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的态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旅游者PPT教学课件

(二)可进入性
可进入性是旅游产品构成中的基本因素要素之一, 它不仅是连接旅游产品各组成部分的中心线索,而且是 旅游产品能够组合起来的前提性条件,具体表现为进入 旅游目的地的难易程度和时效程度。
(三)旅游者的身体状况及家庭的人口结构
第三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 一、 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提
(1)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旅 行的人。
(2)为出席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包括科 学、管理、外交、宗教、体育等会议或公务)。
(3)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游的人。
(4)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前来访问的人员,即使其停留时间 不足24小时,亦视为旅游者(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者应 分开作为一类,必要时可不管其长居何处)。
二、 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一)北美国家的定义
旅游者为了外出出差、消遣、个人事务、或者出于 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它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 50英里(单程)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 回。同时还规定,下述情况不能列为旅游:
(1)火车、飞机、货运卡车、长途汽车和船舶的驾驶及 乘务人员的工作旅行;
(2)因上下班而往返于某地的旅行;
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人பைடு நூலகம்素
对旅游倾向的影响
收入 家庭户主学历 家庭户主职业
带薪假期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就职业的社会地位而 言)
积极影响
户主年龄 生命周期
种族
消极影响 消极影响(就婴幼儿拖累而言)
有色人种不如白人积极
性别
男性比女性积极
三、其它客观因素
(一)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
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经 济制度、社会政治环境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
可进入性是旅游产品构成中的基本因素要素之一, 它不仅是连接旅游产品各组成部分的中心线索,而且是 旅游产品能够组合起来的前提性条件,具体表现为进入 旅游目的地的难易程度和时效程度。
(三)旅游者的身体状况及家庭的人口结构
第三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 一、 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提
(1)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旅 行的人。
(2)为出席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包括科 学、管理、外交、宗教、体育等会议或公务)。
(3)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游的人。
(4)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前来访问的人员,即使其停留时间 不足24小时,亦视为旅游者(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者应 分开作为一类,必要时可不管其长居何处)。
二、 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一)北美国家的定义
旅游者为了外出出差、消遣、个人事务、或者出于 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它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 50英里(单程)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 回。同时还规定,下述情况不能列为旅游:
(1)火车、飞机、货运卡车、长途汽车和船舶的驾驶及 乘务人员的工作旅行;
(2)因上下班而往返于某地的旅行;
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人பைடு நூலகம்素
对旅游倾向的影响
收入 家庭户主学历 家庭户主职业
带薪假期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就职业的社会地位而 言)
积极影响
户主年龄 生命周期
种族
消极影响 消极影响(就婴幼儿拖累而言)
有色人种不如白人积极
性别
男性比女性积极
三、其它客观因素
(一)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
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经 济制度、社会政治环境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
第4章 旅游者的态度《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 3) 外界条件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 (1)信息的作用。 • (2)旅游者之间态度的影响 • (3)团体的影响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2,2改变旅游者态度的策略
• 1) 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 2)旅游宣传科学化 • (1) 影响旅游者态度改变的有效方式 • 观点或主张的重复 • 由受钦佩或有吸引力的人作出保证 • 将信息与美好情感相联 • 3) 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 (2)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 • (3)构成态度的三种要素一致性越强,越不
容易改变。
• (4) 态度的价值性也对旅游者的态度产生重 要影响。
• (5)旅游者原先的态度与要改变的态度之间 距离的大小。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1.2态度的特点
• (1) 对象性 • (2) 社会性 • (3) 内隐性 • (4) 稳定性与可变性 • (5) 价值性 • (6) 调整性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1.3态度的形成过程
• 1)凯尔曼的态度形成三阶段理论 • 心理学家H·C·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有三
• 2)语言会变成信念 • 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发生,在尝试说服他
