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口腔

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口腔
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口腔

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

疾病名:萌出过早

【概述】

牙齿萌出过早又称早萌,是指牙齿萌出的时间超前于正常萌出的时间,而且萌出牙齿的牙根发育不足根长的1/3。

早萌有乳牙早萌和恒牙早萌

【临床表现】

1.乳牙早萌

多见下颌中切牙,偶见上颌切牙或第一乳磨牙。多数是正常牙,也有是多生牙。多数没有牙根,且只与粘膜连接而无牙槽骨支持,极度松动。乳牙釉质、牙本质菲薄,并钙化不良。

2.恒牙早萌

多见于前磨牙,下颌多于上颌。牙根发育不足,极度松动。常伴有釉质钙化不良或发育不全现象。

【诊断要点】

1.牙齿萌出时间明显超前于正常萌出时间。

2.患牙不同程度的松动

3.时有釉质发育不全现象。

4. X线片检查恒牙牙根发育仅为根长的1-2mm。

【治疗原则及方案】

1.乳牙早萌

一度松动者,为了避免吮乳时脱落或自行脱落吸人呼吸道,应及时拔除。松动不明显者,可予以严密观察。当吮乳时,因早萌的下切牙磨擦舌系带,造成舌系带处创伤性溃疡,可暂停哺乳,改为汤匙喂乳,调磨早萌下切牙的切缘,使溃疡自愈。

2.恒牙早萌

(1)早萌恒牙松动不明显,可不作处理予以观察。

(2)拔除相应的残根、残冠等,先行乳牙及有根尖周病的邻牙治疗,有助于早萌恒牙继续发育。

(3)应对早萌牙进行局部涂氟,预防龋病发生。

疾病名:萌出过迟

【概述】

牙齿萌出过迟又称迟萌,是牙齿萌出时间显著晚于正常萌出时间。全部乳、恒牙或个别牙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

1.乳牙迟萌

多数乳牙或全口乳牙萌出过迟多与儿童全身因素有关。例如佝俊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不良等。佝偻病患者的乳牙可迟14、15个月才萌出,而且萌出的乳牙常伴有釉质、牙本质发育异常。

2. 恒牙迟萌

(1)个别恒牙迟萌常见于上颌恒中切牙、恒尖牙或恒前磨牙。这是因为乳切牙过早脱落,儿童习惯用牙龈咀嚼,局部牙龈角化增生,坚韧肥厚,使恒切牙萌出困难所致。若乳尖牙或乳磨牙过早脱落,邻牙移位,间隙缩小,可使恒尖牙、前磨牙萌出困难或萌出过迟,此外,还

需考虑恒牙冠、根的发育状况、牙胚的长轴方向以及是否有多生牙、牙瘤等周围阻力。

(2)多数恒牙迟萌则需考虑遗传因索和儿童机体状况。例如,先天性甲状腺分泌缺乏,可引起发育迟缓、全身性水肿、牙齿萌出过迟和错牙合畸形等。

【诊断要点】

1.牙齿萌出时间明显晚于正常萌出时间。

2. X线片检査恒牙牙胚的发育状况、牙轴方向、周围阻力及间隙大小等。

【治疗原则及方案】

1.恒牙迟萌

(1)因坚韧的龈组织阻碍恒中切牙萌出过迟者,可在局麻下施行助萌术,即切除切缘部位增厚的龈组织,暴露整个切缘,助其萌出。在行助萌术前,需由X线片了解该牙的牙根发育状况及是否弯曲,牙冠形态和牙轴方向等,若有异常,或存在其他障碍,助萌术后牙齿也难以萌出。

(2)由于多生牙、牙瘤、囊肿等阻碍牙齿萌出者,需拔除萌出的或埋伏的多生牙及手术摘除牙瘤等。与全身疾病有关的,应査明原因,进行治疗。

2.乳牙迟萌

查明原因,针对全身性疾病进行治疗,促进乳牙萌出。

疾病名:异位萌出

【概念】

异位萌出是指恒牙在萌出过程中未在牙列的正常位置萌出,多发生在上颌第一恒磨牙和上颌恒尖牙,其次是下颌侧切牙和第一恒磨牙。有可逆性异位萌出和不可逆性异位萌出。可逆性异位萌出的恒牙可随患儿颌骨生长发育自行调整其位置。不可逆性异位萌出常因颌骨较小,特别是上颌结节发育不足或恒牙萌出角度异常受阻而难以萌出。

【临床表现】

1.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远中边缘嵴已萌出,而近中边缘嵴被阻生在第二乳磨牙的远中牙颈以下,并使牙冠倾斜。X线片显示第二乳磨牙远中根近牙颈部位的根面有弧形的非典型性吸收区,第一恒磨牙近中牙尖边缘与吸收区重叠。

2.恒尖牙异位萌出

(1)上颌恒尖牙唇侧异位萌出。有时该异位萌出牙可与第一前磨牙或侧切牙相重叠。

(2)当上颌中切牙过早缺失后,尖牙可越过侧切牙,向前移位到中切牙位置萌出。恒尖牙亦可横位、斜位埋藏于颌骨内。

【诊断要点】

1.牙齿萌出于正常牙列之外。

2.牙齿移位萌出在牙列中的其他牙位上。

3. X线片检査第二乳磨牙远中颈部或远中根有被吸收现象。

【治疗原则及方案】

1.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

(1)早期发现可以不处理,临床追踪观察是否可自行调整萌出位置。

(2)铜丝分离法,8岁以后萌出的近中倾斜位的第一恒磨牙,因其与第二乳磨牙远中紧密接触,可用铜丝给两牙作结扎分离。待两牙接触松解,出现间隙,可去除铜丝,由对牙合之咬合压力,促其自行调整萌出。

(3)截冠法,当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根被完全吸收,而近中根完好时,在近中根作根管充填后,截除远中部分牙冠,并用金属冠修复剩余牙冠。

疾病名:畸形结节

【概述】

是指发生在上颌第一乳磨牙颊侧颈部的结节状突起,及发生在上颌第二乳磨牙近中舌侧的结节状突起,前者称上颌第一乳磨牙颊侧畸形结节,后者称上颌第二乳磨牙舌侧畸形结节。【临床表现】

1.上颌第一乳磨牙颊侧畸形结节畸形结节位于颊侧近颈部,呈结节状或呈圆锥状突起。有的上颌第二乳磨牙也发生颊侧畸形结节。有的下颁乳磨牙或下颌恒磨牙也可发生颊面结节状突起。一般无明显症状表现。

2.上颌第二乳磨牙舌侧畸形结节

(1)畸形结节位于近中舌尖的舌侧,呈结节状或尖状突起。绝大多数为左右侧同名牙对称性发生。

(2)有的上颌第一乳磨牙也可发生舌侧畸形结节。

(3)有的上颌第一恒磨牙也可发生舌侧畸形结节,多数也为左右侧同名牙对称性发生。上颌第二磨牙无舌侧畸形结节者,第一磨鶴牙也可能发生此类结节。一般无明显症状表现,但尖高沟深者,也能发生龋病和牙髓病。

【诊断要点】

乳磨牙颊面或舌面出现结节状或尖状突起。

【治疗原则及方案】

1.畸形结节不妨碍咬合,可不予处理。

2.畸形结节的尖状突起妨碍咬合可进行调磨。

3.沟深者可进行窝沟封闭、预防性充填以预防龋病发生,如已发生龋病,则需及时充填修复。

疾病名:乳牙龋病

【概述】

乳牙龋病具有发病早、患龋率高和龋蚀进展急速等特点。因其与患病的有关因索和临床表现而获有特殊的名称及分类。临床除行牙体修复等必要的治疗措施外,亦应选用各种预防措施,两者均为乳牙龋病的临床重要内容。

