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东沟金矿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

合集下载

金渠金矿矿体顶底板围岩的含金性及其特征

金渠金矿矿体顶底板围岩的含金性及其特征

金渠金矿矿体顶底板围岩的含金性及其特征作者:赵建立来源:《地球》2013年第09期[摘要]金渠金矿区位于老鸦岔复背斜中段北翼,西阴-雷家坡次级向斜核部,其拥有丰富的矿藏,本文就金渠金矿区的地质、矿体顶、底板围岩岩性及含金性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矿区地质围岩蚀变蚀变带[中图分类号] P6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8-11矿区地质概况金渠金矿区位于老鸦岔复背斜中段北翼,西阴—雷家坡次级向斜核部。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太华群,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韧、脆性不同深度层次形成的断裂构造发育,金矿脉分布普遍,找矿前景良好。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变质杂岩及第四系全新统沿沟谷分布的砂砾石层。

自下而上依次可划分为闾家峪组和观音堂组。

矿区内岩浆岩发育,主要为基性脉岩及酸性的花岗质侵入岩两大类。

主要岩石类型有黑云母花岗岩、含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片麻状花岗岩、混合花岗岩、花岗质伟晶岩、辉绿岩脉及少量辉绿玢岩矿区位于西阴—雷家坡向斜东段南翼及核部,矿区断裂构造发育,按其形成的深度层次可分为韧性断层、韧脆叠加断层和脆性断层。

2矿体顶、底板围岩岩性及含金性矿体顶、底板围岩主要有混合岩、伟晶岩、斜长角闪片麻岩以及这些岩石经动力变质而形成的一系列构造岩(碎裂岩、糜棱岩、碎裂—糜棱岩)。

其成分见表1。

金渠金矿顶、底板含金明显比含金石英脉低的多,一般在边界品位左右,个别地段达3~5g/t。

2.1围岩蚀变的种类近矿围岩在含矿热液的作用下,围岩蚀变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及其组合。

围岩蚀变分布范围多发育在含金石英脉上、下盘,两石英脉之间或两端延长部位,具线型蚀变特征。

其生成顺序如表2。

现将几种主要围岩蚀变分述如下:绢云母化:分布最为普遍,延续时间最长,从早—晚期常与碳酸盐化、硅化相伴。

从近矿到远矿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浅谈金矿开采中的损失贫化管理问题

浅谈金矿开采中的损失贫化管理问题

浅谈金矿开采中的损失贫化管理问题摘要:金矿开采中,降低损失和贫化是一项长期坚持并持续改进的工作。

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在开采或剥离时,根据不同的开采条件,通过制定相应的开采参数、开采方案,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通过对各种采掘方式的改进和完善,弥补生产过程中的缺陷,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和贫化。

强化采矿管理,健全各种制度,强化绩效考评。

同时,加强技术和管理,加强员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降低矿产的损耗和贫化程度,达到节约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金矿开采;矿产损耗;贫化性问题前言: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日益好转,各个方面都在稳步发展,现代社会对黄金矿产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金矿开采中的贫化和流失。

金矿资源作为战略性矿产,具有相对的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加强金矿开采中的损失贫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资源安全供应能力和开发利用水平。

在我国目前的金矿开发与开发进程中,必须十分注意节约利用金矿资源和加强对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适时出台鼓励和倾斜性政策措施,对金矿开采中的损失和贫化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

1、矿产损失贫化的管理难题在开采过程中,不论是薄矿体,还是中厚型矿体,由于矿体顶板围岩节理、裂隙发育,或由于人为原因采破了顶板围岩,都会导致一次贫化;同时,在出矿过程中,矿体顶部的围岩大面积滑脱,也会造成较大的二次贫化,而现场作业环境危险因素的增加也会造成较大的二次损失。

本金矿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矿体赋存于蚀变带主断裂面之下,0~80米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及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内,呈脉状、似层状,具有分支复合特征,沿走向及倾向呈舒缓波状展布,矿块内矿体明显受断裂和岩性控制,断裂带结构力学性质是压扭性特征,主裂面位于断裂带的中上部,由断层泥和糜棱岩组成,厚约0.03~0.10米,连续性较好。

