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米接力交接棒技术与方法研究(最终版)

合集下载

4x100米接力赛接棒技巧 实用技巧解释说明

4x100米接力赛接棒技巧 实用技巧解释说明

4x100米接力赛接棒技巧实用技巧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接力赛是田径比赛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其中4x100米接力赛更是备受关注。

在这项比赛中,选手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接棒任务,通过团队合作与技巧的运用来争取胜利。

本文将详细介绍4x100米接力赛中的接棒技巧,包括主动交接和被动交接两种技巧,并结合示范和分析进行解释说明。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引言部分,随后介绍接棒技巧的重要性以及接棒区域规则和要求。

其次是探讨主动交接接棒技巧,包括准备阶段、共振交接动作分析与示范以及速度传递和稳定性考量。

然后是被动交接接棒技巧部分,涵盖了准备姿势和指令交流、动态交流区的传递技巧分析与示范以及加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最后是综合运用和实践经验分享部分,包括团队配合与训练重点、常见错误与改进方法以及成功案例研究。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详细介绍接棒技巧,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4x100米接力赛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技巧和要点。

同时,通过对常见错误和成功案例的研究,帮助读者避免犯错并提供改进方向。

通过综合运用和实践经验分享部分,鼓励读者与团队合作,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并为将来在接力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以上是引言部分内容,介绍了文章的概述、结构和目的。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更详细地讨论接棒技巧的重要性、区域规则和要求,并深入探讨主动交接和被动交接两种技巧。

请继续阅读下一章节“2. 接棒技巧介绍”。

2. 接棒技巧介绍:2.1 接力赛简介:接力赛是一项团队合作的田径比赛项目,其中包括4名运动员按照顺序完成短跑比赛。

接力赛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体育赛事中,如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等。

2.2 接棒技巧的重要性:接棒技巧在接力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接棒技巧能够使队伍充分发挥整体实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和时间损失。

而不合理或不熟练的接棒技巧可能导致倒地、接手失败或者延误传递时间,给团队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接力赛的交接棒方式及技术要点

接力赛的交接棒方式及技术要点

4×100米接力赛的交接棒方式及技术要点一、交接棒方式:在4×100米接力赛中,通常采用接力棒的方式进行交接。

接力棒一般由较轻且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方便运动员握持并加速。

在交接时,第一棒和第四棒的选手分别站在起跑线和终点线,第二棒和第三棒的选手则站在预定的接棒区内。

二、技术要点:1.握持接力棒:选手应采用合适的握持方式,确保在加速和交接过程中接力棒不会脱落或掉落。

一般采用中指和食指夹住接力棒,然后用大拇指紧压住棒子,保持稳定。

2.起跑:听到发令枪响后,第一棒选手应迅速起跑,并全力以赴地冲向第一棒传递区。

在接近传递区时,应适当减速并做好交接棒的准备。

3.交接棒:第二棒选手在第一棒选手接近预定的接棒区时,应伸出手臂等待接力棒的传递。

第一棒选手将接力棒交给第二棒选手后,第二棒选手要迅速加速离开接棒区,并全力以赴地完成自己的短跑比赛。

在交接过程中,要确保接力棒传递稳定、顺畅,避免掉棒或浪费时间。

4.保持稳定速度:第二棒和第三棒选手在完成自己的短跑比赛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并为下一次交接做好准备。

在接近预定的接棒区时,可以适当减速并调整好呼吸,确保下一次交接的顺利进行。

5.最后一次传递:第四棒选手在接近终点前的传递区内接过接力棒后,要迅速加速冲刺,尽全力将接力棒带过终点线。

在冲刺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和冲刺后的缓冲动作,避免因冲刺过快而摔倒或受伤。

6.保持平常心:在比赛过程中,选手要保持平常心,不受对手或外界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在听到对手的跑步声或看到对手的速度较快时,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节奏或心态。

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稳定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在4×100米接力赛中,交接棒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取得好成绩,选手们需要平时多加练习和磨合,掌握正确的交接棒方法和技巧,并在比赛中默契配合、稳定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4x100米接力赛技巧

4x100米接力赛技巧

4x100米接力赛技巧为什么中国短跑进步这么快?其实很简单:接力,就是中国田径将百米成绩逐渐提高的秘密武器。

掌握接力跑的技巧石咀关键的,下面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接力跑的技巧有哪些,欢迎阅读。

