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实验2
实训实验报告(最新)

实训实验报告(精选6篇)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18日到X月10日二、实习地点xxx三、实习目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四、实习内容能对电脑交易和具体的电脑安装步骤进行了解,并查阅资料巩固自我缺漏的电脑经验。
能将具体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电脑交易的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付诸实践。
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巧,比如安装系统,安装插线,识别型号,处理图形和flash等。
能够与别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交流,并且提供各种买卖信息以及电脑性能好坏的识别。
能够推销贩卖计算机,并且积累丰厚的社会交流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实习体会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经过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
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
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三、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
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继电保护 及二次回路详细

第一章继电保护工作基本知识第一节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CT)是电力系统中很重要的电力元件,作用是将一次高压侧的大电流通过交变磁通转变为二次电流供给保护、测量、录波、计度等使用,本局所用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均为5A,也就是铭牌上标注为100/5,200/5等,表示一次侧如果有100A或者200A 电流,转换到二次侧电流就是5A。
电流互感器在二次侧必须有一点接地,目的是防止两侧绕组的绝缘击穿后一次高电压引入二次回路造成设备与人身伤害。
同时,电流互感器也只能有一点接地,如果有两点接地,电网之间可能存在的潜电流会引起保护等设备的不正确动作。
如图1.1,由于潜电流I X的存在,所以流入保护装置的电流I Y≠I,当取消多点接地后I X=0,则I Y=I。
在一般的电流回路中都是选择在该电流回路所在的端子箱接地。
但是,如果差动回路的各个比较电流都在各自的端子箱接地,有可能由于地网的分流从而影响保护的工作。
所以对于差动保护,规定所有电流回路都在差动保护屏一点接地。
图1.1电流互感器实验1、极性实验功率方向保护及距离保护,高频方向保护等装置对电流方向有严格要求,所以CT必2、变比实验须做极性试验,以保证二次回路能以CT的减极性方式接线,从而一次电流与二次电流的方向能够一致,规定电流的方向以母线流向线路为正方向,在CT本体上标注有L1、L2,接线盒桩头标注有K1、K2,试验时通过反复开断的直流电流从L1到L2,用直流毫安表检查二次电流是否从K1流向K2。
线路CT本体的L1端一般安装在母线侧,母联和分段间隔的CT本体的L1端一般都安装在I母或者分段的I段侧。
接线时要检查L1安装的方向,如果不是按照上面一般情况下安装,二次回路就要按交换头尾的方式接线。
CT需要将一次侧电流按线性比例转变到二次侧,所以必须做变比试验,试验时的标准CT是一穿心CT,其变比为(600/N)/5,N为升流器穿心次数,如果穿一次,为600/5。
对于二次是多绕组的CT,有时测得的二次电流误差较大,是因为其他二次回路开路,是CT 磁通饱和,大部分一次电流转化为励磁涌流,此时应当把其他未测的二次绕组短接即可。
计网二班张寒星

单击要进入的页,例如“图片”,使其高亮度显示。单击【转到页】按钮,即可进入显示图标[第2页三国演义],并在有关键词“图片”的地方以高亮度的方式显示出来。
图7-7-4【查找】对话框
(4)单出【返回】按钮,系统退出框架图标[四部古典名著],接着运行下面的显示图标[谢谢使用],结果在屏幕上显示:谢谢使用。程序全部运行结束。
(2)【历史记录】方式的用法:单击【历史记录】按钮,系统弹出【最近的页】列表窗口,如图7-7-3所示。这里按顺序记录了本次进入系统以来所访问过的页的名称,双击某一选定的页的名称,即可进入对应的页面。
图7-7-3【历史记录】列表框
(3)【查找】按钮的用法:单击【查找】按钮,系统弹出【查找】窗口,如图7-7-4所示。例如要查找含有“三国演义”关键词的页:在【字/短语】区域中输入:三国演义。
检查:
课件运行正常,实现了Authorware综合多种媒体介质的功能。
评估:
作品的自我评价
工作成果
考核要点(知识、能力、素质)及比例
工作评价
小组评价
组长签名:年月日
组内互评
组员签名:年月日
教师评价
教师签名:年月日
步骤3:打开框架图标[四部古典名著],其结构如图7-7-2所示。它实际上是一个显示图标和一个带有8个挂接图标的交互图标。这8个挂接图标就是导航图标,其导航方式的缺省值依次是题目中要求的8种方式。查看后关闭此窗口,不做任何修改,全用缺省值。
图7-7-2框架图标的内部结构设计窗口
步骤4:调试运行。
(1)选择工具栏【运行】。单击下列按钮:【第一页】、【上一页】、【下一页】、【最后一页】很容易看到各页之间的跳转关系。
最新网络实验二组网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网络实验二组网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掌握网络实验中二组网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 学习如何通过实验环境搭建和优化网络性能。
3. 理解网络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和处理方法。
实验环境:
1. 硬件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网络测试仪器。
2. 软件工具:网络协议分析软件、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工具、网络模拟软件。
实验步骤:
1.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明确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2. 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包括VLAN划分、路由协议配置等。
3. 在计算机上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确保设备间可以通信。
4.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进行连通性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5. 分析网络性能,如传输速率、延迟等,并尝试进行优化。
6. 模拟网络故障,进行故障诊断和恢复操作。
实验结果:
1. 成功搭建了二组网环境,各设备间通信正常。
2. VLAN配置正确,不同VLAN间的隔离效果符合预期。
3. 路由协议配置有效,网络中的路由选择正确。
4. 网络性能测试显示,传输速率和延迟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5. 通过调整配置参数,优化了部分网络性能。
6. 故障模拟和恢复操作顺利,加深了对网络故障处理的理解。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二组网的搭建、配置和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了如何进行网络故障的诊断和处理,这将对我们
未来在网络管理和维护方面的工作大有裨益。
实验思考题