矿体平均水平厚度为40多米,矿体主要分布于黄铁绢英岩和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其上盘岩性为绢英岩、黄铁绢英岩及靠近主裂面的断层泥或糜棱岩。

甘肃省礼县瓦屋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围岩蚀变

甘肃省礼县瓦屋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围岩蚀变

3 地球 化 学 特 征
区域 地球 化学 特 征 显示 , 礼岷 金 矿 带 东 部 中泥
十年代初 , 在李坝金矿 区外围的勘查工作中发 现了 瓦屋沟金矿床。作者曾在该 区工作 , 并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 , 对瓦屋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围岩蚀变进
盆统李坝群地层 中成矿元素 A 、 u 伴生元素 A 、 s gA 、
4 矿 金矿床 内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李坝群第 二段第三层( , D l ) 为一套滨 一 b 浅海相泥质 一 细碎 屑岩类复理石建造, 原岩以泥质粉砂岩为主, 少量为 细砂岩 夹层 , 变质 程度较 浅 。地层 总体走 向北西 向 ,
于该组断裂及派 生的次级断裂之 中。
4 3 岩浆岩 .
主要岩性 为斑点状板岩、 ( 细砂岩 、 变 粉) 粉砂 质绢 云母 绿泥石 板 岩 、 粉砂 质绢 云母 绿 泥 石板 岩 夹
变粉 ( ) 细 砂岩 。
4 2 构 造 .
内部 矿 化蚀
变强 烈 , 现 为褐 铁矿 化 、 化 、 土化 , 云母 化 、 表 硅 粘 绢
表 现 为单斜 构 造 , 向南 西 , 部 北 东 , 角 3。~ 倾 局 倾 0
7 。 0。
倾 向北 , 局部为南倾 , 倾角陡 , 一般 6 。 8 。 O ~ 7 。矿床
内总长大 予 1 0 宽 度 3 0m, 0 0—10m, 东 西 向呈 0 近
带状横穿矿床中部 , 是矿床容矿构造 。在 F 3断裂破 碎 带产有 I、 Ⅲ、 Ⅱ、 Ⅳ号 金矿 体 , 沿破碎 带发 育云 并 斜 煌斑岩 脉 。F 3断裂破 碎带 是 F 1断裂 带发 生 发展
第3 4卷第 1 期 21 0 2年 2月

甘肃玉门车路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5

甘肃玉门车路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5

甘肃玉门车路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车路沟金矿床位于甘肃北祁连造山带西段、阿尔金大断裂带南侧。

矿床受区域断裂裂隙,尤其受次火山岩体边缘节理、裂隙及接触破碎带控制。

文章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通过对该区石英脉型金矿找矿标志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车路沟车路沟矿床位于甘肃省玉门市西南约50 km的昌马乡西车路沟一带,是北祁连山最早发现的石英脉型金矿之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期间,就发现有前人开采遗迹,但在找矿方面至今没有较大突破。

作者通过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实例的总结研究,结合车路沟小型石英脉型金矿床找矿工作经验的总结,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

1.成矿地质背景车路沟金矿床分布于北祁连造山带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大地构造位置属北祁连造山带奥陶纪岛弧火山岩带西端,昌马堡大型塌陷古火山穹隆的北缘,北距阿尔金断裂仅5 km(图1)。

图1 北祁连西段金矿带地质矿产简图Fig.1 Gold ore belt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motionedmap of the western section of North Qilian Mountains1-第四系;2-白垩系;3-侏罗系;4-二叠系;5-石炭系;6-志留系脑沟泉组;7-志留系肮脏沟组;8-奥陶系妖魔山组;9-奥陶系阴沟群组;10-寒武系黒茨沟组;11-前长城系;12-花岗闪长岩;13-花岗斜长岩;14-辉长岩;15-英安斑岩;16-断层;17-地质界线;18-金矿床/金矿点区域内出露地层有太古—下元古界大理岩和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寒武系硬砂质石英砂岩,奥陶系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和安山玢岩,志留系砾岩和砂岩,石炭系页岩和灰岩,二叠系砂岩和泥质砂岩,侏罗系砾岩、砂岩夹碳质页岩,白垩系页岩、砂岩和砾岩及第四系冲一洪积砂砾。

