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主题活动我爱新郑家乡美
幼儿园大班主题我爱家乡美优质教案带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我爱家乡美优质教案带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我爱家乡美”,涉及教材第三章节《家乡美丽景色》。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乡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通过观察、体验和描绘,让幼儿感受家乡美丽。
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乡情感,激发他们对家乡美景赞美之情。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解家乡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描绘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词语和句子表达对家乡美景喜爱。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绘和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乡风景图片、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参观家乡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导他们观察和体验家乡美。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家乡风景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美景。
(2)引导幼儿用形容词和句子表达对家乡美景喜爱。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最喜欢家乡景点,用画笔和彩泥进行创作。
(2)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环境,让美丽景色永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爱家乡美2. 板书内容:(1)家乡自然景观(2)家乡人文景观(3)家乡特色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家乡美景,并用词语和句子表达你喜爱。
2. 答案示例:我心中家乡美景是那片绿油油稻田,金色阳光洒在稻谷上,闪闪发光。
稻田旁边是一条弯弯曲曲小溪,清澈见底。
我爱家乡美,因为它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神奇和温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参观、创作和分享,让幼儿深入解家乡美景,培养他们热爱家乡情感。
但在引导幼儿表达方面,还需加强个别指导,提高他们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家乡美景,并尝试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进行分享和展示。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爱家乡美》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爱家乡美》1. 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
主题:我爱家乡美。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能够说出家乡的地理位置;•能够说出家乡的名胜古迹;•能够说出家乡的特色文化。
2.2 能力目标•能够借助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形式,描述家乡的美丽;•能够展开想象,叙述自己心目中的家乡。
2.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3. 教学内容1.视频展示:了解自己的家乡通过实景视频,让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
2.讲故事:发现家乡的美丽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讲述与家乡相关的故事,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丽。
3.图片展示:体验家乡的美丽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特色文化、传统手工艺等,让幼儿体验家乡的美丽。
4.小组合作:借助彩绘,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分别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幅家乡的美丽图画,让幼儿自由发挥,借助绘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5.全员表演:合作展示家乡的美丽让每个小组介绍自己彩绘的作品,及对家乡的理解和感受。
4. 教学步骤4.1 打开话题•老师问:大家喜欢家乡吗?为什么喜欢家乡?•幼儿依次发言。
4.2 视频展示•老师播放自己家乡的视频。
•播放结束,老师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片中看到还有什么自己家乡没有的东西?•幼儿依次发言。
4.3 讲故事•老师讲述与家乡相关的故事。
•讲完,老师问:故事中出现的一些地方、事物,大家有没有见过、了解过?•幼儿依次发言。
4.4 图片展示•老师展示家乡的特色、风景、文化等图片,向幼儿介绍。
•幼儿自由发言。
4.5 小组合作•老师分别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幅家乡的美丽图画,让幼儿自由发挥,借助绘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4.6 全员表演•老师让每个小组介绍自己彩绘的作品,及对家乡的理解和感受。
4.7 总结回顾•老师总结课程主要内容。
•鼓励幼儿以文字、图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理解和感受。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我爱家乡美教案带教学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我爱家乡美教案带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我爱家乡美”,教材为《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美丽的家乡”。
详细内容包括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会珍惜家乡的自然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家乡的美。
重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家乡风景图片、地图、PPT、视频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校园,引导他们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建筑等,让幼儿初步感受家乡的美。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等,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美。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美景,鼓励他们用词语进行描述。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描述家乡风景的例句,如:“我的家乡有条弯弯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
”让幼儿模仿这个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家乡的美。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关于家乡风景的图片,让幼儿选择一张进行描述,并用画笔把自己的描述画出来。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欣赏,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爱家乡美”2. 内容:1)家乡的自然风光2)家乡的人文景观3)家乡的特色美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画笔描绘出你心中的家乡美景,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描述:我的家乡有一片金黄的稻田,微风吹过,稻浪翻滚,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画作:画纸中央是一片金黄的稻田,旁边有一些小树,天空湛蓝,云朵洁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实地感受家乡的美,增强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我爱家乡美》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我爱家乡美》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我爱家乡美》,主要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美丽的家乡”和第五章“家乡的特产”。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以及特产;通过观察、体验、欣赏、表达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家乡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产,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珍惜家乡资源的情感。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出家乡美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珍惜家乡资源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乡风景图片、特产实物、PPT、视频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产,让幼儿观看并引导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张家乡风景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美景。
