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行政许可项目

合集下载

拉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本市市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及实施主体的通知

拉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本市市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及实施主体的通知

拉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本市市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及实施主体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拉萨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5.13
•【字号】拉政发[2010]53号
•【施行日期】2010.05.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拉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本市市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的
行政审批项目及实施主体的通知
(拉政发〔2010〕5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
为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市人民政府对本市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及实施主体进行了全面清理。

经过清理,保留市级行政许可项目124项、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66项,现予以公布。

二○一○年五月十三日。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许多人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清楚。

本文将介绍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的概念、特点以及区别。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点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管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或者报告进行审查,根据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的合法权益,认定符合法定条件并符合行政管理的需要的行为,作出许可决定并发给行政许可证书的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具有以下特点:1. 依法进行:行政许可是基于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的,行政主管机关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标准进行审查和决策。

2. 与公共利益相关:行政许可的核心目的是保护公共利益,确保行政相对人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 有限制性:行政许可权力是有限制的,行政主管机关只能依法对特定行为进行许可,不能随意干预或滥用权力。

二、非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点非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管机关以外的组织或个人对某些行为进行许可或认可的行为。

非行政许可由市场主体之间自愿达成,与行政主管机关无关。

非行政许可具有以下特点:1. 自愿性:非行政许可是基于市场主体之间自愿达成的协议,双方自愿进行,相互协商并达成一致。

2. 灵活性:非行政许可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不受行政主管机关的直接约束和监管。

3. 市场化:非行政许可更加注重市场经济的原则,依托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流和选择,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三、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的区别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在性质、主体、程序和效力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1. 性质区别:行政许可是一种行政行为,由行政主管机关依法对特定行为进行审查和决策;而非行政许可是一种市场行为,由市场主体之间自愿达成的协议。

2. 主体区别:行政许可的主体是行政主管机关,其行为具有强制性;非行政许可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许可行为更具选择性和自主性。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发文字号】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145号【发布部门】成都市政府【公布日期】2008.05.16【实施日期】2008.06.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145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已经2008年4月28日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执行。

市长:葛红林二○○八年五月十六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为深入贯彻国务院有关转变政府职能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关于“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清理、精简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的要求,成都市政府对市级各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第八次集中清理。

经依法审核论证,市政府决定公布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237项,其中,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178项,保留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59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87项,其中,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11项,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76项(调整为市级部门转报省或国家审批的37项;下放管理层级,调整为区〔市〕县部门实施的27项;调整为无服务对象暂时冻结的6项;转变管理方式,调整为行政机关日常监督管理措施的6项)。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要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对公布保留的项目,依法实施动态管理,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质量,切实方便群众;对取消的项目,要做好落实和衔接工作;对调整为市级部门转报的项目,要明确承诺转报时限,及时转报;对调整为区(市)县部门实施的项目,要加强指导、监督;对调整冻结的项目,确需实施的,应经市政府法制办确认后方可启动;对转变管理方式、调整为行政机关日常监督管理措施的项目,要依法实施监管措施,改变以批代管的做法,创新管理方式。

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精简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决定

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精简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决定

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精简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抚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04•【字号】抚府发[2012]9号•【施行日期】2012.06.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精简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决定(抚府发〔2012〕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金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高行政效能,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精简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决定》(赣府发〔2012〕2号)的工作要求,市政府对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

此次清理的项目有167项,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经审核,拟保留123项,精简39项(其中取消31项、下放6项、委托2项),接受省级以上委托5项,精简率为23.3%。

在办理期限方面,清理前的项目总期限为1529个工作日,清理后的项目总期限为1025个工作日,压缩率为32.9%。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做好保留和精简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

对保留的项目,要对外公开项目名称、设定依据、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以及收费等内容,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绘制流程图并纳入全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统一运行;对取消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应自本决定公布之日起立即停止实施,不得以任何名义变相实施;对下放、委托权限的项目,原实施机关应在本决定公布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衔接意见和落实措施,并指导对口承接单位做好接收工作;各县(区)要积极配合,及时承接下放、委托权限项目,切实履行好下放、委托权限手续。

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创新审批方式,提高行政效率,为建设殷实文明和谐的幸福抚州作出应有贡献。