人的时候,却说服了自己。人们在向其他 人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有时会按照听众 的喜好来修改自己讲话的内容。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 3)得寸进尺现象 • 心理学实验表明,如果想让别人帮你一大忙,一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04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旅游者的态度是在旅游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同时也会随着旅 游经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
消极情绪与情感
积极情绪与情感
旅游者通常会在旅游过程中产 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如兴奋、 愉悦、满足等。
旅游者有时也会在旅游过程中 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如失 望、不满、焦虑等。
情绪与情感的表达
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和意义
02
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和方法
目标市场的选择原则和策略
03
旅游产品的心理定价策略
价格策略在旅游市场营销 中的应用
旅游产品定价的方法和策 略
旅游产品定价的心理基础
01
03 02
旅游广告的心理诉求与创意表现
旅游广告的心理诉求方式 旅游广告的创意表现技巧 旅游广告的传播媒介和效果评估
旅游企业领导的心理素质与领导艺术
01
领导心理素质
包括情绪稳定、自信果断、开放 包容等,有助于应对复杂环境和 挑战。
02
03
领导艺术
领导技巧
探讨如何有效领导团队,提高团 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如情境领导、 变革型领导等。
包括沟通技巧、决策技巧、团队 建设技巧等,帮助领导者更好地 与员工互动和合作。
旅游企业组织文化与团队建设
04
02
旅游者心理
旅游者的一般心理特征
异地性
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进 行旅游活动,表现出对异地文化、 环境等有暂时性, 他们会在短时间内体验旅游目的 地的各种吸引物。
休闲性
旅游者通常是在休闲时间进行旅 游活动,以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为主要目的。
旅游者的需求与动机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活动 实现自我价值,如挑战自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四章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与态度

一年
儿童从一 l 岁 幼儿由于排泄粪便解除内急压力所得到的快感经验,因而对
肛门期
到三岁
肛门的活动产生满足
儿童四、五岁 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或恋父(女孩)情结,与此同时,它
性器期
左右
们惧怕双亲中与自己同性的
潜伏期 儿童 6 岁开始 其兴趣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而是注意周围环境中的事物
12 岁以后 青春期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2)重视旅游宣传,传播新知识
①要进行全方位的适度重复宣传 ②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的内容 ③要逐步提出要求 ④诉诸情感或诉诸理智
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a.客观情况。 b.接受者的态度和智力。 c.宣传的任务。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3)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返回
2.自我状态的表现
表 4-5 儿童、成人及父母自我状态的表现
语言表现
语调
非语言表现
儿童 自我 状态
孩子的口吻:我想要,我要,我不知道, 我不管,我猜,当我长大时,好得多 ,好 极了
激动,热情,高尖的嗓 门,尖声嚷嚷,欢乐, 愤怒,悲哀,恐惧
喜悦,笑声,咯咯笑,可爱的表情,眼泪, 颤抖的嘴唇 ,噘嘴 ,发脾气 ,眼珠 滴溜溜 地转,垂头 丧气的 眼神,逗 趣,咬 指甲, 扭身子撒娇
成分 认知成分
成分的表现
对事物具体或 整体的信念
情感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情感或感觉
意向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行为意向
图4—4 态度的组成成分及其表现
态度
对态度 标的物 的总体 倾向
返回
4.3.1游客态度
2.态度的构成
态 度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意向成分
儿童从一 l 岁 幼儿由于排泄粪便解除内急压力所得到的快感经验,因而对
肛门期
到三岁
肛门的活动产生满足
儿童四、五岁 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或恋父(女孩)情结,与此同时,它
性器期
左右
们惧怕双亲中与自己同性的
潜伏期 儿童 6 岁开始 其兴趣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而是注意周围环境中的事物
12 岁以后 青春期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2)重视旅游宣传,传播新知识
①要进行全方位的适度重复宣传 ②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的内容 ③要逐步提出要求 ④诉诸情感或诉诸理智
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a.客观情况。 b.接受者的态度和智力。 c.宣传的任务。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3)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返回
2.自我状态的表现
表 4-5 儿童、成人及父母自我状态的表现
语言表现
语调
非语言表现
儿童 自我 状态
孩子的口吻:我想要,我要,我不知道, 我不管,我猜,当我长大时,好得多 ,好 极了
激动,热情,高尖的嗓 门,尖声嚷嚷,欢乐, 愤怒,悲哀,恐惧
喜悦,笑声,咯咯笑,可爱的表情,眼泪, 颤抖的嘴唇 ,噘嘴 ,发脾气 ,眼珠 滴溜溜 地转,垂头 丧气的 眼神,逗 趣,咬 指甲, 扭身子撒娇
成分 认知成分
成分的表现
对事物具体或 整体的信念
情感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情感或感觉
意向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行为意向
图4—4 态度的组成成分及其表现
态度
对态度 标的物 的总体 倾向
返回
4.3.1游客态度
2.态度的构成
态 度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意向成分
旅游消费者的态度

5.1.2消费者态度的构成
1)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成分
2)消费者态度的层次
(1)高度参与层次
消费者参与,就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
关心或感兴趣的程度,即某事物对消费者的重 要程度。 认知 ______ 情感 ______ 行为 ( 想法 ) ( 感觉) (购买) 营销策略:通过广告大力宣传产品的属性和利 益以影响消费者的信念。
5.2.2影响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1)消费者本身的因素 (1)需要 (2)性格特点 (3)智力水平 (4)自尊心
