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docx
(完整版)化工企业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并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由于工艺、装置或人员的因素都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
因静电而引起事故的情况,在精细化工企业曾多次发生过;装置安稳运行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相反,一次事故停车就可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要避免静电产生事故是企业应该重视的话题,只有在生产中认真分析静电产生的原因,预测它的危害,对静电防范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才能把静电防范措施落实到实处。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最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
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 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其次,因物体电阻率的不同而产生,电阻率高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转移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集聚的条件。
据有关资料介绍,液体的电阻率在1010~1015Ω•m时,能产品危险的静电,而在1013Ω•m时产生的静电最大,高于1015Ω•m或者低于1010Ω•m时,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
特别是电阻率在106Ω•m以下时,对静电来说就等于是导体的作用了,这时可以不考虑静电的问题。
二、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危害有三种:一是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
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出现静电火花;二是可能产生电击。
静电产生的电击虽然不会致人死亡,但是往往会导致二次事故,因此也要加以防范;三是可能影响生产。
在生产中,静电有可能会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或降低产品的质量。
此外,静电还会引起电子自动元件的误操作。
三、静电的消除措施消除静电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
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属于中和法,一般企业都采用接地的措施。
2023年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与防治

2023年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与防治静电是指物体在相互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电荷,它的存在在化工行业的仓储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静电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和工人伤害。
为了减少这些危害,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静电。
首先,静电会导致火灾和爆炸。
许多化工物质在含有易燃气体或蒸汽的环境中,静电可以引发火花,从而引起爆炸事故。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静电接地:将金属设备和管道连接到地面,以便将静电安全释放到地面,减少操作中产生的静电。
2. 使用导电容器:存储易燃液体或固体时,使用带有导电涂层的容器,以保持容器和内容物之间的导电性,减少静电的积累。
3. 防止摩擦:减少或避免制造静电的活动,如物体的拖曳、撞击和摩擦等。
其次,静电也会对设备造成损坏。
静电产生的火花可能会引起设备的电子部件损坏,从而降低设备的寿命。
为了减少这种损坏,可采取以下措施:1. 在设备和管道上安装静电消散装置:这些装置可以帮助释放设备和管道上的静电,保护设备不受静电的损害。
2. 使用防静电地板:在仓储区域铺设防静电地板,以减少人员和设备通过地面积累的静电。
再次,静电也对工人产生伤害的风险。
当工人直接接触带有静电的设备或物体时,可能会受到静电放电的伤害。
为了减少工人的伤害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佩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静电鞋,以减少静电的积累和释放。
2. 加强培训和意识:对工人进行防静电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静电危害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应对静电的存在。
除了上述的措施,还需要定期进行设备和管道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导电性能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同时,在仓储区域内设置防火设施和自动灭火系统,以降低静电引发火灾的风险。
在实施防静电措施的过程中,还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如防爆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等。
此外,仓储中的静电防治也需要与供应商和消费者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减少静电引起的损失和风险。
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与防治模版

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与防治模版静电在化工行业的仓储环境中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就静电的危害以及防治模板进行详细阐述。
一、静电的危害1. 火灾爆炸风险:静电的积累可能导致火花放电,引发火灾和爆炸。
在化工行业的仓储环境中,大量的易燃物质和可燃气体密集存在,静电的引发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2. 电击伤害:静电在人体上的放电可能会导致电击伤害,尤其是对于操作人员来说,静电的存在会增加他们受到电击的风险,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3. 产品质量问题:静电的存在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在化工行业的仓储环境中,静电可能会引起蓄积粉尘、颗粒等杂质,导致产品污染或质量下降。
4. 仪器仪表故障:静电可能导致仪器仪表的故障或损坏,影响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二、静电防治模板1. 仓储设施的规划和设计(1)合理布局:合理规划和设计仓储设施,确保仓库内的通道宽敞,设备与货物之间的距离充足,避免堆放过于密集或不规则。
(2)通风换气:保持仓库内的良好通风,及时排除积聚的易燃气体,减少火灾爆炸的风险。
同时,通风也有助于分散静电的积累。
2. 静电的监测与检测(1)定期检测:定期检测仓储环境中的静电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险。
可以使用静电检测仪器对仓库空气中的静电浓度进行监测。
(2)防静电操作:在仓储和操作区域内设置防静电设备和装置,如放电线、接地装置等,保证地面和设备的导电性能。
