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年高考部分重点高中成绩对比

河北省2018年高考部分重点高中成绩对比
河北省2018年高考部分重点高中成绩对比

河北省2018年高考部分重点高中成绩对比

————————————————————————————————作者:————————————————————————————————日期:

河北省2018年高考主要高中成绩对比

衡水一中

石家庄二中

河北武邑中学

河北武邑中学2018高考再续辉煌!理科最高分李珊717分,全省前十名。张旭东714,王佳鑫708提前被清华录取!文科最高分武子健681,贫困专项优惠40分,实际分数721,被北京大学大学录取。另有20名高分学生与清华北大达成录取意向。600分以上学生突破1500人,本一上线4170人。以绝对优势位居河北省重点高中第三名,县级高中第一名!

衡水安平中学实验部

1.2018年高考安中实验部再创佳绩。

继2017年赵吉胜同学以653分夺取高考状元之后,2018年宏志班王彬同学以670分勇夺高考状元。

2.实验部整体成绩大幅攀升,创十年来历史新高。

本届实验部生源质量较差,当年进入实验部学习的高一新生中考最高分仅为509分,在2018年高考中实验部全体考生全部一本上线,且最低分超一本线29分。宏志一班平均分数达到643.2分,超过去年的624.8分;宏志二班平均分623.5分,超过去年的570.1分;实验一班平均分573.56分,超过去年的533.11分;实验二班平均分571.34 分,超过去年的535.32分。

3.宏志班在2017年高考有81.2%的同学超一本线80分以上的基础上,今年100%同学超一本线100分以上,宏志班全部考生高考成绩均达到985、211院校的录取标准。

4.安中实验部“小班教学、导师管理、精细育人、低进优出”再结硕果,

部分学生中考分与高考分对比如下:

姓名中考分高考分姓名中考分高考分姓名中考分高考分梁士河418 632 谢思宇477 633 刘一凡472 606 徐浩翔410 615 张金娣486 651 刘阔453 609 李秋博410 611 崔红云467 602 弓江宇458 589 苏程钊436 619 李蒙433 600 吴小丽450 577 高宁远463 638 刘梓腾460 606 赵达434 590 李唯依463 636 苏丽华497 634 彭喜燕502 641 李环山473 627 程旭阳384 592 李宇翔433 580

5.安中实验部考生高考分数均超过当年同等分数去外地就读的学生。

邯郸一中

周亦凡同学以710分的优异成绩获邯郸市理科状元,

吴松阳同学以691分的优异成绩获邯郸市文科状元!

8名同学已定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

18人有望被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录取!

二、据不完全统计,

纯文化分700分以上3人!

680分以上30人!

600分以上1160余人!

本一上线近2500人,一本上线率超过80%!

本科以上上线近3000人,本科上线率近100%!

三、各科成绩中,

语文在130分以上80人!

数学满分30人,140分以上260人!

外语140分以上180人!

综合270分以上80人!

武安一中

2018年高考已经结束,武安市第一中学高考成绩又创新高,作为武安一中的学子,我感到骄傲,为我的母校武安一中点赞!!!

一、纯文理一本上线人数突破1300名大关,达1378人;较去年增加355人,增长率达34.7%。

二、纯文理本科上线2370人,上线率达96.5%。

理科一本上线人数突破千名大关,达1025人。

三、高分段人数显著增加,含金量大幅提升:全校600分以上共有400人,650分以上72人,680分以上12人。

四、清华班69名同学有66名同学超过600分,北大班72名同学有69名同学超过600分。

五、方向玉同学以682分的优异成绩位居省第81名;温亚磊同学以699分的优异成绩位居省第147位。

六、清北班纯文理一本上线率达100% ,实验班纯文理一本上线率97.5%,最高班级达66人。平行班纯文理一本上线242人,最高班级达25人。

七、特长生成绩喜人,一本双上线171人,上线率达80%,5名同学达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录取分数线。

八、国际升学实现新突破,三名同学被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录取,一名同学被日本早稻田大学预科班录取。

2018年上海高考改革政策及改革方案

2018年上海高考改革政策及改革方案 一、考试科目 改革之后的上海高考,统一考试的科目为三门:语文、数学、英语。此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中选择三门作为普通高中学业等级考试科目,俗称“小三门”。 二、考试分值 高考总分为660分,其中数学、语文、英语每门满分为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等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由五等细化为A+、A、 B+、B、B-、C+、C、C-、D+、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为满分7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三、考试时间 语数外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份,其中英语分两次考试,另一次在1月。合格性及等级性考试时间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 四、英语考试改革 英语分两次考试,题目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考生可以选择考一次或两次,选取较好一次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五、高校招生