2)态度的特点 (1)态度的强度直接影响消费者态度的改变。 (2)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 (3)构成态度的三种要素一致性越强,越不容易改变。 (4)态度的价值性也对消费者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 (4)态度的价值性也对消费者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4)行为学习层次
行为 —— 认知——情感 (购买) (想法) (感觉) 从营销的角度看,可以通过样品赠送、免费品尝 等方法,使消费者能有机会接触到产品。
3)态度成分的一致性
态度的三种成分之间一 般是协调一致的。 态度的一致性主要和两 个因素有关:态度的价 值性与强度。 态度的价值性是指认知、 情感与行为成分的正面 性或负面性。
(2)“低球技术”(low-ball technique)
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待别人接受后马上提出
一个更大的要求。 与“登门槛技巧” 的区别:“登门槛技巧”的 两步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且两个要求之间 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低球技术”的两步操作 是紧接在一起的,没有较长的时间间隔,而且 两个要求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旅游心理学完整版课件课件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旅游者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如 年轻人更倾向于冒险和探索,老年人更注重舒适和安逸。
影响因素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特质、社会环境、文化背景 、心理需求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旅游者的行为 模式。
04 旅游服务心理
旅游服务的特点与要求
无形性
旅游服务是无形的,消费者无法提前感知或体验,需要依靠其他有形元素来增 加其感知价值。
详细描述
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包括旅游者的认知 、情感、动机、个性、态度等方面。它还研究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 体验和满意度,以及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词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提高心理素质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能 够保持冷静和稳定。
积极应对投诉
正确对待游客的投诉和意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 问题和改进服务质量。
05 旅游环境心理
旅游环境的认知与评价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过程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这些认知过程会影响旅游者的 决策和体验。
旅游环境中的文化适应与冲突
文化适应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适应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等,这种适 应过程会影响旅游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表现。
VS
文化冲突
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现象,可能导致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不适、困惑甚至 恐惧。
06 旅游营销心理
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
市场细分
根据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兴趣等因素,将旅游市场 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影响因素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特质、社会环境、文化背景 、心理需求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旅游者的行为 模式。
04 旅游服务心理
旅游服务的特点与要求
无形性
旅游服务是无形的,消费者无法提前感知或体验,需要依靠其他有形元素来增 加其感知价值。
详细描述
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包括旅游者的认知 、情感、动机、个性、态度等方面。它还研究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 体验和满意度,以及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词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提高心理素质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能 够保持冷静和稳定。
积极应对投诉
正确对待游客的投诉和意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 问题和改进服务质量。
05 旅游环境心理
旅游环境的认知与评价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过程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这些认知过程会影响旅游者的 决策和体验。
旅游环境中的文化适应与冲突
文化适应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适应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等,这种适 应过程会影响旅游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表现。
VS
文化冲突
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现象,可能导致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不适、困惑甚至 恐惧。
06 旅游营销心理
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
市场细分
根据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兴趣等因素,将旅游市场 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行建立美好的回忆,留 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者的期望
安全保障
旅游者期望在旅行中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 和财产安全。
良好环境
旅游者期望旅行目的地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够 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旅行体验。
ABCD
优质服务
旅游者期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方面的服务。
文化体验
80%
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者的到来能够给当地居民带 来新的知识和观念,促进当地居 民素质的提高。
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对目 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 过度开发和垃圾污染。
