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章末复习导学案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学习目标】1.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2.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简单几何体.3.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初步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前预习】1.下列各组图形中都是平面图形的是()A.三角形、圆、球、圆锥B.点、线段、棱锥、棱柱C.角、三角形、正方形、圆D.点、角、线段、长方体2.按组成面的平或曲划分,与圆柱为同一类的几何体是()A.长方体B.正方体C.棱柱D.圆锥3.一个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其折叠成立方体后,“你”字对面的字是()A.中B.考C.顺D.利4.不透明袋子中装有一个几何体模型,两位同学摸该模型并描述它的特征.甲同学:它有4个面是三角形;乙同学:它有8条棱.该模型的形状对应的立体图形可能是()A.三棱柱B.四棱柱C.三棱锥D.四棱锥5.乐乐玩橡皮泥时,将一个底面直径为4cm,高为4cm的圆柱,捏成底面直径为3.2cm的圆柱,则圆柱的高变成了()A.7.5cm B.6.25cm C.5cm D.4.75cm6.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A.图2B.图1或图2C.图2或图3D.图1或图37.如图,点D,E,F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BC,CA的中点,现沿着虚线折起,使A,B,C三点重合,折起后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正方体B.圆锥C.棱柱D.棱锥8.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棱柱的有()A.6个B.5个C.4个D.3个9.下列所述物体中,与球的形状最类似的是()A.电视机B.铅笔C.西瓜D.烟囱冒10.奥运会的标志是五环,这五环的每一个环的形状与下列图形中类似的是()A.三角形B.正方形C.圆D.长方体【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下列几何图形(1)图中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有六个面,它们的各部分不都在__________内。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几何图形(四)》公开课导学案(学习任务单)及课后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几何图形(四)》公开课导学案(学习任务单)及课后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几何图形(四)》导学案及课后练习【学习目标】1.通过丰富实例,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能区分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2.能从运动、集合的角度描述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能恰当地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3.初步体会运用直观感知(具体)→分析概括(抽象)→举例阐释(具体)的认知方法.【课前学习任务】能从身边的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能从身边的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学习任务二:明确几何体的概念,知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可以分为平面和曲面,围成体的面只是平面或曲面的一部分.学习任务三: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分为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只代表位置,没有大小,所以点都是相同的.学习任务四:知道图形的构成元素包括:点、线、面、体,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图形是由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组成.学习任务五: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学习任务六:能恰当地举例来说明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课后练习】1.点动成__________,线动成___________,面动成___________.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__________条线,它们是__________线.3.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是由__________个面组成的,面与面相交成__________条直线.4.当车上的雨刷擦过满是雨水的车窗后,将得到一部分明亮的车窗,这里包含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5.下列立体图形中,全是由曲面围成的是()A.圆锥B.正方体C.圆柱D.球6.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图中的()答案:1.线,面,体2.2,曲线3.4,44.线动成面5.D6.D。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全章 分课时)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全章 分课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我们能否把它们进行分类?你的标准是什么?要点归纳2. 观察小茗的房间,说说你能看到哪些立体图形.探究点3:平面图形观察与思考:说一说下面这些几何图形又有什么共同特点?画一画A. ①⑤①B. ①C. ①⑤⑥D. ⑤⑥4. 月球、西瓜、易拉罐、篮球、热水瓶胆、书本等物体中,形状类似圆柱的有6. 图中的各立体图形的表面包含哪些平面图形?试指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 位置.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2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学习目标:1. 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2. 能画出简单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3. 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体会一个立体图形按照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 同的平面展开图.4. 通过展开与折叠,了解棱柱、棱锥、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 展开图或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重点:了解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能够得到平面图形,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的关 系,体会一个立体图形可以有多种展开图.难点:会画简单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能够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展开 图,或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二、要点探究探究点1: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 合作探究:画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四棱锥、三棱柱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这些展开图有没有什么规律?