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阅读材料

合集下载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的结束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的结束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的结束1945 年 8 月 15 日,对于全世界来说,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这场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性最强的一场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 61 个国家和地区、20 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生命消逝在战火之中。

日本在战争中的侵略行为极其残暴。

他们侵略中国,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暴行。

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同时,日本还侵略了东南亚等众多地区,犯下了累累罪行。

然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随着战争的推进,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逐渐壮大。

在欧洲战场,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

在太平洋战场,美军通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逐步逼近日本本土。

1945 年 8 月 6 日和 9 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这两颗原子弹的巨大威力,给日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强烈光波、巨大的冲击波和高温,瞬间摧毁了城市,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与此同时,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日本的战争资源枯竭,军事力量遭受重创,国内经济陷入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天皇裕仁不得不做出了无条件投降的决定。

8月 15 日,他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一决定。

这一刻,世界人民欢呼雀跃,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各地的日军陆续放下武器。

在中国,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各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欢呼、流泪,为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而激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无数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了自由和正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日本无条件投降_1500字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日本无条件投降_1500字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_15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日本皇宫防空室举行御前会议,讨论无条件投降的诏书问题。

日本天皇裕仁考虑国内外形势和“彼我双方的国力战力”,表示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决定发出停战诏书。

同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由各国务大臣副署的《停战诏书》,说:“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以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己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同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的《停战诏书》正式播发,宣布无条件投降。

公民们从前是无权听到他的声音的。

他没有用投降这个字眼,但人们明白停火是按同盟国提出的条件进行的。

他们知道生活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的变化。

原子弹对广岛和长崎的轰炸以及苏军8月8日对满洲的出兵终于迫使日本投降。

日本同意波茨坦会议的修正条件。

同盟军将占领日本,解除日本的军国主义制度。

8月15日晚6时许,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经重庆电台传出,重庆市民大放爆竹,欢欣之状空前高涨。

重庆中央社内短而狭的灰墙上,贴出了“日本投降了”的巨幅号外。

几位记者驾着三轮车狂敲响锣,绕城一周,向市民报告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消息,满街的人流,狂欢拍手。

同日晚,《国民公报》刊登“日本投降”的号外最先到重庆市中心,市民争购,供不应求。

重庆市鞭炮店生意大佳,爆竹瞬间售空。

入夜,爆竹大放,各路探照灯齐放,照耀得市区如同白昼。

与此同时,昆明正在放映电影的影院内,当银幕上映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字幕时,观众一片欢呼。

他们拿出帽子、手帕在空中乱舞。

正在演戏的剧院里,有人听到胜利的消息后跳上舞台,抱住正在甩腔的大花脸狂呼:“日本投降了!”台下观众狂喜,纷纷跑到街上欢呼胜利。

著名诗人闻一多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后,毅然将留了7年以表忧患的美髯剃掉了。

同一天,《成都晚报》以“胜利来临夜,成都狂欢时”为标题,报道了成都人民庆祝胜利的情景: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满街的人群像洪水般的激流汹涌着,许多人拿着长串鞭炮满街飞跑,敲锣打鼓,有的把洗面盆也拿出来乱拍、乱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材料一:明朝的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后,曾发布了一道命令:“天下田,见任者则归之;其不任者,许之耕者。

”要求凡天下田地无论在谁手里,都必须归还原主。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想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繁荣富强。

(1)这道命令与明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 8分)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狂妄野心不断膨胀,先后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和侵略亚洲的日本侵华战争,由于种种原因,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在东南亚各国,特别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也遭到失败。

日本为了挽回战局,不惜投靠德、意等法西斯国家,向德、意宣战。

1942年5月,日军对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发动进攻,开始了新的战争。

(2)美国为什么要向日本宣战?( 4分)( 1)从材料一看出,明朝的朱元璋深知国家治理离不开人民群众,所以命令天下田地只要是无主的都归还给原来的农民,希望天下能够安定富裕起来,繁荣兴旺。

(3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政府的力量带领广大百姓致富,实现自我发展,是可行的。

(2分)材料二中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环境,严重威胁着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违反了国际法准则,破坏了二战的战后秩序,因此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反法西斯国家的一致反对。