【临床表现】

1.可见多个牙、多个牙面同时患龋。

2.龋损范围广。除牙合面、邻面外,唇面和舌面等光滑面及牙颈部亦易患龋。

3.龋蚀进展快,多为湿性龋。

4.自觉症状不明显,临床常见已并发成牙髓病或根尖周病而就诊。

5.牙位和牙面发生龋病与年龄有关-

1-2岁上颌之乳中切牙和乳侧切牙的唇面和邻面。

3-4岁乳磨牙之袷面、窝沟。

4-5岁乳磨牙之邻面。

【诊断要点】

1.四度诊断标准

1. I度龋:牙釉质表面之浅龋。用探针探触,有表面粗糙、卡住或龋窝洞感,深度约在1.mm

2 .II度龋:为牙本质浅龋,探及软化牙本质,深度约2mm左右。病变未涉及牙髓组织,无牙髓病症状。

3. III度龋:牙本质深龋。肉眼可见露髓或无明显穿髓点。有牙髓病症状或牙变色。

4.停止性龋乳牙牙冠虽因龋病而致崩溃,损坏范围亦广,但牙髓组织正常,无牙髓病症状。牙体缺损表面较硬,牙本质呈暗褐色而光滑。

5.环状龋乳前牙唇面、邻面连接成卷脱状围绕牙冠的广泛性环形龋,龋损位于牙冠之颈1/3或扩及冠中1/3。

6.猛性龋包含涉及下颌前牙区在内的绝大多数牙在短期内快速、广泛地患龋。若龋病导致多数牙成残冠、残根,又有重症龋之称。

7.奶瓶龋因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所致上颌乳切牙唇舌面和乳磨牙牙合面患有早发、急性、广泛的龋。

【治疗原则及方案】

1.乳前牙的修复

单面或复面龋洞:可选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粘固剂作充填修复。龋损范围广、切角和切端有缺损:可用复合树脂冠成形术作修复治疗。

2.乳磨牙的修复单面龋洞:选用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粘固剂或银汞合金充填修复。复合面龋洞:除可用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粘固剂或银汞合金充填修复外,尚可选用银合金金属或复合树脂作嵌体修复。多面龋、龋损广、牙冠缺损多:选用金属成品冠修复。

3.乳牙深龋的治疗无牙髓病症状,接近露髓的深龋,尽可能用深龋再矿化治疗后修复。无牙髓病症状,去除黼组织时露髓,作活髓切断术后修复。

乳牙龋病的抑制就患儿之患龋现状和龋病活跃性检测结果作分析、归类。

无龋、八型龋等或龋病活跃性弱者:行口腔卫生教育、刷牙指导、定期检査、局部应用氟化物和窝沟封闭剂。患龋严重、龋病活跃性强者:行口腔卫生教育、结合菌斑染色强化刷牙指导、饮食及其习惯的指导、每3-6个月定期检査、局部应用氟化物和窝沟封闭剂、修复治疗时考虑抑制继发龋发生的措施。

初萌出之年轻恒牙在化学反应活跃性方面近似乳牙,在趋向成熟时,其化学反应性介于乳牙与成熟恒牙之间;萌出过程中,部分龈瓣覆盖于牙冠,菌斑更易滞留;故年轻恒牙亦具易患龋、早忠龋的特点。尤其第一恒磨牙在牙列的生长发育中起有较关键的作用,而其患龋早、患龋率高。临床应重视儿童时期对年轻恒牙龋病的防治。

【临床表现】

1.儿童时期年轻恒牙龋多见于第一恒磨牙的牙合面,尤以下颌第一恒磨牙多发,其次为上颌中切牙之邻面。

2.乳牙患龋多和严重者,年轻恒牙易早患龋,第一恒磨牙的邻面、颊面亦易患。

3.龋蚀多为急性、湿性,易演变为牙髓病、根尖周病。

4.深龋近牙髓时,可对冷刺激过敏。

5.牙合面龋蚀范围广,窝洞周边所残留之极少牙体组织被折去后,经咀嚼、磨擦等,可见演变成平坦的停止性龋。

【诊断要点】

1.对萌出途中,覆有部分龈瓣的低位年轻恒牙,较难分辨其所患的白垩色

2.浅龋,需局部清洁后仔细检査。

疾病名:乳牙牙髓病

(一)急性牙髓炎

【概述】

乳牙急性牙髓炎是指发生在乳牙牙髓组织中的急性炎症。多发生在受过意外创伤和最近进行过牙体手术的牙齿。来源于龋病的急性牙髓炎则多是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

1.在患牙未受到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疼痛是急性牙髓炎的重要症状。患儿常在玩耍或睡觉时疼痛,有时可以在熟睡中痛醒。

2.冷热温度刺激可诱发疼痛或使疼痛加重,但乳牙对温度刺激的反应不如成人恒牙牙髓炎强烈。

3.探查龋洞底较为敏感,如探到穿髓孔时即感到疼痛,有的可见少量脓液或血液自穿髓孔中溢出,溢出后疼痛缓解。

4.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的患牙,炎症已持续较长吋间,多有叩诊疼痛。

5.X线片显示根尖周正常,有的可见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破损等现象。

【诊断要点】

1.患牙出现较剧烈的、影响患儿睡眠的自发痛。

2.冷热温度刺激可引起或加重疼痛。

3.患牙曾有外伤史或有龋病、充填物。

4.患儿疼痛侧有多个可疑患牙时,应逐一检査,明确急性炎症的患牙,以立即解除疼痛。【治疗原则及方案】

1.去除龋病腐质或充填物,扩大穿髓孔,建立髄腔引流,丁香油棉球安抚镇痛。

2.待急性炎症消退后行牙髓治疗。

乳牙牙髓病治疗原则应力求简便有效,以达到消除感染和炎症的目的,尽力将患牙保存到替换时期。

(二)慢性牙髓炎

【概述】

乳牙慢性牙髓炎是指发生在乳牙牙髓组织中的慢性炎症,多因龋病和急性牙髓炎演变所致。慢性牙髓炎可根据穿髓与否分为两类,未穿髓者称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穿髓者称慢性开放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又分为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和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临床表现】

1.多数患牙疼痛轻微,甚至无明显症状。有疼痛者表明牙髄已有炎症,反之,牙髄已有炎症者不一定都有症状。

2.冷热温度刺激、食物碎片嵌入龋洞时可引起疼痛。

3.龋穿髓,探査穿髓孔时感觉疼痛。

4.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患牙,可见增生的牙髓息肉突出穿髓孔,充满整个X线片显示根尖周正常,或显示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破损等异常现象。

【诊断要点】

1.患牙疼痛和有温度刺激症状。

2.患牙有深龋,已穿髓,牙髓仍有活力,是慢性溃疡性牙髓炎的特征。

3.患牙有深龋,已穿髓,穿髓孔较大,龋洞内有增生的牙髓息肉,是慢性增生性牙髄炎的特征。

第三章儿童口腔病毒

1.深龋未穿髓的慢性牙髓炎须与深龋鉴别,深龋仅有激发痛,并且在刺激去除后疼痛即可消失。

【治疗原则及方案】

行活髓切断术或失活后断髓术。由于儿童患者对病史叙述不清,对检査的反应表达不准确以

及对温度、电活力试验等反应欠敏感,常难以确定牙髓的状态,故治疗中在不易保存生活牙髓的情况下,尚应重视保存患牙。

(三)牙髓坏死与坏疽

【概述】

乳牙牙髓坏死是指乳牙牙髓组织因感染或因外伤、毒性药物作用等而造成的死亡。常常是牙髓炎症发展的自然结局。牙髓组织因感染而死亡或坏死后继发感染者称牙髓坏疽。

【临床表现】

1. 一般无疼痛症状,但当引起根尖周组织炎症时可出现疼痛。

2.牙齿多有变色。

3.由龋源性牙髓炎症所致的牙髓坏疽,开髓时不痛,牙髓已无活力,探查根髓

时也无反应,但多有恶臭。

4.若牙髓部分坏死,如乳磨牙冠髓坏死,根髓尚有活力;某一根髓已坏死,其他根髓仍有活力等。探诊时浅层牙髓不痛,而深层牙髓可感疼痛。当仅剩小部分根髓尚未坏死吋,只在开髓探査根髓时才能发生疼痛。牙髓部分坏死与坏疽的症状取决于尚未坏死的部分牙髓炎症的类型。