哪些展开图可以分为一类,为什么?2. “坚”在下,“就”在后,“胜”和“利”在哪里?3. 下面图形是一些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二、课堂小结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1. 下图所示的从正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对应的是 ( )2. 下图是一块带有圆形空洞和方形空洞的小木板,则下列物体中既可以堵住圆形空洞,又可以堵住方形空洞的是( )3. 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三个平面图形,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 A .4个B .5个C .6个D .7个4. 下列的三幅平面图是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有(多选) ( )5. 如图是一个立方体纸盒的展开图,使展开图沿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求:a= ;b= ;c=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包,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这可以说成点动成线. 类如下图,围成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请把下图中的平面图形与其绕轴旋转一周后得到的立体图形连接起来.,宽为2cm的长方形,绕其一边进行旋转得到一几何体.这个几何体是什么?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 ..将你联想到的图形填在图形下边的横线上(填.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自己动手,分别画一条直线、射线和线段. A ,B 可以画几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并使其不能转动,至少需要几个钉子?你知道这样做 .A.B相交于点O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 ....AB )等于已知线段(a )的作法: AC 上截取AB=a.,CD 的长短.AB 、CD 的长度,再进行比较:几何语言:∵ M 是线段 AB第3题图第1题图第2题图要点归纳:1.两点的所有连线中,_____最短.简称:两点之间,2.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叫做这两点的距离.两个村庄,如图,现在要在公路l上建一个汽两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请在图中画出汽车站的位置第2题图4.3 角4.3.1 角.... ._______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叫做角的两条边.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要点探究探究点1: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问题1 有哪些方式可以表示如图所示的角?问题2 下图中有哪些角?如何表示?还能用∠O 表示∠AOB 吗?要点归纳:角的表示方法:①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该大写字母表示的点为顶点;②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③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小写希腊字母表示.注意:①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共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②当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必须把顶点字母放在中间;③用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在图形中用角弧标出.思考: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 如图,射线OA 绕点O 旋转,当终止位置OB 和起始位置OA 成一条直线时,形成什么角?继续旋转,OB 和OA 重合时,又形成什么角?1.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_____2.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_____或∠_____3.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或数字表示:∠_____图中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O 表示∠AO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平角是一条直线填写下表,将图中的角用不同方法表示出来.°.1°=′;针对训练1.计算:(1)5°=(3)36″=当堂检测5.如图所示:-1) 条呢?4.3 角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针对训练如图所示:(1) ∠AOC是哪两个角的和?(2) ∠AOB是哪两个角的差?(3) 如果∠AOB=∠COD,则∠AOC与∠BOD的大小关系如何?(1) 如图①,若∠AOC=35°,∠BOC=40°,则∠AOB=度.(2) 如图②,若∠AOB= 60°,∠BOC=40°,则∠AOC=度.(3) 若∠AOB=60°,∠AOC=30°,则∠BOC=度.易错提醒:在计算角的度数时,若无图,一定要注意分类讨论.试一试:如图,借助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15°和75°的角,你还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例2计算(1)120°-38°41′;(2)67°31′+48°49′.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4.3.3 余角和补角... . 1+∠2= °, 图① 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______ (简称为两个角______ ). 是∠2的余角,或∠2是∠1的余角,或∠1和∠2互余.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______ (简称为两个角______). 是∠4的补角,或∠4是∠3的补角,或∠3和∠4互补.的补角探究点3:方位角八大方位 正东: 正南: 正西: 正北: 西北方向: 西南方向: 东北方向: 东南方向:例4 如图,货轮O 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 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 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 (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 ,货轮C 和海岛D . 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 ,货轮C 和海岛D 方向的射线.针对训练1. 如图,说出下列方位(1) 射线 OA 表示的方向为 . (2) 射线 OB 表示的方向为 .(3) 射线 OC 表示的方向为 . . (4) 射线 OD 表示的方向为 .2.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遨游太空时,我国当时派出远望一号~四号船队,跟踪检测. 其中远望一、二号停在太平洋洋面上,某一时刻,分别测得神舟六号在北偏东60°和北偏东30°的方向,你能在下图中画出当时神舟六号所处的位置吗?的北偏东60°的方向上,那么点A在点C。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几何图形》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方法。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学习重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体会一个立体按照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

