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色彩的思考

合集下载

色彩在城市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色彩在城市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色彩在城市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色彩在城市景观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的城市夜间景观规划在城市美化中的作用日益突现,正确认识和把握色彩在城市建筑景观环境设计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城市的功能建设,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本文从我国城市景观中的色彩设计存在的问题出发,具体的分析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合理规划城市景观色彩,并强调结合地域特色、从符合人类生活发展理念的角度,提出了城市建筑景观色彩规划设计的构想。

标签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色彩;景观一、我国城市建筑景观的现状首先,城市建筑应该为市民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功能和场所,大多数城市建筑观具备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功能区,以满足不同文化阶层、职业、年龄的人对城市夜间生活的需求。

我国城市建筑景观在发展中暴漏的问题,如城市建筑设计内容单一,缺乏城市固有特色,大多数城市的色彩环境着商业功能显著,注重以明亮的商业中心建设为主,而在居民区、休闲广场、文教场所等无经济利益功能的区域就大显失色,城市夜间景观色彩的分配不均衡,商业化倾向严重,势必导致城市夜环境的负面发展,不利于市民身心健康和未来城市社会的发展需要。

其次,城市建筑色彩设计上缺乏整体性和尺度感。

目前我國多数城市负面的建筑效果主要是由于缺乏城市设计的整体观念造成的。

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景观繁多,只注重宏观建筑的设计规划,而忽视了城市建筑细节的建设。

缺乏人文气息和绿化意识,此外,灯具色彩上也有商业化的趋势,很多企业利用灯具效果宣传广告,失去了灯具色彩对于城市建筑设计的点缀作用,另外,色彩灯具的设计单一,缺乏特色和与环境的互补性,不具有整体协调的功效,规划衡量的的尺度感不强,使城市失去整体的协调性和美感。

此外,在许多大中城市,缺少独特的发展规划,缺乏统一性,设计规划不科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浪费。

因此,城市建筑观色彩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把无序的混乱变为有序的丰富。

浅析色彩在城市建筑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浅析色彩在城市建筑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浅析色彩在城市建筑形象塑造中的作用浅析色彩在城市建筑形象塑造中的作用摘要:每种建筑类型都有相对适合它的建筑形式及色彩.然后汇成一个集中的.完整的城市建筑形象。

然而为了追求现代化.大部分建筑在色彩的色相.明度和彩度方面趋同或类似.缺乏显著变化.这就使个性化建筑形象不复存在.色彩在城市建筑形象塑造中起到了识别与强调.调整与再造.氛围与美感,哩与生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塑造合宜的城市建筑形象需对色彩的作用给予充分重视和认识。

关键词:城市:建筑形象;色彩作用色彩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存在于形形色色的万物之中.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干世界.也构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色彩作为城市建筑语言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构筑一个良好的建筑形象和空间环境.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存空间的质量.当今建筑设计思潮涌动新观念、新手法层出不穷.使建筑色彩的使用手法较之以往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同时.这些变化又成为不同风格不同理念的建筑观的外在体现。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在城市建筑形象中传达着重要的信息.同时也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和谐的色调是对城市建筑形象的提升与再造。

识别与薯调作用形象的识别城市色彩建筑外观中起着重要的识别作用。

所谓识别性就是人们采用既有特征.又易记的色彩.反映一定的环境内容.获得某种识别意义的色彩印象。

其内容包括:国家民族色彩的识别城市色彩环境的识别.企业与公司色彩的识别,标志色彩的识别以及其他的识别内容。

色彩的识别功能在现代城市建筑环境设计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被广泛运用。

为提高住宅建筑上的辨识性.色彩被用来区分住宅组团,甚至可以分层.分单元进行识别.突出建筑物.划分空间层次.显示不同功能区域.表明其用途,对使用者有引导作用。

反之.则有统一、协调作用。

色彩不仅可以在不同的建筑之间起到区分标识的作用|在同一建筑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也同样可以起到区分标识的作用.在商业建筑环境中.色彩的这种识别导向功能更为明显.常以高纯度的色彩来取得醒目和便于记忆的识别效果。

城市居住建筑色彩研究

城市居住建筑色彩研究

城市居住建筑色彩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居住的环境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质量上乘,同时也要美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进行城市居住色彩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居住建筑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的美观,给人以美得享受。

