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糖尿病发展有四阶段 出现消渴已是中后期

糖尿病发展有四阶段出现消渴已是中后期
日前,第九届广东省中医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在深召开,国内的中医内分泌专家聚深,就糖尿病的防治进行了研讨。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仝小林指出,在糖尿病治疗上,有的中医认为糖尿病=消渴,糖尿病都是虚证。
实际上,这些都是认识误区,从辨证来看,糖尿病发展有四个阶段:郁、热、虚、损。
深圳特区报记者余海蓉
实习生沈逸云通讯员黄淑芬
“糖尿病=消渴”是误区仝小林说,传统认为,糖尿病等于消渴。
这其实是中医认识的一个误区。
仝小林指出,现代糖尿病的临床具有以下特点:作为糖尿病的主体人群,2型糖尿病占90%以上,肥胖者又是2型糖尿病的主体。
80%的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肥胖或超重。
肥胖2型糖尿病发展为消渴,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肥胖——脾瘅——消渴。
《素问·奇病论》记载: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这就说明古代糖尿病的主体人群和现代一样,肥胖。
古代糖尿病诊断主要靠特征性症状消渴(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三少一多”)来辨识,现代医学可以查血糖来诊断,血糖控制良好及糖尿病初期患者基本不会出现消渴,真正有消渴症状的只占13%,而有了这个症状也已经是糖尿病的中晚期。
这也正是为什么用治消渴的方法治不了肥胖2型。
疾病诊断填写原则

疾病诊断填写原则疾病诊断填写顺序:一.主要诊断选择患者出院过程中对身体健康危害最大,花费医疗资源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
外科的主要诊断指患者住院接受手术进行治疗的疾病;二. 主要治疗疾病在前,未治疾病及陈旧性疾病在后三. 对健康危害最严重疾病在前,轻微疾病在后例:高血压病急性后壁心肌梗死选择:急性后壁心肌梗死(严重后果)。
四. 本科疾病在前,他科疾病在后,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选择他科疾病。
•例1: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病人,准备行腹腔镜下胆囊手术,术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进行PCI治疗,出院时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为主要诊断。
例2: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进行PCI治疗,出院时应考虑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做为主要诊断。
例:3:(非并发症原因)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病人,准备行腹腔镜下胆囊手术,由于患者家属决定暂不做手术,出院时仍以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为主要诊断。
五. 复杂疾病诊断的填写:病因在前,症状在后如: 结核性胸膜炎(病因诊断)呼吸衰竭(症状诊断)六. 多种疾病诊断的填写:选择花费医疗精力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名称为病人的主要诊断。
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肺原性心脏病选择: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因诊断)七. 复杂诊断的选择:一般的临床表现:选择病因诊断临床症状不是病因的常规表现,而是疾病某种严重后果,是疾病发展的某个阶段:选择重要的临床表现为主要诊断,但不选择疾病的终末情况,如呼吸循环衰竭作为主要诊断。
例1: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律不齐、呼吸衰竭选择: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病因诊断)例2: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原性心脏病选择:肺原性心脏病(严重后果)八. 对已治和未治疗的疾病:选择已治疾病为主要诊断。
例1:急性胃肠炎(已治)高血压性心脏病(未治)选择:急性胃肠炎例2:重症肌无力(未治)流行性感冒(已治)选择:流行性感冒九.病人由于某些症状或体征或异常检查结果而住院,治疗结束时未能确诊:症状、体征或异常发现可作为主要诊断。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

第一章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概况第一节国际疾病分类简介一、ICD的发展史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全称为“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国际统计分类手册”,简称ICD。
国际疾病分类自产生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成员国的关注和支持下得以不断的补充、完善,并成为国际公认的卫生信息标准分类。
1990年,由耶克.贝蒂荣(Jacques Bertillon,1851-1922,原译名伯蒂隆)主持,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死因分类修订会议。
经26个国家的代表共同修订,通过了一个包括179组死因的详细分类和一个包含35组死因的简略分类,这是国际疾病分类(ICD)的第一个版本。
