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欧中世纪工业组织的变化

浅析西欧中世纪工业组织的变化
浅析西欧中世纪工业组织的变化

浅析西欧中世纪工业组织的变化

徐浩

【作者简介】徐浩,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100872)

【关键词】西欧/中世纪/工业组织/变化

9—15世纪的中世纪期间,以工匠劳动为核心的西欧工业组织经历了三次重要变化:9—12世纪领地工业阶段的工业组织即庄园工场,12世纪以来劳动者个体生产阶段的工业组织即城乡工匠家庭作坊,以及13—15世纪产生的商人控制产销过程的工业组织即城乡外包工工场。本文特别注重将中世纪工业组织的纵向与横向变化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对中世纪各个阶段工业组织的形态特征、城乡工业的地理转移、城乡工业组织的走向及其变化原因等问题都分别进行了深入论述。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

工业组织指以工匠为主体的基本的工业生产或经营管理单位。尽管农户从事部分工业生产,但一般没有人将农民称作工匠(craftsmen,artisan),在此意义上农户不是工业组织,而这并不妨碍农村存在工业组织。西欧中世纪工业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程度不同地进行过深入研究。不过,工业组织在中世纪(9—15世纪)西欧经历了哪些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在城乡有哪些共同表现?如何分析城乡工业组织变化的原因?目前为止,这些问题还缺少系统化的考察梳理。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领地工业阶段的工业组织——庄园工场

中世纪的第一个工业组织是庄园工场(villa or manor workshop),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晚期。当时的庄园不止是农业生产单位,还是工业生产的中心(注:庞兹:《中世纪欧洲经济史》(N.J.G.Pounds,An Economic History

of Medieval Europe),朗曼出版社1994年版,第64页。)。罗马帝国灭亡后,古代城市的工商业中心的职能衰落了,而中世纪早期低下的农业生产力,使大地产不可能通过大量出售剩余产品而从市场上交换工业品。这种形势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工业的普及,迫使王室、修道院和世俗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建立庄园工场,招募奴隶和依附农民生产工业品(注:杜哈德:《中世纪早期的西方:经济和社会》(R.Doehaerd,The Early Middle Ages in the West:Economy and Society),北方荷兰出版公司1978年版,第127—128页;斯密指出,制造业和国外贸易等“这一类职业,在雅典和罗马,全由富人的奴隶经营”(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9页)。)。加洛林时期庄园工场的普遍化使工业的地理分布发生显著变化:墨洛温时期纺织品、工具、武器、铁制与木制品、玻璃、陶器和盐的生产还主要集中在城镇,加洛林时期上述工业生产已经在庄园和广袤的农村得到推广(注:维赫尔斯特:《加洛林经济》(A.Verhulst,The Carolingian Economy),剑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庞兹:《中世纪欧洲经济史》,第64页。)。庄园工场独盛于缺少城市生活的中世纪早期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王室和修道院的庄园工场最为典型。查理曼的王庄包括许多庄园工场,由王室经纪人指挥生产。尽管查理曼亲自制定了长达70节的庄园管理手册——“庄园诏令”,但它们“不是一个个别的例子”,从中只能获得王庄工场的工业生产活动非常多样化的印象,而无从进行个案考察。10—11世纪,城市兴起较晚的德意志“在教会的大庄园上,或在大领主的有些大庄园上,设立了‘工场’,由职工来制造东西”。在这些工场中,工匠是依附者。他们在庄园工作时得到原料和一定数量的食品、饮料。在剩余时间,他们被授予一块比份地小的工业田地维持家庭生活(注: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89、365页。)。

中世纪早期庄园工场的档案以修道院最为丰富。修道院一般建在定居点附近,这些定居点或为城市或为农村。在前种情况下,修道院可以直接利用城市工

业与工匠,以满足修道院所需要的大部分工业品。后种情形下,同样封建化的修道院必须建立自己的庄园工场。825—830年圣·加尔修道院绘制的平面图上,各种工业以及酿酒和磨面集中在一个大的工场中,此外还有一个漂洗工场和其他工场。在圣·里基耶修道院,工匠按行业集中居住,他们是修道院不自由或半自由的奴隶(familia)。桑·樊尚修道院的新工场生产各种奢侈品,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修道院的需要,也供应所属的地产和修道院捐赠者家庭。后来考古所发掘的4个工场分别制造各种骑士装备和玻璃器皿,而陶器、皮革制品、日常金属用品或工具,以及象牙和骨制品则在其他工场生产。尽管本尼狄克教规和12世纪的西多会将劳动作为僧侣的精神需要,但在大多数时候,劳动由农奴或世俗弟兄代做,僧侣只从事监督性质的劳动而已(注: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册,第213、219页。)。为此,鲍比欧修道院的庄园账册表明,该修道院的一个管家(chamberlain)负责管理毛皮匠、鞋匠、裁缝的劳动,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原料。另一个管家负责向铁匠、制盾者、鞍工、镟床匠、羊皮纸匠等供应原料,分发铁制工具。还有一个年轻僧侣监控其他工匠的生产。

尽管修道院的庄园工场集中了多种行业,但以纺织、金属加工、玻璃制造、制陶和制盐等行业的工场为要。8世纪以来,西欧各地都有专门的妇女工场(gynaecea),主要生产衣被和家居织物,无持有地的女奴隶和处于奴役地位、但拥有持有地的半自由妇女必须在那里承担纺织劳役。不仅如此,伦巴德国王罗萨里(636—652)的诏书(Edict of Rothari)谕令,任何与奴隶结婚的自由妇女,在双方共同生活期间必须在王室妇女工场中劳动。(注:杜哈德:《中世纪早期的西方:经济和社会》,第133页。)查理曼的庄园诏令中也有如下证明妇女工场生产活动的条款:“为使朕的妇女工作,应按照所指定的适当时间,来给予她们材料,如亚麻、羊毛、大青染料、朱红、茜草根制的颜料、理羊毛梳、起绒草、肥皂、润滑油、器皿及其他必须的东西。”(注: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第288页。)在王室地产上,妇女工场是独立建筑,用篱笆和大

门与外界搁开。但这些织女究竟是在一个大建筑的不同房间,还是在几个独立的半地下茅屋从事劳动,目前尚不清楚。在后一种情况下,庄园妇女工场的面积很小,一般仅有2.5—2.7平方米、深0.5—1米,只能容纳1—3个人在其中工作。中世纪早期,织布是典型的妇女劳动,修道院中的僧侣从来不亲自织布,而是选择建立妇女工场,规模可达几十人。巴伐利亚小修道院有24人,缪巴赫修道院有40人,菲尔达修道院的一个庄园有55人。

金属加工等行业的庄园工场也很重要,主要生产农具、武器、食盐、器皿和教堂用品。中世纪普通自由人对于在他土地上所发现的矿产不得享有权利,矿产属于王室或其他封建主,不经他们同意其他人不能随意采矿。考古发掘证明在修道院地产上存在8—10世纪铁矿石的采矿遗址,炼铁设备也建造于加洛林时期,许多地区发现了冶铁炉(forge or furnace)。查理曼曾命人起草王室领地铁矿和铅矿的年度生产报告,这是庄园金属工场存在的重要证据(注:杜哈德:《中世纪早期的西方:经济和社会》,第132页。)。庄园武器制造工场的存在见于记载。随着武器需求数量日益增长,某些修道院设立了为服军役的附庸生产武器的工场。这些工场生产的武器只能分配给自己的附庸使用,法令明令禁止将它们卖给其他人,特别是商人。圣·加尔等不少修道院都设立了庄园武器工场,并与军事装备有关的皮革加工置于同处。玻璃制造和制陶在前朝是城市工业,加洛林朝时进入农村。除了在修道院建设工地生产窗户玻璃外,庄园工场还在庄园自营地为主人生产薄如圣饼的碗、碟和灯罩等各种器皿(注:维赫尔斯特:《加洛林经济》,第72—83页。)。制盐也是重要的庄园工业,许多教会领主在其领地上拥有盐矿(salt-works)、煮盐炉(furnaces)和煮盐锅(salt-pans),相关的例子不胜枚举。8世纪初,巴伐利亚公爵泰奥多不仅将自己在瑞辰霍尔1/3的盐矿捐赠萨尔兹堡教堂,同时还赠送了20个煮盐炉和同样数量的煮盐锅(注:杜哈德:《中世纪早期的西方:经济和社会》,第287页。)。

