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勤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2021年5月考勤天数算法

2021年5月考勤天数算法

2021年5月考勤天数算法考勤是每个员工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之一,因此考勤天数就显得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2021年5月,采用正确的算法来计算考勤天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2021年5月考勤天数的算法:1. 请假天数和考勤天数的关系请假是工作中常见的情况,但是请假和考勤是有关系的。

如果员工请假了,那么当月的考勤天数就应该减去请假天数。

比如,假如周一到周五是正常工作日,员工因为生病请了两天假,那么这个月的考勤天数就是20天(正常工作日的天数)-2天(请假天数)=18天。

2. 公休日和考勤天数的关系在2021年5月,公休日共有3天,分别是5月1日(劳动节)、5月2日、5月3日,这三天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也是公司安排的公休日,这些天数不计入考勤天数统计。

因此,在计算5月考勤天数时,应该将这三天排除在外。

3. 周末和考勤天数的关系周末是每周的两天,也是员工休息的日子。

在2021年5月中,周末共有8天,分别是5月1日、2日、8日、9日、15日、16日、22日和23日。

这些日子也不计入考勤天数的统计。

因此,在计算5月考勤天数时,应该将这8天也排除在外。

4. 实际上班天数和考勤天数的关系在5月中,剩余的工作日为18天,即5月4日至7日,5月10日至14日,5月17日至21日,以及5月24日至31日。

这些日子是实际上班的天数,也是需要计入考勤天数统计的。

因此,在计算5月考勤天数时,应该将这些天数全部统计在内。

综上所述,2021年5月的考勤天数算法如下:考勤天数 = 实际上班天数 - 请假天数 - 公休日数 - 周末数具体计算公式为:考勤天数 = 18 - 请假天数 - 3 - 8值得注意的是,考勤天数的计算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每个公司可能都存在一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因此,在计算考勤天数时,还需要根据公司的要求进行一些调整。

同时,员工也应该及时向人事部门提出请假申请,以免影响考勤天数的计算和工资的发放。

考勤、工资、人力成本、社保计算公式

考勤、工资、人力成本、社保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

75天÷8小时×1。

5倍×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

出勤率计算公式全部

出勤率计算公式全部

出勤率计算公式全部出勤率计算公式。

出勤率是指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比例,是衡量员工出勤情况的重要指标。

计算出勤率的公式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出勤率计算公式。

1. 简单出勤率计算公式。

最简单的出勤率计算公式是,出勤率 = (实际出勤天数 / 应出勤天数) 100%。

其中,实际出勤天数是指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天数,应出勤天数是指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应该出勤的天数。

这个公式适用于固定工作时间的员工,但对于弹性工作时间的员工来说,可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2. 弹性工作时间的出勤率计算公式。

对于弹性工作时间的员工来说,出勤率的计算可能会更加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如下的公式来计算出勤率:出勤率 = (实际出勤小时数 / 应出勤小时数) 100%。

其中,实际出勤小时数是指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小时数,应出勤小时数是指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应该出勤的小时数。

这个公式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员工的出勤情况,适用于弹性工作时间的员工。

3. 考勤系统出勤率计算公式。

在一些企业中,会使用考勤系统来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考勤系统提供的数据来计算出勤率。

考勤系统通常会记录员工的上班时间、下班时间、迟到次数、早退次数等信息,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计算出勤率。

出勤率 = (正常出勤天数 / 应出勤天数) 100%。

其中,正常出勤天数是指员工没有迟到、早退的天数,应出勤天数是指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应该出勤的天数。

这个公式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员工的出勤情况,并且可以避免一些因为个人原因导致的出勤率偏差。