高校针对各专业招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学校,学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六、取消一本二本 取消一本二本,合并一本二本录取批次,按照学生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七、高职考试 高职只计算语文、数学、英语三门高考统一成绩。

2018上海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一、总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此过程中,本市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二)基本原则

2018年新高考方案对高中教育的的影响

2018年新高考对高中教育的的影响 ----世纪明德辽宁站(葫芦岛)学习夏增柏 一、全面学习全面收获 2016年4月24日25日,参加了世纪明德辽宁站(葫芦岛)的干训学习,时间虽短,收获很多,各位专家的工作精神和博学吸引着我们每一位学员,简短隆重的开幕式,樊富珉教授的《积极心理学》、付宜红专家的《学生核心素养及课改后的高考模式》、上海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的《基于批判的课程建设》、陈锁明的《十三五教育挑战与应对》、王继华的《学校文化的战略构建与使者修炼》、韩玲的《德育课程化建设》等精彩的讲座,使我大开眼界,一定会指导我平时的工作,进步发展。 二、受益干训重点收获 付宜红专家讲到《学生核心素养及课改后的高考模式》对我的教育最深刻,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方向。自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正式发布,上海、浙江两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逐步清晰,改革重点逐步明确。包括上海、浙江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在内,全国已有19省份出台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4月1日,辽宁省政府公布了《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辽宁高考改革方案出炉,2018年正式启动,辽宁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等将重新调整,面对新的高考改革,带给高中教育教学模式的是怎样的新变化?高中教育究竟该如何应对?该做好哪些相应的准备工作?是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 付宜红专家讲到高考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取消文理分科,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推进分层教学和走班制,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提出了很高要求,这都是学生、家长、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新高考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影响,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新高考定会给普通高中教育带来新气象。新高考是以新课程和新高考模式下学生学业学业水平考试和选课走班制的学校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目标作为基本检测依据,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课题研究的行动指南,主要研究学生高

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

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 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已出台!高考又迎来新的改革方案,那么到底带来了哪些变更以及最新消息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正式出台的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赶紧收藏吧。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最新消息:23省份公布高考改革 考试 ——“6选3”模式成主流 5月17日,《重庆市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根据此方案,重庆从2018年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考试不分文理科。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普通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自主选择确定。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先后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苏、浙江、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贵州、江西、吉林、山西、重庆等23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从考试变化分析,上述23个省份均在改革方案中明确将推行“3+3”模式,除语数外之外,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西藏的统一高考科目较为特殊。从2021年起,西藏的统一高考科目分两类:执行A类课程计划的考生,统一高考科目为汉语文、藏语文、数学、外语4门,汉语文和藏语文各按50%计入总分,以语文科目成绩呈现;执行B类课程计划的考生,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 考题 ——外语“一年两考”被普遍推行 本轮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有些科目考试也从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试。 今次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重庆明确,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23个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英语一年两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针对英语科目,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高考方案中,英语听力和口语将一年两考,笔试是否会一年两考则还在商议当中。

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汇编: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汇编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热点背景】 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 一、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一)组建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二)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三)组建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农业部。 (四)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五)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 (七)组建应急管理部。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八)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九)重新组建司法部。不再保留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十)优化水利部职责。不再保留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十一)优化审计署职责。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十二)监察部并入新组建的国家监察委员会。不再保留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 二、关于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

(一)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二)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三)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四)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五)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 (六)组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不再保留国家粮食局。 (七)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 (八)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不再保留国家林业局。 (九)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 (十)调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隶属关系。 (十一)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十大举措 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国务院机构职能,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该加强的加强,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注重完善制度机制,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真正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 (二)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 (三)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 (四)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 (五)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

2020年最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0年最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新高考改革方案范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高考改革方案1 日前,北京市教委在官网发布了新高考方案。北京新高考改革具体有什么内容呢?小编今日整理了2020年北京新高考改革内容,希望对考生了解新政策有所帮助! 1统一高考招生改革 统考科目 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英语考试 从2018届考生起,英语听力分值保持30分不变,与统考笔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进行,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増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成绩构成 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总成责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通高中学业水平考

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即高校招生录取总分满分值为750分。 参加高职(专科)统一招生录取的考生,采用考+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组成。招生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需求从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定2门,所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生成绩需达到合格。 录取方式 实行高考志愿后知分填报,普通批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平行志原投档。在总结本科一批与本料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经验基础上,2019年将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2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除统一高考外,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包括高职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等形式,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逐步使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高职院校对普通高中生和中职生分別制定测试办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考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中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中职生在文化课笔试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3综合评价录取改革 充分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在部分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试点,练合评价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