拟取消的非行政许可项目

拟取消的非行政许可项目
47
民政局
评定伤残抚恤等级审核
日常工作
48
民政局
城镇孤老、孤儿及弃婴入市社会福利院收养审核
日常工作
49
民政局
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和宗教教职人员担任或者离任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备案
日常工作
50
民政局
死者生前自愿捐献遗体或丧主要求捐献死者遗体用于医学教学、科研备案
日常工作
51
民政局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接受国(境)外20万以下捐款审批
日常工作
60
住建局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合同备案
日常工作
61
住建局
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备案
日常工作
62
住建局
房地产开发企业备案
日常工作
63
住建局
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事项备案
日常工作
64
住建局
业主委员会的备案
日常工作
65
住建局
物业管理合同和小区管理办法备案
日常工作
66
住建局
商品房现售前备案
转行政许可
14
科技局
民办科技机构设立审批
取消
文件取消
15
财政局
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开立审批和开立、变更、撤销备案
日常工作
16
财政局
核发执法单位《陕西省罚没登记证》
日常工作
17
人社局
县属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认定及再就业优惠证的核发审批
日常工作
企业改制结束
18
人社局
举办职业培训实体和培训实体的更名、撤销审批
日常工作
破产企业无法完全清偿的社会保险费欠费审批
日常工作
企业改制结束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一:行政许可项目的定义和特点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特定主体的特定行为进行批准、许可或者核准的行为。

行政许可项目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由行政机关进行审批:行政许可项目的核准、批准等决定权由行政机关拥有,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对许可事项进行审查和审批。

2. 特定主体的特定行为:行政许可项目涉及特定的主体,即特定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特定的行为范围,行政机关对特定的主体的特定行为进行许可。

3. 依法拥有权益:行政许可项目是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的,行政机关的许可决定具备强制执行力,许可对象依法享有相应的权益。

二:非行政许可项目的定义和特点非行政许可项目是指不需要经过行政机关审批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需要行政机关的许可。

非行政许可项目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自由行为:非行政许可项目是指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需要行政机关许可的情况下自行进行的行为,不受行政机关的审批。

2. 法律权益保障:非行政许可项目在法律上没有受到限制,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自由进行的权益。

3. 风险自负:非行政许可项目的风险由行为主体自行承担,行政机关不承担相关责任。

三:行政许可项目与非行政许可项目的区别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政许可项目与非行政许可项目有以下主要区别:1. 管理方式不同:行政许可项目需要行政机关进行审批管理,而非行政许可项目由行为主体自行管理。

2. 权益保障不同:行政许可项目在法律上受到明确的权益保障,而非行政许可项目的权益保障相对较为薄弱。

3. 相关责任不同:行政许可项目的审批机关在许可过程中有相关责任责任,而非行政许可项目中,行为主体自行承担风险。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 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特定主体的特定行为进行批准、许可或者核准的行为。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

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正文: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区别一、概述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都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特定的活动、事项或者对象进行审查、认可、批准、许可或者登记等确认性决定的行为。

然而,它们在具体的适用对象、程序、权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二、行政许可项目行政许可项目是指国家机关依法规定需要由特定部门或单位进行审查、认可、批准、许可或者登记等确认性决定的活动、事项或者对象。

行政许可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许可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设立、经营许可、建设项目审批、贸易许可、合同备案等。

2、行政许可的决定主体为国家机关,具备行政强制力,依法对相关权益进行限制和控制。

3、行政许可的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发证等环节,其中审查的内容包括审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4、行政许可的权限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部门或单位依法在一定范围内有权对特定活动、事项或者对象进行审查、认可、批准、许可或者登记等确认性决定。

三、非行政许可项目非行政许可项目是指国家机关以外的主体对特定的活动、事项或者对象进行审查、认可、批准、许可或者登记等确认性决定的行为。

非行政许可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非行政许可一般适用于具有法定资质或者条件的机构、单位或者个人,例如律师行业、医疗行业等。

2、非行政许可的决定主体可以是行业自律组织、专业协会、社会组织等,依法对相关权益进行限制和控制。

3、非行政许可的程序可以根据具体行业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制定,但一般包括申请、审查、认定或者注册等环节。

4、非行政许可的权限可以由行业自律组织、专业协会等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规定进行规定并行使。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全文,以及相关的申请表格、材料清单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行政许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特定的活动、事项或者对象进行审查、认可、批准、许可或者登记等确认性决定的行为。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机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机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机构行
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07.10
•【字号】滁政[2008]60号
•【施行日期】2008.07.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机构行政审批
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
(滁政〔2008〕6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市政府对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新一轮集中清理。

经严格审核和论证,决定保留行政审批项目251项(其中行政许可项目167项,非行政许可项目84项,不含省下放项目),比清理前减少45项(其中行政许可项目减少29项,非行政许可项目减少16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74项(其中取消13项,暂缓审批11项,下放管理层级29项,合并、名称变更、改变管理方式等其他调整15项,法律法规新设立6项)。

清理结果业经市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

今后,凡不在本通知目录中的一律不得实施;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需调整的,市政府授权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核后公布实施。

