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率对原油粘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研究》范文

《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原油的开采和利用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活动。
然而,原油中的含水率问题一直是一个挑战,含水率的准确测量对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管理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深入探讨其实用性及其测量准确度。
二、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 系统组成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主要由气液分离器、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等部分组成。
其中,气液分离器用于将原油中的气体和液体进行分离;传感器则用于检测和测量原油的含水率;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则负责收集和处理传感器的数据,最终输出含水率结果。
2. 工作原理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气液两相分离和电学、物理等原理。
首先,通过气液分离器将原油中的气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然后,利用传感器对分离后的液体进行含水率检测;最后,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最终的含水率结果。
三、系统实用性与测量准确度分析1. 实用性分析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首先,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原油中的气体和液体进行分离,为后续的含水率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样本。
其次,该系统采用的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地检测和测量原油的含水率。
此外,该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2. 测量准确度分析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的测量准确度较高。
首先,该系统采用的气液分离技术能够将原油中的气体和液体进行有效分离,减少了测量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其次,该系统采用的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地检测和测量原油的含水率。
此外,该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传感器数据进行精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含水率结果。
四、结论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原油含水率检测方法。
含水率对惠州25—3原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

含水率对惠州 2 5 —3 原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
粱 羽 刹、 旭 中 海石油 ( 中国) 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摘 要 :采 用特 制的 方法 配制 了含 水 率为 1 0 %- 6 0 %的 惠州 2 5 —3 原 油乳状 液 ,配制 出的乳状 液 黏度 与 现 场黏 度相 近 ,并对 配 制好 的乳 状 液进 行凝 点 、黏 度 、屈服 应 力 及触 变性 测试 ,研 究含
油 田主要 的输 送 方 式 。而 含 水原 油在 经 过 离心 泵 、 进行搅拌 , 使原油和水样充分乳化 。配置含水率为 弯 头 、阀件等 部件 时会 被搅 动 ,再 加上 原油 中本 身 0 %、1 0 % 、2 0 %、3 0 % 、4 0 %、5 0 % 、6 0 %的乳 状
具有的天然乳化剂 ,促使 了乳状液的生成 。因为 液 ;将乳化好 的原油装人到旋转黏度计 ,降温到不 乳状 液 与原 油 的性 质不 同 ,在输送 时呈 现 的流动 规 同测试 温度 ,恒温 3 0 a r i n 测试其 流变 陛。
2 2一
油l 气 田蛐
工程 ( h L  ̄ p : / / www. y q t d mg c . c o n) r
-
第3 2 卷第4 期 ( 2 0 1 3 . 0 4 )( 试验 研 究) 为4 0 %一 6 0 %时 ,分 散 相 大 液 滴 的 数 量 越 来 越 多 , 而形 成 的 网状结 构 强 度 不 随含 水 率 的增 加 而 变化 。 2 . 2 含 水率 对 乳状液 黏度 的 影晌 含水 率 对 原 油 乳状 液 的黏 度 有着 重 要 的影 响 。 该体系施加作用力 时 ,施加 的剪切应力 既要 能够破 坏 蜡 晶的空 间网络结构 ,又要能够克服 小水滴 间的作 用 力 ,这样体 系才能屈服 从而 流动 ;且在小水 滴直径 相
原油含水测定及化验分析方法的研究

原油含水测定及化验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于石油产品而言,其主要组成部分为原油、天然气以及水。
通过对原油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对于石油的开采过程,計量过程以及最终的生产及运输过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对原油的质量进行很好的判断,可以有效的计量原油的净量,并且对石油的生产效率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原油含水测定及化验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标签:原油含水测定;化验分析;方法研究引言在采用各种测量方法进行原油含水测定的过程中,均是使用相应的仪器直接接触原油,对原油的含水率进行测定。
