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课件第二章材料的凝固

合集下载

第二章材料的凝固

第二章材料的凝固

正温度梯度
材料科学基础

实际金属结晶主要以树枝状长大。 是因存在负温度梯度,且晶核棱
角处散热好,生长快,先形成一
次轴,一次轴产生二次轴…,树 枝间最后被填充。
负温度梯度
材料科学基础
金属的树枝状结晶
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节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物质在固态下晶体结构随温度变 化的现象称同素异构转变。同素 异构转变属于相变之一—固态相 变。 白锡四方13 灰锡金刚石立方 ⇌ ℃

⑶ 振动、搅拌等: 对正在结晶的金属进行振动或搅动, 一方面可靠外部输入的能量来促进形核,
另一方面也可使成长中的枝晶破碎,使晶核数
目显著增加。
电磁搅拌细化晶粒示意图
材料科学基础
气轮机转子的宏观组织(纵截面)
细晶的熔模铸件(上)
普通铸件(下)
材料科学基础
4、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常温下,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 大,因而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 同时塑性、韧性也越好,即细晶强 化。
铸件中的气孔
张开的气孔
材料科学基础
四、铸造缺陷的消除与防止

净化

镇静钢与沸腾钢
连续铸造

)
形核前的界面能为:σLCA1 形核后的界面能为:σLSA2+σSCA1 故:ΔGS=(σLSA2+σSCA1)-σLCA1 =2πr2σLS(1-cosθ)+πr2θ(σSC-σLC) 把σLC=σLScosθ+σsc代入上式,得: ΔGS=πr2σLS(2 -3cosθ+(cosθ)3) ΔGS为形核的界面能变化值;
材料科学基础
体积相变吉布斯自由能:

材料科学基础--凝固ppt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凝固ppt课件

能量条件
形成临界晶核时,表面能增量
3 16 2 A * 4 ( r ) k 2 G V
1 G * k A 3
形核功是过冷液体开始形核时的主要障碍 形核功来自何方?在没有外部供给能量的条件 下,依靠液体本身存在的“能量起伏”来供给 液体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是促成 形核的必要因素。
等压时 G-T曲线均为负斜率,但是L 相由于S较大,斜率更大。 在适当温度-熔点,二者相交
dG S 0 dT
结晶的驱动力
在一定温度下 G H T S 因为H=HS-HL -LM; S-LM/TM
T G LM V TM

△T>0, △Gv<0 过冷度越大, 一般越有利于凝固。 △G的绝对值为凝固过程的驱动力。 适度过冷是凝固的必要条件
材料科学基础-凝固
炼钢
浇注
炼铜
凝固: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 若凝固后的物质为晶体,则称之为结晶。 多数材料都要经过凝固过程。 凝固过程影响材料组织、后续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和寿命。 了解凝固过程,对控制铸件的质量,提 高金属制品的质量十分有益。 凝固可为其它相变的研究提供基础。
4.1 液态金属的性质
(1) 形核时的能量变化
假定晶胚为球形,半径为r,当过冷液体 中出现一个晶胚时,总的自由能变化
43 2 G V G A r G 4 r V V 3
V、A:晶胚的体积及表面面积, ΔGV :单位体积液、固两相自由能差, 由于体系冷却到熔点以下, ΔGV <0
过冷度越大,临界半径越小。形核要求一定的 过冷度。
(3)形核功
形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界尺寸晶核,体系能量上升的幅 度称为形核功

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凝固与固态相变

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凝固与固态相变
1.合金的使用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溶质的溶入量越多,晶格畸变越大,则 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电阻越大。
两相组织合金的力学和物理性能与成分 呈直线关系变化。
2 .合金的工艺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铸造性能:纯组元和共晶成分的合金的流动 性最好,缩孔集中,铸造性能好。 锻造性能:单相合金的锻造性能好。单相组 织时变形抗力小,变形均匀,因而变形能力 大。双相组织的合金变形能力差些,特别是 组织中存在有较多的化合物相时。
固溶体结晶时成分是变化的,如果冷却较快,原子扩散不能充 分进行,则形成成分不均匀的固溶体。
2 .共晶相图
(1)相图分析 在共晶合金相图中,acb为液相线,adceb为固相线,合金系有 三种相,相图中有三个单相区(L、α 、β );三个两相区(L+α 、 L+β 、α +β );一条三相(L+α +β )共存线(水平线dce)。 dce为共晶线( c点为共晶点)。 Lc → α d+ β
2.2.3 铸锭(件)的凝固
把金属熔化注入铸模,冷却后获得一定形状的铸件的工艺叫做 铸造。 1.铸锭(件)结晶组织 最典型的铸造结构,整 个铸锭明显地分为三个各具 特征的晶区。 ⑴细等轴晶区 在铸锭的 表层形成的一层厚度不大、 晶粒很细的区域。
⑵柱状晶区
⑶粗等轴晶区
2.3 铁碳合金 2.3.1 Fe-Fe3C相图
2.3.2 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相变
根据Fe—Fe3C相图,铁碳合金可分为三类: 1)工业纯铁[wc ≤0.0218%] 2)钢[0.0218%< wc ≤2.11%
3)白口铸铁[2.11%< wc <6.69%]
工业纯铁的室温平衡组织为铁素体(F),呈白色状。由于其强 度低、硬度低、不宜用作结构材料。