4x100米接力赛技巧第一:为什么田径男子4x100米接力的平均每百米耗时比100米跑还短?(1)100米短跑有一个起跑加速阶段,这个阶段的速度是从0开始的。

(2)在4x100米接力赛中,仅第一棒存在起跑加速阶段,第二、三、四棒在接棒的时候,已有助跑距离,速度差不多已经加到最高速度时完成交接棒,所以省去了起跑加速的时间。

(3)4x100接力赛时,运动员比较兴奋,容易跑出最好成绩。

第二:如何跑好田径4x100米接力,有哪些接力技巧和方法?(1)根据弯道和直道合理分配人员处于中间的棒数,对于胜负的影响不在于速度是否够快,而是身体的平衡能力是否够好。

因为是弯道,所以跑起来身体会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

弯越大,就意味着实际跑的路程越多。

因此在安排中间的弯道时,一定要考虑平衡能力来决定人选。

第一棒:要爆发力好,要反应快,要起跑好,要在听到枪响的瞬间,身体就马上能做出条件反射向前冲。

还一定要跑出气势来,先把对方压倒。

第二棒:关键在于稳定,做好承上启下,撵人和被人撵上的概率比较小,要把优势稳住,为第三棒创造机会。

第三棒:要弯道好,要心理素质一定要过硬,接棒和递棒一定要稳,要有后劲,要能撵得上加速中的第四棒。

第四棒,直接决定胜负的一棒,这时就要安排那种拿到棒就可以不要命的野兽型选手。

因为只要他从第三棒那里接到棒之后,不需要再传递给下一人,只管拼命往前冲就行,所以跑得最有冲劲最疯狂的人就是最后一棒的最佳人选。

(2)交接棒技术这个简单说一下,分两种:上挑式和下压式。

每一个等待接棒的选手,都要采取一种最能减少时间耽误以及最顺手的姿势。

当双方距离10米左右的时候,接棒人匀速向前跑,接棒人手虎口向下,递棒人由下至上将棒切到接棒人虎口处即可。

4 100米接力

4 100米接力

4 100米接力4x100米接力导言4x100米接力是田径比赛中最具观赏性和激动人心的项目之一。

它要求四名队员以顺序相继完成每个接力棒的传递和100米的跑步。

这项比赛对于团队合作、速度和技术的要求都非常高。

本文将深入探讨4x100米接力的规则、策略和训练技巧,以及该项目在田径比赛中的重要性。

规则在4x100米接力中,每个队伍由四名队员组成,每个队员负责完成100米的跑步部分。

接力棒被传递给下一个队员,当跑步队员进入接力换棒区后,接力棒传递才合法。

换棒区通常是一个指定区域,被标有变色区带作为接棒点的信号。

如果队员在换棒区之前传递接力棒,或者在换棒区之外传递接力棒,该传递将被裁定为无效,并可能导致队伍被取消比赛资格。

策略在4x100米接力中,队伍的策略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策略和技巧:1. 配置队员:选择合适的队员分配在每个接力位置上非常重要。

通常,起跑队员需要具备出色的加速能力和爆发力;第二名队员需要有快速的加速能力和顺畅的接棒技巧;第三名队员需要有较长的步幅和维持速度的能力;最后一名队员需要有出色的冲刺能力和抗压能力。

2. 接棒技巧: 接棒是4x100米接力中关键的一环。

队员们需要通过练习来掌握好接棒的技巧。

接棒区内,准备接棒的队员应该伸出手臂,伸展出指甲,并将接力棒握在手中。

同时,准备起跑的队员需要用适当的力量将接力棒推向前方,并保持合适的速度,以便与接棒人员的步幅保持一致。

3. 团队配合: 4x100米接力是一个团队项目,团队之间的默契和配合至关重要。

队员们需要根据前一个队员的速度和位置,来判断合适的时机和位置进行接棒,从而确保接力棒的传递是平稳有效的。

训练技巧为了在4x100米接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队伍需要专门的训练。

以下是一些训练技巧:1. 起步训练:起跑是决定整个接力比赛成败的关键。

队员们需要进行起步训练,提高起跑的速度和爆发力。

这包括进行爆发力训练和快速加速训练,以增强起跑时的爆发力和迅速加速。

中职学校4×100米接力跑单元内容的教学研究4页

中职学校4×100米接力跑单元内容的教学研究4页

中职学校4×100米接力跑单元内容的教学研究我们都知道,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心理取向方面有积极的因素,但也有消极的因素。

