性肠炎 129 例,结 果:痊愈 81 例,显效 42 例,好转 6 例。 临床医案 1.梅核气:张某,女,52 岁、半年来咽部似有所塞,犹如梅核,如絮如膜。 咽不下,咯不出,腹部作胀,有气攻冲,大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组成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水煎服
功用
行气散结 降逆化痰
主治
梅核气之痰气互结证。
主证病机分析:
·半夏厚朴汤·
七痰 情气 郁凝 结滞
痰气互结于咽喉:咽中如有物阻,吞咽不下, 咯吐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肺胃气机不畅:胸膈满闷,或咳,或呕
半夏厚朴汤
重点:
配伍要点:厚朴+半夏
• 【方歌】 • 半夏厚朴梅核气,茯苓生姜共紫苏, • 行气化痰开郁结,痰阻咽喉证能除。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情志不畅,痰气互结所 致的梅核气之常用方。
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 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半夏厚朴汤
使用注意
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 互结而无热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 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 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半夏厚朴汤
加减变化 气郁甚: 加香附、郁金 胁肋痛: 加川楝子、元胡 咽痛: 加玄参、桔梗
【病机】 痰气互结于咽喉。
咽中 如有 炙脔─ 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厚朴 ─ 行气开郁,下气除满
厚朴配半夏,一行气滞,一化痰结,以达行气化 痰散结之功。
臣:茯苓─健脾渗湿,助君化痰 苏叶─宣肺疏肝,助厚朴宣通郁气
佐:生姜─温胃和中降逆,并解半夏之毒
制方特点:
方中半夏、生姜、茯苓,有仲景小半 夏加茯苓汤之意,重在化痰;厚朴、苏 叶,功在理气。二者相伍,使痰化则气 行郁开,气顺则痰消结散。且厚朴有下 气之功,半夏、生姜功擅降逆,诸药配 伍,痰气并治,行中有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