资源消耗
旅游者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 自然资源,如水、电等,对目 的地的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噪音和空气污染
旅游者体验的类型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可以将旅 游者体验分为自然探索、文化探索、 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
旅游者满意度
旅游者满意度的概念
旅游者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和评价,是衡 量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旅游者满意度的测量
测量旅游者满意度的常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在线 评价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以 及他们对旅游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探险旅游者
喜欢挑战和刺激,追求新奇和 不同寻常的旅游体验的旅游者 。
旅游者的特点
多样性
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各不相同,呈现多样 性特点。
消费性
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消费活动,如餐 饮、住宿、交通和购物等。
流动性
旅游者经常在不同的目的地之间流动,跨越地理 、文化和经济界限。
季节性
旅游者的活动受到季节和节假日的影响,呈现一 定的季节性特点。
第4章 个性、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 3)态度与旅游决策的形成
➢ 旅游决策是指旅游者做出有关旅游的决定。一般而言,旅游者的决策过程经历了识别旅游需求
或旅游环境、寻找旅游相关信息、做出旅游决策三个阶段。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3态度改变与旅游行为
➢ 1)改变态度的可能性 ➢ (1)改变态度是可能的 ➢ (2)改变态度的两种形式
点击添加文本 会有“看景不如听景”的观感,还有些旅游者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这说明旅游者的态
度具有易变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2 态度偏好与旅游决策
➢ 1)态度与旅游偏好 ➢ (1)态度的强度 ➢ (2)态度的复杂性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2 态度偏好与旅游决策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2)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
点击添加文本
(1) 先天 遗传
点击添加文本
(3) (2) 成熟 后天 度。 环境
因素。
点击添加文本
(4) 学习。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3)人格特征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3)人格特征
➢ (1)气质
添加文本
4.3.1 态度概述
➢ 2)态度的构成
➢ 态度是个人的内在结构,它由三种成分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
意向成分(见图4—5)。
点击添加文本
➢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1 态度概述
➢ 2)态度的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态度方向的改变 即一种新的态度取代旧的态度,改变了态度的性质和方向。 这又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积极的态度改变成消极的态度; 二是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的态度。
比如:旅游者由不喜欢某旅游景区后来变成喜欢该景区
精选ppt
17
2. 改变旅游者态度的策略
(1).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运用先进技术,提高服务水平。 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业务训练。 运用价格策略。
精选ppt
31
小结:
精选ppt
29
3.旅游者的期望值
旅游者的期望值是人的旅游需要的一种期待.
它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的结果在 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
• 一般说来,对期望值看得较大,他就表现出较
高的积极性,激发力量就较强.反之激发力量就 弱.
• 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人就会增强信心,提高 积极性,目标激励力量就大.反之就无激励作 用.
精选ppt
30
4.旅游产品
•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 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 它是影响旅游者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必须 运用好旅游产品改变的心理策略.从某种意 义上讲,根据旅游者的需要不断地更新旅游 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旅游 目标的吸引力是改变旅游者态度的最基本 的有效方法.
精选ppt
22
四、影响旅游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 旅游者的态度的改变一方面主要受旅游者 的个性、态度的特点、旅游期望值等内在 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旅游产品及其它 相关信息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精选ppt
23
1.旅游者的个性
旅游者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个性影响其态度 的改变:
(1)需要
需要是一个人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态度的改变与旅游者当时的需要密切相关。 如果人,心理防卫能力较强,不容易 接受他人的劝告,因而态度改变也比较难。
精选ppt
27
2.旅游者态度的特点
(1) 态度的强度
态度的强度是指旅游者对某一旅游对象赞成
或不赞成,喜爱或厌恶的程度。 一般来说, 旅游者受到的刺激越强烈,越深刻,态度 的强度就越大。因而形成的态度越稳固, 也越不容易改变。
19
案例:咬不动的牛排
• 某天晚上,一位外国客人到某酒店餐厅用餐, 他点了一个中式牛排,一个蛋汤,一碟青菜。等 菜上齐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只见他将 一快牛排放进嘴里咬了几下,就把牛排吐在骨碟 上,接着又连试了几次,都是如此。他无可奈何 地擦擦嘴,招手示意服务员过来。
精选ppt
20
• 当服务员走到他面前时,他幽默地说:“小 伙子,你们这里的牛一定比我的爷爷还老,你看 看我的嘴对它不高兴,能否来一点让它高兴的牛 排呢?”说完,他笑咪咪地望着服务员,等候他 的回答。服务员说了声对不起,便马上去找主管。 主管来了后,望望桌上的菜,对客人说:“这个 菜是本酒店奉送的,免费。”说完就径直走开了。 这位客人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买完单,失望地离 开了酒店。
如果你是主管会怎么处理?怎样转变客人的态度?
