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年开封市统计公报

开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工业强市”等六大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原崛起、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930.2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3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00.65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310.26亿元,增长14.5%。
三次产业结构为23.6:43.1:33.3。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3.9%,八大类价格指数中“五升三降”,食品类、居住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五升”,分别上涨10.1%、6.2%、3.3%、1.6%、0.3%;交通和通信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三降”,分别下降 2.8%、2.5%、2.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6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1万人,其中“4050”人员1.18万人。
全年共实现劳务输出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实现劳务收入90.5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仍偏小,经济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等。
二、农业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58.4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85千公顷。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93.40千公顷,增加0.67千公顷;棉花播种面积56.46千公顷,减少10.44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03.28千公顷,减少2.95千公顷;蔬菜(含菜用瓜)播种面积134.53千公顷,增加9.43千公顷。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汴政[2007]52号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汴政[2007]52号](https://img.taocdn.com/s3/m/9c71462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8.png)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正文:----------------------------------------------------------------------------------------------------------------------------------------------------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汴政〔2007〕5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加快我市城中村改造步伐,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的科学和谐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办法》、《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集约、节约、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品位,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开封复兴。
二、改造范围和工作目标改造范围是指市区城市建成区以内,村庄配套设施落后,村民生活、生产环境较差的村庄。
2007年,为城中村改造的试点年。
金明区要启动对2-3个村庄进行改造试点,其他区(含开发区)至少启动对一个村庄进行改造试点。
2008年起,每年每区至少实施3个城中村的改造任务。
力争到2010年,把改造范围内的城中村按规划改造完毕。
三、组织领导和实施主体(一)市政府统一领导。
市政府成立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负责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制定、方案批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区政府组织实施。
各区政府(含开发区)是城中村改造的第一责任单位,负责城中村改造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和督导。
区政府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设置专门机构,抽调专职人员具体组织实施城中村改造工作。
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第一部分土地利用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和中发[1997]11 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的精神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本次规划的总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应做到:1、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做到耕地质量逐步提高;2、农业用地得到有效保护和综合整治;3、非农业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点用地总规模逐步缩小;4、土地整理全面展开,土地后备资源得以适度开发,实现对耕地占补平衡有余;5、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第三条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耕地总量
动态平衡的要求,本规划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耕地,优先保证农业用地;2、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3、坚持占用耕地与整理、开发、复垦挂钩;4、体现用途管制,注重规划的操作性;
5、严格依照商丘市睢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标编制。
第四条本次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以1996 年为规划基期年,2010 年为规划期年,2000 年为近期规划年,并展望到2030 年。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第五条概况XX乡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南部,全乡21 个村委会,143 个自然村。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1996 年全乡土地总面积593.0 平方公里(5929.6 公顷)人口44669 人。
东至平台,西至郭村镇,南至路河乡,北至城关镇。
第六条土地利用结构及分布一、农用地1996 年全乡。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部分议事协调机构的通知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部分议事协调机构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汴政办文[2015]59号
【发布部门】开封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9.16
【实施日期】2015.09.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部分议事协调机构的通知
(汴政办文[2015]5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因工作需要,经市政府同意,决定成立开封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联席会议等3个议事协调机构,现将各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附件:新成立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名单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9月16日
附件
新成立议事协调机构成员名单
1.开封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牛春堡副市长
贺全营副市长
副召集人:钟绍明市政府副秘书长
戴继田市政府副秘书长
余纪云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曹晓伟市农林局局长
成员:张大喜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郭明礼市财政局副局长
宋宝刚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冯海彬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李亚安市规划局副局长
杨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卢向荣市环保局副局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历程及演变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01
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
02
工作任务
03
工作技术路线
04
工作主要内容
1、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
总体思路
基本原则 : 规划调整完善要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统筹兼顾、突 出重点、上下协调、有序推进。
依据土地调查和规划实施评估结果,调整完善规划主要目标和指标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指标),进一步强化耕地 和基本农田保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完成“三线”划定,促进节 约集约用地,保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落地, 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
是指为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管制区。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五条: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 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 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建设用地管制区、土地用途区)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用
1
是政府调节土地资 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2
能够有效地解决土 地利用中的重大问 题
3
是土地利用管理的 重要依据
作用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点
整
主要表现在规划对象、任务、内容、效果等方面都具
体
有整体(总体)的特性。
性
长 期 性
主要表现在规划的时限具有长期性,规划的影响具有 长期性,规划的实施具有长期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类和现状地类的关系: 以颜色表达规划地类;以符号表达现状用途。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件建设区 独立工矿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林业发展区 牧业发展区 土地利用现状 区域基础设施
近15年开封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规律

寒冷干燥 , 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 多雨,秋季天高气爽 ,四季分明. 该区土地利用共划分为耕 地 、 民点及工矿用地 、 居 交通用地 、 林地 、 园地 、 水域和未利用土地 7 个一级类 型. 开封市社会经济 发展条件较好 , 工农业经济发展较快 , 但总体上仍处于欠发达发展阶段.