(3)教师展示家乡特产实物,让幼儿品尝并描述其味道、外观等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家乡特产,用画笔、彩泥等材料进行创作。
(2)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表达出家乡特产的特点。
(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创作过程及表达的内容。
(2)教师点评,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美的元素,并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我爱家乡美》2. 内容:(1)家乡的自然风光(2)家乡的人文景观(3)家乡的特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爱家乡美”为主题,画一幅家乡风景画。
2. 答案:(1)画面中有明显的家乡特色元素,如山水、建筑等。
(2)色彩搭配和谐,表达出家乡美的氛围。
(3)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意,展现出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家乡的美。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爱家乡美》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爱家乡美》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美丽的家园》,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物产,通过观察、体验、表达等方式,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丽,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物产,感受家乡的美丽。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表达家乡的美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物产,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乡风光图片、地图、特色物产实物、画纸、画笔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家乡风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美景。
(2)讨论:你眼中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地方?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如何用画笔描绘家乡的美景。
(2)示范如何画一幅家乡风景画。
3. 随堂练习(1)幼儿用画笔描绘家乡的美景。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 课堂小结(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爱家乡美》2. 板书内容:(1)家乡的自然风光(2)家乡的人文景观(3)家乡的特色物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家乡美景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心中的家乡美景进行创作,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观察、表达和创作。
但在指导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绘画技巧掌握不足,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美丽。
(2)开展“我心中的家乡”主题演讲活动,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用其他形式表现家乡的美,如剪纸、泥塑等。
幼儿园大班主题:我爱家乡美

幼儿园大班主题:我爱家乡美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理解家乡的美。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特色和美景。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通过集体活动了解和欣赏他人的家乡。
教学内容:1. 讲述家乡的故事和历史。
2. 展示和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特色建筑和风俗习惯。
3. 创作以“我爱家乡美”为主题的绘画或手工制品。
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收集关于各地家乡的图片、视频和故事资料。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手工材料,如彩色笔、纸张、粘土等。
3. 设计互动环节和小组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教师通过讲故事或播放视频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他们对家乡的理解和感受。
2. 分享家乡:邀请幼儿轮流上台,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的家乡,展示家乡的照片或画作,分享家乡的特色和美景。
3. 创作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以“我爱家乡美”为主题的绘画或手工制作活动,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欣赏和学习他人的家乡美。
5. 总结回顾: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和总结今天的主题学习,强调每个人都有一个美丽而独特的家乡,我们都应该珍爱和保护它。
教学延伸:1. 在课后,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探索和发现更多关于家乡的知识和故事,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理解和喜爱。
2. 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设置“我爱家乡美”的展览区,展示幼儿的作品和照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他们的家乡。
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述家乡的故事、展示家乡的美景和创作以“我爱家乡美”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成功激发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家乡的理解和描述能力,以及他们的艺术创作水平。
2. 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的方式,收集幼儿和家长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馈和建议,以便进行改进和优化。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爱家乡美》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爱家乡美》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材《我爱家乡美》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乡的自然景观、了解家乡的风俗文化、感受家乡的美丽与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观、风俗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3. 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家乡的自然景观、风俗文化,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地图、画纸、彩笔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风俗文化等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初步感受家乡的美,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名胜古迹等。