本文分析了城市居住建筑色彩的相关方面。

标签:城市建筑;色彩;设计有人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发展和抱负。

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映像总是从看这一基本环节入手的,色彩作为视觉效果中印象最深的环节,是决定城市整体性的主要途径,其也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浓郁的城市美景。

1、建筑色彩的重要性分析1.1色彩起到美化的作用一直以来,不论是我国还是在西方,人类在建筑之上所展现出来的智慧不仅仅局限于建筑自身的结构,在建筑的配色之上,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这一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建筑外表的美观性,还能够使得建筑自身能够充分的融入到周边的环境之中。

1.2色彩可以营造城市氛围色彩的表达是和人的心情有关的,色彩的表现可以使人的内心不管是外在的物质还是精神状态都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所以建筑的搭配也同样是是一样的道理,人们的心情会直接受到色彩搭配的影响,和谐的建筑色彩使建筑更有情趣,给人们一种美得享受,是人们心情愉悦。

1.3色彩具有识别的功能通过色彩,我们在视觉上有很大的界定,对于高层的办公楼和公共建筑,他们主体色彩都是以大气、沉稳的暗色为主,而住宅的色彩则是会相对的凸显和谐的主题,一般会使用暖色系。

建筑内部也是一样,特别市展览馆、美术馆等公益性建筑,不同的色彩构成了不同的功能分区。

2、居住建筑色彩设计现状2.1色彩趋同,缺乏个性城市建筑色彩是一个完整的色彩体系,每一种建筑类型都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的建筑形式和色彩表现。

城市建筑色彩从建筑的功能上可以分为:居住建筑色彩、商业建筑色彩、办公建筑色彩、文化和景观建筑色彩等等。

然而为了追求现代、时尚、个性的建筑体现,今天的居住建筑大都会倾向于白色、灰色以及高明度,低彩度的暖色调,导致大部分居住建筑在色彩上趋同,缺少变化,不仅忽视了我国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丢失了城市个性,就连最基本的建筑功能的界限也模糊起来了。

建筑中的色彩运用与表达

建筑中的色彩运用与表达

建筑中的色彩运用与表达建筑是艺术与工程的完美结合,而色彩则是建筑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不仅可以影响建筑的整体感受,还可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

在建筑设计中,色彩被广泛应用于外观、内部空间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为建筑增添美感和个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色彩运用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色彩表达方式。

一、色彩对建筑的影响1. 增强建筑的形式感:色彩可以通过对建筑外观和立面的运用,强化建筑的形状和结构。

例如,采用明亮的色调可以使建筑更加醒目和动感,而使用柔和的色彩则可以营造出温和、舒适的氛围。

2. 传达建筑的意义与功能:色彩搭配可以传达建筑的特定意义和功能,以满足建筑的特定需求。

例如,深蓝色常常被用于表达庄重和权威,适合于政府大楼等场所;而绿色则常用于表达和谐与自然,适合于公园和生态建筑。

3. 强化建筑与环境的融合:色彩的选择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或城市环境更加和谐。

比如,在乡村风情的建筑中,可以选择浅黄色或浅绿色,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映衬;而在现代都市中,可以采用明亮的色彩来突出建筑的现代感。

二、色彩表达方式1. 色调与明暗对比:通过色调和明暗对比的变化,可以创造出建筑的深度和层次感。

在设计中,冷暖色调的运用可以使建筑更具立体感,明亮暗淡的差异可以突出建筑的纹理和细节。

2. 色彩符号和象征意义:通过特定的色彩使用,可以传达建筑的特定信息和象征意义。

例如,使用红色可以象征着活力和热情,适用于商业建筑;而使用金色则常用于豪华建筑,寓意着财富和权力等。

3. 色彩与材质搭配:不同的建筑材质和色彩之间的搭配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例如,大理石与浅色调的搭配可以营造高贵典雅的氛围;而混凝土与中性色彩的搭配则可以创造出现代简约的感觉。

4. 色彩与功能区域的划分:通过对不同区域使用不同的色彩,可以实现空间功能的划分和导引。

例如,在商业空间中,可以通过明亮和鲜艳的色彩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购物欲望;而在住宅的私人区域中,可以运用柔和的色调来营造舒适和宁静的氛围。

浅谈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色彩规划设计逐渐受到重视。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旨在通过选用符合人们审美和文化认知习惯的颜色,打造人们喜爱、适应和舒适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展开探讨。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需要遵循三个原则:生态、文化和艺术。

