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开放气道方法用于麻醉苏醒期舌后坠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两种开放气道方法用于麻醉苏醒期舌后坠的临床观察

两种开放气道方法用于麻醉苏醒期舌后坠的临床观察
d i 1 . 6 ̄i n17 — 9 52 1 . .1 o : 03 9 .s . 4 4 8 .0 21 0 2 9 s 6 4
舌后 坠常发生于拔 除气管导管后 因麻醉药及 肌松药 的残 留,肌 力尚未完 全恢 复或咽部术后肿胀及 肥胖 者,尤 以咽部 手术 、肥胖 、老年人、t, , 。舌后 坠可造 成不完全 或完 lL ' 常见 J 全上呼吸道阻塞 , 不完全阻塞时, 呼吸时发出强弱不等 的鼾声,
B组 的损伤发生率高于 A组,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 ) 结论 : 置口咽 、鼻咽通气管均 能有效改善通气。 口 P O 5。 0 放 咽通气管适合短时间放置 ,鼻
咽通气管适合高龄 、阻塞性睡 眠性呼 吸暂停 ( S ) O A 或合并 有轻度躁动等需要较长 时间放置通气管的患者。
【 关键 词】 舌后坠 ; 开放气道 方法 ; 口 咽通气管 ; 鼻咽通气管
《 国 学 》 卷第l期( 第2 期)0  ̄5 临历 与实践 Ln h a g u h in 中 医 创新 第9 4 总 2 21 f 4 2 l ic u n y s i j a
两种 开放气 道方法用 于麻 醉苏醒期 舌后 坠 的 临床观察
黄毓婵① 姚 晓琴① 陈旭素①
【 摘要 】 目的 : 比较全麻苏醒 期患者发 生舌后坠引起气道阻塞 时,采用 两种不 同方 法开放气道 的临床效 果。 方法 : 选择全麻苏醒期 发生舌
根 后坠的患者 6 0例,分为 A 、B两组,每组各 3 例 ,A组放 置口咽通气管,B 放置鼻咽通气管 ,观察比较两 种方法开放气 道后,患者的通 0 组 气效 果 、作吐、躁动及置管损伤的发生率 。 结果 : 通气效 果无明显差异 。A组 作吐及躁动发生率高于 B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 ) 两组 组 O0 ; 5

放置口咽通气管患者两种吸氧途径的效果观察

放置口咽通气管患者两种吸氧途径的效果观察
作 者 简 介 : 锦 玲 ( 9 2 ) 女 , 西 梧 州 市 人 , 管 护 梁 17 一 . 广பைடு நூலகம்主
性 吸氧 管去 掉鼻 塞 头 , 节 氧 流 量后 将 氧 管插 入 口 调
咽通气 管 2 3c 外 用 胶 布 固定 , 口咽供 氧 。对 ~ m, 经
照 组采 用一 次性 吸氧 连 接管 接硅 胶 鼻 导 管 , 常规 按 插 入一侧 鼻 腔吸 氧 。观察两 组患 者 吸氧 前及 吸 氧后
结 果
人 员对 两组 患者 分别 采用 经 口咽和 鼻腔 2种不 同途
径进行 吸 氧 , 察患者 血 氧饱和 度 变化 , 观 以期指 导最
两组病人吸氧前后 的 S O p 变 化 情 况 见 表 1 。 吸氧前后 病人 的 S O p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F 一
佳 的吸氧 途径 , 以指导 临床护 理 , 借 现介绍 如下 。
放置 口咽通 气 管 患者 两种 吸氧途 径 的效 果 观 察
梁锦玲 , 彭欢 欢 , 少芬 , 洁芳 潘 于
( 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 , 西梧州 530) 广 广 4 0 2 【 要】 目的 为 严 重脑 卒 中 舌 根 后 坠 放 置 口咽 通 气 管 患 者 探 讨 一 种 疗 效 确 切 的 吸 氧 途 径 。方 法 随 机 将 脑 摘 卒 中舌 根 后 坠患 者 4 O例分 为两 组 各 2 O例 。 两组 均 置 口咽 通气 管 , 察 组 经 口 咽 通 气 管 插 入 氧 管 从 口咽 吸 氧 , 照 观 对
表 1 两 组病 人 吸氧 前 后 S O2 化 情 况 比较 ( 士 s。 ) p 变
机分 为观 察组 和对 照组 , 观察组 2 O例 , 1 男 2例 , 8 女 例, 年龄 4  ̄8 5 6岁 , 均 6 平 6岁 。对照组 2 O例 , 1 男 3 例 , 7例 , 龄 4 ~8 女 年 5 5岁 , 均 6 平 8岁 。两 组 病 例 均有 自主呼 吸 , 因舌 根后 坠影 响通 气 , 放置 口咽通 气