通 过遥感分类和统计分 析 ,得到 了 18 98年和 20 02年土地利 用变化 的数据 ( 图 1 结果表 见 ). 明: 1 5年来该地 区建设用地大 幅度增 ( )1 加 ,由 18 年的 84. h 98 0 9 7m 猛增至 20 年 9 02 的 182 0 m , 15. h 2 面积增加了 30 . 2主 6 82 3 m . 6h
2 研 究资料 及土 地遥感 分类
21本项研究需要的资料 .
18 年 3 1 98 月 1日的 Lns - M 影像和 20 年 3月 2 ada 5 t T 02 9日的 L ns - T 影像 ( ada 7 M t E 卫星轨道号 14 6 ;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 19 年开封市 1 000 20 年 1 00 土地利用 图、 3 : 00 和 00 1 : 00 5 开封市 1 00 地形 图; : 00 5 开封市 自然
基 金项 目:河南 大学人 文地理省 级重 点学科 建设项 目
’
作 者简介 : 明亮 (99) 男,山东临朐 人 , 张 17 , - 中国矿业 大学博 士. 土地 复垦与 环境科 学 的研 究工 作 从事
维普资讯
开封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开封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摘要:面对快速增长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土地供给一直存在着两种趋向:一是盲目供地现象,导致土地的闲置浪费;二是违法用地,导致土地市场的混乱无序,土地收益大量流失。
因此,本文以开封市为例,通过土地调查,了解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平衡各类用地,保证各项建设积极稳定的进行。
关键词:开封;土地利用现状;对策一、开封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开封位于河南省东部,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人口535万,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94.9万,辖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区、开封新区六区。
根据2009年数据,开封市土地面积626094.5公顷,其中,农用地497788.5公顷,占总面积的79.5%;建设用地93447.7公顷,占总面积14.9%;其他用地34858.7公顷,占总面积5.6%。
农用地布局为从北向南,从西向东耕地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五县中,杞县、尉氏县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最大,通许县耕地面积比重最小,。
建设用地布局整体上为五个卫星城镇半围绕中心城市呈扇型面状分布[1],绝大多数居住与公共设施新建项目分布在老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毗邻地区,产业聚集区分布着大量新增用地,主要为工业用地,工矿用地、水利、军事用地呈面状分布,交通用地为线状分布。
其他用地中,滩涂面积13643.25公顷,沼泽面积67.02公顷,水域面积4518.19公顷,荒草地面积723.26公顷,盐碱地面积298.87公顷,沙地面积1104.01公顷,其他未利用面积6613.68公顷。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建设用地增速快,用地效率低近些年来,城市用地扩张速度年递增达到 12.46%,相比之下,城区人口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年均增长仅有 1.18%。
城市框架的快速扩张造成建设用地的快速增加,而产业结构未同步升级,产业结构层次低,不能提供较多的工作和就业机会,所以造成城市面积扩张而城区人口增长缓慢的局面。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长沙市人民政府二OO八年三月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土地利用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区域发展功能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土地利用战略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市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耕地占用与补充.....................................................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封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7-04-20 | 作者: | 来源: 开封市国土局 | 【大中小】【打印】【关闭】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提高土地利用率、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的原则,以保护耕地为重点,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的要求,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修订和实施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原编制的《开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1—2000年)》进行了调整和修订,规划以1996年为基期年,2000年为近期目标年,20 10年为规划目标年,展望到2030年。
规划修订以《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河南省下达给开封市的1997一2010年土地利用主要指标为依据,土地利用采用199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数据,并与《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相协调。