在生态原则的引导下,我们应当遵循自然色彩的尺度与比例,如大多数城市中选用绿色,应该以自然界中的树木为例;在文化原则的指导下,应当考虑受众的文化意识,与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相结合,如古镇选用中国古建筑的橘红色,就可以营造出浓郁的古韵;在艺术原则的影响下,应当考虑人类美感取向,使建筑色彩的使用恰到好处,达到美轮美奂的效果。

因此,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需要符合生态、文化和艺术原则,从而营造出人们喜爱、适应和舒适的城市环境。

同时,在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色彩的协调性。

不同建筑色彩的能否协调一致,可以让整个城市环境的视觉体验更加优美。

建筑色彩的协调性要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注意实际环境,包括建筑、路灯、广告牌等其他物体,避免色彩的重复或者太过抢眼;其次在颜色的使用上,要注重大面积的和谐性和小面积的对比性;最后,从远处看,建筑物构成中再用色彩的重复和视觉层次的分明烘托城市的层次感。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设计不仅在美观性上具有额外加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个有生命力的城市环境,不仅需要美观的表现,更需要有功能性的体现,如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施,可以使城市的环保意识更加浓厚,同时也能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在设计城市的公共空间时,可以根据区域特色和居民的需求,设计出人们真正需要的、贴近生活的公共空间,如华南区采用象征园林文化的黄色,可使公共空间更具亲和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建筑颜色时需要根据不同时间段选择不同的色彩,因为不同时间段的光线会对建筑色彩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在夜晚选用明亮的颜色,可以在节能的前提下增强建筑的艺术性和辨识度。

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研究

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研究

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研究一、城市建筑色彩的定义所谓的城市建筑色彩当然是包括本城市的所有建筑的色彩,但它也不仅仅是指所有建筑的色彩,它还包含城市的植被、气候、文化等方面的色彩。

二、色彩在城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一)装饰作用本来色彩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装饰的作用,城市建筑的色彩当然也有这个作用。

城市的建筑通过色彩的渲染能够很好地与周围的建筑、植物等融合在一起,这样就使得城市更加地五彩缤纷,这样的城市环境也会给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每天都会有愉快的心情。

城市的建筑经过色彩的点缀也变得更加吸引人,许多的城市建筑在通过色彩的渲染以后,有的可以与周围的事物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有的则比较凸显,充分地表现了该建筑的特点。

色彩在城市建筑中不但有装饰的作用,还有一个伪装的作用,一般的建筑当然不会用这种功能,一些需要隐藏的建筑通过色彩的伪装能够很好地跟周围的事物融合在一起,使人们不易发现,就像动物身上的色彩一样起到隐藏的作用,像一些军事建筑、能源建筑等。

(二)标示作用色彩就像城市建筑穿在外面的衣裳,虽然有装饰作用,但也起到了一定的标示作用。

我们一般对建筑的辨认首先就是通过城市建筑色彩的不同进行的,例如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大红墙柱、黄金玻璃顶的故宫建筑群。

城市建筑色彩的不同使城市变得五彩缤纷,如果城市建筑的色彩都是一种,就会使整个城市看起来比较单调乏味,也不能很好地与其他建筑的区分。

同一个建筑的不同功能的部分也可以通过用不同的色彩进行标示区分,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

(三)情感作用所谓的城市建筑色彩所能起的到情感作用就是能够使人们在主观意识、需求上得到满足。

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建筑进行色彩的涂抹,所以说城市建筑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人们的需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情感追求,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向往。

例如城市中的居住建筑物,人们为了追求明亮、愉悦的心理需求,一般会将建筑的色彩涂成偏暖的色彩,彩度上比较低。

又比如一般城市的办公场所建筑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都会涂成中性或者偏冷的色彩,像白色、浅灰色等,所以说城市建筑色彩的情感作用一般就是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活的向往。

城市建筑中的色彩设计探究

城市建筑中的色彩设计探究

城市建筑中的色彩设计探究摘要:当代城市建筑色彩设计需要对各种色彩进行合理的平衡和驾驭,城市建筑的色彩设计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设计建筑的色彩时,不仅要注重建筑的象征性,还要要注重和谐统一,不仅要注重情感的表达,还要注重所在位置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色彩设计在城市建筑中的作用。