此后,每隔10年左右,由法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先后主持了10次对ICD的国家修订会议,以补充和完善ICD的内容。
1948年举行的第六次ICD国际修订会议,标志着国际生命统计和卫生统计的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会议批准并通过了可同时用于死因分类和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中对疾病分类的综合性类目表,明确提出使用“根本死亡原因”、“国际死亡医学证明书”基本格式和确定死因规则及注释的要求,使ICD成为对疾病或死因进行分类的国际标准。
1975年举行的第九次ICD国际修订会议上,对ICD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补充和修改,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我国自1981年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以来即开始了推广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ICD-9)的工作,并于1987年正式使用ICD-9进行疾病和死亡原因的统计分类。
1993年5月,国际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等效采用ICD-9编制“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的工作已经走上了法律化的轨道。
二.ICD-10简介国际疾病分类ICD,自1975年第九版出版至1994年ICD-10三卷书的编辑完成,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
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记录

2016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记录时间:地点;人员:主持人:内容:传染病防治的共性知识(一)基本概念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感染人体而产生的疾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二)感染过程三因素感染在机体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
构成感染过程需要三个条件,即病原体的致病性、机体的反应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自然与社会)1 •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起重要作用,其致病作用取决于如下几方面。
(1)数量:病原体入侵的数量是重要的致病条件之一。
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要有足够的数量,才能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引起感染。
(2)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
(3)毒力:由毒素和其它毒力因子所组成。
(4)变异:可因环境和遗传因素造成变异。
2.人体免疫应答作用:病原体感染多伴随免疫应答反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及转归起着重要作用,保护性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种。
变态反应属于后者O(1)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免疫应答反应。
主要表现为天然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因子作用等几方面的功能。
(2)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有抵抗同一种微生物重复感染的作用,不能遗传。
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类。
3.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很大影响。
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
大部分虫媒传染病和某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较明显的地区和季节性。
(2)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行为、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预防普及等各方面。
生活水平低、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差,可致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增加感染的机会。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疾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九个阶段。
这些阶段描述了从身体健康到疾病进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健康期在这个阶段,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正常。
没有明显的疾病迹象或症状,个体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第二阶段:潜伏期疾病进展到第二阶段时,已经存在了疾病的风险因素。
然而,这些风险因素还没有出现具体症状。