他们有很强的竞争心理,同时有着明显突出的个性,有些学生有很强的交际能力。

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缺乏自控能力,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总是抱着享乐的态度。

由于社会上某些人对于职业学校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中职学生的自卑心理,个别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情况。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细致认真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社会、对他人的信任感和责任感,在学校生活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归属感。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营造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他们人格完善以及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从中职学校4×100米接力跑单元内容的教学入手,对此进行研究。

教学前,要让学生认识到4×100米接力跑是一项集体项目的教学,它既考验学生自己的短跑能力,又考验学生之间传接棒的配合能力;既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身素质,又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一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二是提升学生的短跑速度,三是加强学生传接棒的配合。

而第一、三两点是4×100米接力跑教学内容的重点。

那么如何遵循新课改的要求,进行4×100米接力跑的教学呢?中职学校的课程安排通常为大课,即两节课连上。

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单元内容的教学分为两部分:室内教学课和室外训练课。

一、室内的直观教学课这是4×100米接力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在室内进行,包括两方面的教学:多媒体课件观摩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

(1)多媒体课件观摩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同时也被应用于体育教学,并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的辅助教学工具。

4×100米接力跑的训练方法研究

4×100米接力跑的训练方法研究

4×100米接力跑的训练方法研究[摘要]4X100米接力跑的成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从运动员的速度训练、教练员所采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团队配合意识、训练交接棒动作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4x100米接力跑的速度,成功完成交接棒,实现最优成绩。

[关键词]4X100米接力跑运动员训练教练员成绩在田径比赛中,4x100米接力跑是田径比赛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十分精彩的项目,也是田径比赛中为数不多的讲究团队配合的项目之一,要求四个接力队员要有比较好的速度,要求队员之间要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同时教练员必须采取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才能取得好成绩。

我校4x100米接力跑这一项目在92年、95年、98年的省中师田径运动会中获得了第一名、第三名、第二名,在2006年的省大运会中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虽然不是每一次都得第一,但值得回味和总结。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4x100米接力跑的训练进行研究,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以便将来采取更好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争取更好的成绩,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了解和掌握4x100米接力跑的交接棒技术(一)观看图片,让运动员了解4x100米接力跑的三个阶段即预备阶段、加速阶段、传接棒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任务。

1.预备阶段:要求传棒运动员必须尽可能地保持跑的最大速度跑进,接棒运动员确定起跑时机并以最大能力起动。

2.加速阶段:传棒运动员必须继续保持跑进速度,接棒运动员以尽最大能力进行加速,以获得两人的速度几乎一致。

3.传接棒阶段:运用专门的传接棒动作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接力棒的传接。

(二)带领运动员到现场分析跑的路线,了解各棒的传接棒技术与方法1.四个传接棒运动员的传接棒路线:第一棒运动员以右手持棒在跑道内侧跑进,传接棒是跑在第二棒运动员的内侧,第二棒运动员以左手持棒后直线跑进,传接棒时跑在第三棒运动员的外侧,第三棒运动员以右手接棒后沿跑道内侧跑进,传接棒时跑在第四棒运动员的内侧,第四棒运动员以左手接棒后直线跑进,冲过终点。

中学4×100米接力跑专项训练之我见

中学4×100米接力跑专项训练之我见

中学4×100米接力跑专项训练之我见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项目。

是由短跑和传、接棒技术组成集体协作配合的项目。

接力队的水平反映了该单位短跑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接力跑比赛成绩一方面取决于各队员短跑专项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队员之间传接棒技术的准确、娴熟和默契配合。

接力跑专项训练是基于短跑训练基础之上,重点围绕传接棒技术、传接棒配合而进行的集体协作性训练。

下面,就中学4×100米接力跑专项训练问题,笔者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4×100米接力跑专项训练的特点(一)传接棒技术是训练的重点与核心在高速跑进过程中,在规定的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需要高超的传接棒技术和队员之间配合默契。