注意事项(强调)1.装样时样品快、净、实,样品高度为2 mm左右。
做一根,装一根。
2.橡皮圈一定要在石蜡油液面上。
3.三中部:样品部位处于水银球的中部;水银球位于b形管上下两叉口管的中部;外管中所装的待测液的中线对准温度计水银球的中部。
4.浴液高度刚好达b形管叉口处上边即可。
5.测定熔点时,开始升温可以较快,越接近熔点,升温速度应越慢。
6.先测温度低再测温度高的样品。
思考题(提问)1.第一次使用过的熔点测定管,能否等到样品凝固后用于第二次测量?答:不行。
因为第一次测量固体熔解时有些物质会发生部分分解,有些则会转变成具有不同熔点的其他结晶形式。
2.下列各种情况对熔点的测定有何影响?答:(1)毛细管未完全熔封:则浴液会流进样品中,熔点偏低,熔程增长;(2)毛细管不大干净;则熔点偏低,熔程增长;(3)升温太快:则初熔不准确,熔点偏高,熔程增长;(4)样品装得不紧密:则熔程增长;(5)毛细管壁太厚:传热慢,则熔点偏高。
(6)样品位置未与水银球对齐:样品位置偏低,熔点偏高;位置偏高,熔点偏低。
思考题1.在进行蒸馏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进行蒸馏操作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 蒸馏前必须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2) 安装仪器应根据酒精灯外焰确定铁圈的高度,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顺序安装,拆卸时则相反;温度计水银球的上缘恰好与蒸馏瓶支管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除接液管与接受瓶之间外,整个装置中的各部分都应装配紧密,先通冷凝水后加热;蒸馏结束时先移去热源后关闭冷凝水。
(4) 加热速度要适当,使馏出液的蒸出速度为1 ~ 2滴·S-1为宜。
2.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时什么?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液体接近沸点时,你将如何处理?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为什么?答: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一旦发现没有加沸石,则应立即停止加热,等溶液稍微冷却后再补加沸石(接近沸点温度时不能补加!),然后继续加热。
计网二班-企业局域网组建-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局域网组建学生姓名:李佳彤学号: G130101054系部: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教师:任靖二零一五年一月摘要信息话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企业内部网络的的建设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企业网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到,利用网络技术,现代企业可以在供应商、合作伙伴、员工之间实现优化的信息沟通。
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关键竞争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加快建设自身信息网络,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
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网络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本方案以中小型企业内部局域网的组件需求、实际管理为出发点,从中小型企业局域网的管理需求和传统局域网技术入手,研究了局域网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网络技术企业局域网企业内部网络目录摘要 (1)1.绪论 (3)2.组网方案 (5)3.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7)3.1技术可行性 (7)3.1.1NAT技术 (7)3.1.2 VLAN技术 (8)3.2需求分析 (8)3.2.1带宽性能需求 (8)3.2.2网络安全需求 (9)3.2.3应用服务需求 (9)3.3设计所需环境 (9)3.3.1硬件要求 (9)3.3.2软件要求 (9)4.交换模块与接入模块 (10)4.1核心层交换机配置 (10)4.1.1设置核心交换机名称 (10)4.1.2启动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 (10)4.1.3核心交换机接口设置 (10)4.2汇聚层交换机配置 (11)4.2.1设置交换机名称 (11)4.2.2配置G0/1接口 (11)4.2.3默认路由设置 (11)4.3路由器基本参数配置 (11)4.4设置路由器R-2811-A各接口参数 (13)4.5NAT设置 (13)4.5.1设置路由器NA T (14)4.5.2定义内部外接口 (14)4.6路由器的安全问题 (15)4.61对外禁用telnet协议 (15)4.6.2针对DoS攻击的设计 (15)5.配置过程与VPN测试 (16)5.1配置过程 (16)5.2VPN访问连接测试 (16)6.总结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1.绪论1.1课题的背景随着近年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运作越来越融入计算机网络,企业的沟通、应用、财务、决策、会议等数据流都在企业网络上传输,全球的企业都在快速的进入一个崭新的网络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完整版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 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HUST-计算机网络实验-socket编程