材料的凝固与结晶组织

材料的凝固与结晶组织

二、晶态
1. 晶态结构
§1 基本概念
(1)晶态是原子在三维空间中有规则地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2) 非晶态是一种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混合结构。
非晶态硒 硒鼓静电成像、
图书馆、 超市物品中用非晶态软磁材料条带(传感器标签)。
2. 晶态物理性能
(1) 有各向异性; (2) 有固定的熔点; (3) 在一定条件下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3 合金的结晶与相图
一、合金相结构 二、二元合金相图
(一)匀晶相图 (二)共晶相图 (三)共析相图
一、合金相结构
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3 合金的结晶与相图
1. 合金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 2. 组元 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独立物质。 相 合金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聚集状态、同一结构且以界面
互相分开的各个均匀的组成部分。
4. 组织 用肉眼或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材料的内部微观形貌。 合金中的基本相结构: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A(B) AxBy
一、合金相结构
§3 合金的结晶与相图
相:具有相同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也可以是连续变化
的)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如液相、固相是 两个不同的相。
5 256 0.062
6 512 0.044
7 1024 0.031
8 2048 0.022
三、结晶晶粒大小及控制
§2 纯金属的结晶
晶粒的大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1)常温下,晶粒越小,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好。 (2)高温下工作的金属晶粒过于细小反而不好,晶粒大小适中即可。
(3)对于用来制造电机和变压器的硅钢片来说,晶粒粗大反而好。
材料的凝固与结晶组织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凝固PPT学习教案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凝固PPT学习教案

△G = GS - GL = △H - T△S
假设:T在Tm附近,ΔH、ΔS不随T℃变化,即
△H≈△Hm = - Lm △S≈△Sm= - Lm/Tm
ΔHm — 结晶潜热 < 0 Lm — 熔化潜热 > 0
• 代入上式得:
DG = - LmDT (摩尔自由能或体积自由能表示) Tm
其中: △T = Tm - T — 过冷度
原子分布 有序 ? 无序
结合力 金属键
? 无
原子间距 小 ? 大
配位数 高 ? 零
2021/5/7
第11页/共67页
2021/5/7
X射线、中子衍射研究结果
金属
Al Zn Cd Au Bi
液态 原子间距nm
0.296 0.294 0.306 0.286 0.332
配位数
10-11 11 8 11 7-8
有序区不稳定,出现“此起彼伏”的局面;
在一定温度下,宏观上有序区的大小和数量处 于动态平衡。
这种有序区称为结构起伏或相起 伏,也称为晶胚。当T < Tm时, 晶核的形成就由晶胚发展而来。
2021/5/7
第14页/共67页
区别: 晶胚 — 尺寸小,瞬时存在,不能稳定生长。 晶核 — 尺寸较大,能稳定生长。

DG*
1 DT 2
, DT形核, D越G容* 易,。
• 形核功等于形成临界晶核表面能的1/3。即形成临界晶
核时,体系自由能的下降只补偿了表面能的2/3,还有 1/3
表面能,需要能量起伏来补偿。
第22页/共67页
2021/5/7
2、形核率

N ——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形核数目。
形成半径为r*的临界晶核时,将引起体系自由能增加 ΔG*,根据麦克斯威尔—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律推算:

《材料科学基础教案》PPT课件

《材料科学基础教案》PPT课件

1学时 1学时 2学时 3学时 2学时 1学时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材料科学基础教程》 赵品 XX工业大学出版社 2.《材料科学基础教程习题与解答》 赵品 XX工业大学出版社 3.《材料科学基础》 赵品 XX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年 4.《金属学原理》 刘国勋主编 工业冶金出版社 1980年 5.《金属学》 胡庚祥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0年 6.《金属学教程》卢光熙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年 7.《金属学原理》 李 超主编 哈工大出版社 1996年 8.《材料科学基础》 马泗春主编 XX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 9.《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主编 XX交大出版社 1995年
第二部分 总纲
•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 二、课程内容 •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 四、教学对象 • 五、教学时间 • 六、教学地点 • 七、教学指导思想 • 八、教学重点 • 九、教学难点 • 十、教学方法 • 十一、学时分配 • 十二、教学过程 • 十三、实验内容 • 十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编 XX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
7《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主编 XX交大出版社
1995年
讲授内容
1、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2、材料的分类 3、材料的发展历史 4、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 5、本课程的任务与内容
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材料是用来制造各种有用物件的物质. 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也是 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因此史学家将人类发展分为石 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水泥时代、钢时代、硅时 代和新材料时代.材料科学的发展及进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 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准.材料科学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材料、能源、信息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 的三大支柱.