由于相关人员缺乏对设备仪器的有效管理与维护,致使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因与原油直接接触,在表面形成腐蚀现象,这必定会对仪器的测量结果以及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原油含水率的测量精确度带来影响,为石油生产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成本投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加强原油含水测定及化验分析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原油含水分析方法概论目前原油含水分析方法大体可分为三类,即直接法(蒸馏法和离心法)、间接法(微机法)和电脱法。
直接法是利用物理方法,通过加热回流的方法收集原油中蒸发出来的水分;或者使用离心机的离心法,使原油中的水分分离出来,直接读取水量;间接法是利用油和水的性质不同,通过测量含水原油的等效物理参数来确定其含水量。
间接法可以实现原油含水的连续测量,而直接法只能实现原油含水的间断取样测量,但是间接法它反映出的仅是含水量相对值,只有借助直接法标定后才能得到含水量。
轻质油适用于蒸馏脱水,脱水剂和常压加热脱水适宜重质油。
因此,直接蒸馏法才是含水分析的基础。
2 人工化验原油含水分析方法原油含水率的测定所依据的是国家标准GB/T8929-2006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在目前原油生产的中间环节中,原油含水的自动化检测已有一定范围的应用,但因其精确度及稳定性不够,在原油交接这一重要环节上,原油含水率的测定还多采用人工化验的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8929-2006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进行测定,该标准是原油水含里测定操作的指导性标准。
含水率对原油集输管道结蜡的影响

228管道结蜡是原油开采与输送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本文所提到的是非洲乍得原油,它的物性特点是含蜡高,超过20%。
凝结点与粘度也相对较高,凝固点在33 ℃且脱水困难,一旦集输管道沿线温度控制不当低于蜡点时,就会产生石蜡沉积现象,成为原油集输高能耗、高成本支出的主要诱因。
1 原油集输管道结蜡的机理分析该油田为新开发油田,综合含水在1%~1.5%,但是脱水困难,当含蜡量较高的石蜡基原油在管道输送途中会随着管道沿线温度场的变化而改变,并不断析出固体石蜡结晶,这些结晶会附着于管道内壁表面,形成石蜡结晶中心,或者直接悬浮于原油中以固、液两相形态同时存在。
温度越低,石蜡结晶中心的面积就越大,最终形成大厚度的结蜡层,使原油集输管道内径缩小,增大流通阻力,降低管道原油的输出流速和输出量。
原油集输管道的石蜡沉积机理则相当复杂,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所造成的,比如说原油的组分、油壁温差、输油温度、输油流速流型、沉积时间以及管壁材质等等。
1.1 分子扩散分析如若管道沿线温度低于原油流动温度或析蜡点,集输管道管内壁就会形成石蜡结晶中心,使得溶解的石蜡分子浓度远远小于石油中正在流动的石蜡分子浓度。
也就是说,集输管道中各处的石蜡分子形成了梯度浓度,这就使得石蜡向温度较低的管壁移动并最终沉积。
1.2 布朗扩散分析布朗扩散说在世界范围内流传较广,它认为悬浮于原油中的石蜡晶体颗粒会处于无规则的布朗热运动体系中。
如果当原油中石蜡晶体颗粒浓度处于梯度高端时,它就会从原油油流中逐渐析出并迁移到管壁附近结晶沉积。
1.3 剪切弥散分析剪切弥散认为当石蜡沉积以后在高流场速度梯度下就会向管壁方向移动,它所遵循的是速度梯度而不是浓度梯度,这与分子扩散及布朗运动机理所理解的方向都不相同。
它同时也认为,如果原油油流与管壁之间没有温度差时,分子扩散运动是不会形成的,所以石蜡的沉积完全是剪切弥散作用,是由石蜡晶体颗粒的速度梯度升高所造成的最终沉积。
原油含水率的检测以及原油计量的研究与实验

原油含水率的检测以及原油计量的研究与实验摘要:在油田集输工艺中以沉降罐来说,可运用液位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进行检测。
在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之后,完成了沉降罐中原油含水率的检测以及精确对原油进行计量。
关键词:原油含水率检测原油计量对于原油来说在开采,脱水,计量,集输以及销售的过程中,原油产量以及原油的含水率是最为重要的指标。
在油田生产中,检验原油含水率一直采用传统定时取样进行蒸馏化验的人工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不能够对测量原油含水率及时的反应出来。
因此对于怎样能够提高检测原油含水率的效率,是但一直困扰油田工作检测人员的问题。
此外在原油计量工作中应用翻斗流量计是较为常见的,其精度为3级而且能够对油水混合物的重量进行测量。
面对这种现状,本组主要针对一个联合站中沉降罐,运用液位变压器和差压变压器进行检测,并通过计算机实时进行处理。
通过深入探讨检测沉降罐中原油含水率以及原油计量得到良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沉降罐中原油含水率精确检测以及原油精确计量。
一、原油含水率的检测方法对于原油含水率进行测量的方法包括,离线测量以及在线测量。
1.离线测量进行离线测量主要是通过离线分析法进行的,主要分离出原油中的水分,再通过体积比形式表示出来。
还能够再利用油水密度值,得出重量含水率。
此种方法能够针对油水分离手段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方法,方法主要包括:蒸馏法,离心法,点脱法以及卡尔-费休法。
其中卡尔-费休法主要是在滴定卡尔-费休溶液时,使得水与卡尔费休溶液反应,从而对水分进行测定。
通过原油含水分析能够可分析含水率为0.02%~0.2%原油,具有操作简单,误差小,原油乳化程度较小干扰测量结果,精度较高,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特点。
但是其不具有实时性,不能够及时对变化的数值进行反映,成为离线方法最大的缺陷。
同时离线方法测量的缺点还包括:(1)测量结果会受到取样方式的影响。
(2)处理的不够彻底的。
(3)操作较为繁琐,效率较低,其中原油的乳化还会对分离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原油含水测定及化验分析方法的研究_0

原油含水测定及化验分析方法的研究在原油含水率的测定和化学分析的测量中,常用人工取样和分析,但其操作较为复杂,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化学分析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
本文对原油中水含量的测定及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标签:原油;含水化验分析;计量方法引言在原油处理过程中,对原油中含水率进行准确测定十分重要。