4. 考勤系统弹性工作时间的出勤率计算公式。

对于弹性工作时间的员工来说,可以使用考勤系统提供的数据来计算出勤率。

同样可以根据考勤系统记录的上班时间、下班时间、迟到次数、早退次数等信息来计算出勤率。

出勤率 = (正常出勤小时数 / 应出勤小时数) 100%。

计算连续出勤天数的公式

计算连续出勤天数的公式

计算连续出勤天数的公式
计算连续出勤天数的公式是指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确定员工在工作期间连续出勤的天数。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公司和企业更好地管理员工的考勤情况,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具体的计算方法包括:
1. 确定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例如1月1日到1月31日;
2. 将出勤情况表示为0和1,0表示未出勤,1表示出勤;
3. 将每一天的出勤情况列成一列,例如: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0 1 1 1 1 0 1 1
4. 从第一天开始,依次往后数,如果有一天的出勤情况为0,则停止计数;
5. 将这段连续出勤的天数记录下来;
6. 从第一步开始,依次往后数,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计算出所有的连续出勤天数;
7. 最后将所有的连续出勤天数相加即可得到总天数。

例如,以上面的出勤情况为例,可以得到连续出勤的天数为: 1-4连续出勤4天,5-10连续出勤6天。

因此,总连续出勤天数为4+6=10天。

以上就是计算连续出勤天数的公式及方法。

- 1 -。

打卡机考勤表统计方法

打卡机考勤表统计方法

打卡机考勤表统计方法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打卡机已经成为了企业考勤的重要工具。

打卡机通过记录员工上下班的打卡时间和考勤状态,为企业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考勤数据。

然而,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企业管理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能之一。

下面介绍一些打卡机考勤表统计方法,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考勤情况。

1. 出勤率统计:计算员工的出勤率是考勤统计的基本内容。

出勤率的计算公式为: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100%。

其中,实际出勤天数指员工实际上班的天数,应出勤天数指员工应该上班的天数,一般为一个月的总天数减去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天数。

2. 迟到早退统计:计算员工的迟到早退情况也是考勤统计的重要内容。

迟到早退的计算方法为:迟到早退次数=迟到早退总时间÷单位迟到早退时间。

例如,单位迟到早退时间为10分钟,员工迟到了20分钟,则算作2次迟到早退。

3. 加班统计:加班是员工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也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

加班的统计方法为:加班时长=加班总时间÷单位加班时间。

例如,单位加班时间为30分钟,员工加班了1个小时,则算作2个小时的加班。

4. 请假统计:请假是员工因各种原因未能按照正常工作时间工作的情况,也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请假的统计方法为:请假时长=请假总时间÷单位请假时间。

例如,单位请假时间为1个小时,员工请
了半天假,则算作4个小时的请假。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打卡机考勤表统计方法,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更好地管理员工的考勤。

考勤表统计函数

考勤表统计函数

考勤表统计函数分类---------------------------------------------------------------------- 在Excel中,可以使用以下统计函数来计算考勤表的数据:1、COUNT函数:统计出某段时间内出勤的天数,可以使用如下公式:=COUNT(出勤列),其中“出勤列”是考勤表中包含出勤数据的列。

2、SUM函数:计算考勤表中某段时间内的工作时长。

可以使用如下公式:=SUM(时长列),其中“时长列”是考勤表中包含工作时长数据的列。

3、AVERAGE函数:计算考勤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工作时长。

可以使用如下公式:=AVERAGE(时长列),其中“时长列”是考勤表中包含工作时长数据的列。

4、MAX函数:计算考勤表中某段时间内的最大工作时长。

可以使用如下公式:=MAX(时长列),其中“时长列”是考勤表中包含工作时长数据的列。

5、MIN函数:计算考勤表中某段时间内的最小工作时长。

可以使用如下公式:=MIN(时长列),其中“时长列”是考勤表中包含工作时长数据的列。

6、IF函数:可以根据考勤表中某列的数值进行条件判断,并返回相应结果。

例如,可以使用如下公式:=IF(出勤列="出勤",时长列,0),其中“出勤列”是考勤表中包含出勤数据的列,“时长列”是考勤表中包含工作时长数据的列,如果出勤数据为“出勤”,则返回工作时长,否则返回0。