【学习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我们把一些像墨水瓶盒、粉笔盒这样的纸盒沿它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平成平面图形。

这样的平面图形叫做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你知道长方体、圆柱、圆锥和三棱柱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吗?想象一下。

二、自主探究(一)、立体图形的展开1、试一试:在你想象的基础上,请将准备好的长方体、圆柱、圆锥和三棱柱的纸盒剪开展平,看看与下面的展开图一样吗?圆柱圆锥三棱柱长方体思考:请你指出上面展开图各部分与几何体的哪一部分相对应?2、剪一剪、画一画:动手把一个立方体的包装盒沿一边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你有什么体会? 再将所有的展开图画出来,以上画出了部分了展开图,除此之外还有5种,共有11种, 请你画出其余5种。

(二)、立体图形的折叠探究:下图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怎样的立体图形?凭想象回答,回答不出来的,就把它画在纸片上,剪下来折叠。

做一做:下面是一些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你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字么?【课堂练习】: 课本121页练习2【要点归纳】:1.我知道了什么?2.我学会了什么?3.我发现了什么?【拓展训练】1.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A . B. C . D .2. 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建”字对面是() A .和B.谐C .沾D .益【总结反思】:课题 4.1.2点、线、面、体建 设和 谐 沾益【学习目标】:(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学习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 年 季七上数学: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导学案(Word版)

【人教版】 年 季七上数学: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导学案(Word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1认识几何图形(1)【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重点难点】:识别简单的几何体是重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难点。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

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究 1.几何图形(1)仔细观察图4.1-1,让同学们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

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1)纸盒(1)长方体(2)长方形(3)正方形(4)线段 点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2.立体图形思考第115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单元复习教案(第一课时)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单元复习教案(第一课时)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单元复习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及平面展开图,根据三视图画出一些简单的实物图;2.过程与方法经历相关内容的归纳、总结,巩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了解图形的分割和组合,探索学习空间与图形的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对图形的认识和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应用的过程中,体验推理的意义,获取学习的经验.教学重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性质等.解决方法:通过观察、测量、折叠、模型制作与团队合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对图形的认识与运用.解决办法: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对图形的认识与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设计:例2 如图,从正面看A、B、C、D四个立体图形,分别得到a、b、c、d四个平面图形,把上下两行相对应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用线连接起来.作业:1.圆锥是由个面围成,其中个平面,个曲面.2.如图中的几何体有个面,面面相交成线.3.把一块学生用的三角板以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是.4.薄薄的硬币在桌面上转动时,看上去像球,这说明了_________.5.六棱柱有个顶点,个面.七棱锥有个顶点,个面.6.圆柱的侧面是,侧面展开图是.7.下列平面图形中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A. B. C. D.8.如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每一个面标有一个汉字,与“和”相对的面上的字是()A.构B.建C.郑D.州9、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那么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有()A. 4个B. 5个C. 6 个D. 7个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10、如图,是一个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能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________个.州郑谐和建构主视图 左视图 112221111121主视图 俯视图11、用4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模型,其主视图与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立方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 ( )主视图 左视图 A . B . C . D .12、 如图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那么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多为________个.13、已知下图为一几何体的三视图:(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任意画出它的一种表面展开图;(3)若主视图的长为8cm ,俯视图中圆的半径为3cm ,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π取3)俯视图:圆左视图:长方形主视图:长方形答案:1、两、一、一;2、3,曲;3. 圆锥;4. 面动成体;5. 12,8,8,8;6. 曲面,长方形;7、A ;8、D ;9、B ;10、9;11、D ;12、7; 13、(1)圆柱 (2)略 (3)表面积2198cm ,体积3216cm。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复习导学案

⎧⎨⎩⎧⎨⎩七级上数学NO :4 主备人:银 波 审核人: 授课人:第 周 星期 第 组 学生 预习评价: 整理评价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期末复习一、知识回顾(一)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符号:若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M=BM=AB ,AB=2AM=2BM 。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三)角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4、角的分类:5、角的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复习教案