中世纪早期的工业组织向中期转变的前提是庄园工场的解体。9—10世纪本

尼狄克修道院的庄园是西欧工业生产的中心,12世纪西多会修道院的庄园又在中东欧扮演了相同角色,而此时西欧和南欧的制造业已经转移到城市工匠手中(注:庞兹:《中世纪欧洲经济史》,第50、61页。)。“制造业劳务在12

世纪初就在(法国)各地几乎结束了”(注:布洛克:《法国农村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8—109页。)。庄园工场在城市与商业不发达的状态下是必要的,但“随着商业的再起,庄园中的很多设施就成为多余的了;在每个重要庄园的家庭作坊里,总是有几十个农奴在制造纺织品和农具,但是这种家庭作坊现在还有什么用呢?其产物还不如邻近城市里的工匠们所制造的一半好。在12世纪,几乎各地方的作坊都没有了,人们也就让它们这样消失下去”(注: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73—74页。)。这种消失不一定是由于具有农奴身份的工匠逃亡所致,在此之前领主可能实行了部分改革。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阶段明显发生在12世纪,而当时庄园工场的工匠已经拥有一定的支配自己劳动权的自由度,向外面的顾客出售自己生产的部分产品。如位于桥梁附近的庄园面包房起初只向领主家庭供应面包,后来面包师傅也将面包卖给香客等旅行者。随着消费者的增加,他的生意也日益兴隆。1109年,富利兹莱的修道院长允许庄园工匠在市场上出售自己所生产的任何工业品。根据1170年斯特拉斯堡制订的法规,教会领主庄园的任何工匠在城市出售他自己生产的工业品时都无须缴税(注:杜比:《欧洲经济的早期增长》(G.Duby,The Early Growth of the European Economy),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第236页。)。可见,这种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是领主适应交换经济的兴起而自行调整生产关系的结果,并为中世纪中期工匠在村庄和城市的独立家庭作坊的普及创造了前提。庄园工场的消失也非一刀切,世俗和修道院的庄园就存在时间差。当世俗贵族已经认识到农奴劳动的高成本和低效率,因此纷纷放弃强制性劳役,采用自由劳动的时候,“所有被雇佣在教会和寺院的大工场内作为手艺人和手工业者的农奴情况,是与教会领地上种田的农奴的情况相同的。……教会反对解放手工业的农奴,反

对组织独立的手工业者团体”,教会的保守性推迟了教会地产工业组织的变化,导致12、13世纪教会土地上的农民奋起反抗教会的庄园制度(注: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册,第304—305页。)。

个体生产阶段的工业组织——城乡工匠家庭作坊

中世纪的第二种工业组织是城乡个体工匠的独立家庭作坊(domestic crafts workshop)。建立在庄园工场劳役制基础上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或解体,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使城乡工匠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而城市法和庄园习惯法也不同程度地维护了他们的财产权利(注: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3年版,第480、482和400、404页。),这些变化为独立的个体工匠及其工业组织的成长创造了必要的社会环境。城乡个体工匠来自庄园工匠或农奴。同领主庄园一样,农户也承担了繁重的工业生产任务,为工匠提供了后备队伍;中世纪中期工业品市场空前扩大,为城乡工匠阶层的兴起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城乡个体工匠阶层产生的前提不仅需要庄园工场解体,还依赖农户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方式的部分改变。中世纪早期和中期,为了交纳实物地租和满足家庭消费,农户承担了繁重的工业生产任务。农奴缴给庄园的实物租税既有农产品,也有林产品和工业品(注: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册,第379页。)。除了通过庄园工场生产部分工业品外,加洛林时期以来的庄园领主还向佃户收取各种工业品的实物地租。例如圣-日耳曼修道院向佃农征收亚麻和羊毛内衣、桶、制桶用的木板、桶箍、木瓦、火把、肥皂、锅,以及锄、犁铧、镰刀、十字镐等铁制工具。普兰修道院向各领地上的不自由芒斯(份地单位)的持有者征收亚麻线、羊毛和亚麻布、内衣、裤子和各种木制品。萨尔兹堡教堂庄园的佃户有义务交纳枕头、袋子和皮革瓶。圣·朱丽亚修道院向所属领地的农民征收犁铧、镰刀、耙、斧头、粗布、羊毛帐幕和丝绸(注:杜哈德:《中世纪早期的西方:经济和社会》,第131页。)。为了交纳实物地租和满足家庭消费,农户生产的工业品

达几十种之多。在谈到中世纪中期农民的家庭劳动时,贝内特转述的厄恩利爵士所概括的农户工业生产项目多达30余种(注:贝内特:《英国庄园生活:1150-1400年你们状况研究》(S.H.Bennett,Life on the English Manor,A Study of Peasant Condition 1150-1400),剑桥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27—228页。但这种概括仍不能视为面面俱到,如其中就没有关于酿酒这种至为普遍的农户工业的只言片语。)。工业品的实物地租在西欧各国持续时间长短不一,12—14世纪的德意志、12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和法兰西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伴随西欧城市兴起,作为城市最早顾客的领主可以方便地买到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因此,1100年以前的意大利,12世纪上半叶前的法兰西(应该还有英格兰),最后是德意志,工业品的实物地租逐渐消失(注:杜比:《中世纪西方的农业经济和乡村生活》(G.Duby,Rural Economy and Country Life in the Medieval West),南加利弗尼亚大学出版社1968年版,第153页。)。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生产的日趋专业化,农户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分离,村庄和城市工业品的消费市场蓬勃兴起。

中世纪中期以来西欧农民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购买工业品,这种新的需求是工业商品化的先决条件。普通农户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支出,约占全年现金收入的22%,购买厨房器皿、各种用具、蜡烛、衣服、鞋子、盐等(注:基斯科珀洛斯:《黑死病以前英格兰的生活标准和资本形成:农民的预算模式》

(H.Kitsikopoulos," Standards of Living and Capital Formation in

Pre-plague England:A Peasant Budget Model" ),《经济史评论》(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00年第2期,第237—261页。)。村庄中存在的木匠、铁匠、酿酒者、漂洗工和裁缝等职业姓氏表明,工匠已经构成乡村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的产品在农民中拥有稳定的消费市场。英格兰中世纪农民住房主要是土木结构,而法国部分地区和意大利农民居住石头房屋。无论土木(但有石头地基)或石头结构,木匠和石匠在建房中都不可缺少。英格兰相同经济地位农民的住房,

