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碳水化合物
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成分

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1、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膳食的基本营养成分,占人类膳食能量来源的40%~80%。
随着营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某些碳水化合物还具有一定的生理功效,这些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碳水化合物统称为功能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糖醇类、低聚糖类、多糖类与膳食纤维。
2、功能性脂类保健食品常用的功能性脂类主要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类。
健脑作用DHA是人脑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人脑脂质的10%,主要以磷脂形式存在,在胎儿大脑形成及心血管系统的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婴幼儿DHA含量状态依赖于母体在怀孕和哺乳期DHA的摄入量。
3、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氨基酸是蛋白质构成的基本单位。
具有促进婴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
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功能。
调节免疫功能。
抗氧化作用。
增强肌肉运动力、加速肌红蛋白的恢复。
等作用4、维生素与矿物质类保健功能为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包括补充钙、镁、钾、锰、铁、锌、硒、铜、维生素族群等等。
5、植物活性成分除人类常食用的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坚果等植物性食物以外,中国传统的种类繁多的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泛称为植物化合物,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甾醇、酚类化合物、皂甙等。
特别是中草药对于某些慢性疾病的防治作用更是得到了我国传统医学数千年的经验证明6、真菌、益生菌和藻类目前我国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有:半知菌类、酵母属、灵芝属、红曲菌属、常见的大型真菌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例如:灵芝具有补气安神灵芝味甘性平,入心经,能够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宜于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引起的心神不宁红曲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所含红曲霉素K可阻止生成胆固醇。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为体内提供能量是其最主要的功能。
碳水化合物分解后生成的葡萄糖能够通过新陈代谢产生能量,满足人类日常生活所需。
此外,碳水化合物还具有以下功能:
1. 脑部功能: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燃料。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降低时,大脑功能会出现异常。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维持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稳定,保持大脑的正常功能。
2. 运动能力:碳水化合物提供肌肉所需的能量,使得人们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运动时,身体会优先选择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使肌肉能够快速、高效地执行运动任务。
3. 肝脏功能:碳水化合物可以储存在肝脏中,形成肝糖储备。
这种储备可以通过分解产生葡萄糖,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求。
肝糖储备还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维持血液中葡萄糖的稳定浓度。
4. 蛋白质代谢:碳水化合物在蛋白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葡萄糖可以通过糖异生途径将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以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求,避免蛋白质被分解产生能量,从而维持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和组织修复。
5. 纤维素的作用: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它可以增加食物中的体积,增强肠道蠕动,促进食物通过消化道。
纤维素的摄入可以预防便秘,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患心脏病、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碳水化合物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能量,还包括为大脑、肌肉等提供能量,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以及参与蛋白质代谢等方面。
因此,合理摄取碳水化合物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医学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的发展历程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显著 的进展。
分类
1. 膳食纤维 2. 益生元 3. 多糖类 4. 脂类
5. 免疫调节剂 6. 抗氧化剂 7. 抗炎剂 8. 其他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医学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医学是一门研究将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学 科。本演示将介绍其定义、分类、作用和机制、应用、副作用和风险、研究 进展及前景。
定义
什么是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医学?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医学研究将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碳水化合物应用于预防、治疗或改善疾病 的方法。
为什么功能性碳水化合物重要?