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1 】 聪敏 . d ' , J L 惊厥 [ J 】 . 医学 综述 , 2 0 0 6 , 1 2 ( 8 ) : 7 4 7 — 7 4 9 . [ 2 ] 崔 焱JL 科护 理学 【 M】 . 3 版.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 社, 2 0 0 5 : 3 4 5 . 【 3 ] 周一 明, 林广. 儿 童惊 厥 性癫 痫 持 续状 态 的药 物 治疗 进 展 [ 小 儿高 热 惊厥 的急 救 护理 [ J ] . 临床 医 学 , 2 0 1 0 , 2 3
( 1 ) : 2 6 4 .
[ 5 】 张瑾, 杜闽, 马卫东. 小儿高热惊厥的脑 电图表现及转归[ J ] . 新乡
医学 院学 报 , 2 0 0 8 , 2 5 ( 3 ) : 2 8 7 .
此次本院就8 2 例d dl , 高热惊厥实施了系统的临床护理措施,取得
了 良好的临床 效果 。首先是基础 护理 ,由于患儿在 发生惊厥时会造 成 意识的丧失 ,此时患儿呼吸道 的分 泌物及呕吐物不 能及时排 除,因此 建立通畅 的呼吸道 是护理工作 的首要重点之一 ;患儿惊厥时易产 生骨
患儿 。
的抢救、在执行护理工作时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护理人员要具有 良
好 的专业素质 、对控 制惊厥 的药物 准确执行 医嘱,这些都是治愈 热惊 厥 患儿 的关键[ 。结合本 次临床观察 研究结果说 明 ,临床护理热惊 厥
患儿时系统的护理措施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厥复发 的 目的。
综上所述 ,临床在面对 热惊厥患儿 时 ,医护工作 者要做到迅 速
此 次本 院对8 2 例 热惊 厥患 儿实施 了系统 的护理 措施 ,患 儿住 院 4  ̄ 9 d ,平 均5 . 2 d ,均 痊愈 出院 ,期 间未 出现 1 例并 发症 ,护 理有效 率 1 0 0 %。对 所有 患儿 实施 为期 1 年 的随访 ,也 未 出现一例 热惊 厥复 发

罗哌卡因应用于会阴侧切术的效果分析

罗哌卡因应用于会阴侧切术的效果分析

B组 的损伤发生率高于 A组,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 ) 结论 : 置口咽 、鼻咽通气管均 能有效改善通气。 口 P O 5。 0 放 咽通气管适合短时间放置 ,鼻
咽通气管适合高龄 、阻塞性睡 眠性呼 吸暂停 ( S ) O A 或合并 有轻度躁动等需要较长 时间放置通气管的患者。
【 关键 词】 舌后坠 ; 开放气道 方法 ; 口 咽通气管 ; 鼻咽通气管
意参加 此次研 究。共 9 4例纳入研 究。按照孕产妇 手术时 间
21 术后孕产 妇出现疼 痛 的时 间和 自感 疼 痛程 度 比较 .

验 组孕 产妇 术 后平均 ( . + . ) 1 6 _ 9 h出现 疼 痛,对照 组平均 87 42 (.8 .2h 3 ±1 ),两组 比较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 ) 9 0 尸 0o 。术后孕 5 产妇 自感疼痛程度 比较,见表 2 。
16 . 8 4
探究罗 哌卡 因应用 于会 阴侧 切术的效果 ,将符合条件 的孕产
妇 随机 分为两组 ,给 予不 同的处理 ,结果显示 ,使用罗 哌卡 因的试 验组孕产妇术后出现疼痛 的时 间远 远晚于对照组 ,差 异有统计 学 意义 < . ) 00 ,这与 国内相关研 究结果 一致 ] 5 。
1 一般 资 料 . 1
选择 21 00年 6 - 0 1 8月在 本 院术后 月 21年
全麻 苏醒期发 生舌后坠 上呼吸道 阻塞 的患者 6 O例 ,其 中不 完全 阻塞 5 例 ,血 氧饱 和度 (p 2降至 7 %一 1 2 S 0) 8 9 %,完全 阻
塞 8例 ,S O 降至 6 %- 8 p 0 - %。术 前美 国麻 醉 学会 (s ) 7 A A 分 当完全 阻塞 时鼾声消失,血氧饱和度进行 性下降,严重者可 级 I~Ⅲ级 , I 2 例 , Ⅱ级 2 级 8 0例 ,Ⅲ级 1 2例,未清醒 患 发 生窒息 死亡 ,必须 紧急处 理,开放气道 ,辅助呼 吸。笔者 者占 7 %, 0 清醒患者占 3 %, 0 年龄 5 8 ~ 6岁, 平均 (1 ± . 岁, 5. 5o 0 )

