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过失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响制度,实验室平安管理,生物平安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方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标准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立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立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方案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展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工程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效劳与患者平安

1、医疗效劳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业标准的要求。

2、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并有专人负责处理投诉纠纷,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3、就诊环境管理。

(1)科室应尽力向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平安的就医环境。

(2)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民族习惯、宗教信仰。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1)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2)建立使用检验条形码作为标示,便于实施操作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及病人标本的有效手段。

5、建立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1)必须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2)科室对"危急值〞报告应有登记。

(3)对"危急值〞报告结果不确定时,应立即重复检查。

6、主动报告医疗平安(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平安活动。

(1)医护人员应主动报告医疗平安(不良)事件。

(2)建立咨询效劳措施,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安康知识教育,协助患方对各种检验前期准备工作作出正确理解与选择。

(3)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平安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承受相关检查时。

(三)急诊检验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加强急诊检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急诊检验质量

(1)设立独立的急诊检验室,急诊检验人员相对固定独立排班(节假日和夜班除外)。

(2)急诊检验工程能24小时满足临床需要。单个标本三大常规在30分钟内出具报告。普通检验应在2小时内出具报告,特殊检验应在24小时内出具报告。

(3)合理开展急诊检验工程,满足临床急诊需要。

(4)急诊检验室应有具体责任人对检验报告进展审批复检、发放及并登记。

(5)急诊检验室应有具体责任人对检验报告进展审批、复检、发放及并登记。

(6)急诊检验质量控制符合临床检验质量要求。

(7)急诊检验的生物平安和医院感染防控符合临床检验平安和医院感染防控要求。

(8)必须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9)急诊检验的设备、维护、保养、校准同临床常规要求。

(四)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1、实行检验全程质量管理,确保检验质量。

(1)检验前质量:①科室制定"检验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送"

手册,并下发临床科室:②参加医院新进人员的分析前质量保证培训工作,定期对临床进展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进展指导与督察:③每年定期组织对临床医护人员有关检验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送进展培训:④科室负责检验样本的验收、前处理、检测后样本的保存工作。

(2)检验期间质量控制:①科室制定各专业检验操作标准及流程:②检验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检验相关标准程序及流程:

③科室负责人对检验程序进展评审和确认。

(3)检验后质量控制:①科室应建立审核制度,检验结果的审核、发布、评价和解释由专人负责;②检验后样本和相关医疗废弃物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和国家生物平安要求进展处理。

(4)建立过失及事故登记制度。对不符合项应采取纠正措施,并加以验证。

(5)实验记录应根据实验记录特性按相关规定短期或长期保存

(6)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2、认真做好设备、仪器的保养及校准和试剂的管理加强危险品、毒株、菌株的控制。

(1)建立科室仪器校舍准、保养操作规程,并有完整的校准保养记录。

(2)科室应有专人负责大型设备、仪器的保养及校准。

(3)要求强检的计量器具应定期强检,及时淘汰检定不合格的设备。

(4)对需要校准的检验仪器、检验工程和对临床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定期进展校准。

(5)试剂管理严格按照我院有关规定执行。

(6)危险品、毒株、菌株的管理:科室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实行专人、专管、专用、专处理的原则。

3、"危急值〞管理。

(1)检验科组织相关专业组会同临床医师共同制定"危急值〞工程的范围

(2)出现危急值应严格按照危急值处理程序对标本标本采集、标本接收及标本检测进展复核。

(3)各专业组操作人员发现危急值应立即告知临床,并有登记。

(4)如危急值报告由临床医师取走,应在相应的登记本上签字

(五)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1、室内质控。

(1)各专业组定量和定性检测都应有室内质控方案采用稳定的商用质控品和自制的质控品。

(2)确定室内质控的周期和水平,定量检测应有2个水平,定

性检测应有阴性、阳性和弱阳性。

(3)严格遵照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有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记录。

2、室间质控。

(1)各专业严格按照本专业EQA样本检测的操作规程执行

(2)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免疫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

3、实验室比照管理。

(1)未参加室间质评的实验工程,需进展实验室比对(2)各专业制定并执行该专业比对实验的标准操作规(3)比对实验数据应保存原始数据,并保存五年。

(六)生物平安与医院感染防控

1、贯彻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和我院"生物平安手册"等有关规定

(1)科室应成立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小组,并有定期工作记录

(2)依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制定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重点是1)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2)工作人员平安防护制度;3)实验室平安防护制度;4标本采集运输制度;5)菌、毒株保管制度:6)锋利器具安

全使用制度:7)废弃物处理制度8)平安应急处理制度。

(3)实验室应按生物防护级别配备必要的平安设备(如:生物平安柜)及个人防护用品。

(4)医疗刻弃物的处理应严格按照废弃物分类管理方法执行。

(5)做好生物平安防护记录(包括废弃物交接,工作人员生物平安培训,菌、毒株保管,工作人员体检,持续改进,应急事故处理记录)。

2、实验室医院感染防控。

(1)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方法"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严格招待技术操作标准和工作流程。(2)实验室的布局、设施、工作台面、流程及个人防护措施符合有关规定。