建筑样式和面积整齐划一,说明在关键的工艺上离不开木匠、石匠和葺屋顶匠的参与(注:戴尔:《中世纪的生活:850—1520年的英国人民》(C.Dyer,Making a Living in the Middle Ages:The People of Britain 850-1520),耶鲁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172页。)。以往认为农户自己织布、做衣服、酿酒和烤面包。但许多农妇并不烤面包,而是从拥有大面包炉专门制作面包的邻居那里购买。纺线(包括毛线、大麻线和亚麻线)一直是典型的妇女劳动,卷线杆成了中世纪农民妇女的象征符号,但她们从不被当作工匠。在城市纺织业兴起后,妇女使用的立式织机被男子使用的卧式织机取代,农村妇女的纺线和织布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分离,她们通常将纱线卖给织工,较少亲自织布。甚至原始工业化开始的中世纪晚期,农户也不是家家户户织布,相反那时织布的地域性更强。不仅布匹不能做到自给自足,许多农民的衣服也是村庄裁缝加工的(注:哈纳沃特:《紧密的纽带:中世纪英格兰的农民家庭》(B.A.Hanawalt,The Ties That Bound:Peasant Families in Medieval England),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2、113—114、116页;杜比:《欧洲经济的早期增长》,第239页。)。因此,那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农民只购买铁器农具和盐,而依赖他们的妻子制造他们所需要的其他东西……这种说法不再站得住了”(注: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81页。)。中世纪中晚期,农户逐步减少家庭工业生产,越来越依赖村庄和城市工匠向他们提供产品与劳务,城乡独立的工匠阶层由此而兴。

12世纪早期以前,村庄没有独立的个体工匠。12世纪作为农民共同体的村庄中的第一批工匠曾经是完全依附于领主的奴隶。他们最初只在庄园工场做工,后来被领主许可也为其他人生产。以庄园工场的衰落为契机,主要为农民服务的村庄工匠的家庭作坊发展起来(注:杜比:《欧洲经济的早期增长》,第195页。)。人口压力也促成部分小土地持有者转移到工业活动中。普通农民的最低家庭土地需要量为10—15(英亩)土地,小土地所有者约为8(英亩)(注:徐

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97页。),否则农民就要以主要精力从事非农业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手工业工人(即村庄工匠)都是不能单独依靠份地产品维持生活的小农。他们依附于村落,受任何一个需要工业服务的人的支配。他们基本上是领取一份产品或货币报酬的村落农奴”(注:维贝尔:《世界经济通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99页。)。11世纪末英格兰小持有者至少占1/3,而13世纪末在东南部的部分地区该比例超过50%,西欧其他国家也大抵相同(注:希尔顿:《农奴争得自由》(R.Hilton,Bond Men Made Frees),坦普尔·史密斯出版公司1973年版,第33—34页。)。在英格兰东南部的埃塞克斯,黑死病没有减少小持有者的比例。此前工资劳动者和工匠已经超过1/2,其后达到3/4,即农村中农民占1/4,工匠和零售商占1/4,工资劳动者占1/2(注:普斯:《黑死病后的农村社会:1350—1525年的埃塞克斯》(A.L.Poos,A Rural Society after the Black Death:Essex 1350-1525),剑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18、23、40、57页。)。农村职业姓氏中很少见到持有全份地和半份地(40和20英亩)的农民,因而村庄工匠主要来自小持有者(注:贝利:《边际经济?中世纪晚期东盎格利亚的布雷克兰》(M.Bailey,A Marginal Economy? East Anglian Breckland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剑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7—188页。)。

12世纪以来每个村庄都有常住工匠及其家庭作坊。村庄工匠与其他小持有者和无地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掌握了一门手艺(craft)。12世纪以后重犁和马在农民中的广泛使用,推动了乡村铁匠铺(smithy)的普及(注: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1卷,第113页。)。铁匠是村庄最重要的工匠,他占有小块土地和家庭作坊,修理犁铧和马车上的铁零件,钉马掌,制作和磨锐镰刀、斧头,向建筑工人供应吊钩和钉子等产品与服务,铁匠铺成为村庄生活的中心。虽然村庄铁匠铺的出现比磨房要晚,但它在农民社会中引入了专业工人。木匠制作犁、马车

和风车的转轮和传动装置,以及建筑房屋,为农民住房生产木结构的框架。此外,村庄还有磨房主、面包师傅、酿酒者、裁缝、皮匠和漂洗匠等,各有自己的家庭作坊。其他建筑工匠如石匠、石膏匠、葺屋顶匠、砖瓦匠以及陶匠,一般是流动性的或生产的地域性较强,不属于常住的村庄工匠(注:希尔顿:《农奴争得自由》,第36页。)。1381年时,英国有些地区的人头税报告已经将工匠与农场主、雇工和佣工作为村庄三个主要的阶层并称(注:贝利:《边际经济?中世纪晚期东盎格利亚的布雷克兰》,第189页;杜比:《欧洲经济的早期增长》,第195页。),已然显示了他们在农村社会中的重要性。

中世纪中期,城市逐步成为工业生产的中心。12世纪制造业经历了从修道院和农村向城市的扩散。英格兰的织工12世纪起向城市迁移。1175年在诺丁汉郡的纽瓦克城,拥有职业姓名的78个居民中包括10名织工和2名染工。12世纪末和13世纪,法国某些小城镇的第一批工匠是铁匠和鞋匠。在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这些城镇获得城市特权(注:杜比:《中世纪西方的农业经济和乡村生活》,第154页。)。中世纪中期人口、收入和需求扩大,推动了农村以小城市、小城市以较大城市作为商业中心,内陆城市又以沿海城市作为贸易枢纽。城市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力量,而兴旺的市场又吸引了工匠迁徙。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从前满足城镇和城堡有限需要的少数工匠,显然不能满足新来者日益增多的要求。因此最不可少的行业的工人(面包师、酿酒师、屠夫、铁匠等等)必须来自外面”。随着对工业品需求的增加,其他行业的工匠也接踵而至。因此,“举凡农村进行工业生产的地方,商业……首先把工业吸引过来,然后很快把工业集中到城市”(注: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第94页。)。工业向城市扩散的意义是巨大的,工匠越来越集中于城市。从职业姓氏研究看,12—14世纪早期拥有职业名者占城镇被统计地人口的20%—30%,同期某村庄有职业名者占佃农总数的18%,某修道院占10%(注:布里特奈尔:《1100—1300年英格兰的劳动专业化》(R.H.Britnell," Specialization of Work in

England,1100-1300" ),《经济史评论》(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01年第1期,第2-3、5页。)。

村庄个体工匠由于同业工匠数量少而无法组成同业行会,仍然隶属领主和庄园法庭。村庄以外的工业活动由于所处地域和性质的不同,分为行会工业和非行会工业。城市是中世纪行会制度的惟一家园,而行会制度也是城市工业的基本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的所有工业都组成同业行会。1387和1440年法兰克福的行会师傅分别是1190人和825人,而非行会师傅的数量却分别高达1554和1493人(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45—446页。),非行会师傅在两个时期的师傅总数中分别占23%和45%。在城市工业和村庄工业以外,中世纪中期还有其他工匠从事工业活动,如流动性工业(非城市建筑业)、森林工业(烧炭和木板加工)、农村工业(采矿、冶炼、采石、制陶、制盐、烧石灰和制造玻璃等)。由于流动性和分散性,上述行业无同业行会。同业行会的基础是行业内部的分工。城市比农村具备专业化发展的更大空间,庄园工场和村庄工匠的家庭作坊则没有过类似的发展。行会非工业组织,它相当于维护城市各个行业的工业组织与工匠的宗教、社会和经济利益的行业协会,是工匠、作坊与城市政府之间的“中间人”,村庄对农民、农户与领主来说也是这种角色(注:希尔顿:《阶级冲突与封建主义危机——中世纪社会史论文》(R.Hilton,Class Conflict and the Crisis of Fedualism,Essays in Medieval Social History),汉布尔顿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页。)。工匠从城市的领主那里获得了自由,但行会和城市当局又成为他们新的人格化主人:“既然奴隶制实际上已在城市里被废除,劳动便以契约为依据;不过,劳动契约条款根据工作种类的不同严格地由行会和城市的习惯和法令来规定。”同业行会设立自己的仲裁法庭,会员被要求在到法院打官司之前先去这个仲裁法庭(注: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474页。)。