提高传接棒的熟练程度是接力跑专项训练的重点与核心。

传接棒的过程是个速度传递的过程。

要取得接力比赛的好成绩,关键在于传接棒过程中不产生减速、停顿等不利因素,在高速跑进行过程中完成棒的平稳传接。

欲达到此目的,在专项训练中需日积月累地反复进行传接棒练习,使之达到稳定的、熟练的程度。

(二)队员间的协作与配合接力跑是通过4名运动员相互协作、依次传递接力棒跑完全程。

除了各运动员需掌握正确的传接棒技术之外,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也是取得全队胜利的重要保障。

这种密切配合的基础包括对同伴的速度感、传接棒技术特点、个性特征等因素的了解,还包括团队中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集体主义精神。

接力跑专项训练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队员间的协作配合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二、4×100米接力跑技术训练的内容、主要方法与手段(一)传接棒技术1.上挑式传接棒技术传棒队员待接近接棒队员至适宜距离,发出口令“给”,接棒队员听到信号后及时迅速放下手臂至体侧(稍后),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掌心向后,准备接棒;传棒队员及时持棒由下经体侧向前上方挑送至对方虎口,完成传棒;接棒队员接棒后及时恢复正常摆臂。

上挑式传棒技术式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传棒技术,多用于初级、中级水平的接力队。

体育教学中4×100米接力训练方法探研

体育教学中4×100米接力训练方法探研

体育教学中4×100米接力训练方法探研作者:吴晓江来源:《成才之路》 2019年第2期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运动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自主学练模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4×100米接力训练方法进行探究,以便为体育教师4×100米接力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4×100米接力;小学体育;训练方法;体质;身心发展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2-0069-014×100米接力是一项具有非常强的竞技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参加4×100米接力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肺活量,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强化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因为是接力运动,所以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展4×100米接力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传接棒的技术训练,进行传接棒的实战演练,还要运用合理的战略战术,以促进学生对4×100米接力技能的掌握。

一、传接棒的技术训练要领传接棒是4×100米接力中的关键环节,经常会发生传接棒队员因为动作不规范或配合不协调而出现掉棒的现象,这会耽误时间,直接影响团队成绩。

因此,强化传接棒的技术训练,是保证4×100米接力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1.上挑式传接棒在传接棒过程中,当传接双方队员处于适当距离时,传棒队员可发出“给”的口令,接棒队员听到口令后,马上把处于传棒队员一侧的手臂放下,并向后侧方伸出,把四指并拢,让拇指同其他四指分开,把手尽量张大,掌心朝后。