3. 人员防护和培训(1)穿戴防静电服:对于进入仓库的操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2)培训与教育:对仓储人员进行静电的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静电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培训人员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防止静电的技巧,减少事故的发生。
4. 静电消除和控制(1)增加湿度:通过增加仓储环境中的湿度,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湿度对于分散静电有着重要的作用。
(2)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物料作为包装材料或容器,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与防治(三篇)

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与防治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或容器中积累的电荷。
在化工行业的仓储过程中,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可能会造成许多危害。
这些危害包括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等。
因此,在化工仓储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静电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静电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法。
一、静电的危害1. 火灾和爆炸风险静电引发的火灾和爆炸是化工行业仓储中最严重的静电危害。
当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静电火花相遇时,就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
由于仓储环境中可能存在许多易燃和爆炸性物质,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2. 设备和仪器损坏静电还可能对仓储设备和仪器造成损坏。
在装卸和储存过程中,静电可能会产生高电压,对设备和仪器的电子元件和电路板造成破坏。
这不仅会导致生产线的停工,还会增加修理和更换设备的成本。
3. 人身安全风险静电对人员的安全也构成威胁。
当人员触摸带电物体时,静电火花可能引起火灾,并且对操作人员造成触电风险。
此外,当人员操作易燃和爆炸性物质时,静电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导致人员伤亡。
二、静电的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静电的危害,化工行业的仓储过程中必须采取一些防静电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静电的方法。
1. 接地系统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设备、容器和场地接地,可以有效地将静电释放到地球上,避免产生火花和电击危险。
接地系统应该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2. 静电导电材料使用静电导电材料可以减少静电的积累和产生。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使静电从物体中流动到地面上。
在仓储操作中,例如装卸货物、移动容器等,应尽量使用静电导电材料。
3. 防静电设备仓储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专门设计的防静电设备,如静电消除器、静电监测仪器等。
静电消除器可以通过释放电荷来防止静电积累,从而降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静电监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仓储环境中的静电水平,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静电危害及防范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混料生产静电的治理措施石油化工企业在混料生产过程中常常面临静电问题,由于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可燃、易爆和易挥发的化学物质,静电产生的火灾和爆炸风险较高。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静电治理措施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治理措施:1.接地系统: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是防止静电积聚和静电火花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基础。
对于生产设备和容器等金属结构,必须进行接地处理,以便将静电荷通过接地导线排除。
2.防静电设备:在关键部位和设备上安装防静电设备,如静电消除器和静电导电纤维。
静电消除器可以通过电离和通电等方法来中和静电荷,而静电导电纤维则可以通过导电性材料来吸收和放电静电荷。
3.防静电地板:使用防静电地板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的积聚和放电。
防静电地板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可以将静电荷迅速导电到地面。
4.静电监测系统:安装静电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静电情况。
该系统可以监测设备、管道和容器等静电荷的积聚情况,并在达到危险水平时发出警报。
5.静电接地带: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区域,可以设置静电接地带。
静电接地带通常由导电池或导电垫构成,可以吸收和排除静电荷。
6.防静电套筒: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防静电套筒,特别是对于易燃易爆液体的输送管道,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火花的产生。
7.避免过急的流速和跳跃:过急的流速和跳跃都会引起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过急的液体流速和跳跃,以减少静电的生成。
8.保持恰当的湿度:低湿度会增加静电的生成和积聚,因此,在生产现场中,应保持适当的湿度,以减少静电的生成和积聚。
9.周期性的清洁:周期性地清洁生产设备、管道和容器等表面,可以有效地去除静电荷和积聚的污垢。
10.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静电安全的认识和意识,教育员工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让员工能够正确地处理和操作设备和化学物品。
总之,石油化工企业在混料生产中静电的治理是一个重要的安全措施,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静电控制措施来减少静电的生成和积聚,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化工行业静电危害及预防范文

化工行业静电危害及预防范文静电是指物体带电后所产生的静电力和电场。
在化工行业中,静电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电击等严重事故。
因此,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必须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消除或降低静电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工行业中静电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静电的危害1. 静电引发火灾和爆炸:静电可以引发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的火灾和爆炸。
