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复习提纲 带答案.pdf

《汽车构造》复习提纲 带答案.pdf
《汽车构造》复习提纲 带答案.pdf

名词解释

1、活塞行程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S称为活塞行程

2、下止点活塞顶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处为下止点

3、气缸总容积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称为气缸总容积

4、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输出1kw/h的有效功是的燃油消耗量

5、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体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

6、分隔式燃烧室柴油机中主燃烧室在气缸内,副燃烧室在气缸盖上的燃烧室

7、气门间隙发动机在冷态下,气门关闭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

8、全程式调速器不仅能控制发动机最高转速和稳定最低转速,而且能自动控制

供油量,保持发动机在稳定转速下稳定运转的调速器

9、超速档变速器中传动比小于1的档位

10、主销后倾角主销轴线和地面垂直线在汽车纵向平面内的夹角

11、前轮前束值前轮前端面与后端面在汽车横向方向距离差

12、转向器转向系统中的减速转向装置,一般有1到2级减速转动副

13、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将一部分发动机动力输出转化成液压泵压力,对转向系统

施加辅助作用力

14、制动器制动系统中用来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了(制动力)的部件

15、转弯半径由转向中心O到外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之间的距离

16、承载式车身车架的功能由轿车车身或大客车车身骨架承担的叫承载式车身

问答题

1.什么是道路用车?需要对这种汽车的哪些参数加以限制?

道路用汽车指试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汽车。道路用双轴汽车的车长、车宽、车高限值分别为12、2.5、4,最大单轴负荷为10t (每侧双胎)或7t(每侧单胎)。

2.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通常由哪些机构与系统组成?它们

各有什么功用?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汽油机)组成。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

作用在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配气机构: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气进入气缸,废气排出气缸。燃油供给系统:根据发动机运转工况的需要,向发动机供给一定数

量、清洁的、雾化良好的汽油,以便与一定数量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体。润滑系统:就是在发动机运作时,连续不断的把数量足够的,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耐久性的目的。冷却系统: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点火系统: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条件下,在气缸内适时,准确,可靠的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气体,使发动机作功。起动系统:将蓄电池存储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以足够高的转速运转,以顺利启动发动机。

3.四冲程汽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各有何特

点?四冲程汽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相同,都包含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特点:汽油机进气时进的是可燃混合气体,柴油机是纯空气;汽油机使用电火花点火,柴油机由喷油泵将柴油泵入喷油器,由喷油器将柴油喷入气缸,自行着火燃烧。4.曲拐的布置形式与哪些因素有关?

取决于汽缸数、气缸排列形式和发动机工作顺序。

5.曲拐布置与多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四冲程直列四缸发动机:四个曲拐在同一平面,发动机工作顺序为1、3、4、2 或 1、2、4、3

四冲程直列六缸发动机:六个曲拐互成120°,发动机工作顺序为1、

5、3、

6、2、4 或 1、4、2、6、3、5

6.配气机构的功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根据发动机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要求,定时开启,关闭各缸进、排气门,使新气进入气缸,废气排出气缸。

组成: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分组成

7.冷却系中的石腊式节温器是如何调节冷却强度的?

当冷却液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内的石蜡呈固态,节温器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发动机与散热器间的通道,冷却液经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时,石蜡开始熔化逐渐变成液体,体积随之增大并压迫橡胶管,使其收缩,同时对推杆作用以向上的推力,以使阀门打开,这时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节温器,再经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

8.什么是气门间隙?间隙太大或太小对发动机工作有何影响?

发动机冷态下,气门关闭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太小则有可能造成气缸漏气,发动机功率下降,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太大则气门与气门座和各传动件之间将产生撞击和响声,加快磨损。

9.现代汽车(以货车和轿车为例)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如何调节冷

却强度的?在散热器前面装有百叶窗,通过改变吹过散热器

的空气流量来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

10.采用双机油滤清器时,它们是并联还是串联于润滑油路中?

为什么?