(2)讲解家乡的风俗文化,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彩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乡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4. 合作交流(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提高他们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爱家乡美》2. 内容:(1)家乡的自然景观(2)家乡的风俗文化(3)保护家乡环境,珍惜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家乡美,并简单描述。
2. 答案:(1)家乡的自然景观:山川、河流、湖泊、名胜古迹等。
(2)家乡的风俗文化: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家乡环境保护和资源珍惜的认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为家乡的美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班主题我爱家乡美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我爱家乡美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我爱家乡美”,教材为《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美丽的家乡”。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物产,通过观察、体验、描绘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家乡美的感知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物产,增强对家乡的认知。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美的感知能力,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创新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美,并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观察、表达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画纸、彩笔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物产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美。
(2)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兴趣。
2.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自然景观,如公园、湖泊等,让学生现场感受家乡美。
(2)学生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的家乡美。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描绘家乡美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元素。
(2)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运用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根据观察和所学技巧,独立完成一幅描绘家乡美的绘画作品。
(2)学生相互交流、展示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爱家乡美2. 板书内容:(1)家乡的自然风光(2)家乡的人文景观(3)家乡的特色物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眼中的家乡美2. 答案要求:(1)学生需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绘画技巧,完成一幅描绘家乡美的绘画作品。
(2)作品要求:主题明确,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具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乡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主题活动:我爱新郑家乡美设计意图:新郑作为一座新兴旅游城市、市容市貌在两年中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
节假日或周未,家长也特别喜欢带孩子去古枣园、广场、郑风苑游玩。
来到幼儿园孩子们还意犹未尽,谈论着那些游玩的地方。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的变化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新郑的幼儿教师,有义务和责任使幼儿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且让外面的人了解新郑,喜爱新郑。
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以学当小导游的形式去讲述我们新郑,进而培养幼儿大胆表述能力、社会性交往能力及爱家乡情感。
活动目标:1、通过说、看、讨论、设计旅游路线等不同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家乡的美好,进一步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动手操作和学做小导游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性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1、前延伸:带幼儿到新郑各个景区游玩。
2、物质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幼儿景区留影、磁带、小图片、泡沫板、纸盒等材料。
活动过程:一、通过幼儿观察录像、介绍自己的照片、让幼儿感受家乡的美好。
1、幼儿观看有关新郑风景的录像。
2、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景区留影,感受家乡的美好。
二、讨论:怎样当小导游,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1、幼儿自由讨论:怎样当一名小导游。
2、通过评价活动使幼儿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三、欢迎你到新郑来,设计旅游路线,学做小导游。
1、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旅游路线。
2、分角色学做小导游,向游客讲解新郑。
3、大家一起歌唱新郑。
结束延伸活动:幼儿以小导游的形式向家人和朋友介绍新郑。
附歌曲:亲爱的朋友们呀,请到新郑来,风景美如画呀,枣儿甜又大,郑风苑、始祖山、黄帝故里、古枣园,这里风景美呀,这里人人爱。
欢迎你们都到新郑来。
幼儿爱家乡教育之我见我国地大物博,具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人文资源,各民族或各地区也有许多民族特点、浓厚的民俗、民间文化资源。
在当今,幼儿园如何利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爱祖国,爱家乡和教育,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爱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主题来源于孩子的兴趣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广泛地接触社会和自然”,在实践中探索以大自然和大社会为中心的活课程、活教材。
当全世界的华人在寻根拜祖,祭祠祖先的时候,每年的三月三日就是我们新郑市的拜祖盛会,因为我们的家乡是人类的祖先一一黄帝诞生的地方,每年都有世界各国许多客人来观光拜祖。
因此,在活动的筹备过程中,全市人民都在积极地准备,当全市的拜祖盛事,通过各种媒体走进人们的生活时,它自然而然成为孩子兴趣的中心。
因此在周一的谈话活动中,一些孩子提到了这次盛会的开幕式及许多有关家乡的事情,起初,我并没有考虑要进行有关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但随着一批批客人的来访,孩子们的热情也在一天天升温,并且谈论起家乡的景区来势不可挡。
我看到这一现象敏锐地判断出它蕴涵丰富的教育价值,能生成一个很有意义的教育主题,因此,我爱新郑家乡美的主题由此形成。
二、适时适度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幼儿园《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在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性,主动及创造性的发展,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
因此,在活动的安排过程中,教师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不是带孩子们去参观家乡的各个景区,而是让幼儿自由分配角色,自己当“小小导游员”去带领来参观的客人游览景区,由于孩子们对家乡的景点、文化、地理环境已经很熟悉了,所以让他自己自由选择景区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讲解,生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个角色。
当孩子们计划设计旅游线路时,教师便及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以便于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已经积累了有趣的,需要的活动材料,保证幼儿能集中精力实现自己的设想。