针对提高原油含水测定准确率问题,首先对原油含水率测定的各种方法进行介绍,并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混合液体蒸馏测定法为例,分析测定过程中会对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从取样过程和化验过程两个角度出发,分别对提高测定准确率的各种方法进行介绍,为油气集输单位原油含水率的测定提供建议。
1 原油含水率化验分析计量方法(1)蒸馏法。
从井口的原油样品中抽取,然后将现场样品带到大院内进行分析和分析,以便通过持续高温加热从蒸馏石油样品中抽取水。
(2)除石油外泄法外,还采用了抽取方法。
原油部分水和原油形成更坚固的乳胶,需要使用高压发电厂进行提取。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是使用分析仪、实验室分析和高张力电场的石油样品测量。
石油样品中的水在电场的影响下两极化,以及通过电场的力量将水球电气化到内部电极中,水球的表面运动使水球聚集起来并冻结以便降水和分离(3)离心法。
裂解是利用含油水的密度差异,利用高速离心法将固体含油乳液从油水中分离出来,将含油水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生菜后的油进行采样,将含油水分离出来。
使较高密度的水能够沉入海底,并通过阅读液体水平的比例。
(4)密度法计算出原油的水分比例,测量水分的密度分析要求在油和水的两个阶段都有更稳定的密度。
石油和水的浓度值各不相同,因此可以通过实验室分析来计算样品中原油的湿度,以测量样品的密度。
2 原油含水率化验分析计量的影响因素(1)取样方法不具适应性,目前使用的样本为150万毫升或200万毫升,由于从油井提取的液体油数量少,可能导致非常随机和不具代表性的取样。
从10克乳油中提取乳油(工业标准要求50%以上的水从10克抽取)和从含有不到10克乳油的特别高的油井中抽取2000毫升石油桶样本,这不足以满足目前的要求测量设备(2)现有的人工测试技术要求进行大量的质量评估、客观的仪器误差和人工将含油水分离,这可能是人为的视力错误造成的,这种错误扩大了对已经含有高含量水的解决办法的估计。
《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研究》范文

《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原油的开采和加工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原油的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含水率的准确测量是至关重要的。
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测量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研究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的原理、性能及实际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原理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主要通过气液分离原理进行测量。
系统主要由进样口、气液分离器、测量元件和数据处理单元等部分组成。
进样口接收原油样品,经过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然后通过测量元件对分离出的水相进行测量,最后通过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和输出。
三、系统性能研究1. 准确性: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通过对不同含水率的原油样品进行测试,系统的测量结果与实际含水率相比,误差较小,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2. 稳定性: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温度、压力和流量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测量性能。
3. 可靠性:系统采用高品质的元器件和合理的结构设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4. 响应速度: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任务。
四、实际应用研究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在石油开采、运输、储存和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原油的含水率,为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依据。
此外,该系统还可用于油田的注水管理和油田开发的综合评估。
五、未来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气液分离式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和在线化的方向发展。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将是研究的重点:1. 智能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系统的自动学习和优化,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2. 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系统的自动进样、自动清洗和自动输出等功能,降低人工干预和操作成本。
3. 在线化:通过在线监测技术,实现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为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控制提供更加便捷的手段。
特超稠油黏度与温度、含水率关系的研究

石 油 学 院 机 械 系 化 工 设 备 与 机 械 专 业 .现 从 事 实 验 室 检
测 工 作 。E mal ntxapn @1 3cm。 — i :h yl i ig 6 . i o o
・
2・
石 化 技术 2 0 0 8年第 1 5卷第 4期
:
篓
图 1 E 3 X 3井 油样 在不 同含 水 率 下 的 黏 度一 度 关 系 曲线 温
在各温度 点对制备 的不 同含水率 的特超稠油 乳 状液及悬 浮液进行 黏度测试 .分别绘 制 出不 同
化 的规 律 . 以便经济 高效地 开采 高黏度 原油 。
l 实验 部 分
11 仪 器 .