5.X线片显示根尖周或根分叉部位的硬板破损、骨质稀疏现象。

【诊断要点】

1.牙髓已无活力。

2.有牙髓炎史或牙齿外伤史。

3.牙齿变色。

4.深龋穿髓无探痛,开髓后多有恶臭为牙髓坏疽。

5.浅层冠髓已经死亡,深层冠髓仍有活力;冠髓死亡,根髓仍有活力者均为牙髓部分坏死。【治疗原则及方案】

治疗方案为根管治疗术。

治疗原则是通过根管预备和药物消毒,去除根管内感染坏死组织,再用可被吸收的材料充填根管,消除坏死组织对根尖周和根分叉牙周组织的影响。

疾病名:乳牙急性根尖周炎

【临床表现】

1.乳牙急性根尖周炎多为慢性根尖周炎的急性发作,即当引流不畅,根尖周组织破坏严重而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致急性炎症的发作。

2.遭受外力的创伤,以及牙髓治疗过程中药物或充填材料使用不当等可导致急性根尖周炎症。有较剧烈的自发性疼痛,咀嚼痛和咬合痛。

3.穿通患牙髓腔,常见穿髓孔溢血或溢脓。

4.患牙松动并有叩痛。若脓液从龈沟排出,则加剧患牙松动。

5.根尖部或根分歧部的牙龈红肿。

6.颌面部肿胀,相关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全身发热等。

7.X线片检查若见患牙根尖部和根分叉部有牙槽骨破坏,则为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表现。

【诊断要点】

1.患牙有无自发性疼痛、咀嚼痛、咬合痛。

2.患牙穿髓孔有无溢脓、溢血。

3.患牙松动和叩痛。

4.患牙局部牙龈有无肿胀。

5.颌面部有无肿胀、局部淋巴结是否肿痛等。

【治疗原则及方案】

1.建立髓腔的根管引流。

2.切开排脓,已形成粘膜下脓肿者需在牙龈肿胀部位作局部切开排脓。

3.抗菌药物的全身治疗。

疾病名:年轻恒牙急性根尖周炎

【临床表现】

1.有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的自发性疼痛或剧烈的持续的自发性跳痛。

2.有咬合痛,初期感患牙伸长或浮出,咬紧患牙可使疼痛暂时缓解,随着炎症发展,咬着患牙反可使疼痛加重。

3.患牙松动、叩痛明显。

4.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触痛或出现波动感。

5.患牙有深龋、牙齿发育异常等牙体缺损,或有外伤史、充填修复史等。若穿通髓室,穿髓孔溢脓、溢血。

6.牙冠变色,失去光泽。

7.温度试验、电活力试验均无反应,牙髓失去活力。

8.患牙相应面颊部软组织呈反应性水肿,有的肿胀较重,例如,上颌前牙急性根尖周炎可引起上唇肿胀;下颌切牙可引起下唇、颏部肿胀;下颌后牙可引起颊部或颌下部肿胀等。所属淋巴结肿大,触痛。

9.全身感不舒适,体温升高。

10. X线片检査若见根尖周有牙槽骨破坏的透射阴影为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影像。【诊断要点】

1.患牙的疼痛性质,持续时间,能否定位,有无伸长感和咬合痛等。

2.患牙对探诊、叩诊、触诊等反应。

3.患牙有无龋洞或修复体,有无牙体缺损或折裂。

4.牙髓有无活力,牙冠色泽是否改变。

5.牙龈有无充血、肿胀。

6.颌面部有无肿胀,局部淋巴结是否肿痛。

对于年轻恒牙,由于牙髓活力较强,常常见到牙冠色泽未变,牙髓还有活力,而出现牙龈或颌面部肿胀的情况。

【治疗原则及方案】

1.建立根管引流。

2.切开排脓,已形成粘膜下脓肿者需在牙龈肿胀部位作局部切开排脓。

疾病名:

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

【临床表现】

1.患牙多无自觉症状,有时感咀嚼无力或咬合不舒适。

2.患牙有深龋、牙齿发育异常或其他牙体组织缺损,或有充填修复史、牙齿外伤史等。

3.牙冠变色,失去光泽。

4.温度试验、电活力试验均无反应,牙髓失去活力。

5.有的患牙出现牙龈瘘管,大多数瘘管口位于根尖部的唇、颊侧牙龈表面,也有的位于舌、腭侧牙龈处,偶尔可见远离患牙。有的患牙出现皮肤瘘管,例如,儿童下颌切牙的根尖周脓肿,可穿破颏部皮肤形成颏瘘;下颌磨牙根尖周脓肿可穿破颊侧骨壁和皮肤形成颊瘘,穿过颌下部皮肤形成颌下瘘等。

6.X线片可显示根尖周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

【诊断要点】

1.患牙有无咀嚼痛、咬合痛。

2.患牙有无牙体硬组织缺损、充填修复史或牙齿外伤史。

3.有无牙龈反复肿胀,反复溢脓,有无牙龈瘘管或皮肤瘘管。

4.X线片检查是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诊断的主要依据。

【治疗原则及方案】

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案为根尖诱导成形术。根尖诱导成形术是在遵循根管治疗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消除根管内感染物质,增强根管消毒,并经根管内药物诱导,使根尖继续形成,缩小根尖孔,封闭根端的治疗。其治疗原则是消除残留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并通过药物诱导的作用,恢复根尖部的生活牙髓、牙乳头和上皮根鞘的正常功能,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和根端闭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口腔宣教知识

口腔宣教知识 拜尔齿科大连路门诊边俊杰 1、乳牙也要保护 在婴幼儿6个月左右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口腔的保健就已经要做了。孩子进食结束后,要用沾了清水的棉签擦拭。孩子大一点,家长可以买指套牙刷,帮助孩子刷牙,直到幼儿能够自理为止。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刷牙,要学会用牙线,更好的清洁牙齿间隙。 2、要定期看口腔医生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每半年最好去口腔科做一次检查。孩子可以检查是否患有龋齿,是否需要做窝沟封闭,是否需要做氟防龋等等。成人可以做口腔洁治(洗牙),牙周护理,这样就可以做到牙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3、正畸不仅为了美观,还是为了恢复咬合功能。 倾斜的牙齿在每天都要有的垂直咬合力的作用下,势必会比排列整齐的牙齿承受更大的侧向力,脱落的几率大很多。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由于牙齿不齐造成患牙早失的现象。整齐的牙齿对于牙周的健康也很有帮助,会减少牙结石的产生,会减少食物的嵌塞。在孩子生长发育期正畸,还可以引导面型的发育,让地包天、小下巴得到部分的改善。 4、牙疼一定要尽早去医院 口腔的疾病,尤其是牙病,自行解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它不像是发热感冒,吃些消炎药就好,牙病只有在医生的协助下才能得到治疗。 5、没有功能的智齿应该尽早拔除 很多人的智齿如果早拔除,就不会反复的发炎,也不会造成临牙的龋齿。在临床上,我们遇见许多患者,智齿冠周炎好了,也就不愿拔牙了,直到把前面的牙也搞坏了,实在可惜。有的患者,颞下颌关节总是疼痛,拔了智齿之后,关节的问题也好了。所以,没有用的智齿,百害而无一利。 6、不要恐惧去口腔科。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口腔科的治疗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无痛技术的发展,使患者的治疗过程更安全,更放松。