一、市域概况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土地总面积626094.51公顷,1996年总人口451.62万人,农业人口369.22万人,非农业人口82.4万人。
开封市地势平坦,北部是背河洼地,中部多为风积沙丘沙平地,西南部多为沙丘岗地和高平地,东南部为黄河泛淤平地。
土壤类型分4个土类,有潮土、盐土、风砂土和新积土。
土壤养分含量普遍偏低。
本市属典型的暖温带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670毫米,旱涝灾害频繁。
开封市拥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空分、仪表、化肥、日用化工等在省内外有很大影响。
陇海铁路、霍--连高速公路和国道310公路东西穿越,国道106线在境内南北贯通,开封黄河大桥的通车,使黄河两岸更加通畅。
开封老城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北宋风貌,棋盘式的城市格局,纵横相间的背街小巷,古朴的建筑,众多的文物古迹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开封市是全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小麦、棉花、花生、西瓜、禽蛋、羊奶、羊肉等产量在全省各地市中名列前茅。
二、土地利用状况(一)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1.土地利用状况(1)农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等。
1996年全市农用地 484482.17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77.38%。
具体状况为:①耕地面积430843.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81%,其中,灌溉水田6853.42公顷,水浇地272952.86公顷,旱地147996.10公顷,菜地3000.78公顷,望天田40.29公顷。
②园地11774.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8%,其中,果园11674.04公顷。
③林地23481.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5%,其中,有林地19537.26公顷,灌木林2679.58公顷,疏林地317.0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79.68公顷,苗圃166.13公顷,迹地401.44公顷。
④水面18382.62公顷(275739.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94%,其中,河流水面14587.86公顷(218817.9亩),湖泊水面552.29公顷(8284.35亩),水库水面22.15公顷(332.25亩),坑塘水面3220.32公顷(48304.8亩)。
(2)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等。
1996年全市建设用地118869.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99%。
具体状况为: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5815.46公顷,占土地总百积的13.71%,其中,城市5154.0公顷,建制镇4653.4公顷,农村居民点64919.01公顷,独立工矿8229.83公顷,特殊用地2859.22公顷。
②交通用地18312.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3%,其中,铁路832.7公顷,公路3075.94公顷,农村道路14387.78公顷,民用机场16.21公顷。
③水利设施用地14741公顷(221115亩),占土地总百积的2.35%,其一,沟渠13066.12公顷(195991.8亩),水工建筑物1675.71公顷(275739.3亩)。
(3)未利用地1996年未利用地22742.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3%。
其中滩涂11392.05公顷(170880.75亩),苇地989.28公顷(14839.2亩),荒草地1018.18公顷(15272.7亩),盐碱地449.13公顷(6736.95亩),沼泽地74.07公顷(1111.05亩),沙地1247.32公顷(18709.8亩),裸土地0.53公顷(7.95亩),田坎1109.37公顷,其他6462.6公顷。
2.土地利用特点(1)土地开垦和利用程度较高开封市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垦殖率高达68.81%,高于河南省48.99%的平均水平,特别是杞县、通许县,其土地垦殖率分别达到74.99%和73.23%。
全市1996年土地复种指数为186.90%,高于河南省180.6%的平均水平。
(2)城镇村用地比重较大,人均水平较高全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3.71%,高于全省11.08%的平均水平,其中村庄用地过大,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37%。
全市农业户村庄用地800平方米,人均用地182平万米,这反映了在村庄用地中,乱占、浪费土地的现家较为严重。
(3)中低产田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全市中低产田33620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8.0%。
未利用地22742.42公顷,占土地总百积的3.63%,低于全省10.0%的平均水平。
这表明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土地利用的生产率较低。
(二)土地利用潜力1、旧城区土地利用潜力开封旧城区面积17.28平方公顷,人口34万人,房屋破旧,市政公共设施简陋,道路狭窄,交遭拥挤,工业居住混杂,目前还有300余家中小型工业企业,用地2.05平方公里。
旧城区土地利用率低,居住建筑绝大部分为平房或二、三层楼房,建筑容积率仅为0.3。