广东正式发布2018新高考方案:十大变化要了解复习进程

广东正式发布2018新高考方案:十大变化要了解 今天,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正式发布广东省新高考改革方案,从明年起,广东省正式实行新高考。从新高考改革方案来看,有很多与原有高考制度变化的地方,例如:本科批次合并,以后将不存在一本、二本、三本概念;考生一次可报考一个平行志愿、15个院校志愿,高考也将从过去的“院校为导向”转变为“专业为导向”;高职院校方面,继续推进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招生,初中毕业与中高职深化贯通;应用型本科试点招收中职学生,更加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这次广东新高考改革,主要涉及10点,对于家有考生的家长来说,不可不看!其他省份的家长,也推荐阅读,因为这代表了趋势,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2020年,全国所有省份全部实现新高考。以下为广东新高考方案全文。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印发了《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我省2018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进行部署,明确2018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具体任务和具体措施,积极稳步推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更好地促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知》是根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工作实际,在认真总结经验、广泛征

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通知》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7号)的工作部署,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科学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我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单项改革,以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改革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合并本科录取批次。2018年起,将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设置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批次调整合并后,本科和专科录取批次均设置一个平行志愿组,15个院校志愿数,即院校志愿数设A、B、C、D、E、F、G、H、I、J、K、L、M、N、O15个,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二是艺术体育类统考院校(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2018年起,将现各批次艺术(含音乐、美术,下同)、体育类统考专业的投档,从传统梯度志愿投档模式调整为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设置一个院校志愿组,A、B、C、D、E、F6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三是普通高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招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2018年起,在“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录取设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两个批次,每个批次设置一个院

各地高考改革方案

各地高考改革方案 篇一:XX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 XX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 XX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已出台!高考又迎来新的改革方案,那么到底带来了哪些变更以及最新消息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正式出台的XX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赶紧收藏吧。 高考改革新方案XX最新消息:23省份公布高考改革 考试 ——“6选3”模式成主流 5月17日,《重庆市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根据此方案,重庆从2018年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考试不分文理科。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普通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自主选择确定。 自XX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先后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截至

目前,全国已有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苏、浙江、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贵州、江西、吉林、山西、重庆等23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从考试变化分析,上述23个省份均在改革方案中明确将推行“3+3”模式,除语数外之外,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西藏的统一高考科目较为特殊。从2021年起,西藏的统一高考科目分两类:执行A类课程计划的考生,统一高考科目为汉语文、藏语文、数学、外语4门,汉语文和藏语文各按50%计入总分,以语文科目成绩呈现;执行B类课程计划的考生,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 考题 ——外语“一年两考”被普遍推行 本轮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有些科目考试也从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试。

2018学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11-15国家关于测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测试招生制度改革。 12月16日,教育部又发布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此后还将陆续发布自主招生及高考加分的相关意见。 各省市区高考方案有何新变化?今后各省高考怎么考?制度网特地为您搜集整理了XX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2017年高考政策暂不调整XX年高考改革方案尚未确定此前北京市教委对媒体表示,将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结合北京实际,适时出台改革实施方案。 另外,由于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不包括北京,因此,北京高考政策暂不调整。 今年的新高一学生在2017年高三毕业时仍按现在的高考方式进行。 另外,北京市教委针对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XX高考方案进行了回应,辟谣新方案还未确定。 此前媒体报道北京市高考将出现四个重大变化,其中包括考后填志愿、志愿填报"大平行"、调整四项加分政策,以及将自主招生挪至高考后进行等内容。

目前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广泛调研和初步起草过程中。 上海: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外语有两次测试机会③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测试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浙江:3+3模式外语和选考均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选3门③外语和选考有两次测试机会,成绩两年有效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100分,总分75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广东:广东高考模式未来三年沿用"3+综合"模式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近日通过微博"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网友互动时明确表示,明年广东高考不会改革。 目前在读的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仍继续执行原来的高考方案,即3+综合”方案,而且未来三年都将沿用现有的"3+综合"测试模式。 江苏: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明年8月将报批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早在XX年,江苏已经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对高考制度改革的探索:减少测试科目、全面衡量高中阶段学业水平、逐步增加高校在录取过程中的自主权,"对照现在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的原则和内容,江苏现行高考方案是总体符合的。