疾病有可能慢慢发展,也有可能在此阶段发展迅速。
第三阶段:病前期在这个阶段,人体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明显或严重。
个体可能感到不适,但还能够继续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和个体的健康状况。
第四阶段:临床病期在第四阶段,病情开始加重。
患者的症状变得明显,并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医生可能能够通过体检或其他相关测试来确定疾病的存在。
第五阶段:并发症期在并发症期,疾病已经引发了其他健康问题。
这些并发症可能是疾病本身的直接后果,也可能是因为治疗或疾病进展而导致的。
第六阶段:恶化期在恶化期,疾病进展迅速,症状加重。
可能需要更强的治疗手段来控制疾病的进展,以避免进一步恶化。
第七阶段:危急期在危急期,疾病已经达到严重的阶段,对生命构成威胁。
可能需要进行急救或特殊的治疗措施来挽救生命。
第八阶段:病情稳定期在病情稳定期,疾病的进展相对缓慢或停止。
治疗措施可能有助于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第九阶段:康复期或晚期在康复期或晚期,疾病的进展已被控制,但可能留下一些永久的后遗症或影响。
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并提供支持,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疾病可能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这些阶段的描述并不是普遍适用于所有疾病,只是一般性的指导。
在不同的疾病和个体情况下,疾病的发展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了解和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susceptibility)
。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
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 (periodicity) :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
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九 .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
3. 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
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 、重型、暴发型
传染病的诊断
( 一). 临床资料
( 二). 流行病学资料
( 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
1. 一般实验室检查
2. 病原学检查
3. 特异性抗体检测
4. 其他检查:内镜、影像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
传染病的治疗
( 一). 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血管壁损伤
内毒素血症
---- 腹痛、脓血便
特异性体质
儿茶酚胺等
DIC
全身微血管痉挛
心肌损害
组织缺血、缺氧 血压下降 脑水肿
4、病理改变( Pathologic changes )
①急性
部位:乙状结肠、直肠
病变:弥漫性炎症浅表溃疡
②慢性
部位:乙状结肠、直肠
病变:水肿增厚息肉样增生
③中毒型 肠道 :病变轻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痘风疹第
1 天,猩红麻疹次第连( 2、3 日),斑疹伤寒第
5 日,伤寒再接第 6 天)。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3) 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老百姓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真实地反映了人们最希望和最不希望拥有的两种情况,在许多场合我们会听到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祝愿身体健康,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健康的强烈愿望。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健康、亚健康、疾病,这三种状态中度过的,健康是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而与之对立的那是疾病,处于两者之间的是亚健康,所谓亚健康,就是平时觉得经常乏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头晕、稍一活动就感觉心慌气短,经医生检查却查不出病来,它是连接健康和疾病的桥梁,向好的方向发展是健康,向坏的方向转化就是疾病,目前我国人口的相当部分生活在亚健康之中,所以一定要清楚疾病不是突然俯身降临夺走人的健康,而是由于长期疏忽和糟蹋身体才引发的疾病,,从疾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到第九个阶段的细胞发生错乱,癌症要经过相当长的积累才会发生,因此在任何一个阶段你都可以制止疾病的继续及恶化,同时消除一切疼痛和不适,这些疼痛和不适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就是他们不断的警告我们,才会使我们做一些必要的改变,否则症状将进一步恶化。
只要你了解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的特征,你就能控制自己的健康,你可以驾御自我,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影响。