传棒队员把接力棒由下向上挑,送入接棒队员手中,完成整个传接棒过程。

接棒队员接过接力棒后,要及时调整身体姿态,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奔跑。

2.下压式传接棒在传接棒过程中,当传接双方队员处于适当距离时,传棒队员发出“给”的口令,接棒队员听到口令后,马上把处于传棒队员一侧的手臂放下,并向后侧方伸出,手臂呈伸直状态,并把手指展开,掌心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赛场上变化万千,无论平时练习多么默契,到了比赛场地,任何队员都会受到现场气氛、自身状态 及信心、对手水平、气侯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影响而产生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使接棒队 员在判断起动位置、起动反应、起动加速几方面发生改变。这些变化一旦发生,会导致犯规或技术上的失 误出现。为避免这些变化而导致的负面影响,笔者不仅在起动点设置了标志,在接力区中间同样添加了标 志,目的就是当传棒或接棒其中一方先到达接力区中间标志线,而传接棒时两人又不在适合的交接距离时, 先到达标志线一方应根据情况对自身速度作出及时调整。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肇庆市学生组田径队男女各 16 人,2 支男接力队和 2 支女接力队为对比组,另外为实验组,队员年龄 16—17 岁,虽然队员个人 100m 电计时成绩虽有所差异,但实验组与对照组 4X100m 接力经 T 检验,p>0.05 水平,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前迎式” 传接棒技术最大的问题在于传接棒时,队员处于接近平行的状态,容易发生上肢碰撞。 因此,训练中要加强摆臂练习,强调队员的摆臂要以肩为轴前后摆动,尽量减少后摆时肘关节外展幅度; 同时,要求队员两两并排在同一跑道内进行摆臂和高速跑进,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务求达到两个队员 在同一跑道内各自的位置跑进而互不干扰或碰幢; 3.7.2 改进队员弯道跑动作技术
表 2:2016 年肇庆市端州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初、高组男、女子 4X100m 接力队情况统计表
2016 年肇庆市端 4X100m 成与 失误率 4X100m 成绩与
队员 队员 100m 四棒 100m
组别
州区运动会
四棒 100m 成
四棒 100m 成绩
姓名 电计成绩 成绩总和
4X100m 成绩
绩总和差值
对实验中采集的数据,使用 EXCEL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数据进行解析分析。 3 “前迎式”交接棒技术的概念 3.1“前迎式”交接棒技术描述
“前迎式”交接棒技术与传统的传统的交接棒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传接棒时接力棒的位置不同,接 棒动作是接棒队员向后伸手,被动地接住交棒队员传递上来接力棒,所以在文中概括为“后接式”,而本 文介绍的“前迎式”接棒动作与传统的“后接式”在接棒时的主动性及位置刚好相反,“前迎式”接棒是 接棒队员向前主动接棒,完成交接动作。 3.2 两种交接棒技术的相同点
动作在接力区内完成,并待接棒队员全速上前接棒,虽然不能以理想的高速完成交接,但可以控制在不犯 规的情况下,保证接棒队员能全速完成接棒环节。 3.6.2 “前迎式”交接棒技术的缺点
接棒队员的起动标志点距离约比“后接式”技术短 15~30cm,而理想交接距离也比“后接式”技术短 80~100cm,所以理论上接棒队员由起动到完成接棒的加速距离要比“后接式”短 110cm 左右;“前迎式” 接棒技术在交接棒瞬间,接棒队员为求准确快速完成接棒,目光或多或少会留意棒的位置导致起动加速过 程中上体过早抬起,会影响跑速;在完成传接棒动作的过程中,传接队员身体位置基本上处于平行状态, 容易出现手臂碰撞而影响跑速和传接棒,又或者两名队员为避免相互间发生碰撞而尽量靠边跑出现踩线现 象;接棒队员提早起跑时,会出现减速接棒后再加速的现象。后两种情况在使用传统传接棒技术时也属易 范错误。因此,总体而言,“前迎式”传接棒技术利大于弊。 3.7 “前迎式”交接棒技术的练习方法 3.7.1 改进队员跑动中上肢摆动方向与幅度
1 前言 4X100m 接力是田径比赛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随着中国男子接力队在 2014 年仁川亚运会以破亚
洲纪录的成就夺冠及 2015 年田径世锦赛抢银的出色表现,该项目已被所有的田径爱好者和国人高度关注。 但是在 2015 年世锦赛该项目预赛中国队的轻微失准和决赛中美国的犯规出局,我们又有什么样的总结? 充分利用预跑区和交接区的距离,尽可能让接棒队员接近最高速度一次顺利接棒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笔 者在教学训练实践中发现,“前迎式”的接棒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传接棒队员的平跑水平,且能够最大程度 上避免交接棒失误。在此,对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讨。
田径 4×100m 接力“前迎式”传接棒技术的分析
——以肇庆市接力队为例