中国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中国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108地质勘探Geological prospecting中国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马 明1,2,刘志雄3,王 高1,2(1.赣中南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0;2.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3.江西省地质矿产开发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摘 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为含Au 黄铁矿石、含Au 磁铁矿石、褐铁矿矿石等三类;围岩蚀变特征为绢云母-硅化型,主要由绢云母-硅化石英和共生组成。

通过上面几个方向的分析,表明矿床形成环境为低压、中温等等,成矿有用物质主要来自于岩体之中,并受到了后期的构造叠加作用控制。

总结为,该金矿的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蚀变型。

关键词:金矿;围岩蚀变特征;矿石类型;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P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108-2收稿日期:2020-09作者简介:马明,生于1986年,江苏徐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野外地质勘查。

1 区域地质特征1.1 地层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宙迁西群与八道河群。

1.2 构造本区基本有三次大的构造事件发生:1、早期的东西向的构造运动。

2、中期的南北向的构造运动,3、晚期的北东向的构造运动。

1.3 岩浆岩区域内岩浆岩发育一般,主要为吕梁期的和燕山期的岩浆构造活动。

(1)吕梁期形成的岩浆岩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2)燕山期形成的岩浆岩为细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等。

1.4 区域矿产特征本区内矿点、矿化点比较密集。

北东向的构造带控制了矿点的分布情况。

2 矿床地质2.1 地层矿区地层有:①长城系团山子组(Ch t ):分布于矿区东部,,地层厚约250m ;②长城系大洪峪组(Ch d ):分布于矿区东部,地层厚约180m ;③长城系高于庄组(Ch g ):分布在大洪峪组西侧,地层总厚约330m ;④侏罗系髫髻山组(J 2t):分布于矿区南部,被第四系覆盖;⑤侏罗系后城组(J 2h):零星出露于东山采区南侧,局部褐铁矿化强烈。

窑沟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窑沟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窑沟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徐伟杰,马 昆,韩 林(汉中西北有色七一一总队有限公司,陕西 汉中 723000)摘 要:本文在地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从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及金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窑沟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揭示金矿在压张同空间叠加活动、控矿断裂产状变化时金矿化的富集规律。

在分析金矿体与断裂构造时空关系的基础上,对窑沟金矿进行深部预测。

关键词: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咸河金矿;陕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0-0130-2Ore controlling regularity and metallogenic prognosis of fault structures in the Yao Gou Gold DepositXU Wei-jie, MA Kun, Han lin(Northwest Hanzhoung nonferrous 711 Corps Co., Ltd.,Hanzhong 723000,China)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gularities of ore control in the fracture structure of the kiln, and reveals the enrichment regularity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gold deposits in the change of compression and space superposition and the change of the ore control fractur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pace-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ld ore body and the fault structure, the deep prediction of the Yao Gou Gold Deposit is carried out.Keywords: fault structure; ore controlling rule; Xian he gold mine; Shaanxi1矿床地质特征窑沟金矿地处“勉略阳”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东部,略褒深大断裂与勉县-阳平关深大断裂夹持部位。

甘肃省瓜州县东小泉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甘肃省瓜州县东小泉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23年 6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75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甘肃省瓜州县东小泉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李锦斌(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摘 要:文中结合前人工作成果与近几年的普查成果。

对甘肃省瓜州县东小泉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进行研究,指出该区找矿方向,希望能对该矿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东小泉东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甘肃省瓜州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2-0075-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Dongxiaoquandong Gold Depositin Guazhou County, Gansu ProvinceLI Jin-bin(The First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ianshui 741020,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previous work results with the census result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mining area geology, ore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haracteristics of Dongxiaoquandong Gold Mine in Guazhou County, Gansu Province, points out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in this area,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rospecting work of this mine.Keywords: East Xiaoquan East Gold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direction; Guazhou County, Gansu Province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李锦斌,男,生于1987年,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地矿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勘查。