个性化医学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的研究也越来越 关注个体差异,将个人基因、肠道 菌群等因素考虑在内,实现个性化 医学的发展。
结论和展望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医学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其在预防、治疗和改善 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的应用 范围,并推动个性化医学的发展。
作用和机制
1
免疫调节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通过调节免疫
肠道健康
2
系统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并缓解免疫相关疾病的症状。
某些功能性碳水化合物能够促进
益生菌的生长,并维护肠道微生
物群的平衡,从而改善肠道健康。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抗炎和抗氧化
多种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具有抗炎 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减轻炎 症和氧化应激导致的疾病。
应用
糖尿病管理
某些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可以 调节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 患者的代谢状况。
第二章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酸、碱、醇或醚等溶剂作用后的剩余残渣。 强烈的溶剂处理导致几乎100%水溶性纤维、 50%~60%半纤维素和10%~30%纤维素被 溶解损失掉。因此,对于同一种产品,其粗 纤维含量与总膳食纤维含量往往有很大的差 异。
一、膳食纤维的分类及来源
溶解特性分类
不溶性膳食纤维 水溶性膳食纤维
2、来源分类
已知的功能性低聚糖有1000多种, 自然界中只有少数食品中含有天然的 功能性低聚糖,例如:洋葱、大蒜、 天门冬、菊苣根和伊斯兰洋蓟块茎等 含有低聚果糖,大豆中含有大豆低聚 糖
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
糖、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乳酮糖、大豆 低聚糖、低聚木糖、帕拉金糖、耦合果糖、 低聚龙胆糖等,其中,除了低聚龙胆糖无甜 味反具有苦味外,其余的均带有程度不一的 甜味
植物来源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果胶、阿拉伯胶、愈疮胶和半乳甘露聚糖等; 动物来源如:甲壳素、壳聚糖和胶原等; 海藻多糖类如:海藻酸盐、卡拉胶和琼脂等; 微生物多糖:黄原胶等; 合成类如:羧甲基纤维素等。
二、膳食纤维的物化性质
(1)高持水力 (2)对阳离子有结合和交换能力 (3)吸附螯合作用 (4)填充剂容积作用 (5)改变肠道内微生物群系组成
三、功能性低聚糖的种类
低聚糖产品中有的以原料冠其首命名,如大
豆低聚糖,其中主要含的是水苏糖,少量棉 籽糖,还有蔗糖;有的则以单糖或二糖基命 名,如低聚异麦芽、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 低聚果糖、乳酮糖--也称乳果糖或异构乳糖、 低聚龙胆糖)、低聚木糖、帕拉金糖学名为 异麦芽酮糖、海藻糖等。
几种主要功能性低聚糖
⑶、促进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 活性。 作用多糖:枸杞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 糖等 (4) 、提高 B 细胞活性,增加多种抗体的分泌, 加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作用多糖:银耳多糖、香菇多糖、褐藻多糖 等。 (5)、通过不同途径激活补体系统。 作用多糖:酵母多糖、当归多糖、茯苓多糖、 酸枣仁多糖、车前子多糖、香菇多糖等。
第二章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4. 木质素
松柏醇、芥子醇、和 对羟基肉桂醇组成,非多 糖,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之 一,复杂的三维结构,人 和动物都不能消化木质素。
5. 抗性淀粉 (resistant starch, RS), 抗酶解淀粉
健康人体小肠内剩余的不被消化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 物的总称。
分类: 1 RS1(因种子结构的物理包裹而不能消化的淀粉)。 2 RS2(某些生淀粉颗粒)。 3 RS3(高度凝沉淀粉)。 4 RS4(某些化学改性淀粉)。
二、膳食纤维与粗纤维、纤维素的区别
粗纤维是指植物组织用一定浓度的酸、碱、醇和醚等试剂,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处理后所剩下的残留 物,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处理导致几乎100%水 溶性纤维、50%~60%半纤维素和10%~30%纤维素被溶解 损失掉。 纤维素仅是粗纤维的一部分,是一种单一化合物,是以 β —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线性化合物。 由此可见,粗纤维是膳食纤维中最常见的组分,纤维素是 膳食纤维的主要组分。 对于同一种产品,其粗纤维含量 与总膳食纤维含量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两者之间没有一定 的换算关系。
胆汁 酸
膳食 纤维
膳食纤维与胆汁酸相结合, 排出体外 胆汁酸的排出意味着 胆固醇的消耗 降低胆固醇!
4. 抑制有毒发酵物、润肠通便、预防结肠癌
便秘的预防!
膳食纤维在大肠内吸收水分后,体 积膨大,粪便变的柔软且体积增大
刺激肠壁,肠活动增加
通肠速度增加,粪便顺利排出
有毒代谢物
便秘解决!
