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web的教学方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根据web的教学方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根据web的教学方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教学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首先就需求做出整体设计,将整个系统分为四部分:学生子系统、领导子系统、教师操作子系统及管理员子系统,并对各个部分进行了系统功能的划分,功能的描述。其次,在明确整体设计和对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后,我们在编码阶段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程序。最后,将程序套入页面中,调试并完成程序。

[关键词]Web;教学评价;https://www.360docs.net/doc/6016861336.html,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一直是学校和社会关注的中心,是学校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学校的领导必须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根据长期高等教育部门的实践证明,建立完整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可以提高高等学校教学的质量。一方面,进行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不仅可以全方位了解老师课堂教学情况,分析出老师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之中的不足,发现其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中的主体,可以表达出自己对老师教学水平的直接、真实的感受。从而形成对老师的有效监督,督促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高等院校中普遍施行起来。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质量评估体系主要模式就是Web 教学评价系统。Web教学评价系统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它可以汇总学生对老师评估的信息,提高教学质量评估的效率。此外,Web 教学评价系统还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资料,方便学生和老师的查询。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需要完善多方面的制度。美国、苏联、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由国家教育部

和政府部门的主管人员以及社会的非政府组织团体共同制定高等学校教学的有关标准和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体系,从而通过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高等教育的硬性指标符合规范。第二,成立专门的质量评估部门,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开展评估工作,并且要保证测评的全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和公正。只有这样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才可以不断改进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实现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我国高等教学水平质的飞跃。

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的比较晚,直到20世纪后期各大高校才逐步开始探索。我国的教学评估体系在经过不断的研究中,充分了解发达国家教育理念,形成初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形成了我国教育评价的实践模式,初步形成了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基本框架。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但由于各校在执行力度、评价主体、评价标准、权重比例、考核方法的可操作性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其效果的优劣也是不尽一致的。

1.3 本文主要工作

本课题主要是开发一个基于环境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它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园网资源,实现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快速、高效的计算以及测评信息的分析和反馈。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1)绪论。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教学质量评价方面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2)系统开发技术概述。介绍了本系统开发所需得相关技术开发模式——B/S与C/S结构、开发工具——https://www.360docs.net/doc/6016861336.html,、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0以及连接技术https://www.360docs.net/doc/6016861336.html,等。

(3)系统需求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研究,确定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目标,设计系统开发的业务流程和功能结构数据库设计。阐述了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步骤。

(4)系统实现。介绍了子系统和客户端子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功能实现

(5)系统测试。介绍系统测试的运行环境和具体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集成、确认测试及系统测试。

第二章系统开发技术概述

2.1 系统开发模式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和两种模式。

C/S模式是一种采用开放式结构、集中管理、协作式处理方式的主从式的网络计算模式。C/S模式将网络中计算机分为两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客户机和服务器。客户机由功能一般的微机来担任,它的作用是访问和处理远程服务器上的数据。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它的作用是接收和处理客户机的数据请求。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C/S 模式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开发成本高;不同客户机安装了不同的子系统软件,用户界面风格不一,使用繁杂,不利于推广使用;移植困难;维护复杂,升级麻烦;信息内容和形式单一。

B/S模式也可以称为BWD模式,由浏览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个层次组成。在这种模式下,第一层浏览器(客户机)为用户与整个系统的接口。客户端使用一个通用的浏览器来代替其它的各种应用软件,用户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浏览器进行的,由它来解释HTML,显示网页内容。在这里网页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支持用户在网页提供的表单上输入信息提交给后台,并提出处理请求。这里的后台即第二层的Web服务器。第二层Web服务器将启动相应的进程来响应浏览器的请求,并动态生成嵌入处理结果的HTML做代码返回给客户机浏览器。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的任务类似于模型的第二层,负责协调不同服务器发出的SQL请求,管理数据库。但是B/S模式复杂的应用构造起来很困难、HTTP可靠性低有可能造成应用故障、WEB服务器成为对数据库的唯一的客户端。

可见单一的B/S模式和单一的C/S模式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于是,软件行业提出把二者相结合的新架构,这也是本文采用的开发模式。

2.2 .NET平台

.NET平台由操作系统、.NET企业级服务器、.NET框架、.NET服务组件以及.NET 开发工具组成,其中.NET框架是.NET平台的核心。在.NET平台中,需要操作系统的