当可燃物质积聚在容器或管道内,同时与带电物体接触,静电将引发可燃物质着火或爆炸。
2. 静电电击:静电会使人体感到电击。
当人体接触带电物体或电荷过大时,静电放电可能导致轻微的电击和不适感,甚至可能引发心脏骤停等严重情况。
3. 静电影响生产过程:静电可能对生产过程造成干扰。
静电会吸附尘埃和污染物,增加设备维护和清洁的频率。
此外,静电还会引起流动问题,降低生产效率。
二、静电的预防措施为了降低或消除静电的危害,在化工行业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接地:接地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预防静电的方法之一。
将设备和容器通过导电线连接到地下是十分必要的。
接地可以将带电物体的电荷迅速释放到地下,减少静电的积聚。
2. 防静电衣物和装备: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衣物和鞋子。
防静电衣物和鞋子具有导电功能,可以帮助将工作人员身上的静电迅速释放掉。
3. 控制湿度:在化工厂和实验室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对于预防静电的危害至关重要。
湿度可以减少空气中的静电积聚,并帮助电荷释放。
4. 使用导电设备和容器:使用导电设备和容器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聚。
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在工艺过程中迅速释放静电。
5. 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消除静电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释放反向电荷中和带电物体上的电荷,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6.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和遵守化工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是防范静电等各种危害的重要措施。
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并遵守化工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与防治范文(二篇)

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与防治范文静电是指物体在摩擦、分离或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带电现象。
在化工行业的仓储过程中,静电的产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包括火灾、爆炸、物料损失等。
因此,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静电防治措施。
本文将围绕着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和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静电的危害1. 火灾和爆炸静电可以在化工仓储过程中引发火灾和爆炸。
当物料在输送、装卸、搅拌等过程中发生摩擦、分离或碰撞,就会产生静电。
如果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火花,而在含有可燃气体或粉尘的环境中,这个火花就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的发生。
2. 物料损失静电还会导致物料的质量降低或损失。
一方面,静电会使物料黏附在管道、容器壁等表面上,导致物料流动困难,降低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静电也可能使物料发生堆积,产生流动性差、结块等问题,进一步影响物料质量。
3. 员工健康风险静电对员工健康也构成威胁。
静电可以引起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导致过敏反应、皮肤炎症、呼吸困难等健康问题。
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员工可能会受到伤害甚至丧生。
二、静电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带来的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防治措施:1. 控制湿度湿度控制是静电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当提高环境湿度,能够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一般来说,湿度保持在40%到60%之间是理想的。
可以通过使用加湿设备、通风换气等手段来调节湿度。
2. 接地保护接地是静电防治的基本措施。
通过将设备、容器和管道等导电部件与地面连接,可以将静电分散到大地中,减少静电的积聚。
接地系统应该覆盖整个仓储区域,并确保接地良好,可以考虑使用接地条、接地网等设备。
3. 静电导电在化工仓储过程中,可以使用静电导电材料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静电导电材料主要有导电地板、导电容器、导电管道等。
这些材料能够将静电快速分散,避免静电引起的危险。
4.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可以在物料输送、装卸、搅拌等过程中有效地消除静电带来的危害。
化工企业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

化工企业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在石油及化工生产装置中,所使用的原料、催化剂、半成品以及产品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遇到物料、装置、构筑物以及人体所产生的微弱静电火花,就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火灾和爆炸。
因此要避免静电产生事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只有对静电防范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才能把静电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一、静电产生的方式1、摩擦: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最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一分离起电。
当两种物体接触,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炸极限,就会立即发生燃烧或爆炸。
(二)静电电击。
静电电击只发生在瞬间,通过人体的电流为瞬时冲击电流,静电产生的电击虽然不会致人死亡,但是往往会由于电击出现精神紧张、失误操作从而导致二次事故,如高空坠落、摔伤或触碰机械造成伤害等后果,因此也要加以防范。
(三)妨碍生产。
在生产中,静电放电能量可能导致计算机、生产控制仪表、安全控制系统中的硅元件损坏,引起误操作,影响或者降低产品的质量。
三、预防静电的措施(-)安全技术措施1、环境危险控制:(1)取代易燃介质。
(2)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
(3)减少氧化剂含量。
2、工艺控制(1)材料的选用。
(2)摩擦速度或流速的限制。
(3)静电松弛过程的增强。
(4)附加静电的消除等限值和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为了避免液体在容器内喷射、溅射,应将注油管延伸至容器底部,而且其方向有利于减轻容器底部积水或沉淀物搅动。