[试题]MECT护理人员职责

[试题]MECT护理人员职责

MECT护理人员职责(1)在科主任及治疗医师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无抽搐治疗的护理工作。

(2)做好治疗前各类仪器、设备、药物及病人的各项准备工作。

确保仪器、设施正常运转。

(3)核对患者的病室、床号、姓名,指导患者卧治疗床。

(4)严格执行各类医嘱,熟练掌握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静脉穿刺,准确应用麻醉剂量和肌松剂量,确保药物安全注入。

(5)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发作状况及面色、呼吸、指甲床颜色和恢复过程。

(6)治疗后协助将患者从治疗床移至复苏床。

(6)严格执行治疗室、器具、用品消毒隔离工作,注射器消毒后毁形。

(7)负责无抽搐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实施工作。

参与病人发生意外事件的抢救及复苏护理工作。

(8)负责对存在与治疗室内静脉麻醉药品的依法管理。

(9)认真做好治疗室消毒隔离工作。

(10)做好科室物品的购、领、送、修,财产的清点与管理。

(11)负责病员治疗前后与病区护士查对、交接工作。

(12)做好与临床医师、麻醉医师协作、配合工作。

MECT麻醉医师职责(1)在治疗室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病人的麻醉工作。

参与治疗中各种意外事件的救治。

(2)按麻醉质控手册要求,作麻醉前访视和谈话。

查对检查项目(血常规、生化常规、心电图、胸片)等(3)与护理人员密切配合,保障治疗的顺利安全。

(4)治疗前应对各种麻醉仪器设备、抢救用品,治疗药物的准备情况予以复查,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工作。

(5)熟练掌握麻醉的禁忌征,排除麻醉禁忌患者。

确定病人麻醉用药剂量。

准确应用麻醉技术。

操作前查验抢救设备和药品准备状况,操作时使用面罩、氧气、牙托位置要准确。

(6)严密观察麻醉过程的效果和反应并做好麻醉记录。

(7)观察和监护患者治疗的发作和恢复过程,做好麻醉访视工作。

(8)做好与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协作、配合工作。

(9)对特殊患者(如儿童、高血压患者、孕妇)的治疗,应同会诊医师、科主任、治疗医师一起,共同讨论治疗及麻醉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意外的救治措施,共同探讨及确定麻醉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全身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全身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全身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期并发症护理全身麻醉后常因麻醉药物及肌松药物残余、麻醉实施过程中损伤性操作、手术创伤性刺激等,使患者原有的生理状况发生变化而引发各种并发症[1],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麻醉苏醒期是停用麻醉药物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或清醒的时期,也是围术期最易发生生命危险的时期。

有文献报道,全麻1511例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3%[2]。

现将全身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以期对提高护理水平,预防并发症有所帮助。

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措施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7%[3],主要以低氧血症为主,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嗜好和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等诸多因素有关。

舌后:全麻复苏期间呼吸道并发症中舌后坠发生率相对较高,达1.28%[4],主要是残余麻醉药、肌松药的作用使舌肌肉缺乏张力,舌根后坠阻塞咽喉部,造成气道梗阻。

好发于肥胖、颈粗短及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患者。

此类患者发生舌后坠时应立即让病人侧卧位或头部偏向一侧,头后仰托下颌法,如上述措施仍不能解除呼吸道梗阻则需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放入喉罩和重新气管插管。

呼吸遗忘:术后大量应用阿片类药物,使患者在术后2小时内极易发生呼吸遗忘。

呼吸遗忘是少数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麻醉苏醒期间要加强巡视工作,尤其对复苏期间比较安静的病人可能存在的隐患远远大于烦躁病人。

经常呼叫熟睡尤其发出鼾声的病人,主动询问其不适,用简单的指令性动作,如抬腿、举手等方法判断病人的清醒程度。

适当给予阿片类拮抗药,要谨慎使用,因剂量大可引起患者烦躁。

喉、支气管痉挛:喉痉挛是拔管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据报道,全身麻醉拔除气管导管后喉痉挛的发生率为0.87%。

术前都有较长吸烟史是喉痉挛的高危因素之一,反复气管内吸痰也极易诱发喉痉挛。

一旦出现喉痉挛应停止任何刺激,清除口咽部任何刺激物,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加压面罩给氧,同时遵医嘱静脉推注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必要时用粗针头做环甲膜穿刺。