HUST-计算机⽹络实验-socket编程随笔---HUST计⽹实验:socket编程博主⼤三在读,第⼀次写随笔,⽔平有限,就当记录⼀下学习的过程,顺便⾯试前复习项⽬的时候看看。
实验要求:编写⼀个 Web 服务器软件,要求如下:基本要求:1.可配置 Web 服务器的监听地址、监听端⼝和主⽬录(不得写在代码⾥⾯,不能每配置⼀次都要重编译代码);2.能够单线程处理⼀个请求。
当⼀个客户(浏览器,如输⼊“URL:http:// 202.103.2.3/index.html”)连接时创建⼀个连接套接字;3.从连接套接字接收 http 请求报⽂,并根据请求报⽂的确定⽤户请求的⽹页⽂件;4.从服务器的⽂件系统获得请求的⽂件。
创建⼀个由请求的⽂件组成的 http 响应报⽂。
;5.经 TCP 连接向请求的浏览器发送响应,浏览器可以正确显⽰⽹页的内容;⾼级要求:1.能够传输包含多媒体(如图⽚)的⽹页给客户端,并能在客户端正确显⽰;2.在服务器端的屏幕上输出请求的来源(IP 地址、端⼝号和 HTTP 请求命令⾏);3.在服务器端的屏幕上能够输出对每⼀个请求处理的结果;4.对于⽆法成功定位⽂件的请求,根据错误原因,作相应错误提⽰,并具备⼀定的异常情况处理能⼒。
Socket套接字介绍:Socket 是⼀个抽象概念,代表了通信双⽅的端点(Endpoint),通信双⽅通过 Socket 发送或接收数据。
为了将应⽤程序和底层的⽹络通信协议屏蔽开来,采⽤套接字(Socket)这样⼀个抽象概念来作为应⽤程序和底层⽹络之间的应⽤程序编程接⼝(API)。
因为⽹络应⽤程序是进程之间的通信,为了唯⼀的标识通信对等⽅的通信进程,套接字必须包含 2 种信息:(1) 通信对等⽅的⽹络地址。
(2) 通信对等⽅的进程号,通常叫端⼝号。
构造⽅法(常⽤):ServerSocket(int port, int backlog, InetAddress bindAddr) throws IOExcep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cket 编程
本次实验要求自己动手实现一个能够在局域网中进行点对点聊天的实用程序。
目的:
1.熟悉C++ / JAVA等高级语言网络编程的基本操作。
2.基本了解基于对话框的Windows应用程序的编写过程。
3.实现TCP/UDP套接字编程(1人1组)。
实验步骤:
一.基于UDP协议的Socket编程
1.端口选择
已知端口:0~1023,为固定服务保留。
已注册的端口:1024~49151,供普通用户的普通用户进程或程序使用。
动态或私用端口:49152~65535,没有注册服务。
2.编写代码(MFC工程为例)
1. 建立MFC工程
2. 添加控件(过程略)
3. Scoket编程
4.编程完成任务,并进行实验演示。
3.实验检查事项:
1.实现程序用户界面
2.功能完善:能够正常通信,动态绑定IP、端口
3.代码检查
4.填写实验指导书内容
二.基于TCP协议的Socket编程
1.TCP与UDP协议都在套接字编程中的区别
1.UDP
数据报套接字
只需一个接收函数recvfrom()和一个发送函数sendto()
2.TCP
流式套接字
服务器监听函数listen()
客户端连接函数connect()
服务器接收函数accept()
发送函数send()和接收函数recv()
2.编写代码(以MFC工程为例)
1.服务器端
2.客户端
3.程序界面
实验结果检查(实验课结束前完成):
1.实现程序用户界面:客户端与服务器端
2.功能完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信,动态绑定IP、端口
3.代码检查
4.填写实验指导书内容
5.加分项:多用户间的点对点通信—基于多线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