附件:1. 滁州市人民政府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
2. 滁州市人民政府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
滁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日附件1:
市政府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
附件2:
市政府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行政许可项目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省属国有重点煤矿和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工伤保险基金统筹使用审批审批依据:1、《工伤保险条例》;2、《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审批收据费依据:本审批项目不收费审批条件:申请人需提交如下材料:1、《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登记表》(表样附后);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依据同上);3、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依据同上);4、社会保险登记证书(依据同上);5、企业职工花名表(依据同上);6、上年度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年报(依据同上)。

审批程序:一、工伤保险参保登记(一)受理(初审)条件:申请人需提交如下材料:1、《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登记表》(表样附后);2、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依据同上);3、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依据同上);4、社会保险登记证书(依据同上);5、企业职工花名表(依据同上);6、上年度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年报(依据同上)。

标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规范、有效本岗位责任人:负责工伤保险参保登记人员岗位职责及权限:按照受理标准查验申请材料。

对申请材料符合受理标准的,即时受理,给予申请人《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登记表》上签署同意意见,将申请材料转科长。

对申请材料不符合受理标准的,不予受理,将《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行政许可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和申请材料一并退申请人,同时告知科长。

时限:2个工作日(二)审核标准:同受理标准本岗位责任人:科长岗位职责和权限:按照审核标准进行审核。

对符合标准的,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登记表》上签署同意意见后,将申请材料转主管局长。

对不符合标准的,提出复审意见和理由,与审核人员的意见和申请材料一并转主管局长。

时限: 1个工作日(三)审定标准:同审核标准本岗位责任人:主管局长岗位职责及权限;按照审定标准进行审定。

对符合标准的,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登记表》上签署同意意见后转工伤保险科。

对不符合标准的,提出审定意见和理由,转工伤保险科拟定《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不予行政许可通知书》。

时限: 1个工作日(四)告知工作标准:1、及时、准确告知申请人办事结果;2、留存档案的审批文书材料齐全、规范。

本岗位负责人:负责工伤保险参保登记人员岗位职责及权限:1、按照工作标准进行告知,批复材料归档。

2、对审定通过的,通知申请人领取批复文件。

3、对中止审批的,将《行政审批项目中止审批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申请人未按规定期限提交补正材料的,申请材料中的原件(不包括申请人填制的有关文书)应退还申请人,并将原件复印后与其它申请材料留存归档。

4、对不予审批的,将《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行不予政许可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中的原件(不包括申请人填制的有关文书)应退还申请人,将原件复印后与其他申请材料留存归档。

时限: 1个工作日二、伤残、工亡待遇(一)受理(初审)条件:申请人需提交如下材料:1、《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表样附后);2、工伤认定决定(依据同上);3、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依据同上);4、职工身份证复印件(依据同上);5、医学死亡证明书(依据同上);6、供养亲属身份、供养关系及无经济收入证明书和身份证或户口复印件(依据同上);7、与待遇审批相关的其他材料(依据同上)。

标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规范、有效本岗位责任人:负责伤残、工亡待遇审核人员岗位职责及权限:按照受理标准查验申请材料。

对申请材料符合受理标准的,即时受理,给予申请人《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上签署同意意见,计算伤残或工亡待遇,并注明受理时间,将申请材料转科长。

对申请材料不符合受理标准的,不予受理,将《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行政许可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和申请材料一并退申请人,同时告知科长。

时限: 7个工作日(二)审核标准:同受理标准本岗位责任人:科长岗位职责和权限:按照审核标准进行审核。

并对核定的待遇进行复核,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上签署同意意见后,将申请材料转主管局长。

对不符合标准的,提出复审意见和理由,与审核人员的意见和申请材料一并转主管局长。

时限:2个工作日(三)审定标准:同审核标准本岗位责任人:主管局长岗位职责及权限;按照审定标准进行审定。

审定通过的,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上签署同意意见后转工伤科计发待遇。

对不符合标准的,提出审定意见和理由,转工伤保险科拟定《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行政许可不予受理通知书》。

时限:1个工作日(四)告知工伤标准:1、及时、准确告知申请人办事结果;2、留存档案的审批文书材料齐全、规范。

本岗位负责人:负责伤残、工亡待遇审核人员岗位职责及权限:1、按照工作标准进行告知,批复材料归档。

2、对审定通过的,通知申请人领取批复材料。

3、对中止审批的,将《行政审批项目中止审批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申请人未按规定期限提交补正材料的,申请材料中的原件(不包括申请人填制的关文书)应退还申请人,并将原件复印后与其它申请材料留存归档。

4、对不予审批的,将《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不予行政许可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中的原件(不包括申请人填制的有关文书)应退还申请人,并将原件复印后与其他申请材料留存归档。