(4分)( 2)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向日本宣战是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在二战中,美国处于反法西斯阵营,承担着反法西斯的重任,英国和美国有共同的敌人,有合作的基础。

(3分)。

二战中,美国、英国等主要参战国经过多次磋商,于1942年8月1日在伦敦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该宣言宣布:“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3分)这表明二战已发展成为联合反法西斯的国际性的战争,(3分)通过联合反法西斯国家的努力,能够战胜法西斯国家。

(2分)。

(3)联合国家宣言中规定的战后秩序指的是“太平洋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建立后,要确保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并避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B卷培优卷)(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湖北专用)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B卷培优卷)(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湖北专用)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卷【B卷·培优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荣耀与梦想》一书记载: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的美苏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有一次该公司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到达10万人之多,包括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B.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建设C.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D.美国为应对危机采取新政实施2.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民众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应政府招募去参加水库建设B.银行接连倒闭存款丧失C.企业雇员无权组织参与谈判D.牛奶面包价格持续飙升3.下图呈现的是美国国家财政公共福利支出占比情况。

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南北矛盾加剧B.美国“新经济”的出现C.美国大力扶植日本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4.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并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为此,美国()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推行“以工代赈”C.颁布《紧急银行法案》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5.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

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1928—1937年,苏联开展工业化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1920—1930年,印度的甘地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政权1936年,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C.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世界D.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猖獗6.如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华盛顿体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7.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国民收入(亿美元)6802201001706040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1.5 5.79.123.514.528.2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D.第二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8.20世纪20-30年代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展,以下的表述中,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A.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加剧了德国的社会矛盾B.纳粹党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C.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核心D.当时的主要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德国、日本和意大利9.1944年6月6日,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西海岸抢滩登陆,攻下了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1.“在苏军泰山压顶般的强大攻势下,德军不再‘效忠元首’纷纷缴械投降,1945年4月30日中午,苏军已进攻到波茨坦广场”。

上述描写的是( )A.柏林战役B.易北河会师C.匈牙利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解析:由题干信息“1945年”和“德军不再‘效忠元首’”“攻到波茨坦广场”等可以判断是柏林战役。

答案:A2.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A.1处错误B.2处错误C.3处错误D.4处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1942年7月,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1945年5月,苏军攻占柏林。

故正确选项为D。

答案:D3.二战后期,盟国曾召开一次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

这次会议是指( ) A.德黑兰会议B.开罗会议C.波茨坦会议D.雅尔塔会议解析:四大国际会议中,波茨坦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和《开罗宣言》的精神,是对前几次会议的总结,故选C项。

答案:C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的战争。

主要依据是( )A.战争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战争B.战争有利于和平主义的潮流C.战争打击了霸权主义D.战争是由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判断战争的性质主要应看战争双方的主要目的。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战,故可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答案:A5.下图是1945年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

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因素有( )①苏联参加对日作战②中国战场的总反攻③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④日本天皇的软弱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日本天皇的软弱并不是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原因,且这一说法本身就不正确,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八上历史论述题训练五及答案

八上历史论述题训练五及答案

论述题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胜利的伟大意义却像丰碑一样,屹立于人们心中。

材料一:如下图。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马关条约》签字仪式《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1945年日军投降仪式材料二:二战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示:“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全部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基于中国在抗战中的卓越表现,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占重要一席。

问题一: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9月3日是什么日子?(1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问题二: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8分)请在作业本上答题,谢谢合作!论述题五答案问题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宜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问题二:观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国内、国际双重意义。

论证: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再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均以失败告终,不平等条约使近代中国主权一步步丧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中国在亚洲极大的牵制了大量的日军,避免了苏联两线作战,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结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意义都是巨大的。

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八上历史论述题训练五及答案

八上历史论述题训练五及答案

论述题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胜利的伟大意义却像丰碑一样,屹立于人们心中。

材料一:如下图。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马关条约》签字仪式《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1945年日军投降仪式材料二:二战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示:“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全部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基于中国在抗战中的卓越表现,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占重要一席。

问题一: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9月3日是什么日子?(1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问题二: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8分)请在作业本上答题,谢谢合作!论述题五答案问题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宜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问题二:观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国内、国际双重意义。