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应用观察

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应用观察
避 免发 生 呼 吸 抑 制 。
20 0 9年 8月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在苏醒期有关舒芬太尼 的应用
情况报告 如下。
3 讨 论
1 临 床 资 料
全 身麻醉拔管后 苏醒 期 的护理十 分重要 , 此期 间 即要 在 保 证监护好患者 的生 命体 征 , 又要尽 最大 能力减 少患 者的 痛 苦 。通过对 20 9例 由于各 种原 因而使用舒 芬太尼 的患者 的 8
22 尿 管刺激 : 多数 全身麻 醉患者 术前都 需要插 尿管 , . 大 而
在实际工作中 , 舒芬太尼 已被广泛 应用 , 在护士 的精心护
理下 , 无一例 因用药而发生呼吸抑制等 并发症 , 保证 了患者安
全 , 大程度地减轻 了患者 的不适 。 最
4 参 考 文 献
[ ] 刘醌鹏 , 1 廖
20 9 , 中 开 胸 手 术 者 7 6例 ( 6 2 ) 开 腹 手 术 8 2例 8 例 其 5 3.% , 9 ( 27 ) 开 颅 手 术 23例 ( 16 ) 各 种 骨 科 手 术 17 例 4.% , 4 1. % , 8
( % ) 其他 1 例 ( . % ) 9 , 1 05 。
分患者不 能清楚 表达疼 痛程度 , 出现 痛苦面 容、 身体 扭动 、 呻 吟 , 时监 测心率增快 , 此 血压升高 , 而呼吸功能正常 , 已恢复正 常肌力 , 即可判断患 者很 可能是疼 痛所致 , 可遵 医嘱给 予舒 芬 太尼 5—1 g静脉 推注。给药 后密 切观 察用 药反应 及镇 痛 0 效果 , 避免 呼吸抑制 的发生 , 如果 发现 呼吸频率减 慢 , 应呼叫 患者保持正常呼吸 , 一般 1 i 5mn左右就 比较平稳 。
2 使 用 舒 芬 太 尼 的原 因 2 1 疼 痛 : 多 数 患 者 术 后 会 感 到 手 术 区 疼 痛 , 数 患 者 术 . 大 多

舌后坠致气道阻塞病人紧急气道开放方法探讨

舌后坠致气道阻塞病人紧急气道开放方法探讨

易 固定 , 易移位或滑落 , 故只适用于短时 间内使用 。对 于牙 关 紧闭的病人 , 无法放置 口咽管 J , 可应用 鼻咽通 气管 , 效果 与 口咽通气管 相似 , 但置管用 时较பைடு நூலகம்口咽管置 管要 长 , 且鼻 咽管 内
当病人 由于各 种原 因引起 不 同程度 昏迷 时可 使舌 肌松 弛、 舌根下坠 , 造成完 全或不 完全性 上呼 吸道阻塞 , 严 重者发 生窒息死亡 , 必须 紧急处理 , 畅通气道 。迅速开放气道是 院前 资料 比较无 显著性差异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2 . 方法 : 插管前 向病人 家属解 释病情 的危重性 及实施 置 通气 管的必要性 , 取得家属 同意 。插管前先清 除鼻 、 口腔分泌 物、 呕吐物 , 分别 选择适 当型号 的通 气管 , 将润滑 的导管分 别
7 6岁 , 按院前急 救接诊 顺序 分鼻 咽通气 管组 , 口咽通 气 管 组 和气管插 管组 。三组病人 的性别 、 年 龄、 病种、 病程 等一般

三组置管效果 比较 , 口咽管组置管用 时最短 , 一次成功率 最高; 置管前与 置管后 比较 , 三组 病人 S p O 有显 著 上升 , ( P < 0 . 0 1 ) , 其 中尤 以气管插管组 S p O : 上升最为突 出, 见表 1 。
舌 后 坠 致 气 道 阻塞 病 人 紧 急 气 道 开 放 方 法 探 讨
谭 连
【 摘 要】 目的 探讨鼻 咽通气管 、 口咽通气管及气管插 管在 院前 急救 昏迷病 人舌后 坠致上 呼吸道阻
塞 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3 9 8例格拉斯哥评分 ( G C S ) 4—1 1分 昏迷伴 呼吸道梗 阻病人按 院前急救接 诊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开放气道方法用于麻醉苏醒期舌后坠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比较全麻苏醒期患者发生舌后坠引起气道阻塞时,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开放气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全麻苏醒期发生舌根后坠的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放置口咽通气管,b组放置鼻咽通气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开放气道后,患者的通气效果、作吐、躁动及置管损伤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通气效果无明显差异。

a组作吐及躁动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放置口咽通气管采用惠州斯莱达医疗用品公司生产的口咽通气管,成人常用型7.0~10.0 cm。