材料科学基础——纯金属的凝固

材料科学基础——纯金属的凝固

度 温 Tm Ts
无限缓慢
时间
整理课件
2 晶体凝固的热力学条件
GHTS
dG S dT
SL SS
液体和晶体自由能随温度变化
G H TS dG S dT SL SS
ΔT
T1 T0
整理课件
GL=GS时,Tm称平衡熔点。
单位体积自由能的变化ΔGv与过冷度ΔT的关系:
G VG LG SH LTLS (H STSS ) H LH ST(SLSS) HT S
整理课件
2.1.2 结晶的条件
1. 结晶的过冷现象
整理课件
a. 过冷现象(undercooling)
实际结晶温度
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度温
的现象。
Tm
ΔT
ΔT=Tm-Ts
无限缓慢
称:
Ts
ΔT为过冷度
时间
金属纯度↑ΔT↑,冷却速度↑ΔT↑
整理课件
b. 结晶潜热
1mol物质从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时,伴 随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相变潜热。
整理课件
r 2 2 T '
L
L m
k G LT
V
m
163
G
L
3(G) 非均匀
2
G均匀 23co4sco3s
rk' rk
G
' k
Gk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b. 非均匀形核的形核率
G非 * G均 * ,较小的过冷度下可获得较高的 形核率,但非均匀形核的最大形核率小于最大 的均匀形核率
核均
核非

整理课件
2.2 晶核形成规律
晶核的形成分为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 ✓ 形核率(nucleation ratio):单位时间内,单位

材料科学基础-9-材料的凝固

材料科学基础-9-材料的凝固
各向异性。
66
液态金属内部形核、长大的结果。 对钢铁等许多材料的铸锭和大部分铸件来
说,一般都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等轴晶。 限制柱状晶的发展,细化晶粒,是改善铸
造组织、提高铸件性能的重要途径。
67
Crosssection of a cylindrical copper ingot. The small needle-shaped grains may be observed, which extend from the center radially outward
Cs
k
CS* CL*
—— Cl
28
CSfS + CLfL = C0 fS + fL = 1
k0 =
CS CL
CS
=1k (k0来自0C0 1)f
S
CL =k0
C0 (1 k0 )
fL
29
30
31
2. 固相无扩散,液相有限扩散而无对流 起始暂态(非稳态)阶段 稳态阶段 终端暂态(非稳态)阶段
旋状等,具有明显的两相交替分布的特征; 非规则共晶的典型形态:针状、树枝状等,其规则
性差,无明显的两相交替分布的特征。
48
49
金属-金属型 层片或棒状
金属-非金属型 树枝状、针状
非金属-非金属型
50
先共晶相的形态主要取决于先共晶相的性质: 若先共晶相为金属的固溶体,凝固时固-液界面为
非均匀形核示意图
12
0.02Tm
0.02 Tm
非均匀自发形核率与均匀形核 率与过冷度的关系
13
14
-
Tk( Tm-Ti)
晶粒长大所需的动态
过冷度Tk很小,约 0.01~0.05℃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3 金属结晶的原理
讨论:
当T >Tm 时,G=Gs-GL>0, 结晶不能进行。
当T =Tm 时,G=Gs-GL=0, 液、固两相处于动态平衡,
既能结晶,也会熔化。
当T <Tm 时,G=Gs-GL<0, 结晶能够进行。
G
T
Gs
GL
T T1 Tm T2
液、固两相自由能随温度 变化的关系曲线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
Chapter 2 Solidification of Materials
主要内容:
液态金属的性质和结构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金属结晶的原理 金属铸锭组织与缺陷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1 液态金属的性质和结构
二、液态金属的结构
液态的结构与气态完全不同,而与晶态接近。
长程无序
1.均匀形核
①形核时的能量变化和临界晶核半径(Critical Radius)
晶胚如何转变成晶核?
只有当晶胚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某一临界尺寸才能成为稳定的晶核并不断 长大。
过冷液体中出现晶胚时,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包含2个部分: ➢液-固转变引起的体积自由能降低,是结晶的驱动力。 ➢形成晶胚引起的表面自由能的增加,是结晶的阻力。
研究纯金属结晶的热分析法及实验装置:
冷却曲线
热分析装置示意图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2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纯金属结晶时的冷却曲线:

理论结晶温度

Tm T
T
实际结晶温度
过冷度
时间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2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结晶的宏观现象主要表现在出现过冷和产生结晶潜热。
过冷(Supercooling)现象
长程无序、短程有序
长程有序
(远程无序) (远程无序、近程有序) (远程有序)
气体
有序原子团
液体
固体(晶体)
气态、液态和固(晶)态的分子(原子)排列的特点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1 液态金属的性质和结构
液态金属的结构特点:
原子排列的短程有序(Short-range Ordered)、长程无序
(Long-range Random) 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着局部规则排列的有序原子团,即短程有序。但
液态金属中不同尺寸的相起伏 出现的几率
结论:
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结构起伏或相起伏。
最Hale Waihona Puke 相起伏尺寸与过冷度的关系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3 金属结晶的原理
三、形核(Nucleation)
形核的两种方式:
均匀形核(Homogeneous Nucleation)
在液相中由一些原子团直接形成晶核的方式,又称自发形核、均质 形核。
总的自由能变化:
G=VGv +S
结论:
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只有当体系所处的温度低于Tm ,即出现过冷 时,液态金属才能自发地转变为固态金属,此时,体系的自由能差(G =Gs-GL<0)构成了结晶的驱动力。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3 金属结晶的原理
金属结晶的自由能变化与过冷度的关系:
单位体积自由能变化: Gv=Gs-GL
根据 G=H-TS Gv=(Hs-TSs)-(HL-TSL)
结晶潜热(Latent Heat in Crystallization)
结晶时,从液相转变为固相要放出热量,称为结晶潜热。 结晶潜热的释放,补偿了散失到周围环境的热量,所以在冷却曲线上出 现了平台。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2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二、结晶的微观过程
金属的结晶由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即固相晶核的形成和晶核 生长至液相耗尽为止。
或 Gv=-(HL-Hs)-T(Ss-SL) 即 Gv=-Hf-TS 式中,Hf-熔化潜热,为正值。 当结晶温度T=Tm时,Gv=0,则S=-Hf / Tm
S变化不大,可视为常数。
于是 Gv=-Hf (T/Tm),其中,T=Tm-T
结论: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固、液两相自由能差值越大,则结
晶驱动力越大,结晶速度越快。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等温等压下,过程自动进行的方向是体系自由
能降低( G<0)的方向。
G
由 G=H-TS
式中,H-焓;S-熵;T-绝对温度。
可推导得到 dG=VdP-SdT 等压下,dP=0,
有 dG=-SdT 或 dG/dT=-S
结论:体系自由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Gs GL
Tm
T
液、固两相自由能随温度 变化的关系曲线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3 金属结晶的原理
二、结晶的结构条件
有序原子团-晶胚-晶核之间的关系:
有序原子团是结构起伏的基础,当液态金属 被过冷到Tm以下时,一些尺寸较大的有序原子 团就会稳定下来,成为晶核的胚芽,即晶胚 (Embyro),晶胚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转变为晶 核。因此,结构起伏是结晶不可缺少的条件。
结晶时,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Degree of Supercooling)。
影响过冷度的因素:
金属的本性:金属不同,过冷度不同。 金属的纯度:纯度越高,过冷度越大。 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即实际结晶温度越低。 冷却速度是影响过冷度的最主要因素。
均匀形核需要的能量大,需要较大的过冷度才有可能形成晶核。
非均匀形核(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晶核优先依附于液相中的固相表面而形成晶核的方式。又称非自发 形核、异质形核。
非均匀形核需要的能量小,不需要太大的过冷度就可以形成晶核, 在实际金属的结晶中往往起优先和主导作用。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3 金属结晶的原理
结晶完成后,由一个晶核(Nucleus)长成的晶体,就是一个晶粒。
液体
晶核 新的晶核 晶核长大 晶粒相互接触 液体消失,结晶完成
液体
形核
长大
晶粒, 构成多晶体
长大
晶体
结晶的一般过程——形核和长大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3 金属结晶的原理
第三节 金属结晶的原理
一、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金属结晶为什么需要过冷?
在大范围内,液态金属的原子排列是无序的,即长程无序。
存在结构起伏(Structure Fluctuation)
液态金属中的有序原子团瞬间出现、瞬间消失、此起彼伏、变化不 定的现象称为结构起伏,或称为相起伏(Phase fluctuation)。
结构起伏是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第二章 材料的凝固-§2.2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第二节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一、结晶的宏观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