家庭作坊同样是村庄以外工匠的典型生产组织。行会工业的基本生产单位是行东(craft master)独立的家庭作坊(domestic workshop),包括夫妻、一个或更多居住在一起的佣工(living in servants,即学徒、帮工),以及行东数量不定的未成年子女。除行东的儿子外,成年亲属一般不留在家庭作坊内。普罗旺斯的卡彭拉斯城的平均家庭规模为5.2人,法国南部的某些城市平均家庭规模是7—8.5人。但英国考文垂城1377年的人头税册表明,工匠的家庭规模为3.91—4.58人,只有一个堂区的户均人口超过5人(注:斯旺森:《中世纪的工匠: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城市阶级》(H.Swanson,Medieval Artisans,An Urban Class in Late Medieval England),巴兹尔·布莱克韦尔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城市规模只制约着工业、同业行会及其作坊的数量,但作坊的经济状况相差无几。决定中世纪行东作坊规模偏小的原因是佣工数量,很多商人拥有三五个以上的佣工,而只有少数工匠的佣工超过一个(注:哈维:《中世纪的工匠》(J.Harvey,Medieval Craftsmen),B.T.巴茨福德出版公司1975年版,第27—29页。),商人与工匠的经济实力由此可见一斑。1327年约克为征收世俗赞助金而进行的财产估价表明,绝大多数拥有5镑以上财产者是商人,而大多数工匠的财产在2镑以下(注:斯旺森:《中世纪的工匠: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城市阶级》,第151页。),工匠在经济上属于城市中等偏下阶层。城市个体工匠作坊的规模和财力使其只能将行业内部分工和家庭作坊的工业组织结合起来,不可能形成作坊内部的分工或将其扩大为手工工场。

中世纪中期的工业组织绝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只有采矿业和建筑业例外。1100—1350年各类采矿业全面扩张。领主控制的采矿业如同自营地农业,为满足需要而生产。1384年英国诺桑伯兰的班伯格城堡的看护人接到指示,要求开采足够的煤以供应居住在城堡中的人们使用。但越来越多的采矿业和冶炼业日趋以市场为导向。中世纪采矿业或冶炼业缺少固定资本,以矿工和冶炼者个人、家庭和小的合伙组织进行生产,商人负责销售。采矿一般不是专门职业。在维克菲

尔德庄园,挖铁矿石和海煤的大多数人是农业佃户。在德文和康沃尔的锡矿,在繁忙季节雇佣6000—8000名锡矿工,许多人是流浪工人。他们一部分时间用于农业生产或其他职业,甚至专职锡矿工也要从事少量农业作为副业。建筑业需要多种技术的工匠的合作,城堡和修道院尤其需要大量工匠(mason)的劳动。在1295年夏天卡纳翁城堡在一周使用的劳动力上升为528人,1344年春天温莎城堡的劳动力有710人(注:米勒、哈彻:《中世纪英格兰:城市、商业和工业》(https://www.360docs.net/doc/6011555811.html,ler & J.Hatcher,Medieval England,Towns,Commerce and

Crafts,1086-1348),朗曼出版社1995年版,第66、87页。)。

商人控制产销阶段的工业组织——城乡外包工工场

一般说,行东的家庭作坊是独立的生产单位。但实际情况是,部分工匠在资金和市场方面不得不受制于商人,致使工匠与商人形成经济依附关系。大多数城市工业不需要很多的固定资本,织工的织机和补鞋匠、木匠的工具花费不多。但也有例外,皮匠、面包师傅、磨房主和铁匠则需要更大的工作场所和价格不菲的设备,商人在生产设备上控制工匠从这些行业开始。1303年伦敦调查的53个面包师傅中,只有7人拥有自己的面包房,大多数人的面包房租自批发商。承租固定资本只是行东依附商人的一个原因,在拥有区域和海外市场的城市工业中,商人通过控制销售达到使工匠依附于自己的目的。1275年温切斯特的漂洗工和织工被剥夺了城市特权,成为城市的二等公民。这种二等公民的最好说明是,尽管同业行会成员垄断城市生产,但在英国的马尔伯勒城,他们只能为城市的商人劳动,不许出城贸易,产品只可卖给本城商人。在失去贸易权后,工匠被迫依附于作为商人的染工。染色一般是布匹生产的最后工序,染工在购买染料和销售成品布时可能与外商打交道,有机会上升为商人行会的会员和城市统治阶级。在牛津、贝弗利、温切斯特和林肯等城市,织工和漂洗工对商人形成经济依附,被禁止涉足布匹生产的染色和整饰,不许批发和零售布匹。在牛津,没有商人的同意工匠甚至不能织布和漂洗。这样的企业家不止来自染工,织工和漂洗工也乐于仿效。

在温切斯特和马尔伯勒等城市,富裕起来的织工和漂洗工放弃自己的生产手艺,成为专营布匹贸易的小商人(dealer)。他们可以成为商人行会的会员,但必须停止生产活动,否则就要被罚款直至失去商人行会的会员资格。工匠一旦成为布商,其经济地位便令工匠望尘莫及,1282年伊普斯威奇的布商休·戈尔丁的存布价值达76英镑(注:庞兹:《中世纪欧洲经济史》,第290—292页;博尔顿:《中世纪的英国经济1150—1500》(J.L.Bolton,The Medieval English Economy 1150-1500),比利和桑斯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156页;米勒、哈彻:《中世纪英格兰:城市、商业和工业》,第95、104—105、117、112—115页。)。

在此基础上,商人被称为布商(cloth merchant、mercer、dealer)、商人企业家(merchant entrepreneur)或呢绒商(clothier),工匠与其顾客不再通过市场发生联系,商人切断了这些关系。商人拥有较多的生产资本,用于垫付羊毛、纱线、半成品布的开支,垄断了主要产品的贸易权,资本优势和贸易垄断使13世纪的商人首先控制了城市纺织业。13世纪的英国既有生产规模、生产单位和地理分布范围很大的工业,也有虽然广泛分布,但生产单位很小的工业。大规模工业包括织布、石头建筑、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的开采和金属冶炼、制盐、海洋渔业,其中高度组织化并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行业有织布业、建筑业和采矿业。在城市织布业中,大规模的资本主义企业家与每年生产和销售少量布匹的织工并存,而两者的社会地位和生产组织却截然不同(注:博尔顿:《中世纪的英国经济1150-1500》,第152—155页。)。13世纪中叶的英国城市纺织业已经具有外包工的特点。莱斯特城的企业家亨利·霍希尔和希尔顿控制了织布过程。他们购买羊毛、进行洗涤和染色,将原料分配给梳毛工和纺线工;在全城雇佣织工和漂洗工,监督生产并支付计件工资;最后这些企业家负责在东英格兰的波士顿和圣·艾夫斯市集销售成品,整个过程事实上已经建立在外包工制基础上。伦敦的商人(bureller)督促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修订同业行会章程,规定当织工与呢绒商发生纠纷时不能停工,取消织40码长的呢绒至少需要4天的规定,将圣诞