当然每一个阶段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每个阶段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几十年才能进入下个阶段。
疾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打喷嚏或呕吐打喷嚏的现象是指在将进入鼻腔的异物(如灰尘、细菌、病毒、花粉等)驱赶时出现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射”。
异物进入以后,位于鼻粘膜上的三叉神经向作用于肺部的呼吸肌肉发出指令,猛烈地排出空气(打喷嚏的速度为每小时177公里)将异物驱除出境。
喷嚏反射,俗称"打喷嚏"或"打嚏喷",是鼻黏膜受刺激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动作。
很少人会把打喷嚏当成是疾病,打喷嚏代表身体非常灵敏,随时进行着自我清洁。
如果你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打喷嚏了,那就代表着你的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失灵了,失效了。
简述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简述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
疾病是人类生命中的一种恶劣状态。
疾病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和思维,还会阻碍我们的日常活动和生活品质。
疾病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分为以下九个阶段。
1. 感染阶段:疾病最初的几天或几周称为感染阶段,人体开始出现症状,例如发热、咳嗽、头痛等。
2. 潜伏期:在感染阶段之后,病毒或细菌会开始潜伏在人体内,潜伏期的长度因疾病不同而有所不同。
3. 易感期:这是指在感染病毒或细菌之后,人体进入了易感期,此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尝试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4. 发展期:在易感期之后,人体进入了发展期,病原体开始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症状也逐渐加重。
5. 激增期:在发展期之后,疾病的进展速度开始急剧增加,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6. 高峰期:在激增期之后,疾病的高峰期到来,症状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7. 稳定期:在高峰期之后,疾病开始进入稳定期,病人开始感觉好转,症状开始减轻。
8. 恢复期:在稳定期之后,人体开始康复,免疫系统逐步消灭病原体,并修复受损的组织。
9. 后遗症期:在恢复期之后,有些疾病留下了后遗症,例如流感引发的肺炎,可能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导致一些长期的健康问题。
综上所述,了解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助于我们更加迅速和准确地采取应对措施,及早消灭病毒,并尽可能减少对身体的损害,以提高康复效果。
并且,我们应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老百姓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真实地反映了人们最希望和最不希望拥有的两种情况,在许多场合我们会听到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祝愿身体健康,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健康的强烈愿望。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从健康、亚健康、疾病,这三种状态中度过的,健康是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而与之对立的那是疾病,处于两者之间的是亚健康,所谓亚健康,就是平时觉得经常乏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头晕、稍一活动就感觉心慌气短,经医生检查却查不出病来,它是连接健康和疾病的桥梁,向好的方向发展是健康,向坏的方向转化就是疾病,目前我国人口的相当部分生活在亚健康之中,所以一定要清楚疾病不是突然俯身降临夺走人的健康,而是由于长期疏忽和糟蹋身体才引发的疾病,,从疾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到第九个阶段的细胞发生错乱,癌症要经过相当长的积累才会发生,因此在任何一个阶段你都可以制止疾病的继续及恶化,同时消除一切疼痛和不适,这些疼痛和不适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就是他们不断的警告我们,才会使我们做一些必要的改变,否则症状将进一步恶化。
只要你了解疾病发展的九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的特征,你就能控制自己的健康,你可以驾御自我,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影响。
当然每一个阶段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每个阶段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几十年才能进入下个阶段。