采用双滤器,其中之一为分流式滤清器(并联)作细滤器用,另一个全流式滤清器(串联)为粗滤清器,粗滤清器滤除润滑油中直径为0.05毫米以上的较大粒度的杂质,而细滤清器则用来滤除直径为

0.001 毫米以上的细杂质。15. 什么叫转向轮定位?它包括哪几项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11.现代汽车传动系由哪几部分组成?传动系的功用是什么?转向车轮主销和前轴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种一定的相组成: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万向节、驱动桥。对位置就称为转向轮定位。内容:1、主销后倾2、主销内倾3、转功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向轮外倾 4、转向轮前束

12.十字轴式万向节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实现等速传动?作用:

为了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和转向操纵的便利性。

特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传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且允许相16. 货车和轿车的行车制动系统一般有何不同?何谓制动器间

邻两传动轴之间有较大的交角。(一般不超过15°~20°)隙?它过小和过大将产生什么后果?

实现等速传动的条件:一、第一万向节两轴间夹角a1与第二万向制动蹄在不工作的原始位置时,其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保持的合适节的两轴间夹角a2相等;第二、第一万向节的从动叉与第二万向间隙称为制动器间隙。

节的主动叉处于同一平面内。如果过小,就不易保证彻底解除制动,造成摩擦副的拖磨:过大又13.行驶系的功用是什么?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货车和轿车的将时制动踏板行程太长,以致驾驶人操作不便,同时也会推迟制动

行驶系各有怎么特点?器开始起作用的时刻。

功用:支持全车并保证车辆正常行驶。组成:车架、车桥、车轮、

17. 子午线轮胎有哪些优、缺点?

悬架。优点:(1)接地面积大,附着性能好胎面滑移小,因而滚动阻力小,

货车是非承载式底盘,轿车是承载式底盘。非承载式底盘是有大梁使用寿命长。

车架,承载式底盘是无大梁车架。(2)胎冠较厚且有坚硬的带束层,不易刺穿,行驶时变形小,可

14. 悬架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用是什么?货车和轿降低油耗3%~8%。

车的悬架一般有何不同?(3)因帘布层数少,胎侧薄,所以散热性能好。

组成:弹性元件、减振器、导向机构。弹性元件:缓和冲击,使车(4)径向弹性大,缓冲性能好,负荷能力较大。

架(或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作弹性联系;减振器:使振动(5)在承受侧向力时,接地面积基本不变,故在转向行驶和高速

迅速衰减(振幅迅速减小);导向机构: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于行驶时稳定性好。

车架和车身跳动。不同:货车的前后悬架采用非独立悬架,轿车的缺点是:因胎侧较薄柔软,胎冠较厚在其与胎侧过渡区易产生裂口;前悬架采用独立悬架,后桥采用非独立悬架。吸振能力弱,胎面噪声大;制造技术要求高,成本也高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

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服务工程 英文名称:Automotive Support Engineering 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第7学期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车辆工程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电器设备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全球汽车行业近60%的利润来源于服务,而我国目前的汽车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不大,而汽车服务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甚大,因此加快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汽车业的当务之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汽车服务工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及内涵,使学生获得汽车服务工程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基本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相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便于学生在这一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的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第1章汽车服务工程概论 教学基本内容: 汽车服务工程的内涵: 广义和狭义的汽车服务工程概念;汽车服务工程的基本内容;汽车服务工程的分类。汽车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汽车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我国汽车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我国汽车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汽车服务业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汽车服务业的特点;汽车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重点: 汽车服务工程的概念及其所涉及的领域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汽车服务工程的内涵。 本章节教学要求: 掌握汽车服务工程的内涵,了解汽车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汽车服务业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2章服务战略 教学基本内容: 汽车服务战略的概念: 概念; 基本内涵; 在汽车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每种情况下最恰当的战略,需考虑的问题。服务竞争环境:服务竞争环境的内涵;服务企业在困难的经济环境中竞争的原因。 服务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三种一般性竞争战略在汽车服务竞争中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服务质量:服务质量要素;服务质量的范围;服务质量测试;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补救:服务补救的内涵及意义;服务失误的原因;补救性服务措施。 教学重点: 汽车服务战略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服务竞争战略;服务质量;服务补救。 教学难点: 服务补救的内容和措施: 本章节教学要求: 理解:汽车服务战略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服务竞争战略;服务质量;服务补救。了解:服务竞争环境。 第3章汽车厂商的售后服务 教学基本内容: 售后服务概述: 先进服务理念与售后服务的概念;售后服务的工作内容;售后服务的起源、发展及其功能。 汽车厂商售后服务的技术性工作: 技术培训的概念、内容和工作流程;质量保修的概念、内容和工作流程;备件供应的概念、内容、作业流程和管理方法。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售后服务网络

