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1课先师孔子专题1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专题1

高考历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专题1

高考历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专题12020.031,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A.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B.前者发展儒家思想,后者否定儒家思想C.前者强调道德约束,后者强调法治约束 D.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否定2,下列关于“仁”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B 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爱护C.“仁者爱人” D 包含的“仁爱”思想是人人平等的,普遍的爱3,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循循善诱的说教4,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对儒家的态度不用,但根本着眼点都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5,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

“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回答下列问题:(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和柏拉图力图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各是什么?(3)为保障和谐状态的实现,两者治国主张有何不同?又有何相同的本质特征?(4)两者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都无法实现?对此你有何认识?6,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溢美称谓,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

请回答:(1)下图三位东西方先哲分别是谁?他们就建设和谐社会各提出了什么主张?(2)前两位是怎样实践自己主张的?结果怎样?为什么都出现这种结局?对此你有何认识?(3)唐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请列举其有利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材料三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先师孔子课件1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先师孔子课件1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 化的强烈愿望。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2 阅读下面材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 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上述材料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 答案 “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 复礼”,才能实现“仁”。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 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 代思想观念糅合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 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 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请回答: (1)为什么“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 (2)从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1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
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不断升温,“孔子热”已经成为一道
亮丽的文化景观。你如何认识这种文化现象?
答案 (1)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已渗 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深。 (2)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国 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需要表明自己民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1课 先师孔子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1节《先师孔子》参考教案 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第1节《先师孔子》参考教案 岳麓版选修4

第1课先师孔子【课标要求】1、了解孔子的生平2、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动2、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习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3、认识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了解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绵绵不绝的传承关系和基本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多媒体中示意的地图、图片,复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张。

2、模拟演说,依据课本和补充的历史资料,认识孔子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主张的异同。

3、鼓励学生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以撰写小论文,发表提纲等形式,对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

4、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养学生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学习与讨论,既要看到孔子思想与活动的伟大贡献,又要看到其思想主张的时代性和历史局限性。

3、全面认识孔子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深刻广泛的历史影响,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1、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

2、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1、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2、全面、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

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二)讲授新课一、孔子生平经历(一)孔子的出身1、所处时代[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 的时代,赋予了孔子强烈的发扬光上古礼制的使命感。

第1课_先师孔子

第1课_先师孔子

2007年9月28日,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行。在 祭孔大典上,宣布了“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 征集活动结果,选出了五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 句推荐给北京奥组委,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这 五句《论语》经典名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 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三、孔子思想的地位对法德 等国的思想家起了启迪作用
—— 一位美国学者:孔子的人格和他工作的 成绩,值得受到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 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 学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 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 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 理宣言》。
一、孔子的一生
5、整编典籍,造福后人
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 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孔子的一生
6、孔子的逝世:
公元前479年,孔子病故。图 为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墓。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 存在其弟子整理记录的 《论语》一书中,成为 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问题探究2] 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 述三个方面,试述其主要活动。
适度, 和谐
(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① 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②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3)启发: 中庸思想 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的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 对统治者而言,能协调各阶层的利益,缓和矛盾,方 能长治久安.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4、孔子的教育思想 ①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 教育的局面 ②教育目标: “君子” ③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因材施教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选修四1.1《先师孔子》(共25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选修四1.1《先师孔子》(共25张PPT)

孔子的思想主 要保存在其弟子整 理记录的《论语》 一书中,成为后世 儒家学派的经典。
二. 孔子的思想主张
• 仁者爱人 • 克己复礼 • 中庸之道 • 有教无类
二. 孔子的思想主张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总结孔子的思想。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 厩(马圈)焚。子退,曰:“伤人乎?”不问马。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冯友兰
(中3国)传历统史思作想用文化和 道德观念的主流,对 (构4建)和现谐实社意会义有重要
意义.
二. 孔子的思想主张
如何维护礼: “正名”
2、 即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破坏的名实关系
克 匡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己 复
① “礼”于社会: 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礼 ② “礼”于个人:
一、孔子生平(前551——前479)
4、孔子的政治活动:周游列国,直道而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夹谷之






由于齐人的离间,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逐渐冷淡,孔子便 率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
▲周鲁哀游公列2国年,孔子59岁,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
第1课
先师孔子
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 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 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
一、孔子生平(前551——前479)
1、孔子的出生: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 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 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选修四1.1《先师孔子》(共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选修四1.1《先师孔子》(共张PPT)
学生
(四)影响篇 材料
1、对中国:文化主流思想;政治理论基础
匾额
2、对世界: 亚洲:接受儒学,成为传统 欧洲:传入西方,提供借鉴
(五)印象篇
千变李万贽化:的咸孔以孔子子形之象是康非有为为是:非孔,子故是未托尝古有改是制非的耳祖师爷
优秀教师
公爵王侯 谎言家 改革家 “毒品”贩子
康熙:万世师表武则天封之为隆道公,唐玄宗晋升吴之虞为:文打宣倒王孔家店
时代: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BC6世纪和BC5世纪
代表人物: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孔 子
第1课 先师孔子
(一)生平篇 (二)思想篇 (三)教育篇 (四)影响篇 (五)印象篇
(一)生平篇
尼山 自学 创办 从政 周游 献身 降圣 礼乐 私学 失败 列国 文教
夫子洞
讲学
周游列国
(二)思想篇
含义:“仁者爱人”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718:20:1018:20Aug-217-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18:20:1018:20:1018:20Satur day, August 07,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8.721.8.718:20:1018:20:10August 7, 2021
于丹:论语中其实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
人际关系大师
招商财神爷
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搭台,经济唱戏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夫孔子诚教主也,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 信徒,而孔子则凡有血气莫不尊亲,举中 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 教育 家尊孔子。夫孔子诚教育家也,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 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 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 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学问家尊孔子。夫孔子诚学问家 也,而学问家不足以尽孔子。学问家以学问故而成家,而孔子则学问 之所出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夫孔子诚政治家也,而政治家不 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 时 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 2000 年迄今之中国,且可以 善自今以往永劫无穷之中国也。

