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政税收精讲: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合集下载

2013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重点讲义:第10章

2013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重点讲义:第10章

第十章国债第一节国债的概念与分类一、国债的概念(掌握)国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无偿筹集财政资金的方式:税收、规费、国有企业利润上交有偿筹集财政资金的方式:国债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主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

了解国家信用的形式。

狭义的国债仅指内债,广义的国债除内债外,还包括外债。

掌握国债与公债的关系。

国债是公债的主要组成部分。

公债有国债和地方债之分。

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国家公债,简称“国债”,其收入列入中央政府预算。

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地方公债,简称“地方债”,列入地方政府预算。

公债=国债+地方债,由于我国不允许地方政府以举债的方式筹措财政收入,所以我国的国债=公债。

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差别在于发行的依据或者担保物不同。

国债的担保物是政府的信誉。

在一般情况下,国债比私债要可靠得多,通常称为“金边债券”。

二、国债的特征(掌握)(一)有偿性国债要还本付息,国家发行国债是向国债认购者借取资金的暂时使用权,而非资金的所有权。

(二)自愿性国债的发行或者认购一般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

(三)灵活性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国家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而不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

三、国债的功能(掌握)(一)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的功能——国债的最基本功能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很小(1)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一般不会改变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2)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原则,将分散的闲置资金集中使用。

但以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也存在一定问题(1)财政负担潜在后移(2)国家集中过多社会闲置资金可能会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二)筹集建设资金(三)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1. 国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

财政学(第十版)课件: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财政学(第十版)课件: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注意:财政实现平衡是相对的,财政不平衡 是绝对的。
一、理解财政平衡
• 收大于支 有结余 • 支大于收 有逆差 • 收支相等
即财政顺差; 即财政赤字; 即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为最理想状态 。 从实际经济运行来看,收入与支出恰好相等 的绝对平衡状态是很少见的。
一、理解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的分类 1、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按时间因素
SD=(G-tYf) CD=DEF-SD=(G-tY)-(G-tYf)=t(Yf -Y) DEF=CD+SD=(G-tYf)+t(Yf-Y)
一、财政赤字(或财政结余)的计量口径和分类
(三)区分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政策意义
(1)采取何种财政政策,是采取扩张性政策还是采 取紧缩性政策,不能由主观意志决定,应当是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主要取决于对经济形势和当前财政赤字 性质的正确判断。 (2)一般说来,财政政策(至少在短期内)既改变 结构性赤字又改变周期性赤字,财政措施在增加(减 少)结构性赤字的同时可能减少(增加)周期性赤字。
一、财政赤字(或财政结余)的计量口径和分类
(二)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 区分依据:根据财政赤字和经济运行的关系,通常按
照产生赤字的经济背景和原因 。 现实的财政赤字是由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两部分组
成的。周期性赤字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的,它体现经济运 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是一种内生变量,随着经济周期 的波动而增减。
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政府通过增加基础货币为财政赤字 融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称之为赤字货币化。
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二)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
1、债务化融资对经济的影响。
因为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购买国债,购买当时都表现 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减少,但财政支出后,准备 金又会恢复,准备金不变,货币供给规模也不变,财政赤字 只是以替代方式嵌入总需求,并不会增加总需求,因而赤字 债务化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中级经济师财税第十三章讲义

中级经济师财税第十三章讲义

第十三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考情分析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分值:5分左右,基本上4道单选题,1道多选题。

内容介绍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第二节财政政策第三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知识点:财政平衡的含义(掌握)知识点: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及分类知识点: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知识点:财政平衡的含义(掌握)1.财政平衡的含义: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

(1)收大于支,出现结余;(2)支大于收,出现赤字;(3)收支相等,出现数量上的绝对平衡。

一般来讲,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可以视作财政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2.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注意:对财政支出需要的无限性与财政收入可能的有限性必然存在矛盾。

3.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的重要意义(了解)在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1)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保证;(2)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有利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运行。

4.掌握: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坚持财政收支平衡能防止从财政渠道引发通货膨胀。