汽车构造复习要点

汽车构造(吉林大学陈家瑞版)要点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 1上止点:活塞顶面离曲轴中心线最远时的止点。 下止点:活塞顶面离曲轴中心线最近时的止点。 2活塞行程:活塞上下两个止点之间的距离。 3气缸工作容积:一个气缸中活塞运动一个行程所扫过的容积。 4发动机排量:一台发动机全部气缸的工作容积。 5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最小容积之比。 6爆燃: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混合气自燃而造成的不正常燃烧。 7四冲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燃烧作功、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期间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了四个行程,曲轴旋转了两圈。 8四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活塞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是作功,另外三个为作功的辅助行程。(工作原理) 9汽油机的一般构造A机体组作用: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装配机体,而其本身的许多部分是其他机构的组成部分。B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输出动力的机构。C配气机构作用: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冲入气缸并及时从气缸中排除废气。D供给系统作用:把汽油和空气混合成为成分合适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排出发动机。E点火系统作用:保证按规定时刻点入气缸中被压缩的混合气。F冷却系统作用:把受热部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G润滑系统作用:将润滑油供给作相对运动的零件,以减小他们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轻部件的磨损并部分的冷却摩擦部件,清洗摩擦表面。H启动系统使静止的发动机启动并转入自行运转。 10有效转矩: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平均转矩。 11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 12发动机负荷:发动机驱动从动机械所耗费的功率或有效转矩的大小。 13计算题P43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 14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把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力矩转变为曲轴的转矩,以向工作机械输出机械能。 15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条件的特点:高温、高压、高速和化学腐蚀。 16气缸体种类:一般是气缸体、龙门式气缸体、隧道式气缸体。 17发动机的支承:三点支承和四点支承。 18活塞的主要作用:承受气缸中的气体压力,并将此力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 19活塞在工作中易产生那些变形?为什么?怎样应对这种变形? 有机械变形和热变形; 活塞在侧压力作用下,有使圆形裙部压扁的趋势,同时迫使活塞裙部直径沿销座轴同一方向上增大,且活塞销座附近的金属堆积,受热膨胀量大,使裙部在受热变形时,沿活塞销座轴线方向的直径增量大于其他方向; A设计时使活塞沿销座方向的金属多削去一些,把活塞轴向作为活塞裙部椭

高鸿业第七版答案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 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4.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 学时:163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汽车构造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 1.汽车总体构造, 2.汽车发动机, 3.汽车底盘 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组成、作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0.总论 汽车类型、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汽车总体构造、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1.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发动机分类、四冲程和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2.曲柄连杆机构 发动机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3.配气机构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配气相位、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4.汽油机供给系 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燃料、简单化油器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化油器的各工作系统、汽油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及进、排气装置、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5.柴油机供给系 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燃料、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喷油器、喷油泵、转子分配式喷油泵、调速器、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柴油机供给系的辅助装置。 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组成与柴油在气缸内燃烧的特点,掌握喷油器、喷油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了解调速器构造与工作原理及废气涡轮增压。 6.发动机冷却系 水冷系、风冷系。 7.发动机润滑系 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和润滑剂选择、润滑系的油路、润滑系主要部件、曲轴箱通风。 8.发动机点火系

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点火提前,蓄电池点火系主要元件,半导体点火系,汽车电源。 9.发动机起动系 发动机的起动,起动机,永磁起动机。 10.汽车传动系概说 汽车传动系作用、分类概述。 11.离合器 离合器的功用及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摩擦离合器结构,离合器操纵机构。 12.变速器与分动器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同步器,变速器操纵机构,分动器。 13.液力机械传动 液力偶合器,液力变矩器,液力机械变速器,液力机械传动的液压自动操纵系统。 14.万向传动装置 万向节,传动轴和中间支承。 15.驱动桥 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与桥壳。 16.汽车行驶系概说及车架 汽车行驶系作用、分类;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 17.车桥和车轮 转向桥和转向驱动桥,车轮与轮胎。

汽车构造复习提纲2014 (仅供参考).