就这样将幼儿的探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当孩子们为先游览哪个景点,再游览哪个景点,安排上更合理而发生争执时,教师没有急于替孩子出主意,想办法,而是给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与机会,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解决这个难题。
就这样,幼儿不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而且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三、把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幼儿园课程应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从认知方面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以感知动作、具体事物形象为支柱。
而家乡是具体的,幼儿就生活其中,是幼儿随时随地能感受到的周围的事、物、情、景,如家乡的一草一木、特产、名胜古迹、美丽的山川河流,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的建设和变化,辛勤的劳动者……都是幼儿可见闻,可理解可接受的“乡情”。
整个活动中有知识的学习,如:向客人讲解各个景区的内容,但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教师非常关注孩子们能否认识到景区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历史知识。
比如对黄帝故里的由来,郑风苑里郑风的认识。
同时,孩子们通过亲自当导游员,带领额人在家乡旅游观光,品尝美食。
巩固和加深了对景区的认识,而且更增强了爱家乡的情感,尤其设计“你心目中未来的家乡是什么样子”这个环节,把这种情感体验及其表达推向了高潮。
四、体现了融洽的师幼互动关系整个活动中最突出的是教师对幼儿的尊重,教师能认真观察,倾听儿童的谈话,在谈话中发现了幼儿的兴趣。
教师尊重孩子对合作伙伴的组合,尊重孩子对各个景区的选择,尊重孩子对各条旅游线路的自主决定等等。
教师对孩子的理解和欣赏,对孩子兴趣、意愿、想法的尊重,对孩子行动的热情参与和支持,不仅使孩子感受到轻松自主的精神氛围,示意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而且学习了如何互相合作与交流。
正是由于教师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与需求,幼儿才有可能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自我建构知识经验,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五、很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家长对孩子学习及教师工作的了解,恰恰家园合作的前题,没有家长的配合,教育目的就难于达到,例如:在“我有新郑家乡美”主题中,家长们带领孩子们游览和感受内容,讲民间故事、念民间歌谣,家长都能做到,甚至参与孩子们的活动,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这也是教师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结果。
当“我爱新郑家乡美”这一主题活动,在孩子们自己创编的歌曲声中结束时,教师们深深地被孩子们的激情所打动,相信我们这次活动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教育的终极目标中更核心的内容,中指向人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的。
对于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基本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能力,才可能在不断地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过程中,逐步走向自我完善的新境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农村教师的言行。
只有学会反思,才能养成将《纲要》中的理念、原则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才能真正获得专业提高。
愿每一个农村教师都在教育实践中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在贯彻《纲要》的道路上,在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他们正在反思中成长。
随着幼儿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将会谱写出新的篇章,我们更相信,中国的幼儿教育更美好和光辉灿烂的明天。
2、通过动手操作和学做小导游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性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1、前延伸:带幼儿到新郑各个景区游玩。
2、物质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幼儿景区留影、磁带、小图片、泡沫板、纸盒等材料。
活动过程:一、通过幼儿观察录像、介绍自己的照片、让幼儿感受家乡的美好。
1、幼儿观看有关新郑风景的录像。
2、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景区留影,感受家乡的美好。
二、讨论:怎样当小导游,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1、幼儿自由讨论:怎样当一名小导游。
2、通过评价活动使幼儿了解做导游的主要经验。
三、欢迎你到新郑来,设计旅游路线,学做小导游。
1、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旅游路线。
2、分角色学做小导游,向游客讲解新郑。
3、大家一起歌唱新郑。
结束延伸活动:幼儿以小导游的形式向家人和朋友介绍新郑。
附歌曲:亲爱的朋友们呀,请到新郑来,风景美如画呀,枣儿甜又大,郑风苑、始祖山、黄帝故里、古枣园,这里风景美呀,这里人人爱。
欢迎你们都到新郑来。
幼儿爱家乡教育之我见我国地大物博,具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人文资源,各民族或各地区也有许多民族特点、浓厚的民俗、民间文化资源。
在当今,幼儿园如何利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爱祖国,爱家乡和教育,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爱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主题来源于孩子的兴趣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广泛地接触社会和自然”,在实践中探索以大自然和大社会为中心的活课程、活教材。
当全世界的华人在寻根拜祖,祭祠祖先的时候,每年的三月三日就是我们新郑市的拜祖盛会,因为我们的家乡是人类的祖先一一黄帝诞生的地方,每年都有世界各国许多客人来观光拜祖。
因此,在活动的筹备过程中,全市人民都在积极地准备,当全市的拜祖盛事,通过各种媒体走进人们的生活时,它自然而然成为孩子兴趣的中心。
因此在周一的谈话活动中,一些孩子提到了这次盛会的开幕式及许多有关家乡的事情,起初,我并没有考虑要进行有关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但随着一批批客人的来访,孩子们的热情也在一天天升温,并且谈论起家乡的景区来势不可挡。
我看到这一现象敏锐地判断出它蕴涵丰富的教育价值,能生成一个很有意义的教育主题,因此,我爱新郑家乡美的主题由此形成。
二、适时适度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幼儿园《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在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性,主动及创造性的发展,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
因此,在活动的安排过程中,教师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不是带孩子们去参观家乡的各个景区,而是让幼儿自由分配角色,自己当“小小导游员”去带领来参观的客人游览景区,由于孩子们对家乡的景点、文化、地理环境已经很熟悉了,所以让他自己自由选择景区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讲解,生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个角色。
当孩子们计划设计旅游线路时,教师便及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以便于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已经积累了有趣的,需要的活动材料,保证幼儿能集中精力实现自己的设想。
就这样将幼儿的探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当孩子们为先游览哪个景点,再游览哪个景点,安排上更合理而发生争执时,教师没有急于替孩子出主意,想办法,而是给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与机会,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解决这个难题。
就这样,幼儿不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而且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三、把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幼儿园课程应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