精选ppt
21
• 酒店主管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酒店应该 以满足客人的需要为服务的前提,而采取 “免费”的处理办法不是客人需要的。主 管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客人,导致客人不 愉快。主管服务的态度是否定的、驱逐的、 伤害的态度,结果只能伤害客人,使客人 望而却步,心灰意冷,阻止了客人继续消 费的行为,对酒店的声誉也会起到负面影 响。只有提供积极、尊重的旅游服务,才 能转化旅游者的态度。主管应该重新为客 人送上较嫩的牛排。
精选ppt
28
(2)态度的复杂性
态度的复杂性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掌握的
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人们对态度对象所掌握的 信息量和信息种类越多,所形成的态度就越复杂。
• 一般说来,复杂的态度比简单的态度更难以改变。同 样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
(3)态度改变的幅度
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取决于他原来的态度如何.如果两 者差距太大.往往不仅难以改变,反而会更加坚持原来 的态度.甚至持对立的情绪.例如,要让一个视钱如命的 人去借钱旅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精选ppt
1
精选ppt
2
精选ppt
3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2.态度的内涵
对态度对象所持的信
认知
念和见解
关键组成部分 是个人对一个对象 所作的情绪判断
情感
态度
个人对某个对
象、人物或场
意向
合作肯定或否
定反应的倾向
精选ppt
9
精选ppt
10
精选ppt
• 独立性强,自信心高的人则不容易被他人说服, 因而不容易改变态度。
从智力水平上看:
• 智力水平高的人,由于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能 准确分析各种观点,不容易受他人左右。
• 智力水平低的人,难以判断是非,常常人云亦云, 因而容易改变态度。
精选ppt
26
(4)与个性有关的其他方面 • 受教育程度高和社会地位高的人要想改变 他们的态度也比较难。
精选ppt
24
(2)兴趣 • 兴趣能促使旅游者易于做出旅游决策 • 兴趣有助于旅游者为未来的旅游活动做准备 • 兴趣可以刺激旅游者对某种旅游产品重复购
买或产生长期使用的偏好 • 兴趣的个体差异影响旅游者的购买倾向 • 兴趣变化促使旅游者购买倾向的变化
精选ppt
25
(3)个性特征 从性格上看:
• 凡是依赖性强,暗示性高或比较随和的人容易相 信权威,崇拜他人,因而容易改变态度。
11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6
三、旅游者态度的改变
1.态度改变的形式
(1)态度强度的改变 即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方向并不改变,这种情况实质 上是态度的强化。它又分为两种,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 比如:原来对某旅游地有犹豫不决的态度!后来表示坚定 不移地要去或不去!这是强度的变化
(2).重视旅游宣传 要进行全方位宣传。 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的内容。 要逐步提出要求。
精选ppt
18
(3).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个体所从事的社会活动的
性质能决定个体的态度,也能改变个体的 态度。因此,通过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参加 旅游活动,可以有力地促使其对旅游产生 积极的态度。
精选ppt
比如:旅游者由不喜欢某旅游景区后来变成喜欢该景区
精选ppt
17
2. 改变旅游者态度的策略
(1).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运用先进技术,提高服务水平。 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业务训练。 运用价格策略。
精选ppt
31
小结:
精选ppt
29
3.旅游者的期望值
旅游者的期望值是人的旅游需要的一种期待.
它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的结果在 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
• 一般说来,对期望值看得较大,他就表现出较
高的积极性,激发力量就较强.反之激发力量就 弱.
• 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人就会增强信心,提高 积极性,目标激励力量就大.反之就无激励作 用.
精选ppt
30
4.旅游产品
•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 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 它是影响旅游者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必须 运用好旅游产品改变的心理策略.从某种意 义上讲,根据旅游者的需要不断地更新旅游 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旅游 目标的吸引力是改变旅游者态度的最基本 的有效方法.