置入口咽通气管之前将口腔内分泌物吸引干净,然后从口腔沿舌插入,口咽通气管凹面向上从唇角放入口腔,压住舌面向咽喉部送入,当前端置于舌根后,再将口咽通气管顺时针旋转180°。

直到牙齿或牙龈限制其进一步插入,将舌体与咽后壁分开并且肺部听诊,确保充足换气[1]。

放置口咽通气管时应选择适宜的型号,通气管长度等于门齿至下颌角的距离,应使口咽管远端位于会厌上方,否则不仅不能解除气道阻塞反而会使之加重。

在呼吸道通畅及通气功能恢复满意后,拔除口咽通气管,并做好脸部的清洁。

1.2.2 b组放置鼻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成人常用型id 6.0~8.0 mm。

患者取去枕平卧中立位或头偏一侧,稍后仰,保持气道有一定
的弧度,从而扩大咽腔,有利于置入。

置入鼻咽通气管前,为防止分泌物堵塞前端,先清洁鼻腔,吸净痰液,插管前在通气管的插入端涂润滑剂,将导管沿着鼻咽方向轻轻插入,插入深度为患者鼻翼至耳垂的长度。

合适的鼻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太短舌根仍可能在咽水平阻塞气道,太长可达到咽喉部接触会厌或管腔太大不易置入。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通气效果。

良好:5 min后血氧饱和度维持95%以上,呼吸道通畅、喉痰鸣音、鼾声减弱或消失;(2)有无损伤。

损伤:因操作引起唇、舌、口腔、牙龈有可见的皮肤破损、出血,吸痰时损伤致吸出物带有血性液或拔通气管时带有血迹。

(3)躁动发生率。

躁动程度采用4级评估方法:1级为平静;2级为轻度烦躁,间断呻吟,但能够平静下来;3级为中度躁动,不容易安静下来;4级为重度躁动及喊叫,定向障碍。

2级以上躁动判断为有躁动。

(4)作吐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及字2检验,以p0.05)。

a组在放置口咽通气管时作吐、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损伤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上述2种开放气道的方法均能有效改善舌后坠患者的通气。

口咽
通气管是一种简单的气道辅助工具,其上端冀缘结构固定于门齿,防止口咽通气管滑入损伤会厌。

适合全麻未苏醒发生舌后坠的患者开放气道,通过其弧形结构向前下的力量将舌体恢复正常位置,从而恢复正常的气道管径,降低气道阻力,改善缺氧及降低呼吸道的阻力[2]。

管道中间有通道用于吸痰及通气,提供通畅的呼吸道及有效地减少因舌后坠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但有喉头水肿、气管内异物、哮喘、咽反射亢进、口腔内门前四齿有折断或脱落危险等患者禁用[3]。

口咽通气管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故对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适合长时间使用[4]。

观察发现,放置口咽通气管时作吐、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放置鼻咽通气管组,患者对口咽通气管耐受性相对较差,且位置容易移动甚至脱落。

所以口咽通气管更适宜不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且估计只需短时间放置的患者。

另外,口咽通气管的价格较经济实惠,可为全麻未清醒患者常规预防放置。

鼻咽通气管对咽喉部的刺激较口咽通气管小,清醒、半清醒或浅麻醉的患者更易耐受,且血流动力学稳定,作吐、躁动发生率低,可以放置较长时间,适合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及苏醒后伴有呼吸道不畅需较长时间放置通气管的患者,且对合并有开口受限、牙关紧闭或口咽部创伤的舌后坠患者也适合。

另外虽然鼻咽通气管的材料柔软,对黏膜组织损伤小,但因鼻黏膜的血运丰富,易造成损伤出血,对一般状况良好的全麻未清醒患者可考虑放置口咽通气管。

对鼻咽
癌放疗后鼻腔息肉、鼻甲肥大、鼻中隔歪曲等患者则不宜放置鼻咽通气管,这时可考虑口咽通气管。

总之,舌后坠的护理关键是快速、有效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通气,在选择通气管时充分了解病情,权衡利弊,力求患者安全、舒适。

参考资料
[1] 陈莉.三种护理技术操作技巧[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4(6):250.
[2] 黄小红.应用口咽通气管解除舌后坠的效果分析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3.
[3] 吴海英,陆晨英.171例口咽通气管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5,16(6):357.
[4] 黄玲,黄冰,潘灵辉,等.麻醉后口咽和鼻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2):1109-1110.
(收稿日期:2012-03-08) (收稿日期:陈丹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