疾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打喷嚏或呕吐打喷嚏的现象是指在将进入鼻腔的异物(如灰尘、细菌、病毒、花粉等)驱赶时出现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射”。
异物进入以后,位于鼻粘膜上的三叉神经向作用于肺部的呼吸肌肉发出指令,猛烈地排出空气(打喷嚏的速度为每小时177公里)将异物驱除出境。
喷嚏反射,俗称"打喷嚏"或"打嚏喷",是鼻黏膜受刺激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动作。
很少人会把打喷嚏当成是疾病,打喷嚏代表身体非常灵敏,随时进行着自我清洁。
如果你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打喷嚏了,那就代表着你的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失灵了,失效了。
举个例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边防线,那里都有边防哨所,驻扎着自己的边防部队。
一旦有敌人入侵,他们就会立即投入战斗,将敌人挡在国门外。
如果这第一道关卡没有挡住敌人,被敌人冲破,那整个国家就从和平建设的状态立刻转为战争状态。
人的身体也一样,在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打喷嚏,如果感觉有灰尘、细菌、病毒、花粉入侵,身体会立即启动喷嚏反射,用强大的风速将它们排出体外。
在消化道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呕吐,一旦有有害的东西从消化道进入体内,比如变质的食物和身体不能消化利用的食物,身体也会立即启动呕吐程序将将有害物质呕吐出体外。
打喷嚏是身体防御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疾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如果你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喷嚏了,那意味着你的第一道防线可能已经失效了,身体将启动第二道防御步骤:流鼻涕、吐痰。
疾病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流鼻涕、吐痰朋友们!你们有多长时间没有流鼻涕、吐痰了?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这样的大都市里,上百万辆的汽车排出的尾气,房地产工地扬起的灰尘,一千多万人呼出的废气,各种生活垃圾产生的废物,那么严重的空气污染,你都没有流鼻涕、吐痰。
哼哼。
我可以告诉你们很危险!很严重!因为代表你们的粘膜系统已经出了问题,表示你的身体清洁这些有害物质的能力大幅度下降。
那些呼入你身体里的有害物质都哪里去了?其实他们哪里都没去,都留在你体内了,变成你晦暗的脸色,变成你浑浊的眼睛,变成你疲惫的身体,变成你的慢性炎症。
一个人即使是天天抽烟,如果他能够吐痰,那么他得肺癌的概率也是很小的。
如果他天天抽烟却没有痰可吐,那么多年以后不用检查,百分之一百肯定是肺癌!健康人鼻腔内面衬着完整的一层粘膜,上面分布着很多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粘膜下有粘液腺,它们平时不断进行分泌活动,分泌的水分用于湿润吸入空气,另外,粘液腺还经常分泌少量的粘液,均匀的分布在粘膜表面。
吸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
粘液中还含有溶菌酶,有抑制和溶解细菌的能力。
这种粘液就是鼻涕。
痰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指肺及支气管等鼻腔以下的呼吸管道的粘膜所分泌、用来把异物排出体外的粘液,在人的呼吸道里,许多小纤毛像麦浪一样朝向口腔的方向运动,慢慢将脏东西推出来,推到嗓子眼儿时,人就会咳嗽吐痰特别是经过咳嗽吐出来的分泌物。
大家可以看到医学上对鼻涕和痰的定义,两者都是身体应对外界伤害而做出的自然反应,都是身体防卫体系的一部分,是积极的,主动的身体反应机制。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对身体的认知颠倒了。
家里的孩子咳嗽吐痰的时候他们干了什么勾当呢,给孩子吃了一些药物阻止他吐痰,叫做化痰!咳嗽的时候就给他吃些药叫止咳,意思是别咳出来这种东西还是留着自用吧!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这个错误从小时候就开始制造病人,这些无知的父母就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压制孩子的生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身体与生俱来具有自我清洁,自我调整把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的能力。
可是从小就被各种各样的方法,各种各样的药物制止了,导致身体一道一道防线,一道一道屏障消失功能!所以朋友们爱上鼻涕吧,爱上吐痰吧。
顺应身体,利用身体自有的天然防御体系,达到健康的目的。
别再用各种各样的药物压制身体自有的防御屏障,让它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如果这道防线还是被攻破或是被压制,那疾病就会发展到第三个阶段乏力,没食欲。
疾病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乏力、没食欲每个人都会乏力,都会累。
站久了腿酸,坐久了腰酸、脖子酸,躺久了浑身都酸。
关键是劳累后睡一觉第二天恢复没有。
正常情况下工作了一天,劳累了一天睡一觉就可以恢复。
但是如果你睡了一觉还是疲劳,乏力,没有精神,而且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连续出现,那么就代表你身体的自愈能力已经减弱,细胞生长速度减慢,死亡速度加快,这已经为重大疾病的产生打开了大门。
在医学上定义衰老就是细胞死亡速度大于细胞生长速度,而疾病就是局部细胞死亡速度大于细胞生长速度。
任何一个组织或器官受到损害都情有可原,因为细胞的死亡每天都在发生。