(完整版)儿童口腔医学重点归纳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梳理总结 1、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 ①髓室大、髓角高、髓腔壁薄:去腐时防止意外穿髓;②根管粗大、根尖孔大:当心侧穿和超出;③乳磨牙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薄:防止底穿;④乳磨牙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达根分叉处; 4、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进展快,易磨耗,易切削。乳牙牙髓疏松,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感染易扩散。神经分布稀疏,多为无髓鞘神经:感觉不敏感,牙髓炎症不典型。牙根吸收达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成牙本质细胞变性、消失。 5.乳牙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牙髓中部的血管粗细想混,边缘部血管细。牙根有生理吸收的特点。 6..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收部位的特点。 1)乳牙牙根吸收面的根管孔周围为数不少的吸收窝及长短不一的成牙本质细胞浆突,根管孔附近有数个小孔,其壁由螺旋状排列的牙骨质粒所形成。2)牙本质吸收面由大小不一,不规则的吸收窝所形成。吸收窝互相重叠,其间见散在牙本质小管的开口。吸收面较平滑,基质纤维结构不清,断端之表面稍突。3)牙骨质吸收面的吸收窝较牙本质吸收面少而小,为圆形。吸收窝底可见残留的牙骨质粒。4)乳牙牙根吸收近颈部时,颈部部分釉质吸收。吸收面可见吸收窝较深,釉柱体凹陷,柱体边缘部突出。 7. 乳牙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2)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乳牙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3)辅助发音(4)有利于美观

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1.儿童口腔医学(pediatric dentistry):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 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2.颊面基底结节(tuberculum buccobasale):上颌IV颊面接近近中颈部处隆起,呈结节状,称颊面 基底结节。 3.卡氏结节(Carabelli’s tubercle):上颌V舌面近中部有时可见隆起的结节,称为卡氏结节。 4.乳牙牙根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这是 临床上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5.年轻恒牙(young permanent teeth):是指虽已萌出,但未达合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 成和成熟的恒牙,称为年轻恒牙。 6.新生线(neonatal line):胎儿离开母体后环境与营养的变化在乳牙钙化进程上留有记录,即在乳 牙冠部同一时期发育的釉质上,出现较明显的低矿化横线,称发育停止线,~。 7.上皮珠(epithelial peal):新生儿口腔的牙槽粘膜上可出现一至数个白色米粒大小的球状物,这 是牙板上皮剩余形成的角化物,称为上皮珠或马牙子。不必做处理,可自行脱落。 8.生理性流涎:牙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但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 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 9.颌间间隙(intermaxillary space):无牙期时上下颌只有相当于第一乳磨牙处有接触,其余部分 均无接触,故从正中观察上下颌之间有一间隙,称为颌间间隙。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灵长类动物的牙列中,上颌II、III和下颌III、IV之间的间隙。发育间隙(developmental space):随着颌骨的发育,3~4岁左右乳牙列中出现的生理性间隙。生理间隙:灵长间隙和发育间隙统称为生理间隙。 10.末端平面(terminal plane):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称为末端平面 11.丑小鸭阶段(ugly duckling stage ):由于恒切牙初萌时体积大,歪斜不齐,加之刚萌出的恒切牙 牙冠与儿童面型、相邻乳牙、牙弓不协调,故称此阶段为丑小鸭阶段。 12.剩余间隙(leeway space):乳牙侧方牙群近远中径大于恒牙,二者之差称~。上颌0.9mm,下颌 1.7mm。剩余间隙的存在有利于第一恒磨牙在侧方牙群替换期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特别是末端平面 垂直型和远中型关系的儿童,可以利用剩余间隙前移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 13.牙齿发育异常(dent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牙齿数目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结构异 常、牙齿萌出与脱落异常。 14.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是指位于前磨牙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的突起。好发牙顺序:下颌第二 前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 15.牙内陷(dense invaginatus):为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所 致。多见于上颌侧切牙。临床上分畸形舌侧窝、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尖、牙中牙 16.过大牙macrodontia(多见于上颌中切牙和下颌第三磨牙)、过小牙microdontia(多见于上颌侧切 牙和下颌第三磨牙)

口腔卫生知识宣教

口腔卫生知识宣教 苏州口腔医院张为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包括口腔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健康知识普及教育的缺位及一些成规陋习的影响,大多数居民对保健特别是口腔保健缺乏正确和科学的认识,如超过90%的居民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刷牙。根据临床上患者最关心的口腔方面的问题及本人认为居民最应了解的口腔保健知识作简单介绍。 一、关于刷牙 1. 为什么要刷牙? 口腔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而且每天都有大量细菌在繁殖,刷牙的目的就是减少口腔中的细菌数量,以保持口腔健康,而不仅仅是洗脸前的一道工序,。有些人刷牙时牙膏用了很多,但刷牙方法不对或者刷牙时间过短,这样是达不到口腔清洁的目的的。刷牙不应该嫌麻烦,如果觉得每次2~3分钟的刷牙难以忍受,建议这些人索性不要刷牙了,既节约时间又节约牙刷牙膏。 2. 怎样才是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 刷牙不仅要刷牙齿更重要的还要刷到牙龈。刷牙是防止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人体健康的十个标准中,健康的牙龈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牙龈上积累过多的细菌,牙龈就会发炎,从而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而牙龈一旦轻触出血后,有些人更不敢刷牙龈,从而导致牙龈上细菌越来越多,牙龈炎症也逐渐加重。 现在大多数人已认识到横刷牙的方法是错误的,这种刷牙方法不能去除牙龈上的细菌,而且会对牙齿颈部产生伤害。刷牙要上下刷,这许多人都知道,但如何上下刷,却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就连电视广告中演员的上下刷牙法都是错误的。正确刷牙时,上下牙应该是分开的,而不是像电视中的演员们闭着嘴,就露出上下门牙来来回回的刷。 有效的刷牙方法有好几种,在此介绍一种旋转刷牙法或又称竖刷法。刷牙时主要应用牙刷的侧面而不是有刷毛的一面,刷毛侧面紧贴牙龈表面,然后顺着牙龈往牙齿方向旋转,各部位重复动作8~10次。牙齿的内外侧均用同样的方法刷。咬合面可以用刷毛面刷,来会或旋转都可以。同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刷牙,不要有遗漏。 3. 牙膏的作用? 经常有人问刷牙用那种牙膏好,我们的回答是任何种类的牙膏在口腔卫生中的作用基本

儿童口腔医学问答题重点

儿童口腔医学问答题重点 1.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 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根管粗、根尖孔亦大。 乳牙的髓腔解剖特点如下:1.乳前牙的髓腔形态乳前牙髓腔与恒前牙髓腔相似,上下颌者多为单根管,根管有分支的很少,偶尔可见下颌乳前牙根管分成唇、舌向2个根管。2.乳磨牙的髓腔形态乳磨牙髓室一般都较大,近中髓角较远中髓角高。上颌乳磨牙髓室颊舌径比近远中径大,一般都有3个根管,其分布为颊侧近、远中各1个,舌侧1个,以舌侧根管最粗大。下颌乳磨牙的髓腔为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以近中舌侧髓角最高。下颌乳磨牙通常为3个根管,近中2个较小,远中根管较粗大。有时下颌第二乳磨牙出现4个根管,即近中和远中各有2个根管。3.乳牙髓腔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乳牙髓腔大,牙髓治疗效果好。由于乳牙髓腔壁薄、髓角又高,在制备洞形时,应注意保护牙髓,防止穿髓和穿出侧壁。乳牙根在替牙前3、4年即开始吸收,治疗时慎勿将吸收穿透的髓室底误认为是根管口。 4。乳牙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牙髓中部的血管粗 细想混,边缘部血管细。牙根有生理吸收的特点。

