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维度分析印度文化
印度的多元文化和宗教体系

印度的多元文化和宗教体系印度,一个坐拥14亿人口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多元文化和宗教体系的国家之一。
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个五千多年前文明存在的国度,有着众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形态。
从古至今,印度的多元文化和宗教体系一直为全球所关注,因此本文将详细地探讨印度的多元文化和宗教体系。
一、多元文化的印度印度的多元文化体系源远流长,借鉴了许多来自于古印度历史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古印度教和佛教的文化遗产。
自公元前1800年以来,印度的文化遗产被传承下来,成为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文化财富。
不同文化的融入和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印度文化。
从衣着、饮食、娱乐、游戏等方面,印度人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
例如,在印度,手掌的颜色和形状被认为和人的性格有关联,因此,当印度人民和其他国家的人握手时,他们会注视对方的手掌。
印度人的饮食也很有特色,素食、辣味食物和印度香料被深深地融入到了印度饮食中。
此外,印度的文化还有着很多的传统节日。
印度的宗教节日、婚礼、生育和死亡都是一个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式。
因此,印度人民举办的传统节日,总是涉及到各种宗教和文化元素的交织。
二、丰富的宗教体系印度有着多种不同宗教信仰的文化,在这些宗教中,印度教最为受到广泛的认可,但佛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也相当重要。
它们在印度宗教文化面面俱到的背景下,都有各自的独特看法和体系。
印度教是印度最主流的宗教,印度教的传统文化更是印度文化的象征。
印度教信仰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印度教的教义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印度教诞生的原因,印度教悟道的方法,诸神之间的关系,食物的影响等等。
印度教信仰传承了印度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和宗教氛围,因此,印度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的塑造具有超然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
这个在印度兴起的宗教,虽然已经在印度的社会、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各个领域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发展以后便迅速走向了世界各地,成为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一大例子。
印度企业文化

印度企业文化一、基本介绍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
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210,193,422(2011年),人口密度369.9人/平方公里(2011年)。
印度是个多民族国家,大大小小民族300个,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
最大的印度斯坦族,但仅占全国人口的46.3%。
印度宗教复杂,目前印度80%以上的居民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的居民。
印度语言众多,最重要的官方语言印度语、英语。
印度的政治体制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并由议会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一种政体形式。
印度的经济体制是混合经济体制,印度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
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逐年上升。
目前,印度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印度也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
GDP总计1.848万亿美元(2011年),人均GDP1,389美元(2011年)。
二、印度企业文化印度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为家族文化、精英文化、信用文化、行业文化和人本文化。
1、家族文化印度人民党政府前任财政部长亚什万特·辛哈曾说:“印度有三种经济,一种是信息技术推动的新经济,一种是砖瓦泥匠代表的旧经济,还有一种就是老牛车代表的更加陈旧的经济。
”在印度,无论哪种经济,哪怕是信息技术推动的新经济,都是私营企业占多数。
印度企业与中国企业相比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私营企业占企业的主体,家族企业很多,私人财团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处于中枢地位。
不了解印度企业的家族文化,就不可能了解印度企业文化。
不少上规模的印度企业家,开办的都是家族公司。
印度名列前10位的大型企业爱萨集团是家族企业的典范。
哥哥是集团董事长,弟弟是集团二把手,兄弟俩的几个儿子分别是分公司的老总。
2、精英文化印度企业虽然流行家族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家族企业只重亲缘关系,不重人才,更不意味着印度企业任人唯亲。
印度文化分析

市场营销二班陈晓丽2010021459印度文化分析近年来,印度正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进,其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8%以上,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它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