节假日的结束时间从2月2日提前到1月6日(注:米勒、哈彻:《中世纪英格兰:城市、商业和工业》,第112—113页。),将工匠的经济依附硬化成为规章制度的强制。

城市商人控制产销过程的终极标志是呢绒商的出现。利普森最早研究了城市呢绒商的产生。14世纪晚期,在向城市织布业供应原料的羊毛贩子以及剪绒、织布、漂洗和染色等工序的师傅中,某些人转变为统管呢绒生产与销售整个过程的呢绒商,呢绒商与师傅形成家内制的雇佣关系。呢绒商供应羊毛和收购布匹,以前的师傅仍然在自己作坊并使用自己工具进行生产,但他已经丧失了对原材料和销售的控制权,沦为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计件工资劳动者。呢绒商地位上升,曾从事织布业的坎特伯雷市长,生活得像一个绅士。在英格兰西部,呢绒商被称之为“绅士呢绒商”(注:利普森:《羊毛及其纺织简史》(E.Lipson,A Short History of Wool and Its Manufacture),伦敦:威廉·海涅曼出版公司1953年版,第49—50、56、68—73页。)。从此,商人与工匠形成真正的雇佣关系。工匠在家中从事劳动,这种雇佣劳动具有“家庭”(domestic)性质。在其中居核心地位的商人叫“包买商”(Verleger),因而它在德国被称为“包买商制度”(Verlagssystem)。以上两词很难译成法文、意大利文或西班牙文,英文译成“外包工制度”(output system)。外包工工场在农村的推广是中世纪晚期工业组织变革的尾声。卡勒斯-威尔逊认为漂洗水车是纺织业转移到农村的催化剂,但反对意见像英国13世纪的水车一样多(注:博尔顿:《中世纪的英国经济1150—1500》,第157—158页。)。该论点的缺点是将工业转移的原因过于简单化。工匠向农村的迁徙最早发生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漂洗水车不是主要原因。当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交不起承包金,拖欠和逃税现象愈演愈烈。城市织工既要拼命维护他们在城市工业生产中的垄断权,又不堪忍受国王和城市政府像挤奶牛一样在经济上对他们的榨取。当亨利二世提高承包金(farm)时,温切斯特城的织工便迁徙到农村。商人在迁徙问题上持积极态度。城市的商人和工匠对农村工业

的态度经常是对立的,工匠捍卫自己垄断城市工业生产的权利,以减少农村工业的竞争;商人更关注如何使利润最大化,而由谁生产并不重要。从布匹生产成本看,漂洗占7%-12%,纺织占30%-40%(注:纺织业各工种的成本比例详见米勒、哈彻:《中世纪英格兰:城市、商业和工业》,第96页表2.1。),纺织是原料以外成本支出最多的部分。因此,商人对农村织布业采取利用和鼓励的实用主义态度,甚至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农村。1275年在牛津城附近某些地方的农村织工确认,该城商人已经将织机发给他们。1260年莱斯特城的商人在城外建立了漂洗水车,1300年林肯城购买农村布匹进行染色,1298和1310年伦敦由于使用异地漂洗水车而酿成纠纷。城市资本家一方面与城市同业行会进行斗争,企图打破它们对工资和劳动条件的控制;另一方面他们不仅在漂洗更在纺线和织布上使用廉价的农村劳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注:博尔顿:《中世纪的英国经济1150—1500》,第158—159页。)。无论城市工业向农村的扩张还是迁徙,它们在15世纪以前还只是初步的,不过主要推动力与后来一样都来自正在转变为企业家的城市商人(注:米勒、哈彻:《中世纪英格兰:城市、商业和工业》,第107页。)。

15世纪外包工工场向农村的推广主要是新的需求与供给形势决定的。在需求上,中世纪晚期由于城市中产阶级的成长和富裕农民阶层的形成,廉价织物的消费市场迅速扩大。这种新织物(new draperies)增加需求后,可以大规模生产,为新型工业组织在农村的推广提供了契机。在供给上,15世纪城市人口下降和经济困难,造成同业行会的垄断性进一步加强,成为城市工业向自由的农村迁徙的动力之一。而新兴纺织业中心具备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当地的地方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和将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能力至关重要。这些地区的畜牧业和森林业较为发达,加之可分割继承制度盛行,比农业区有更多剩余劳动力(注:博尔顿:《中世纪的英国经济1150—1500》,第264—265、269—270页。)。农村拥有长期生产廉价织物的历史,中世纪晚期这类织物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以往生产

高档布的商人开始将羊毛分发给农村的织工。由于使用普通羊毛作为原料,简化了布匹的后期工序,以及在纺织上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因此这种布匹价格便宜,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中世纪晚期需求和供给都有利于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促进了新的制造业中心的崛起。诚然,农户在市场销售方面处于劣势,缺乏资金购买大量原材料,商人资本家解决了这个难题。虽然商人阶级在村庄独立家庭作坊阶段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此时商人成为农村织工与区域或海外市场的桥梁。他们定期向纺纱工提供羊毛,为织工提供纱线,收集前面工作阶段的产品,同时经常自己控制着资本密集型的布匹的后期加工过程。没有商人供应原料他们就不能工作,没有商人提供市场,他们也无法销售自己的产品(注:庞兹:《中世纪欧洲经济史》,第311、284、288—289页。)。表面来看小土地持有者重新从事织布业是一种轮回,但市场扩大了,工业组织也从独立生产的家庭作坊,转变成在专业化的工业村庄中由商人控制的、失去独立经营权的“分散的手工工场”。布罗代尔称之为分散的制造厂,认为它是适应工业资本主义要求的一种原始形态(注: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性》卷三(人与物·下),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8页。)。这些分散的手工工场就是剩余劳动力极其丰富的畜牧区和森林区等地的广大农户,工业组织的数量和性质前所未有地得到扩大、转换,从而启动了西欧原始工业化的进程。

综上所论可以认为,中世纪工业组织在六个世纪左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在农本经济基础上的早期中世纪是农业社会,工匠和工业生产虽然存在,但没有独立的工匠阶层和工业组织。而中世纪中期以来,不仅工匠阶层和工业组织独立于农民和农业组织,而且企业家登上历史舞台,从此揭开了农业的欧洲向工业的欧洲转变的序幕。在生产关系上,工匠经历了从庄园工场的封建集体劳役制下的农奴,到城乡家庭作坊下交纳产品或货币租税的独立个体劳动者,再到在生产与销售上完全依附于商人企业家的雇佣工资劳动者;在生产方式上工业组织从中世纪早期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小生产者,到中世纪中期城乡家庭作坊转变为

小商品生产者,直到中世纪晚期商人主导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城乡外包制的商品生产者。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城乡协调、互动与分工下完成的,从而导致中世纪城市和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城乡生产商业化的扩大和城乡中产阶级群体的涌现即是这种共同进步的绝佳体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专题概述:在世界历史上,5—14 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由东罗马发展而来的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在亚洲,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 本课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专题《中古时期的世界》的第一课,上承《古代世界的大帝国》中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史实,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正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下启中古时期的亚非美洲的文明与发展,拜占庭帝国也正为西亚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而消失于历史长河。既有贯穿欧洲上古、中古时代文明发展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古时代欧、亚、非、美各区域文明交流的横向联系。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观点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原理 【时空观念】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和时空定位,使学生了解在空间上涉及中古的西欧和中古的东欧,进一步认识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产生了的重大影响,进而理解城市的兴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在史料研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时空的定位发展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结合史料,用自己的话说出城市居民构成、自治方式、城市自治的影响,感受材料体现的中世纪基督教的显赫经济与精神力量,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把握城市与宗教对于王权强化的重要影响,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历史解释】小组讨论,就“基辅罗斯”到“俄罗斯帝国”的历史进程制作年表,并科学评价伊凡四世政治举措(特别是特辖领地制)在其中的作用,增强自身自主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状况,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进一步理解欧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进而感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内涵,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主备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讲述君士坦丁堡的故事,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三、课前教学准备: 地图册本课相关的地图(或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地图册、制作多媒体课件、图片 四、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改革者、内容、意义? 2、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作用? 3、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哪一年?伊斯兰教的圣地? 4、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何时建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希腊、罗马历史的主要内容,向学生说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之后,西欧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被欧洲史学界称为中世纪或中古世纪。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封建国家,孕育了欧洲国家的雏形。今天的英、法、德、意等国是西欧主要的国家,它们是在什么时候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呢?,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的? 自学指导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谁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时间?其中最强大的是? 2、经过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什么制度?谁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思考题: ①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什么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 ②西欧的封建社会等级贵族制有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 ③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3、罗马教廷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特点? 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引导) 后教(引导、讨论、更正) 1、日耳曼人;5世纪;法兰克王国 2、严格的等级制度;农奴(农民) 思考题:①土地②没有 ③A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B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附庸的关系。C教会占有大量的土地。 3、罗马教廷的特点:(1)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使教权凌驾于