时限: 1个工作日三、工伤医疗费、辅助器具配置费用(一)受理(初审)条件:申请人需提交如下材料:1、《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医疗费用报销审批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职工辅助器具安装配置费用报销审批表》(表样附后);2、工伤认定决定(依据同上);3、医疗诊断证明书(依据同上);4、山西省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鉴定确认表;5、医疗(辅助器具配置)费用收据、费用清单等(依据同上);6、与工伤医疗费、辅助器具配置费用审核有关的其它材料(依据同上)。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规范、有效本岗位责任人:负责工伤医疗费用审核人员岗位职责及权限:按照受理标准查验申请材料。

对申请材料符合受理标准的,即时受理,给予申请人《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对工伤医疗费用、辅助器具配置费用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转科长。

对申请材料不符合受理标准的,不予受理,将《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行许可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和申请材料一并退申请人,同时告知科长。

时限:7个工作日(二)审核标准:同受理标准本岗位责任人:科长岗位职责和权限:按照审核标准进行审核。

对审核人员的审核结果进行复审,并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医疗费用报销审批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职工辅助器具安装配置费用报销审批表》上签署同意意见后,将审核结果转主管局长。

对不符合标准的,提出审定意见和理由,与审核人员的意见和申请材料一并转主管局长。

时限: 2个工作日(三)审定标准:同审核标准本岗位责任人:主管局长岗位职责及权限;按照审定标准进行审定。

对科长的审核结果进行复审,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保险医疗费用报销审批表》、《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职工辅助器具安装配置费用报销审批表》上签署同意意见后转工伤保险科计发费用。

对不符合标准的,提出审定意见和理由,转工伤保险科拟定《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不予行政许可通知书》。

时限:1个工作日(四)告知工作标准:1、及时、准确告知申请人办事结果;2、留存档案的审批文书材料齐全、规范。

本岗位负责人:负责工伤保险参保登记人员岗位职责及权限:1、按照工作标准进行告知,批复材料归档。

2、对审定通过的,通知申请人领取批复文件。

3、对中止审批的,将《行政审批项目中止审批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申请人未按规定期限提交补正材料的,申请材料中的原件(不包括申请人填制的关文书)应退还申请人,并将原件复印后与其它申请材料留存归档。

4、对不予审批的,将《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不予行政审许可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中的原件(不包括申请人填制的有关文书)应退还申请人,并将原件复印后与其他申请材料留存归档。

时限: 1个工作日资料表格下载:煤矿建设项目审批或核准审批依据:无审批条件:无审批程序:无审批时限:无煤矿及选煤厂设计及开工建设审批审批依据:(1)《矿山安全法》第八条第一款“矿山建设工程的设计文件,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并按照国家规定经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批准;不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不得批准。

”(2)《矿产资源法》第十条“设立矿山企业,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由审批机关对其矿区范围,矿山设计或者开采方案,生产技术条件,安全措施等进行审查,审查合格方予批准。

”(3)《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152号)第二十九条“矿山设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4)《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原煤炭部)第五条第四款“国有煤炭企业、外商投资煤矿企业取得煤矿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经煤炭工业主管部门批准的采矿设计或由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机关认可的其他采矿设计。

”;第六条第三款“乡镇煤矿企业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县级以上煤炭工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开采设计或开采方案,有确定的井田范围、储量。

”(5)《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省政府令第187号)第四条第二款“煤炭工业部门负责整合后矿井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竣工验收,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

”审批条件:办理条件(1)符合全省煤炭生产开发规划和煤炭产业政策,能力在60万吨/年及以上的新建矿井或选煤厂,能力在30万吨/年及以上的改扩建矿井(含资源整合)或选煤厂;(2)依法取得了采矿许可证;(3)有满足开采需要并按照规定审批的矿井地质勘探报告;(4)已按要求办理了办矿许可审批;(5)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批准或建设项目已经核准;(6)已办理了煤矿建设项目环保审批;(7)有满足建设矿井需要的外部条件;(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申报材料(1)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提交的煤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3)矿井地质勘探报告的批文;(4)办矿许可批文;(5)煤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文或核准文件;(6)环境报告审批文件;(7)建设矿井所需的外部条件证明资料(供电、供水、用地协议);(8)县(市、区)、市煤炭工业主管部门或国有重点煤矿集团公司同意上报的正式文件;(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审批程序:(1)省煤炭工业厅负责接收国有重点煤矿集团公司或市煤炭工业主管部门上报的申请文件,由分管局领导阅批;(2)省煤炭工业厅委托基建局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及相关资料进行初审,资料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退回;(3)省煤炭工业厅基建局根据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起草初步设计批复文件,由省煤炭工业厅下文批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