我们自身也深刻感受到印度这个巨大邻国正在加紧追赶中国的脚步。
随着印度经济实力的上升,其军事能力、外交活力乃至文化张力随之增强。
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在印度现代化和崛起的过程中,印度的文化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特别是其中的很多精华,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作为长期研究印度问题的学者,笔者想就其中的一些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这里就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分析。
一、宗教文化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对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也拥有广泛的信徒。
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
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国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为中心。
在印度文化体系中不难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特点。
形成印度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
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部落,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二、政治文化印度是一个施行民主制的国家。
它的宪法规定,印度施行议会民主制和联邦制。
印度的文化分析

印度的文化分析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化之一。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美丽的建筑、色彩丰富的服装、优美的音乐以及智慧的文学作品。
印度文化是多元化的,展现了富有的传统和创新的风格。
宗教印度有多种宗教,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
印度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强调个人精神和灵性的自由。
它的教义是建立在梵字之上,而梵字本身就是印度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佛教和耆那教则关注个人解放和道德行为。
音乐印度音乐具有独特性,并且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印度的音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古代的印度音乐种类非常繁多,到了今天则被精心完善。
印度音乐可以分为南印度音乐和北印度音乐,两者虽不同,但共同地点是都强调表达情感和对音乐艺术的探究。
服饰印度服饰和颜色的使用都极具特色,散发出光彩夺目的气息。
传统的印度服饰涵盖了丰富的色彩和复杂的样式设计,通常采用华丽的织物和精美刺绣,这些服饰鲜亮的颜色以及华丽的纹饰都是印度特有的。
文学印度文学源远流长,充满了智慧和魅力。
古代的印度文学著作,如《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记录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印度的文学作品透出着智慧和深刻的思想,对印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食物印度菜肴被称为美食之王,因为其复杂的口味和注重健康。
印度菜肴中使用大量的香料和豆类,还涵盖了世界其他地区没有的蔬菜和调味品。
无论是道地的印度煎饼、各种咖喱菜,还是甜品和开胃小菜,都是美味可口的。
总结印度文化是综合的,多样化的,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
印度传统的艺术、服饰、文学和音乐鲜明独特,彰显出国家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
我的家乡古老文化的印度

我的家乡古老文化的印度印度,是一个拥有丰富古老文化的国家。
无论是独特的宗教信仰、浓厚的历史底蕴,还是多样的民族风情,都使得印度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国度。
作为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幸运。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家乡的古老文化。
第一部分:宗教和信仰的多元化印度是世界上宗教和信仰最为多元化的国家之一。
众多的教派和宗教信仰共同构成了印度独特的宗教面貌。
其中,印度教、佛教、锡克教和伊斯兰教是最主要的宗教信仰。
印度教象征着印度文化的核心,其神灵和神话传说贯穿了印度人民的生活。
佛教则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重要宗教,影响了整个东南亚地区。
锡克教以其独特的教义和礼仪而著名,伊斯兰教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
第二部分:印度古老的历史底蕴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阿克巴王朝、孟加拉国塔吉·马哈勒陵墓、泰姬陵等世界文化遗产的存在,让人们感受到了印度古老文化的魅力。
印度的古代遗迹散布在各个角落,如印度北部的哈德拉巴德古城、莫沙凡城,以及南部的马哈巴利普拉姆和玛穆拉。
第三部分:印度传统的艺术与戏剧印度艺术和戏剧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印度的舞蹈和音乐是由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其中卡塔克舞、奥迪西舞、巴拉坎南舞等都是印度独特的舞蹈形式。
此外,印度的音乐也是多元化的,从北部的印度古典音乐到南部的卡纳达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色。
而印度的戏剧形式也非常多样化,草根戏剧、传统戏剧以及现代话剧都在印度有着广泛的传统。