西秦岭造山带早子沟金矿床金矿化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西秦岭造山带早子沟金矿床金矿化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2024年第4期/第45卷黄 金GOLD黄金地质西秦岭造山带早子沟金矿床金矿化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收稿日期:2023-10-10;修回日期:2024-01-20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2YF7GA050);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YDZX20216200001297)作者简介:田向盛(1984—),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找矿及矿业开发工作;E mail:274867816@qq.com通信作者:孙新春(1978—),男,正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勘查及管理工作;E mail:15117071709@qq.com田向盛1,2,孙新春3,4,邱昆峰5,王玉玺1,2(1.甘肃省贵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3.甘肃省地质调查院;4.甘肃省地矿局院士创新研究中心;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科学与资源学院)摘要: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夏河—合作地区,是夏河—合作地区乃至西秦岭造山带经济价值最高的金矿床之一。

基于早子沟金矿床找矿勘探新近发现的地质现象,对早子沟金矿床地质和金矿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对微细浸染型/细脉状毒砂-黄铁矿型和脉状石英-辉锑矿-自然金型2类金矿化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二者成矿时代相差较大,可能存在不同的源区。

早子沟金矿床2类金矿化分别在浅部岩体周围断裂发育部位和深部低角度断裂发育部位显示出了较好的成矿潜力,应作为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

关键词:早子沟金矿床;矿床地质;矿床成因;潜力分析;深部找矿;金矿化 中图分类号TD11 P618.51 文章编号:1001-1277(2024)04-0065-06文献标志码:Adoi:10.11792/hj20240414引 言夏河—合作地区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北端,是秦岭造山带最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