油 样在不 同含水率下 的黏度一 温度关 系曲线 . 以及
不 同油样在 不同温度下 的黏度一 含水率关 系曲线
13 黏 度 测 试 .
采 ,因此产 出的都是含 水特超 稠油 由于黏 度偏 大. 给油 田开发 和油气集输 带来很大 困难 研究其
黏 度 随 温 度 、 水 率 变 化 的 规 律 。 为 这 类 原 油 的 含 可
储运 和井筒举升工 艺设计提 供必不 可少 的基础参 数 。为 此 . 选取具有代 表性 的 3组 油样 . 进行室 内 实验研 究 , 掌握特超 稠油 的黏度 随温度 、 水率变 含
1 特 超 稠 油 样 的 制 备 . 2
1 . 脱水特超稠 油样 的预处 理 .1 2 为 了保证 油样的测 试数据 具有代 表性 .先将 脱过水 的油样 进行 预处理 . 8 = 为预处 理温 取 0c作 I 度。 先将 油样装入较小 的磨 口瓶 中 , 再将磨 口瓶放 入 水浴 中 , 止加 热至 8 静 0℃, 温 2h 使 瓶 内油 恒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水率对原油粘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耿宏章秦积舜周开学张星(石油矣主je
A
§:摘要应用高温高压流变仪,模拟地il层条件下流体状态,时塔河油田的原油进ll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温度、不【;l压ll力下油水混合物的粘度,研究结果表明含ll水原油粘度随含水率变化存在极大值le(非乳化拐点)。
结论可为油田的开发及§l油气集输提供科学依据。
ll主题词含水率原油流变性原油l
;粘度l
原油流变性是油田开发及油气集输中重要的物性参数,原油的粘度反映原油在流动过程中内部的摩擦阻力。
含水率是影响原油粘度的因素之一,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原油的粘度决定其在地层中的渗流能力,也影响它在管道中的流动能力。
在采油工艺设计和原油管输工艺中加热站的设计、管输压降的计算等都与原油的流变性有密切关系。
因此,了解原油粘度的变化特点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控制原油粘度实现管输原油的方法,达到在规定输量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
本文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对塔河油田的原油样品及其油气水混合物进行了粘温特性测量,研究了压力、温度、含水率对流体粘度影响关系,建立了经验公式,为油田的开发以及输油管道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测量原理与方法
1.1测量原理
高温高压液体流变仪测量原理是落球法测粘度,即在层流条件下,钢球在光滑盛液标准管中自由下落和液体的粘度有以下关系:
p=k(P2一PI)t(1)式中:
肛——液体粘度,mPa·8;
P:——钢球的密度,g/cml;
68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2卷第2期(2003.2)·t·技术纵横
P.——液体的密度,g/cm3;
p一钢球的下落时间,8;
≈——定标常数,%值大小与管径、管子长度及倾斜角度、钢球直径等有关,可由已
知粘度的标准液体测出。
1.2试验条件
试验设备:高压计量泵、恒温水浴、高温高压粘度计、高压管线、精密压力表、转样器、阀门等。
原油样品:塔河油田TK427井所产脱气原油。
水样:地层产出水,矿化度为7000mg/L。
1.3测量方法
(1)将一定量的油气水混合物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后由转样器转入测量仪,在一定温度下,测量其在不同压力下的粘度。
(2)改变温度。
待温度稳定后,测量混合物在不同压力下的粘度。
(3)重复步骤(2),直到所需数据为止。
2.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塔河油田TK427井所产油样进行了测量,对原油、不同含水率的原油及油水混合物在不同压力、温度下的粘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2.1原油的粘温特性
通过试验测量,得到TK427原油在不同压力下的粘温特性曲线,如图l所示。
图1表明原油的粘度与温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利用回归法可得出粘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设粘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Ae”(2)
式中:
肛——粘度,mPa·s;
r——温度,℃;
A——与压力、原油组分有关的待定数值;
曰——与原油组分有关的待定数值。
?