第四部分:印度传统饮食印度的传统饮食即兼具多样性又独特美味。
辣椒、香料和酸奶是印度菜的特色之一,以咖喱和豆类为主要材料,增加了食物的香气和味道。
烤肉和海鲜在沿海地区尤为普遍,当地特色的糕点和甜点也是餐桌上的亮点。
结语:我的家乡印度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这些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元素深深地影响了我以及其他印度人民的生活。
无论是宗教和信仰的多元化,还是古老的历史底蕴和传统艺术,都是印度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印度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印度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令人着迷。
印度文化的独特性在哪些方面得到了体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1.宗教多元化印度是一个宗教多样化的国家,拥有印度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不同的宗教信仰。
宗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自然它们的信仰、仪式和节日等方面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印度教的传统节日——哈里·班图、德泰拉斯、克里申·普尔尼马,在印度都是非常隆重的节日,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观看。
2.语言和文字的多样性印度拥有着众多的语言和文字,据统计,印度各地约有1960种不同的语言。
其中,印地语、英语和巴基斯坦-印地语是媒介语言。
印度还拥有很多别具特色的地方语言,如马拉地语、泰卢固语和坎纳达语等等。
此外,印度还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之一,如梵文、帕利文和泰米尔文等等,这些文字在学术、文化和宗教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传统艺术印度的传统艺术非常丰富,有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和手工艺等多种形式。
印度的音乐和舞蹈受到了印度教的影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载歌载舞、伴随着印度特有的乐器和服饰,印度的舞蹈和音乐古朴、典雅,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印度的手工艺也是印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手工织物、陶器和金属制品等等,都非常具有特色。
4.瑜伽瑜伽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非常受欢迎的健身运动。
瑜伽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具有冥想、调理情绪和提高精神力量等多种好处。
印度文化中也将瑜伽视为一种修行方式。
总之,印度文化的独特性在于它们独特的信仰、语言文字、艺术和健身方式等方面,这些都足以引起人们对印度的兴趣和探索。
什么是印度文化,它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印度文化,它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什么?印度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及文化的东南亚国度。
其文化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和学习,由此产生出大量的文艺作品、音乐和电影等。
那么,什么是印度文化,它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什么呢?1.印度文化的概述印度文化是印度尼西亚综合了许多种族与宗教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印度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学、音乐、影视、哲学、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周游世界,散布着其影响力。
2.印度文学的凝聚力印度文学有着丰富的创作历史,以范畴广泛、风格多样、内容丰富而闻名于世。
从《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部史诗开始,印度文学从中衍生出了许多经典作品,深受世界文坛的赞赏和推崇。
3.印度电影的情感表达印度电影能够以其优美的音乐与舞蹈,表现出人们内心的情感。
从“波利伍德”到“提卡伍德”,印度电影已经成为了世界电影的重要一员,通过其特有的表达方式,为世界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新的血液。
4.印度食品的热情启示作为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印度文化中充满了热情和创新。
印度的食品以其丰富的味道和热情洋溢的风格,受到全世界的热爱和推崇。
例如,印度餐桌上的红咖喱被世界各地的烹饪大厨纷纷仿效。
5.印度舞蹈的幸福情感印度舞蹈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舞蹈爱好者。
在印度文化中,“印度舞蹈”既代表了幸福与热情,又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与感情,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总的来说,印度文化能够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特色、美妙的魅力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为世界文化注入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今后的发展中,印度文化还将继续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其独特的贡献。
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差异