【例题1·单选题】关于财政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财政收支在数量上的绝对平衡才是财政平衡B.财政收支略有结余可视为财政基本平衡C.财政收支略有赤字可视作财政大体平衡D.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一般来讲,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可以视作财政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例题2·单选题】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财政收支运动的基本形态是()。

A.收支平衡B.收支不平衡C.收入大于支出D.支出大于收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财政收支运动的基本形态是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财政收支运动的基本形态是收支不平衡。

【例题3·单选题】充分利用财政资源,但又要防止从财政渠道引发通货膨胀的做法就是要坚持()。

WK-财政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WK-财政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4.简述财政补贴的作用。
答: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1)财政补贴影响经济的机理分析:
①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它是通过影响价格水平发生的。②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它是通过改变企业购进产品的价格,从而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③将外部效应内在化,对科学研究的补贴就是矫正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案例。2)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3)调节经济。国债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
国债资金用于生产建设,将扩大社会的积累规模,改变既定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用于消费,则扩大社会的消费规模,是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向消费一方偏移。
3.简述分级预算体制的基本内容。
答: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它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题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1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3)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4)税源普遍,课税有弹性5)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大
2.简述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1)政府决策失效。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或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的选择不当等,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利而发生的寻租行为,即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利,化公为私,受贿索贿等。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提供信息是多方面的,诸如经济形式判断、气象预报、自然灾害预测等都是引导经济运行的重要信息,一担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财政职能的“越位”,是指应当而且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如政府热衷于竞争性生产领域的投资,代替了市场职能。财政职能的“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如公共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等。

环球网校2013年中级经济师讲义-财政税收第13章

环球网校2013年中级经济师讲义-财政税收第13章

第十三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本章近四年考情分析】年度总计考分考题总数涉及题型和数量单项选择题/分数多项选择题/分数案例分析题/分数2012年6分 5 4道/4分1道/2分2011年6分 5 4道/4分1道/2分2010年6分 5 4道/4分1道/2分2009年6分 5 4道/4分1道/2分【本章教材结构】第一节财政平衡第二节财政政策第三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财政平衡本节考点:1、财政平衡的含义与情形;2、财政赤字的内涵,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与类型;3、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本节内容:就财政政策本身而言,其焦点是如何处理财政平衡问题。

一、财政平衡的含义1.含义:所谓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

这种收支对比关系表现为三种情况:(1)收大于支,出现结余;(2)支大于收,出现赤字;(3)收支相等,出现数量上的绝对平衡。

一般来讲,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可以视作财政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例题:2009年单选】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财政收支运动的基本形态是( )。

A.收支平衡B.收支不平衡C.收入大于支出D.支出大于收入【答案】B【解析】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收支不平衡是财政收支运动的基本形态。

2.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对财政支出需要的无限性与财政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

3.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在财政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1)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保证。

(2)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有利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运行。

4.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坚持财政收支平衡能防止从财政渠道引发通货膨胀。

【例题:2012年单选】充分利用财政资源,但又要防止从财政渠道引发通货膨胀的做法就是要坚持()。

A.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B.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C. 财政收支平衡D. 货币供求平衡【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效应。

财政平衡--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十四章第一节讲义

财政平衡--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十四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职业培训教育网职业人的网上家园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十四章第一节讲义财政平衡一、财政平衡的含义(掌握)财政平衡: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

这种收支对比关系表现为三种情况:(1)收大于支,出现结余;(2)支大于收,出现赤字;(3)收支相等,出现数量上的绝对平衡。

一般来讲,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可以视作财政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财政收支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也是必然的。

了解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注意:对财政支出需要的无限性与财政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

在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在财政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一)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保证。

(二)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有利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运行。

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坚持财政收支平衡能防止从财政渠道引发通货膨胀。

【例题·单选题】(2009年)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财政收支运动的基本形态是()。

A.收支平衡B.收支不平衡C.收入大于支出D.支出大于收入[答疑编号502556140101]【答案】B【解析】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财政收支运动的基本形态是收支不平衡。

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及分类(一)财政赤字的含义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