论证: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再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均以失败告终,不平等条约使近代中国主权一步步丧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中国在亚洲极大的牵制了大量的日军,避免了苏联两线作战,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结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意义都是巨大的。

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分析素材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分析素材北师大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分析决策过程面对着II益升髙的易毀性水平,日木政府中的决策者所作的反应乂是怎样呢?依照其紧急程度可分为四个阶段:(1)不考虑投降:(2)有限度的投降;(3)有条件的投降;(4)立即无条件投降•而不同的决策者所作的反应又有相当的差异,所以日本作成最后决定之前, 曾经有•段夏柴而困难的过程。

现在分别概述如卜「:文人在当时的H本政治制度中,只有极少数的文人对战争政策能发挥影响力。

这些文人中包括首相、外相以及若干元老重臣,当然,最車要的还是首相。

在此又必须指出,所谓文人占乂包括退役大将在内(小矶和铃木),而II他们都与军方有密切关系,否则’也根本不可能即阁或入阁,因此,他们对军人也就不能形成强大的对抗努力。

首先要指明的「点是,这些文人对老百姓的死活并不十分关心.当美国K机的灸炸所造成的损毁H益严車,平民易毀程度已由低级升至高级时,H本政府虽然衣,j〈重视人民所哎的痛苦,但并未改变其绝对不考此投降的立场。

对比者说,他们对军事易毁性的升高却远较敏感。

一口本在1944年7月以前.平底和军事两方面都还不感觉到有易毁性的存在,所以自然无人会主张投降,不过少数元老堇臣,例如近卫(前首相)、木户(内府大臣)、車光(而外相)等人,在1942#和1943年即已对日本的军事状况本*忧虑,到1944年春季,他们又开始认为H本不可能对美国瀛得最后胜利。

尽管如此,他们表面上还是支持战争,不敢公开反战.1941年7月马里亜纳失守之后,若干元老重臣要求东条辞职,到此时已有少数文人主张作有限度的投降。

例如木户曾建议小矶新阁应考虑妥协,放弃海外占领地区,不过仍应保留“满州"•新外相重光葵建议通过苏联求和,但小矶首相则主张应先打胜仗然后再谈利.1945年4月,美军入侵冲绳岛,日本军事易毁性遂由低级升到中级。

小矶内阁卜-台,取而代之的新政府为代表丄和文人与主战军人的折中产品.铃木出任首相符合军人的愿望. 而素以鸽派著称的东乡则出任外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阅读材料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阅读材料美联社1945年8月14日电
①日本投降了!
②杜鲁门总统今7时宣布,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造成历史上空前巨大破坏的战争随之结束。

盟国陆、海军已停止攻势。

③总统说,日本是遵照7月26日三强致日本的最后通牒所规定的条款无条件投降的。

这项最后通牒,是三强柏林会议期间发出的。

④8天以前,日本遭到有史以来第一枚原子弹一种威力最大的炸弹的轰炸;两天以前,俄国宣布对日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被迫于本星期五宣布接受最后通牒中包括的全部条款,但要求继续保留天皇制。

⑤次日,美、英、俄、中四国对此做出答复,声称如天皇接受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命令,则可继续在位。

⑥杜鲁门总统今天还宣布,麦克阿瑟将军已被任命为占领日本的盟军武装部队总司令。

⑦杜鲁门总统说:“现在正在做出安排,以便尽早举行接受日本投降的正式签字仪式。


⑧他说,英国、俄国和中华民国也将派出高级将领,代表各自的国家在受降书上签字。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阅读题目 1.分别指出上文消息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2.第1段与第2、3、4段有什么联系?
3.第4段中“在这种情况下”指代的是什么情况?
4.杜鲁门总统为什么要急于宣布麦克阿瑟将军的任命呢?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阅读答案 1.导语:第1段;主体:其余七个自然段。

2.第2段进一步解释第1段所叙事件,第3段解释日本是怎么投降的,第4段是解释日本为什么投降。

这三段都是进一步注释第1段的内容。

3.“在这种情况下”是指日本遭到有史以来第一枚原子弹的轰炸,而且俄国也对日本宣布作战。

4.以便尽早举行接受日本投降的正式签字仪式。

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各国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

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

当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

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
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

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

当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

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