支持。.NET服务组件是指在.NET平台中的关键技术——Web服务。Web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是构建下一代互连网络的关键技术,也是.NET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NET框架是.NET平台的基础架构,其强大功能来自于公共语言运行时环境和类库紧密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不同系统之间交叉与综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因此,公共语言运行库和.NET Framework类库是其两个主要的组件。

2.3 https://www.360docs.net/doc/601686133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6016861336.html,技术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使用它可以建立和运行高效、动态的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本系统的应用程序采用https://www.360docs.net/doc/6016861336.html,技术设计。https://www.360docs.net/doc/6016861336.html,使用https://www.360docs.net/doc/6016861336.html,、C#等语言作为开发工具,开发程序的源代码嵌于HTML格式文本中。ASP技术的优点在于与浏览器无关、提高源程序代码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面向对象,易于扩充。

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3.1 教学评价系统目标

从教育角度来看,教学评价系统应当事先教师教学信息管理的信息化,确保各位教师均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各班学生只能对本班的授课老师进行评价;系统应提供详尽的统计信息;系统可靠性与实用性高;界面友好。

3.2 综合评价要素

构成要素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指标、权重系数、评价人、评价对象、评价结果;评价程序包括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与评价结果分析。

3.3 教学评价需求分析

只有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完善评价目标应达到的标准,可以为教学指明方向。教学评价系统应当满足以下需求:

1)方向性原则。系统必须和教育部及国家的教育理念与方针同步,进而加

快学校改革步伐。

2)客观性原则。评价系统应当对所有被评价人绝对公平。

3)全面性原则。教学评价系统应当广泛、全面地收集各类信息。

4)可行性原则。教学评价系统应当与国家教育要求一致,同时考虑教师实际情况,评价指标体系要有较强可比性与可测性。

5)可扩展性原则。随着访问用户的增加,系统应当可以实现平滑扩容。

6)安全性原则。系统应当具备恢复机制与备份机制,进而进行数据的灾难恢复。

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与众多因素相关,评价体系从教师基本素质、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五方面进行。

第四章教学评价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功能划分

本章主要为了解决系统如何实现的问题,是本次设计的概要设计阶段,要求分析系统的主要模块,具体分析各个模块如何实现。本教学评价系统可以分为学生子系统、管理员子系统、领导子系统、教师管理子系统。

4.1.1 学生子系统功能

学生子系统可以实现登陆、班级开课查看、投票、留言等功能,可以用学号和相应密码登陆系统。学生登陆管理模块允许合法学生用户登陆系统,并进行投票及留言管理;班级开课查看模块主要查询课程名称与主讲教师;投票管理模块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投票,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留言模块可以实现对任课教师的留言,还能够查看任课教师的回复情况。

4.1.2 管理员子系统功能

管理员子系统主要负责实现管理与维护工作,其中有学生信息管理模块、教师信息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评价标准与评价结果、开课信息管理模块、留言等。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可以录入、删除以及修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管理模块可以进行教师姓名、性别、专业、职称等信息的添加、删除与修改;课程管理模块实现课程的添加、删除与修改;评价标准设定模块完成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的添加或删除的功能。

4.1.3 领导子系统功能

领导子系统主要用于管理教学信息,包括教师模块、开课信息模块、班级信息模块等,可以实现教师管理、班级管理、课程管理、开课管理、评价结果统计与留言回复。具体系统功能与管理员子系统类似。

4.1.4 教师管理子系统功能

教师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查看评价、留言与回复功能。教师管理子系统能够方便查看学生对自己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评定标准为优、良、中、差;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留言信息进行回复。

4.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分为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结构设计两个阶段。

概念结构设计中采用的数据模型是从教学任务、评价以及数据三方面构建E-R图。这主要考虑到学生均参加多门课程学习,且每门课程均有多个学生共同修读,因此学生与课程是多对多的关系。同理教师与课程、学生与教师也是多对多的关系。管理员负责所有教师评价数据的计算,并给出评价结果,管理员与评价数据是一对多关系。因此E-R模型如图4-1所示。

图4-1 系统E-R图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要将概念模型转换层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进而构建符合用户需求的数据库。本次所建系统是基于Oracle的,数据库内数据表结构如表4-1,4-2所示。