财政赤字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掌握)【例题·单选题】(2008年)在财政赤字管理中,用债务收入弥补收支差额后仍然存在的赤字通常被称为()。

A.实赤字B.虚赤字C.硬赤字。

2022-2023年高级经济师《财政税收》预测试题17(答案解析)

2022-2023年高级经济师《财政税收》预测试题17(答案解析)

2022-2023年高级经济师《财政税收》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国有资产管理权限的根本制度是()。

A.财政管理体制B.国有资产分类C.税收管理体制D.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含义。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指的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与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下列关于政府预算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以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B.从性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C.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反映公共资源的分配和政府职能范围D.从作用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E.从结果上看,政府预算对社会经济发展不起作用正确答案:A、B、C、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含义。

政府预算的含义包括:(1)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以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

(2)从性质上看,经立法机关审批的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3)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反映公共资源的分配和政府职能范围。

(4)从作用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3.下列费用项目中,属于行政管理费的有( )。

A.公安业务费B.安全机关经费C.民兵建设费D.司法检察业务费E.驻外机构经费正确答案:A、B、D、E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管理费支出。

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其中,行政支出包括党政机关经费、行政业务费、干部培训费及其他行政费等。

公安支出包括各级公安机关经费、公安业务费、警察学校和公安干部培训学校经费及其他公安经费等。

国家安全支出包括安全机关经费、安全业务费等。

司法检察支出包括司法检察机关经费、司法检察业务费、司法学校与司法检察干部培训经费及其他司法检察费等。

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于是LM1就相应地右移到LM2, 相应地均衡点为交点C。与交点B相比,产出更大(Y3 >Y2),利率降低(i2>i3)。这是因为政府支出增加
导致产出增加,产出增加促使货币需求量上升。
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三、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三)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分析 所谓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是指由于赤字增加了政府支出 而挤出了民间支出(投资或消费)的现象。为了分析财政赤字 的挤出效应,观察图11-1应关注几个均衡点,并将这几个均衡 点进行对比。① 当债务化融资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量时,均衡
(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 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 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 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 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不过是总 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
(3)公式中消费、储蓄、投资 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 济行为,或者说是属于市场行为, 也就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 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 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并进行 宏观调控的手段。
大体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1)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有结余,资源净流出。政府既动用了国外资源,也动用了
国内结余资金。
(2)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这个部门既不占用其他部门的资源,也
不为其他部门提供结余资源。
(3)S<I,这表示非政府部门的储蓄、投资账户也出现赤字,需要筹资弥补。由于政府
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三、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四)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分析 1.分析财政赤字长期效应的意义
为了分析长期中的IS-LM 模型,我们需要引入潜在
产出水平(或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这一概念,即在价格 水平没有上升或下降趋势时的产出水平。当产出水平高于 潜在产出水平时,高涨的经济将导致价格上涨;当产出水 平低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经济的衰退将导致价格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财政税收精讲: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三、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一)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掌握)
1.增收减支
2.动用结余
3.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易引发通货膨胀。

不少国家规定,财政不能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赤字。

4.发行公债——称为债务融资或赤字债务化
一般认为是最为理想的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

【例题1·单选题】(2012年)通过货币发行凭空创造购买力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是()。

A.增收减支
B.动用结余
C.发行公债
D.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

通过货币发行凭空创造购买力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是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

【例题2·单选题】(2011年)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是()。

A.发行公债
B.向银行借款
C.向银行透支
D.压缩支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

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通常只是购买力的转移,不会凭空增加购买力,所以一般认为是最为理想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

(二)财政赤字弥补方式的经济效应(熟悉)
1.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
2.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1)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由于财政赤字的弥补而导致私人经济部门投资以及个人消费减少的现象。

(2)一般来讲,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是否明显主要受货币需求和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大小的制约。

影响财政赤字排挤效应的因素
3.通货膨胀税
政府收入通常分为两部分:
(1)GDP 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
(2)价格再分配所得——西方经济学者所说的通货膨胀税。

【例题·单选题】(2009年)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投资对利率富有弹性时,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

A.明显
B.不明显
C.无效
D.中性
【正确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