儿童口腔医学简答题

1、介绍儿童口腔治疗计划的确立步骤。 答:儿童口腔治疗计划的安排和制订,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病史,全面、细致地进行检查和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之后进行。 1)口腔检查和病历记录:检查包括口内外的检查、牙齿的检查、X线的检查。 病历记录包括口腔检查的视诊记录、所获取的牙列石膏模型和X线片的资料等内容。 2)立即处置紧急的问题,首先是缓解疼痛和控制感染。 3)家长、医生、患者三方讨论:医生应向家长及患者交待治疗计划的步骤、复 诊的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4)相关医生的会诊:在做牙体治疗以前应该安排必要的正畸、口腔外科等的会 诊。制订全面的治疗计划。 2、X线片对于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治具有重要参考依据,从X线片中应注意观察哪些内容? 1)龋坏的深度及与髓腔的关系。 2)根尖周组织病变的情况。 3)乳牙牙根吸收的情况。 4)恒牙牙胚的情况。 5)髓室内有无钙变,有无牙体内吸收。 6)年轻恒牙牙根发育情况。 3、某患者,男,8岁,诉左下后牙疼痛5天,进食时加重,1天前疼痛加重,夜 第一恒磨牙均已完全萌出,两上颌中切牙之间间隙为4 mm ,36颌面龋洞,洞内大量软化牙本质,探诊(++),叩诊(+),无松动,牙龈未见异常。46颌面龋洞,探诊(-),叩诊(-),龋坏达牙本质浅层,无近中倾斜。85缺失,65近中龋洞,54、55相邻面龋洞,探诊(-),叩诊(-),龋坏达牙本质浅层。请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做出诊断及治疗方案。 1)36牙髓炎,进行x线检查牙根发育情况,行牙髓治疗(根尖诱导成形术、根 尖内屏障术、血管再生术)。 2)46、65、54、55中龋,应进行充填治疗。 3)对上颌前牙进行x线检查,以排除近中多生牙的可能。 4)85早失,因制作带环式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维持牙间隙。 5)16,26建议进行窝沟封闭术,以预防龋病的发生。 6)口腔卫生宣教。

最新问答题--儿童口腔医学

1、先天性无牙症及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症的临床表现有那些? (1) 无汗型:A 缺汗腺,无汗少汗,不耐高温;有高热史 B 、缺毛囊、皮脂腺,皮肤干燥,多皱纹;毛发干燥,指甲发育不良 C 、口腔牙数极少,形小,距稀,圆锥形,无牙区无牙槽嵴,但颌骨发 育正常 D 、涎腺发育不良,唾液少,口干 (2) 有汗型:E 、毛发纤细,色浅,稀疏 F 、指甲有条纹,无光泽 G 、口腔表现:缺牙数目不等,畸形牙;或釉质发育不良;釉质薄 2、简述畸形中央尖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 (1)、临床表现:①好发牙位:55,其次是4 |4。 ②大多同名牙对称发生 ③牙尖高1~3mm ,有髓角伸入 ④牙尖磨耗后,可见环状痕迹,中心为髓角伸入区 ⑤折断后常导致无龋性根尖周感染 ⑥X 线:根管粗,根尖呈喇叭口状 (2)、治疗:①牙尖低而且圆钝者,不处理 ②没有高的髓角着,可以分次磨除 ③预防性充填法;直接、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 ④有根尖感染者:根尖诱导成型术 ⑤根尖病变过大者,建议拔除 3、牙外伤后常规X 片检查有那些?X 线检查有什么作用? X 片有:根尖片/牙片;咬合片;曲面断层片 用X 片来了解:1、牙冠及牙根折断情况 2、牙槽骨、颌骨有无骨折和状况 3、牙周组织情况 4、邻牙、牙胚情况 5、牙根吸收及形成情况 6、乳牙及继承恒牙关系 7、陈旧性外伤有无牙根吸收及其吸收方式 8、可追踪预后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患牙 4、牙外伤的治疗原则? 1、消除咬合创伤a 、调磨早接触 b 、牙松动明显,有深覆合时——全牙列合垫 2、减少或避免不良刺激a 、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 b 、不用患牙咬硬物 c 、临床上冷热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 3、定期追踪检查a 、X 片 b 、牙色 c 、自觉症状 了解牙髓根尖状况及时处理。 4、釉质面上龟纹的处理:氟保护漆 5、牙冠折断拌牙髓暴露的治疗原则? 1、 露髓孔小于1mm 同时外伤时间少于30min 可以直接盖髓 2、 局麻下活髓切断术 3、 外伤时间长,有牙髓炎症或坏死症状时——及时去髓治疗;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术

健康口腔宣传资料

健康口腔知识宣传 一、维护口腔健康,促进全身健康 1.世界卫生组织对口腔健康的定义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2.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 3.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可相互影响。常见的牙周病会诱发或加重全身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老年痴呆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某些血液病等也会在口腔有所表现。 4.口腔疾病是可以预防、控制和治疗的,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定期口腔专业保健相结合可维护口腔健康,促进全身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二、牙周病和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 1.牙周病和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不足15%,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中年人和老年人龋病的患病率分别为88.1%和98.4%。 2.牙菌斑是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膜,是龋病和牙周病的致病因素。有效刷牙是减少和控制牙菌斑最主要的方法。如果牙菌斑没有被及时清除,就会钙化形成牙石,增加牙周病发生的风险。 三、龋病、牙周病如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牙齿丧失 1.龋病早期没有自觉症状,只有通过定期检查才能发现,及时治疗效果好;如任其发展,会出现疼痛、牙根发炎,肿胀,治疗复杂、

费用高,甚至导致牙齿丧失。 2.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成人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可治愈但易反复发生。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可出现牙龈红肿出血或退缩、牙齿松动、移位、口腔异味等。及时治疗可控制病变,但需长期维护,否则会加重或复发。 四、龋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1.氟化物可有效预防龋病。主要方法有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以及口腔医生使用的含氟涂料和氟化泡沫等。 2.窝沟封闭可有效预防窝沟龋。 3.减少吃糖的次数,少喝碳酸饮料,避免口腔内细菌利用其产酸破坏牙齿而产生龋齿。 五、牙周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使用牙线或牙间刷。 2.刷牙是控制牙菌斑的主要方法,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重点刷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牙面,刷牙要面面俱到,每次至少刷牙2分钟。 3.洁治(洗牙)是清除牙石最有效的方法。提倡每年1次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洁治,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4.吸烟是牙周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牙周病的概率较不吸烟者高。戒烟对防治牙周病是非常重要的。 六、及时修复缺失牙,康复口腔功能 1.缺失牙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见,约一半的老年人缺失的牙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78371

第三章乳牙及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牙体形态特点 1、 色泽:乳牙牙冠呈青白色或近白色,恒牙呈微黄白色。 2、 大小:乳牙均小于同类的恒牙。 3、 牙冠外形:除乳磨牙外,乳牙牙冠的外形基本类似其继承恒牙。乳牙牙冠按比例观察,近远中径 较大,而牙冠高度较短,故牙冠之外形显得粗短,如矮胖形。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牙颈缘线条向 切端的弯曲不如恒牙明显。乳磨牙颌面的牙尖和发育沟较为复杂,且小窝多,不如恒牙规则。 4、 牙根形态:乳前牙均为一个根,唇舌向呈扁平状,自根中部开始稍向唇侧弯曲。乳磨牙的根分叉 接近髓底,个根间的叉度大,有利于容纳继承恒牙的牙胚。 5、 冠根比例:乳牙之牙根与牙冠的长度比例较恒牙大, 故乳牙显得根长,此特点在乳前牙尤为明显。 6、 髓腔形态:乳牙髓腔与牙体外形之大小比例,和恒牙相比,牙髓腔比恒牙大,初萌出之乳牙尤为 明显。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按牙体的大 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 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 二、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 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 2、 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 3、 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 1 / 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 点。 4、 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 5、 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三、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 松,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感染易扩散。神经分布稀疏,多为无髓鞘神经:感觉不敏感,牙髓炎 症不典型。牙根吸收达 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成牙本 质细胞变性、消失。 四、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 牙權闿成(岁) 牙楸开始吸收{岁} 脱落期(岁) 牙幣穗定期(岁) 乳中切牙 4 6-7 2-4(Wj 2^) L5-2 5 7-B 2^5(约3年} 3.5 7 9-12 4-7(h 3 坤) 飙一肌睹牙 2.5 9- H 3 -訓釣5年》 鴉二乳需牙 3 W- 12 进 展 快, 易 磨耗, 易 切 削。 乳 牙 牙 髓 疏 轧牙牙帳的總定期