罨
掣
温度(℃)
圈1原油粘沤特性曲线
2·2原油的粘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特性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不同温度、压力下的原油粘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特性图.典型图线如图2所示。
含水率(%)
圈2常压下TK427廪油轱度一含水率美系
2.3待定系数拟合结果
按公式(2)由图l及图2的特征曲线拟合出不同含水率下系数A与压力的关系见表1。
裹1不同含水率下系数A与压力的关系压力
原油10%20%30%50%70%90%(MPa)
0.13277440424880378145l18847692.6160.0330474j400943648316920692654617085381054787l12432l9645.8275l2658.5i79.3104563457602109633钉237430188.915544407059318“02122474462.6848.62362206571084024212396135344234l9302256.9
不同含水率下系数A与压力的关系表现为线性关系,设系数A与压力的关系如式(3)所示:
A=C+DP(3)
式中:
.P——压力,MPa;
C、D——与含水率有关的系数。
将表l中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出不同含水率下C、D的数值,见表2。
待定系数日是与原油的组成相关的量,同一油样或相同含水率下应为同一数值,因此对同一含水率下的丑值取其平均值,得到系数B与不同含水率的关系如表2中所示,不同含水率时系数日是不同的。
裹2系数C、D、B与古水率的关系
含水串相关系数
CD日
(Ⅵ%)R
原油0%31010.51636.94—0.072873o9929Io%38425.9217924—0.070167o9944
20%89428l6205.77一o.075463o999l
30%815374272.584一o059492o999l
20%2023.4613l768一o.05891309616
70%640.68l133689一o047535o947I
90%158256474827一o.029257o9724
3.结论
(1)原油及油水混合物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粘度与温度符合指数关系。
(2)对比原油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粘度一含水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原油粘度随含水率的升高先星上升趋势,达到一极大值后又呈下降趋势.随后随含水率的上升而下降,此极值点为油水非乳化的拐点,由于组分不同粘度一含水特性曲线不同,达到的极值拐点可能不同,TK427原油粘度极值在含水20%左右,类似组分的原油粘度可以通过拟合公式求得。
(3)在外输原油时掺水降粘应避免极值点,应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输油效率。
(4)应用回归的经验公式可以进行原油粘度的预测,对现场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栏目主持樊韶华)
油气ⅡI地面工程第22卷第2埘(2003.2,·}·技术纵横卯
一,J‰;v越撂
含水率对原油粘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耿宏章, 秦积舜, 周开学, 张星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
刊名:
油气田地面工程
英文刊名:OIL-GAS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3,22(2)
被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4条)
1.期刊论文龚大利.GONG Dali大庆油田高含水原油流变性的研究-油气储运2005,24(8)
大庆油田在连续开采40多年后,已经进入高含水后期,含水量在80%以上,由于高含水原油的流变特性发生了变化,应用原有流变特性已经不能满足工程需要,通过对高含水原油的流变特性和原油流变特性与含水率和温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给出了高含水原油流变参数的回归计算公式,并对曲线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高含水原油输送的连续相应该尽量采用连续相为水的水包油型的原油输送,对高含水原油管道输送、设计和改造有着重要意义.
2.期刊论文王为民.李恩田.申龙涉.王树立.石兆东辽河油田含水超稠油流变特性研究-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3,16(2)
以辽河油田含水超稠油室内试验为依据,讨论了含水原油的转相问题以及含水率、温度和剪切速率对含水原油流变性的影响.影响含水原油相转变机理的因素包括含水率、油的粘度、混合物流速、液滴尺寸及其分布和流态.辽河油田含水超稠油的转相点为18%.在转相点之前,油为连续相,含水原油表观粘度随含水率上升而增加,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在转相点,含水原油表观粘度急剧下降.转相点后,水为连续相,含水原油表观粘度缓慢下降,受温度影响小
.含水率和温度对流变指数也有较大的影响.含水率越高、温度越低含水原油流变指数越偏离1,非牛顿性越强.含水原油的全粘温曲线分为放射段和直线段.在放射段,原油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而在直线段,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无关.
3.期刊论文申龙涉.王戬丽.李恩田.张金亮含水超稠油流变性试验与研究-油气储运2007,26(9)
针对辽河油田含水超稠油的物性特点,从现场取样,用自行设计的细管式流变仪研究了含水原油的含水率、温度和剪切速率对含水原油流变性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含水超稠油的流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和温度对流变指数有较大的影响,含水率越高,温度越低,含水原油流变指数越偏离1,非牛顿流体性越强;温度和含水率对含水超稠油的流变特性均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升高,视粘度下降.
4.期刊论文申权.王保民.赵炳章.崔娟丽.韩卫忠冀东油田南堡陆地高含水期油井掺水节能研究-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29(1)
冀东油田南堡陆地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油井掺水工艺已显示出投资大、能耗高等缺点.为降低原油输送成本,通过对原油流变性和含水率、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结蜡特性与含水率、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开展了离心掺水泵节能技术研究.该研究成果应用于冀东油田,日节能折合人民币0.894万元.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qtdmgc200302046.aspx
授权使用:海和(haiher),授权号:b34a3619-a91f-4903-877e-9db6018a96be
下载时间:2010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