高考改革最新方案.doc

2018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1、2015年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16年语文和数学使用全国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20年高考实行3+3 的考试模式; 3、未来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录取。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4、高考总分满分75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5、2016年起建立江西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6、2016年起合并二三本,2018年起合并艺术二三本科批,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 3、总成绩按标准分呈现,语数外每科原始满分150分,转换成标准分,自选3科每门满分100分; 4、从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取批次仅设本科批和专科批,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2、高考实行3+3 模式,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3、高考录取调整为两依据、一参考。 4、取消文理分科,选考科目6选3 ,高考总分750分,语数外语每科150分,自选每门100分; 5、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4、选考科目从政史地理化生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科目之中任选择3科。选考科目安排在高三进行,每届学生只安排一次考试,每科满分100分。 5、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6、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7、高职招生逐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5、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6、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4、外语一年考两次,6月一次,1月一次。含笔试和听说测试,每人最多考两次,最好成绩计入总分; 5、高考成绩由语数外3门成绩和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6、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并按照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7、报考专科高职志愿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专科高职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3、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现行录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多投。 2、推行3+3 模式,3门选考科目中,6选3 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3、从2016年开始,合并本科二、三本和专科一、二段两

2018年山东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18年山东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据媒体报道,9月22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就全省教育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透露,本省高考改革方案已经经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目前已报教育部审批,根据方案,山东省将从XX年高中的秋季入学后实施新的高考方案。 新方案的核心就是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将夏季高考的统考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增加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同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六门学科,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己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透露,目前本省的改革方案已经经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目前已经报教育部审批,具体时间将从XX年高中的秋季入学新生开始实施。 这也就意味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从2019年正式实施。根据重大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本省的政策时间表已经给新生留下了足够的缓冲时间。 高考改革怎么考,考什么,历来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而这也是高中教学的重要指挥棒。 具体来说,本省将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也就是说依据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来招生录取。以前是一次高考,现在则是“两依

据、一参考”。 考试科目方面,本省将夏季高考的统考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春季高考突出技能测试,科目减少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在科目选择方面,本省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考,除了语数外三门课外,理化生、政史地六门学科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 此外,本省还将试点高考成绩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学校考核的招生方式,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提高选才的科学性。 后年取消加分 大后年语数全国卷 XX年,英语使用全国卷,恢复听力测试,XX年文综理综使用全国卷,XX年包括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取消,2018年语文数学使用全国卷,2019年高考统考科目减至3门……从今年开始,高考改革几乎年年都有大动作,这对目前的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有一定的影响。 明年文综理综启用全国卷 经教育部批准,本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夏季高考),自XX年起外语科目、XX年起综合1(文科综合)和综合2(理科综合)科目、2018年起语文和数学科目使用全国卷。这意味着今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成为首批使用各学科全国卷的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 2018-11-15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2月16日,教育部又发布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此后还将陆续发布自主招生及高考加分的相关意见。 各省市区高考方案有何新变化?今后各省高考怎么考?制度网特地为您搜集整理了XX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2017年高考政策暂不调整XX年高考改革方案尚未确定此前北京市教委对媒体表示,将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结合北京实际,适时出台改革实施方案。 另外,由于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不包括北京,因此,北京高考政策暂不调整。 今年的新高一学生在2017年高三毕业时仍按现在的高考方式进行。 另外,北京市教委针对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XX高考方案进行了回应,辟谣新方案还未确定。 此前媒体报道北京市高考将出现四个重大变化,其中包括考后填志愿、志愿填报"大平行"、调整四项加分政策,以及将自主招生挪至高考后进行等内容。 目前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广泛调研和初步起草过程中。

自己的方案,最迟在2017年暑期公布,争取在XX年8月报批教育部。 湖南:湖南高考或不分文理采取"3+3"模式12月26日据媒体报道,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王建华在会上透露,湖南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制定当中,有望借鉴上海和浙江的高考改革方案,采取"3+3"模式,且不分文理科。 具体的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时间尚不明确。 湖南不是试点省份,所以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还是按目前高考方案来考试。 四川:四川明年8月底出台办法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四川正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省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办法,在XX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正式出台时将向社会公布。 江西:江西高考改革方案公布2017年起入学不分文理12月5日,《江西省XX年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根据实施意见,从2017年入校的高一新生开始,江西省高考将实施"外语一年两考"和"高考不分文理科"。 XX年起,江西省高考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山东:未入高考改革试点或仍执行现有方案由于此轮高考改革中山东未被列入试点省份,因此山东本届高中新生或将沿用现有高考方案。 不过,山东省教育厅相关人员表示,关于高考改革目前还没有确