口腔宣教

口腔健康如何维护 刷牙是清洁口腔最为基本及有效的方法,每天至少做到早晚刷牙,其中睡前刷牙尤为重要。建议选择刷头小,刷毛软的牙刷,一般采用巴斯刷牙法进行。巴斯刷牙法是指,刷毛放于龈缘处,使刷毛与牙长轴呈45度,轻压刷毛进入牙龈沟,做短距离水平颤动,幅度不超过一个牙位,每个部位震动5-10次后再移至邻近区域,依次清洁每个牙面。 巴斯刷牙法 刷牙能清除大部分的牙垢,但对于牙间隙内的软垢清洁效果欠佳。因此需要配合使用牙线,对于牙缝较大的患者,如牙周病患者,则可以选择使用牙缝刷,对于使用牙线困难的患者,如正畸患者,则可以选择使用冲牙器来清洁牙间隙。漱口也可发挥一定的清洁作用,但效果有限,不能替代刷牙。长期使用一些药用漱口水,有可能会出现口腔菌群失调,口腔着色等症状,进而影响我们的口腔健康。

1.截取一段大约30cm长的牙线,这个长度完全足够。 2. 将两头缠绕在两手中指上,剩余中间10cm的长度,使线紧绷。中指控制线的长度 3.把细线摩擦进去一个牙缝,直到牙龈,但不要用力过大。 4.先清洁牙缝的其中一面。上下左右缓慢摩擦,牙线要与牙面成”C“字型,然后同样手法清洁牙缝的另一面。最后将嘴巴漱干净口。 除了口腔的自我维护,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口腔清洁也是维持健康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建议每年检查一次,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牙齿缺失怎么办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一般于出生后6个月左右萌出,到12岁左右全部被恒牙替换。如保护得当,恒牙将会伴随我们终生。然而,由于各种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外伤以及某些先天性发育障碍,一些牙齿会提前“退役”,形成不同程度的牙齿缺失。 牙齿的长期的缺失会导致改侧牙齿排列异常,影响美观及功能。镶牙一般建议在该处牙槽骨恢复正常,牙齿缺失三个月后进行。 牙齿缺失后的修复方法主要有三类,活动修复、固定修复和种植修复。 活动义齿是指患者可以自行取戴的一类假牙。具有适用范围广,价格便宜,易于修理等特点。但活动义齿体积较大,初戴时有异物感,需要每天取出进行清洁。另外,活动义齿的咀嚼功能恢复不如固定义齿。 固定义齿是利用天然牙为基牙,义齿粘固于天然牙上,患者不能自行取戴的一类假牙。固定义齿使用时感觉较舒适,咬合恢复较好。由于不需要取戴,使用较方便。但固定义齿对天然牙要求高,需要对天然牙进行磨削预备。一般适用于缺牙数目少,余留牙条件好的情况。固定义齿价格比活动义齿高。 种植义齿是指在牙齿缺失后,在牙槽骨内植入纯钛的种植体,再在种植体上部进行义齿修复。由于有种植体(相当于人工牙根)的支持,其咀嚼功能恢复好,

儿牙-儿童口腔医学-考试重点(已排版)