1.汽车何年诞生?汽车之父。 答:世界公认的汽车发明者是德国人卡尔·佛里特立奇·奔驰。他在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获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奔驰也被后人誉为“汽车之父” 2.汽车总体由那些总成和系统构成?各组成部分作用是什么? 答:发动机(使输进气缸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作正常行驶)【传动系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行驶系统:支撑整车的质量,传递和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力和力矩,缓和冲击,吸收震动,保证汽车在各种条件下正常行驶。转向系统:使汽车按驾驶员选定的方向行驶。制动系统: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保证汽车可靠的长时间停驻】、车身(驾驶员工作场所,装载乘客和货物的部件)、电器与电子设备 3.汽车行驶时阻力有那些,不同路况和工况下,所遇到的阻力有何差别? 答:滚动阻力(路面硬,阻力小,路面软,阻力大)、空气阻力(速度慢,阻力小,速度快,阻力大)、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3.汽车驱动传动布置形式有哪些(FF,FR,RR等)?不同布置形式特点是什么?不同布置 形式适于什么样的车型? 答:前置后驱(FR):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部分客车 前置前轮(FF):结构紧凑,整车质量小,地板高度低,高速行驶操纵稳定性好、大多数轿车 后置后轮(RR):车内噪声小,空间利用率高、大中型客车 中置后轮(MR):最佳的轴荷分配、方程式赛车和大多数跑车 全轮驱动(nWD):性能高、越野汽车 4.发动机总体由那些系统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答:两大机构,五大系统。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输出动力的机构)、配气机构(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入气缸并及时从气缸排除废气)、供给系统(把汽油和空气混合为成分合适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排出发动机)、点火系统(保证按规定时刻点燃气缸中被压缩的混合气)、冷却系统(把受热部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润滑系统(将润滑油供给作相对运动的零件,并部分的冷却摩擦零件,清洗摩擦表面)、启动系统(使静止的发动机启动并转入自行运转) 6.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经历的行程。四冲程汽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有何不

汽车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目标 1.性质:本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的必修专业技术课。 2. 地位及作用:《汽车构造与维修》主要学习汽车的基本知识,汽车总体构造,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车身及附属设备等等,引领学生进入汽车知识的新领域,给后续学习应用电子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3.任务及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应知上了解先进的轿车结构,熟悉四冲程,两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底盘各总成的结构原理、技术参数。在应会上要求学生了解最新的维修技术,熟悉并掌握发动机、底盘总成、各零部件的维修方法及技术参数,为以后的考工定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总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汽车基本知识 了解现代汽车类型和分类方法。 理解解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 了解受力分析,燃烧室型式,轴承材料,扭转减振器工作原理。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各组成的工作原理,销座偏置的原因,活塞环的泵油作用,曲拐的布置规律。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各组成的功用及结构特点,常用曲拐布置形式,作功顺序,工作循环表分析 第三章:配气机构 了解气门头部类型,气门座锥角意义,气门驱动型式。 理解配气机构各零件的功用及结构特点,气门间隙和配气相位的含义,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 掌握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方法。 第四章: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了解化汽油机电控绕后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理解进排气装置特点,可变进气装置,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汽油机的排放净化措施。 掌握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汽油泵的工作原理,排气消声器消声原理及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检修方法 第五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了解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特点和形成方法、燃烧室类型及特点。 理解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及电子控制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工作原理。 掌握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喷油泵的驱动与供油正时、柴油机燃料系的辅助装置、柴油机的起动辅助装置、废气涡轮增压器及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检修方法 第六章: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 了解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结构及方法 理解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特点以及各种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的工作原理 掌握传统点火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七章: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了解风冷却系的构造和工作情况,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情况。 理解发动机过热或过冷的危害,膨胀水箱的作用。 掌握冷却系作用,水冷却系的组成与主要机件的结构特点、功用以及冷却系的检修方法,第八章: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了解机油细滤器的工作原理。 理解润滑系作用、润滑系的油路及工作过程。 掌握润滑系主要机件的结构特点、功用和工作过程,曲轴箱通风意义 第九章:发动机启动系统 了解发动机启动的各种方式 理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掌握起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十章:汽车传动系统 了解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了解周布弹簧式和中央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特点;了解变扭器的构造、变扭原理和液力传动的特性;了解准等速万向节和等速万向节的工作特点、中间支承的结构特点及作用;了解双级主减速器、轮边减速器的结构特点,防滑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理解传动系的布置型式;理解离合器的操纵机构、离合器的功用和要求、磨擦片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理解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功用与工作原理、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理解液力机械变速器的总体构造、单向自由轮和锁止离合器的作用;理解普通万向节的速度特性;理解半轴与轿壳的功用、结构,驱动桥的功用与组成。