表4-1 评价指标表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和定义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人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人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一。下面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定义: 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1994) 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9) 梅瑞尔在其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梅瑞尔,1996) 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帕顿,1989) 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1994) 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 上述几种定义反映了人们对教学系统设计内涵理解的不同角度以及各自的侧重点,有的突出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特征,如加涅、肯普、乌美娜、何克抗等,有的侧重于学习经验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如梅瑞尔,有的则从设计科学的角度出发突出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设计本质,如帕顿等。 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它具有如下特征:(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如果不考虑影响解决方案实施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那么设计出来的解决方案就无法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

教育评价方案的设计精选版

第二章教育评价方案的设计 问题、为什么要学会设计教育评价方案? ◆教育评价活动必须预先进行周密的计划与设计,才能确保教育评 价活动的方向性、计划性与系统性,才能收集到可靠、有效的评价资料,从而对教育活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教育评价方案——根据评价目的、遵循教育活动及评价活动的规 律、对评价的目标、范围、方法、手段、过程以及组织管理工作加以规定与规范的文件。 ◆本章基本内容 ●第一节教育评价方案的基本构成与制定步骤 ●第二节教育评价内容的设计 ●第三节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 第一节教育评价方案的基本构成与制定步骤 ◆教学评价方案的制订实例(教学测评方案的制订实例.doc) 问题一、教育评价方案由哪些基本内容构成? ◆1、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它们规定了评价的目的、对象、功能、原则,为评价活动规定 了基本方向与规范。 ◆2、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评价的内容——规定了评价对象的具体属性,为评价信息资料 的收集指明了具体方向。

例如,要评价学校办学条件是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标准(评价目标),就要说明办学条件涵盖哪些具体内容(评价 内容),诸如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基本设施等等,这样,评 价信息资料的收集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了。 评价标准——规定了评价内容的程度或水平,为获得评价结 果、做出价值判断提供了标准。 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融合起来构成了完整的评价目标——规 定了评价对象在特定的评价内容上达到的程度或水平,为评价活动提供了评价资料收集的依据与价值判断的标准或尺度。因此,评价目标实际上涵盖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两个部分。 ◆3、评价方法与工具手段 即说明收集评价资料的具体方法、工具手段,体现了对评价活 动的技术要求。 例如,文献查阅线索与范围、考试试卷或调查问卷的编制、访 谈提纲与程序规定等等。 ◆4、评价的实施程序与组织工作 ◆5、附录部分(评价使用的工具、量表等等) 问题二、如何制订一份教育评价方案呢?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的目的、用途(功能) 评价的目的、功能决定了评价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例如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目的与功能不同,方案就不同。 ◆2、设计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习文件夹:“学习文件夹”又称档案袋评价,是近年来英、美、日等国教育界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我们认为学习文件夹是由教师和学生收集的,主要用于存放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的各类学习成果,如文章、美术作品、文学作品、作业、试卷、评语、调查记录、照片等,可以是—学年的,也可以是一学期的。这些学习记录按照一定的顺序形成文档,用于学习者对学习的回顾、自我评价及其他形式的外部评价。根据学习文件夹内容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将其细分为产品文件夹、过程文件夹和进步文件夹三种类型。 2、认知发展:是指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面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围绕认知发展,讨论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发展的机制和阶段性问题。在儿童的认知发展研究方面,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上享有广泛的影响。 3、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这里学习策略指学习方法,而学习倾向指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以及对学习外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有些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会随学习任务、学习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而有些则表现出一贯性,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那些持续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就构成了学习看所具有的学习风格。 4、研究性学习:广义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狭义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5、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6、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可以是现实的具有物质因素的如家庭、学校、课堂等构成的学习场所,也可以是虚拟的并不存在的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平台的学习场所。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中,除了学习资源、认知工具、人类教师等物理资源,还应搭建任务情境等资源,这是其核心所在。 7、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人们从不同角度,立足于不同理论提出了各种教学策略,有些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的教学策略如:加涅的九阶段教学策略、梅瑞尔的基本呈现方式与业绩和内容相匹配的教学策略。 8、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源);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