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城市建筑中的色彩设计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市建筑;色彩设计引言国际上许多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品味,比如简洁的、明快的、和谐统一的色彩风格,而在中国许多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长沙的一位建筑专业的专家说过,一些建筑商随意确定建筑色彩,只会破坏城市的整体美感,长沙自古以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集山水洲城于一身,它是可以通过城市色彩来增加自己城市独有的特色和品味的。

为此,文章就城市建筑中的色彩设计展开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建筑色彩概述著名的建筑师沙里宁说过一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面孔,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追求什么文化”。

每座城市都有它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形态,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各种永久性的公用建筑、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都是属于城市建筑,这些都是构成城市建筑色彩的一部,提到北京人们自然能想到色彩是红色、黄色、以及灰色调,仿佛就看到了青灰色的四合院和老胡同呢,灰色的墙,红色的瓦,它映衬着皇城古老的历史、独有气质,以及政治文化中心恢弘的气势。

我国城市建设中城市的色彩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直接原因是城市建筑建设中没有统一规划而导致的,主要是中国快速发展大批新建筑的产生,国家相关机构对新建筑的体量、高度、风格、外表皮材质及与周边环境协调景观等方面缺少把控,许多大体量以及超高建筑的出现,各种现代、后现代、古典主义等风格的建筑层出不穷,这也是城市风貌被破坏的最主要因素。

二、当代建筑色彩设计需要注意的因素(一)在色彩设计时要注重建筑的象征性一座有设计理念的建筑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要体现出这座建筑的象征意义,不仅要靠独具特色的外形,还要靠极具智慧的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在城市建筑新思路论文

色彩设计在城市建筑新思路论文

刍议色彩设计在城市建筑的新思路【摘要】建筑色彩作为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直接改善和提高建筑与人的情感沟通,使建筑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时候,更能使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文章通过对掌握好色彩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色彩合理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中等方面和现代城市色彩环境规划方面做了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色彩;关系;城市设计;环境1.掌握好色彩和建筑之间的关系1.1色彩与建筑造型效果的关系建筑形状主要由建筑边缘的轮廓线(包括屋顶轮廓线、竖向转角和地面线)反映出来。

色彩具有扩张感、冷缩感、前进感和后退感,同时还具有轻重感。

例如深色系中的黑色或灰色会使建筑的外轮廓线向内退缩,浅色系中的白色或黄色会使建筑的轮廓线向外扩张,甚至加深了阴影效果。

因此,用色彩强调建筑的外轮廓可以使建筑的形体得到突出表现。

建筑的内轮廓反映建筑的局部和小型部件的形状,如楼梯、门窗、台阶、雨篷、柱廊和小型色块等。

用色彩对比的方式表现建筑的小型部件或对门窗洞口的边框用色彩加以粉饰,都具有突出建筑内轮廓的作用,可以使建筑轮廓清晰。

对于建筑整体和局部不理想的形状也可以用色彩进行各种形式的改造和调节。

另外,色彩的远近差别可使一个平面上的不同色彩在人们感觉中形成前后距离。

建筑师可以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适当的色彩组成调节建筑造型的空间效果,创造空间层次,增加造型的趣味性和丰富感。

这种调节作用对于形体简单的建筑尤其明显。

现代建筑中的板式建筑、“玻璃盒子”式的建筑物很多就是通过颜色渐变、颜色间隔运用、颜色对比或互补达到复杂的建筑效果,而且对于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来说,颜色也是功能划分的一种手段。

同时,简单明了的色彩运用也能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其他建筑物区分开来,提高了建筑物的可识别性和影响力。

1.2色彩与建筑材料的关系不管是天然的材料还是人工制造的材料,都会被赋予一种颜色。

混凝土沉重的灰色、木材自然的棕色、金属的亮色,都各有特点,也有各自的纹理。

建筑物采用不同的材料时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筑色彩的思考
摘要:色彩的象征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与历史长期积淀形成的心理结构。

真正的城市建筑应该是给人以家的感觉,让人们觉得它安全而且亲切,想靠近它,而建筑的色彩天生就具有这个能力。

关键词:色彩;城市;建筑
在天然的色彩环境中认识、使用和开发色彩,赋予色彩人类的生理、心理和传统文化等人文意义,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哲学、服饰、建筑、绘画、工艺等领域均离不开色彩的渲染,色彩感受和审美渗透了人们生活,色彩成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起着区别事物、传递信息、美化生活等作用,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色彩文化。