车辆工程复试考试大纲Word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考试大纲 报考专业:车辆工程 考试科目:《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5小时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的目的是本硕士点对高等学校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在达到国家统一考试分数线之后,为确保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车辆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并能在今后2.5年中能顺利通过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而进行的一次择优录取的复试环节。 “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考试考核学生对汽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重点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及其相近学科领域发展了解程度,主要考试内容包括“汽车构造”或“机械设计”或“微机原理及应用”(任选其一)。 二、考试内容 《汽车构造》 参考书目:陈家瑞主编,《汽车构造》(上、下)(第五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复习重点: (1)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熟练掌握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2)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及力矩;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基本结构;了解曲轴的的构造及曲拐布置与多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3)配气机构 掌握配气定时的概念;掌握气门重叠的概念。

(4)汽油机燃油系统

掌握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5)柴油机燃油系统 掌握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了解喷油器的结构。 (6)进排气净化装置 掌握进排气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7)点火系统 掌握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8)离合器 掌握离合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9)变速器与分动器 了解变速器与分动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传动比的计算方法。(10) 汽车自动变速器 掌握液力耦合器与液力变矩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1)万向传动装置 掌握万向节的分类与结构; (12)驱动桥 掌握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差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3)悬架 掌握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多轴汽车平衡悬架的结构。 (14) 汽车转向系统 掌握转向器及转向操纵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液力助力转向系统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15)汽车制动系统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机械设计》课程 参考书目:《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鸿业微观第七版第 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生产函数 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1. 如何准确区分生产的短期和长期这两个基本概念? 生产的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短期不可调整的生产要素称不变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厂房、大型设备、高级管理者、长期贷款等,可调整的生产要素成为可变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普通劳动者等。生产的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生产的短期和长期是相对的时间概念,不是绝对的时间概念,其与企业所属行业、所用技术设备和规模等因素有关。 2.下面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表4—1): (1)在表中填空。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 入量开始的? —

解答:边际报酬变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即边际产量的变化,而其他生产要素均为固定生产要素,固定要素的投入数量是保持不变的。边际报酬变化一般包括边际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很显然,边际报酬分析可视为短期生产分析。 规模报酬分析方法是描述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均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特征,当产量的变化比例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比例时,则分别为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很显然,规模报酬分析可视为长期生产的分析视角。 区别:①前提条件不同,边际报酬变化生产要素分为不变和可变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比例发生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研究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②考察时间长短不同。边际报酬变化分析的是短期生产规律;规模报酬研究长期生产规律。③指导意义不同。边际报酬变化指出要按比例配置生产要素;规模报酬指出要保持企业的适度规模。④由于前提条件不同,两规律独立发挥作用,不存在互为前提,互为影响关系。 联系:随着投入要素增加,产量一般都经历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 4.假设生产函数Q=min{5L,2K}。 (1)作出Q=50时的等产量曲线。 (2)推导该生产函数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函数。 (3)分析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解答:(1)生产函数Q=min{5L,2K}是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其等产量曲线如图所示为直角形状,且在直角点两要素的固定投入比例为K:L=5:2。 当产量Q=50时,有5L=2K=50,即L=10,K=25。相应的Q=50的等产量曲线如图所示。(2)由于该生产函数为固定投入比例,即L与K之间没有替代关系,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LK=0。 (3) 因为Q=f(L,K)=min{5L,2K} f(λL,λK)=min{5λL,2λK}=λmin{5L,2K},所以该生产函数呈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 5.已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Q=ALαKβ。请讨论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解答:因为 Q=f(L,K)=ALαKβ f(λL,λK)=A(λL)α(λK)β=λα+βALαKβ 所以当α+β>1时,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增;当α+β=1时,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当α+β<1时,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减。 6. 如果一个生产函数呈规模报酬不变,那么,该生产函数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否一定是不变的?为什么?【答案】规模报酬和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这一概念是用来分析当全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导致的产量变化情况。如果产量变化的比例等于全部生产要素变化的比例,这种情况被称为规模报酬不变,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给定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的数量。事实上,在生产函数呈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时,其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不变,也可以递减。 例如线性生产函数Q=f(L, K)=aL+βK,具有规模援酬不变的性质,它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不变的常数,对柯布道格拉断生产数Q=AL a Kβ来说,当a+β=1时,也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但它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Q(L.K)= min{ aL,bK },也具有規模振酬不変的性质,但在其等产量曲线的水平部分有MRTS=0,在等产量曲线的垂直部分, MRTS=∞。 由此可见,规授酬不变与边际技替代率是渉及生产技术的两个不同概念,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7. 如何区分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与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征的生产函数?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江西省精英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以适应市场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新,动手能力强” 的适用性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扎实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掌握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及先进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具备汽车维修中级技术技能,能独立排除现代汽车的一般常见故障,合理使用汽车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听党的领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 德素养。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写作和分析计算能力。 3、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的使用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 4、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子电工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 应用技术。 6、具有正确使用工量具、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7、掌握现代汽车构造、汽车空调、汽车电气设备工作原理。熟悉 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和设备设施,并能掌握一般故障诊断和排 除方法,具有汽车维修中级工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艺先学做人”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 教育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2、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目标教育,在教育的目的和专业的 方向上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教育目标要达到的最高点为 宗旨,让学生有目的的学,有兴趣的学。 2、本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多采用现场直观教学,尽可能应用教具、模型、实物 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着重实践动 手能力的培养。 3、实施因材实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 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并深受欢迎的毕业生。 四、学制 学制三年。 本专业实行2+1的教学模式(即:学校学习二年,工厂实践实习一年)。 五、课程安排 (一)、公共基础课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汽车构造上复习大纲总结