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1、课堂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2、课堂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激励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运用灵活、正确的教学方法,促进每个学生达成有效学习。 二、评价指标说明 本评价量表设计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效果”五大指标,18项小指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一)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学目标 (1)要符合课程标准与教材要求,能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2)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符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2、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符合课标、教材要求,没有知识性错误。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联系;课堂容量适合学生实际。 (2)抓住主干知识,重点、难点处理适当,条理性强。教师能够恰当地处理教材,重点突出,突破难点的方法合理有效。 (3)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拓展和运用,克服随意性。 3、教学方法 (1)课堂的导入方式新颖,引人入胜,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选择讲授、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形式,面向全体与注重个性发展相结合。尽量做到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抓准,条理分明,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3)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严谨的学风,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的学习条件,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参与科学探究、重视交流与合作,对学生探究活动提供正确、有效的指导。

(完整版)何克抗主编的《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笔记

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笔记 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新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教学系统:按照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我们把为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各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看成教育系统或教学系统。 3、教学系统的基本层次:机构层次的系统、管理层次的系统、教学层次的系统、学习层次的系统。 4、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系统分析技术、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选择技术、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等子技术构成了系统方法的体系和结构。 5、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6、细化理论: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条策略。 7、成分显示理论: 8、ITT: 9、教学处方理论:六个基本概念、一个理论框架、三条基本原理、两个关于教学设计的知识库。 10、肯普模式: 11、史密斯—雷根模式: 二、思考题: 1、有人认为“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二者研究对象相同,是性质上的低层次重复和名词概念间的混同与歧义”,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答: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新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学科层次上都有所区别: 研究对象: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的本质与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用系统方法对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学科性质: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与规律的理论性学科(较高理论层次的学科);教学设计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与计划的应用性学科(在学科层次上较低一级)。 理论基础:教学论通过对教学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条件与方法,即以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本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条件与方法;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两者对教学理论的强调也不同,教学论只是依据理论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条件与方法,而教学设计不仅强调教学理论还强调学习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更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 总之,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一般规律的理论性学科,是描述性的还不是规定性的理论;而教学设计本身并不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只是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是规定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理论。 2、回顾我国教学设计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音乐教学评价方案设计

音乐教学评价方案设计 导语:音乐教学评价方案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范文两篇,有需要的人可以参考借鉴,希望大家看完后会有所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 篇一:音乐教学评价方案设计以新音乐课程标准为主体,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音乐教学的活动性、开放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完成科学的、开放的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正确多方位评价,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成绩,鼓励并支支持孩子进一步学习。以新课程为标准,着重从全面发展或富有个性和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从多方位灵活对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方面做出评价。 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在评定学生音乐成绩时:一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二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三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的条件做出公正合理的综合评定。 看、唱、听、表。看;唱;听;表。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可采用观察、谈话、提

问、讨论、抽唱等方式进行。 2、定性评价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科学性。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 学期终结评价是目标达成评价,主要是总结、了解学生一学期或学年在学习过程中行为形成、能力培养、知识掌握等,它包括课堂练习、纪律、学习情感态度等,这一评价一定要和平时的综合素质形成评价和教材最后的期末测试相互结合起来。 综合终结评价表看唱听表总评 1、评价等级:A、B、C、D四个等级。 2、采用自评和组评的方式音乐测试应该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评价方式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评、同学的互评、教师的总评相结合。要做到即尊重学生又加强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即是了解教师自己的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手段,也是激励学生创新、实践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

教学设计方案含教学设计评价量表

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名称打开理世界大门——走进神奇 科目初中物理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提供者吴忠锋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走进神奇》一课以典型事例突出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基本理念。强调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展示在自然和生活中的神奇,结合《物理课程标准》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确定本节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 ·学生是飞竹中学八年级学生 ·学生为八年级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在关键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 2.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沪科版新课标教材初中八年级物理必修(上册) 相关实验器材: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1.自然界中的神奇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 1.神奇的宇宙 2.傍晚红色的霞光 3.电闪雷鸣 4.火山 5.雪崩 6.龙卷风 除此之外,自然界中 还有很多神奇的现象,你 留意到了哪些?你还想了 解哪些?和大家共同分享 吧。 学生反应热烈, 教师使学生通过实 观看多媒体提出问题 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 二次创作栏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321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课题名称:科目:评价者姓名: 本评价共分为两大部分:学生评价部分及听课教师评价部分。 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学生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教师评价部分则是让听课教师也能对我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提出建议,以期从中获益,从而使自己进步! 学生评价部分: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附表一:共30分)+学生学习感受评价表(附表二:共20分)+小组成果汇报表得分(附表三:共30分)+小组协作互评表得分(附表四:共20分)。教师评价部分为附表五。 附表一: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共30分) 表一: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 等级(权重)分 自 评 小 组 评 教 师 评 优 秀 良 好 一 般 较 差 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141285 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10853 熟练利用函数单调性的性质进行解题 与应用 141285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自主探索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10853应用图象和单调性的定义解决函数单 调性问题 10853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8642 情感与态度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积极动 手、动脑,发言次数多 8642小组协作交流情况:小组成员间配合 默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互助 10853对本内容兴趣浓厚,提出了有深度的 问题。 8642