广西高考改革新方案.doc

2018年广西高考改革新方案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广西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 广西2022年1.广西统一高考科目将不再分文理科。 2.实行“3+3”模式; 3.外语一年两考。 【各省份录取批次改革类型】 1、取消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浙江: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 3”模式 “3 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不过,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确3门选考科目每门70分,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此外,江苏高考科目分值

陕西2018年高考改革方案

陕西2018年高考改革方案 陕西XX年高考改革方案: 高考统考变选考陕西高考改革方案最迟明年8月出台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将成高校招生录取参考 现行高考招生制度下,总成绩是对学生唯一的评价,此现实将被改变。教育部16日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提出,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将参考评价情况招生录取。 意见规定,高中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高等学校在招生时要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尽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要求,如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有社会责任感等,但这些要求比较抽象,难以直接把握。针对这类问题,意见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细化,每个方面有不同的考察重点。如在思想品德方面,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如到福利院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的情况。 针对当前的综合素质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走过场”和“集中突击”等问题,意见强调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表现。如思想品德方面,不仅要看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活动的

具体内容,还要看参加的次数、持续时间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是可以考查、可以比较的。 此外,综合素质评价一旦被参考,大家最为担心的就是真实性和公平性。意见规定,建立公示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建立检查制度,对档案材料真实性进行抽查。建立申诉与复议制度,对有争议的结果重新进行审核确认。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陕西高考改革方案 最迟明年8月出台 昨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省教育厅获悉,陕西省将按照教育部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我省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方案,出台后向社会公布。 从XX年起,陕西省面向XX年以后进入课改的普通高中学生,启动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开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思想政治、通用技术7科。考试结果作为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而且允许学生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成绩按最高的一次记录。 据了解,各地的实施办法要在XX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这意味着我省的方案最迟将于明年8月份出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自选3科计入高招总成绩 教育部16日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

最新宁夏高考改革方案解读.doc

2018年最新宁夏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宁夏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宁夏2022年1.2017年建立普通高中考试招生综合素质档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9年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3.选考科目调整为“6选3”。 4.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各省份录取批次改革类型】 1、取消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浙江: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

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 3”模式 “3 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不过,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确3门选考科目每门70分,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此

2018年内蒙古高考改革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政办发〔2016〕154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教育厅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10月26日 内蒙古自治区深化考试招生 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自治区教育厅2016年9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精神,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但现行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国家总体要求,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和科学合理的考试招生制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国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优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功能,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2.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 3.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 4.注重系统综合改革。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循序渐进、稳妥实施。正确处理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做好各项教育改革的衔接配套工作。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招生与管理等关系,强化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三)总体目标。

上海高考改革新政策方案2019,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细则.doc

上海高考改革新政策方案2019,上海高考改 革方案细则 上海高考改革新政策方案,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细则 更新:2018-12-21 15:09:31 一、总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此过程中,本市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

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优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2.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以考分为依据的基础上,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3.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增强高等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促使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注重系统综合改革。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循序渐进、稳妥实施,为未来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筑牢基础、拓展空间。正确处理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做好各项教育改革的衔接配套工作。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招生与管理等关系,强化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三)改革目标 启动本市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17年整体实施。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具有上海特点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新高考“3+1+2”方案有哪些重点

新高考“3+1+2”方案有哪些重点

江苏、湖南、广东、湖北、福建、辽宁、重庆、河北8省市相继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2018年秋季入学高一年级学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将实施“3+1+2”模式!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命题、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优化,这一次,全新的改革将带来哪些主要变化?作为考生和家长应该关注和弄清哪些重要问题呢?快跟万朋教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先说几个要点! 2021年的新高考,语数英是全国命题,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历史、生物六科又变为各省命题。 高考的考试时间,现在是2天,2021年的新高考,估计要变成至少2.5天。 两科按照等级赋分的新高考科目,打底就有30分。

外语也是只能考一次,待条件成熟后,探索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谁要遇上新高考? 自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入学新生起开始高考综合改革,也就是现在读高一及以后的学生都会遇上新高考,2021年举行第一次新高考。 现在的高二年普高学生,你们还是3+文综/理综的旧高考模式。 改革时间表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2021年,实施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招录新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从2021年开始,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实施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新机制,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有哪些? 自2021年起,6月份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 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探索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也就是说 全国统一卷科目:语文、数学和英语,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8年 浙江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解读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范文范例学习指导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工作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二、基本内容 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完美格式word 范文范例学习指导 (一)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 完美格式word 范文范例学习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