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在液体灌装、循环或搅拌过程中不得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
进行上述操作前,应使液体静止一段时间,使静电得到足够的消散或松弛。
3、接地接地的作用消除导体上的静电。
金属导体应直接接地。
4、增湿为防止大量带电,相对湿度应在50%以上;为了提高降低静电的效果,相对湿度应提高到65%〜70%;对于吸湿性很强的聚合材料,为了保证降低静电的效果,相对湿度应提高到80%〜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企业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并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由于工艺、装置或人员的因素都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得不到有用的控制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
因静电而引起事故的情况,在精细化工企业曾多次发生过;装置安定运行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相反,一次事故停车就可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要避免静电产生事故是企业应该重视的话题,只有在生产中认真分析静电产生的原因,预测它的危害,对静电防范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才能把静电防范措施落实到实处。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
最多见的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
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其次,因物体电阻率的例外而产生,电阻率高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转移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集聚的条件。
据有关资料介绍,液体的电阻率在1010~1015Ω?m时,能产品危险的静电,而在1013Ω?m时产生的静电最大,高于1015Ω?m或者低于1010Ω?m时,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
特别是电阻率在106Ω?m以下时,对静电来说就等于是导体的作用了,这时可以不考虑静电的问题。
二、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危害有三种:一是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
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出现静电火花;二是可能产生电击。
静电产生的电击虽然不会致人死亡,但是往往会导致二次事故,因此也要加以防范;三是可能影响生产。
在生产中,静电有可能会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或降低产品的质量。
此外,静电还会引起电子自动元件的误操作。
三、静电的消除措施
消除静电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
法。
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属于中和法,大凡企业都采用接地的措施。
第二条途径就是工艺控制法,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化工企业预防静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静电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
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严重的一环,可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采取正确的接地措施。
1、固定设备
(1)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离心机等)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
若为覆盖设备大凡可不做静电接地。
(2)直径大于或等于2.5m及容器大于或等于50m3的设备,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应沿设备外围平均布置,起间距不应大于30m。
(3)有振动性的固定设备,其振动部件应采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接地,不准使用单股线。
有软连接的几个设备之间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
(4)皮带传动的机组及其皮带的防静电接地刷、防护罩,均应接地。
(5)固定设备与接地线或连接线宜采用螺栓连接。
(6)与地绝缘的金属部件(如法兰、胶管接头等),应采用铜芯软绞线跨接引出接地。
2、管道系统
(1)管道在进出装置区(含生产车间厂房)处、分岔处应进行接地。
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应每隔100m接地一次。
(2)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m加跨接线;当管道交叉且净距离小于100mm时,应加跨接线。
(3)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大凡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具有优良的导电接触面。
(4)金属配管中间的非导体管段,除需做分外防静电处理外,两端的金属管应分别与接地干线相连,或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跨接后接地。
(5)非导体管段上的所有金属件均应接地。
3、人体静电接地
(1)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不得穿戴合成纤维及丝绸衣物。
(2)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二)工艺控制法
危险化学品在管道中流动所产生的静电量,与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降低流速便降低了摩擦程度,可减少静电的产生。
主要控制措施有:限制物料输送速度,管径越大,速度要放慢;灌装液体物料时,从底部进入或将注入管伸入容器底部;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控制反应釜内易燃液体的搅拌速度;在灌装过程中,禁止用检尺、取样、测温等现场操作,应静置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操作;设备和管道应选用合适的材料,尽量使用金属材料,少用或不用塑料管;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等。
四、静电的管理措施
静电安全检查以生产岗位自查为主,车间要配合公司管理部门做好定期检查工作,相关管理部门每年指定电工班检查一次,也可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易燃易爆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有防静电的内容。
安全管理部门对职工进行防静电知识的安全教育培训。
静电对化工生产是有危害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正确认识静电产生的原因,分析静电产生的过程,制定合理有用的预防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做好防静电设施的维护、检测和检查工作,才能够彻底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