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 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8642 备注:1、评价得分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计算总分后取平均值。 2.评价得分要把100分制换算成30分制。 附表二:学生学习感受评价表(共20分) 表二:学生学习感受评价表(共20分) 学生姓名所在班级课题内容 评价指标评价分值学生反思具体内容评价得分 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根据学生反思深度给分,共7分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根据学生反思深度给分,共5分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在小组合作方面,共2分 在课堂参与方面,共2分 在练习方面,共2分 其他方面补充说明,共2分

教学系统设计(考试要点)复习进程

教学系统设计(考试要 点)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 2、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达,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3、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4、广义的教学方法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切手段、途径和办法的总称。 5、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 6、教学媒体是指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7、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广义: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 狭义: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8、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的组合。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 9、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 10、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11、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传统的的教学设计基础上,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 二、填空题 1、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思想萌芽、理论形成、学科建立、深入发展四个阶段。 2、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教学产品层次、教学过程层次、教学系统层次。 3、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4、依据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可以归为三类: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 5、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 6、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

教学设计方案评价标准

在课堂中教学评价的方案 评价活动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同步向前推进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提出教学实施方案的同时,也提出过程评价方案。 一、评价内容 1. 学生话语 在语言教学评价中,学生话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学生的活动表现证据,其中包括话语量,话语真实水平,话语连贯流畅程度,话语的随机建构水平等。 2. 学生行动 伴随着学生话语,还有相应的行动发生。我们需要重点评价学生行动的目的性、互动性、主动性,还应评价学生行动的实际效能。 3. 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得知学生的思维进程与线索,学生对教学信息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感受深度,以及学生接受新语言学习项目的敏锐程度。 4. 临场机智 课堂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随机构建教与学的关系的过程。所以,学生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临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对学习情景的适应性,也是教师的评价内容。 二、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1.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教师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 (2)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教师在具体进行某些个案的“解剖麻雀”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第一类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评价 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学生自评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2) 小组互评