肇庆市端州中学 张健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 4×100m 接力“前迎式”传接棒技术进行分析,研 究结果发现,由成功次数和失误率均可见“前迎式”传接棒技术与传统的“后接式”接棒技术有明显的差 异,“前迎式”技术稳定性高于传统的“后接式”技术。“前迎式”交接棒技术在传接棒过程中交接队员能 够观察到接力棒位置,既有利于传棒队员控制接力棒的稳定性又便于接棒队员根据两人的即时跑动速度, 准确判断接棒时机,保证了接棒动作稳定完成及随后的连贯动作,有在一线教学工作中推广的价值。结果 表明采用“前迎式”交接棒技术对保证高速接棒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4X100m 接力;“前迎式”交接棒技术;研究
的项目,队员思想高度紧张,在传接棒时,接棒队员起动过早或过慢,都会出现接棒队员或传棒队员快要 跑出接力区时还没有完成交接棒,前面的队员只好减速或者停下来接棒,大大降低了运动中的交接棒速度 其甚至出现犯规。
第二、交接棒队员距离太近,影响一次性交接或接棒后跑动的连贯动作。该问题是接棒队员起跑稍慢 而导致的,交、接棒队员前后距离靠得太近,甚至平行或稍超出,队员很难用之前训练开的惯用动作来完 成交接,此时的交接动作往往是随机的,这样就会出现粘棒、掉棒等的现象,同时也降低了跑动的速度或 犯规。另外,接棒队员起跑迟缓还会出现传棒队员一下子冲到接棒队员比较贴近而又非常不利于伸手接棒 的距离,传棒队员只好用减速的方式来腾出空间,这一减速刚好碰上接棒队员的全力加速,导致传接棒再 次出现失误甚至犯规。 3.6 “前迎式”交接棒技术的优点及不足 3.6.1 “前迎式”交接棒技术的优点
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查阅,以及文本研读,对 4X100m 接力训练方法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于实 践研究。 2.2.2 实验法
2015 年 10 月~11 月,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 2 个月的训练、参赛成绩对比,对 4X100m 接力“前 迎式”交接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和采用实验组的成绩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2.2.3 数理统计法
队员手握接力棒位置正好相反,传统交棒队员握棒下端,上端留给接棒队员握持,而“前迎式”交棒 队员则握在接力棒上端,留出下端给接棒队员握持;交接棒瞬间,“前迎式”传、接棒队员同时或先后向 前出手臂,完成交接棒动作;交接棒瞬间,“前迎式”传棒队员当跑至与接棒队员身体位置接近平行时将 持棒手前伸至接棒队员体前,同时手腕外旋将接力棒横置,以便接棒队员抓握棒的另一端;“前迎式”接 棒队员的预跑距离和加速距离比“后接式”接棒技术的相对短一些。 3.4 研究结果分析
在弯道跑训练中,队员在进入弯道时要注意身体稍微向内倾斜,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加大,内侧手臂 摆动幅度较小,外侧步幅大于内侧步幅。第一、三棒队员要求尽可能贴住内侧分道线跑进,而第二、四棒 队员则要求尽可能靠近外侧分道线跑进;第一二、三四棒队员均在出弯处前 30m 并排高速跑进,通过多次、 反复练习,务求两个队员之间的重心变化在弯道区、出弯区、直道达到同步;而第二三棒队员则在进入弯 道前 30m 处并排高速跑进,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务求两个队员之间的重心变化在直道、入弯道区、弯道 区达到同步。 3.7.3 提高接棒队员接棒的准确性
实验前后,分别对每个队员的 100m 进行 2 次测试,取平均值并记录成绩;实验后对对比组和实验组 在一周内的时间进行了 5 次 4X100m 测试,记录成功次数及成功成绩的平均值。结果从表 1 可见,两组队 员的平均年龄、实验前后四棒 100m 成绩总和、实验后 4X100m 成绩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实验后,由于 实验组改用了“前迎式”接棒技术,其 4X100m 高速交接棒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第一、三棒队员在跑进过程中,以右侧手持棒贴近跑道的内侧向前跑进,第二、四棒队员在跑进过程
中,贴近跑道外侧,以左侧手持棒;第二、三、四棒队员都站在相应接力区的预跑线前,务求有较充足的 加速距离完成高速交接棒;第二、三、四棒队员都根据对应传棒队员的速度,选择适当距离设置标记作为 接棒前起动的标志;交接过程都希望接棒队员充分利用预跑、接力区的总距离达到高速顺利传接棒的目的; 在交接动作发生前,传棒队员都发出交接棒指令。 3.3 两种交接棒技术的不同点
黄国斌 张文辉 黄子龙 林文轩
12.22 11.96 11.55 11.41
47.14
44.3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77
0
94.12%
端州中学高女 接力队
卓绍然 胡海怡 吴雅琳 龙子怡
14.17 13.88 13.65 13.84
55.54
52.81
2.73
0
95.08%
3.5 4X100 米接力在比赛与训练中常见的问题 第一、接棒队员起动时机掌握不当,导致传接棒减速或失败。4X100m 接力跑是径类项目中最为激烈
表 1 实验前各队情况统计表
实验后四棒
实验后 4X100m 成 实验前后
100m 成绩总和

差值
成功次 数比
46.98 47.04 54.68 54.62 47.02 47.10 54.69 54.67
44.15 44.18 51.79 51.74 44.17 44.19 51.76 51.73
2.83 2.86 2.89 2.88 2.85 2.91 2.93 2.94
总和比
端州中学初男 接力队
李嘉兆 伍智毅 邓正显 赵汝添
13.03 12.37 12.43 11.51
49.34
46.52
2.82
0
94.28%
端州中学初女 接力队
李静怡 莫莉珊 董欣怡 童乐
13.98 13.33 13.79 13.37
54.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