在中国古代,色彩做为政治、宗教的服务工具。

《周礼》记载:“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性币,各放其玉之色。

”色彩已用于政治礼仪之中。

秦代继承战国时礼仪,更重视黑色。

秦始皇统一后变服色与旗色为黑。

“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黑色为主色从此开始。

宋代喜欢清淡高雅,重点表现品位,建筑彩作和室内装饰色调追求稳而单纯,是受宋代儒家和禅宗哲理思想影响。

这时期,往往将构件进行雕饰,色彩是青绿彩画,朱金装修,白石台基,红墙黄瓦综合运用。

清代油漆彩画流行,民宅色彩多为材料本色,北方灰色调为主,南方多粉墙,青瓦,梁柱用深棕色,褐色油漆,与南方常绿自然环境协调。

同时古代传统建筑中使用的色彩较少,因为当时的社会对色彩赋予浓重的政治色彩。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崛起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然而,事物发展总是具有两面性的,一些设计中的不完善因素也因此扩大,如传统建筑保护,建筑色彩,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盲目跟风引起了一些浪费和混乱。

现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是欧陆风格的建筑,从建筑造型到建筑色彩都是一样的。

北京这两年突然出现了亮粉色、亮黄色、青紫色、翠绿色这样扎眼的色彩,我觉得,这很不适合北京。

西方人喜欢用这种颜色,这与他们的宗教文化、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比如说紫色,在基督教中是至高无上的颜色,是上帝圣服的颜色,在这样的宗教文化下,紫色更容易被西方人接受。

我国城市居住建筑的外观色彩的趋同性越来越大,没有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区别,我国传统的地域特色在今天的城市中已不复存在。

这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再这样发展下去,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就会消失,变成一个模式下的一种城市。

2006中国科协年会“城市色彩与和谐居住环境”分会场,专家提出我国城市
建设应尽快补上“色彩设计”这一课。

专家指出,我国城市色彩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城市色彩设计缺乏文化底蕴,追求新奇时尚,不顾整个城市自身的文化背景,盲目追从其他城市;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等差异,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但我国大多数城市“千城一面”,缺乏地域特色;为了追求单个建筑的“个性”,致使整个城市的色调纷乱无章,并产生视觉污染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贾京生认为,城市色彩设计要有文化眼光,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经济眼光,否则只能造成城市“有色彩没文化”。

城市色彩设计要强调地域特色,由于城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不同,构成了文化古都、工业城市、海滨城市等不同类型的城市,它们的色彩设计需体现出城市发展的多样性。

现今,国际上许多大都市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这样实践着,它们都有自己鲜明的色彩个性。

日本东京早在1970-72年间,就由市政府出面组织国际上的专家,进行了周密的色彩调查,并做出城市色彩规划。

波士顿以暗红色承载着历史的红砖为主调;纽约以光怪陆离的霓虹灯色为突出;华盛顿的灰白的花岗岩色与湛蓝的天空色构成了首都明朗的主色谱;芝加哥又给人高档西装般沉稳、高雅的灰色调印象。

欧洲,像威尼斯是一种暗红,暖色调,尽管背景是大海,但是用这种色调,就比较的鲜明突出了威尼斯旅游城市的风貌,同样萨尔兹堡,因为这是一个旅游城市,它的色彩也是非常的鲜明,即使在冬季,照出来的照片也是非常赏心悦目。

巴黎曾被拿破仑夸赞为是“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

奶酪色系与深灰色系就成为了巴黎的标志色彩。

除了如埃菲尔铁塔、蓬皮杜中心等外,建筑墙体基本是由亮丽而高雅的奶酪色系粉刷,而建筑物的屋顶以及埃菲尔铁塔等则主要是由深灰色涂饰。

这令人们无论走到城区的哪个角落,只要看到这两个色系都会明确无误地知道自己是身处巴黎。

而简单明了、整齐划一的颜色,也使得巴黎在欧洲众多城市色彩建设当中显得出类拔萃、独树一帜。

如位于巴黎附近的一栋高层公寓,在大面积的曲线性建筑外墙上涂抹了如云霞流动一般的色彩,互相穿插渗透着淡黄色、橙色、浅棕色以及蓝色和白色,就像天空中偶尔飘过的一朵朵彩云,自由流动的色彩图案与高层公寓圆弧形拼接的奇特造型,恰好形成完美的配合,再配以绿草如茵的小区环境,处处散发着一股清新浪漫的气息,真是叫人啧啧称叹。