1.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 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根管粗、根尖孔亦大。 乳牙的髓腔解剖特点如下: 1.乳前牙的髓腔形态乳前牙髓腔与恒前牙髓腔相似,上下颌者多为单根管,根管有分支的很少,偶尔可见下颌乳前牙根管分成唇、舌向2个根管。2.乳磨牙的髓腔形态乳磨牙髓室一般都较大,近中髓角较远中髓角高。上颌乳磨牙髓室颊舌径比近远中径大,一般都有3个根管,其分布为颊侧近、远中各1个,舌侧1个,以舌侧根管最粗大。下颌乳磨牙的髓腔为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以近中舌侧髓角最高。下颌乳磨牙通常为3个根管,近中2个较小,远中根管较粗大。有时下颌第二乳磨牙出现4个根管,即近中和远中各有2个根管。 3.乳牙髓腔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乳牙髓腔大,牙髓治疗效果好。由于乳牙髓腔壁薄、髓角又高,在制备洞形时,应注意保护牙髓,防止穿髓和穿出侧壁。乳牙根在替牙前3、4年即开始吸收,治疗时慎勿将吸收穿透的髓室底误认为是根管口。 4。乳牙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牙髓中部的血管粗细想混,边缘部血管细。牙根有生理吸收的特点。5.乳牙牙髓病特点。 乳牙牙髓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变性。乳牙牙髓病多由深龋感染引起,为龋病的并发症。除 龋病感染外,牙齿外伤也可引起。 乳牙牙髓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以慢 性炎症为主,急性炎症往往是慢性 炎症急性发作引起。临床上往往见 到深龋洞,一定要进行深龋和慢性 牙髓炎的鉴别。龋蚀未去净露髓, 往往说明牙髓已经感染。没有疼痛 并不能说明牙髓没有感染,一定要 结合临床检查综合判断。乳牙牙髓 感染可伴发牙根吸收,感染波及根 髓时可有叩痛。 6.乳牙从哪些部位吸收,怎样吸收。 吸收由牙骨质表面开始,广泛地向 牙本质进展,渐渐涉及髓腔。乳前 牙牙根的吸收常从根尖1/3的舌侧 面开始,由于后继恒牙牙胚向合面 和前庭方向移动,渐达乳牙根的正 下方,使乳牙牙根呈横向吸收。乳 磨牙牙根的吸收自根分叉的内侧面 开始,斜面状地吸收。下颌乳磨牙 多为远中根比近中根先吸收,上颌 乳磨牙之颊侧远中根和腭根比颊侧 近中根易吸收。 7.乳牙外伤对继承恒牙的影响 1)恒牙牙胚的萌出异常(牙胚的位 置异常、萌出的位置异常、迟萌)2) 牙冠部形成异常(釉质发育不全、 白斑或黄褐色斑、亚冠形态异常)3) 牙根部形成异常(牙根弯曲、短根、 双重牙根、牙根部分发育或全部停 止)4)严重的创伤甚至可使恒牙坏 死,牙胚停止发育,牙齿埋伏、倒 生、牙瘤样形变5)乳牙外伤后影响 后继恒牙的发育(1)釉质发育不全 或钙化不全(2)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3)弯曲牙(4)部分牙根停止发 育 8.乳牙外伤的特点、治疗 (1)特点:1)移位、嵌入、脱出 比较多、折断很少2)可能影响恒牙 胚3)好发年龄:1-2岁 (2)治疗:1)移位:移位乳牙复 位后一般预后较好,除非牙齿有严 重脱出牙槽窝或牙根已大部分吸收 接近替换时,一般均可保留受伤乳 牙。2)嵌入:一般不应拉出复位, 根据嵌入的程度及牙齿的移位方向 来判断牙齿是否保留。3)脱出:复 位,如果复位后牙松动或又自行下 垂时应该拔牙;全脱出一般不再植。 4)牙冠折断:多以暴露牙髓,可作 活髓切断或根管充填。5)牙根折断: 可将冠部断端去掉。 9.乳牙外伤的危害1,乳牙挫入和伴 发的牙槽骨骨折,可直接伤及其下 的继承恒牙胚,造成恒牙胚发育不 全,导致继承恒牙畸形、阻生。2 在婴幼儿,牙齿极度松动或全脱出, 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误吸或误吞,若 误吸入气道可能危及生命。3乳牙硬 组织折断和牙周组织损伤可继发牙 髓、牙周组织感染,不及时治疗会 危机恒牙胚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 后果. 10.乳牙早失的原因 1.因严重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 而被拔除。2.恒牙异位萌出,乳牙 根过早吸收脱落。3.牙齿因外伤脱 落。4.先天性牙齿缺失。 11.牙齿数目不足的临床表现及治 疗。 临表:口腔内先天缺牙,牙齿缺失 的数目和位置不一。恒牙较乳牙多 见。恒牙列部分先天缺牙发生率高 达 2.3%~9.6%,乳牙列为0.1%~ 0.7%。恒牙列中任何一颗牙都有先 天缺失的可能,除第三磨牙外最常 缺失的牙齿是下颌第二前磨牙、上 颌侧切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最少 缺失的牙齿是第一磨牙,其次是第 二磨牙。牙齿缺失可以发生在单侧 也可发生在双侧。缺失牙位多呈对 称性分布,缺牙数目以2颗最常见。 乳牙列的牙缺失情况较少,可见于 下颌乳切牙、上颌乳切牙和乳尖牙。 治疗:原则是恢复咀嚼功能,保持 良好的合关系。缺牙数目较多时, 可做活动性义齿修复体,恢复咀嚼 功能,促进颌面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当恒牙排列较稀疏有间隙时,则可 保留滞留的乳牙,以维持完整的牙 列和咀嚼功能。 12.乳牙龋病好发的牙类、牙面、各 阶段特点。 1)好发牙类:上颌乳切牙、下颌乳 磨牙多见,其次是上颌乳磨牙、上 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和下颌乳切 牙较小。 2)好发牙面:上颌乳牙为:乳中切 牙为近中面,其次是远中面和唇面; 乳侧切牙以近中面、唇面多见;乳 尖牙则多见于唇面,其次是远中面; 第一乳磨牙多见于合面,其次为远 中面;第二乳磨牙多发于合面和近 中面。下颌乳牙为:乳中切牙和乳 侧切牙在近中面;乳尖牙早现于唇 面,其次是远中面和近中面;第一 乳磨牙多见于合面,其次是远中面; 第二乳磨牙多见于合面,其次是近 中面。 3)各阶段特点:1-2岁,主要发生 于上颌乳前牙的唇面和邻面;3-4 岁,多发的是乳磨牙合面的窝沟; 4-5岁,好发于乳磨牙的邻面。 13.乳牙龋蚀的特点及易患龋的因 素。 1)特点:1.患龋率高、发病早;2. 龋齿多发、龋蚀范围广;3.龋蚀发 展速度快;4.自觉症状不明显;5. 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活跃 2)因素:1.乳牙解剖形态的特点: 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牙冠近颈部 之1/3处隆起,邻牙之间为面的接 触,面的点隙裂沟以及牙列中的生 理间隙等均易致食物滞留,且易成 为不洁区。2.乳牙组织结构的特点: 乳牙的釉质、牙本质薄,矿化度低, 抗酸力弱。3.食物:儿童的饮食多 为软质食物,黏稠性强,含糖量高, 易发酵产酸。4.口腔白洁和清洁作 用差:由于儿童的睡眠时间长,口 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 故自洁作用差,有利于细菌增殖, 增加患龋机会。又因年龄幼小,不 能很好地刷牙,食物、软垢易滞留 在牙面上。 14.乳牙龋病治疗的药物处理的操 作步骤及常用药。 步骤:1)修正外形2)清除牙面、 干燥防湿3)涂药:操作时应反复涂 擦2-3分钟,每周涂1-2次。 常用药:硝酸银、75%氟化钠甘油糊 剂、含氟凝胶等。 15.乳牙金属成品冠修复的适应证 和优缺点 1.适应证:此修复法适用于牙体缺 损范围广、难以获得抗力形和固位 形者;牙颈部龋蚀致窝洞已无法制 备龈壁者;一个牙患有多个牙面龋 者;釉质发育不全牙或部分冠折牙; 龋病活跃性强,易发生继发龋者; 以及在间隙保持器中作固位体等。 2.优点是牙体制备所去除的组织较 少;较容易恢复牙冠的解剖外形、 近远中径和功能;操作比较简单。 3.缺点是成品冠与牙颈部的密合需 由操作者用冠钳处理,易受人为因 素的影响;成品冠较薄而易磨损; 当乳牙牙冠高度不足,磨牙牙冠外 形呈花蕾状时,成品冠易脱落。 16.深龋再矿化治疗。 治疗分两次完成。首次在去除龋蚀 时,近髓处的表面软化牙本质不一 定去除。窝沟洗净干燥后,于洞底 盖上氢氧化钙糊剂,用氧化锌丁香 油粘固剂垫底,磷酸锌粘固剂充填。 10~12周后再次治疗,去除全部充 填物,常见首次淡褐色湿润的牙本 质已变为灰色或黑褐色的干燥牙本 质。用挖匙去除所残留的软化牙本 质,确见未露髓,再作间接盖髓、 垫底及永久性修复。前后两次X线 片对比,亦可见软化牙本质的再矿 化。 17.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目的。 ①去除感染和慢性炎症,消除疼痛; ②恢复牙齿功能,保持乳牙列的完 整性,以利于颌骨和牙弓的发育; ③延长患牙的保存时间,以发挥乳 牙对继承恒牙的引导作用和避免对 继承恒牙胚的不良影响;④维持良 好的咀嚼功能,提高消化和吸收能 力,以利儿童的健康成长。 18.乳牙根尖周病的特点和治疗 乳牙根尖周病变主要来源于牙 髓的感染,其次是牙齿外伤以及牙 髓治疗过程中药物或充填材料使用 不当造成根尖周组织的严重损伤。 1.乳牙根尖周病早期症状不明显, 往往出现急性炎症时才就诊。 2.慢性炎症为主,临床上的急性根 尖周炎多是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 引起,可出现较剧烈的自发痛、咀 嚼痛和咬合痛。穿通患牙的髓腔, 常见穿髓孔溢血或溢脓。 3.患牙松动并有叩痛。根尖部或根 分歧处牙龈红肿,有的出现面部肿 胀,局部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全身 发热等症状。 4.集聚在根尖周的脓液可沿阻力小 的部位排出,使牙龈出现瘘管,反 复溢脓,反复肿胀。瘘管出现后, 急性炎症转为慢性炎症。 5.乳牙牙周组织疏松,脓液容易从 龈沟排出,加剧乳牙松动。若及时 治疗,炎症很快消退。炎症消退后, 牙周组织还能愈合并恢复正常。 6.X线片检查可见根尖部和根分歧 部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是诊断 慢性根尖周炎或慢性根尖周炎急性 发作的重要指标。急性根尖周炎时X 线片根尖部无明显改变或仅有牙周 间隙增宽现象。另外X线片检查中, 还需注意牙囊骨壁和恒牙胚是否受 损。 19.年轻恒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 治疗原则 保存生活牙髓应是最有益于年轻恒 牙的首选治疗。治疗原则是:尽力 保存活髓组织,如不能保存全部活 1 / 3