早子沟金矿床是夏河—合作地区金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之一,同时也是目前该地区产量最高的金矿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 最厚 1.m, 平均 位 6 1 .m, 20 金 .9×1 一, 0 矿体 产 状 和 F 断裂 构造基 本 一 致 , 1 产状 10 ~15 L5 o~ 7。 8。 7
英晶族产 出, 并伴随有碳酸盐矿物。
2 12 绢 云 母 及 绿 泥石 化 ..
绢 云母化是 本 区较为普 遍 的蚀 变 , 持续 时 间长 ,
片岩、 斜长角闪片岩 、 绢云绿 泥石英片岩、 变长石石 英砂岩、 变砂岩。金矿体严格受李 子园群 内近 E W
向F 断裂控制 , l 夹持于顺构造充填的两条辉绿岩脉 之间, 东沟金矿 目前仅圈定金矿体 1 , 个 于东沟沟脑 附近, 表 控 制 矿 体 控 制 长 度 30 平 均 厚 度 地 0 m,
型金矿 床 。
阶段特征, 大体可划分为 3 、 期 3个世代 , 硅化石英
各有特 征 。第 一 阶段 (I) 粒 较 大 , 园状 , 面 颗 次 表 浑浊 , 常包裹 有绢 云母鳞 片及微 细杂质 , 具有 波状消 光 、 粒 化 、 向拉 长 和 重 结 晶 等 现 象 ; 二 阶 段 颗 定 第
第2 7卷 第 9期 2 1 年 5月 01
甘 肃科技
Ga s ce c n c n l g n u S i n e a d Te h oo y
2 7
^. 0 r9
Ma . 2 1 y 0 1
天 水 市 东 沟金 矿 围岩 蚀 变 与 金 矿化 关 系
张多运 , 毛祖永
变岩 型逐 渐转 变 为石 英 脉型 。 石英 脉具 向上 分 支 、
于祁连 一 北秦岭加里东造山带接合部位的关子镇 一 李子 园新元古 一晚古 生 代 裂 陷 沉 积 带东 部 , 床 定 矿
位于 连接祁 连 与 北 秦 岭 造 山 带 的 巨大 反 s型 构 造 带 【构造线 由近 S 1 N向转 入 近 E 向 部位 。本 区属 W 祁连 与北秦岭 加里 东 碰 撞 带 的前 缘 区 l , 浆 活 动 2岩 J
东沟金矿床位于李子园群第三岩性段[ z— ) ( O i ] ( n 和[ z—O n 即片岩 和变砂岩的接触部 。 )l ] 卜 位, 如图 1 所示 , 岩性为绢云母石英 片岩、 绿泥石英
( 颗粒 细小、 浊含杂质 , Ⅱ) 浑 常伴 有黄铁矿 、 黄铜 矿、 金矿物等产出, 晶程度低 , 结 有时呈细脉状、 网脉 状分布 ; 第三阶段( 常 以自形洁净的石英脉和石 Ⅲ)
分布有 印支 一燕 山期 花 岗岩 , 矿 产 于 印支 期 花 岗 金 岩体外 接触带 的断 裂蚀 变带 。从 柴家庄 一 子 园 一 李 冯家 场 一东沟 一线 多 为 石 英 脉 型金 矿 , 家 场 金 矿 冯 以东逐 渐变为 以构 造 蚀 变 岩 金 矿 为 主 , 沟金 矿 属 东 两种类 型过渡 部位 。区 内地 层 主要为震 旦 一奥 陶系 李子 园群和上 泥盆 统 大 草 滩 群 , 子 园群 属 一 套 中 李 深变质 的 中基 性火 山岩 夹 沉 积 岩建 造 , 大草 滩 群 为
矿 区围 岩蚀 变 的规 模 强度 决定 于 构造 规 模 、 性 质及 岩石破 碎程 度 。蚀 变 类 型 主要有 硅 化 、 云母 绢 化 、 泥石化 、 绿 黄铁 矿化 、 和铁矿 化 、 岭土话 和碳 酸 高
盐化 等 。同时伴 随有金属 硫化 物和矿 ; 围岩蚀 变 ; 东沟 中图分 类号 :5 7 P 9
l 地 质 概 况
东 沟 金矿 位 于 天水 市 东 南 部 , 大地 构 造位 置 处
7。 3 。矿 体在走 向上具 舒 缓坡 状 , 总体 呈 似 层 状 、 脉
状 , 地表 至延深 方 向约 3 m 矿化类 型 由破碎 带蚀 在 0
蚀变带中心发育强烈 , 两侧逐渐减弱。绢云母取代 长石部分暗色矿物 , 有时沿石英周边裂隙交代石英 或被石英包裹 , 原岩中的长石晶体仅保 留外形轮廓 ,
第 9期
张多运 等 : 天水 市东 沟金 矿 围岩蚀 变 与金矿 化关 系
4 3
图1 东 沟 地 区 金 矿 床 地 质 简 图
困 囡 回 。匝 二 固 5 4
1 , s
1 ,震 旦 一 奥 陶 系 李 子 园 群 木 其 滩 组 第 三 岩 性 段 b 性 层 岩
较 为普遍 , 发育在 蚀变带 中心部 位 , 质来源 常 硅 主要 由钾 长 花 岗 岩 中绢 云母 化 分 解 和成 矿 热液 携 带 。据 矿 物共生 与交代关 系 , 化作用 具多 期次 、 硅 多
造山带期后的磨拉石建造。其 中李子园群赋存有柴 家庄 、 家 场 、 沟 、 洞 沟 、 冯 东 水 白崖 沟 、 安 河等 多 处 西 金矿床 , 向东延至陕西境内有 : 庞家河 、 八卦庙等大
十分强 烈 , 并严 格 受 边 界 韧 性 剪 切带 控 制 。沿 断 裂
尖灭 、 向深部复合 的特征 , 在地表呈平行细脉状或网 脉 , 度一 般 1 2 c 垂 深超过 4 m复合 为一条 , 宽 O一 0 m, 0
宽度 10 . m左右 。
2 围岩蚀 变
2 1 类型 及特征 .
( 甘肃省核地质二一九大队 , 甘肃 天水 7 12 ) 40 5 摘 要: 东沟金矿 赋存 于燕 山期 的绿 片岩 、 石英 岩中 , 格受 E 向断裂构造 带控制 , 严 W 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 、 云母 绢
化、 绿泥石化 、 黄铁矿化 、 赤铁矿化 、 高岭 土化 和碳 酸盐化等 。具有较 明显 的蚀变分带 , 中心 向外分为 黄铁绢英岩 、 至 石英绢云母 和青磐岩 化带 。蚀 变演化可划分 为早成矿期 、 中成 矿期 、 晚成矿期蚀 变。金矿化 与蚀 变关系 密切 , 尤其 与硅化 、 黄铁矿化和绢英岩化最为密切 , 为典 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