汽车构造复习大纲 总论 1、汽车的定义:汽车是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承载的车辆。 2、汽车总体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和电子设备。 第一章 发动机的分类: 1、按使用燃料的不同:汽车发动机可以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DI)、CNG发动机、LPG发动机、双燃料发动机。 2、按照行程分类 汽车发动机又可分为四行程发动机与二行程发动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汽车发动机还可分为水冷式发动机和风冷式发动机。 4、按照气缸数目分类 发动机又可分为单缸、双缸及多缸发动机。 5、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 分别是直列、斜置、对置、V形和W型。 6、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 自然吸气(非增压NA )式发动机和强制进气(增压式T)发动机。汽油机常采用自然吸气式;柴油机为了提高功率有采用增压式的(TDI)。 7、按照活塞的工作方式分类: 分为往复活塞式与转子 8、按照供油方式分:分为化油器式与电喷式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工作循环: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排量: 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 活塞行程:活塞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 1.燃料性质不同 柴油机用的是挥发性很差而燃点又较低的柴油,这种燃料适合于压燃式的柴油发动机,因为柴油粘度较大而挥发性又差,故不适宜应用化油器供油,在压燃式发动机中几乎都是使用高压燃油泵与高压喷油咀供油。 2.燃料供给方式不同 汽油机用的是靠进气负压吸取燃油的化油器或电喷装置来供给雾化燃油,燃油雾化后还要靠发动机的结构与热量来进一步地汽化和混合成匀质燃汽;而柴油机则是靠高压燃油泵挤压供应出液态燃油,再通过高压喷油咀,向汽缸燃烧室内直接喷出雾状燃油射流。 3.燃烧性质不同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由点到面,靠火焰层在匀质燃汽中传播燃烧;而柴油机燃烧过程是:雾状燃油射流喷入热空气中被点燃的“随喷随烧”。汽油机燃烧的是经过高度汽化混合过的匀质燃汽,燃速较快;而柴油机燃烧的是燃油射流中的细小燃油雾滴,燃烧速度相对偏慢。4.压缩比不同 柴油发动机的压缩比比汽油机大,使得发动机效益较高。柴油机少有做成小排量的;除了个别发动机是强制风冷,多数柴油机都是水冷散热方式。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解答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学时:64学时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教材:《汽车构造》马卫平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构造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发动机、底盘的各机构系统及其主要总成的功用、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检查调整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1、总论 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汽车的类型,国产汽车编号规则;汽车总体构造;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2、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分类、四行程、二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3、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与受力分析;气缸体组、活塞连杆组及曲轴飞轮组的组成、功用、工作条件、要求及构造;活塞环的密封机理,曲轴的轴向定位,曲轴曲拐的布置及发火顺序。 4、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与要求,配气机构的布置与传动;气门组、气门传动组零件的功用、工作条件、要求、材料及构造;凸轮轴轴向定位,配气相位,气门间隙检调原理及方法。 5、汽油机供给系 汽油机供给系的功用、组成;简单化油器的工作原理;汽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典型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6、柴油机供给系 柴油机供给系的功用、组成,柴油机的燃烧室;喷油器的功用、类型、构造与工作原理;柱塞式喷油泵的功用,基本要求、构造及工作原理,供油量和供油正时的调 整;调速器分类、功用、工作原理及调整;转子分配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汽车概论复习要点