西欧中世纪政治状况的特点

西欧中世纪政治状况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中国史学家称为西欧封建社会。西方称为中世纪。在这段历史长河中西欧的政治状况,与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比较,呈现截然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发展极不平衡,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国家长期四分分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英法到15世纪、德意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原因如下 一、体系严密的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社会早期,土地是主要财富。国王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这些人成为诸侯。诸侯又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较小的封建主,小封建主再向下分封。国王和大封建主又各自分封了一批骑士,作为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样的层层分封,就形成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自大至小不同等级的封建主。这些封建主分别领有大小不等的封地,拥有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和武装。每一个封建主无异于一个小国君。割据一方,各自为政。诸侯的势力很大。有的竟敢向国王提出挑战。而中国封建社会则不同,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始,中央集权和皇权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政教冲突 5世纪到6世纪开始,罗马天主教会成为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国王为了使自己的统治神圣化,常请求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自己加冕,这样的做法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关系,更意味着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在政治上,教皇是最大的统治者;经济上,教会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思想上,基督教的教义和神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恩格斯指出:“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这样,人们相信世界上的一切权利都是上帝授予的,于是国王和教皇不断地发生碰撞和摩擦以夺得这一权利。12~13世纪,经过长期的争斗,教皇权利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王。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壮大,资产阶级的兴起,教皇和教会的势力才衰落下去。 三、城市的兴起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订制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城市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 四、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出现 在制约封建王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影响巨大。 11.13:黄淼

浅析西欧中世纪的宗教冲突与对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011555811.html, 浅析西欧中世纪的宗教冲突与对话 作者:王亚平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10期 [摘要]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组织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西欧中世纪的历史时期。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各宗教教义之间有其相通的因素,因而能够相互吸收、融合;然而,承载宗教的信仰者之间存在各种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在西欧中世纪的社会中,这种经济利益的冲突通常会引发宗教间的排斥,并因此加剧经济利益的冲突乃至宗教战争的爆发。西欧中世纪历史上的宗教冲突多是经济利益矛盾激化的结果,而经济的交流也必然会发生各宗教间的对话。 [关键词]西欧,中世纪,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中图分类号]K5 B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8-0064-06 宗教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各宗教组织又是社会结构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西欧中世纪的历史中,基督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基督教教会组织是中世纪西欧社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机制。作为文化现象以及表达人的情感的基督教与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具有相同的特质,在其各自的原始教义方面并不存在很大的矛盾,甚至还有许多相通之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全书》中的教义内容,并且都以古希腊哲学作为阐述教义的基础理论,因此,各宗教间能够经常性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12 世纪以后,西欧与东方的经济交往扩大,各个宗教信仰的社会载体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各个社会阶层以及地区间经济利益的冲突,常常以宗教信仰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导致宗教战争的发生。中世纪历史上各宗教之间产生的冲突,实际上是各个地区之间、各个民族之间乃至各种形态社会之间利益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的交往必然导致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碰撞,从而促进了多种宗教文化间的相互融合,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为基督教提供了知识养分,活跃了经院哲学,激发了理性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催生了近代科学构建。本文仅试图就中世纪历史上基督教、犹太教以及伊斯兰教之间在教义诠释方面的相互吸收,以及这三个宗教组织信徒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而导致的冲突做一浅显的分析。 一、经济利益冲突引发的宗教排斥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点研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点研究 小组成员:胡珊、刘洋、裴倩、陈美娟、尹婉仪、吴令仪、谭思铭组长:胡珊 指导老师:王红老师 【摘要】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关键词】文艺复兴社会特点 【引言】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 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 【调查报告主体】 研究概述: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点研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征有哪些?为何会产生此类社会特征?采用研究方法主要是上网搜寻资料、翻阅书籍,辅之以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 【结论与分析】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

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作为他们后代的人类,就要世世代代地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来世进入天堂。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也加剧了人们心中的恐慌,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 中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多种条件的促生下,于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当然要想有这些自由还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自由,而所有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此时意大利呼唤人的自由,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拜占廷)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亦有一说是十字军3次东征(尽管第三次半途而废)带回来的纪念品,他们在路上发现了这些书,就搬了回来藏在教堂的地下室,后被人发现,惊叹古罗马的艺术,文学等,就开始极力传播,意图达到古罗马那时的成就)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这种辉煌的成绩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兴起。 社会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

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成因

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成因 朱伟奇(西安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由各种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级阶梯。”[①]在古代社会,等级制的存在发展是由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的。本文试就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成因,做一点探讨。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在西罗马帝国废墟的基础上,罗马文明与日耳曼文明相碰撞、相融合的产物,在征服罗马帝国过程中,日耳曼人社会产生了两极分化,原先的部落首领和亲兵逐渐形成贵族,与罗马的大地主及僧侣构成社会上层;日耳曼人的一般公社成员与罗马的自由民、隶民及奴隶则形成社会下层。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社会上层进一步从高到低分化为僧侣集团和以国王为首的骑士贵族集团,社会下层按职业依次分化为以农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平民集团,从而也就形成了僧侣、骑士贵族、平民等级秩序。在这种等级关系中,僧侣的责任是:祷告、赞扬上帝,在精神上救济人类;贵族的责任是:维护社会秩序抵御侵犯;平民的责任是:用劳动来支持上述两个等级。11世纪的扎克·得·维特里就三等级的关系做了形象的说明:僧侣是人的眼睛,因为他们能看到并给人们指示安全的道路;贵族是手臂,负责捍卫社会实施正义保卫王国;平民是人体的下部,负责支持负担人体的上部分并为之服务[②]。三种不同的人的出现,标志着西欧封建等级制的形成。在这种封建等级制中,各等级排列秩序是由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作用与影响决定的,同时每个等级内部又都有着各自的等级秩序。 僧侣被视为社会的第一等级,这是由中世纪特定的历史条件造成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僧侣成为罗马文明的唯一继承者。做为征服者的日耳曼人尚处

2019-2020年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复习巩固第三十七篇

2019-2020年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复习巩固 第三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色。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和农民生活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从9世纪开始,庄园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流行开来 B、庄园内的“直领地”由领主耕种,“份地”由佃户耕种 C、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中的自由农民的上地 D、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固定开庭地点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里堡恩修道院中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二只母羊、二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庄园农奴( ) A、每逢节日向领主缴纳地租 B、缴纳实物、劳役两类地租 C、已经被剥夺全部人身自由 D、对受剥削与压迫充满仇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下列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欧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B、一般是作为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C、这些城市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城市都发动了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古时期,在西欧一些地区盛行庄园经济,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为( ) A、佃户 B、贵族 C、领主 D、教士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是( ) A、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已不受国王管辖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答案】: 【解析】:

九上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教案

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 那楼中学黄文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 2、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3、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庄园制度的变化 难点:认识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三、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 主人,这些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2.随着法律的规范,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3.14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直领地达到一个高潮,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4.13世纪,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5.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6.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知识点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7.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材及参考文献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材及参考文献 符松涛