高中历史选修4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 22PPT 岳麓版

高中历史选修4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 22PPT 岳麓版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制天命而用之”
谢谢
儒学始为维护专孔制子见集老权子的工具
魏晋-明清孔子:圣衣加身
两晋:先师 南北朝:文圣尼父 唐代:文宣王 宋代:至圣文宣王 元代:大成至圣文宣王 清代: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周文王姬昌
以儒家思想巩固孝历文帝代拓封跋建宏 统治
பைடு நூலகம்
汉文帝刘恒 隋文帝杨坚
2018年“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孔子诞辰2569周年”纪念活动
身份 学问家 政治家 教育家
教主
表现
仁(爱人)→忠恕,礼(周礼)→正名 克己复礼为仁,以中庸之道调和 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开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万世师表
弟子众多,感化后人,由凡入圣
壹贰叁

千 古 圣 人

背 锅 侠
再 回 人 间

千古圣人
春秋-秦代孔子:一介儒生
生逢乱世 自学礼乐
兴办私学
孔子周游 列国图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夹谷之《会论语·述而》:"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夫妇乱世初定,儒难强国,法利强权焚书坑儒
西汉孔子:位处至尊
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东汉)班固《汉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史记·孔子世家》: “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 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 世人诽谤。
——(清代)曹雪芹《红楼梦》
批判科举制度对思想的禁锢
近代运动:胡陈批孔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1.1 先师孔子1 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1.1 先师孔子1 岳麓版选修4

——《论语·里仁》 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哀公问于有若(孔子大弟子)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
(十分之一的税)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
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
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
的原因。(7分)
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 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
语》
材料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
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材料四: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
材料一: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 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的影响:
孔子在世界: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 里寻找智慧。”——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 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 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第1课先师孔子专题1
2020.03
1,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D.天的意志
2,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变得更近,由此形成()
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这样诙谐地评价康有为的思想:他给孔子穿上了西装,“孔圣人”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维新思想的先师。

依据材料概括解康有为思想的特点,他的目的何在?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对孔孟之道进行了猛
烈的批判,使“至圣先师”威风扫地。

(2)依据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批孔的思想条件是什么?材料中的口号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什么缺陷?
材料三
2006年是孔子诞辰2557周年,在山东曲阜举行了2006年孔庙祭孔大典活动。

2006年祭孔的主题是“同根一脉,两岸祭孔”。

这是50多年来海峡两岸历史上第一次携手共祭中华民族的文化先哲。

(3)孔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简述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4)从经济、文化的角度,你认为2006年祭孔活动两岸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5)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谈谈你的认识。

4,“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错误
5,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人们体验了传统中医的神威。

以下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D.《本草纲目》
6,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堪称“国之瑰宝”。

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

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昌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7,《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作者的意图是()A.发展商品经济B.重农抑商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告诫人们要因地制宜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海国图志》
材料一的作者是谁?作者提出了什么主张?
材料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引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2)在材料二思想的推动下,发生了什么政治运动?这一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一)驱除鞑虏。

……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
(二)恢复中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三)创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
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四)平均地权核定天下地价。

其现有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3)以上材料可以概括为哪三大主义?其进步性有哪些?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

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1925,孙中山《致苏俄遗书》
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其革命思想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国人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五体现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6)根据以上五则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共同目的是什么?
9,“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0,“神州七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舱外行走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

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B.唐宋C.元朝D.明朝
11,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飞天。

回眸历史,中国古代曾制造出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天文仪器,其中郭守敬发明了()
A.水运浑象仪B.地动仪C.黄道游仪D.简仪
答案
1, A
2, A
3, (1)康有为将西方进化论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结合起来,宣传维新思想。

目的: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减小阻力。

说明维新派具有软弱性。

(2)思想条件: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缺陷:对东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倾向。

(3)仁,为政以德;礼的思想;有教无类。

(4)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带动当地旅游等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

(5)①注意对传统文化的鉴别和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②注意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

4, C
5, A
6, C
7, B
8, (1)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未戊戌变法;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3)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4)重大发展:提出了新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客观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或国民党的涣散无力);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
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5)民主与科学。

冲击力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学习思想,不断探求强国之路。

(挽救民族存亡)
9, D
10, B
11,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