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第一课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一课时我们的共同理想.ppt

(1)最高理想
我 们 的 共 同 理 想
走进共同理想 (2) 共同理想
(3)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1)实现了小康,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同绘小康蓝图
(2)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 展很不平衡 的小康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共创和谐伟业ຫໍສະໝຸດ (2)和谐社会的内容 (3) 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 ?
一、走近共同理想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理想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最初、最低阶段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 现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是一个过程。在 不同时期,我们有为实现最高理想的具体理想。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 4.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5.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们坚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我 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 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 巨大的优越性。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样的社会? 政府服务 真及时 市场竞争靠科技
我们现阶段的小康水平的现状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 平衡的小康。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在党的十六大报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 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展实际,到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 (到20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 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知识回顾P90-91
我国实现共同理想的 “三步走” 战略部署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 品牌。
增加人民收入
通过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 小收入差距。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和 国家安全。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远大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根本指导
0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共同理想提供根本指导,确保共同理想不
偏离方向。
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0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为实现远大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03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为实现中
社会公平正义
共同理想也代表着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平等、公正,避免出现 贫富差距过大和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民族团结和谐
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重要纽带,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关系。
实现共同理想对国家的意义
01
凝聚人心
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追求和目标,能够凝聚人心,增强民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国家发展的正 确方向。
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 展。
坚持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 环节改革。
扩大开放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 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创新驱动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增强发展动力。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2.能力目标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
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
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9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精品PPT课件

想一想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共同 理想
必要准备、必经阶段 必然趋势、最终目的
最高 理想
贫困
饱 温
康 小
思考: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 题呢?
说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 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东部 西部
1765元
1349.8 元
9522元 4031元
东部是 西部的 1.5倍
东部是 西部的3 倍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时间:2002-11-8--14)
1981年 1990年 2000年 2020年
1公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2在消费时更应该注意什么?
3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4如何让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5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是?能缓解就业压力
的是?(
)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
6三步走的内容?制定依据?目的?
7 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基础地位的是? 主角是?积聚我国最先进 生产力的是?
A、完全超过发达国家 B、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
3、下列关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不正
确的是( D )
A、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 和必经阶段 B、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 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C、没有 共同理想的实现,最高理想是不可能实现 D、没有最高理想的实现,共同理想是不可能 实现的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4、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最高理想
共同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 准备和必经阶段 (P113)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 趋势和最终目的 (P114)
二者关系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含义 小康类型 实现时间 提出时间
国家和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 2、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维护社会公平,处理好各种矛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 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6、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建设与 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
1、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特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 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P112)
2、我们最高理想—— 共产主义(P112)
相关链接:P113 结合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事例, 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成为中华 民族的中流砥柱,就在于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先进性。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P116相关链接、 P116最后活动题
全面 小康
总体 小康
不全面
(P116)
不平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步走”战略、 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000年 2020年 21世纪中叶
九年级政治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知识点人教新课标版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1、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3、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低级阶段,共产主义是高级阶段,他们是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极大提高,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5、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实现共同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6、小康的含义: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的充实,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7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8、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9、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的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10、在同绘小康蓝图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美好理想的实现,有赖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祖国建设的栋梁,我们应立足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扎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校期间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将来走上社会,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打下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九课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4、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最高理想 共同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 准备和必经阶段
二者关系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 趋势和最终目的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1)实现共同理想 ,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 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 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 础。 (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 趋势和最终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 目标。在现阶段,我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实 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步走”战略、与 共同理想的关系:
2000年 2020年 21世纪中叶
(实现共同理想)
共 产 主 义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 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共创和谐伟业
1、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 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 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 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 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 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全面 小康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小康和总体小康的区别
(1)两种概念的范围和具体含义不同。总体小康指 的是全国总产值及其它方面在总体数量上已经达到标 准。全面小康之的是各个地区绝大部分人的各项指标 到以达到小康水平 (2)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 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3)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 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 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4)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中考政治九全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课件

2. 定义式: E W q
3. 单位: V
1V=1J/C
二、电动势
1. 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 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 的功。
2. 定义式: E W q
3. 单位: V
1V=1J/C
4. 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 为电能本领的大小。
5. 电动势有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 跟电源的体积无关,也跟外电路无关。
电流方向是怎样的? 电源
3. 在电源内部电场是怎样的?电源内部的电流方
向如何?
4. 电源把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搬到正极,电场力 做正功还是负功?
一、电源的作用
1. 在导线中,电场方向是怎
样的?
+
+
2. 正电荷在导线中如何正移极动? 负极
电流方向是怎样的? 电源
3. 在电源内部电场是怎样的?电源内部的电流方
+
2. 正电荷在导线中如何正移极动? 负极 电流方向是怎样的? 电源
一、电源的作用
1. 在导线中,电场方向是怎 样的?
+
2. 正电荷在导线中如何正移极动? 负极 电流方向是怎样的? 电源
一、电源的作用
1. 在导线中,电场方向是怎 样的?
+
2. 正电荷在导线中如何正移极动? 负极 电流方向是怎样的? 电源
什么物体?
电源的作用: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 做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思考
1.电池和发电机中的非静电力分别是什么? 2.根据电源的作用,可以类比与我们生活中的
什么物体?
3.不同的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相同吗?
二、电动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
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更加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才能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
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见证了这一点。
历史和实践还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共同理想,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
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这个理想共同奋斗。
适用于: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