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材 《世界古代史》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第二版。此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古代史编》,分上、下两卷。此书为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参考文献 (一)世界上古史 (1)辅助教材类 朱寰等:《世界上古中世纪史教学参考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王建吉等:《世界上古中世纪史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陈隆波、罗静兰:《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上古分册),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 丁建弘、孙仁宗:《世界史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古代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世界上古史纲》,人民出版社,1981年 林耀华《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年 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2)学术专著类 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蔡俊生《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杨国章《原始文化与语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美]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上,下) 商务印书馆1977年[美]E·霍贝尔《原始人的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人民出版社1971年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72年。 [苏]别尔什茨《原始社会》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人民出版社1956年 马克思《科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所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 朱天顺《原始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金观涛等《悲壮的衰落,古代埃及的衰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何芳川主编《非洲通史:古代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 [埃及]阿·费克里《埃及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73年 埃及教育部文化局《埃及简史》,三联书店,1972年

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地位的嬗变_兼与明清时期雇工和工商业者比较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及由此带来的城市市民社会角色的转化和地位变迁问题是目前历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学者们普遍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地位的嬗变与资本主义的萌芽、发生、发展紧密相连,推动了新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革命性改变[1]。 一、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般认为始于10世纪后期及11世纪。毋庸置疑,生产力的发展是当时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11、12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巩固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不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同时又使得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大大加强,为农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手工业中的分支行业开始脱离农村的家庭副业和庄园手工业形态,逐渐集中到城市之中。而手工业在“进城”之后,又产生了城乡交流和向外开拓市场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随着贸易的日益扩展和深入,西欧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对封建制度下的农业经济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同时,这种经济上的历史性变革也引起了西欧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并非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产 物,而是经济、社会、政治、宗教和法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复合体。手工业者和商人作为城市兴起的主要推动者,通过自愿的方式定居在封建城堡或教会城镇的围墙内[2],开始以一种非官方的形式去适应新兴的社会生活,逐渐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市镇机构。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又逐渐改变着民众的生活观念,例如:集市贸易中的平等原则被引入城市生活中,在商品交换中,农奴和有农奴身份的手工业者是作为商品的私有者、交易者出现的;封建主们无论是向集市上的交易者购买商品,还是把自己庄园内的剩余产品运到市场上去卖给需要者,都不得不承认对方的独立意志和平等身份。因此,大批农奴、自由农和小贵族纷纷抛弃传统的庄园而奔向城镇,由封闭的生活方式转为开放的生活方式,由被奴役的地位转为拥有较多人身自由的地位,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会阶层———“市民阶级”出现了,西方历史也开始了一个“市民的传记时代”[3]。 二、西欧城市争取自由的斗争 西欧城市从开始形成之日起就出现了一股同封建势力相对抗的政治力量———城市中的居民,即市民。市民阶层包括各种各样的人,有手工业者、帮工、学徒、商人、小贩等。他们从11世纪起,采用暴力或和平的方式,开展“城市公社革命”,争取城市的自治权和有利于城市市民的社会制度[4]。 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地位的嬗变 ———兼与明清时期雇工和工商业者比较 崔晓乐 (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以及由此引起的市民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迁,为西欧中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市民以城市为载体,为维护自己的自由和利益不断斗争,最终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同一时期的中国明清城市与西欧城市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制度结构,城市中“雇工人”和工商业者的地位非常低下,资本主义萌芽根本无法在明清城市的发展中诞生。 关键词: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雇工;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中图分类号:K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82(2009)01-0038-03 收稿日期:2008-12-12 作者简介:崔晓乐(1985—),女,甘肃通渭人,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史研究。 第21卷第1期2009年3月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ongqing Radio &TV University Vol.21No.1March.2009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质教案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庄园制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受封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教师提问: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2.展示材料: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问题思考: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这段话的。 提示: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 4.教师提问: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提示: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5.教师提问: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一种什么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海洋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

海洋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7日09:18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7月下作者:张椿年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打印】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由于各个国家人民对海洋的依赖程度及其统治者对海洋的认识不同,虽都拥有海洋,但不一定有同样的海洋文明,下面笔者就西欧海洋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阐述。 社会需要商业,但内地没有市场,西欧商业只能从沿海开始 西欧海洋文明的本质是商业。罗马帝国在其强盛时期,商业十分繁荣,有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内外贸易四通八达。然而,自公元493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的农奴社会,在农奴社会里,自然经济占据着统治地位,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来源。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村庄,村庄受庄园控制,庄园不仅是经济组织,也是封建领主对农民实行剥削和司法审判的社会组织,商业几乎处于零状态。与此相适应,教会谴责商业,教会认为商业追逐利润,是亵渎神灵之举,但是社会又不能没有商业,因为庄园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例如食盐,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即使教会的神职人员也离不开它,但它不是庄园能生产的。再如,建造教堂的材料,也不是每个庄园都具备的。关于商业的重要性,少数高级的神职人员也是承认的。14世纪初,一位法国的修道院院长在他的《商人的箴言》中这样写道:“没有国家能够只靠自己管理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商人们要出去工作,颠簸劳碌。他们的国家缺少什么,就将其带到所有的王国去,因此,人们必须要做的是,永远不要在没有缘由的情况下,苛待他们。因为商人在海上由此地到彼地为国家提供供给,这使得他们受人爱戴。”① 社会需要商业,但在封闭的庄园经济包围中,西欧内地没有市场,商业难以发展,所以商业的复兴,只能从沿海地区开始:一是沿海地区的人民以捕鱼为生,缺少粮食,有强烈的交换生产物的愿望;二是沿海地区交通方便。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他的著作《封建社会》一书中说,在13世纪以前,海上航行比陆路快,假如不是遇到强劲的风,船行速度每天达60至90英里。在陆上,通常每天的行程在19至25英里之间。②商品流通时间的长短对商人来说,至关重要,商品流通时间缩短了就会提高利润率。三是沿海地区可以利用大海进行海外贸易,商人以利为重,进行对外贸易常常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因以上种种原因,南欧的地中海和亚得利亚海沿岸,北欧的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首先成为西欧商业复兴的基地。 南欧的意大利是个半岛,东临亚得利亚海,南濒第勒尼安海。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受邀进军意大利,因为他为教皇平定当地贵族的叛乱有功,教皇加冕他为皇帝,因此,德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德国因内部的分裂,很难对意大利实行实际的统治,在封建势力较弱的环境下,从11世纪到13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了一批城市国家,如威尼斯、比萨、卢卡、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共和国,城市国家的主人是商人、手工业者。意大利沿海城市的商人都把发展对外贸易放在发展经济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威尼斯。威尼斯土地贫瘠,可耕地极少,但是它面临亚得利亚海,航海便利,在从事商业和对外贸易方面却具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为环境所迫,威尼斯人不得不向大海索取所需。他们从渔业和制盐业开始,以己之产,换取自己最缺少的粮食,后来竟成了一个地区的粮食集散地。为了进行大规模的海上贸易,威尼斯的造船业也发展起来,随着力量的壮大,11世纪末叶,威尼斯已在得利亚海东岸树立了自己的霸权地位,控制了地中海东面的整个海上贸易,成为一个伟大的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案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随着西欧社会的转型,中古西欧的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主要表现为王权国家、基督教会和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中古西欧文明是不同文明融合和嬗变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多元混合特色。拜占庭文明是古典文明与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也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对欧亚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俄罗斯兴起后,不断侵略扩张,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教材知识梳理】 一、西欧封建庄园 1.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 (1)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内容 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②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3)影响 ①国王或皇帝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②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3.庄园 (1)性质: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2)特点 ①耕地组成: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 ②义务:农奴需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③庄园法庭: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1.王权衰落 (1)原因: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王权的衰落,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 (2)表现 ①法国:15世纪,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②英国:自11世纪中后期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纪末,形成于伊比利亚半岛。 2.教会 (1)特权: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地位:教会利用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在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3.城市发展 (1)原因: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2)城市自治 ①原因: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②手段: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③意义: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 (1)形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故称拜占庭帝国。 (2)统治表现 ①境内工商业发达,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②扩张:查士丁尼在位时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③法律:《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3)帝国灭亡: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2.俄罗斯 【重点知识探究】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三课《中古时代的欧洲》教案 .