第八讲---几何图形初步初中数学 重难点年级1. 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基础、三视图、展开图等) 2. 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3. 角的基本知识,角的比较和运算,余角和补角的相关概念7 年级【知识储备】知识点一 多姿多彩的图形:通过多姿多彩的图形引入几何图形,使我们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通过三视 图我们可以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和处理,也可以把立体图形展开为平面图形;几何体也简 称为体,包围体的是面,面面相交为线,线线相交为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几何图形都 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举例:广场礼花在夜空中留下的图形,你是否看到了点动成线?在电视中看到收割机在麦田中收割 小麦,你是否看到了线动成面? 知识点二 1.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从图形上看,直线、射线可以看做是线段向两边或一边无限延 伸得到的,或者也可以看做射线、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 端点;线段可以度量,直线、射线不能度量。

2.直线、线段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或者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线段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线段中点,如图:若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有(1)AC=BC= 式成立,亦能说明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

AB 或(2)AB=2AC=2BC,反之,若有(1)式或(2)4.关于线段的计算:两条线段长度相等,这两条线段称为相等的线段,记作 AB=CD,平面几何中线段 的计算结果仍为一条线段。

即使不知线段具体的长度也可以作计算。

1例:如图:AB+BC=AC,或说:AC-AB=BC知识点三:1.角的意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 两条边,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复习
一、复习导入
1.导入课题:
同学们,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后,你对本章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点、知识应用等方面是否有个清醒的认识呢?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本章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对本章进行小结复习.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及会画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
②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这些基本图形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和画法,会进行线段、角的基本运算.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本章知识点,建立知识间联系.
②结合图形,指导学生进行线段与角的计算,形成识图和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
逐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识要点及简单应用.
难点:运用几何知识进行简单推理和计算.
二、分层复习
1.复习指导:
(1)复习内容:教材第146页至第147页第二行.
(2)复习时间:5~8分钟.
(3)复习方法:边看书、边回顾、边交流总结归纳,将知识结构和概念性质、解题方法技巧、简单的几何应用,整理记录笔记并相互展示交流.
(4)复习参考提纲:

②点、线、面之间有什么联系?直线、线段、射线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联系: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直线的有限部分.
区别:直线无端点,长度无限,向两方无限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③线段、角的大小如何度量?角度单位间如何换算?
线段的长度用刻度尺来度量,角的大小用量角器度量.1°=60′,1′=60″.
④如果∠α与∠β互余,那么∠α+∠β=90°,反过来成立吗?成立
⑤如果∠α与∠β互补,那么∠α+∠β=180°,反过来成立吗?成立
⑥如图,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AB=10 cm,求MN的长.
由题意,MC=1
2
AC,CN=
1
2
CB,所以
MN=MC+CN=1
2
AC+
1
2
CB=
1
2
AB=5 cm
⑦如图,∠AOB=90°,∠BOC=30°,OM、ON分别平分∠AOB和∠BOC,求∠MON的度数.
由题意:∠MOB=1
2
∠AOB,∠BON=
1
2
∠BOC,所以∠MON=∠MOB+∠BON=
1
2
∠AOB+
1
2