肝毒素:氨、胺 致癌物:亚硝胺、苯酚、甲苯 酚、次级胆汁酸等
第一节 膳食纤维
1953年由英国流行病学专家菲普斯利提出“膳食纤维” 。 膳食纤维这个术语描述膳食中的植物细胞壁成分对孕妇毒 血症有拮抗作用。 1960年英国营养病学专家楚维尔等在东非乌干达等地研究 发现,现代文明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及便秘等 在英国和非洲有显著差异。非洲居民因天然膳食纤维摄入 高,现代文明病发病率明显低于英国。 楚维尔于1972年提出“食物纤维”的概念并发表两篇著名 营养学报告指出,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与食物纤维的消耗 量成反比;食用高纤维含量的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 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病等。
碳水化合物功能

碳水化合物功能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
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
1. 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源。
在我们的饮食中,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都被转化成葡萄糖,并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我们的细胞中,提供必要的能量。
2. 促进代谢:碳水化合物能够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帮助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3. 促进肠道健康:纤维素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它不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够帮助促进肠道健康,增加排便频率。
4. 增加饱腹感:由于碳水化合物能够使血糖升高并迅速下降,从而帮助增加饱腹感,降低食欲。
5. 增加肌肉质量:碳水化合物能够帮助增加肌肉质量,提高肌肉强度,从而有助于改善运动能力。
总之,碳水化合物在我们的饮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因此,在摄入碳水化合物时需要注意适量,建议在每天的饮食中摄入适当的碳水化合物,以维持身体健康。
简述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

简述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碳水化合物,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生疏,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可是无处不在,像个默默奉献的英雄。
想想看,早上你吃的面包、午饭的米饭,还有那顿晚餐的意大利面,没错,都是碳水化合物的身影。
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老朋友”到底有哪些主要功能吧!1. 提供能量1.1 身体的动力源泉首先,碳水化合物最大的功能就是提供能量。
就像车子需要油才能跑,人体也需要碳水化合物来提供动力。
你想想,早上吃了碗热腾腾的粥,立刻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是不是?这就是碳水化合物在作怪。
它们会在你体内被转化为葡萄糖,成为身体的“燃料”,让你能高高兴兴地去工作、学习,甚至去追剧。
1.2 运动的好帮手再者,对于爱运动的小伙伴来说,碳水化合物简直就是“绝配”。
无论是跑步、游泳还是打篮球,碳水化合物都能帮助你保持体力,减少疲劳。
你总不能让自己的“油箱”空空如也,结果只能是气喘吁吁、步履维艰。
所以,想要在运动中表现得更好,多吃点儿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吧!2. 促进消化2.1 纤维素的力量接下来,我们得聊聊碳水化合物对消化的好处。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纤维素了。
纤维素虽然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但它可是消化系统的“护航员”。
多吃些全谷物、蔬菜和水果,能帮助你的肠道保持畅通无阻,真的是“肠”好的一招。
听说不少朋友一旦吃了纤维素丰富的食物,立马觉得“轻松了不少”,是不是很神奇?2.2 拒绝便秘而且,富含纤维的食物还能帮助你抵御便秘,保持“通畅”的状态。
大家都知道,便秘可是一件烦人的事情,对吧?而纤维素就像是肠道里的清道夫,把那些不必要的“废物”通通扫掉,顺便还可以减少一些肠道疾病的风险,真是两全其美!3. 调节血糖3.1 维持稳定的能量再往下说,碳水化合物还对我们的血糖有调节作用。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能让你的血糖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样你就不容易感到“上天入地”的情绪波动。
想象一下,你正专心致志地看着电脑,突然肚子咕咕叫,血糖低到不行,那感觉可真是让人受不了!所以,选择一些复合型碳水化合物,比如燕麦、糙米,能让你保持充沛的能量,甚至防止血糖骤降,真的是聪明之选。
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必需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大部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糖原代谢作为食物来摄取,也可以通过代谢过程产生能量。
由于在人体内容量较大,因此对其循环有重要意义。
1. 能量消耗:碳水化合物可以在人体中通过氧化降解而产生能量,供人体使用和保存。
2. 电子传递:一些单糖如葡萄糖和乳糖可以在血液中作为电子传递剂来影响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