教学设计评价量规评价表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 学校:唐南小学授课教师:韩春苗评价人:______ 评价等 级 评价维度 优秀良好一般 评 分出勤 (10分) (8~10分)(5~7分)(0~4分) 满勤有缺课、迟到、早退缺课达1/3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60 分) 课题概述 (5分) (4~5分)(2~3分)(0~1分) 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 晰的说明 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介绍 清晰 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 及课的意图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思想 (10分) (8~10分)(5~7分)(0~4分) 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 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没有体现或 比较陈旧 教学目 标分析 (10分) (8~10分)(5~7分)(0~4分)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 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 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致,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 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目标空洞,和学习主 题相关性不大,与学 段学习总目标不一致 学习者特 征分析 (5分) (4~5分)(2~3分)(0~1分) 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信息技 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 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 列出部分学生的特征信息 信息或表述不清楚或 缺少许多 教学过 程设计 (20分) (16~20分)(10~15分)(0~10分) 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丰富、多样,便 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现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同阶 段的能力要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 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 教学策略要求明确,对师生 的要求比较具体、可操作性 较强 教学策略目标与总目 标多处不一致,不能 有效实现总目标,形 式单一,任务描述和 对师生、支持的要求 不清楚,缺乏层次性 和差异性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教学系统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___信息资源__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___系统化过程___。 2.传统ID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两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作为理论基础。 .巴纳西强调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提出了宏观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6.加涅教学设计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他提出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他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 7.__梅瑞尔__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做了如下的阐释:“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science-based-technology)。”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__学习经验__和__学习环境_。 8.教学设计是运用 _系统方法__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__教学目标__,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__评价__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__修改__的过程 10.1900年__杜威__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12.20世纪90年代,__建构主义学习理论__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13.软件、声像教材、印刷教材、学习指导手册、教师用书等属于以__产品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4.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等宏观系统等属于以__系统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5.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教学属于以__课堂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6.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依赖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__特定功能__的有机整体。 17.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3个维度对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18.肯普模式包括四个基本要素:__教学目标__、__教学资源__、__学习者特征__和__教学评价__。 19.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系统。 20.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是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21.就学科性质而言,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与规律的理论性学科,而教学设计则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与计划的应用性学科。 2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的条件,教学的目的就是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 23.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与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使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正逐渐从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向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向发展,教学设计的技术手段也日益系统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24.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有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以课程为中心的设计以及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 25.从教学系统设计发展历程来看,学习理论、系统方法和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等学科对其发展影响较大。 26.布鲁姆认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层次。 27.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主要的认知工具有问题表征工具、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以及协同工作工具、信息搜索工具和管理与评价工具。 28.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3个维度对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29.概念图是一种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它的作用表现为查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工具、外化学习者知识结构工具、有效的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以及培养学习者元认知技能的有效工具。 30.形成性评价通常包含自我评价、专家评价、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试验以及进行中的评价等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之间的关系是( D ) A.研究对象相同,性质一样 B.完全不相关的两个学科

课堂教学评价表(量表)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教师: 课题: 学科: 年级: 日期: 评教人: 评价 类别 具 体 评 价 内 容 分值 得分 知识 掌握 10分 书本知识传授严谨准确,无科学性错误 4分 教师知识储备运用灵活,课堂气氛活跃 3分 师生互动产生新的知识,创新效果明显 3分 能力 培养 思维能力训练具有深刻性,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5分 观察、记忆能力培养到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分 教学 过程 20分 恰到好处的环节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境 4分 激发兴趣的有效措施,开创有利于学生热爱学习的氛围 4分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打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课堂 4分 科学有效的训练安排,拓宽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途径 4分 把握最佳的教育契机,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 4分 教学 方法 20分 有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 4分 有能够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有效方法 4分 有能够引导着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 4分 有能够促使学生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法 4分 有能够指导学生记忆新知识的有效方法 4分 情感 态度 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获得感悟 5分 学习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关爱他人 5分 语言 文字 教师学生语言表达清晰,使用普通话 5分 教师学生写字规范,无错别字 5分 教师 素质 20分 教材挖掘深刻富有开拓性 4分 板书设计精炼富有审美性 4分 教学手段先进富有创新性 4分 合计 100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等级) 评教人: 评价指标 评 价 要 素 评价 等级 情况记载 教学目标 符合课程标准 目标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 策略 学习资源科学充足 教学方法灵活得当 评价正确、适时、多样 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辩性,展示问题解决过程和思 维过程 及时调控,富有教学机智 学生活动 参与态度主动积极,习惯良好 参与人数较多、方式多样、时间充裕 善于倾听,乐于合作,勇于质疑,见解有新意 教学氛围 环境宽松和谐,师生真情流露 互动丰富有效 师生情绪饱满 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学生学习有兴趣,个性得到展示和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所获(结合学生评价表给予评价见附表) 教学特色 等级说明 A 等:A 级有13个及以上,不出现B 级以下的等级;B 等:B 级及以上 的等级有13个及以上,不出现D 级以下的等级;C 等:C 级及以上等级有13个及以上;D 等:其余为D 等 综合等级 课堂综合评价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

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系统设计的内涵:(课本P2—3) 系统计划教学的过程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1994)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9)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1994) 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何克抗,2002) 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梅瑞尔,1996) 一门设计科学 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帕顿,1989)一门学科 “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瑞格卢斯,1994) 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 教材观点:

学校教学评价方案

学校教学评价方案1 20__年我院在过去长足进步的基础上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为实现20__年“管理更加规范,效益更加明显”的主要工作目标,加强和完善教学工作评价,引入竞争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将教师的工作业绩与工作待遇、继续聘用与否直接挂钩,特制订以“6分制”学生评教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方案。 一、教学评价的范围 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场地教学。 二、教学评价方法 1、“6分制”学生评教方法。 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教师的课时工资等级,通过学生的评教来决定,是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6分制”将教学工作评定为6个等级,即很好记6分、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差1分。 (1)、宣传发动。学生是“6分制”评教工作的主体。首先,要以系为单位,召开学生大会,宣传解读“6分制”学生评教方法,引导学生明确目的、意义,端正态度、认真负责、准确公正地做好评教工作。 (2)、认定等级记分。学院督导处印制《“6分制”学生评教统计表》,全体学生参与,无记名填表认定等级记分。评价的项目为“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四大项,各大项下又细化六个小项。教学态度以出勤为主,纳入教学行为,无缺勤无任何违规教学行为,记很好,得6分。旷课1节计差等级,记最低等级1分,当月除按规定扣罚外,课时工资为最低等。教学态度栏如有二种以上违规教学行为的,取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回忆比较,认定本班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等级,在相应的分数栏下打“√”。评教前,负责组织的管理人员应组织全班学生认真学习《“6分制”学生评教项目等级记分说明》,做到客观、公正的认定等级,认真、准确地记分,杜绝给任课老师都打高分(同一等级)或低分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由学生各自计算出某教师四个项目得分的平均分,再由负责组织的管理人员计算出全班同学对某教师评价的平均分,即为某老师在该班的教学评价分。督导处根据此平均分要排列出每个教师在一个班的评教名次。运用“六分制”等级记分,按第一名记6分,第二名记5分……第六、七、八、九名记1分的方法评定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小学科学学生学习评价方案

小学科学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建议 孙宏利 一、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 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评价——单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等排队的做法,势必引起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时机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家长、教育管理部门等也将被邀请参与对科学课程的组织、实施、方法和效率等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任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自己科学教学的调控者。 2、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单纯的书面测验和考试已经不能适应科学课程的发展,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势在必行。如: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业、评议等。 4、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二、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 科学课程评价所包含的内容是根据《标准》的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内容目标而确定的。这些内容集中反应了一个学生经过3——6年级的科学课程学习后其科学素养所应达到的水平。 1、科学探究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要注意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不要强调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或水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3、科学知识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

教学系统设计与案例分析---汇报专题

《计算机也会生病》的教学设计方案 【需求分析】: 由于计算机病毒是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把这节作为本节课的主题现在的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然而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在初一就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 【学习目标】 采用“ABCD”法:通过本节课以“生病的计算机”为主题展开的研究性学习后,初一的学生在下课前每人都能够举例说出常见计算机病毒的3-5个特征、种类以及发作的危害,并今后能够健康安全的使用计算机,做好预防措施。具体体现: 1.能说出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列举出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及危害;说出五种以上计算机中病毒的症状。 3.让同学们尝试用对比的方法来理解新概念、加强使用搜索引擎解决生活和课堂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参与讨论时,让同学们学习简洁、有条理地表达;学会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5.形成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并养成健康、安全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 【教学环境】 教师用PPT课件、病毒相关视频、病毒样本等课堂资源、极域电子教室软件。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协作策略主要采用协同(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策略,以分工协作的形式齐力完成活动任务;另外,采用竞争(多个小组针对同一个任务进行竞争性研究性学习)策略,以激励学习小组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课后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教学系统设计ISD:是 1、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 2、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 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 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是以“教”为主和“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二、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及这些理论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P12-P14)答: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者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解答问题的方式,以学习理论的措辞方式建构教学设计的措辞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研究方式的转变; 教学理论: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从各种教的理论中吸取精华,综合应用而保证教学设计过程的成功;系统方法:为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及系统方法论的取向的反思;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最大贡献在信息传播模式中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举例说明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P10-P11) 答: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 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 网络教学系统等当做产品来设计;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 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如企业培训方案的开发,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 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和修改等; 四、有人提出根据学习理论将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划分为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和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也有人认为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只是各个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没有必要如此划分,浅谈自己对此有什么看法?(P19) 答:我认为它们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端, 1、“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基于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虽然也说明了首先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但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这对教学效果不利,诸如教学系统设计不能最终落到对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上。 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但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强调了学生的学,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我认为“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 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无论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理论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由于两类理论基础是不同的,必然使得教学设计的核心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