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差异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象征,是民族的瑰宝。
印度和中国作为亚洲两个重要的国家,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
然而,由于历史、宗教、地理、社会结构等因素的不同,印度和中国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
本文将从道德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饮食习惯和社交礼仪等方面探讨这些差异。
一、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印度,道德观念一直与宗教紧密相连。
印度人信奉各种各样的宗教,如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这些宗教对于印度人的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度人注重家庭尊重和孝顺,尊重长辈,在家庭中,年长者的意见往往是至高无上的。
此外,印度人也非常注重对待客人的礼遇,视之为天职。
相比之下,中国的道德观念则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一直被视为美德。
此外,中国人也十分重视“礼”,尤其是在社交场合,注重礼仪礼貌。
中国人努力追求和谐与稳定,他们强调团队合作、集体主义和忍让精神。
二、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塑造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因素。
印度和中国都拥有着丰富而多元的宗教信仰。
在印度,印度教是最主要的宗教,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
印度教有众多神祇和教派,每个神祇都有自己的信仰和仪式。
此外,佛教、锡克教也在印度广泛传播。
印度的宗教信仰对于印度人的生活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比之下,中国主要以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为主要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则对中国社会和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佛教和道教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相对较弱,大部分人更注重实际生活和价值观。
三、语言文字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们沟通的工具。
印度和中国拥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字。
在印度,印地语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语言,是印度官方语言之一。
除了印地语,印度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语言,如泰卢固语、孟加拉语、泰米尔语等。
此外,在印度南部,英语也被广泛使用。
在中国,汉族的主要语言是汉语,包括普通话和方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个维度分析印度的文化
一、权利与距离
在《世界是平的》这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陶德到达印度公司之后,让员工发表建议,但是大家都没有说。
这让我不禁想去分析一下印度的权利与距离。
印度的权利距离指数为77,属于高权利距离国家。
我想原因要追溯到印度的宗教信仰上面,印度80%的人都信仰印度教,而在印度教中,最重要的制度的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
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
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
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种姓制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开始萌芽。
后来在阶级分化和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原始的社会分工形成等级化和固定化,逐渐形成严格的种姓制度。
所以印度人生来就被告知权力是分等级的。
某些群体比如贵族或者执政党比一般的平民拥有更多的权力,有些人生来高贵一些,因此他们拥有更多的权力,而尊重权力比尊重平等更有意义。
所以印度的权利与距离指数才会这么高。
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印度的个人指数是48,是比较低的。
也就是说印度的集体主义是比较强的,其实这点与中国是比较相似的,同理,在中国,集体主义强的原因的可能是中国的传统的文化,例如儒家文化对于中国人民的影响,他比较强调,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强调集体荣誉感。
那么是否印度也是因为它的文化的影响呢。
而集体主义最早就来源于印度教。
和中国一样,印度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印度最早的文明叫做哈拉帕文明,就是产生于印度河流域,当时人类开始了农耕历程。
农业有个节气,在一定时间就必须种植与收获,于是人类有时必须靠互助才能真正的获得收获。
而农业文明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来保证农业生产,也就出现了国家这样的高级组织,在国家中强调管理与规则,强调集体主义来获得更大的收获与收益。
下面我们将从一个案例来进一步分析印度的集体主义:
艾尔斯佩斯非常满意自己鼓励员工参与管理的工作风格。
在印度的工作中,她从不对年龄大的人发号司令,而是征求他们的意见。
但是大家很少提出任何建议,即使是正式的建议系统也不能发挥作用。
更糟糕的是,她根本感受不到他在管理美国工厂时受到的尊重和同事间的友谊和忠诚。
她很灰心的想到,也许印度人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位女老板。
因为印度倾向于集体主义文化。
他们相互依赖,怕提出的问题不适合没“面子”,
言谈比较间接、迂回,所以很少向艾尔斯佩斯提出任何建议。
然而从资料中了解到印度人认为自己的群体集体主义需要降低。