城市用地内在潜力很大,通过对居民危旧房、棚房集中地区的改造和分批分期搬迁污染性工业企业和用地不合理的单位,可调整土地3.1平方公里,以扩宽旧城区道路,改善交通拥挤状况。
2、建制镇工矿企业用地潜力开封市各县城及建制镇工业用地2081公顷,这些中小企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皮革、机械等为主,未能形成集中工业区,存在着企业生产不景气、效益低下等问题,大约有360公顷土地长期闲置,急待盘活。
3.村庄整理潜力开封市村庄占地较多,农宅多为一户一宅式平房建筑,“空心村”现象严重。
1996年全市村庄用地64919.01公顷。
据测算,第一步把村内和村边的废弃地、空闲地进行整理,可整理出土地4800公顷。
第二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减少和经济实力增强;对现有旧村庄进行适当合并和改建,如按人均用地150平方米计,多可调整出土地4000公顷。
4.农地整理潜力开封市农地待整理面积463876.5公顷,通过整理不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同时把部分分布于田间的荒芜坑塘。
农村道路、坟地等开发为耕地。
全市分布于农田间的荒废坑塘2257公顷,农村道路14387.78公顷,田坎1109.37公顷,坟地1664.1公顷,沙丘岗地2300公顷。
若全部实施整理,可挖潜耕地7330公顷5.砖瓦窑及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潜力全市砖瓦窑用地716.03公顷,粉煤灰堆场占地86.7公顷,适宜复垦为耕地310公顷,林果业用地86公顷,渔业用地406公顷。
6。
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潜力全市未利用地22742.42公顷。
根据适宜性评价,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有2838公顷的荒草地、沙地、盐碱地和沼泽地可以利用,可开发为耕地1100公顷,林果业用地1446公顷,渔业用地293公顷。
全市滩涂资源主要是河滩地,面积约11392.05公顷,其中黄河滩涂7962.8公顷(119442亩),贾鲁河、涡河等滩涂3429.25公顷。
根据河滩地所处位置不同,黄河滩涂可分为低滩地和嫩滩地,低滩地5696公顷,地势稍高,土质为沙壤,土壤较肥沃,速效养分含量高,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因黄河在汛期水量较大,低滩地易被淹没,但在一般年份下可收获一季小麦,为宜农II等荒地。
嫩滩地2266.7公顷,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汛期极易被淹,但汛期过后杂草丛生,可作为牧业用地。
贾鲁河、涡河等其它河流滩涂地势平缓,分布连片,土壤为沙壤土,肥力较高,且地下水埋藏浅,宜于耕作业、渔业用地,可开发耕地1526公顷,水产养殖用地1186公顷。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1954年全市耕地485100公顷,人均2200平方米,1996年耕地430843.45公顷,人均950平方米。
42年间,耕地减少54256.55公顷,人口增长246.95万人,人均耕地减少125O 平方米。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发展,耕地还在减少,人口仍在增加,加之本市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地矛盾将日益突出。
2,各业用地矛盾尖锐,土地利用短期行为严重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业用地不断增加,部门之间用地矛盾尖锐,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短期行为严重。
如一些乡镇企业及一些砖瓦窑厂,占用耕地现象较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3.土地法制观念不强,乱占滥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干部、群众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薄弱,不经批准随意在耕地上栽果树,发展园地,建砖瓦窑;还有个别干部、群众以开发为名,在村头、公路两侧占用耕地建房盖屋、开店办厂等。
4.城乡结合部破坏土地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向 长期以来,城乡结合部规划严重滞后,管理混乱,对土地的破坏比较严重。
集中表现在征而不用;乱占乱建,砖瓦窑厂过多;企业倒闭,土地废弃;“三废”处理不当,土地污染严重等。
使土地生态环境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墓本原则(一)规划的指导思想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标,按照对农用地和非农用地实行严格用途管制的要求,以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为重点,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做好土地环境、生态保护,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3.提高土地利用率;4.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四、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一)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总体目标为: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逐步提高耕地质量,有效保护农业用地,有效控制和有计划供给非农用地;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保障能源、交通。
水利、城镇建设必需用地,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规模不再扩大;土地整理、复垦由点到面全面展开,积极开发土地后备资源,达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保护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