BOC=60°
⑧在本章知识中,直线、线段和角有哪些重要结论?相互交流一下.
2.自主复习:学生可参照复习指导进行复习.
3.互助复习: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巡视,了解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倾听交流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学生们反馈的疑难信息.
②差异指导:教师对学习中的共性问题或突出的个性问题适时点拨引导.
(2)生助生: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交流,疑点在生与生之间交流互助解决.
4.强化复习:
(1)知识结构.
(2)知识要点.
(3)重要结论.
(4)研究问题的方法.
(5)知识运用.
1.复习指导:
(1)复习内容:典例剖析.
(2)复习时间:8分钟.
(3)复习方法:按例题的分析引领,积极思考,并予以解答.
(4)复习参考提纲:
例1:如图,是一个建筑材料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的图形,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单位:cm),请你求出这个几何体的体积.
分析:根据三个不同方向看的图形想象出几何体的形状,再依据它的体积计算方法和图中数据进行计算.
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2×1×1=2 (cm 3).
例2:①如图,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6 cm ,BC=14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度.
②在①中,如果AC=a cm ,BC=b cm ,你能猜测出MN 的长度吗?请用一个代数式表述你发现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③如果第①题叙述改为:“已知线段AC=6 cm ,BC=14 cm ,点C 在直线AB 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MN 的长度.结果会有变化吗?如果有,求出结果.
分析:①根据中点的概念易求出MN 的长;
②按①中的思路写出含a 、b 的代数式;
③分析“点C 在直线AB 上”和“点C 在线段AB 上”的区别,想一想,点C 与点A 、B 的位置关系确定吗?若不确定,该如何考虑解决?
③ MN=10 cm ;②2
a b +; ③Ⅰ.C 在AB 中间,此时MN=AC+BC2=10 cm;Ⅱ.C 在A 左边,此时MN=
2BC AC +=4 cm. 2.自主复习:同学们在复习指导下进行复习,力求独立求解,若有困难,可请教他人或相互协作完成.
3.互助复习: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尤其关注例2的第③小题.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互帮互学.
4.强化复习:
(1)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得出例题的规范解答.
(2)练习:①一个角的补角与这个角的余角的和比平角少10°,求这个角的度数.
②已知∠AOC=86°,∠BOC=42°,射线OD、OE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求∠DOE 的度数.
解:①50°;
②第一种情况:,∠DOE=64°;
第二种情况:,∠DOE=22°
三、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各组学生代表交流自己在本节课中如何复习,如何交流探讨,有哪些新收获、新发现和悬而未决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和成效进行归纳点评.
(2)纸笔评价:课堂检测题.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关键是要抓住基本概念,并通过图形将全章知识串联起来,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加强理解,便于实际应用,提高计算能力.
一、基础巩固
1.(10分)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C)
A.圆柱体
B.球
C.圆
D.三棱锥
2.(10分)若∠1=35°12′,∠2=35.1°,∠3=35.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A.∠1=∠2
B.∠1=∠3
C.∠2=∠3
D.∠1=∠2=∠3
3.(10分)下列用几何语言叙述图形的含义正确的有(D)
点A在直线l外直线l经过点O 直线a、b交于点O 点A,B,C在直线l上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10分)如图所示,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且AC=2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BC=1
2
AB B.AC=
1
2
AB
C.BC=1
3
AB D.BC=
1
3
AC
5.(10分)如图是一个立体图形从下列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则这个立体图形是圆锥.
A.从正面看
B.从左面看
C.从上向下看
6.(10分)时钟显示为7:30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45°.
7.(10分)如图所示,已知点O是直线AB上一点,∠AOC=90°,∠EOD=90°,那么图中互余的角的对数有4对.
二、综合应用
8.(10分)设∠α,∠β度数分别为(2n-1)°和(68-n)°,且∠α,∠β都是∠ν的补角.
(1)试求n的值;(2)∠α与∠β能否互为余角,为什么?
解:(1)n=23;
(2)能,当n=23时,∠α=∠β=45°,此时∠α+∠β=90°,所以∠α与∠β互余.
9.(10分)计算:(1)133°15′16″×4
(2)31°42′÷5(精确到1″)
解:133°15′16″×4
=532°60′64″
=533°1′4″
解:31°42′÷5=6°+1°42′÷5
=6°+102′÷5
=6°+20′+2′÷5
=6°20′+120″÷5
=6°20′24″
三、拓展延伸
10.(10分)如图,∠AOB=90°,在∠AOB外部作锐角∠AOC,且∠AOC=30°,射线OM平分∠BOC,ON平分∠AOC.
(1)求∠MON的度数;
(2)如果(1)中,∠AOB=α,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3)如果(1)中,∠AOC=β(β为锐角),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从(1)、(2)、(3)中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解:(1)∠MON=∠MOC-∠NOC=1
2
∠BOC-∠AOC=45°.
(2)∠MON=∠MOC-∠NOC=1
2
∠BOC-∠AOC=
2
α
.
(3)∠MON=∠MOC-∠NOC=1
2
∠BOC-∠AOC=45°
得出规律:∠MON的度数与∠AOC的度数无关,与∠BOA的度数有关,且等于∠BOA度数
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