汽车概论 大纲要求: 1.了解汽车分类及车辆识别号(VIN)的组成、意义和作用; 2.了解车辆的主要性能参数和主要结构参数; 3.应知汽车的总体构造和行驶原理; 4.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5.掌握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6.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7.了解车身的主要结构形式和其他附件; 知识点梳理: 1.汽车分类及车辆识别号(VIN)的组成、意义和作用; (1)汽车分类 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规定,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 乘用车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人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商用车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 GB/T3730.1—1998的分类。轿车根据发动机排量V(升,L)分级;客车根据车长L(米,m)分级;货车根据汽车总质量M(吨,t)分级。 (2)汽车型号 汽车的产品型号由企业名称代码、车辆类别代码、主参数代码、产品序号组成,必要时附加企业自定代码。不应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中的“I”和“O”。对于专用汽车及专用半挂车还应增加专用汽车分类代码。 例:EQ1141:EQ代表生产企业名称为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第一个1代表汽车类型为载货汽车,后面的14代表主参数为总质量14t,最后的1代表生产序号为1(或者为第二代产品)。 (3)VIN码 ①组成 VIN码由17位字符组成。包含了车辆的生产厂家、年代、车型、车身型式及代码、发动机代码及组装地点等信息。 ②位置 检查驾驶座挡风玻璃下方的仪表板是否有一个小标牌。 查看驾驶座车门是否有一个标签。 它也可能出现在引擎缸体前面,通常打开引擎盖就能看见。 打开驾驶座的车门,检查门边的柱子(侧视镜附近)。 旧款汽车的VIN码也可能出现在其它地方,例如转向柱、散热器支架或左侧内车轮拱罩。 ③含义

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的构造原理及检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说明 本课程课时为72,是考试课,闭卷考试;其中实验课是12课时,理论课是60课时。在学习本课程前应具有一定的电工学、电子技术知识和汽车构造知识。因此,本课程应在电工学、电子技术、汽车构造等课程之后开设。本课程可同汽车电控系统课程同时开设或稍前开设。 三、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汽车修理、汽车电子专业的专业课必修课,是培养汽车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操作人员所必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108学时) (一)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蓄电池

§1.1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熟练掌握蓄电池的结构及型号。 重点:蓄电池的结构 难点:蓄电池的结构 §1.2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1.3蓄电池的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熟练掌握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难点: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4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掌握蓄电池使用与维护 §1.5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 §1.6免维护蓄电池 熟练掌握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 重点: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 难点: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 第二章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 §2.1概述 §2.2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及型号

熟练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分类。重点:交流发电机的分类。 §2.2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及型号 §2.3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交流发电机的构造 重点:交流发电机的构造 §2.3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重点: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4交流发电机的特性 掌握有交流发电机的特性 重点:交流发电机的特性 §2.5触点式电压调解器 掌握电压调解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重点:电压调解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难点:电压调解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5触点式电压调解器 掌握FT61型等触点式调节器讲解