法国文学家纪德对古希腊艺术的评述:“单纯的高贵,宁静的伟大”。

巴黎城市的色彩之美,笔者认为同样具有如此的美学意境!
中国有自己的色彩,而且这个色彩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理论——五行色彩学,到明清时代,色彩理论更加成熟,建筑也有了一套完全的中国式的用色理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宫,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色彩艳丽,运用了金黄玻璃瓦、大红墙柱、白色汉白玉栏杆和青绿点金彩画等色彩鲜明的构件及装饰,产生了对比强烈、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很多学色彩的人,都会来看看故宫的颜色,敦煌壁画的颜色,至今国外的色彩专家还在研究中国传统的色彩技法。

而中国人自己却把这么美的色彩抛弃了,只是偶尔在古装戏中得以一见。

法国著名的色彩学家让·菲力浦·郎科罗教授很早就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

郎科罗发现:不同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种族、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不同的色彩表现,比如我国南方城市气候温暖潮湿,建筑惯用冷色;北方城市干燥寒冷,建筑惯用暖色。

根据“色彩地理学”的概念,国外很多国家把城市的色彩按区域划分开来,并把每个区域的色彩做一一规定,由国家作为法规统一管理。

在日本,城市进行规划与建筑设计时,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关于色彩的专项规划与设计,这项工作完成后再提交主管部门审批,通过了方可交付实施。

由此可见,要搞好城市的色彩设计,必须将色彩作为一个单项列出,进行专门的规划。

中华民族是善用色彩的民族。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艺术史中,既有姹红嫣紫的绚丽,也有墨分五彩的淡雅;既有中原大地的黄土金穗,也有北国南疆的青山绿水;既有宫廷皇室的金碧辉煌,也有百姓乡里的青花靛蓝;既有文人笔下的绘事后素,也有工匠手中的七彩云锦……千变万化的色彩,与林林总总的生活样态相呼应,既是华夏文明独有的文化标记,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一段风华别样的色彩谱系。

本着“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的2008年奥运会,色彩在北京奥运会的各个环节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红”:红色是北京的颜色,也是中国的象征。

红色的宫墙,红色的灯笼,红色的春联,红色的婚礼……。

红色也是北京奥运会会徽颜色的主色。

“中国红”与“琉璃黄”及其辅色的组合,营造出中国式的热烈与隆重,“长城灰”、“玉脂白”及其辅色系的组合,成为中国哲学与智慧的最好阐释。

“鸟巢”与“水立方”的红、蓝辉映,加之奥运村主墙面“黑、白、灰”的水墨画效果,中国传统色彩在奥运建筑中的运用达到了极致。

在这个意义上来看,色彩无疑就是这个魅力的重要组成。

在这个活动中,人们所选择的主色调的色相区域、明度、艳度、组合形态、呈现方式、表现的密度……都是这个民族审美智慧、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平的展现。

如今,很多城市已经走到了前面,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城市发展,我们必须在确定色调的时候,要和功能协调起来。

南京拟制定法规控制城市建筑色彩,设计招标任务书上明确提出,酝酿通过法制化的途径来管理城市色彩。

苏州也在酝酿实施城市色彩规划规范建筑着装,这不是简单的“色彩整改”,而是文化吸引力的一种新型张扬。

杭州出台《杭州市城市的色彩规划研究》吸引了大众眼球。

杭州和北京的“贵族灰”不一样,杭州传统的白墙黑瓦像一幅水墨画,带着浓浓的江南味道。

中国美院副院长宋建明认为,灰色是杭州的色彩文脉,可是这种“灰”,已在现代建筑冲击下渐渐被消解了。

现在杭州的城市色彩混乱,缺乏美感。

如果能剔除那些大红大绿等刺目的颜色,保留“原生态色彩”,整个城市环境就会和谐大方。

总而言之,色彩的象征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与历史长期积淀形成的心理结构。

真正的城市建筑应该是给人以家的感觉,让人们觉得它安全而且亲切,想靠近它,而建筑的色彩天生就具有这个能力。

这种色彩心理结构常常与民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唤起各种情绪,传达情感,影响人们的生理感受。

每一种色彩都是美丽的,不可取代的,但对于中国而言,中国红永远都是最红的。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美学方面》,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

[2]楼庆西:《中国古代建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李政道:《艺术和科学》,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4]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周公:《周礼》:钱玄翻译,岳麓书社,2002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