门诊口腔卫生宣教对儿童牙齿健康及窝沟封闭效果的影响

门诊口腔卫生宣教对儿童牙齿健康及窝沟封闭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2-22T11:51:42.25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1期作者:张广宸 [导读] 通过门诊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有利于儿童对牙齿保健方面知识进行正确认识,并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改正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儿童口腔健康的提高,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高一4班 100000 【摘要】目的:对门诊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会滴儿童的牙齿健康、窝沟封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口腔医院在2017年10月所接诊的进行输液的200例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共有100例儿童。其中对照组的儿童未进行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而实验组的儿童则进行了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一年后即2018年的10月对这些儿童进行随访,并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填写后当场收回,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经过口腔卫生宣传教育的实验组的100立儿童对牙齿保健知识具有 较高的了解率,且用牙卫生情况较好,且均好于未进行口腔卫生宣传教育的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儿童检查出现牙石的概率、牙龈炎、龋齿和菌斑等发生的概率、窝沟封闭等情况,实验组的情况好于对照组,二组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门诊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有利于儿童对牙齿保健方面知识进行正确认识,并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改正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儿童口腔健康的提高,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口腔卫生;宣传教育;窝沟封闭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使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饮食变得更加复杂且含糖量有所增加,使得口腔疾病发生的概率随之增加。为保障儿童的牙齿健康,改善龋齿状况等,通过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使儿童对口腔卫生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并提高重视,改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从而提高牙齿健康。 一、一般资料和方法 1.资料 随机抽取某口腔医院门诊2017年10月所接诊进行输液的200例儿童进行本次研究,并在儿童本人和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同意且签署相关的同意书后开展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儿童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儿童。其中对照组的儿童不进行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其中共有48例男儿童和52例女儿童,年龄在5岁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实验组进行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儿童中共有47例男儿童和53例女儿童,年龄在6岁至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岁。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牙齿的发育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进行比较。将精神上具有疾病的儿童、肝脏和肾脏等代谢异常的儿童、患有重大疾病的儿童以及第一恒磨牙损坏及未长出的儿童排除在外。 2.方法 实验组的儿童进行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可通过论述性指导、宣传手册的发放,播放有关窝沟封闭等方面的动画视频、PPT等方式进行。并将相关的宣传海报等张贴在实验组儿童的输液室内,从而进一步加深实验组儿童对窝沟封闭等口腔卫生方面知识的影响。针对儿童的实际状况,引导儿童到牙防科进行窝沟封闭。而对照组的儿童则采取不进行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正常输液的方式。 在一年后即2018年10月对200例儿童进行调查随访,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其中应含有儿童的基本信息、是否进行窝沟封闭、日常的生活习惯等。还应对窝沟封闭知识进行调查,问卷中应包含龋齿会产生的危害、可否替换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是什么以及其产生的作用等。牙防科的医生应对实验组儿童的诊疗等积极配合,并保障衔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进行实验组儿童宣传教育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对口腔卫生、窝沟封闭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掌握,并提高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还应保障宣传教育方式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对两组儿童进行复查时,则主要检查其口腔健康状况,应依据相关的口腔健康流行病方案等,由专业的口腔科医生进行CPI探针检查。填写调查问卷时应当场填写且当场回收,本次研究问卷的回收率达100%,之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 3.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窝沟封闭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进行统计,并对儿童的发生龋齿的概率、产生牙石的概率、以及牙菌斑指数、出现牙龈炎的概率等进行统计。 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结果的比较宣教组儿童对牙齿方面的保健知识的了解率及用牙卫生等情况明显优于无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状况、窝沟封闭情况比较实验组儿童检查出牙石的概率、发生龋齿的概率、产生牙龈炎的概率、菌斑指数及窝沟封闭情况明显优于无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儿童的饮食结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发生改变,其中糖分含量的升高是导致儿童口腔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龋齿病、牙周炎及相关的口腔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MI,我国口腔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患龋齿发生率较高,每位儿童平均有2.94颗龋齿。窝沟的平均深度为1-3 mm左右,牙刷能到达的深度仅有0.4 mn·左右.因此仅用刷牙的方法无法彻底清洁窝沟深处的菌斑,残留的食物经过微生物作用产酸.破坏牙釉质.从而形成窝沟龋岬。儿童时期尤其是5~12岁儿童是口腔疾病发病的高发期。是影响儿童一生口腔健康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可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提高口腔保护意识。宣传教育常采用的方式是校同宣传教育的方式,不足之处是封闭性较大。如果通过门诊口腔卫生宣传的方式,发放宣传资料,免费口腔检查、窝沟封闭等,不仅能让儿童自己认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还能让儿童家长也意识到口腔卫生的对孩子的重要性,让家长起到其监督儿童的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对窝沟封闭可预防龋齿予以关注和认可,让家长和儿童了解窝沟封闭的重要性,并引导患者前往牙齿防护医生处就诊.同时定期联合牙防医生在门诊处举行义诊等活动.增强儿童及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家长对窝沟封闭知

儿童口腔医学整理

第一章概论 儿童口腔医学(pediatric dentistry):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第二章儿童口腔病史的采集、口腔检查及治疗计划的制定低龄儿童不宜做叩诊检查。牙外伤发生挫入、牙齿固连时,叩诊可听到金属高调音。 I度松动(唇舌向);II度松动(唇舌向+近远中向);III度松动(唇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生理性动度不超过0.02mm。对于刚萌出的年轻恒牙和发生牙根生理性吸收的替换期乳牙,可以检查到一定松动度,这种情况仍属于生理性松动。 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注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注意保护某些部位;照射剂量应为成人的2/3-3/4;儿童颌骨结构发育不完善,疾病极易扩散,因此X线征象出现较成年人早儿童牙髓感觉测试应注意:对乳牙不适用,因为乳牙根尖孔较大;对牙根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要慎用,因为其阈值高;外伤牙可能对牙髓感觉测试无反应,但对外伤牙牙髓状态的恢复与否进行复查时,测试值可做参考;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儿以及有金属冠或银汞合金修复的牙禁做。 第三章乳牙及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乳牙于婴儿出生后6-7个月开始陆续萌出,至2岁半和3岁左右全部萌出。临床记录符号ABCDE或I、II、III、IV、V。四个区以5、6、7、8表示。乳磨牙窝沟深度有三种类型:浅度(沟底未达釉质厚度1/2);中度(沟底达釉质厚度1/2);深度(沟底近釉牙本质界)。 窝沟类型:P、V、U、I、IK、C。 IK型是裂隙狭窄,底部稍膨大。 形态明显不同于后继恒牙的是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形似第一恒磨牙。 乳牙根管分3类(单纯根管、分歧根管、网状根管) 颊面基底结节(tuberculum buccobasale):上颌IV颊面接近近中颈部处隆起,呈结节状,称颊面基底结节。 卡氏结节(Carabelli’s tubercle):上颌V舌面近中部有时可见隆起的结节,称为卡氏结节。 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①耗度:乳牙明显 ②色泽:乳牙白;恒牙微黄有光泽 ③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颈1/3突出明显,颈部收缩。 ④大小: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 ⑤排列:在完整牙列中可参考 ⑥X线:乳牙根分叉度大、牙根生理性吸收、髓腔宽大、以及可见继承恒牙胚 乳牙髓腔形态及临床意义 ①髓室大、髓角高、髓腔壁薄——去腐时防止意外穿髓 ②根管粗大、根尖孔大——当心侧穿和超出 ③乳磨牙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薄——防止底穿 ④乳磨牙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达根分叉处 A型副根管(连通髓室与牙周膜)、B型副根管(起自髓室伸入硬组织)、C型副根管(起自牙周膜伸入硬组织)、D型副根管(起自髓室又回到髓室)、E型副根管(起自牙周膜又回到牙周膜)、F型副根管(包埋在硬组织中的盲管)。 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进展快,易磨耗,易切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