精选ppt
22
四、影响旅游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 旅游者的态度的改变一方面主要受旅游者 的个性、态度的特点、旅游期望值等内在 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旅游产品及其它 相关信息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精选ppt
23
1.旅游者的个性
旅游者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个性影响其态度 的改变:
(1)需要
需要是一个人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态度的改变与旅游者当时的需要密切相关。 如果人,心理防卫能力较强,不容易 接受他人的劝告,因而态度改变也比较难。
精选ppt
27
2.旅游者态度的特点
(1) 态度的强度
态度的强度是指旅游者对某一旅游对象赞成
或不赞成,喜爱或厌恶的程度。 一般来说, 旅游者受到的刺激越强烈,越深刻,态度 的强度就越大。因而形成的态度越稳固, 也越不容易改变。
19
案例:咬不动的牛排
• 某天晚上,一位外国客人到某酒店餐厅用餐, 他点了一个中式牛排,一个蛋汤,一碟青菜。等 菜上齐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只见他将 一快牛排放进嘴里咬了几下,就把牛排吐在骨碟 上,接着又连试了几次,都是如此。他无可奈何 地擦擦嘴,招手示意服务员过来。
精选ppt
20
• 当服务员走到他面前时,他幽默地说:“小 伙子,你们这里的牛一定比我的爷爷还老,你看 看我的嘴对它不高兴,能否来一点让它高兴的牛 排呢?”说完,他笑咪咪地望着服务员,等候他 的回答。服务员说了声对不起,便马上去找主管。 主管来了后,望望桌上的菜,对客人说:“这个 菜是本酒店奉送的,免费。”说完就径直走开了。 这位客人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买完单,失望地离 开了酒店。
如果你是主管会怎么处理?怎样转变客人的态度?
精选ppt
21
• 酒店主管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酒店应该 以满足客人的需要为服务的前提,而采取 “免费”的处理办法不是客人需要的。主 管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客人,导致客人不 愉快。主管服务的态度是否定的、驱逐的、 伤害的态度,结果只能伤害客人,使客人 望而却步,心灰意冷,阻止了客人继续消 费的行为,对酒店的声誉也会起到负面影 响。只有提供积极、尊重的旅游服务,才 能转化旅游者的态度。主管应该重新为客 人送上较嫩的牛排。
精选ppt
28
(2)态度的复杂性
态度的复杂性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掌握的
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人们对态度对象所掌握的 信息量和信息种类越多,所形成的态度就越复杂。
• 一般说来,复杂的态度比简单的态度更难以改变。同 样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
(3)态度改变的幅度
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取决于他原来的态度如何.如果两 者差距太大.往往不仅难以改变,反而会更加坚持原来 的态度.甚至持对立的情绪.例如,要让一个视钱如命的 人去借钱旅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精选ppt
1
精选ppt
2
精选ppt
3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2.态度的内涵
对态度对象所持的信
认知
念和见解
关键组成部分 是个人对一个对象 所作的情绪判断
情感
态度
个人对某个对
象、人物或场
意向
合作肯定或否
定反应的倾向
精选ppt
9
精选ppt
10
精选ppt
• 独立性强,自信心高的人则不容易被他人说服, 因而不容易改变态度。
从智力水平上看:
• 智力水平高的人,由于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能 准确分析各种观点,不容易受他人左右。
• 智力水平低的人,难以判断是非,常常人云亦云, 因而容易改变态度。
精选ppt
26
(4)与个性有关的其他方面 • 受教育程度高和社会地位高的人要想改变 他们的态度也比较难。
精选ppt
24
(2)兴趣 • 兴趣能促使旅游者易于做出旅游决策 • 兴趣有助于旅游者为未来的旅游活动做准备 • 兴趣可以刺激旅游者对某种旅游产品重复购
买或产生长期使用的偏好 • 兴趣的个体差异影响旅游者的购买倾向 • 兴趣变化促使旅游者购买倾向的变化
精选ppt
25
(3)个性特征 从性格上看:
• 凡是依赖性强,暗示性高或比较随和的人容易相 信权威,崇拜他人,因而容易改变态度。
11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6
三、旅游者态度的改变
1.态度改变的形式
(1)态度强度的改变 即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方向并不改变,这种情况实质 上是态度的强化。它又分为两种,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 比如:原来对某旅游地有犹豫不决的态度!后来表示坚定 不移地要去或不去!这是强度的变化
(2).重视旅游宣传 要进行全方位宣传。 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的内容。 要逐步提出要求。
精选ppt
18
(3).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个体所从事的社会活动的
性质能决定个体的态度,也能改变个体的 态度。因此,通过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参加 旅游活动,可以有力地促使其对旅游产生 积极的态度。
精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