(3)实验室应将生活区和实验区别离,能有效保证工作人员不受感染,样本间不发生穿插污染,不发生由实验室引起的感染扩散。

(4)积极开展病原微生物培养工程,特别是血、尿便、痰或其他体液。

(5)积极配合多重耐药菌(MDRO)的检测,满足医院感染管理标准Ⅱ类环境要求,每月有检测记录。

(6)使用的试剂和一次性用品必须资质齐全有效。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符合标准。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管理符合标准

(7)医务人员严格招待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手卫生标准。

(8)医疗废物、废水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规定执行。

(9)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承受医院感染培训每年不少于4学时。

〔七〕专科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

1、检验专业技术。

〔1〕已开展的检验技术工程,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

〔2〕积极增加检验专业相关技术工程,满足临床医疗技术开展。

〔八〕科室质量评价指标与重点监测指标。

临检常规≤30分钟出报告。

微生物常规工程≤4个工作日

一般化验检查4小时内看到结果。

时限符合率≥90%。

检验报告合格率100%。

设备运行完好率≥95%。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要点 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验科需要严格遵循15项质量控制要点。这些措施确保了实验室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以下是这些质量控制要点的简要说明: 1. 标准操作程序(SOP)的制定和遵守:制定并遵守详细的SOP,以确保实验室中各项操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标准操作程序(SOP)的制定和遵守:制定并遵守详细的SOP,以确保实验室中各项操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2. 设备校准与维护: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在工作状态和精确度上的稳定。设备校准与维护: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在工作状态和精确度上的稳定。 3. 质控标本的使用:使用质控标本来验证检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并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质控标本的使用:使用质控标本来验证检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并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变异性。 4. 质控品的合理使用:使用合适的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质控品的合理使用:使用合适的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5. 质量控制记录的及时记录和存档:记录质量控制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进行定期的存档。质量控制记录的及时记录和存档:记录质量控制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进行定期的存档。 6. 实验室环境的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验室环境的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员工培训和能力评估:培训实验室员工,提高其技能和知识水平,并定期进行能力评估。员工培训和能力评估:培训实验室员工,提高其技能和知识水平,并定期进行能力评估。 8. 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确保对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避免样本混淆和错误结果的产生。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确保对样本的正确标识和追踪,避免样本混淆和错误结果的产生。 9. 实验室废物管理:妥善管理实验室废物,确保安全和环境的保护。实验室废物管理:妥善管理实验室废物,确保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10. 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制定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程序,以应对实验室意外事件和事故。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制定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程序,以应对实验室意外事件和事故。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这些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说明。 1. 样本标识 确保每个样本都正确标识,包括样本编号、日期和患者信息。 2. 样本采集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集样本,并记录采样过程中的任何问题或异常情况。 3. 样本储存和运输 确保样本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或损坏,并按照适当的要求进行标识和保管。 4. 设备校准 定期校准和维护检验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5. 内部质量控制 进行定期内部质量控制测试,比较运行结果与既定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校验标准品 使用校验标准品进行校准,校准结果应满足规定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7. 检测方法验证 对新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符合质量要求。 8. 外部质量评估 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划,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 9. 抗干扰能力 对检验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干扰进行评估和测试,确保检验结果不受外部因素影响。

10. 检验人员培训 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熟练操作和理解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 11. 紧急事件处理 建立紧急事件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突发事件。 12. 检验记录和报告 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准确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信息。 13. 不合格品处理 对检验失控的样本或仪器进行合理处理,包括重新检验、追踪和纠正问题。 14. 质量改进 定期评估质量控制流程,提出改进建议,并落实改进措施。 15. 审核和评估

定期进行质量管理系统的审核和评估,确保整体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结论 以上是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说明。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实施和监督,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检验科质量控制标准

检验科质量控制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检验科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检 验服务。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检验过程、设备和人员的监控和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相关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包括以下要素: 1. 质量目标与指标 设定检验科的质量目标和指标,明确要求,激励员工积极努力,并对其绩效进行评估。 2. 质量政策与流程 制定质量政策和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操作 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3. 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

加强员工的培训和能力提升,确保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并定期进行资质认证。 4. 设备维护与校准 建立设备维护和校准体系,定期检查、维护和校准各类检验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样品管理与追溯 建立样品管理和追溯制度,确保样品的正确标识、存储和追踪,防止样品污染和混淆。 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将采取以下质量控 制措施: 1. 内部质量控制 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使用标准样品、检验仪器的定期 校验和比对、检验方法的验证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2. 外部质量评估