3. 构成有机分子:一些复杂的多元碳水化合物如核酸、多糖、衣壳蛋白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有机分子的重要成分,是一些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4. 激活生理功能:一些单元代谢物如核酸、甘露醇、乙醇胺和半乳糖都是引发或者促进某些生理功能的激活剂或信使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5节功能碳水化合物
一、膳食纤维
二、功能性低聚糖
三、功能性多糖
(英)营养病学专家楚维尔等在东非乌干达等地发现,现代文明病地区差异。
非洲<英国(英)流行病学专家菲普斯利提出“膳食纤维”,描述膳食
中的植物细胞壁成分对孕妇毒
血症有拮抗作用楚维尔提出“食物纤维”
的概念并指出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与食物纤维
的消耗量成反比
一、功能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
1953
19721960
(一)定义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指人体消化酶不能消化、不被小肠吸收、在大肠内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类似物。
(二)分类
1、据溶解特性分类
不溶性膳食纤维(不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且不溶于热水的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
2、据来源分类
植物、动物(壳聚糖和胶原)、海藻多糖(卡拉胶和琼脂)、微生物多糖(黄原胶)、合成类(羧甲基纤维素)
不溶性膳食纤维
☐纤维素:由葡萄糖聚合而成,有吸水的能力,且不溶于水及一般溶剂。
未加工的麸质、全麦面粉、豆类、根茎菜类等含量丰富。
☐半纤维素:含多糖醛酸的复杂多糖类。
海藻类、芥菜等蔬菜中含量很丰富。
☐木质素:木材、竹子、稻草、蔬菜较老的茎含量最多,不易下咽,已不称为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植物胶:一种能溶于水形成胶状有黏性的物质,如燕麦、大麦、干豆
类、车前子等含植物胶丰富。
☐果胶:胶状的多糖类,保水性极强。
苹果和柑橘类水果、柿子、梨、香蕉、草莓、干豆类、花椰菜等含量高。
☐黏质:黏性及保水性都极强的多糖类,多存在于海藻类和种子中。
(三)理化性质与生理功能
(1)高持水力(便秘、改善胃肠功能)
有很多亲水基团,具有很强的持水力。
憩室——胃肠道(消化道)任何一部
分向外形成的囊状突起,部位:大肠。
数个憩室同时存在,称为憩室病。
(2)吸附作用(调节血脂、预防结石)(3)对阳离子有结合和交换能力(解毒)(4)无能量填充剂(减肥)
(5)发酵作用(肠癌、阑尾炎)
(四)摄入
⏹20-35克/d,配合饮水、渐进摄入(胀气)、适量摄入
(儿童与老人)。
⏹过量摄入(副作用)——束缚Ca2+、一些微量元素、维
生素的吸收及利用,引起不良生理反应。
“东方魔力”食品
▪低热能、低蛋白质、低维生素、高膳食纤维的食品。
▪97%的水分,剩余部分主要是葡萄糖甘露聚糖膳食纤维。
二、功能碳水化合物——功能性低聚糖
☐低聚糖(寡糖):2~20个单糖经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物质。
☐功能性低聚糖:一类不被人体所利用,但可被双歧杆菌所利用的低聚糖,也称为非消化性低聚糖、双歧因子。
(一)生理功能
1.预防龋齿
牙齿的结构龋齿的形成
病因:细菌、饮食、牙和唾液
双歧杆菌免疫发酵低聚糖抑制腐败菌2.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
双歧杆菌——是1899年由法国学
者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
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末端常常分叉,故名双歧杆菌。
预防腹泻,减少便秘的双
向调节
(二)生理功能
3.热值低
不引起血糖升高,减少脂肪的积累
例:水苏糖甜度约为蔗糖的20%,热量值很低可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病人食用
(二)常见的功能性低聚糖
1.功能性低聚糖的具体产品:
水苏糖、棉籽糖、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壳聚糖等。
2.功能性低聚糖的有效剂量:
(1)最低有效剂量:低聚果糖3 g/d、低聚半乳糖2~2.5 g/d、大豆低聚糖2 g/d、低聚木糖0.7 g/d.
(2)引起腹泻的有效剂量:男性44 g/d、女性48 g/d.
三、活性多糖
(一)定义:
活性多糖:指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等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糖。
又称生物应答效应物。
(二)分类:
植物多糖
活性多糖真菌多糖
微生物多糖
细菌多糖
1> 抗氧化,抗衰老活性
2> 真菌多糖的免疫调节
常见真菌多糖:香菇多糖、虫草多糖、茯苓多糖、
云芝多糖、
灵芝多糖、金针菇多糖
3
、真菌多糖生理作用
✓生理功能:与真菌活性多糖相似,大多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活性。
✓茶多糖、枸杞多糖、银杏叶多糖、人参多糖、党参多糖、剌五加多糖、绞股蓝多糖、栀子多糖、薏仁米多糖、大蒜多糖和猕猴桃
多糖等。
植物多糖
(四)应用(了解)
在传统的丸、汤剂基础上又开发了针剂、冲剂、片剂、胶囊、糖浆乃至保健口服液、饮品、速溶茶、酒饮料等各种产品
(1)加强食药用真菌多糖构效关系和与靶细胞作用机制及后续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2)革新现有的分离、提纯及鉴定技术,获得组分均一、效果稳定的产品。
(3)建立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整体提升产业水平,促进产业化进程。
(4)运用先进的生物信息学、系统学理论和方法,强化食药用真菌种质资源的鉴定和保护,为建立现代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创造条件。
安琪酵母多糖胶囊---抗核辐射
【营养成分及含量】每粒含:粗多糖(主要成分1,3-β-葡聚糖144.3 mg)、维生素C 23.7 mg。
【功能】增强免疫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
【适宜人群】免疫力低下者、接触辐射者,工作或生活受辐射影响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