但是伤害发生以后要多长时间才可以修复,修复的程度如何?完全取决与细胞的生长是否正常,细胞生长速度是否大于细胞死亡速度。
如果每一次修复都留下新的疲劳,新的乏力,新的难受,就代表你的身体已经出现问题,在走下坡路了,而且是以加速度的向下发展。
一旦出现疲劳、乏力的症状,你就已经和重大疾病挂上钩了。
身体用这样的症状通知你,别再劳累了,别再给身体增加负担了。
身体有限的能量要用来修复和修养。
这时你应该停下手上的工作,启动修养,疗愈的程序。
同时由于消化食物要用掉很多能量,如果身体要启动修养,疗愈的程序,那就会出现能量不够用的情况,这时智慧的身体就会本能地降低食欲,把原本用于消化的能量用到身体更需要的地方。
所以没食欲是身体根据现有情况作出的一种折中的反应。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让身体充分休息,并提供易于消化、吸收的流质营养食物,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自动修复,一定时间后就会恢复健康。
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些,而是继续工作,劳累,给身体增加负担,那么疾病的发展就会进入第四个阶段,身体就会启动下一个防卫体系:发烧。
疾病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发烧当细菌、病毒、突破身体的表面防线开始渗入血液、淋巴结和其他身体组织中,当身体的死细胞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堆积到一定程度,身体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补救这种情况,开始全面排毒,自我清洁,保持健康。
这个身体的行动就是发烧。
发烧是身体针对伤害主动做出的生理反应,就是免疫系统对入侵的细菌和病毒或滞留在身体内的毒素发起战争的信号,它通过升高体温让细菌和病毒无法正常复制,丧失繁殖能力,从而大量死亡。
也可以加快新陈代谢燃烧身体里的毒素变成能量被身体利用。
这是典型的对身体健康有用的生理反应,却被我们当作了疾病,当成了敌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我们的身体是高度智慧的生物体,绝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调节体温是人体最基本的机能之一,由身体启动,有身体控制,并作为主要的防御手段被身体谨慎、明智的加以利用。
发烧需要调度很多能量才能将体温提高几度,达到让细菌和病毒无法正常复制,丧失繁殖能力的效果,发烧本身是不会伤害身体的,有些对脑部的损伤是因为脱水所致,只要在发烧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是绝对不会对身体有伤害的!你相信你哪一天你一不小心造血造多了,就把自己淹死了吗?!你相信你哪一天不小心胃酸分泌多了就把自己的胃给消化了吗?!如果你不相信,那么你也别相信发烧会烧坏你的身体,烧坏我们的脑子,我们的身体比我们想像的要智慧的多!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发烧当成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降烧药,抗生素全都用上,觉得只要是把发烧这个症状消灭了,问题就解决了。
殊不知这种“汉奸”“卖国贼”的行为,打击了身体的自我疗愈能力,自我清洁能力,让细菌,病毒和其他毒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在全身传播,引发更加严重的疾病。
善良的人啊,别再把退热药、抗生素当成救命恩人,把发烧当成疾病,当成敌人了,主动配合身体发烧,提供身体发烧用的材料,注意静养,相信我当身体解决完问题后,会主动将体温恢复到正常的体温状态,这样的退热才是真正的退热,才是恢复健康!如果身体的营养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身体不能将体温升高到39°C以上,而是反复低烧;或者是人为用药物强行降烧,使身体无法通过发烧完成消灭细菌病毒,排出毒素,清洁身体的任务,那么疾病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身体也就会启动下一个防御体系:过敏。
疾病发展的第五个阶段:过敏过敏阶段是身体启动防御机制,加速内部运转以排出各种毒素。
排毒现象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引发的过敏反应虽然没有严重到让你找医生治疗的程度,却相当让人难受,足以使你想方设法摆脱这些不适。
其实过敏是人体提醒你采取行动的一种方式。
过敏时的显著特征是尿急或肠胃蠕动。
尿急当然不会感到疼痛,除非你憋的时间长了,会感到些许疼痛让你赶紧去排尿。
肠道和膀胱是人体排除毒素和垃圾的最显而易见的途径。
而人体其他部位的排毒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
许多过敏的症状你也许已经很熟悉。
比如说,过敏阶段一种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红疹、瘙痒。
皮肤不仅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一个排毒器官。
人体自由地、经常地利用皮肤从头到脚的40亿个毛孔来清除毒素。
如果你的皮肤某处感到瘙痒,那就表明这里正在排毒。
当毒素到达皮肤表面时,这片区域被毒素刺激就会产生过敏的现象。
这时情况并不严重,也不疼痛,但是很讨厌,这是人体吸引你注意力的一种方式。
只有当我们置之不理而且不采取措施消除病因的时候,瘙痒才会进一步恶化。
不是每个人在过敏阶段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有些人时不时地感到恶心,想呕吐,却没有什么明显的原因。
这种现象尤其在早晨出现,因为这时人体仍处在清除毒物的过程中。
另一种症状是鼻子微微发痒。
你有时可能会感到惊悸、忧虑、烦躁,以至于容易无缘无故动怒。
如果你发现自己反常地脾气暴躁,爱发火,这就是过敏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