因此,在同他们的美国同事沟通的时候,他们会下意识地解释他们的群体集体主义并不是那么强。
但是,当海外的分支机构建立并开始运营的时候,美国人会很快发现印度人确实会努力地隐藏可能有损本地部门颜面的问题。
矫正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从美国的总部派遣一些高级的管理人员到当地任职一段时间。
这种委派有助于填补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同时建立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相互之间的信任。
三、男性主义女性主义
在《世界是平的》这部影片中,男主角陶德让女主角主持一次工作,但是普洛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还有发生在2012年震惊世界的黑公交轮奸案,在事件发生之后,大批的妇女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强调妇女的权利以及社会地位。
我们不禁去思考与研究女性在印度社会的地位究竟是怎样的。
据资料显示在印度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例是53.也就是说男性主义比较强烈。
为什么呢?我想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印度重男轻女。
因为在印度男性具有传宗接代的重任,在印度的一些影视作品中也可以发现,印度的一些建筑,都是着重强调男性的生殖作用。
可见在印度对于男性的重视。
第二,在印度,绝大部分人信奉印度教,而在印度教义中,有这样的规定,一个人如果想要他的灵魂在死的时候能够回到天堂,那么必须由他的儿子为他的尸体点火,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回到天堂,这对于一个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是一件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可见男子在一个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重要就是由于印度的婚嫁制度,印度的婚嫁传统和中国有着天壤之别,一对年轻人要结成连理,通常是由女方支付绝大部分的花销,并且还要带上丰厚的嫁妆才能进入男方的家庭,嫁妆制在最早期是出于对女性继承权的保护,给予出嫁的女儿一笔嫁妆相当于给予女儿一笔继承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成为了穷人家庭的负担,生女儿看成是赔钱的买卖,造成在农村地区堕胎现象泛滥成风。
在过去,新娘通常会带着一些首饰、衣物、家具和现金嫁入夫家,在今天,新郎家则会要求有电视机、洗衣机、空调、摩托车甚至汽车房子等大宗商品。
这种压力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承受不起的,随着印度的繁荣发展,印度人民越来越希望过上好日子,希望自己越来越富裕,他们知道有一个办法一定有效:避免生女儿,省下一大笔嫁妆。
而生儿子则意味着“生财”!由此可见在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的。
四、不确定性规避
印度在这部分的指数为40,算是比较中等的,比美国高,但是要比中国低。
在印度几乎全民信教,一个人为什么会信仰宗教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害怕。
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未知,现在,将来的恐惧,然而宗教恰好可以解释一切让你感到迷茫的东西,所以信仰宗教可以让你对未来有更多的确定性,可以带给你安全感。
由此可以看出印度人是需要对不确定性有一定规避的。
在印度教教义中,宇宙的本体是梵,它是人灵魂和精神的来源和归所。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印度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神的存在。
印度的文化从它的起源到它的
发展,从来都不是一个偏居一隅,它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融合,这一点在《印度的故事》这本书中,也可发现,这就体现了印度文化中的包容精神。
说到印度的语言与文字,在《印度的故事》中,作者首先探秘第一阶级在祭祀时候所唱的经文,这些唱歌的旋律是没有办法记载的,只能通过口口相传,但是他们竟然延续了两千多年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她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演变,这和印度语言的包容性是息息相关的。
而印度现在大概有400多种语言,她的这种语言的复杂性也显示了它的文化的包容性。
五、长期取向——短期取向
这一维度表明一个社会的决策是受传统和过去发生事情的影响程度大还是受现在或将来的影响程度大。
印度的长期取向指数是51,属于短期取向的国家。
通过书籍以及一些纪录片中可以看出,印度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崇拜,在宗教方面一直到现在都在沿用种姓制度,每年印度都会有一些节日来祭祀他们心中的神灵,例如印度教灯节,十胜节,除十节,伊斯兰教开斋节等等。
他们的许多宗教信仰。
譬如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践行瑜伽等鼓励人逃避现世,趋势人走上内省沉思的道路。
印度的业报轮回思想就是建立在现实人生是苦难的基础上,进而逃避现世而寻求精神解脱的。
也就是说印度更加看重过去和现在,而对于未来没有太多的规划。
佐野甚之肋氏指出:“在印度,宗教的传教这被认为是……从世俗欲望中解脱的人。
从释迦牟尼时代至今,几乎所有印度宗教创建者都是苦行主义者,他们过着禁欲主义的严肃生活。
”iv泰戈尔在《人生得亲证》中认为:“这样一种生活,可能会被认为有使人类智力其余愚钝的倾向,并且降低了生活的标准而阻碍队进步的刺激,但是在古代印度,我们认为这种森林生活的环境并没有压抑人们的思想,没有减弱人的活力,而只是赋予人们一种特殊的倾向,使他的思想在与生气勃勃的大自然产物的不断接触中摆脱了想在他的占有物周围建起墙以扩展统治的欲望。
他的目的不再是获得而是去亲证,去扩展它的意识,与它周围的事物契合。
”
印度的很多建筑寺庙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神灵的崇拜。
印度的家庭观念也是相当重的,只有不到1%的离婚率,而离婚率是传统观念是否没落的重要指标;城市中的年轻人,一般不会选择与父母分居,可见传统文化对于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