第三课中古时代的欧洲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和西欧封建庄园形成的时间;记住11世纪前后西欧著名的工商业城市的名称;知道拜占庭帝国名称的由来和灭亡的时间;了解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及影响;理解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查理大帝和查士丁尼大帝在历史上的作用,提高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读图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比较5世纪前后西欧与中国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教会的作用,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西欧社会结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封建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制度,比原西罗马奴隶制更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西欧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农奴的处境仍然很悲惨;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分析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

统治及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教会统治的黑暗;通过对比9世纪一14世纪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情况,认识东方文明的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一、重点: 封建等级制度;教会的统治。 二、难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感兴趣的有关欧洲的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西班牙大作家塞万提斯作品《唐吉可德》影视片断,教师设问引导)同学们,刚才影片中的主人翁是谁呢?(短暂停顿后教师过渡)他就是唐吉可德,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位真正的骑士”,其令人心酸又好笑的行为举止,他把我们带回到中世纪的欧洲——庄园遍布的封建社会。(出示并板书课题:第3课中古世纪的欧洲)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过渡)同学们,请回忆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内容,思考: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节过渡)很好, 476年西罗

中世纪西欧社会

第8课中世纪西欧社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的演变过程,以其查理帝国的分裂。 (2)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3)西欧中世纪庄园是一个自己自足的经济单位,了解庄园内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状况。 (4)了解西欧中世城市的一般特征。 2.能力与方法 (1)对比查理曼帝国版图与今天西欧行政区划版图,增强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认识到一个国家疆域的变迁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2)观摩由名著改编的能够反映欧洲历史的影片(如“堂吉珂德”等),了解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近代欧洲社会风尚和礼节的影响。 (3)作一次网上专题旅游,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或城堡)的基本风貌,增加对中世纪城市(或城堡)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罗马帝国是西方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罗马文明和希腊文明一起构筑了近代欧洲文明的两大基石(如希腊理性主义和罗马法)。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入侵的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日耳曼人王国。当时的日耳曼人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从文明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无论是法兰克王国,还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查理曼帝国,在许多方面都要落后于昔日的罗马帝国。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应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同学们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螺旋式上升、波澜式向前推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导语 本课导语讲述的是法兰克国王查理接受罗马教皇加冕的故事,其主旨是引发同学们去思考,这个昔日的蛮族国王为什么能够成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呢?由此导入课文。 子目内容 查理曼帝国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本目的难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讲清封地(封主分封给下属的领地)与义务(受封者要为封主履行出征打仗的义务)是维系封主和受封者之间的纽带。第一段大字概述了公元5世纪西欧历史的背景,同时强调了在众多的日耳曼人王国中,法兰克王国之所以日渐强大,教会的支持是一个重要因素。第二段大字介绍了西欧封建化开始的时间(公元8世纪)、方式(通过层层分封)和结果(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第三段大字讲述查理曼帝国是如何建立的。无论是法兰克王国的对外扩张,还是查理曼帝国的建立,都与罗马天主教会的支持有关。在中世纪西欧,教权与皇权常常是相互利用的。第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复习特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复习特训第一百篇 第1题【单选题】 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交往形式主要有两种,下列历史事件所体现的交往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的扩张 D、马可·波罗来华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由此可见,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 ) A、驱逐出庄园 B、送入监狱 C、处以罚金 D、没收财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色。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和农民生活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从9世纪开始,庄园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流行开来 B、庄园内的“直领地”由领主耕种,“份地”由佃户耕种 C、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中的自由农民的上地 D、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固定开庭地点 【答案】: 【解析】:

(原创)谈西欧中世纪早期社会文化特点

期中论文by 任力子-00928088 谈西欧中世纪早期社会文化特点 公元三世纪后,古罗马帝国衰败,东西分治,从戴克里先开始的东方化政策一直延续下来,罗马帝国实际上被东方的拜占庭帝国继承;而与此同时,在欧罗巴的西面,由入侵蛮族初步建立起来的西欧早期国家正在古罗马文明的废墟上酝酿着崛起。 概述: 整个中世纪早期(公元600-1050年),西欧与它的邻邦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相比,都是无比的落后,以至于十世纪的一位阿拉伯地理学家将其描述为“身材高大,性格粗暴,举止粗俗,智力低下”。建立在光辉灿烂的罗马文明废墟上的西欧文明,因其蛮族身份显得尤其野蛮,但这个时期并不是很多人所认识的那样是一个黑暗的空隙期,而是新兴的西欧民族在新的土地上为未来的繁荣发展所做的准备时期 1、主要成就: 1)形成第一个大帝国法兰克王国,并在短期内基本统一了西欧 2)格列高利宗教改革,使得西方基督教独立于讲希腊语的东方基督教,西欧在西方基督教和拉丁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统一的文化意识 3)王国与教会联盟,“丕平献土”,丕平、查理曼加冕,西欧在政治和宗教上都获得独立 4)十世纪,未来的欧洲王国和城邦开始了融合过程,西欧文明展示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2、几点遗憾: 1)蛮族遗留的继承制度(分封诸子),使得法兰克王国时常四分五裂,难以长期生存 2)农业方面,曾经的游牧民族没有掌握先进的耕作方式,导致虽有肥沃的土地,却不能有好的收成 3)以维京人为代表的北欧蛮族(比日耳曼人更彻底的蛮族),在880-911年劫掠欧洲,猖獗一时,导致西欧不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生活。 4)文学艺术方面成就匮乏,仅有少量的史书、传记和福音书(考虑到时常的扩张和蛮族入侵,这一点并不奇怪) 几大特点论述:

中世纪西欧社会史

《英国庄园生活》 ---------中世纪英国农民生存状况研究 摘要:农民作为中古世纪社会底层的生活群体,虽地位卑微,但对于社会的运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工业革命以前,农业可以说是社会建筑的基石。研究农民的生活状况对于研究中世纪历史有着巨大的帮助。 ·宗教,“十字架的巨大阴影笼罩着整个中古世界”。 中古世纪庄园制达到了顶峰,也是西方封建制度的高潮。尽管英国某些地方从未实行过庄园制度,但毋庸置疑的是庄园农奴是农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活在庄园中的农奴来说,庄园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与外部的接触无外乎一年当中去几次集市,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因此庄园中的一切都会对农民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他们的价值观。位于庄园中心的教堂,作为庄园中最高大、最辉煌的建筑,与农奴破旧的茅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难使农奴不对其印象深刻。教会对农奴们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 对于中世纪的住民来说,教会无处不在,它对于人们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路旁随处可见的十字架和圣陵无时无刻不提醒农民要对神、上帝、死亡和救赎充满敬畏。大多数农民并不识字,抽象的教堂壁画也不能帮助农民很好地理解圣经的精髓,因此中世纪农奴只能借助弥撒等宗教仪式,或者通过教士的布道来形成自己的信仰。但不幸的是对于文盲来说,整个弥撒当中他们只能不断重复“主啊”,“万福玛利亚啊”这两句。至于复杂的仪式,他们并不理解,教士口中的用拉丁语叨念的祷告词他们根本听不懂。日复一日的重复使得这些仪式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更加糟糕的是,大多数教士并不了解这些仪式到底代表着什么,他们并不比农民博学,这些无知的教士构成了中世纪宗教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很多教士就是农民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仅会拉丁语而已。其思想当中带有很多迷信的成分,就如同普通的农奴一样。很多教士不仅不能胜任神职,反而带头亵渎教义,与女人私通,放高利贷,主持弥撒时衣冠不整等。因此某些乡村风气败坏,道德沦丧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