7、VLOOKUP函数:可以使用VLOOKUP函数来查找工号对应的员工姓名。

例如,可以使用如下公式:=VLOOKUP(工号,员工信息表,2,FALSE),其中“工号”是考勤表中包含工号的列,“员工信息表”是包含工号和姓名的表格区域,“2”表示需要查找的列号,即查找姓名列,“FALSE”表示精确匹配工号。

这些统计函数可以根据具体的考勤表格式和数据需求进行调整和组合,实现更加精确和高效的统计和分析。

考勤缺卡计算公式

考勤缺卡计算公式

考勤缺卡计算公式在企业管理中,考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员工的出勤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效益。

而在考勤管理中,缺卡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合理地计算缺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考勤缺卡计算公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进行考勤缺卡计算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在考勤管理中,通常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请假、加班等。

这些情况会对考勤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计算缺卡时,我们通常会将这些特殊情况考虑在内,以便更加准确地计算出员工的实际出勤情况。

考勤缺卡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迟到次数、早退次数等。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要素,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1. 应出勤天数。

应出勤天数是指员工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出勤的天数。

通常来说,应出勤天数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合同或者公司规定来确定的。

比如,如果一个员工的工作合同规定每周工作5天,那么他的应出勤天数就是30天(假设一个月有4个完整的工作周)。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应出勤天数可能会受到一些特殊情况的影响,比如法定节假日、公休日等。

2. 实际出勤天数。

实际出勤天数是指员工实际出勤的天数。

在计算实际出勤天数时,我们需要考虑员工的请假、加班等特殊情况。

通常来说,实际出勤天数可以通过考勤系统来获取,也可以由员工自行填写。

3. 迟到次数。

迟到次数是指员工在规定的上班时间之后到达工作岗位的次数。

在考勤管理中,通常会对迟到进行一定的宽限,比如规定上班时间为9:00,那么在9:05之前到达工作岗位不算迟到。

对于迟到次数的计算,通常会根据公司的具体规定来确定。

4. 早退次数。

早退次数是指员工在规定的下班时间之前离开工作岗位的次数。

和迟到一样,对于早退次数的计算也会根据公司的具体规定来确定。

基于以上几个要素,我们可以得到考勤缺卡计算公式如下:缺卡次数 = 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迟到次数早退次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员工的缺卡次数。

年度考勤汇总公式

年度考勤汇总公式

年度考勤汇总公式在Excel中,你可以使用一些公式来汇总年度考勤数据。

具体的公式取决于你的数据结构和需要汇总的信息。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有一个表格,其中包含员工姓名、日期和出勤状态(例如,出勤、缺勤或请假)等信息。

1. 计算总出勤天数:```excel=SUMIFS(出勤天数列, 日期列, ">=", 日期列, "<=")```这里,`出勤天数列`是包含出勤信息的列(例如,如果“出勤”用数字“1”表示,“缺勤”用数字“0”表示),`日期列`是包含日期的列。

这个公式将计算在2023年期间的总出勤天数。

2. 计算缺勤天数:```excel=SUMIFS(缺勤天数列, 日期列, ">=", 日期列, "<=", 出勤状态列, "=缺勤") ```这里,`缺勤天数列`是包含缺勤信息的列(例如,如果“缺勤”用数字“1”表示,“出勤”用数字“0”表示),`出勤状态列`是包含出勤状态的列。

这个公式将计算在2023年期间的总缺勤天数。

3. 计算请假天数:```excel=SUMIFS(请假天数列, 日期列, ">=", 日期列, "<=", 出勤状态列, "=请假") ```这里,`请假天数列`是包含请假信息的列(例如,如果“请假”用数字“1”表示,“出勤”用数字“0”表示),`出勤状态列`是包含出勤状态的列。

这个公式将计算在2023年期间的总请假天数。

请根据你的具体需求和数据结构调整这些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