参与外部质量评估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提高自身的检验水平,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3. 不良事件和异常处理 建立不良事件和异常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发现的不良结果和异常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结论 本文档所制定的检验科质量控制标准旨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检验服务,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我们将不断优化和改进质量控制标准,并持续提升检验科的质量水平。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是指在检验科实验室的工作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指标和标准。这些指标和标准旨在保证实验过程中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面将详细介绍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格式。 1. 引言 在引言部分,需要对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阐述。说明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2. 质量控制指标的定义和分类 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质量控制指标的定义,并对其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将质量控制指标分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大类。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内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监控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外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通过参与外部质量评估和比对活动,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原则 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原则。例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可操作性:质量控制指标应具有明确的操作性,便于实验室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操作和监控。 - 可比性:质量控制指标应具有可比性,即不同实验室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时,应得到相似的结果。

- 稳定性:质量控制指标应具有稳定性,即在长期实验过程中,能够保持一致的结果。 - 灵敏性:质量控制指标应具有灵敏性,即能够对实验过程中的偏差和误差进行敏感的监控和调整。 4. 质量控制指标的具体内容 在这一部分,需要列举具体的质量控制指标。例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样品质量控制: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处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 试剂质量控制:包括试剂的选择、储存、标定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 仪器质量控制:包括仪器的校准、维护、保养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 实验操作质量控制: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标准、流程等的质量控制要求。 5. 质量控制指标的监控和评估 在这一部分,需要说明质量控制指标的监控和评估方法。例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内部质量控制:通过设立内部质量控制样品和质控图表,监控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外部质量控制:通过参与外部质量评估和比对活动,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与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6. 结论 在结论部分,需要总结质量控制指标的制定过程和要点,并强调其对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 一、引言 检验科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为了保证检验科的工作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二、质量控制指标的定义 质量控制指标是用于衡量和评估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定量指标,是对检验科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反映。通过质量控制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三、质量控制指标的分类 根据检验科的工作特点和要求,质量控制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准确性指标: - 测量误差:衡量检验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 重复性:评估同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检测时的一致性。 - 精密度:反映同一样品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检测时的一致性。 2. 灵敏度指标: - 检出限:表示能够可靠地检测到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 线性范围:表示仪器或方法能够可靠地测量的浓度或含量范围。 3. 可靠性指标: - 仪器稳定性:评估仪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

- 方法的可重复性:评估同一样品在不同实验室、不同仪器上进行检测时的 一致性。 4. 效率指标: - 检测周期:表示完成一次检测所需的时间。 - 检测成本:包括仪器设备、耗材和人力成本等。 四、质量控制指标的具体要求 为了保证质量控制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质量控制指标的具体要求: 1. 标准化:质量控制指标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评估结果的可比性 和一致性。 2. 可操作性:质量控制指标应具备明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以便操作人员能够 准确地执行。 3. 可追溯性:质量控制指标应能够追溯到具体的检验方法和检测过程,确保结 果的可靠性和可复现性。 4. 监测周期:质量控制指标的监测周期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以及时发现 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数据分析:对质量控制指标的监测结果进行定期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 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六、结论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可以提高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格式和具体要求是指导检验科工作的重要依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以适应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 一) 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 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 , 急诊检验 , 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 , 防止院内感染制度 , 检验质量管理 , 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 , 试剂管理 , 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 , 差错事故等级管理 , 教育培训制度 , 信息反馈制度 , 实验室安全管理 ,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 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 , 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 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 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疗和非医疗事件) 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 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 / 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 科主任 / 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 继 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 科主任 / 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 学 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 二 ) 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重点标准

七、检查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原则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旳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旳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旳岗位职责。重点涉及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查,标本接受与解决管理,避免院内感染制度,检查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级别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查报告审核与发放,检查成果登记等。 (2)本岗位旳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有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解决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措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断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旳检查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有关旳重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有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旳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行。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旳、制度和实行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旳培训筹划和实行目旳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旳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核。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旳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有承当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旳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旳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竭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查、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总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 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 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1 、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 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wei)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 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率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者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1 、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联贯性。 (1)应竭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联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业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其规范标准

七、查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 一) 科室管理 1、严格履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例和规章。 (1)不过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全部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纪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成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拟订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种职工的岗位职 责。要点包含传得病疫情报告 , 急诊查验 , 标本接收与办理管理 , 防备院内感染制度 , 查验质量管理 , 仪器使用、校准及保护养护制度 , 试剂管理 , 危险品及荒弃物管理 , 差错事故等级管理 , 教育培训制度 , 信息反应制度 , 实验室安全管理 , 生物安全防备管理制度 , 查验报告审查与发放 , 查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有关规章制度。重 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得病 防治法》、《医疗事故办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 公共卫惹祸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 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方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 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3、医务人员严格恪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例、规章诊断

护理规范和惯例。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查验活动中能依据与其执业活动相 关的主要法律、法例、规章、规范和惯例。 4、拟订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医疗和非医疗事件) 及医疗营救任务。 (1)拟订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2)有与有关部门或上司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成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连续教育制度并 组织实行。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行举措。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连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行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连续教 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 / 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当先。 (1) 科主任 / 学科带头人具备肩负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 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 科主任 / 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 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 二 ) 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接性。 (1)应全力使患者从标本收集、查验、取报告拥有连接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切合法律、法例、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