汽车构造 发动机部分复习思考题

说明:本习题集不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的内容。 汽车构造(上册)习题集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汽车教研室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1.名词术语:汽缸总容积、气缸工作容积、压缩比、排量、发动机负荷、外特性等 2.简述四冲程汽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的特点,点燃的方式。 3.四冲程汽油机和二冲程汽油机相比,有何优缺点? 4.某四冲程汽油机有4个气缸,气缸直径为88mm,活塞行程92mm,压缩比8.1,试计算 其气缸工作容积、燃烧室容积、气缸总容积和发动机排量(π取3.14,最后数据结果均以升为单位,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 5.BJ492QA型汽油机有四个气缸,活塞行程92mm,压缩比为6,计算其每缸工作容积、 燃烧室容积及发动机排量(单位:L)?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 6.名词术语:全支承曲轴、扭曲环、曲轴平衡重、曲拐。 7.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是什么,由那些主要零件组成? 8.何谓全浮式活塞销?它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轴向定位? 9.扭曲环装入气缸中为什么会产生扭曲的效果?它有何优点?装配时应注意什么? 10.画出直列4缸发动机的曲轴结构示意图。说明曲轴如何进行轴向定位? 11.四冲程多缸发动机的曲拐布置与发动机工作顺序有什么关系?以直列4缸发动机为例, 画出其中一种常用发火次序工作循环表(1-3-4-2)。 12.曲轴上的平衡重和飞轮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13.曲轴上为什么要安装扭转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14.填写出下图各序号的零件名称。 第三章配气机构 15.名词术语:气门重叠角、气门间隙、配气相位(配气正时) 16.什么叫配气相位?为什么要使气门早开晚关?已知某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气提前角为 18°,进气迟闭角为38°,排气提前角为40°,排气迟闭角为15°,请画出该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图,并指出进、排气门重叠角。 17.配气机构的功用是什么?可变配气定时机构指的是哪些参数可变?请画图示意,并说明 可变配气定时机构较传统的配气机构有何优点。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 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电子技术 参考学时:96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参考书目:1.《汽车构造》,王贵槐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汽车构造》,杨立年,刘凤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汽车构造》,郭新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汽车构造》,林平,王清娟主编,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说明 (一)本课程任务 《汽车构造》课程是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专业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和底盘各大总成的构造及原理,学会相应的分析方法,初步具备动手拆装发动机及汽车底盘各主要总成的技能,了解汽车发展的趋势及动向,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应达到的要求 1.掌握现代汽车的典型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了解国内外汽车的新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3.初步掌握正确使用和维护汽车的方法。 (三)编写的原则 1.本大纲主要适用于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教学,其他专业采用时,应作适当调整。

2.在课程总课时的范围之内,各单元学时分配,任课老师可作调整,执行时以编制的教学计划为准。 (四)建议 1. 在学习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2.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参观汽车维修现场。 2.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各单元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二、学时计划

三、教学内容 总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汽车的整车构造; 2.了解汽车的类型;掌握汽车的识别代码; 3.了解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4.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一、汽车的整车构造(0.5学时) 二、汽车的类型(0.25学时) 三、汽车的代号(0.25学时) 四、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0.5学时) 五、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0.5学时) 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汽车的整体构造、主要技术参数;难点是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单元一汽车发动机概述(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发动机总体结构,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2.理解四冲程、二冲程发动机的机工作原理,掌握各个行程的工作特点; 3.掌握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 4.了解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教学内容: 一、发动机的总体构造(0.25学时) 二、发动机常用术语(0.25学时)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学时)

汽车构造复习要点及答案(陈家瑞主编)

上篇发动机系统 名词解释 压缩比: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值,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一般用ε表示。 式中:Va -气缸总容积; Vh -气缸工作容积; Vc -燃烧室容积; 工作循环:每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过程,即完成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叫一个工作循环。 气门重叠:一段时间内,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称为气门重叠。 悬架:悬架是车桥(或车轮)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气门间隙:发动机在冷态装配时,在气门及其传动机构中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 发动机工作容积:活塞从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容积。 一般用Vh(气缸工作容积)表示: 式中: D-气缸直径,单位mm; S-活塞行程,单位mm; 配气相位:配气相位是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开启延续时间 活塞行程:活塞运动上下两个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 麦弗逊式悬架:即滑柱连杆式悬架,由滑动立柱和横摆臂组成。 前轮前束:安装前轮时,使汽车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小于后边缘距离,两者之差称为前轮前束。 过量空气系数(表达式):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kg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量之比为过量空气系数,记作φa。即: 起动转矩:发动机起动时,必须克服气缸内被压缩气体的阻力和发动机本身及其附件内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克服这些阻力所需的力矩称为起动转矩。 总论/概述单元 1、汽车主要由哪四大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与电子设备 2. 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一.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原理单元 1、四冲程内燃机中各行程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进气行程:将空气与燃料在气缸外的化油器,节气门体或进气道内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压缩行程:将可燃混合气压缩,缩小容积,加大密度,升高温度,有利于迅速燃烧,产生较大压力;作功行程:混合气体燃烧作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行程:排出燃烧后的废气。 2、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由哪几大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输出动力;配气机构:使可燃混合气体及时充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排出;供给:把汽油和空气混合为成分合适的可燃混合气,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排出发动机;点火:保证按规定时刻点燃气缸中的被压缩的可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高鸿业)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 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 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二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而且曲线的变动趋势相同。 (2)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 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 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 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最终产品指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直接可供社会投资与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在核算期间须进一步加工、目前还不作为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 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 品. 3.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北方交通 大学考研) 解答: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这. 是因为: 第1页共7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